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案例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3 05:32: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历史教学案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历史课中的人文教育论文
一、历史和社会教学人文性的作用
1.培养正确社会历史意识
有学者说“历史意识是把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企望结合起来的一种心灵活动”。因此,历史教学要用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使学生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会初步运用基本观点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并发展学生的社会历史意识,要以历史知识作基础,同时渗透思想教育要求,如爱国意识、参与意识、忧患意识以及民族意识等。
2.培养优秀民族素质
当前,一部分青年学生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忘却优良传统,使民族气节下降甚至消失,民族意志变薄,做出一些不顾国格、人格,损害民族情感的事。这表明我们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民族素质低的培养。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素质。我们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并在历史发展中,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华夏儿女。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中,应该好好利用优秀文化来对初中学生进行民族素质的培养。
3.培养先进国际意识
初中历史求真意识培养策略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历史教学“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1],但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也是历史教学的应有之义。历史的价值在于对过去的反思、在于对以往的借鉴,而反思或借鉴的前提应是对历史的真实解读。如果我们所学习的历史丧失了真实性,那么史学教育的价值便会大打折扣。所以对历史的学习或教授而言,真实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求真求实都是历史研究的底线,历史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2]。“历史真实性的核心在于‘信',即证据可信,论证可信,结论可信”[3],而史料教学可充当培育学生逻辑推理与分析能力、证据素养、求真意识的重要手段。[4]本文就以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为例,简要谈谈初中历史求真意识培养的方法策略和路径选择。
一、教学案例:“求真”还是“伪真”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初中历史教师开课的常择内容。因此笔者有幸多次聆听这一课的讲授,但听后却颇多疑惑。以下就是笔者听课时的两个局部案例展示。教学案例一:A老师在讲授《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中九一八事变这一内容时,为了证明教科书上“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了沈阳城。”[5]这一结论时选用了教科书的史料。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给张学良密电[6]A老师对教科书上的史料绝对相信,因此自信地得出“下令不抵抗”这一结论。教学案例二:B老师在讲授这一课时,把教材内容设计为张学良的三次抉择。第一次抉择是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要不要抵抗?B老师讲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将领张学良面对国土遭受侵略和父亲被日本人炸死的国难家仇,按人之常情肯定会选择抵抗,但为什么会选择不抵抗呢?B老师出示了以下史料:材料二:“日军此举,不过寻常挑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绝对抱不抵抗主义……日军缴械任其缴,入营任其入。”——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依B老师的分析,张学良不抵抗是因为要服从中央的命令,从而导致东北被日本侵占。加上后来张学良为抗日发动兵谏,以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监禁的命运,B老师引导学生得出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张学良表现出服从中央,爱国,为抗日而不顾个人安危等各种优良品质。在上述教学过程中,A老师和B老师都使用了史料,都试图在历史教学中体现“求真”意识。但细细分析,我们发现这样的教学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纰漏。先分析A老师。首先,教科书上的史料绝对正确吗?细心一点的老师可以发现,这段史料在引用时并未标明时间,不能确定密电张学良的时间。实际上,通过对相关材料的阅读,笔者发现这段史料来自于1960年张学良机要秘书洪钫的回忆录。他回忆到这段电文是1931年8月16日致张学良的“铣电”。这则电报是否存在,在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其次,假设这份电报真的存在,时间却是1931年8月16日。那么,一个多月前的一份“密电”就能代表九一八事变后的正式命令吗?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因此选用这样的史料来论证结论,其不严密性是显而易见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的部编历史教材中[7],“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了沈阳城。”这一结论已经不再出现。再分析B老师。首先,B老师引用的史料也没有标注时间。因此我们也无从知晓国民政府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何时做出的不抵抗决定。如果决定是在九一八事变当天,张学良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且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沦丧就是国民党政府的过错。但如果电文的时间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几天,张学良不抵抗的原因就不只是服从中央这么简单了。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到国民政府下命令之前这段时间,张学良可以自我选择。其次,对于中央的命令,张学良不一定完全服从。因为当时的东北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张学良与实质上是各自独立的军政集团首领间的平行盟友关系[8],如果张学良本人不想执行不抵抗政策,完全可以不执行。因此仅靠材料二,我们无法做出完整而合理的推断。张学良不抵抗的原因也需要运用多种材料来进行综合分析。实际上“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依赖国联的思想尚未完全幻灭;依靠中央,寄希望于全国抗战;畏惧日本军力,低估国民力量;保存东北军的实力以及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判断等。[9]可见,并非运用史料就是求真,选择合适的史料而且进行正确地解读才是求真,不然只能是“伪真”。
二、求真意识的培养策略
史料教学是求真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批判质疑是前提。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首先要有怀疑一切的精神,对于任何权威都不能随意盲从,当然也包括教科书上的史料和结论。“教师如果没有疑惑,没有批判性思维的品质,那么就会臣服于教材,视教材为不容逾越的规范而画地为牢。”[10]只有教师具有批判质疑的精神,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求真意识。那么,如何培养教师的质疑精神呢?笔者以为,教师应利用各种时间关注史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阅读最新出版的专业书籍和学术杂志,尤其是与课程标准有关的内容,及时更新教科书上的内容。在《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这一课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是和张学良。在阅读相关材料后就会发现最新研究成果与教科书上的结论并不一致。比如九一八事变后,到底谁先不抵抗,是还是张学良?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九一八事变后,没有给张学良下达不抵抗令,不抵抗令出自张学良之口。[11]那么为什么是张学良?不抵抗的原因又是什么?教科书上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有没有历史依据?