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毕业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1 09:56: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历史毕业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历史毕业论文

历史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定

历史系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实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历史专业领域的选题,综合运用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学术探讨和研究的实践过程。毕业论文工作具有思想性、创造性、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各教研室教师务必充分重视,精心指导,真正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一、毕业论文的组织与安排

毕业论文工作是历史系人才培养体系的中心工作,通过学校总体监控和系全程管理相结合的形式,并在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及有关单位的协助与配合下,共同完成这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工作。

(一)历史系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由系教学委员会和分管教学副主任负责,主要侧重于宏观指导,工作包括:制定毕业论文工作计划;规范论文格式,统一质量标准;检查评估各教研室毕业论文工作,考察进度,抽查质量;组织全系的毕业论文工作经验交流;负责本科优秀毕业论文的汇编工作;主持学生选题及成绩表的存档工作等。

(二)在每年的9月份,设立历史系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论文指导委员会和答辩委员会。教学系主任负责本系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的审定、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的配备、开题指导、中期检查、成绩考核和答辩等工作;论文工作结束后,对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写出书面总结报告并提交至教务处。在论文答辩工作结束后,系还应向教务处推荐优秀论文以汇编成多媒体光盘,推荐的篇数为1-2篇,基地班1-2篇。

(三)系办公室教务员负责毕业论文工作的后勤保障,做好成绩登记及存档工作,组织学生登陆公共数据库系统提交开题报告和论文及认定与记录论文成绩。

查看全文

史料在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的运用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各民族民众的抗日募捐活动档案是研究新疆历史和抗日战争史的重要材料。撰写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运用档案史料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并且对论文的观点和主体思想提供可靠的论据。撰写论文的学生来说,发掘和运用档案史料,具备扎实的档案史料知识和研究方法,对于写好毕业论文和研究论文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抗日战争;档案史料;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是高等院校大学生四年培养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总结之前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大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实践环节。搜集资料和运用资料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环节之一。选题之后,就进入写论文的阶段,即按照选题的要求搜集材料,解决用什么样的材料和内容来证明作者观点和看法的问题。文献资料是撰写历史学毕业论文的要素,是提出观点和论证主题的基础。所以,运用丰富的档案资料,认识档案资料的性质,对写作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利用《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各民族民众抗日募捐档案史料》(以下简称《史料》),初步探讨档案史料在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运用、作用和意义等问题。

一、《史料》的内容与价值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和直接凭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缅怀既往,探求未来的重要依据。文书是传达政令的工具,是国家机关上传下达的纽带。文书办理完毕之后,例行存档以借查考。讲求实事的前提是必须有可信的史料,而档案则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可信史料。学生在利用档案史料前,应该对档案史料的性质、内容、意义以及形成的历史背景有个基本的认识,这样能够正确认识档案史料的史料价值。1.掌握档案史料形成的历史背景运用档案史料撰写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首先要了解档案史料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内容。这对学生全面而深入了解所运用的档案史料有一定的帮助。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新疆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为建设抗战大后方、开展抗日捐献、保障国际援华交通线畅通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疆各族人民开展节约活动、劳动竞赛和推销公债活动,促进新疆建设,巩固抗日后方;发动群众募捐,积极支援抗日前线。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新疆出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团结抗战的新局面。国际上尤其是苏联援助中国抗日战争的大批军火、物资、药品和各种军事人员通过新疆源源不断运达抗战前线。作为抗战大后方、新疆本着抗战高于一切服从抗战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神,以实际行动踊跃认购同盟胜利公债,补助抗战费用;完成征献军马1万匹任务;开展各种慰劳募捐运动、激励前方抗日战士奋勇杀敌。新疆各族上层人士,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帮助和支持下,积极参加“抗日募捐活动”“募金和募集寒衣运动”。新疆抗日募捐档案史料是在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新疆各族民众抗日募捐活动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2.认识档案史料的内容与价值历史学毕业论文利用档案史料得出的新观点为构建论文的框架和思路提供丰富的史料依据。这些档案史料为研究该时期新疆中国共产党人、新疆各民族民众、新疆民间团体在抗日募捐活动及其作用研究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史料》由五个部分组成,综合篇里有212件档案,募集寒衣运动篇里有43件档案,文化劳军运动篇有162件档案,鞋袜劳军运动篇有226件档案,献机运动篇有27件档案,共收录670件档案。收录档案起自1936年12月16日,终于1943年9月。《史料》共收录档案文书670份,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中挑选。《史料》用670份珍贵的档案资料给读者展示了一部新疆各族民众积极支援全国抗战的历史画卷,也为新疆历史研究提供了一部珍贵的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史料》对研究新疆历史和抗日战争史提供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写论文之前,掌握档案史料形成的历史背景,正确认识所运用的档案史料的内容与价值,是了解材料的来源、选择材料、鉴别材料、明确目的、酝酿思路的过程。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一个环节,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基础和前提。

