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统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20:39: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历史传统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历史传统文化

荆州文化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

[提要]荆州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以独具特色的楚文化和三国文化闻名于世,但是荆州在依靠其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旅游过程中,存在着文化产品特色不明、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短缺等问题。本文从资源、产品、人才、科技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荆州未来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荆州;文化资源;文化旅游;对策

新时代,文化软实力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越发重要。要想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美丽中国,必须促进文化旅游建设,以地方文化旅游建设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增加地方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湖北荆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发展文旅产业大有可为。

一、荆州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荆州作为湖北省五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的所在地,产生了众多历史传说和名人故事。荆州作为古城,历经朝代更替,历史文化深厚,有着灿烂辉煌的楚文化和三国文化,为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一)特色的历史文化1、楚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迁都于郢,郢相当于今天的荆州区纪南城,由此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荆州广为人知的楚文化遗产有荆州博物馆、熊家冢楚墓、纪南城遗址和章华寺等,这些遗产主要分布于荆州城,同样在荆州下属石首县和监利县也有楚文化遗产。其中作为4A级景区的荆州博物馆,共馆藏珍贵文物12万余件,包括战国丝绸、吴王夫差矛、战国秦汉漆器,还有保存完好的西汉男尸。楚人崇凤,在荆州博物馆陈列的出土文化中,玉佩和绣罗都含有凤形图案,而且现在在荆州的很多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以凤为名的建筑、酒店、广场。2、三国文化。三国时期,荆州归吴,定治南郡。荆州地区三国文化主要是由有关荆州地区的三国传说和故事为基础的文化,故事普遍来源于《三国演义》。荆州三国文化遗产主要分布于荆州区、洪湖及监利等地区,其中盛名的三国文化遗产有荆州古城、护城河、关公义园、关帝庙、三国公园等。三国文化遗产的地理位置主要是以荆州城为中心,四周包裹的区域态势。关公文化一直在荆州三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体现的忠义仁勇的思想道德品质令人称道。(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民间风俗。荆州的民俗活动主要以庙会和龙舟节为代表。提到庙会,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幅人们玩龙灯、划莲船、吹喇叭、套轿子的美丽画卷,那时的关帝庙里欢快愉悦的节日气氛尽情展示荆州人民对关公的敬仰与喜爱之情。2019年最大的一场庙会莫过于在关公义园举办的迎春灯会,整场灯会分为六大展区,每个展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意花灯,吸引众多民众观赏游玩。此次庙会将关公文化的具体内涵深刻地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使之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荆州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龙舟节具有悠久的历史。荆州于2000年举办了首届“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此后,这项活动一年一度定期举行。荆州龙舟节活动已经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不断推进荆州扩大开放的步伐,也是荆州文化旅游新的名片。2、传统工艺表演。荆州的传统表演艺术包括荆河戏、跳三鼓、鼓盆歌、马山民歌、啰啰咚、说鼓子等。在传统曲艺方面,说鼓子、花鼓戏、跳三鼓以其独特的说唱方式、伴奏形式充分展现荆州的地方情调和民间生活气息。在民间音乐方面,马山民歌、啰啰咚具有特殊的唱词结构,复杂的歌词结构,丰富多样的内容等特点,充分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荆州的传统工艺以漆器、刻镂、刺绣为主。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和荆州刺绣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由荆沙地区的人们世代传承,并且在国内享有重要地位。楚式漆器或刺绣制作工序复杂,技艺精巧,这项传统工艺是荆楚文化魅力的瑰宝;而铅锡刻镂技艺是荆州敖氏家族世代相传的一种制模技艺,对研究古代模具制作有很深的参考价值。3、历史传说。荆州的历史传说主要包括楚文化、三国故事和关公传说等,也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楚人“筚路蓝缕”的开拓创业精神、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典故,都发生在荆州地区。还有那些广为人知的三国故事,例如《桃园三结义》《刘备借荆州》《大意失荆州》,这些故事来源于《三国演义》,又不同于《三国演义》,但是这些历史传说几乎囊括了三国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荆州关公传说”中的关公形象有别于历史上的关公形象,更多的是展示关公义薄云天的气概以及降妖除魔、保护百姓、增加财运的神奇色彩。(三)多彩的现代文化。荆州的人文底蕴深厚,名人众多,古有伍子胥、关羽、张居正、裴纶、平子奇,今有工程爆破专家谢先启,打工作家袁小平、廖国强、叶继程,内陆明星李现、袁泉、周莉、曾黎,还有“10.24”英雄集体等,以其各自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荆州的声明度。《荆州文学》作为荆州本土的传媒品牌,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湖北优秀文学期刊,备受湖北省关注。还有作为中国首家生产性广告文化科技平台,集高科技、生态化、花园式办公位一体的国家领先的新概念工业园区———荆州文化创意产业园,该项目于2012年正式成立,这是将文化资源向产业发展、经济发展转变的一个重要体现。荆州传统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具有独特的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其中包含民间风俗、传统工艺表演、历史传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荆州多彩的现代文化是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荆州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经济文化开发价值,并随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开发,能提高荆州文化产业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二、荆州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民族音乐传播传承方式研究

