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6 04:25: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力学实训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力学实训总结

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改革论文

一、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概述

建筑力学课程是高职建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该门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相关知识学习对基本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对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一)课程设计理念高职课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为导向,突出基础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适用当前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服务专业课程、服务工程实际的课程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实行单元化教学。(二)课程学习目标。建立准确的力学概念,熟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熟练进行静力平衡计算的能力,具有能够进行杆件的强度、刚度和压杆的稳定性分析计算的能力,能够熟练完成材料力学的基本试验项目;培养学生抽象、推理、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三)课程性质和作用。通过建筑力学课程的学习,结合施工现场实际需要,学生可以获得较为系统的力学知识和基本的分析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是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灵活运用知识技能完成工作、解决问题的有力保证,在教与学中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协作能力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它是后续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结构抗震等专业课的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解决工程中简单的力学问题,在整个建筑类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

二、基于BPR理论与管理方式实施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就是重新设计和安排教学的整个过程,使之合理化,即通过对原有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细致分析,对其中不合理、不必要的环节进行彻底变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一)对现有课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1.课程过分追求系统、完整,造成内容庞杂,知识脉络隐晦不清。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涵盖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内容,知识覆盖面非常广,但其教学体系与内容基本上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课程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分析、轻综合等问题,对于力学作为应用学科的实用价值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结果是:过分追求力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得教学内容重复、庞杂,逻辑推理过程和论证方法烦琐,学生学习倍感吃力。2.教材内容不实用。从近几年高职建筑力学教材的使用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有些教材仅仅是本科教材的简单压缩,教材各部分内容联系不紧密。二是与中职使用的力学教材差异不大,没有突出高职教材通俗易懂和实用性的特色。三是教材内容的论述条理不清晰,符号不规范,如外荷载、约束、内力和应力的符号等都未与后续专业课中的符号统一起来。四是习题设置缺少实践性,不能突出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3.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落后,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长时间以来,教师大都已习惯了“粉笔+黑板”或是“白班+PPT”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基本采用灌输式,不生动、缺乏新意,缺乏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对学生的差异性缺乏重视,甚至不重视,教学一刀切,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力学课的兴趣和积极性。4.实验、实训内容过于单一,缺乏综合性实验。实验及实训的任务主要是验证经典理论、增加感性认识,是高职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不少高职院校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开展的实验项目单一,缺乏综合性实验(试验),结果是: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力学知识时,不能将知识点联系起来,也不能与实际联系起来。(二)设计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估。为了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改革方案,必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设计新的方案时,需要考虑:1.编写适合高职教育和学校实际的课程教材,改革授课内容。优秀的教材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高职教材内容不能求全,应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强调知识的实用性,避免涉及过多的交叉问题,尤其是要合理控制内容的难度和跳跃性,讲究循序渐进。编写教材时,采用单元模式设计并分配各单元的学时(见表1),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力求符合认知规律,由工程或生活实例引入,应用数理方法抽象、推理、综合,再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尽可能地应用工程实例进行说明、验证,将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穿插在一起,强化应用。除让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知识外,还要让学生掌握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将知识转化为能力。2.改革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授—导—融—解—议”的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如图2所示。具体做法:传授知识—导出任务—提出情境—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讨论、总结。教学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整体,以实际工程项目结构构件实体为切入点,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准备、施工工序、质量检测、维修加固、成本比较等一系列工作过程导出实际工程项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地学习,直到解决完成相关任务、完成学习过程,随后,再通过集体讨论,将一个问题的解决进行推广、拓展,真正达到任务驱动,自主导学的教学目的。实训培养应用能力理论指导实践客观现象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研讨纠偏分析推理鼓励引导课堂教学现场培养观察能力加深感性认识实验培养动力能力增强理性认识图2教学模式改革思路3.改进教学方法。建筑力学课程以“情境—启发式教学”为主体,穿插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设问讨论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突出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其教学思路是:结合学校内的典型建筑物,围绕其中主要构件的施工过程,建立教学情境,使理论学习与工作能力协调一致,在学习中糅合施工图识读、施工、质量评测、加固等一系列工作过程,真正做到“教、学、用”一体化。4.调整课程教学周时数,强化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了实现“教、学、用”一体化的目标,将原来的理论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前段课时6周左右讲授静力学,后段12周左右讲授材料力学,在两段教学中间插入1-2周的实验教学及现场实训教学,带领学生走访一线施工现场。实验教学安排包括四个项目:材料的拉压实验;弹性模量测定,冷作硬化;剪切和扭转实验;梁的应力测定。现场实训教学包括:现场观察,认识构件、结构、支座,观察变形、破坏;观察构件的四种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观察破坏现象,感受压杆的失稳严重性。(三)建设与课程改造方案。相配套的师资结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对原有的师资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充实,并统一教学理念,从而推进课程建设的发展。教师结构的重组,包括学缘结构、年龄分布、学历层次、工程经验等诸多方面,具体操作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其二,加强岗前培训,重视师德培养,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其三,实施试讲制和导师制,发扬以“老”带“新”的协作精神,提高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其四,组织教师参加科研活动,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其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丰富实践经验,拓宽视野,提高职业技术能力。(四)组织实施。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建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第二步,完善“启发式教学”的课程标准,强化工学结合;第三步,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第四步,加强现有教材的修订,完善实验、实训任务书指导书;第五步,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开发网络课程,建好互动式课程学习环境;第六步,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改善实验条件,进一步扩大校外实训基地。三、改革效果总结课程改革有助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使学生从课程改革中最大化地吸收知识的养分,培养满足现实社会需要的人才。借鉴BPR思想及管理方式,应用于建筑力学课程的改造和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一,在BPR理论的指引下,传统课程的改革效率大大提高,建筑力学课程改革的建设周期是其他同类课程的50%。第二,在授课安排上,较之以往的传统教学,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好的教学体验感,学生普遍感到建筑力学其实不是很抽象,它确实可看、可用、有用、能用。第三,重组后的教学提升了学生的理论分析和计算能力,改善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在毕业实习反馈中,受到用人企业的好评。

