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常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3 02:50: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历史文化常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课程改革探讨
摘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职业教育要服务地方经济的要求以及我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山西省高职类旅游管理专业历史课程设置的开设非常有必要,但现行的历史教材不适宜其专业需求,应当针对性的进行新教材开发。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课;改革;措施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知识的教学往往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这与国家倡导文化复兴之路并不相适宜,旅游一线从业人员在具备基本的服务技能的同时更应当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显示旅游从业人员同时也是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突出作用。区域化、个性化的教学改革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也都在形成和发展期间。笔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引起高职旅游教育对乡土历史知识教学的重视,同时也希望能够在自己一线的教学实践当中能够有所改善和收获。
一、对历史文化课程要有准确定位
(一)重视历史文化课程对专业技能的服务作用
职业学校是学习一技之长的地方已经成为人们对专业学校的认识,关键在于技术,只要把技术学好了,就能顺利就业,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只要学习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就可以了,历史文化课程学不学无关紧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山西省境内的旅游资源来看,历史遗迹和人文旅游资源占到了75%左右,没有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恐怕想做个好导游都是很难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某意义上说,历史文化课程就是物质基础,而专业课程是上层建筑,没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修建的再好也是空中楼阁。因此要重视历史文化课程,重视基础课程。重视基础课程要同时对教材建设、教学实施建设、教学评价建设三者同抓,而其中教材建设为重点。
黎族民歌中的文化叙事研究
摘要:海南黎族民歌是当地历史、艺术、地域民俗的文化叙事载体,在黎族有语言、无文字的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上述三个层面分析海南黎族民歌中的文化叙事内涵与音乐风格特点,以期透视黎族民歌中的深层精神内涵。
关键词:黎族民歌;文化叙事;历史;艺术;民俗
海南黎族民歌是对海南黎族人生活、居住地区所流行的各种不同内容、体裁的民间歌曲、歌舞音乐的泛称。其不仅限于演唱体裁的范畴,还包括舞蹈、器乐表演等形式。海南省是黎族人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域,海南黎族民歌一方面有着与大陆文化不同的气质特征;另一方面,也保留着大陆文化的精神底蕴。这是因为海南虽然偏安一隅,却从未阻断与大陆的密切联系。我国古代百越人移居海南的后裔——土著黎族人身上传承着祖辈的精神气质,使得海南这片土地上的黎族民歌兼具黎族民族文化和大陆文化的共性特征。
一、海南黎族民歌中的历史叙事
海南黎族民歌中首先呈现的是历史叙事特征,其中传承着黎族人民所特有的奋斗、团结精神,是海南黎族人的精神载体,在海南黎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起到历史文化传承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和叙事意义。海南地区的黎族人很多是从东南沿海移民到海南岛上生活的,他们身上保留着浓重的传统民俗、历史和艺术特征,民歌中带有强调文化族属的倾向和较鲜明的传统文化、历史印记,凸显出海南黎族民歌在传承黎族文化“传统主义”方面所持的文化价值观[1]。千百年来,众多的黎族民歌发展成为海南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中最为重要、灵动的载体形式。海南黎族民歌中具有明显的“黄道婆文化”精神内涵。由于海南当地的黎族人民在历史上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字,因此口头传承成为其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民歌中的历史事件与文化叙事,是黎族人在有语言、无文字的情况下进行民族历史传承的重要内容。虽然这种文化传承比较简单,而且不够系统,往往只能依靠祖辈的口耳相传而延续,但是不可否认,黎族民歌中保留了悠久的海南黎族历史文化。在这些非典籍性的民歌作品中,其精神内涵来自于大陆的百越祖先,因此没有因为记载信息的缺乏使其文化发展受到影响,反而以民歌形式的传承获得了新的发展[2]。“黄道婆文化”是人们了解海南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切入点,借助当地的民歌艺术,黎族人千百年来的耕织生活景象展现得更为生动。海南地区自古注重耕织生产活动,黄道婆是重要的象征性人物,其在海南的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是因为她的研究、传授等活动,使黎族人获得了先进的织锦技术,并且世代相传,展现出精湛的黎族织锦技艺。随着这些织锦技术在其他区域逐渐流传,黄道婆成为黎族人敬拜的文化楷模和精神偶像。典籍记载中黄道婆创造的黎锦图案有20多种,而民歌中提到的有100多种。比如,在民歌《织女歌》《黄道婆》《黎族花》《织锦娘》《海魂婆》等歌曲中,都有关于黄道婆遗留下来的若干不同织锦名称的记载,形成了口头对黎族织锦文化的传承,对于海南的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歌曲在记录黎族的历史文化过程中,呈现出两个音乐层面的特点:首先,黎族民歌在人们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比较注重传承当地的艺术形态与精髓。无论是有关劳动或黎族人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还是反映历史英雄人物、带有神话色彩的历史传说等内容,从中都能听到海南黎族人较为熟悉的黎歌音调特点和旋法特征,带有典型的黎族音乐气质[3]。其次,这些歌曲中绝大多数保留着黎语演唱的习惯。黎语在黎歌中的原生态意义与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黎语具有自身的发音规律,对于民歌演唱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黎族民歌中的黎语往往带有深层次的语境特点和历史信息,折射出黎族文化的自觉与选择。这一类黎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历史发展中移民与当地人共同生活的文化特征。