中国民族音乐具有自身完整的体系和较为独立的结构,并且民族音乐在我国的发展脉络是连贯而清晰的,是历代中华儿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持续传承的重要文化形式之一,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民族音乐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不可忽略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

众所周知,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新时期、新阶段之后,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在逐步提高,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提出了“文化自信”的响亮口号,而深刻挖掘、梳理和激活包括民族音乐在内的优秀历史传统文化是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式,在这样的整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在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效保护和激活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就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而言,如何在现代化教学中使得民族音乐得到有效弘扬?如何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强化思考和研究,可喜的是,目前就这一命题的研究而言已经涌现出了不少的优秀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视角为我们阐述了问题,它们为我们在新时期做好民族音乐的历史传承和发展问题提供了可以参考的重要资料,而在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中国民族音乐概论(修订版)》(2017年9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一书卓尔不群、值得重视,是其中的重要参考书籍。

该书的作者为程天健老师,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和西安音乐学院的著名教授。程天健老师长期致力于我国民族音乐的相关研究和教学,其作品中蕴含的学术价值可见一斑,可以为我们做好民族音乐在现代教学中的传播和传承工作提供重要的意见建议。概括而言,该书以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叙述的基础和语境,所涉及和涵盖的内容是系统的,包括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同时也包括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其他形式的内容,书籍中系统阐述了每一种音乐形式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基本形式特征、重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等,其中的叙述线索是明白清晰的,读来让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另外,该书在编写中也充分考虑和照顾了书名中的“中国”两字,着力强调和突出内容上的丰富性,在充分阐述和介绍汉族民族音乐的基础上,作品也花了大量的笔墨对于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音乐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于一些重要的代表性作品也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这有助于读者在整体上把握民族音乐的基本形态,也有助于以现实文本为依托而较为真切地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

挖掘和梳理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是在当前现代化教学中切实传播和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内容。从该书整体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全书共分为文字和谱例两部分,其中文字的部分自然以文字的形式对于我国的民族音乐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详细阐述,而后半部分的谱例则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重点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曲目进行展示,通过这些曲目我们可以较为真切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在前半部分文字中,作者以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的先后顺序为我们展开了系统性的阐述,对于每一种音乐形式的历史发展脉络、独特的艺术特色都有非常专业而出彩的叙述,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建立整体上的认识。同时我们看到其间作品也重点关注了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如在第一章即民间歌曲的部分,作者就突出了少数民族民歌的种类及艺术特征,重点介绍了蒙古族民歌、哈萨克族民歌以及藏族民歌等。而后半部分的谱例部分虽然已不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了,但我们会发现曲目的选择十分讲究,哪些曲目可以代表其民族的传统音乐精神和内涵?这是作者在这一部分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书籍中的曲目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不熟悉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是不应该的。

作为一名未来的音乐工作者,若不懂得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人文历史、文化传统更是不可以的。”(书籍序言语)我国民族音乐在现代化教学中如何实现良好的传承和弘扬?这是一个系统复杂的问题,自然就不是一个容易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但该书为我们系统梳理了我国的民族音乐,这实际上本身就是在回答这一命题,我们应该感谢这些作品的积极探索。

