国际金融中心保险建议研究
时间:2022-08-16 02:54:23
导语:国际金融中心保险建议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重庆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是落实总书记对重庆发展定位的重要举措,已经在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正式提了出来。在重庆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既具有先天优势,也存在着市场主体不完整,市场发展不充分,市场机制不健全等短板;建议立足自身优势,壮大总部经济,试点建立独立保险经纪人制度,组建立足西部、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再保险机构,鼓励本土法人保险机构走出去,发挥保险辐射和引领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独立保险经纪人制度;再保险
重庆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是落实总书记对重庆发展定位的重要举措。2020年1月11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部署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时指出,要围绕建设立足西部、面向东盟的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增强资本市场、跨境融资、创业投资、资产管理、新型金融等核心功能,持续实施经济证券化五年行动计划,提升金融体系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区域辐射能力。这是第一次从政府层面,提出了重庆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保险作为金融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重庆保险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保险基础。一是保险总部经济领先西部地区。在保险法人机构数量上,5家保险总公司落户重庆,保险人才、资金、技术的聚集和辐射功能显著增强。在专业布局上,不仅有产险法人机构,也有寿险法人机构,还有专业的信用保证保险法人机构,市场体系较为完整。从资本来源来看,有本土法人机构,也有外资法人机构,资本的包容性开放性更强,更具有吸引力。二是保险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质量的协同性较强。2019年,全市保险业原保费收入916.5亿元;到2019年底,重庆保险业总资产1737.9亿元,积累人身险责任准备金2217.8亿元,保险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抗风险能力,均处于西部地区前列。
一、重庆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
对比伦敦、纽约、香港、东京等老牌的国际金融中心,不难发现他们都有几个相同或近似的地方:一是临江临海,交通便利;二是货物吞吐量大,贸易发达;三是产业集中,市场繁荣。目前上述三个条件重庆都已基本具备[1]。
(一)便利的交通运输
重庆发展的战略定位,注定了重庆保险业要成为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支柱产业之一。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重庆有果园港、寸滩港、九龙港等多式联运港口,向东有长江“黄金水道”,可以汇集中东部货物从这里出去。向西有“渝新欧”国际铁路(中欧班列)联运大通道,特别是巴基斯坦开放瓜达尔港口运营后,又打通了重庆通往中东和非洲的便捷通道,更有利于贸易发展,重庆货物贸易不仅直通欧洲,也可便捷到达中东和非洲。向南,有重庆经广西、云南等通往东南亚各国的出海通道。依托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重庆基本构建起东向、西向、南向、北向、航空五大国际物流通道体系,一个面向欧亚大陆和非洲地区的国际物流枢纽已初具雏形。在五大国际物流通道中,南向的陆海新通道、西向的中欧班列(重庆)以及东向的长江黄金水道和渝甬(重庆-宁波)铁海联运国际班列等,构成重庆三大骨干国际物流通道,其地理位置与老牌的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纽约、香港、东京具有同等的地位。
(二)发达的国际贸易
2015年6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营业管理部与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签署《共建“3+N”战略合作机制协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重庆营业管理部率先被纳入重庆市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工作体系,保险业参与到国际贸易的深度超过西部所有省区。到2019年,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有贸易往来,2019年货物进出口总额5792.78亿元,在西部地区仅次于四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9年重庆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1.28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3610.54亿吨公里,全年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17126.77万吨,空港货物吞吐量41.40万吨,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49.33万标准箱,其中铁路货物吞吐量24.21万标准箱①。
(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集群
重庆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轻重工业并举,行业门类齐全,有38个之多,配套能力较强,装备制造、汽车和摩托车产业发达,笔记本电脑形成了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闭环,高科技智能制造等工业领先全国[2]。
二、重庆保险业发展的短板
(一)市场主体尚不完善