二、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
德育红色旅游发展论文
我国《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实施。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纲要》指出,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对此可做一下理论思考。
一、从经济常识思考
1、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将形成革命老区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可持续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
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红色旅游,属于第三产业。红色旅游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是发展革命老区经济、造福革命老区人民的重要产业。红色旅游的发展,可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红色旅游,这个消费热点的形成,将带动旅游产业的繁荣。红色旅游,既是享受性消费,又是精神消费,可以陶冶身心、推动广大公民思想道德的升华,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的质量、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从哲学常识思考
初中历史故事化教学策略探索
一、故事化教学策略在历史教学中的影响和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致方向和内容,向学生普及相关的历史常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既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的优点,同时又缺乏相应的集中力和抽象性思维能力,因此运用故事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此外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大体上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的流程,同时历史教材中还穿插了不少历史图片和相关历史故事,比如说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等,具有典型的故事化特征,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知识传授时,很容易采用故事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讲解,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使学生更加容易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故事化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一)选取故事真实性原则。教师在选取历史故事题材时,首先要遵循故事真实性的原则,我国历史发展悠久,许多历史史实在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逐渐流,因此教师在选择相关的教学案例时,要通过反复的资料查询和对比,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选择可信度、真实度最高的故事进行传授;其次是要有针对性,选择与初中课本教材紧密相连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最后故事的选择还需要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历史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的思维角度思考当下的社会问题。(二)尊重学生主体的原则。初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中,采用故事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三)坚持故事多样性原则。一方面坚持故事多样性的原则需要注重故事题材选择的多样性,我国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教师在进行同一主题讲解时,要选择不同的题材丰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要注重不同朝代、时期的文化具有差异性的特点,尊重文化间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历史观是初中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故事化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选择形象生动的历史故事,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教师在运用故事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具备良好的讲故事能力,能够通过声情并茂的演讲和肢体动作,将历史故事生动的讲述给学生,进而牢牢的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历史故事内容,并能够对历史故事展开情节上的细节处理,使之更加贴近历史教材的知识内容。