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农业险发展对策
时间:2022-07-26 08:57:12
导语:哈尔滨市农业险发展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哈尔滨市属于平原地区,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9年,哈尔滨市农业总产值724.2亿元,约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2.8%。哈尔滨地区也是旱涝灾害多发的地区,近35年来,总体发生频率都在65%以上[1]。发展农业保险,是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和大力发展农业保险的背景下,哈尔滨市的农业保险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目前,黑龙江省保监局、省财政厅、省农委、省畜牧兽医局、人保财险黑龙江省分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等农业保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正在研究和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实施方案,研究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发展问题,对促进全市农业保险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哈尔滨市发展农业保险的必然性
哈尔滨市现有耕地179.3×104hm2,分布在市郊和10个县(市)。近年来,哈尔滨市的农业生产频繁地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和破坏。2009年6月,哈尔滨市连续三次强降雨造成1.5×104hm2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7128万元,受灾区域主要集中在松北区、宾县和方正县。这次降雨造成大量农田受淹,灌区渠系工程遭到不同程度损毁,部分村子的大棚、温室及沿江田地、林地受灾严重。频繁的强降雨使这三个区县的23个乡镇1.872万人受灾,农作物绝收面积超过2892hm2。2010年4月中旬,哈尔滨市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的暴雪袭击,降雪量高达到32mm。这场特大暴雪出现在哈尔滨市农业春播生产的黄金时段,这段时期的农业生产大棚多培育水稻、瓜菜等秧苗,暴雪导致大棚遭受破坏,秧苗受损,对全年的农业生产都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2010年,全市农业生产较常年推迟1周到10天,部分地区将达到半个月以上。同时,冰雪融化将造成旱田低洼地块严重积水,作物生长期变短。结合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历史数据,哈尔滨市在农业生产方面,春季面临着雪灾、春旱、气温过低等威胁,夏秋季节则面临着暴雨和洪涝灾害的威胁。而哈尔滨市的农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关系着全市近千万人口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根本利益的有效手段,农业保险必须得到一定的重视和发展[2]。
2哈尔滨市农业保险的现状分析
2.1哈尔滨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保费现状2010年,哈尔滨市将大型牲畜、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全部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列入中央财政补贴的能繁殖母猪、奶牛、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及其他油料作物全部参加保险,保费由中央财政补贴为主,农(牧)场、上市公司补贴为辅;马铃薯、亚麻、杂豆、白瓜籽等经济作物自愿参加保险,保费由农(牧)场和上市分公司进行补贴(如表1所示)。
2.2哈尔滨市农业保险业务的收支现状结合表2可知除2006年以外,哈尔滨市农业保险的简单赔付率都高于国内保险业务的平均水平,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9年这4年农业保险的业务支出远高于保费收入。这一方面反映了农业保险公司的负担严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农业保险对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的迫切需要。表2还显示了哈尔滨市农业保险收支总额相对较小,且一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侧面反映了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市场失灵、需求明显不足、供给严重短缺的客观事实,同时也说明了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制度政策上的不完善。2008年,哈尔滨市农业保险的收入实现历史新高,达到11417万元,占保险业务总收入的1.63%。2008年,哈尔滨市保险行业总体上的简单赔付率为44.49%,而农业保险的简单赔付率为57.71%,说明了哈尔滨市的农业保险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处于初见成效阶段。2009年,哈尔滨市农业保险收入为2375万元左右,较2008年收入明显减少。由此可见,哈尔滨市农业保险体制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3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结合哈尔滨市农业保险的现状,本文认为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目前,哈尔滨市已推出了以种植险及养殖险为主的农业保险项目。但从调研情况看,哈尔滨市农业保险仍表现为整体需求不足。目前包括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在内的多数财产险公司,也都由于农户缺少投保积极性、保险没有经济效益,未开展或已停止了相关业务。早在2007年,人保财险哈尔滨市分公司就推出了塑料大棚种植保险,由于农户投保积极性低,2008年以后无一人投保。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种植险及养殖险以外的其他涉农商业险没有享有政府补贴,虽然保障较高,但由于保费高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民参保意愿不强,商业保险公司也不愿涉足;另一方面,哈尔滨市大多数农民收入较低,保费支付能力弱,导致农户对保险的购买力不足;再次,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政府救济制度,农民对政府有很强的依赖性,对灾害的发生、农业生产的风险心存侥幸,怀有“天灾人祸躲不过”的心理,并且农民的保险知识匮乏,保险意识淡薄,以及对保险赔付持有怀疑态度,这都导致了目前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现状。从经济学上讲,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性和消费上存在非排他性,这必然会导致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减少,使农业保险需求偏低。
3.2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不足由于农业风险复杂多变、可控性差以及分散承保的高成本、保险期间防范风险的高投入和风险损失发生后的查勘定损工作的高技术要求,使得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成本大大提高。而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公司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不得不考虑自身的经营效益。为了可持续经营,保险公司在厘定农业保险产品费率时,倾向于采用较高费率以确保不亏损。但是作为农业保险产品销售对象的农民,他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接受农业保险产品价格,需求拉动的缺乏以及较高的赔付率和营运成本致使农业保险产品难以发挥风险防范和经济补偿的积极作用,保险公司往往因亏损而逐步退出农业保险这一经营领域,导致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不足[3]。本文认为,目前哈尔滨市农业保险与其他商业保险面对的政策优惠并无本质上的差异,这与农业险赔付率高、亏损严重的具体经营情况不相配。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是没有市场主体愿意自觉提供产品的,但同时它又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完全按照商业模式运作,这必然导致农险市场失灵的现象发生,加之政府对保险公司经营亏损补贴不足或不到位,也制约了保险公司开展农险的积极性。