作者:马生福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查看全文

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渗透

摘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增强课程教学的隐性教育功能、学理性、价值性、思辨性和趣味性五个方面,探究了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的策略。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策略

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优秀传统文化经历的千年的历史沉积,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等,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有着重大而独特的现实作用。将有助于高校大学生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价值,以增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认同;有助于在高校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可;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培养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精神的热爱和自豪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塑造大学生健全的现代人格。那么如何在高校思政课中有的放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思政课教学实施中应去不断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汲取传统文化人文思想,增强隐性教育功能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程的人文性,凸显思政课的“随风潜入夜”的隐形教育功能。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凸出了“显性”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隐性”的育人功能。在这样的课程活动上,表面上看大学生在短时间内习得了教学的重难点,但是却难以在发现、体验的过程之中增强人文素养。例如将传统文化中“先天下忧而忧”的士人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将古代的“大同”思想与热爱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我国当前的外交政策的教育有机结合,将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神认同。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增多,例如视频、图像、名师讲堂、微课、短视频等,当前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思政课程提供了更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好这些手段和资源,在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要素,如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历史典故、文学艺术等内容,使大学生在多样化的人文体验中,化枯燥、死板的概念为具体、生动的认知观念。

二、注重传统文化历史探究,增强学理性

查看全文

传统文化和高中语文契合的建议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进行,语文所占的分值增大,从而导致教育的中心转移到语文的教学上。而高中的语文的学习不仅是为了高考成绩,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但是,对于大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其中心都是偏移在一些议论文和现代文基础上,从而使得传统文化所占的比例严重减小,甚至于处于被忽视状态。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悠久,从根本上来说,语文的知识获取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上所获得的,因此传统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息息相关。所以,本文就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由于我国历史文化悠久,而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都是具有丰富的底蕴和知识内涵,是我们国家的历史传承的瑰宝。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其核心价值观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的思想,并且提倡对于人思想的教育和人性格的修养,从而实现社会大同。传统文化的作用在每一个时期的影响都有其特别鲜明的思想特征,都有其核心的价值观,但唯一不变的就是教人为善,友好相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科技文明与传统的文化之间避免不了碰撞,导致了传统文化的一些不足得以显现。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上,老师应该客观地对待传统文化,力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契合的意义

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关于高中语文课上的文言文诗歌的背诵并不陌生。在高中的教学课堂上,经常涉及到了相关的文言文,诗歌,散文方面的学习。面对于这些晦涩难懂的文章,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单纯进行讲解就显得内容过于枯燥和拓展知识显得过少。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课本内容,加深对于古诗文之间印象,就必须结合作者的当时背景,了解当时文化,才能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写作心情和作品蕴含的中心思想。所以,关于将传统的历史文化和语文的教学相结合不仅仅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含义,提高学习成绩,更是对我们国家的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传承。

二、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契合的现状

由于高中的教学课程紧张,导致语文的教学进度快,从而关于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停留的教学时间短暂,加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背诵,要求学生采取机械性记忆方式记忆教学内容,课堂学习气氛不活跃,教学模式单一,为了加快进度,不要求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创作的含义进行了解。从而导致学生面对这些文章只知其文不知其意的现象出现。不仅如此,大部分老师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成绩,直接要求背诵参考答案,而不是真正引导学生去了解当时文化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从而导致学生对于作品的解析和欣赏就局限于所谓的参考答案上,这种教育模式已经背离了语文教育的出发点。