(二)合理安排分配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时间一般是45分钟,要在45分钟内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历史知识要点,这就要就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在适当的时机插入历史故事,以此推进课堂教学的开展。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我国四大发明时,可以适当的插入一些短小生动的小故事,比如说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火药与炼丹术的关系等,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我国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三)开展历史故事情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都要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在故事化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主题,让学生进行故事搜集和角色扮演,开展小型的课堂情景模式,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比如说在进行各朝代官职机构讲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朝代进行讲解和扮演。
如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呢?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提到传统文化,人们就会想到“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教养;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十分成熟的、准确、丰富而优美的熟语;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风、骚、赋、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辉煌灿烂的古代科技;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文死谏,武死战”,“不淫、不屈、不移”的民族骨气和浩然正义;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
但是,从对中学生进行的调查来看,我们发现,现在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的学生缺乏起码的常识。眼下不少学生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已不敌外来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团、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有位著名特级教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程度之烈为亘古未有。
如今因特网的出现、网吧的开设,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文化。当然网络里健康的可学的东西甚多,这毋庸置疑。但是学生很大程度上是进行网上聊天,看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寻求视觉刺激。更多时间是在虚拟世界里生活,以至表现为不懂得起码的做人道理,不懂得起码的尊老爱幼,甚至表现为对父母不尊重,轻者出言不逊,重者离家出走。还表现为追星热,只知道周迅,不知道鲁迅;只知道张柏芝,不知道毛润之等等。更谈不上知道孔子、孟子、韩非子是何许人也。
那么作为一名当代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理应让学生明确认识传统文化,积极学习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素养。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我们教师身上得到传承,得到发扬光大。语文是直接与传统文化打交道的学科,语文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承担育人的任务,它要培养人的修养,它要为社会造就有用之才;语文教学要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学生人格塑造、思想启蒙、人生导向、精神修养方面都要有所作为。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语文学科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作用,提出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
语文教材与古代游记选篇注释研究
内容摘要:文言文注释是教材助读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对辅助课程教学颇为有益。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游记选篇注释的主要内容有注音释义、语法用字和文化常识三大类;经考查及归纳,其注释具有内容涵盖面比较广、注重对历史文化背景的解释以及内容顺应时代变化的特点;并且探讨了古代游记选篇注释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古代游记;文言文注释;语文教材;古代散文
现行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游记共9篇,占古代散文的45%,古代游记在初中语文古代散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在现实的古代游记教学中,这些距今久远的篇目在词义、语法等方面给初中生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障碍。因此研究此类注释,助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颇有意义。
一.古代游记选篇注释的主要内容
注释作为教科书助读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是辅助师生开展高效教学的重要工具。对文言基础相对薄弱的初中生而言,教材中的注释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通晓古今异义。笔者这里将古代游记散文注释划分为注音释义类、语法用字类及文化常识类。