总之,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课程建设必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这就需要与之配套的指导思想,将BPR的基本理论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是一条可行的课程改革之路。

作者:孔祥刚 江怀雁 单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查看全文

有限元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1有限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从事有限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限元理论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力学专业课和数学课作为基础,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矩阵论、微积分等,而能源动力类等大多数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在力学和数学方面的基础并不是十分扎实。因此,仅从有限元理论方面进行教学,必然会涉及大量数学公式、繁琐的公式推导、艰深的力学理论等。在这样一个教与学的工程中,教师比较辛苦,学生亦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因此,有限元理论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传统的有限元课程学习结束后,通常是对书面知识进行考核,这也导致了学生对软件操作并不重视;从以往的教学效果看,学生大学期间学习了有限元课程,毕业后参加工作,对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提高;也有一部分同学在使用有限元软件时,按照范例可以较好的进行,而面对工程问题或者面对计算结果,并不能理解其中的物理意义和给出有价值的分析。传统的有限元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改革。

2对有限元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尝试

2.1有限元理论知识教学和上机实训有机结合

如果仅从有限元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如前所述,由于数学和力学公式繁多,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就不好。针对这个问题,宜增大上机实训课程学时,使学生在计算机机房学习有限元软件,特别是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做实例。我们对能动类专业学生有限元的教学,采用一半学时讲授有限元理论知识,另一半学时上机操作各种实例和做小作业。学生起初是按照帮助菜单或者相关资料里面的操作步骤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对一个问题会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如对于强度问题的计算,通过实例的操作,学生会明白该如何定义材料特性、施加载荷、选择计算类型等等。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前面的理论教学知识,使得学生对有限元理论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由于有限元结果分析中图形用户界面做的较为形象生动,加之动画效果,这就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就调动起来了,教学质量也就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如我们使得学生在上机实训中做了一个汽轮机叶片的受力变形图,通过应力应变云纹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应力集中地部位;做了一个大桥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桥上面施加风载荷,从而使得大桥振动,从有限元的结果分析中,可以观测到大桥振动的各阶模态和振型,较为形象生动。同时学生也能联想到理论课堂上学到的动力学分析相关理论知识,使得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训有机的结合起来了。同时,我们强调学生要理解有限元结果数据的物理意义,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新问题。

2.2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化

查看全文

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建设论文

1建设方案

1.1项目建设目标

①在建设期内完成各项指标,通过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验收。②力争2年内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2项目建设思路

