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1 03:08: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历史学科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历史学科论文

历史学科课程逻辑结构论文

问题症结的分析

剖析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结构,发现其阻碍学习思维活动的症结,存在于表述历史课程逻辑结构的教科书中,而学习者所以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其根源是作为教学活动中介(而不是组织者、指导者)的教师。

教科书是通过排斥作为思维刺激物的疑问来排斥思维的。主要表现为:1.教科书所收历史结论不仅太多而且太“权威”,容不得半点置疑。2.课本以对历史事实符合逻辑的描述,取代第一手历史资料的展示。结果是,既剥夺了学习主体了解历史原貌和选择重点描述历史的概括思维活动;又因省略了由事实而至结论的分析、论证,使学习主体因理解困难而发生心理建构障碍。3.教科书缺乏第一手历史资料,对创设历史学习的问题情境和理解历史极为不利。4.教科书避开史学的研究对象、原则、方法等基本问题,不提供评价和判断历史的价值尺度,使学习者从人文教育方面展开思维感觉困难。5.教科书内容多、记忆量大,也从一个方面诱使学习者为应付眼前困难而“走捷径”,将具有理解和应用(构建认知结构)价值的学习材料一概只赋予记忆的特征,从而成为助长思维惰性的又一因素。

学习最基本的原理就是通过学习发现:理解即创造,理解即通过创造去重构。教材的逻辑结构只有通过心理重构,对学习者才有意义,才可能被内化。作为知识、经验传授型历史教学结构第一要素的教科书,由于不断强化了学科的逻辑结构,从而在排斥作为思维所必须的刺激物——疑问的同时,扼杀了思维的结果——理解,造成课程逻辑结构与认知思维的心理建构过程脱节。历史课程逻辑结构通过“记笔记背笔记”来实现知识传授和“考完就忘记”所反映的历史学习无意义,正是这种脱节的具体表现。

只要思维活动能充分展开,历史教学不仅具认知思维的心理建构功能,而且会产生发展学习的主体意识,形成社会科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情意教育功能。

只是在历史知识经验传播型教学结构之中,教师是作为结构要素而存在,他要在学习思维活动展开的同时,有意识地组织、指导学习主体间的情感交流、体验和意志力的较量、协同,会受到种种牵制。主要有:1.刚开始时,学习者的惰性,或活动由于非自身原因遭受失败而得不到理解。2.错误的学生观、授道者的尊严所引起的教学的非民主化倾向。3.教师自身主体意识(表现在对教材、考纲关系上)的缺失,教育责任心及钻研精神或学科能力方面的欠缺。4.周围环境、氛围、领导、家长的理解等对教师的负面影响。

查看全文

历史学科课程逻辑结构论文

“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就忘记。”我们的历史教学还在不断重复着“记—背—忘”的三步曲,这显然与培养适合21世纪人才的教育要求相左。研究和改革眼前这种知识、经验传授型的历史教学结构,应当是教育发展的题中之意。

问题症结的分析

剖析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结构,发现其阻碍学习思维活动的症结,存在于表述历史课程逻辑结构的教科书中,而学习者所以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其根源是作为教学活动中介(而不是组织者、指导者)的教师。

教科书是通过排斥作为思维刺激物的疑问来排斥思维的。主要表现为:1.教科书所收历史结论不仅太多而且太“权威”,容不得半点置疑。2.课本以对历史事实符合逻辑的描述,取代第一手历史资料的展示。结果是,既剥夺了学习主体了解历史原貌和选择重点描述历史的概括思维活动;又因省略了由事实而至结论的分析、论证,使学习主体因理解困难而发生心理建构障碍。3.教科书缺乏第一手历史资料,对创设历史学习的问题情境和理解历史极为不利。4.教科书避开史学的研究对象、原则、方法等基本问题,不提供评价和判断历史的价值尺度,使学习者从人文教育方面展开思维感觉困难。5.教科书内容多、记忆量大,也从一个方面诱使学习者为应付眼前困难而“走捷径”,将具有理解和应用(构建认知结构)价值的学习材料一概只赋予记忆的特征,从而成为助长思维惰性的又一因素。

学习最基本的原理就是通过学习发现:理解即创造,理解即通过创造去重构。教材的逻辑结构只有通过心理重构,对学习者才有意义,才可能被内化。作为知识、经验传授型历史教学结构第一要素的教科书,由于不断强化了学科的逻辑结构,从而在排斥作为思维所必须的刺激物——疑问的同时,扼杀了思维的结果——理解,造成课程逻辑结构与认知思维的心理建构过程脱节。历史课程逻辑结构通过“记笔记背笔记”来实现知识传授和“考完就忘记”所反映的历史学习无意义,正是这种脱节的具体表现。