(一)注音释义类
略谈幼师舞蹈教学策略
幼师舞蹈教学创新存在的问题
1学历层次偏低,文化底蕴欠缺在进入职场前,每一个舞蹈教师都受过强化训练,虽然他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受到很多挫折,但是这样使他们有很强的基本功,专业技能非常好。同时,在他们训练专业技能时忽略了对文化课的学习,使他们的文化底蕴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层面。进年来,师范生的生源正在减少,能够为毕业师范生提供的编制也在逐渐减少,使幼儿舞蹈教室有了严重的危机感。他们要使自己在社会竞争中不被淘汰,需要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基础上,加强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使自己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升。2职业倦怠严重,职业情感淡漠面对年复一年的重复工作,幼儿教师们一方面对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失去新鲜感,稳定的工作环境、松散的教学理念,使他们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职业追求;另一方面则对幼儿教师晋级制度不合理感到不满,造成他们的教学积极性不高;还有就是,幼师生源素质在各方面的下降,使很多学生时代的坏习惯带入的工作中。3过于重视专业技能,轻视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幼儿师范对舞蹈教师的水平评判,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舞蹈专业技能,现在很多学生、家长以及老师们都看重舞蹈技能,通过学生们的舞蹈水平来评判舞蹈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的学校每一年都通过节目比赛来评价教师的专业技能,作为教师晋级的重要标准。所以现在舞蹈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技能看的很重,时常通过一定的渠道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但是对于职业道德的考核,很少有人关注,不管是社会、学生还是家长,对于教师的教学态度、职业操守等不是太重视。4满足现状,缺乏创新意识幼儿学校没有相应的各种压力,老师之间的竞争意识不够强,导致部分教师的思想不积极。多年的教学内容不变,没有新意、创新,从而让连续几届的学生在毕业应聘的时候都是跳同一种舞蹈。他们思想落后,对自己的工作只是追求平平淡淡,只要不出错就行,使我们的幼儿教师舞蹈教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幼师舞蹈教学创新策略
1舞蹈教学与文化素质的内在联系舞蹈具有渊源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其中富有很多的文化内容,所以说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各个民族对舞蹈的理解不同,所创造的舞蹈风格也不同,但是它们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哲学常识和美学理念都相通,都是对人类历史的一种表达。舞蹈教师在学习专业的技能的同时,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必不可少,只有对历史文化、不同地域的风俗、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等学习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舞蹈的历史渊源,把舞蹈融入到历史文化中去。2注重学生自身发展对学生的评判上,注重用多元发展的眼光看待,充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个性,专业为每一个学生打造合身的发展策略。同时,给予学生们发展自己爱好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定位自己,扬长避短发展自己的强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3优化教师素质结构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他们的素质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更对学生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理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应该是每一位教学者的终生追求。最为教授幼儿舞蹈的舞蹈教师不应该只是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思想理念、自身修养等综合素质。所以,教育部门应该定时对教师结构进行优化,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
结语
舞蹈艺术作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纽带,以其富有变换的动态形象,拥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对于促进文化交流、社会交往等有重要的作用,更可以使人陶冶情操、美化人的心灵等;同时,更能够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出更多优美的舞蹈,在推动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幼儿舞蹈教师的培养,做好幼儿舞蹈教育,关系到国家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初中历史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对看待事情,去评论人和事,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是由于历史课程知识的个性特点,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表现却不尽人意,教学现状堪忧,本文将具体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出现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并对这些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对策
