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16:04: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历史教育理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历史教育理论

历史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文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有目的地选用翔实的史料,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易于为青年学生所接受,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中外文化之比较,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爱国主义思想;通过新旧中国政治、经济之比较,可使学生认识今天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通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比较,可使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关键词】历史科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法教学

***

国家教委制订的《中小学历史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规定了历史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中国文化史及近现代史的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学生认识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本质,继承和发扬反帝爱国的光荣传统,树立反“和平演变”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纲要》是对现行历史教学大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加强和补充,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教材,它具有“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启迪人们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积累丰富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凝聚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的使命感”(《历史学的教育功能》,见《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第2页)的教育功能。历史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就高中学生这一教育对象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选用翔实的史料,运用比较法教学,能更好地为他们所接受,更容易获得教育的效果。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辨别其异同或高下。历史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较法教学,是依据教科书给教师所提供的内容,根据可比原则,对历史人物、文化、事件、集团、政治制度、观念、文明体系和历史进程等等,采用纵向或横向的比较。通过比较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查看全文

历史民族精神教育管理论文

总书记在十六大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课题。他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此后,有许多文章发表,就如何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谈了很好的意见;但遗憾的是,这些文章都没有谈到国民的历史教育问题。实际上,离开了历史教育,所谓民族精神的培育云云,因缺少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这一基本的承接面,多半将成了空话。

应当说,报告对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内涵的概括是十分精辟的,尤其是强调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更显深刻。离开了爱国主义,所谓“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等等,都将因缺乏民族特质的整合,而泛化成人类多有的优长,无由彰显“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什么?按列宁的说法,就是人们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的深厚感情。可见爱国主义的核心,说到底,就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培育国民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前提,而这些舍历史教育无由。这个道理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志士仁人就已经提出来了。

“民族精神”的概念源于西方。在18世纪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中,莫泽尔发表《论德意志民族精神》一文,最早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他认为德意志人民只有在这一民族精神的激励下,才可能万众一心去实现民族统一和重新恢复其光荣与强大。该文引起了轰动,民族精神问题从此为国人所关注。随着甲午战争后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传入中国,民族精神问题也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志士仁人关注的热点问题。1904年《江苏》就发表了长文《民族精神论》。作者指出,一个民族的兴衰最终取决于其精神的强弱,西方各国所以强盛是因为18世纪以来它们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关于国民精神,时人又称国魂、民族魂等。何谓民族精神?当时少有明确的界说,不过从《浙江潮》上发表的著名的《国魂篇》赞美“冒险魂”、“武士魂”、“平民魂”以及“爱国心”、“统一力”来看,时人所谓民族精神的内涵大致包括:团结爱国的精神、变革进取的精神、民主自由的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是爱国主义。所以,“铸国魂”、“爱祖国”、“祖国主义”的呼声,风靡一时,成了时代最强音。《二十世纪之支那》的发刊词写道:“是则吾人之主义,可大书特书曰:爱国主义。”至于怎样培育民族精神,人们的认识相当一致,那就是要借重历史教育。上述《民族精神论》一文说:“民族精神滥觞于何点乎?曰其历史哉,其历史哉。”章太炎认为,一些醉心欧化的人所以少爱国心,原因就在于对中国历史无知,“因为他不晓得中国的长处,见得别无可爱,就把爱国爱种的心,一日衰薄一日。若他晓得,我想就是全无心肝的人,那爱国爱种的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遏抑的”。(注: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95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视中国历史文化为最可宝贵的国粹与民族的根,强调要研究国学,“爱国以学”。章太炎在流亡日本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讲学,其目的就是要在有为的青年中传承民族的根,培育民族精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华民族初步觉醒和面临危亡的时刻,志士仁人揭出了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课题;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今天,我们党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目标的同时,又一次揭出了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课题,这并非历史的偶然巧合,而是反映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进一步成熟。因时代的局限,当年志士仁人对民族精神的认知,不可能十分周全正确,但就其自觉地提出了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并作了自己的努力而言,毕竟又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应当在继承前人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培育民族精神问题的认识。我以为,就历史教育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关系而言,可以提出以下几点:

其一,历史教育是实现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固然有不同的内涵,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却是一脉相承。这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民族之林,竞存于世界的根之所在。章太炎曾说过爱国主义好似庄稼,需要施肥、浇水才能成长,而历史教育就是为爱国主义施肥浇水,作培植根的工作。这是十分深刻的见解。所以我曾多次表述过这样的观点:历史教育是最基础、最有效的爱国教育。它像贵如油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不经意中将民族的根,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心中。他们将来不论走到哪里,都怀有一颗“中国心”,而永远根系祖国,生生不已。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学人,并没有人对他们做什么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方面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志愿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冲破各种阻力,归国效力,不是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吗?通过历史教育培育国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就为其他多样化、现实性的爱国教育,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承接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缺乏这个承接面,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真正有效。

