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实践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17 04:07:55
导语:保险学实践教学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几年大学生微营销人数在不断增长,微营销市场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专业性不强、设计不到位、目标群体混乱等。在实践教学中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将师徒制与微营销紧密结合,让微营销更专业、更规范、更细化。这种实践教学形式不但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
关键词:师徒制;保险学;微营销
一、新时期师徒制在保险学实践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师徒制的内涵。“师徒制”,即一种通过多视角把握实践内涵,确立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训,充分利用各种人脉资源联系企业,与其建立长期稳定、具有实际内涵的校企合作关系,由双方共同组建具有较好实习实践锻炼价值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选出优秀的专业人员带领学生熟悉保险业务,让学生有良好的平台开展实习实践活动的一种新型的保险实践教学方法。这种新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在保险实践教学方面是一种勇敢的创新和尝试,立足于保险学教学的本质和实践基础上,结合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情况,在保险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忽视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等种种问题上进行了一次大胆的翻新,从教学方法和体制上解决了以上问题。(二)大学生微营销团队的建立。1.“传统营销”与“微营销”(1)传统营销的瓶颈:任何企业的营销过程都离不开宣传、广告和促销环节,虽然效果直接,但成本随之增加。就像一个黑洞,无情地吞噬着企业的资金,却让企业欲罢不能。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所有企业都在扩大营销力度,可市场份额却增加不多,传统营销正如一个烧钱的游戏走向不归路。(2)微营销的优势:新时期人们“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正需要一种多元化的“碎片化传播”,微营销刚好能实现这个功能。微用户以年轻、高学历的职业人群为主,他们更愿意运用互联网向外传播自己的观点,喜欢分享,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这种“实时性”特征,可以让大众群体直接参与并带动各自的朋友圈参与互动,这时企业就可以把营销元素渗透其中,再加上专业化运作,微平台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传播,必然能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2.微营销团队的建立保险微营销团队的建立不同于其他行业团队的建立,要真正参与保险营销实践活动,了解保险公司制度及各项经营管理内容,需要深入到公司内部。所以,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由老师带领大家共同参与保险公司组织的岗前培训、职前培训,然后顺利通过考核后获得工号,成立“校园保险微营销团队”,利用公司提供的多款APP,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展业,体验作为一名真正的保险营销人员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师徒制方法下保险专业学生的微营销之路
(一)可行性分析。1.从国家层面看,国家越来越注重保险行业的发展,从保险法的多次修改与完善到“国十条”的出台等,保险行业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我国保险市场潜力巨大,随之而来的是人才缺口大,因此急需培养专业化保险人才。2.从行业发展看,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保险机构对人才的需求转向高素质应用型保险人才,特别的,师徒制是保险公司行销惯用的基本方法,因此,将该方法运用到保险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是很贴切实际的。3.从教育本身看,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保险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保险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忽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缩短学生与岗位业务的差距,做到毕业即上岗。我校不但有保险学专业,而且也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实践教学是可行的。(二)主要内容。1.课程设计任课教师都应该结合课程特点进行必要的课程设计。任课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注重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具有实践性。课程设计不要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教学,要尽可能与社会实际或生产实践相结合,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化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二是,具有知识性。课程设计除了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之外,要有很强的知识性,要紧紧围绕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实现课程设计。三是,具有多元化。课程设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倡多目标设计,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意见并及时调整设计方案。2.时间安排微营销实践教学可以在《保险学》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开展,形式比较灵活。该课程在大二开设,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课程本身的性质,通常实践环节大概占到该课程的30%左右。在建立团队后,可以按照教学周历的进度安排,在不同章节中加入微营销实践环节,比如人身保险、财产保险、汽车保险、团体保险等章节。3.具体过程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并且体现在教学周历中,按照教学周历确定的具体教学内容安排,教师可以在不同教学内容中设计不同的实践项目,在已组成的“校园保险微营销团队”中,带领学生运用手机APP进行实践训练。