初中历史课程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与技能,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客观的认识历史,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对历史进行全面的认识与分析,初中历史课程主要与历史知识,历史文化相连。由于学科的属性,导致初中历史知识相对落后,具有过去性特点。并且初中历史知识涉及面广,具有跨学科性,融合各科知识,知识点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而初中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龄,对于历史知识与文化没有太大的兴趣可言,初中历史知识在吸引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热点方面很是缺乏,学生对这些久远的,落后的知识上没有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可想而知,想要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的状况也是较难的。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效鉴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过去性特点,初中历史课堂呈现一潭死水现象。初中学生活泼好动,青春活力,对于新鲜的,快乐的,与时俱进的事物非常感兴趣,追求时尚,追求现代,更是将自己的生活学习与时尚相连。而初中历史课程研究的恰是过去的知识,过时的技术,学生对于时尚现代的知识趋之若鹜,对于历史知识产生不了兴趣,学习上就更没有激情可言了,历史课堂的低效是必然的结果。2.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模式单一不管是历史知识还是历史技能,还是历史文化等,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上课时也大都是以文字传授为主,过去的知识,枯燥的文字,传统的讲授式课堂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昏昏欲睡,学生提不起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历史教学模式单一,让学生一直在同样的教学模式中学习,学习的又是枯燥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方面你的知识,因此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呈现出死气沉沉的现象。3.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欠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中我们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生的主人。初中历史课堂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处于中心位置,一切以教师讲授,教师的活动为中心,为重点,学习的事情成了教师应该做得事情,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凸显,学生的主动学习激情不能彰显,学生也就丧失了学习主体的地位,缺乏主动学习精神,没有将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事情。
二、初中历史课堂针对教学现状进行对策分析
教育贫血症
提起教育,其隐忧和显忧总让人感到心里沉重。近期,因工作关系,更让我亲历了这种感受。出版界一位志向不凡的专家策划出一套丛书,他和顾问们给这套丛书的定位是:中国人的精神读本。作为主编,我得按照这一定位所要求的编辑素质最少物色10名编辑。启事一出,应聘者如云。其中多是学生,而在读博士和硕士占了一多半。除了按常例登记和看作品以外,我在面试中同他们"闲聊"。我不是有意考人家,而是想通过交流来物色能够善于面对新思想新文化的编辑。因为深知常识的重要,所以我说的一些话题全是人文ABC,对精神生产者来说全是连入门都算不上的问题。如国家同人(不是"人民")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思想启蒙的任务、知识分子的天职、《三国演义》和《水浒》中的暴民意识、国民劣根性的社会历史根源、中国传统文化的排他性和兼容性等等,其中连国人深感忧心的语文教育危机都提到了。尽管对精神生产者来说全是常识,但聊的结果却很是令人遗憾: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不懂这些常识。有些人觉得新鲜,可是不知如何回答;有些人觉得陌生,甚至感到奇怪;有些人现出孩子的天真,觉得深不可测的问题没必要提出来;有些人感到惊讶,觉得问题走出了纯文化思维的既定路线;有些人紧锁眉头,理不清那一团乱麻;有些人受到些启发,但新的思考中又充满朦胧。
当然,也有个别说得较好而让人心里为之一热的:知识分子要是都能像这样知道我们民族需要什么精神,那该多好啊!但是,面对绝大多数的上述情况,心里不免隐隐作痛:一,这些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在研读期间正是奠立学术思想的时候,是影响其一生的时候,而思想资源如此贫乏,以后如何做学问呢?--这是文科,不是理科啊!二,他们已走入知识分子的行列,是民族精神食粮的生产者啊!我觉得带他们的导师是失职的,真想问他们的导师都是谁。可是转念一想:那又有什么用呢,他们的导师难道不也是我们教育的产品吗?师生们所缺的,难道不正是我们的教育所缺的吗?
我们的教育缺什么?缺理性!我们的教育,有求生的教育,这种教育给人以社会生存和政治生存以及自然生存方法,充满了计谋和韬略的同时,几乎把一切人文理性都变成工具理性,为求生而服务。我们的教育,有求美的教育,诗词歌赋,音乐绘画,都有相应的审美追求。我们的教育,有求善的教育,视善为做人的美德和追求,十分可贵。但是,我们的教育,最缺的就是求真的教育。
求真,就是穷其事物的本相,揭穿事物的实质,让人听个明白,看个明白,想个明白,做个明白,活个明白。为此,一切历史的和社会的伪饰都应该剥去。这个剥的力量就要靠理性。上帝没有给我们慧眼,人类历史的中没有航标,民族和社会要发展,每个个人要发展,只有靠理性。善是没有眼睛的,美也是没有眼睛的,在没有理性指导的情况下,它们往往会成为工具而被利用,与求美和求善的目标反向而行,此时再与求生汇合起来,形成控制人精神和行为的精神文化,什么样的人间祸殃都可能制造出来。我们民族的专制文化和民众身上的精神枷锁不正是这样产生的吗?