三、传统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契合的建议

查看全文

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发掘经典的文化价值,作为精神落脚点

语文教材中的古代经典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可鉴赏的文本,提供了丰富的人生际遇中多样的人生之美,更承载着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古代经典作品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充分挖掘文本的多重价值,从文字学习走向文化感悟。高中必修教材有古代叙事散文、古代议论文、山水游记、史传作品、古代抒情散文五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文化价值,都蕴含了丰厚的精神养分:或反映了古人的精神追求,或承载着古圣先贤的哲学思想。在文言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去触摸先贤的思想与灵魂,例如,引导学生体悟《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仁政”“王道”思想、《侍坐》篇中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中的“和谐”政治观、烛之武的智勇、荆轲的大义、蔺相如的肝胆相照、苏武的威武不屈……让学生在重履他们漫漫精神历程的同时,经受深刻而美好的心灵洗礼。重构文化主题单元,设计古代诗歌专题教学。古代诗歌部分不仅有昂居于诗峰之巅的诗仙、诗圣之作,更有众多诗人群体所构建的丰富多彩的诗词文化风景。李白、杜甫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其诗其人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文学领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种灿烂的文化,而大漠边关的雄心与愁心、山水田园中的诗意栖居、怅望千秋一洒泪的感慨、命运际遇的咏叹调、相思成疾的离别歌等也都成为古代诗歌史上的一种文化现象。可依此重构出“李白文化”“杜甫文化”“山水田园文化”“边塞文化”“离别相思文化”等七个文化专题,让学生感受诗歌光辉灿烂历史的同时,吸收更丰富的文化和思想营养。盘活文化经典,以批判性思维审视传统文化及经典在今天的价值。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文化论著的研读。“研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展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应当以批判性思维审视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让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活跃在今天。例如,让学生思考与感悟“春秋笔法”的以史鉴今、对历史真实性的上下求索,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索赵盾的忠、董狐的秉笔直书、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等等。

二、重视实践活动,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

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丰富课程资源,构建传统文化课程群。在用好国家课程的同时,可自主开发传统文化课程。例如,学校自主开发“诗经往事”“来自孔子的智慧”“美丽汉字”“古文观止选读”“唐宋词十八讲”“红楼梦十八讲”等6门校本课程,同时引进中华书局推荐的台湾国学课本《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丰富的课程资源,能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为凸显传统文化的生命内涵提供了可能。组织文化游学,在行走中触摸古老文明与灿烂文化的脉动。每学期都可组织为期一周的“文化游学”,例如,齐鲁文化行——走访三孔,登临泰山;江南文化行——访金陵,走绍兴;中原文化行——访洛阳,探龙门石窟;西安文化行——游大雁塔,观兵马俑。引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著名书院,让学生触摸历史文化的脉搏,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和浸润。开展趣味学习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春节元宵灯谜会、清明端午读诗会、重阳中秋读书征文等活动,能让学生在承载着历史记忆符号的传统节日中感受文化魅力;唐风宋韵朗诵会、古诗文背诵拉力赛等活动,能让学生在阅读和实践中,加强人文修养,提升精神品位。同时还可对《论语今译》《孟子》《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唐宋词十七讲》等系列原典作品进行解读,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这种不断地加强和提升的过程,就是精神气质的形成过程,就是民族的精神积淀与精神传承。