只要思维活动能充分展开,历史教学不仅具认知思维的心理建构功能,而且会产生发展学习的主体意识,形成社会科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情意教育功能。

查看全文

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特征论文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情感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一套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逐步受到各基础学科界的青睐。从历史学科(本文限于中学)情感教学研究的现状来看,人们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上都作了些初步的探讨,但这些探讨多出于经验之谈,或理论欠缺、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失之偏颇,等等。至于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的基本特征、目标、功能、理论依据及彼此间的联系等课题,有待于作深入系统的、全面的研究。本文旨在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作进一步综合性的探讨。

一、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的基本特征

1966年,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首创的“暗示教学法”(又称“情境教学法”)在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试验,获得了优于常规教学的教学效果。它是教师有意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来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以协调有意识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潜能,促进自我和谐发展。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发挥情感教学的功能。

根据这一启示,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历史教学可以表现为情感教学的特征,即教师从历史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自己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再现历史事件的情节、人物的形象及与之有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对史实的认知,启迪思维,培养高尚的情操,获得知情并举的教学效果。同传统的灌输式历史教学相比,历史学科情感教学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首先,它强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成功教学的基本保证。鉴于历史课时少,珍惜课堂教学中师生积极情感的建立、交流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历史教师要强化该学科教书育人的意识,热爱本学科和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其次,教师要把学生摆在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朋友关系同学生相处,尊重其人格,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譬如,平易近人的教态、亲切感人的语言、不耻下问的精神等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善于发现某些学生学史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可以发挥其个性;给那些情感内向不易表露的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教学的机会,可以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就避免了灌输式教学置学生于被动接受地位的弊端。

其二,它强调创设生动、形象、感人的历史教学情境。历史教村的简约性、综合性强,从而使本来生动形象感人的历史内容的情境性大为失色。因此,进行情感教学,要根据历史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多方面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触“境”方能生情。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对每个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活动及与之有关的环节作深入具体的分析,然后选择启情点,设置教学情境,使之既具有知识性、教育性,又具有艺术性、情感性。如讲“黄花岗起义”,可以创设一个林觉民深夜挥泪给爱妻写诀别书的特定历史情境,使一个“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者的崇高形象活灵活现。可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是对教材知识的拓展与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查看全文

历史学科概念教学论文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及高考历史科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概念教学愈来愈引起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关注,分析并探讨中学历史学科概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无疑对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

对中学历史知识结构的认识,是明确历史教学思想的前提。

传统观念将历史知识结构分为具体知识和规律性知识两大类。具体知识,指的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影响;规律性知识指的是历史概念、规律之类。从“具体”与“规律”的视角去分析历史知识的结构,很难反映历史学科的特质,因为其他许多学科的知识构件中也有“具体的”和“规律性的”两类。另外,这种框定也存在着概念上的模糊。如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均具有弹性,其“具体”可繁可简,可深可浅;而许多具体规律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其具体性质要胜于“具体”知识,且规律又有总体的、阶段的、方面的等等。

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应建立在“史料”与“史论”的框架上。从“史料”与“史论”的视角去构建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特质,然而它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又存在着距离。因为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去研究历史。学生所涉及的是前人所研究的成果,即教材;而不是历史现象的本身,即史料。虽然“史料”与“史论”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从掌握史料到引出史论,从掌握的史论去分析史料是学生思维质的升华,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所在,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学生首先对“具体”的历史史实及历史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基础之上的。

因此,根据中学历史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将其划分为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原理)三个层次更为合理。

查看全文

历史学科概念教学论文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及高考历史科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概念教学愈来愈引起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关注,分析并探讨中学历史学科概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无疑对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

对中学历史知识结构的认识,是明确历史教学思想的前提。

传统观念将历史知识结构分为具体知识和规律性知识两大类。具体知识,指的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影响;规律性知识指的是历史概念、规律之类。从“具体”与“规律”的视角去分析历史知识的结构,很难反映历史学科的特质,因为其他许多学科的知识构件中也有“具体的”和“规律性的”两类。另外,这种框定也存在着概念上的模糊。如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均具有弹性,其“具体”可繁可简,可深可浅;而许多具体规律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其具体性质要胜于“具体”知识,且规律又有总体的、阶段的、方面的等等。