我们的民族缺少理性,教育也缺少理性,所以思想资源的匮乏是必然的。而越是匮乏就越是封闭,越是封闭就越是匮乏。这就使不少学人和教育共同陷入原地循环:用传统文化解释和研究传统文化,指导未来。结果,说来说去还是两千年如何如何,以后要如何如何,还得像以往如何如何。按说,经过五四之后,特别是在当前与世界接轨(主要应是思想文化接轨)的今天,这种封闭式的教育和研究方法应该改变了,可是为什么还继续存在而很少注入理性的活力呢?我们的理性素质太弱了,一代一代人的思想贫血症太重了。
一定要"补血",这就需要现代化的"红桃K":用人类最先进的思想文化,反观中国的思想文化、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伦理道德,在同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和大撞击中丰富自己,更新自己,壮大自己,发展自己。只有这样,我们的求美和求善才能拥有一双明亮的不受欺蒙的眼睛,我们的人文科学才不至于沦为纯粹的求生工具,我们的人文科学研究和教育才不会陷入原地循环。
历史民族精神教育管理论文
总书记在十六大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课题。他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此后,有许多文章发表,就如何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谈了很好的意见;但遗憾的是,这些文章都没有谈到国民的历史教育问题。实际上,离开了历史教育,所谓民族精神的培育云云,因缺少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这一基本的承接面,多半将成了空话。
应当说,报告对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内涵的概括是十分精辟的,尤其是强调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更显深刻。离开了爱国主义,所谓“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等等,都将因缺乏民族特质的整合,而泛化成人类多有的优长,无由彰显“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什么?按列宁的说法,就是人们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的深厚感情。可见爱国主义的核心,说到底,就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培育国民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前提,而这些舍历史教育无由。这个道理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志士仁人就已经提出来了。
“民族精神”的概念源于西方。在18世纪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中,莫泽尔发表《论德意志民族精神》一文,最早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他认为德意志人民只有在这一民族精神的激励下,才可能万众一心去实现民族统一和重新恢复其光荣与强大。该文引起了轰动,民族精神问题从此为国人所关注。随着甲午战争后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传入中国,民族精神问题也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志士仁人关注的热点问题。1904年《江苏》就发表了长文《民族精神论》。作者指出,一个民族的兴衰最终取决于其精神的强弱,西方各国所以强盛是因为18世纪以来它们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关于国民精神,时人又称国魂、民族魂等。何谓民族精神?当时少有明确的界说,不过从《浙江潮》上发表的著名的《国魂篇》赞美“冒险魂”、“武士魂”、“平民魂”以及“爱国心”、“统一力”来看,时人所谓民族精神的内涵大致包括:团结爱国的精神、变革进取的精神、民主自由的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是爱国主义。所以,“铸国魂”、“爱祖国”、“祖国主义”的呼声,风靡一时,成了时代最强音。《二十世纪之支那》的发刊词写道:“是则吾人之主义,可大书特书曰:爱国主义。”至于怎样培育民族精神,人们的认识相当一致,那就是要借重历史教育。上述《民族精神论》一文说:“民族精神滥觞于何点乎?曰其历史哉,其历史哉。”章太炎认为,一些醉心欧化的人所以少爱国心,原因就在于对中国历史无知,“因为他不晓得中国的长处,见得别无可爱,就把爱国爱种的心,一日衰薄一日。若他晓得,我想就是全无心肝的人,那爱国爱种的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遏抑的”。(注: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95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视中国历史文化为最可宝贵的国粹与民族的根,强调要研究国学,“爱国以学”。章太炎在流亡日本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讲学,其目的就是要在有为的青年中传承民族的根,培育民族精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华民族初步觉醒和面临危亡的时刻,志士仁人揭出了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课题;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今天,我们党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目标的同时,又一次揭出了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课题,这并非历史的偶然巧合,而是反映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进一步成熟。因时代的局限,当年志士仁人对民族精神的认知,不可能十分周全正确,但就其自觉地提出了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并作了自己的努力而言,毕竟又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应当在继承前人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培育民族精神问题的认识。我以为,就历史教育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关系而言,可以提出以下几点:
其一,历史教育是实现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固然有不同的内涵,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却是一脉相承。这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民族之林,竞存于世界的根之所在。章太炎曾说过爱国主义好似庄稼,需要施肥、浇水才能成长,而历史教育就是为爱国主义施肥浇水,作培植根的工作。这是十分深刻的见解。所以我曾多次表述过这样的观点:历史教育是最基础、最有效的爱国教育。它像贵如油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不经意中将民族的根,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心中。他们将来不论走到哪里,都怀有一颗“中国心”,而永远根系祖国,生生不已。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学人,并没有人对他们做什么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方面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志愿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冲破各种阻力,归国效力,不是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吗?通过历史教育培育国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就为其他多样化、现实性的爱国教育,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承接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缺乏这个承接面,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真正有效。
- 上一篇:文化品牌宣传管理范文
- 下一篇:临床循证医学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