比如,在人身保险中,可以设计客户人身风险分析项目、寿险产品解读项目、寻找准客户项目、保险建议书制作项目等内容;在财产保险中,可以设计客户财产风险暴露分析项目,家财险产品推介项目,保险产品条款解读项目等内容;在汽车保险中,可以设计汽车保险险种介绍项目,汽车保险产品对比项目等内容,并且针对不同项目、不同险种鼓励学生至少成功签一单,将其作为实践环节的考核内容之一,学生不但会获得相应成绩,还会获得相应佣金,这无疑是对学生自身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肯定,增强自信心。在整体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销售流程,针对所有项目,销售流程内容都是基本一致的,见下图:(三)注意的问题。1.自我认可,自我提升。即便是保险学专业学生也有不认同保险、甚至厌烦保险的情况。教师作为授业解惑之人,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参与了才能真正感受到专业性在一个行业中发展的重要性。2.层层把关,掌握技巧。师徒制教学法应用在保险行业中是很实用的,从众多实践中可以得知,从学生开始接触客户到成功签单需要很多环节,这需要极强的专业性甚至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每个环节都应该注意,特别是与缘故客户进行销售面谈,总体看要分成六个步骤:一是建立轻松良好的关系;二是道明来意;三是观念导入;四是激发需求;五是约定下次会面时间;六是感谢客户,要求转介绍。3.个人成长,成就未来。“校园保险微营销团队”一旦建立,就是公司在外的“模拟营业部”,队员都应遵守公司管理制度,这比理论学习更有意义。作为新人,首先要明确的就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只有明确这些才能确保我们在正确的轨迹上不断前进。在寿险营销事业道路上成长,需要有清晰的目标、持续的习惯和熟练的技巧。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在职业生涯初期树立清晰的职涯目标,还能帮助他们掌握业务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在保险行业取得成功做好铺垫。
三、师徒制教学法对增强实践教学的思考
(一)加深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目前国内课本对营销的介绍仅仅限于书本上,学生对微营销的了解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这些业务都是保险公司真实的业务也是保险公司真实的流程,学生在教室学完相关理论知识之后,结合微营销过程,更好地了解保险公司的运行流程和技巧。(二)增强学生的专业性归属性。一般,新生都会开专业导论课程,6学时,一般会介绍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修业年限、就业去向等信息,但学生对于保险专业,甚至保险行业还存在许多误区,对专业性的社团活动或者实践环节也存有抵触心理。所以有必要通过实践让学生们亲自操作了保险微营销业务的整个流程,了解保险各岗位的基本职责,走出众多认识误区,增强专业归属性。(三)提高学生保险业务实践技能。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平时在班里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实践任务不一定做的很棒,整个任务完成下来需要的时间较长,而且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以,要鼓励学生,教会他们如何沟通,应该尝试突破自己。通过实践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只有理论结合实际才是融会贯通的好途径。在期末考核中把实践环节的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对学生的考核更全面,学生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保险学知识的积极性。(四)完善教学大纲中实践环节。以往教学大纲编写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理论知识过多,实践流于形式等,通过师徒制教学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保险实践中,让他们充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相结合,学中做,做中学,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学以致用。这也是对教学大纲的完善,更能符合保险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更能迅速培养出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化竞争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充实和壮大现有保险从业人员队伍。(五)实现“双师型”教师发展。整体看,我国保险学专业现有师资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保险教育院校对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是由于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得有限的师资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到行业发展的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更不用说到国外进修、深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保险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师徒制”教学法,就是在任课教师带领下来完成实践教学,老师也要亲身参与到保险行业发展一线,一方面充分满足了学生在学习中对这两者掌握的需求,另一方面则使专业教师术业有专攻,教学方面各司其职,给予学生高质量的专业性教学。
四、结论
“师徒制”实践教学体验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是一种创新,在某些方面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和不足使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接触到保险工作尤其是保险微营销方面的具体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加入模拟实践的成绩以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成.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研究[J].观察思考,2012,(9):68-69.
〔2〕孟颖.保险与微信的跨界组合[J].中国保险,2013,(10):24-25.
〔3〕宋静.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14(11):52-53.
〔4〕高德萱.微时代背景下的保险营销模式创新途径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95-96.
作者:杨旭途 韩丽萍 单位:绥化学院
- 上一篇:失业保险基金运行分析
- 下一篇:保险学原理课程教学方法
精品范文
10保险公司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