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应建立在“史料”与“史论”的框架上。从“史料”与“史论”的视角去构建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特质,然而它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又存在着距离。因为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去研究历史。学生所涉及的是前人所研究的成果,即教材;而不是历史现象的本身,即史料。虽然“史料”与“史论”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从掌握史料到引出史论,从掌握的史论去分析史料是学生思维质的升华,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所在,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学生首先对“具体”的历史史实及历史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基础之上的。

因此,根据中学历史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将其划分为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原理)三个层次更为合理。

查看全文

中学历史学科概念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及高考历史科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概念教学愈来愈引起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关注,分析并探讨中学历史学科概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无疑对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

对中学历史知识结构的认识,是明确历史教学思想的前提。

传统观念将历史知识结构分为具体知识和规律性知识两大类。具体知识,指的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影响;规律性知识指的是历史概念、规律之类。从“具体”与“规律”的视角去分析历史知识的结构,很难反映历史学科的特质,因为其他许多学科的知识构件中也有“具体的”和“规律性的”两类。另外,这种框定也存在着概念上的模糊。如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均具有弹性,其“具体”可繁可简,可深可浅;而许多具体规律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其具体性质要胜于“具体”知识,且规律又有总体的、阶段的、方面的等等。

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应建立在“史料”与“史论”的框架上。从“史料”与“史论”的视角去构建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特质,然而它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又存在着距离。因为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去研究历史。学生所涉及的是前人所研究的成果,即教材;而不是历史现象的本身,即史料。虽然“史料”与“史论”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从掌握史料到引出史论,从掌握的史论去分析史料是学生思维质的升华,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所在,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学生首先对“具体”的历史史实及历史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基础之上的。

因此,根据中学历史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将其划分为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原理)三个层次更为合理。

查看全文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对当今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层的影响,对我们传统教育也带来了巨大冲击。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推动着教学手段、方法、内容、模式以至体制、观念诸方面的改革。

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会议上说:“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具体来说,它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此前提下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历史学科该如何依托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

1、创设教学情景,促进学生的情感激发

查看全文

初中历史学科人文教育论文

摘要:人文教育是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教育是高中实施人文教育的主渠道。笔者结合历史教学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人文教育实施策略,为广大同仁提高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以帮助历史教学指明方向,力求找回历史教育失落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人文教育;课堂教学;人文情怀;策略研究

历史教育天生具备过往性传承性和人文性,它紧密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每个公民的人文素养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历史教学则是培养人文情怀的主要渠道。而当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却忽略了人文性教育,片面追求知识传输和应试教育,让历史课堂成为考试的“演兵场”,严重制约着历史教学的改革发展进程。过往的传统教学方法与信息网络时代严重脱节,新课程改革尽管实施了好多年但是依然收效甚微,《课标》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建构”的教学目标没有到很好落实。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将历史课程向情感性、自主性、人文性转变,以切实推进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一、挖掘学科优势,落实人文教育

历史是过往的事实,是人类进步的脚印,更是文化的遗产。历史学科自身丰富的人文元素正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天然素材。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科的天然优势,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历史事件的深刻内涵,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人格品质。比如,利用历史事件我们可以领略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人物魅力,不仅理解屈原的“以身报国”的忠孝情怀、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也能体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进取精神等等,引导学生见贤思齐和有选择地借鉴吸收,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

二、关注专业成长,促进人文教育

查看全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教育探讨

摘要:人类历史其实质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创新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创新性决定了历史学科学习过程的创新特征,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历史学科教学时代重任。在教学实践中要明确实施创新教育的目标和意义,探索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使创新教育成为历史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历史学科;历史教学;创新教育

1问题的提出

谈及历史,一般的认识就是“对既定事实的记录和呈现”,那么学习历史就被看作是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与记忆,从而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形成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教学方式单一,照本宣科现象严重,忽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的培养;其二,学法枯燥陈旧,死记硬背现状突出,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探究意识、批判意识、创新意识;其三,评价方式简单粗放,受升学考试的影响,初中历史学科普遍受到冷遇,甚至被边缘化,学校对历史学科的考查也就是走过场,根本谈不到能力、素质、情感世界观的评价。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为此,如何利用历史学科的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消除历史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落实历史学科教学目标,提升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历史学科教学必须重视和探究的课题。