①总体思路:一切以提高学生技能为核心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推动专业课程建设。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首先结合该院该学科的教师结构现状,制定“双师型”教师岗位责任及要求。其次制定相应的考核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精品课程教师到生产一线参与顶岗实践,去收集、总结、引进现场最新的生产技术成果作为教学案例,保证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工程性,使他们尽快成为一流的骨干教师。③教学内容:必须与岗位标准相融合。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以下9个模块:绪论;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预应力构件;11G101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④探求课程与行业一线的结合点,积极参与行业技能大赛。如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土建施工类专业学生“鲁班杯”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行业技能大赛等。⑤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开发《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教材。以理论够用、突出实践性为目标。平法识图是造价员、施工员从事工程施工、工程量计算必备的核心技能,目前在教材的编制上仍存在空白,多依赖11G101系列平法图集。无论从教学还是科研角度来看,建设新平法教材都具有很高的价值。⑥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及管理:开发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及校外实训基地,课内实践学时用以保证操作实训及课程设计,强化工程意识和专业应用技能,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水平和特色;开展与“五大员”相关内容的培训工作。⑦课程教改科研:围绕平法识图技能方面展开。⑧强化管理:通过制度改革,提高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将教师岗位责任制与绩效考核落到实处,把课程建设工作指标化,任务分解到人,建设经费分解到指标上,按计划时间表进行考核。

1.3项目建设进度

查看全文

中职学校实训教学质量感想

摘要:讨论和分析了中职学校实训教学的重要性,目前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阐述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教学质量的方法。中等职业学校要想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必须提高实训环节教学的质量。实训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以及学校的兴衰。本人从事实训教学二十余年,现在提出一些想法,以期得到批评和指正。

关键词: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教学质量

一、抓好学生对技能实训重要性的认知

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有一个普遍特点是:理论课不愿意学,对实际操作兴趣也不大。而现在,社会上许多企业在中职类学校招收员工,其底线很低,只要身体健全就会录取,学生的就业前景看上去是一片欣欣向荣。但这种情况容易误导部分学生,他们会觉得平时在校学习时,学与不学或学的好与不好都不影响就业。而我们具体跟踪学生的就业岗位后发现,没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所安排的岗位毫无技术可言,岗位工资也不高,这样就会造成比较高的流失率。而技能水平比较高的同学,特别是经常参加比赛及获奖学生,他们在企业的岗位上就能很快上手,为企业的生产缩短了适应时间。因为任何一个企业的“利润”就是其生命,“效率”就是其根本,所以,学生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那么,我们就要在学生实训之前,做好宣讲工作,让学生知道努力学习并掌握一技之长对今后就业岗位的重要性。再不断正确引导,并加强技能训练,他们就一定会学有所成并能尽快立足社会。

二、提高实训教师的个人能力

一名实训指导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工种工艺课程的全部内容,而且必须懂得与其相关的其他课程知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那么实习指导教师自身就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一)自身的操作水平要高,经验要丰富。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实训时间是不一样的,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实训指导教师就要把制订的教学内容自己完成一遍。要仔细体会操作过程中学生难以掌握的地方,并琢磨难点怎么合理解决,再把解决方法完善到实训计划里。这一切都需要实训指导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操作经验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二)操作演示时动作、姿势要规范和正确。要想让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实训指导教师在教学演示时的动作、姿势必须规范和正确,让初学的学生在模拟动作时有一个正确的标准。这样,在后续的熟练过程中,学生的动作、操作要领才能统一和规范,加工制作的零件才能符合质量要求,从而顺利完成实训教学任务。(三)具有较高的工艺分析能力。每一个零件的工艺路线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一个零件,其加工步骤也可以有好几种。但工艺方案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着工件的质量和效率。一个不合理的工艺,不仅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严重时还会使工件报废。所以实训指导教师不仅自己具有较高的工艺分析能力,还要使学生也能逐步做到这一点。(四)实训指导教师还应具备解决现场训练难题的能力。在实训操作现场,学生在训练相同的动作时,因为每一名学生领悟的能力不同,所以表现出来的问题特征也是不尽相同的。而实训指导教师就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帮助学生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五)现场教学要做到制定的实训内容与工艺理论相互衔接。工艺理论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正确性,而实际操作则通过加工过程和结果来提升和丰富理论知识,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实训指导教师不能单纯的进行现场操作加工教学,还必须要把与其相关的工艺理论知识贯穿到整个实训过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通过实习来巩固理论知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查看全文