作者:王建稳 单位:北京市八一学校

查看全文

浅谈马克思主义文化意蕴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1]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外来的文化。二者的产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社会,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认识、反思、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也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得到发展、创新。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伴随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始终,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现状相契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必须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历史渊源。511.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客观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具有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客观实在在人们意识中的反应。它并不是悬浮于空的思想体系,而是在实践中,经过实践的检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理论,它解释了自然界及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和消灭,只能发现规律,从而探索并利用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述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告诉人们要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理性地认识自然界、人及人类社会。这种理性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仅是一种思想文化,更是一种实践力量,能够在实践中释放巨大价值。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传播、发展、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力量之源。“科学只有从感性的意识和感性的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只有从自然界出发,它才是真正的科学。全部历史都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人”的需要成为需要所做的准备。”[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在于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学说的重要特征。“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魂。离开了实践,马克思主义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得以延续和传承。“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4]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立足于客观实践,在实践中探索中国道路,探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巨大的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它是中国历史长期以来形成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心理倾向和情感态度。这些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儒、道、墨、法各家学说,也包括许多民间的文化,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重理论、轻实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儒、墨、道、法四个思想流派都是注重理论的探索和思考,但很少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来。专制的政治体制使得人的创造性被束缚、被压抑,很难释放个人潜能,也很难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和超越。这也是中国近代社会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比如儒家否定个人的的利益和权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要求人人君子,要求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望。朱熹进一步提出:“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6]注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关心和帮助他人,热爱家庭、忧国忧民,做一个仁者,在儒家看来,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这些思想家都在探索人性修养和个人情怀,并没有将其上升到实践的层面。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思想内涵丰富,尤其在个人修身养性和治国之道方面强调的比较多,这对中国人的性格塑造和形成以及政治的创新改革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但是,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冷静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我国的传统文化既有促进社会发展,培养人们高尚品德和气节的精华部分,也有专制腐朽、压抑人性的糟粕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是与马克思主义完全不同的理论学说,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当下关于这二者的关系问题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流观点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和兴国之魂,所以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然而也有学者指出:“中国当下的进步和发展是源于中国思想文化的本土化,这种本土化是中国整个思想文化的主流,引领着中国社会的进步”。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体现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思想的塑造根深蒂固,影响深远,而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对它的了解、学习和运用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将二者辩证统一起来,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历史和人民的抉择,有其历史必然性。而且从各个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理基础和价值追求方面有诸多的契合点。我国著名的学者李泽厚就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性格非常符合中国人民救国救民的需要……重行动而富于历史意识,无宗教信仰却有治平理想,有清醒理知又充满人际热情……,这种传统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是否在气质性格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上,使中国人比较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呢?其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主要作为一种历史观与中国文化心理尊重、历史经验、富有历史观念的历史情感,更有相互接近的地方”,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适用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而且符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和实践与我国传统的“人本思想”以及“人格道德化”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表现为二者的相通性。哲学理论的相通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渗透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的许多著作都揭示了客观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想和,前后相随”,它不仅体现了对立面的统一,也强调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虽然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有其局限性,但是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运动规律不谋而合,这种朴素的辩证法对人民的思想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外化于人们的生产实践之中。这种思维方式的相通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治国理念的相通性,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将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我国现代著名思想家顾准认为:“中国几千来的政治一直是内法而外孔,以孔做羊肉,挂招牌,以荀或法做实际”。[7]面对中国的现实状况,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推翻三座大山,以革命的力量推动中国社会的改革和进步。由于人们受法家思想的感染和熏陶,这种暴力革命的改革方式更容易被民众认可和接受,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革命中的指导地位。人民解放途径的相似性,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被压迫阶级通过革命实现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同样在中国社会历史上也曾爆发过数次农民起义,这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倍受压迫状态下的强烈反抗心理。两者都充分显示了人民对个性解放、自由平等的强烈追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在中国文化土壤上扎根、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途径

理论离开具体的实践必将失去真理性和价值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如果无法合理地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那么它必将被怀疑和否定。当下的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日益殷实。然而,这样的发展却带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人们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进程中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有人说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收拾人心”问题。“收拾人心”必将通过思想教育和思想引导,单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或者仅凭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都无法很好地解决现实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原因,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如何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1.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的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许多理论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国情,但未必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实际。因此,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对其理性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使其在辩证的否定过程中得到扬弃,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读,并适用于中国社会实践,从而增添社会的活力。2.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处理好主流和支流的关系。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任何思想上的错误倾向必将波及政治和经济领域。苏联解体就是惨痛的教训,这种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所导致的社会混乱值得我们深思。历史和实践都证明,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才能推进中国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重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思想建设,但这并不排斥我们社会思想的多元化,我们依然可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3.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特殊的国情、特殊的环境。马克思主义虽诞生于实践中,但是有些理论并不一定适应当下中国的实际,那么这就需要进行理论发展和创新,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被赋予新的内涵,同时用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基础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4.积极合理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这既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也是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将进一步推进,必将形成新的创新成果,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战略机遇期。5.科学处理二者的矛盾。“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形式,就是把中国传统的哲学内容融入现代哲学形态之中,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精华能够在现代哲学的基础上更新、发展、成为对中国现代化有价值的思维方式,正是通过这种批判和改造工作,中国马克思主义创造了富有实践性、批判性和开放性的中国现代哲学,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8]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凝聚着世世代代中国人民的心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对这种传统思想怀有深深的敬意,在现实生活中会积极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引领自己的人生追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现实中的碰撞必定会产生众多的矛盾。从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的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求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分歧,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也要努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丰富二者的内涵,使二者在和谐有序中促进中国社会的繁荣与进步。6.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全体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异彩纷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极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都是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为此,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其次要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使得二者在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共同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