查看全文

历史民族精神教育弘扬管理论文

总书记在十六大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课题。他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此后,有许多文章发表,就如何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谈了很好的意见;但遗憾的是,这些文章都没有谈到国民的历史教育问题。实际上,离开了历史教育,所谓民族精神的培育云云,因缺少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这一基本的承接面,多半将成了空话。

应当说,报告对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内涵的概括是十分精辟的,尤其是强调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更显深刻。离开了爱国主义,所谓“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等等,都将因缺乏民族特质的整合,而泛化成人类多有的优长,无由彰显“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什么?按列宁的说法,就是人们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的深厚感情。可见爱国主义的核心,说到底,就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培育国民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前提,而这些舍历史教育无由。这个道理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志士仁人就已经提出来了。

“民族精神”的概念源于西方。在18世纪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中,莫泽尔发表《论德意志民族精神》一文,最早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他认为德意志人民只有在这一民族精神的激励下,才可能万众一心去实现民族统一和重新恢复其光荣与强大。该文引起了轰动,民族精神问题从此为国人所关注。随着甲午战争后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传入中国,民族精神问题也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志士仁人关注的热点问题。1904年《江苏》就发表了长文《民族精神论》。作者指出,一个民族的兴衰最终取决于其精神的强弱,西方各国所以强盛是因为18世纪以来它们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关于国民精神,时人又称国魂、民族魂等。何谓民族精神?当时少有明确的界说,不过从《浙江潮》上发表的著名的《国魂篇》赞美“冒险魂”、“武士魂”、“平民魂”以及“爱国心”、“统一力”来看,时人所谓民族精神的内涵大致包括:团结爱国的精神、变革进取的精神、民主自由的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是爱国主义。所以,“铸国魂”、“爱祖国”、“祖国主义”的呼声,风靡一时,成了时代最强音。《二十世纪之支那》的发刊词写道:“是则吾人之主义,可大书特书曰:爱国主义。”至于怎样培育民族精神,人们的认识相当一致,那就是要借重历史教育。上述《民族精神论》一文说:“民族精神滥觞于何点乎?曰其历史哉,其历史哉。”章太炎认为,一些醉心欧化的人所以少爱国心,原因就在于对中国历史无知,“因为他不晓得中国的长处,见得别无可爱,就把爱国爱种的心,一日衰薄一日。若他晓得,我想就是全无心肝的人,那爱国爱种的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遏抑的”。(注: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95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视中国历史文化为最可宝贵的国粹与民族的根,强调要研究国学,“爱国以学”。章太炎在流亡日本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讲学,其目的就是要在有为的青年中传承民族的根,培育民族精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华民族初步觉醒和面临危亡的时刻,志士仁人揭出了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课题;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今天,我们党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目标的同时,又一次揭出了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课题,这并非历史的偶然巧合,而是反映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进一步成熟。因时代的局限,当年志士仁人对民族精神的认知,不可能十分周全正确,但就其自觉地提出了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并作了自己的努力而言,毕竟又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应当在继承前人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培育民族精神问题的认识。我以为,就历史教育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关系而言,可以提出以下几点:

其一,历史教育是实现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固然有不同的内涵,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却是一脉相承。这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民族之林,竞存于世界的根之所在。章太炎曾说过爱国主义好似庄稼,需要施肥、浇水才能成长,而历史教育就是为爱国主义施肥浇水,作培植根的工作。这是十分深刻的见解。所以我曾多次表述过这样的观点:历史教育是最基础、最有效的爱国教育。它像贵如油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不经意中将民族的根,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心中。他们将来不论走到哪里,都怀有一颗“中国心”,而永远根系祖国,生生不已。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学人,并没有人对他们做什么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方面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志愿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冲破各种阻力,归国效力,不是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吗?通过历史教育培育国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就为其他多样化、现实性的爱国教育,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承接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缺乏这个承接面,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真正有效。

查看全文

历史教学教育管理论文

一、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卓越贡献。

我国是人类祖先最早发源地之一,同埃及、印度、巴比伦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文明带着她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一个高峰接着一个高峰,直到今天仍是奋斗不息,前进不止!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四千年之久,我国不仅历史悠久且还有灿烂的文化。通过向学生进行祖国悠久历史和辉煌灿烂文化传统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结合我国已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它将为经济的繁荣,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从而使学生坚信祖国“四化”一定能够实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也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赶上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再现祖国的辉煌。

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古人云:“人无志不立”,我国古代汉朝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班超投笔从戎,功在边疆的远大志趣,东晋时祖巡从邪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成为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

到了近代,首先有太平天国的洪秀全提出的“天国”理想,其次有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力等提出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还有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的理想社会等等。