一是保险公司数量不多。截至2019年底,重庆保险市场上共有56家省级保险分公司,34家保险中介公司法人机构,与四川相比,无论是省级分公司数量还是保险中介法人机构数量,都有不小的差距。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19年底,重庆保险业总资产规模1737.9亿元,与四川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二是再保险机构还是空白,大型商业风险都只能通过总公司向有关再保险公司办理分保。三是保险中介发展不充分,表现为法人机构少,资产规模小,整体实力较弱。特别是保险经纪法人数量太少,实力还比较弱,目前重庆保险市场上的保险经纪法人机构5家,注册资本金只有2.6亿元,到2019年底,总资产3.1亿元,营业收入6800万元,职工人数298人,远不能满足保险市场发展的需要②。
(二)保险业发展不充分
2019年,重庆市商业保险总保费规模在西部地区并不靠前。四川保费规模是2149亿元,是重庆的2.3倍;陕西总保费1033亿,是重庆的1.12倍;新疆保费规模为654亿元,虽然保费规模不及重庆,但其保险密度达到3229.63元,是重庆保险密度2956.45元的1.09倍。重庆保险业与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省市相比,无论是保费规模还是保险密度,都有较大差距。
(三)保险市场机制不健全
保险市场机制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保险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保险市场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表现为保险商品价格和供求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保险商品价值规律表现为保险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而在现实的重庆保险市场上,保险价格主要由竞争规律、保险企业经营决策者和保险中介机构等因素决定,市场机制在保险市场上发挥的作用不充分,保险资源和要素的配置效率相对低下。保险中介机构职能作用不明显,不少中介特别是保险经纪公司职能错位,资源错配,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降低了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对违规经营和长期亏损的保险公司没有震慑力,有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壮大保险总部经济实力
目前重庆市保险法人机构的综合实力还不是很强,总资本金111亿元,截至2019年底,重庆保险法人机构总保费收入498亿元,资金聚集功能初步显现,但与北京、上海、深圳相比,有较大差距,与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要求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建议帮助现有法人机构增资扩股,壮大实力,扩大规模。建议组建由政府、民间和外资共同参股的法人保险机构,引进现有保险公司职能总部和区域总部落户重庆,壮大保险总部经济实力。
(二)试点建立独立保险经纪人制度
独立保险经纪人最早兴起于英国,英国的独立保险经纪人制度也最为成熟。建议建立独立保险经纪人制度,出台独立保险经纪人管理的法规和行规,规范独立保险经纪人的行为[3]。借鉴英国独立保险经纪人制度,成立独立保险经纪人协会,要求每个从事独立保险经纪职业的人向协会缴纳一部分保证金或者向监管部门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职业责任保险,一旦发生不诚信行为,独立保险经纪人协会有权处置部分或全部保证金;允许独立保险经纪人从事原保险和再保险经纪业务,允许独立保险经纪人从事产险、寿险经纪业务;允许独立保险经纪人根据投保人、被保险人要求设计保险方案;允许独立保险经纪人根据投保人要求制定“定制式保险”条款和厘定相关费率,报保险监管部门批准或备案,经保险监管部门批准或备案的条款,有关保险公司不得拒绝承保;允许保险经纪人就未支付的保险费或其他相关费用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保单进行留置,以此维护独立保险经纪人的合法权益[4];等等。独立保险经纪人是保险业的精英人才,他们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保险知识水平、较高的业务技能、高超的谈判技巧和丰富的法律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独立承担职业责任并投保职业责任保险,其财务状况还要受到监管部门的监控和关注。在重庆聚集这样一批高素质的保险从业人员队伍,对活跃保险市场、交流保险信息、创新保险产品、丰富保险服务、提升保险行业整体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议组建再保险公司和引进再保险机构
再保险历来是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主要制度安排,也是保险市场化程度、保险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重要标志。组建再保险法人机构,政府可以发行再保险融资债券,吸引一部分独立保险经纪人和企业参股再保险公司,建立立足西部、面向东盟的再保险服务体系。同时也可以引进市场上已有的再保险公司在渝设立分支结构,丰富重庆保险市场主体。
(四)鼓励在渝保险法人机构向海外发展
重庆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具有地缘优势,应当鼓励在渝保险法人机构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延伸机构,发挥总部机构的资金和技术辐射优势。
[参考文献]
[1]赵晓雷.金融特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制度创新[J].科学发展,2011(05):50-55.
[2]王瑞,王文惠.论劳合社保险经纪人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保险研究,2016(11):125-127.
[3]管莹莹.中国保险经纪制度的发展研究[J].新商务周刊,2019(4):126.
[4]罗烨.劳合社保险经纪人制度研究:兼论我国海上保险经纪人制度的完善[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9.
作者:李云峰 单位:重庆市保险学会
- 上一篇:激光焊接技术在微电子的应用
- 下一篇:移动运营商助力网络安全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