查看全文

余秋雨的研究论文

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和散文家,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影响、极富儒家情怀的学者和作家。他的作品打破了传统散文的单一创作模式,使散文走向多元化、复杂化。更重要的是,余秋雨把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融入到散文创作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散文系列。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秋雨推出的以《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都是透过重重叠叠的时间帘幕,去凝望、找寻遗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精髓,谛听隐藏在古老民族文化乐章中的不和谐音符。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源自余秋雨对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自觉承担,也是中国学者文入古已有之的历史传统。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余秋雨,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了他漫长的“文化苦旅”。从此,他的“苦旅”便与他的散文创作和文化活动如影随形。相依相生,这恰是余秋雨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的担当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自觉意识。早在余秋雨先生从事戏剧研究的时候,就对现实社会中有关文化人的人格、现实生存尊严这一无法回避的问题进行了深切的关注和思考,产生了踏访祖先的脚印,寻找中华文化生存的精华与阴影的想法。带着对现实文化中令人迷惑现象的疑问,余秋雨先生走上了探求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与方向的漫漫征程。

面对漫漫五千年,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冲突,余秋雨先生抓住“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之间的矛盾,作为自己传统文化考察的重点。“历史的意志要求强蛮、突进、超越,文化伦理则要求端庄、秩序、和谐。两者都有充分理由却方向相反,互相牵掣,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结果成了千年厮磨的生死冤家,‘苦旅’之苦,即来于此。”余秋雨的散文以自己宽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态度,在解剖和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弘扬了中华传统精神之精华,触摸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隐痛,因而始终萦绕着浓厚的忧患感。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无不透出生命的气息和文化的“历史”反思。他以一个文化人的姿态,抒写着作家自己的性情与灵性,抒写着文化的“历史”。他把现实与历史文化溶于一体,在历史中追寻着文明,反思着人生,以一个文化人独有的心态,独有的方式抒写出作家自己心中的“文化史”,解读着文化的内蕴;以自己宽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态度,在解剖和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弘扬了中华传统精神之精华,触摸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隐痛,因而始终萦绕着浓厚的忧患感。余秋雨曾坦言“把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散文”。在《道士塔》中,沉痛的民族自尊使余秋雨心中升腾出对祖国古老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失落的痛惜。积贫积弱的封建社会无力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为后代留下了洗不尽的耻辱。但新时代的敦煌研究学者自觉担负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莫高窟》似乎可以看作是《道士塔》的姊妹篇,凝望穿越历史风雨默默矗立的莫高窟,余秋雨深感中国文化遗迹的历史的层累性和“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他以为“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面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奇迹,余秋雨被深深地折服,他不由得感叹作为个体的人,只能“身不由己,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面对着一处处历史文化遗迹。余秋雨无法使自己像一个普通的游客那样轻轻松松徜徉在山水之间。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者,他始终在思考、在求索。余秋雨透过苏东坡、柳宗元、朱熹等历代文化人的坎坷命运,透过莫高窟、岳麓书院等文化古迹经受的历史风雨获取的启示。又未尝不是对现实状态的暗示。他的悲凉之思代表着当代知识分子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对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真切感悟。

事实上,儒家传统道德观念对人与土的亲缘关系的强调,是把家乡的土地视为养育人的根本。随着历史的演变发展,不仅影响了知识分子如余秋雨对于土地、对于家乡与自我的血缘关系的哲学思考和生命体认,同时对社会心理也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影响。所谓“报本返始”、“落叶归根”就是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具体表现。在余秋雨的笔端,我们常常会感觉到一种压抑不住的生命意识的流动。在写下了一系列历史文化散文后,余秋雨反而告诫读者:“最有意义的旅游,不是寻找文化,而是冶炼生命。”他说:“艺术的真正大气。产生于绝境。这种绝境倒未必是饥寒交迫、生老病死,而是生命中更为整体的荒漠体验和峭壁体验。放逐、撕裂、灭绝、重生,这才有彻心彻骨的灼热和冰冷,这才会知道人世间最后一滴甘泉是什么,最难越过的障碍在哪里。于是,开始有了生命的气势。”这是他对生命,也是他对艺术理解的新境界。面对浮躁的当代社会,余秋雨始终如一地保持了探究历史文化底蕴的信心和笔力,坚持通过自己的散文承担弘扬民族精神、浸润社会环境的责任。虽然人们对他的创作有着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他在散文中表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承继,则是一个无庸置疑的事实。