高职基础护理学课程探索与实践

摘要:为应对病毒肺炎对高校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教育部出台相关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学好该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将来适应临床实习、胜任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保证网络教学期间教学效果,教学团队依托企业微信+云课堂搭建空中教学主战场,通过疫情进课堂,助力学生构建学习动机;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资源库、三维虚拟教学辅助系统等线上平台优势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在“空中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克服时空障碍,保证教学活动的良好运行。

关键词:高职;基础护理学;空中教学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全国,人们进入了全民抗击疫情的紧张时期。2月中旬开始,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病例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由于全国确诊人数基数庞大,在复工复学过程中,尤其是高校学生数量众多、跨地区流动性大,防控形式依然严峻。因此,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贯彻落实教育部要求,制定《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全体教师纷纷克服困难启动线上开课计划。基础护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即将到来的临床实习做铺垫,因此,教学团队多次进行视频会议,认真分析本学期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难点,依托企业微信+云课堂搭建空中教学主战场,充分利用微课、思维导图、资源库、三维数字教学辅助系统等线上平台优势,保障学习效果不打折,学习进度不落下。

一、疫情进课堂,助力学生构建学习动机

要想让学生学好一门课程,必须使学生有想学的动力,之后才能讨论学习效果,尤其在这段不能携手教室、只能相逢网络的特殊时期。教学的首要任务应是助力学生构建正确的学习动机、改变被动学习的思想。因此,教师每次课前利用10分钟签到时间,结合当下疫情,用“鸡汤+时事”引导学生,将身边的先进事迹讲述给学生。例如,在新学期第一课,通过“PPT+视频”给学生上好“写在开学前”,讲述奋战在湖北抗击疫情第一线的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教师、全省各地在疫情中主动服务的护理系学生志愿者、在此次疫情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医务工作者、条件艰苦地区的学生为上网课克服各种苦难等系列正面事迹,为学生布置新学期第一次作业,如,“如果此刻疫情需要,你愿意奔赴一线么?你有能力去么?”看着云课堂上学生的一条条回复,如,“我愿意去”“我想去但不知道能不能去”“我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去”,教师深切体会到此次疫情带给学生心灵的触动和震撼。作为专业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对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树立远大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充分体会身为一名白衣天使的自豪感,意识到作为当代青年应珍惜青春、不负韶华,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将来才能为祖国、为人民贡献力量。

二、依托企业微信+云课堂,搭建空中教学主战场

查看全文

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占到新建筑比例30%以上,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行业对钢结构从业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针对钢结构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钢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钢结构;课程教学;探讨

1课程特点

钢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很强的课程,无论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还是管理,钢结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钢结构课程的主要特点有:(1)知识面广、内容多。钢结构课程内容与力学课程联系紧密,如材料力学,在传统的教学计划中,材料力学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与钢结构课程间隔1年多时间,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知识的衔接和复习的问题,教学难度较大。钢结构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材料性能、连接(焊缝和螺栓连接)、构件的受力性能(强度、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门式刚架和单层厂房设计。(2)钢结构理论性强,工程设计部分实践性强,部分内容依据经验,部分内容比较零散,逻辑性较差,学生学习难度较大。(3)概念、理论模型多,抽象难懂,对学生的力学知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教高。