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阅读相关书籍和杂志。其次,精选史料是保障。中国近代史史料丰富多样,但也鱼龙混杂,真假兼有。初中历史的基础性决定了史料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选史料,辨伪存真,详细考证。教师要尽可能使用较为可信的史料,而且所引用史料最好要注明具体出处和时间,从而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如在《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中,部分史料就没有注明具体出处和时间。“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给张学良密电对于这样的史料,教师在运用时就需要查出其具体出处并了解该史料的类型。经查实,这一史料的来源是1960年张学良机要秘书洪钫的回忆录。他回忆这是1931年8月16日曾致张学良的“铣电”。因这个“铣电”的来源是非当事人回忆录,其真实性历来受人质疑。所以用这样的史料来论证,证据显然并不充足。要了解事实的真相,需要选择多个而且是涉及当事人的史料。九一八事变当晚,是下令不抵抗还是东北军将领张学良自己做的不抵抗决定,需要听听张学良本人的说法。历史学家唐德刚教授曾采访晚年的张学良,张学良就承认不抵抗命令并不是中央下达的,“我要郑重地说明的就是关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不但书里这样说,现在很多人都这样说,替我洗刷,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不是的,绝对不是的。”[12]张学良晚年的口述史料与“铣电”相比,就是一手史料,会更加可信。再次,正确解释是关键。历史是复杂的,教师应该首先意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并在历史教学中通过选取不同视角的史料,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解释历史的复杂性,在多元价值下初步培育学生的历史批判性思维,尽力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有时我们找不到历史的真相是因为我们在“盲人摸象”。
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通常以为根据一些史料得出的结论就是事件的全部。以对张学良的评价为例。B老师根据一则材料加上后来张学良为抗日发动兵谏的壮举,以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监禁的命运引导学生得出张学良具有爱国,为抗日而不顾个人安危的优良品质。但当我们看到了张学良晚年关于他自己做出不抵抗的口述史料以及史学界关于张学良不抵抗原因的多种解释后,就会发现张学良还有诸多侧面。如果再对张学良做一评价,就不只是服从中央和爱国等正面形象了。他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也会自私自利。但这并不影响对张学良总体好的评价。尤其是张学良晚年能够主动澄清九一八事变后不抵抗的原委,反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高大的张学良。他能够勇于承担责任,能够学会反省,这是更为难得的优秀品质。中学历史教学求真意识的培养,既是历史学科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应有之义,这需要每位教师认真思索和实践,从而让历史课堂的求真意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10-2011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教研安排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高中历史学科以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积极、认真、有步骤地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强化学科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整合教研力量为突破口;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提高高考成绩为两个中心点;以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未来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为推进我市素质教育的深化,开创历史学科教科研新局面而努力。
二、基本思路:
1、努力构建积极、平等和谐的教师队伍。在平时工作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发扬民主作风,面向基层,融入课堂,使自己的双脚踏在实践的土壤上。要走进一线教师,倾听问题,解决困惑,积极鼓励,共同研讨,共同协商,要专业引领到位但不越位。与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专业学习、教学实践的共同体。
2、充分发挥学科教改基地和学术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以达到示范带动,共同进步的目的。进一步加强学科教改“基地”的建设,切实发挥教改“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基地学校必须要承担一项市级以上的教改课题;基地教师每学期须至少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及时撰写教学案例和读书札记,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和研究;基地学校每学期要向市提供一次质量较高的教改展示活动或者是示范课活动。以学术骨干教师为核心,积极开展学科内的学术研究活动。给权威教师提供更多的施展才华的舞台。
3、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继续推进“开门上课,推门听课和民主评课”活动。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如何在新课堂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前众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将是今后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中着力浓墨重彩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示范课、新老教师的对比课等新课型的的研究。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紧紧依靠历史中心组和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联络广大青年教师,在本市积极开展示范课活动和重点中学研讨会,努力探索适合我市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历史教学资源对终身学习的影响
摘要:教学资源是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支撑条件,正是因为有了教学资源的支持,才使得实现真正意义的终身教育成为可能。在历史教学中,各类教学资源所能发挥的作用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历史知识学习的终身化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历史教学资源;概念;终身教育;影响
在教学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对教育、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可直接促使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对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合理利用是实现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是满足历史课程活动需要的根本之所在。因此,要想顺利推进历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有效达成新一轮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就必须对历史教学资源的有关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促使这些因素转变,为历史教学发展提供原动力。[1]
1.教学资源与历史教学资源