查看全文

建筑文化的传播及影响分析

由于居住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贵州建筑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和构造方式。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贵州建筑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和价值提升,由此带来的旅游产业,古建筑保护等议题提上日程。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产业发展规划及文化传播人才匮乏等条件制约,不同区域建筑文化传播发力不均匀,严重影响传统文化宣传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刘临洪著《贵州壮族建筑文化研究》,在充分介绍壮族世代栖居区域自然特点和生活方式基础上,重点讲述壮族建筑主要特点,延伸壮族建筑文化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前景。第一章概述壮族建筑文化的区域分布;第二章介绍壮族建筑分类及特征;第三章阐述壮族建造基础和文化;第四章讲述壮族建筑使用特点及文化;第五章分析如何对壮族建筑文化进行发展保护;第六章介绍壮族建筑文化代表村落;第七章剖析壮族建筑文化的区域特点。

大数据背景下,贵州建筑文化传播受到多重因素影响。首先,鉴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贵州地域多山水,交通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建筑特点十分鲜明,建筑用途主要以满足居住的功能实用性为主,建筑材料通过就地取材,利用山石和木材修建符合环境特点的房屋。由于信息传输相对闭塞,手段单一且落后,当地有特色的民族建筑历史和文化传承无法传播。离经济发展较好区域相近的聚集区,交通运输和信息传播相对便利,经济发展方式多元,群众思想活跃,建筑在满足居住属性同时向舒适性转变,注重居住愉悦感,建筑风格采用民族和现代相结合,建筑材料选择非原生,通过材质选择和材料加工,实现休闲宜居特色。丰富的建筑文化可以通过带货直播,抖音平台以及旅游app各种自媒体实现视频宣传和全面传播,带动旅游业等行业发展。第一章谈到壮族区域分布,指出壮族居住区主要分为坝区城镇和边缘山区,经济发展及其失衡,前者房屋以砖木结构为主并搭配装饰图案,后者则主要以土木结构草瓦房为主的干兰式风格。其次,伴随产业发展规划影响。

实现贵州地区经济发展和历史传承,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房屋建筑,打造成带有名片效应的旅游圣地,发展配套服务和产品带货,带动居民走出大山和富足增收,才是振兴贵州民族经济,传播建筑文化的必由之路。但是对于环境保护政策的过分解读,曲解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将不发展或者其他方式发展代替事半功倍的建筑文化产业。以壮族为例,木楼、吊脚楼建筑样式,多应用于祖居大山的壮族人聚居区,环境优美秀丽,文化丰富。

建筑特点多为上下两层,上层按照三开间或者五开间住人,下层根据需要作为杂物间或者畜厩,条件较好的人家还可以增加阁楼等附属建筑。通过合适规划布局,将干兰式房屋建筑打造为时代特色的民宿旅游,充分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传统文化,伴随游人打卡宣传和口碑介绍,将建筑特点和建筑文化进行广泛传播,带动区域经济和文化全面发展。《贵州壮族建筑文化研究》第四章,介绍壮族建筑的使用特点,指出富有地域特色和历史传承的民居建筑,是由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共同决定。壮族木楼、吊脚楼建筑样式,适合久居深山的生活方式,建筑材料选用合适木材,通过不断改良和自身修复,保存完好至今。

再次,限于文化传播人才匮乏。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特点及建筑文化,只有通过广泛宣传和精美包装,才能实现理念传播和历史传承。在大数据支持下,各地方政府只有做好产业配套,提供优越生活和交通条件,才能吸引优秀文化传播人才,将贵州建筑特点及特色民族文化向外传播,扩大民居栖居区知名度和到访度。以壮族为例,夫妻异室的古俗,可作为很好的民俗宣传点。《贵州壮族建筑文化研究》第七章,介绍壮族建筑文化的区域特点,指出靠近贵阳,遵义等城市的壮族群众居住区,建筑特点和生活方式受到现代理念的影响,在房屋布局,加固技术和功能配套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在充分保存原有民族特色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增添了房屋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作者:梁力凡 谭江 单位:贵州商学院贵州师范大学