2教学方法探讨

2.1课程教学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增强学生应用能力。钢结构课程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较单一,容易给学生造成空洞乏味的感觉。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可适当的增加现场教学的方法,现场教学避免了以教师讲解为主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形,使师生之间更加容易互动,相互受益。为避免工程实训与实际工程脱节,还可聘请一线专家和校内教师共同参与现场教学,增加开展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增强学生应用能力。2.2融入混合式教学,多通道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相对较单一和片面。如老师点名、学生回答,部分学生畏手畏脚,没有信心,或性格内向的学生能回答却害怕而不回答,或者学生主动回答,都不能代表大部分学生的掌握能力。课堂融入混合式教学方法,和学生多通道互动,充分调动和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愉快中学习,学习中愉快。例如:在课堂中利用雨课堂免费教学软件,学生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学习PPT界面,采用弹幕、投稿、课堂红包、随机点名等方式,无论大班小班教学,学生人人能发言,人人能参与,也将耍手机的学生拉入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3启发式教学,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为避免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内容的启发性、生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根据课堂的内容课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积极独立地进行思考、讨论、归纳和总结,形成报告,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再进行专项的启发和指导,对于少数学生不论理解的问题,再进行集中解疑,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2.4利用信息化方法,配备辅助教学参考资料,提升学生拓展能力。利用信息平台建立课程网站,上传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多媒体课件、作业、参考书籍及辅助资料等参考教学资料。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课程,第一时间进入课程。例如:将精品课程、工程案例、视频、公开课等资源将课堂讲授、实验实训、小组讨论、作品展示(汇报)有机结合,方便学生获取信息;课下在信息平台中建立师生互动园地,及时获得教学反馈,避免师生课后见面难,为学生解答学习中的疑问;链接钢结构网络学习资源和钢结构行业网站资源,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行业的最新进展,开阔学生的视野,使课堂知识和课外知识相互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全天候学习的平台。2.5改革课程考试方式,提升学生运用能力。“死记硬背”的知识积累的考核形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钢结构的教育培养模式。专业课考核的目的应该既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又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将钢结构课程闭卷考试变为半开卷考试,允许学生带规范查阅。既避免闭卷考试给学生带来的记忆负担,又增强了学生对钢结构规范熟悉和强化了学生理论学习与规范结合应用的能力,并与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试方式相衔接,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查看全文

职业院校实习质量评价论文2篇

第一篇

1过程管理的内涵

过程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由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三部分构成。它强调对全程的全方面把握和对关键点的监督,因此更加适应柔性管理的需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可运用过程管理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解构:用一组实践方法、技术和工具来策划、控制和改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效果、效率和适应性。

2实习过程管理

2.1“六到位”工作法

要实现对学生实习过程监控有效,就必须搞好顶层设计,学院经过多年实践总结,提出了“六到位”工作法。①制度设计到位。实施依法管教,对实习过程的每一环节从制度设计上不留真空,做到岗、人、责相符。先后制定了《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工作程序》、《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工作手册》、《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跟踪服务手册》等管理制度。②课程设计到位。把专业认知实习、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按照课程来进行设计,一般应包括:实习目的、实习任务和内容、实习组织与管理、实习要求、实习考核评价。③学生安排到位。专业认知实习、教学实习均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由专业带头人和课程任课教师负责联系实习企业。顶岗实习分为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和学院安排顶岗实习,自主联系顶岗实习的学生必须填写《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单位申请表》,报系部审批后实施。学生100%都要参加顶岗实习,系部要将应该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逐一安排到位并送到岗,然后将《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安排表》报教务处实训中心备案。实习前系部召开实习动员大会,明确实习的内容和任务,宣布实习纪律,提出具体的实习要求,分发实习教学资料。系部对实习学生进行实习安全教育和实习前的岗位培训,学生、家长、系部和企业四方签订实习协议书。④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实习期间确定三名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班主任),专业认知实习、教学实习由三位指导教师全程进行指导。顶岗实习由于实习岗位分散,主要是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专业指导教师通过短信、QQ、电话、电子邮件、巡回检查等方式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指导。⑤跟踪管理到位。班主任通过短信、QQ、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时刻与实习学生保持联系,每周至少联系1次,并填写《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跟踪服务手册》,学生填写《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工作手册》,要将每天工作的岗位、任务、工作时间如实填写,企业指导教师签字确认。⑥资料收集到位。学生实习结束后,要向系部上交《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工作手册》、实习报告,班主任要上交《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跟踪服务手册》,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

查看全文

机械制造项目化教学建设论文

1“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建设思路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以项目化为导向进行的,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具有极强的职业性和科学性。目前,课程改革尽管有比较明确的方向,也有比较成功的范例,但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十分艰巨的,因此,进行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和建设一个专业的课程开发团队是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项目化的课程开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教学过程则以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目标,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任务中学着做,做着学,实现知识与能力并进。项目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就是把项目化作为一个整体,使课堂讲授与工作场所的实际操作指导相结合,按照实际工作过程来设计课程结构,以达到培养学生工作思维,增强学生任务意识的目的,使他们从原来知道什么转为要做什么。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由传统教学向创造性教学的转变[2]。在项目化教学设计中,要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使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学习、如何思维、如何创造。“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项目化的教学活动要按项目化编排,教学内容要服务于工作过程,并把各个工作过程和相关职业技能整合在一起,并以此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理论知识,掌握机械制造的相关技能。