到了现代,更是有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刘少奇等革命家领导中国人民奋斗不息,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和平民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美好的社会理想,通过运用英雄人物和革命老前辈的浴血奋战,出生入死,顽强斗争的生动史实,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它们的革命光荣传统,树立起振兴中华人人有责,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精神。

查看全文

历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摘要: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提升育人实效。遵循导向性、真实性、实践性、整体性、实用性等原则将地方史中的历史名人、历史事件、思想文化、历史文化遗存和红色旅游基地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等资源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公共选修课、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环境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大有裨益。

关键词:地方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

地方历史文化指的是相对于国家历史而言,区域范围较小的一定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这一地域的历史沿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传统、革命遗址的记叙等,地方历史文化带有独特的地方生活气息和乡土情味。地方历史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对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做一探讨。

1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地方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多彩纷呈,具有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概括起来,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如下功能。1.1有效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作用,然而,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相对应的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轻视或漠视,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不佳。大学生之所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轻视或漠视,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一些教师的教学内容不生动、教学方法较滞后、考核方法不科学等,但归根到底教学内容不生动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突出的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缺乏针对性等,这些必然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索然。因此,要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在教学内容改革上下功夫,而将地方历史文化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是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实效的有效措施之一。地方历史文化所涉及的人、事、物、思想文化等发生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区域之内,具有具体、直观、亲切、便于观察等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对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1.2有效提升大学生爱国爱乡热情“思想教育的经常性课题是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地方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也指出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因此,可以说爱家乡是爱国的直接表现和基石。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岁月积淀也养成了热爱家乡、眷恋故土的优秀心理品质。正因如此,人们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源就显得格外关注和偏爱。通过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使学生们深入了解乡情、国情,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1.3有效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相对匮乏,大多数学生在文化结构、认知能力和思想境界方面均存在着诸多问题。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突出的效果。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地方史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本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主要内容,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知识机构;通过对地方历史文化中的真、善、美进行宣讲,有利于大学生调节自身认知能力;通过对地方历史文化中的伟大历史人物及其事迹进行宣讲,对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大有裨益。可见,地方史对于大学生构筑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来说具有独特的作用。此外,将地方历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于大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科学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具有一定的裨益。1.4有效推动区域历史文明传承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地方历史文化通过各种途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对于推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传承来说是一条佳径,而这也是高校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这一职能的突出表现。

2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查看全文

历史教师才学培养论文

什么是才、学、识?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所谓史才,是指搜集、鉴别和组织史料,并驾驭这些史料用以叙述历史事实和撰写文章的能力。史学,是指掌握丰富史料、历史知识和与历史有关的各种知识。史识,既包括见解和观点,又包括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高尚品质和勇敢精神等等。传统史家的这些素养很重要,固然是我们应当借鉴并加以具备的。但是,作为新时代历史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才、学、识又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有更新的内容和科学标准。

第一,史才,包括动口才能和动笔才能,即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和时序性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特点,要求历史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素质将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情实感,甚至可以说,教学之成败,以语言为先。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工具”。

书面表达能力,确切地说,应为教学研究能力,它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总结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而我们的历史教师真正拿起笔来从事一些专业写作者人数极少。究其原因:一是工作负担重,没有精力去从事教学研究;二是作为检验历史教师的标准是学生的高考成绩,而不是发表多少文章;三是资料不足和信息不便。但这些都是客观原因,只要我们自己做有心人,在搞好历史教学的同时,挤出一定的时间,对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是完全能做到的。正如著名史学家郑天挺先生曾说的那样:“在中学教书必须有扎实的准备,学生在他教的过程中前进了,他自己也在备课的过程中前进了,这就是教学相长。在这个基础上,在教学之余从事一些专题的学术研究,也同样会做出成绩的。”

第二,史学,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

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形成。因此,我们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即使是大学本科毕业,也要经常钻研大学教材,以便“温故而知新”,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学大纲、教本,理清线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作自己教学科目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如同字母表对于已掌握修辞学奥妙的人一样。”只有把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前些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居高不下,许多问答题给学生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无所适从感,许多教师抱怨试题超纲、超本、太偏、太难。这种情况反映了高考命题改革的导向给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许多高考命题和研究专家提醒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注意经常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经常翻阅历史新著,及时了解新的科研信息和成果,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吸取新知识营养,以期深化中学教学内容的研究,深化对高考目标的研究,努力达到或接近高考命题人员认识中学教材的水平,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尽管这些要求是针对高考而提出的,但它充分说明了历史教师应当注意更新专业历史知识并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查看全文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

摘要:“四史”教育是以历史学为基础的特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思致相因、目标一致、内容相通,“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势在必行。“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增强使命感、坚定理想信念,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教学是“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四史”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将“四史”教育列入理论武装体系;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大学阶段的思政课程目标是“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指出“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四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重要内容,能够显著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故而将“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职院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任务与必然要求。