查看全文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

[摘要]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纵观我国的建筑史,有着无数惊世骇俗的旷世佳作,让人叹为观止。中国古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民居建筑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一栋小小的民居,细细品味它的一砖一瓦,它所承载的文化记忆,足以让我们探讨和深思。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探知前人的思想与智慧,对于历史的传承和未来的发展都尤为重要。

[关键词]民居建筑;文化;传承;发展

1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史

回顾历史,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例如宫殿、坛庙、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民居建筑作为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建筑类型,其承载的历史记忆与传统文化最值得探索和深思。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受地域、民族、文化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民居建筑的形式也独具特色,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远古时期,北方因天气寒冷干燥,主要以穴居为主,南方因气候潮湿炎热,则以巢居为主。到了新石器时期,农耕社会的萌芽兴起,人们开始定居生活,北方出现了半穴居住宅,南方形成干栏式住宅。夏商周时期,南北方的住宅形式均发展成为地面建筑,北方的建筑材料以土为主,南方则以木为主。到了汉代,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民居建筑开始出现庭院形式。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一些民居为了抵御外敌,增设了角楼等防御设施。并且以宗族、血亲为纽带形成家族集聚的生活模式。隋唐时期,统治者实行里坊制度,民居形式也多为城墙环绕的庭院和廊院。宋朝打破了这种制度,使得民居院落自由起来。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形制风格明显,北方最具代表就是合院式民居建筑,南方多为天井式民居。民居建筑随着社会变革,人流迁徙,文化交融等方面变化发展,充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

2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体现

传统民居建筑充分体现了前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它的存在蕴含着中国的发展历史,文化传承,诉说着他们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物之间关系时的态度与方式。建筑作为一种空间建设活动,是社会需要和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必然受到历史传统观念的影响,并且在历史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中不同思想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的作用下,能够体现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历史传承和智慧结晶。民居建筑起初只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和自然条件,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创造出一个适合居住的场所。接着出现了农耕文化,开始慢慢形成了定居模式。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融,又开始形成宗族、部落、村落、城市、国家等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等级制度、礼法尊卑等精神文化,并且也产生了一些祠堂、祭祀等宗教文化。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都能够在民居建筑中得到印证,甚至有些传统文化就是从这小小的民居开始逐渐形成,最终沿用到整个社会和国家。因此民居建筑中的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是极其丰富和深远的。

查看全文

安徽传统民间艺术论文

一、传统民间艺术的民间嬗变

安徽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所以民间艺术在安徽的起源和发展较早,随着时间的演变,民间艺术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和壮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萌芽阶段。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安徽的传统民间艺术就已经有了萌芽,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安徽传统民间艺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形成了有安徽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其次,发展阶段。从秦朝起始,直到唐代结束,这段时期安徽传统民间艺术有了较好的发展,在唐代时期,民间艺术的发展一度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再次,兴盛阶段。在北宋时期,出现了利于商品交换的纸币,从而促进了商业发展的繁荣,而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达到兴盛阶段,许多安徽地区的人们,为谋生计会发挥自身的才能和技能,制作工艺品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和民间艺术的发展。最后,压力时期。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无数次的融合与发展,传承至今,面临过巨大的考验和挑战。需要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合,以促使传统文化能够迅速提升,以新的精神面貌面临现阶段的挑战。

二、传统民间艺术的艺术再现

传统民间艺术经过不同时期的考验和挑战,以顽强的生命力展现在世人面前,其艺术的再现具有四点特征。首先,具有历史传统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发展至今,虽然融入了一些现代色彩,但是仍然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其次,具有生活娱乐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主要来源于生活实际,因此,民间艺术更彰显生活的特色。此外,民间艺术的创作体现出创作艺人的情感。再次,具有多样性。安徽地区的各地各县的多种多样艺术门类都不断融合,使安徽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多样化。最后,具有独特性。随着安徽地区传统民间艺术的不断发展,徽式特征更加凸显。

随着传统艺术的不断交流和融合,形成了有地域特色的安徽传统民间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萌芽和发展时期,也经历了成熟和压力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民间艺术并没有消退于历史舞台,而是以其特有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陶李单位:安徽大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