3.3行政手段推广农业保险的效果不理想在当前大多数农民不了解农业保险的情况下,农险承保公司直接面向农民开展业务,工作效率较低,成本较高,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必须借助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参与。但目前哈尔滨市辖区内某些县(市)对于政府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如何定位还把握不准,为了完成试点任务,往往通过行政命令将参保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乡镇、村,要求必须全部按期完成,有的甚至将参加农业保险与粮食直补等惠民政策直接挂钩,侵害了农民利益。同时,在承保公司的选择上,采取行政指定而非公开招标的竞争方式产生,使得承保公司没有竞争压力,更没有动力去优化保险条款,扩大保险责任,降低保险费率,提高服务水平,政府也失去了利用市场杠杆调动农民和承保公司两方积极性的机会[4]。
3.4农业保险责任范围偏窄政府通过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帮助承保公司扩大了经营规模,防范和控制了经营风险,降低了经营成本。但承保公司却没有适当放宽保险责任。如前所述,目前哈尔滨市仅仅推出了以粮食作物、大型牲畜和少数油料作物为主的农业保险项目。有些保险责任与农民的实际需求有所偏离,使农业保险没有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农民参保积极性大打折扣。比如,哈尔滨市早春时期低温冻害对水果生产的威胁最大,果农尤为关注,但哈尔滨市的水果政策性保险最初却未将其纳入保险责任范围,给多数果农造成“有险不保、保却无险”的印象,对水果保险产生抵触情绪,这反映出哈尔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责任范围偏窄。
3.5缺乏有效的巨灾风险防范机制从目前哈尔滨市农业保险的试点来看,农业保险的实施方案规定建立巨灾风险基金,但其基金的建立还没有得到具体的实施,并且其本身的措施也具有不合理性,哈尔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规定了风险责任,最高赔付总额以当年全部保费收入的三倍为最高限。例如某年发生巨灾,那么农民受到的经济损失额很可能超过保费收入的三倍。
4推进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针对哈尔滨市农业保险试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哈尔滨地区的实际情况,改善和发展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工作的具体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积极引导农户自愿购买保险从农民的保险意识看,哈尔滨市广大农民主动购买农业保险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政府和保险公司应逐步采取给予农民一定参保优惠,以及经济性强制措施等手段引导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具体的方式可试采用提供的有关补贴、优惠政策、农业信贷以及农业保险中附加的农业服务(即购买了农业保险,就可以享受保险机构提供的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服务)等。
4.2确保主要粮食作物的财政补贴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保险标的是所承保的所有标的集合,包括与种植业和养殖业财产本身及与其有关的利益和责任,如农作物、林木、各种饲养动物等。根据国家、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的财力,在目前情况下还不可能对所有的农业保险险种全部予以补贴,所以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标的确定应坚持最低保障、循序渐进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原则,重点补贴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当前应把哈尔滨市主要粮食作物和主要畜、禽养殖作为政策补贴的对象。具体来说,在重点考虑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能繁殖母猪、奶牛这些保险标的以外,适当考虑马铃薯等一些产量较高的经济类作物。此外,在农户自愿参保的经营项目里适当放宽农业保险的责任范围,进一步增加保险标的物的种类。
4.3运用综合性的补贴方式从以上分析和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农户和保险公司都迫切需要政策性补贴,目前哈尔滨市只对保费进行补贴,在今后农业保险实践中应考虑运用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方式相结合。在直接补贴方式下,农民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单时,只交纳保险单上列明由农民自身承担的保费部分,财政补贴部分由国家财政替农民直接交纳,同时要建立惩罚机制,一旦发现有骗保等行为,视情节减少或取消下一年的补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发生;对于间接补贴,可以以大灾准备金补贴,巨灾风险基金和业务经费补贴等形式,考虑到目前哈尔滨市财力状况和实践经验,建议采取就低的补贴方案,以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的3%~6%提供经营管理费补贴,同时对监管部门公司业务和财务情况进行有效跟踪,建立弹性补贴制度,适时调高或降低补贴额度[5]。
4.4施行差别的补贴标准目前,哈尔滨市的农业风险差异较大,农民收入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而现有的农业保险业务并未能做到严格的费率区分,这时如果实行统一的保费补贴率,各农户的保险责任和保费负担就很不对等,逆选择的行为就会进一步激化。因此,为了提高补贴资金地运用效率,在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时,应该采取差别的补贴标准,以农业保险区域保险费率为主,同时辅以不同地区农民的支付能力来制定补贴标准。
4.5建立巨灾风险的分散与防范机制本研究认为目前哈尔滨市应对农业巨灾风险的方式是再保险和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而最有效的方式是尽快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化解农业巨灾风险,并非是单个农业保险公司力所能及的,也不是再保险公司所能解决的[6]。因此,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对遭遇巨灾损失的农业保险供给主体提供一定程度的补偿,将是维系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所以现在最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尽快成立哈尔滨市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基金。此外,哈尔滨市目前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主要有人保财险哈尔滨市分公司和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随着农业保险市场成熟度的逐步提高,有意向、有能力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会不断增多,因此可以让更多的保险公司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风险分散能力,降低保险交易成本。
- 上一篇:乡委民生工程指导方案
- 下一篇:药品安全评价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