一、“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行性分析

(一)“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思致相因

“四史”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历史教育,而是“以历史学为基础的特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2]。纵观“四史”,无论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还是社会主义发展史,讲述的其实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记录。因此,“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理论基础一致,二者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致相因。

查看全文

历史教师才学识论文

什么是才、学、识?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所谓史才,是指搜集、鉴别和组织史料,并驾驭这些史料用以叙述历史事实和撰写文章的能力。史学,是指掌握丰富史料、历史知识和与历史有关的各种知识。史识,既包括见解和观点,又包括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高尚品质和勇敢精神等等。传统史家的这些素养很重要,固然是我们应当借鉴并加以具备的。但是,作为新时代历史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才、学、识又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有更新的内容和科学标准。

第一,史才,包括动口才能和动笔才能,即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和时序性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特点,要求历史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素质将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情实感,甚至可以说,教学之成败,以语言为先。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工具”。

书面表达能力,确切地说,应为教学研究能力,它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总结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而我们的历史教师真正拿起笔来从事一些专业写作者人数极少。究其原因:一是工作负担重,没有精力去从事教学研究;二是作为检验历史教师的标准是学生的高考成绩,而不是发表多少文章;三是资料不足和信息不便。但这些都是客观原因,只要我们自己做有心人,在搞好历史教学的同时,挤出一定的时间,对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是完全能做到的。正如著名史学家郑天挺先生曾说的那样:“在中学教书必须有扎实的准备,学生在他教的过程中前进了,他自己也在备课的过程中前进了,这就是教学相长。在这个基础上,在教学之余从事一些专题的学术研究,也同样会做出成绩的。”

第二,史学,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

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形成。因此,我们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即使是大学本科毕业,也要经常钻研大学教材,以便“温故而知新”,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学大纲、教本,理清线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作自己教学科目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如同字母表对于已掌握修辞学奥妙的人一样。”只有把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前些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居高不下,许多问答题给学生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无所适从感,许多教师抱怨试题超纲、超本、太偏、太难。这种情况反映了高考命题改革的导向给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许多高考命题和研究专家提醒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注意经常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经常翻阅历史新著,及时了解新的科研信息和成果,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吸取新知识营养,以期深化中学教学内容的研究,深化对高考目标的研究,努力达到或接近高考命题人员认识中学教材的水平,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尽管这些要求是针对高考而提出的,但它充分说明了历史教师应当注意更新专业历史知识并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查看全文

四史教育如何融入高职思政课

[摘要]高职思政课与“四史”教育在理论依据和育人宗旨上是一致的,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渠道落实在思政课上,推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理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理论依据、分析融入的价值意义、探索融入的路径,有助于达成思政课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四史”教育;思政课;路径

教育大计关系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建设好思政课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推动“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能够提升思政课育人目标。

一、“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理论依据

思政课发挥着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科学价值观的功能,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显性课程。为了创新思政课的建设体系实现推动“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目的,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指示。“四史”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统称,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引导青年学生系统了解“四史”的发展脉络,尤其是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史,蕴含着无尽的精神财富和榜样力量。以宏观的历史视野认识“四史”发展的历史过程,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筚路蓝缕到惊天动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的艰辛和不易,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养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的优势,理解新中国发展到今天的来之不易,坚定“四个自信”。

二、“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价值意义

查看全文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突破口

【论文摘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必须正确认识当代青年思想道德意识的特点,把握政治恩想教育的根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的教育。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当前,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必须正确认识当代青年思想道德意识的特点,把握政治思想教育的根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的教育。

1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化目标

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却不断被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来愈难开展。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讲,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非理性化选择,表现为目标确立的单一性和超越现实的理想化,忽视了被教育者自身目标和价值的选择。而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理性化选择,从国家宏观上讲,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青年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和提高思想觉悟,帮助青年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被教育者青年自身来讲,正好处在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因此,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但不是根本目的。作为一个青年来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首先需要的是正确的思维方式,只有具备了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才能确立正确的目标。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理性思维,就不可能站在科学的顶峰。因此,把对青年进行正确的理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一方面符合青年成长的自身特点,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整个世界的规律和本质,进而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达到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因为,要培养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具有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首先他必须能够正确分析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树立社会主义的信念。可以看出,把培养青年正确的思维方式,作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从本质上讲,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是一致的。而这种理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选择,对于青年来讲,在其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是人人都需要的,因为它满足了青年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样,如果我们选择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能克服过去那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超现实性,从纯粹的思想教育说教中解放出来,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现实。从理论上讲,这实际上是把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作为青年人,只有具备了正确的理性思维,才能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找到并自觉遵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才能处理好人和社会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使每个青年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一切有益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社会实践之中。才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身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自觉控制自己。

2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