(1)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主要指的是为正常的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可利用的一些条件,一般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材、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可供教学利用的教学素材等,当然也包括宏观上的教师资源,教学所用的教具、办学条件、基础设施等,从广义来看,教学资源也应该包括或者涉及一些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教学资源广义上的定义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被教学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撑教学或者是为教学服务的人、财、物、信息等。狭义上的定义是指学习资源,主要就是教学材料、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后援系统等。[2](2)历史教学资源。历史教学主要指的是以发展学习者综合素质和提高学习者文化修养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历史教育、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观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以增强整体素质为主要宗旨的教育活动。广义上的体育教学涵盖了社会上的历史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历史教学活动等。而狭义上的体育教学主要指的就是学校课堂上的历史教学活动,是在学校教育中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组织的,系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培养教育过程。历史教学资源可以是物化的,也可以是非物化的,物化资源可以是一些教具、教学设施、教材等,非物化的资源包括一些观念上的支持、群众基础等。
2.终身学习的概念
初中历史故事化教学策略探索
一、故事化教学策略在历史教学中的影响和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致方向和内容,向学生普及相关的历史常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既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的优点,同时又缺乏相应的集中力和抽象性思维能力,因此运用故事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此外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大体上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的流程,同时历史教材中还穿插了不少历史图片和相关历史故事,比如说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等,具有典型的故事化特征,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知识传授时,很容易采用故事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讲解,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使学生更加容易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故事化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一)选取故事真实性原则。教师在选取历史故事题材时,首先要遵循故事真实性的原则,我国历史发展悠久,许多历史史实在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逐渐流,因此教师在选择相关的教学案例时,要通过反复的资料查询和对比,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选择可信度、真实度最高的故事进行传授;其次是要有针对性,选择与初中课本教材紧密相连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最后故事的选择还需要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历史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的思维角度思考当下的社会问题。(二)尊重学生主体的原则。初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中,采用故事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三)坚持故事多样性原则。一方面坚持故事多样性的原则需要注重故事题材选择的多样性,我国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教师在进行同一主题讲解时,要选择不同的题材丰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要注重不同朝代、时期的文化具有差异性的特点,尊重文化间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历史观是初中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故事化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选择形象生动的历史故事,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教师在运用故事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具备良好的讲故事能力,能够通过声情并茂的演讲和肢体动作,将历史故事生动的讲述给学生,进而牢牢的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历史故事内容,并能够对历史故事展开情节上的细节处理,使之更加贴近历史教材的知识内容。(二)合理安排分配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时间一般是45分钟,要在45分钟内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历史知识要点,这就要就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在适当的时机插入历史故事,以此推进课堂教学的开展。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我国四大发明时,可以适当的插入一些短小生动的小故事,比如说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火药与炼丹术的关系等,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我国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三)开展历史故事情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都要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在故事化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主题,让学生进行故事搜集和角色扮演,开展小型的课堂情景模式,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比如说在进行各朝代官职机构讲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朝代进行讲解和扮演。
案例教学与学科教学研究
一、案例教学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课程教学不仅是传承知识和拓宽基础的途径,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因而,加强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锻炼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体系“本科化”、“学术化”色彩较浓,与本科、学术型硕士课程的区分度不高;各高校培养目标雷同,缺乏自身特色,且缺乏可操作性;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性、理论性课程过多,课程内容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要求脱节;课程实施方式单一,学生主体性缺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评价主体单一,以总结性评价为主。[1]鉴于此,研究生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文件《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中明确指出,“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教育部文件明确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指出研究生课程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教育部在2015年5月份出台了教研[2015]1号文件《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中,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指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强调要把案例教学作为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研究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来源于论文的写作和专业实践,同时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锻炼。教育部文件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改革中的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实践也表明,当今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最直接并最有效的方法即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