2“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项目化的教学设计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就是要构建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3]。根据机电类专业对学生机械制造基础岗位能力的要求,以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制造为载体,笔者划分了8个项目,这8个项目分别是金属结构及力学性能测量、工程材料及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及胶接、正确使用机床刀具、金属切削加工、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其中前7个是分散的,最后一个是前面基础知识的总结和提高。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都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来设计。每项任务结束后要开展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以保证每学生熟练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通过走访企业和用人单位,与企业专家座谈,并结合实验实训条件和学生的情况,我系确定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相关的主要工作岗位(各类机床操作员、车间机械加工工艺员、机械零件检验员),并根据工作岗位所需求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规范和职业能力,制定典型的工作任务。相应的学习情景主要有金属结构及力学性能测量、工程材料及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及胶接、正确使用机床刀具、金属切削加工、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等。以项目金属切削加工为例,介绍学习情景的设计。本项目中的工作任务之一是端盖零件的加工,材料是ZL102。这项工作任务要求确定零件加工方法,编制工艺规程,完成加工,按时交出合格产品。这个项目的具体任务包括分析零件图、选用金属切削机床,正确选择刀具、安装工件,合理选择零件表面常用切削加工方法,制订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相应的教学方法包括任务驱动、多媒体教学、现场实做和分组讨论。在工作开展前,学生要先从工作任务中收集必要的信息,初步掌握轴套类零件加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再根据工作任务制定学习计划,建立工作小组,然后确定工作方案,并把工作任务分配到每一个人。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工作任务的引导下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完成实际轴套类零件的加工操作及实际操作质量的检测。在工作结束后,学习小组开展互评,内容包括能否加工出合格的产品,能否确定最合适的加工工艺路线,学习目的是否达到,并按照成绩评定标准给出评价结果[4]。

3“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相关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师资的配备。为了实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我校完成了实习工厂建设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的扩建,并改善了实验实训室的条件。近年来,已投入巨资,建成了20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实习工厂,基本上满足了课程教学的需要。关于师资的配备,学校要给予高度重视,并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其目的就是让以前只能上理论课或实践课的教师,同时能上理论和实践课,以保证既能教给学生必须掌握的书本知识,也要教给学生必需的操作技能,打破以前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僵局。

查看全文

工程监理演练沙盘搭建与评价分析

【摘要】结合大土木背景下工程专业重视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提出了契合工程监理课程实训演练沙盘设计与实践实训项目。首先,提出工程监理演练实训沙盘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道具沙盘设计等核心内容;其次,结合大土木教育背景特点,设计沙盘实训主要内容包括实训任务、组织实施方式、工作流程安排、实训成果汇编与成绩考评方法等。最后,通过校内外专业教学实践成果测评与量化考核,发现工程监理实训沙盘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梳理串联专业重要知识体系,提高和增强学生专业素养,培育工程问题解决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为类似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大土木;工程监理;演练沙盘;教育教学

国家工程建设领域建设项目规模体量日趋宏大、涉及专业领域越来越广泛,土木工程专业对综合性、广泛性、复杂性的专业综合课程体系需求日渐迫切[1]。大土木教育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改革越来越趋向于培养综合性技能人才,以更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2,3]。工程监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课程体系中处于上下衔接的过渡地位,并与专业技术类课程形成良好互补[4]。工程监理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专业学生前期知识梳理与后续专业素质培育有重要作用。诸多教师对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大量的积极探索与经验总结,逐步形成理论教学为主,实训教学、项目教学法为辅的教学经验[5,6],许红叶等[7]基于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对工程监理教学提出了混合教学实施方案,在课程教学中取得较好实施效果;张从等[8]在工程监理课程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用中,对实践项目教学在监理课程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阐述。工程监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工程项目实践教学为对象,如何更优地创新实践教学途径与方法,强化实训教学效果,是当前监理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重点探究的课题之一。因此,研究结合大土木背景下工程专业重视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提出了契合工程监理课程实训演练沙盘设计与实践实训项目。首先,提出工程监理演练实训沙盘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道具沙盘设计等核心内容;其次,结合大土木教育背景特点,设计沙盘实训主要内容包括实训任务、组织实施方式、工作流程安排、实训成果汇编与成绩考评方法等。最后,通过校内外专业教学实践成果测评与量化考核,发现工程监理实训沙盘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梳理串联专业重要知识体系,提高和增强学生专业素养,培育工程问题解决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为类似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1演练沙盘设计