2历史学科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原则

第一,创新教育应渗透于历史学科教学之中。创新不是空中楼阁,也不可能信手拈来,它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的思维能力作为基础,因此,创新教育应该是有目标、有计划、有设计地渗透到历史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不能因为创新教育而抛弃基础教育。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时,引用史料:英国汉学家麦都思指出:“中国人的发明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司南),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那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如何传入欧洲?又是如何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的呢?无疑,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贡献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第二,创新教育必须以素质培养为核心目标。初中阶段的创新教育不是培养科学家,也不可能培养出科学家。如前所述,历史学科在创新教育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培养上,但并非像科学家一样实施发明创造,因此,历史学科创新教育其实质是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不是改编历史事实也不是否定历史规律。比如在学习“太平天国”历史时,首先让学生分析总结其先进性和落后性,然后总结太平天国失败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说明太平天国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当今社会历史发展的意义。第三,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在教学创新的基础之上。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教学创新,没有教学创新,就不会改变现有的教学状况,创新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教学创新是创新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学创新应该包括教学方式创新、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策略创新等,而这些创新还要为创新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有利于创新教育在教学中的实现。比如利用网络环境让学生收集史料,归纳分析各种不同的观点与评价,提出自己的结论,并撰写成小论文,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研究史料,提出新观点的历史创新能力。

查看全文

史学的困惑与高校历史教学改革思考

马克思眼中的历史学应是世界上一门最大的学科。但现状确实历史学在中国几乎成为高校最小且最弱势的学科,且史学教化功用及其社会影响也日益下降。

一、史学困惑

上世纪末伴随改革开放,人们转向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作为培养人文素质的学科—历史学受到冷落。高校历史学专业发展受到制约,遇到众多问题。首先,“史学无用论”泛滥。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就业压力下,就业形势好的专业倍受欢迎。作为冷门的历史学自然不被大众看好。以至于“史学无用论”的言论流行,导致人们对史学功用产生质疑疑问。白寿彝《在史学史助教进修班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认识时代,增加人们的智慧,让人们更加自觉地认识历史,看清楚整个社会前进的方向。这种认识,集中起来是巨大的物质力量,其社会效益是不可估计的”。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白先生的观点显然很小众。其次,招生难。历史学科实用性较差,就物质生产而言确实作用微弱。相对技术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的热门专业而言就业形式惨淡,而热门专业自然吸引考生报考,从而促进热门专业的繁荣。为了改变这种状态部分院校历史学专业多在专业名称上做文章,增加宽口径课程或兼容其他专业课程,期望以此改变被动的状况。再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历史学专业学生,填报高考志愿很少首选历史。近几年虽比以往有改善,但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历史专业是不得已的选择。据调查显示学生志愿学习历史仅的总数10-18%,该现象和心理严重损害学生学习兴趣,对高校历史教学产生极大负面影响。最后,就业难。历史学毕业生就业日益严峻,供大于求。本科生要进入正规公立学校任教十分困难,即使私立学校需求也极少。毕业生有的需从头做起新职业,面临局面比较尴尬。

二、高校历史学专业困境分析

1.社会根源。高校历史学专业形势严峻,究其根源是社会需求因素。历史学专业是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传统专业,连绵不断的办学历程,培养大量的教师和专业研究人才,造成社会对历史学专业人才需求不旺盛。2.就业压力。市场经济之下,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更高需求,把目光投向经济、信息、通讯等不同的热门专业。历史学由于缺少应用性、技能性不强遭到冷遇。3.高校历史学专业定位缺失。高校历史学专业定位在培养多层次教师和专门研究人才。这样的定位太狭窄,不便于就业。虽然多年的高校教改促成了各院校的多样改革实践。如部分院校历史学专业为吸引生源、维持生存,对在专业名称上大作文章,扩大专业容量,调整课程设置,这对促进高校历史学专业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为触及实质问题。笔者认为要让历史学从根本上摆脱困境要对症下药,这种缺失历史学专业定位的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仍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4.高校历史学专业存在的问题。目前高校历史教学中仍然采用“授人以鱼”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教师始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和主体,虽然现在教学倡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但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教材陈旧也是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高校历史教材无一例外都采用编年体,这是中国通史教材的传统模式,千篇一律,十分乏味。教材内设章、节、目,且记叙手法如出一辙,都是从政治扩展到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教学手段也相对落后。现在高校历史教学多引入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手段虽新,讲授形式缺老旧。灌输教学方式始终占主导地位,启发式、探究式仍没成为高校历史教学主流。

三、素质教育是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必然选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