二、案例教学的优势与现状
案例教学法是指把案例作为师生互动和新的教学方法,即由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让学习者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习者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3]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切入,通过典型而生动的个案的描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分析、讨论,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采用讨论法,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即个人学习阶段、小组讨论阶段、集体讨论阶段和教师点评阶段。案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案例的收集、概括、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指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能力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对案例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方式上,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学模式单一。在能力培养方面,仍片面强调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对专业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在教学内容方面,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程内容不分,多数情况是很多课程合上,教学内容创新意识不强。即使已试行案例教学的单位,案例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从已有的案例教学的情况看,案例教学存在诸多困境,如案例教学重视度不够、本土案例较少且质量不高、案例缺乏系统性、缺少专业案例教学教师等。[4]二是从各专业方向案例教学的实施情况看,案例教学的学科分布不平衡,教育、思政两门学科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语文、英语学科,而历史学科所占比例较低,只有3%,这说明案例教学在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的运用研究较少。[5]三是课程案例库建设严重滞后。目前研究生案例库建设的课程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课程案例开发的教材少;即使有,质量也不高。
三、《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
《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是贵州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使学生在系统了解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和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熟悉中国历史的相关研究动态与研究史料,掌握中国历史研究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理解中国历史争论的热点问题,揭示中国历史研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以及逻辑分析的能力,把握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奠定较为坚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是一门既强调理论又关注实践,既注重历史又联系现实的课程。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特色,如何选择案例,就成为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关键。(一)《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选择的原则典型案例的选择是案例库建设的关键。《中国史前沿问题专题》案例库素材的选择应突出以下原则:一是典型性,案例呈现的问题要具有代表性,即关注典型教育素材和有普遍意义的历史问题。二是前沿性,关注历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案例呈现学科发展最前沿的成果与研究动态。如大数据史学、环境史学、新文化学等。三是区域性,处理好区域性和通史性的关系。我们在选择案例时,关注西南或贵州本土的民族历史文化,精选在全国有影响、有说服力的特色案例进行教学。这样的案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们感到亲切、乐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也有利于配合以后中学乡土历史教学,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亲切感。四是现实性,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生态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等。五是实践性,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研究生面向中学培养人才,因而《中国史前沿问题专题》案例库素材应紧密联系中学历史教学实际。(二)《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的基本类型《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包括经验型案例、实践性案例、理论性案例和综合性案例等。1.联系实际古为今用的经验型案例。历史的重要功能是借鉴功能,即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历史经验。案例选择可借鉴历史成功的案例指导当前的社会发展。如当前我国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历史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或教训,这些案例至今仍有现实意义。2.历史发展构成的实践性案例。以精选和优化的中国史具有经典性、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现象作为对象,有利于以其案例说明论证理论知识,也有利于从实践中总结和升华理论,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以指导实践。如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对今天倡导的“一带一路”有重要指导意义。3.史学理论案例。注重对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案例的选取,为理论知识教学寻找理论依据和理论辨析例证。特别是针对古今中外的一些史学家提出的观点、命题、概念范畴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亦可针对一些理论问题的讨论热点、学术前沿的理论信息与成果、新出现的一些理论问题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这些案例可精选史学名著或名家观点。如美国学者孔飞力《叫魂》为我们了解清代社会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堪称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典型案例。4.综合性案例,即史学活动所构成活动案例。史学研究、批评、传播等活动环节构成的案例。科学发现的过程往往比发现的结果更重要。田野调查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展现了问题发现的过程,因此,很多田野调查发现历史或纠正历史记载错误的案例生动而有启发性。(三)《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的结构1.引言:介绍案例背景,导入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对象,说明案例的个案价值和典型意义,这是理论分析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案例内容:教师概述案例情节,围绕主题展开描述,将抽象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启迪和引导学生思考和联想。3.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案例进行阐释和分析,做出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提出问题启迪和引导学生思考与联想,这个过程体现案例教学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4.