1.1演练沙盘教学目标设计工程监理演练沙盘目标设计是体系化、系统化设计工程,依托专业特色、课程教学任务、学生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进行设计,工程监理课程作为承接性重要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前期专业课程的掌握有较高要求,并对后续知识学习起到重要铺垫,此次演练沙盘目标设计分为知识层面、技能层面、素质层面三大目标。知识层面目标重在强化学生工程项目管控知识,训练并系统掌握和运用前期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开展项目监理管控的基本知识储备需求。技能层面目标旨在熟练运用项目管控工具、掌握项目管控常见技术手段与措施,强化工程师技能培训。素质层面目标则重在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与统筹能力,强化工程师素质拓展教育。1.2实训沙盘教学内容设计工程监理实训沙盘教学内容设计为更好满足大土木背景下综合型应用人才培养需求,包含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实训沙盘总体设计,包含虚拟工程项目设计、学生扮演角色设计、实践操作流程设计。此部分目标是整个实训演练模型的基础架构,重在解决项目管控任务分析构思、管控流程规则设计、项目管控关键控制指标设计与效果评价考核等。第二部分为项目管控团队组建设计,重在以虚拟工程项目为管控对象,相应地组织管控团队组织,实训沙盘需要学生组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项目管控团队,其中以监理方团队组建为核心教学内容。第三部分为项目全过程流程设计,该部分为梳理工程项目从始至终全寿命周期关键阶段,在综合考虑决策、实施、运营三大阶段不同关键任务和节点前提下,重在培养学生熟悉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等主要环节各方管控团队主要工作与任务,重在使学生熟悉监理作为独立项目管控第三方,如何进行监理业务承揽、项目监理方案确定与监理业务承揽、及监理业务实施。第四部分为工程项目监理工作的具体执行与调整,此部分是整个监理课程实训沙盘的核心教学内容,重在使学生在实训、情景式教学过程中,掌握项目监理大纲编制、投标文件编制、监理业务承揽风险与利润分析、监理业务实施及团队协作沟通等知识目标。第五部分是沙盘实训总结与效果评价,总结评价是整个学生团队项目监理管控操作的直观结果反馈,通过总结对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和提升,演练项目管控技能、查找管控不足,培养项目管控能力。1.3演练沙盘模型与道具设计演练沙盘依托虚拟工程为管控对象,使学生以团队形式参与到具体项目建设管控任务中,以团队间对抗协作的体验式互动教学来实现知识、技能、素质三大目标,这就需要合理进行沙盘盘面、道具的选择与使用。沙盘教学为最大限度地契合实际工程管控情景,设计了盘面、卡片、单据、筹码等各式道具。具体信息示见图2、表1~表3。

2沙盘学生实训任务与开展方式

查看全文

土力学课程教学调查及教学体会

摘要:土力学课程内容广泛,理论性、实践性及综合性均较强,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文章通过对土木工程2016级19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此课程的重视程度、课前预习情况、课堂中学生注意力、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与教师交流情况、土力学实验及喜欢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认识、看法及建议。在此基础上,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希望对土力学授课教师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课程教学;土力学;调查研究;实践教学

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它涉及工程地质学、工程力学、基础工程以及结构设计和施工等多学科领域,内容广泛,理论性、实践性及综合性均较强。主要讲述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土的渗透性与渗流、土体中应力、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土的抗剪强度、土压力、土坡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及相关土工试验等。在新形势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深思和进一步探索的课题[1]。为了解土力学的教学现状,进一步提高土力学理论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设计了土力学问卷调查,以期为教师改进土力学教学方法,改善土力学理论教学现状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1调查问卷

1.1目的。为充分了解学生在土力学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教师收集有效的、足够的和真实的信息,目的是改进土力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土力学教学效果。1.2对象。对土木工程16级全体学生共198人进行问卷调查,全部收回问卷。1.3题目及调查结果。针对土力学教学做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及调查结果见表1、图1。

2调查结果的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