案例解析:教师针对案例和讨论做出总结性的概括归纳,并对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阐释。5.教学建议:说明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以及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6.参考文献:交代案例的来源以及相关成果,引导学生课后阅读。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摘要】当前我国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改革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教学模式也逐步转向为现代化素质教育传统教学中单一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型人文教育目标要求以及人才培养需求。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教师应当凸显时代特色创新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发展实际情况,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为主,有效进行人文教学引导,从多角度的深入探究现代化教学模式下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所以本文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分析探究如何创新高中历史教学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创新教学;有效对策
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生学科知识观念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模式以及探究技能,指的是学生在知识观念培养中形成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爱护主义精神。所以教师必须要有效创新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有效传授历史学习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合理应用教学案例
案例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思考与探索,丰富学生的学习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进一步确保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深入理解,教师必须有效应用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当前大部分影视作品会有一定程度的改编,无论是美化还是丑化,都会脱离历史事实,对于学生的历史思维建立极为不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应用案例进行讲解,同时也应当纠正部分错误,通过按对加快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引导学生明辨对错,正确的看待历史事实。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有斯琴高娃饰演的孝庄太后,孝庄太后说出“我是孝庄太后”这句台词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句话错在哪里,学生经过探讨之后会感觉十分好奇,教师在引导学生“孝庄太后是离世之后的谥号,在生前是不能够由本人说出的。”通过借助案例进行讲解,能够应用多媒体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并且使学生在课后也会积极主动的发现影视作品或者是其他历史作品中存在的错误之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科学运用创新性教学方式与技术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初中历史是一门抽象又具体的学科,传统的课堂总是以理论化知识点为主要内容,这不但不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大部分的知识点光靠死背硬记这样老套的教学方式是不管用的,更多的是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以及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在课堂上,学生是最主要的参与者,所以,老师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一心为学生考虑,为学生学业负责,积极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学习历史,在本文中,笔者就以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应用研究为话题,深层次分析一下具体的历史教学故事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探究
历史故事化教育理念是一种合理的教育目标和理念,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由于其模式富有创意、具有成熟的教学理论,严谨的教学策略,从而深受学生和老师的喜爱。然而,素质教育的提出也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它诞生于美国的20世纪70年代,自兴起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发展到90年代初后,素质教育的理念被传入到中国,中国的教师和学生首次接触到这种仅仅利用学生互帮互助就能大大提升学习效率的办法。并开始了实际的应用。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知识故事化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必须通过小组研究的基本组织来支撑,通过后续的学习反馈和考核来反应学习效果,所以实施起来耗时较长,参与人数众多,目前在国内的研究尚未成熟,同时又缺乏理论系统性,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在目前的初中里,教育工作往往充斥着业余的味道,部分历史教师在不明职责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导致“一人有病,全班吃药”的情况屡屡发生,进行历史教学时从不抓主要矛盾。面对学生学习兴趣弱化,专注手机游戏的问题,往往表现出束手无措的态度,在管理方面只重视形式上的教育,不能深挖其原因,造成工作上的延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日趋下降。针对这一现象,历史教学故事化必须提上日程。教师就要立足于眼下,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努力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引领他们走出消极,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改变以学为目的的教学理念,转化为为兴趣而学习
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的使学生能够得到正确答案,却忽略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初中教育是是系统化学习的第一步,但是由于考虑到初中生年龄尚小,不适合严苛的教学方案,充满活力的教学理念更能促进学生们接受知识,才能够将一群玩心很重的学生们集结在一起,发挥奇思妙想,解决学习问题,培养他们运用独立理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好让学生更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帮助学生进行合作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落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针对高中教学情况进行良好衔接,是实现我国历史教学课堂有效性,增进教学效率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针对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进行分析,继而探究相关的衔接手段。旨在不断强化我国初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的持续性进步。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
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学衔接问题作为学生升学过程中必须要接触到的问题,尤其以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最为重要。这是由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良好衔接,能够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以不断投入、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教育者及历史教师所关注,特别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怎样及时准确的处理好初高中历史的教学衔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持续进步,避免断层现象的产生,保障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教学者应该思考的。
一、强化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我们每个人的老师,自我们出生以来,一直引导着我们进行有效活动,是成功的源泉。兴趣在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时刻引导着学生主动参与、投入到学习中来。(一)创设情境教学。创设情境教学,即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所教学的实际内容,来针对性开展特定教学情境的构建,学生能够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历史事件中或历史人物身上鲜活的一面,加之教师对课程教学的讲述,学生的思维能够被完全激活,被教师所创建的情境深深吸引,与教师达成了情感共鸣。从而有效激发自身学习兴趣,提高自身思维发散能力,发挥自身想象,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理解掌握历史知识,以不断投入、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二)培养学科意识。历史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真实写照,能够促进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解读,以史为镜,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及思想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历史教师在进行授课的同时,应注意将历史事件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形成,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例如,在进行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取得的成就,及身边的人和事物,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等等,从多个方面来剖析讲解改革开放对我国产生的重大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加深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促进学生更好的认识我国历史发展。这种与实际相互关联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到实际的生活学习当中,提升学生的求知欲,使自身处于不断探索、求知的过程中。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被完全激活后,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态度就会发生极大转变,并形成正确、全新的学习意识。所以,教师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将历史事件与身边的教学案例相结合,更新历史学科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思想价值认识,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强化其思想教育。总之,历史学科精神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极具生命力,能够有效应用到生活学习中的良好意识。
二、针对性进行有效教学衔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运用
摘要:诗词作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诗证史”“以史正诗”既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历史教学的一种发展思路,诗词与历史的结合能营造人文课堂,有效提升历史教学的效率。以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为例,探索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诗词。
关键词:历史教学;诗词;中国近代史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历史知识的组成要素,由此可知诗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证史实。又因为诗词是对客观存在的再加工,必然带有夸张、虚构、联想的艺术色彩,所以,我们除了“以诗证史”外,还应当“以史正诗”。
一、诗词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近代以来文化界所倡导的“白话命”“诗界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古体诗词几经沉沦。在众人看来,古诗词如同行将就木的老者,必然会走向衰亡。但事实上,历经曲折的古诗词并未就此消亡,如鲁迅《自嘲》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中“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可见经典之作比比皆是。笔者结合诗词分析中国近代史中的几个教学案例,探索如何合理运用诗词进行教学。案例一:讲到“维新运动”失败时,教材上仅有“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和持久的影响”这样一句简短的结论,与下一课“抗击八国联军”没有构成直接的承上启下联系,往往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上的谭嗣同就义图,分析谭嗣同辞世诗《狱中题壁》: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诗中“望门投止思张俭”表达了作者对流亡康梁的祝愿,“忍死须臾待杜根”表达了虽忍耐一时但变法终会成功的期望,“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突出了英勇就义的觉悟。通过对诗词的理解可以得出结论:谭嗣同虽死,但人们对清政府腐败的不满却逐步引燃革命的火焰,激励着更多的进步人士不惜牺牲生命去奋斗;变法虽败,但维新派所播撒下的进步思想正逐步生根发芽,“求变”的思潮更深入人心。案例二:1927年以、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相继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政变,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走向失败,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并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课程标准对于这一节要求“知道南昌起义,讲述、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1]。在讲授第16课开辟井冈山道路时,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后尚未明确打出工农红军旗号,而“八七会议”后进行的秋收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则标志着工农红军的正式创建,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两个事件的意义。因此在讲到这一节时,我们可借助《西江月•秋收起义》[2]展开相关知识点讲解:西江月•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结合诗词我们可以得出,在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下,秋收起义能够成功的原因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起义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下阕第二句“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点明了起义发生的时间,在地主阶级压迫下的农民汇集到一起,风云突变如雷霆一般不可阻挡。解释上阕第一句时,教师可以将北伐战争中的国民革命军、晴天白日旗和工农革命军、镰刀斧头旗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使学生得出结论:要彻底与国民党划清界线,为广大劳苦大众而战斗。将上阕第二句结合课本第77页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解释“匡庐”“潇湘”所指为何,要求学生在地图上勾画相应的地点,明确秋收起义的重要地点及路线图,形成历史的空间概念。在这首词中,秋收起义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等历史要素都相当清晰直白,但又比课本中简短的描述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达到了“活学活用”而非“死记硬背”的目的。
二、运用诗词教学应当注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