二、档案史料在撰写论文中的运用和作用

查看全文

初中历史教学毕业论文

一、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习积极性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地提升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地为学生创设历史学习情境,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可以开展分角色扮演活动,在学习《外交事业发展》这一课时,挑选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尼克松、、,表演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时的情境。同学们对这样的“穿越”游戏表现出兴趣,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师生情感,提高学习动力

那么,要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例如,对待落后的学生不带有感情色彩,做到一视同仁;在课下主动找学生交流,解答疑难问题等。在师生交流活动中,改进师生之间的相处方式;通过调控师生双方的互动性,促进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三、开展知识竞赛,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一个教师在期末考试前对历史知识复习的过程中,准备了一些经典的历史练习题,然后把班级里的学生平均分成五组,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反复,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一节课过去后,教师提问“:请问二战的时候同盟国和协约国各是哪几个国家?”学生为了回答问题,热烈地讨论问题,最后最先抢答出的小组获胜。通过竞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

查看全文

本科毕业论文: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行,高中教学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新的课程理念呼唤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而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又靠扮演者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迅速转变角色,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角色应如何转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初浅的认识:

一、由重知识结论的灌输者转为重学习过程的谋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教学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的主要活动就是讲述、板书和布置练习。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把学生看成了接受器,课堂中的问答多半是复述教材中的文字,教师充当了知识和结论的灌输者的角色。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结论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同时,对教师“主导“的要求更高了。就历史课而言,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何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如何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并能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如何淡化“教”突出“学”,把教学过程变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使教师自身由知识传递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活动,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与才能;如何使班级、小组合作和个体学习各环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达到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这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

如在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时,课前预习1、你知道多少岳飞的故事?你知道岳飞《满江红》吗?2、南宋有岳飞、韩世忠等历史名将,为何北伐不能胜利呢?这两道预习题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启发他们分析思考能力,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仅仅靠教师灌输的学习的被动局面。上课时在沉郁激越的《满江红》背景下,学生的情绪异常激昂,他们急于要把自己知道的岳飞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有的学生还拿来了在将军山拍摄的岳飞“还我河山”的图片。教学中师生互动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有的提出:“老师,不是说落后就要挨打吗?可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均落后于北宋的金为什么竞能灭宋呢?”学生们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激烈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辩能力。这样的课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表现了学生丰富的创造力,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要求。

二、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

查看全文

本科毕业论文:“日本教科书问题”产生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原因

[摘要]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战争历史的记述及其所反映的各种观念是战后日本社会变化发展的产物,这些内容和观念既受日本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直接影响,产生了许多扭曲的历史记述和教育方式,又同时反过来影响了日本社会对历史的集体记忆.日本历史教学中有关战争历史内容所形成的各种历史观念和政治意图,会融入到日本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战略思考中,进而会影响未来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和历史进程.本文对日本最新的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战争历史的记述问题进行了述评,并分析了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以及日本战争历史观问题产生的思想原因.

[关键词]历史教科书战争记述分析

一个时期以来,有关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问题激起了各国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中学教育是一个国家公民教育的最重要阶段,在教科书中向学生传授怎样的历史知识,不仅是日本社会如何认识过去的问题,更是日本如何面对未来的关键.在此,就日本新历史教科书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史的记述问题及其背景作一评析,以供同仁参考.

战争历史记述问题事态

日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按惯例是每隔4年修订一次.上次日本中学(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是在2001年,今年重新审定,教科书将于2006年四月起采用(新学年于四月份开学).

目前,日本共有日本书籍,东京书籍,帝国书院,清水书院,大阪书籍,教育出版,日本文教及扶桑社等8家出版社拥有初中教科书发行权.2005年4月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再次审定通过准备发行的8种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虽然良莠不齐,但总的倾向仍然是把日本对中国,韩国等的侵略战争历史简略化.其中最引起关注的还是扶桑社出版的由日本右翼"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写的初中《新历史教科书》.

查看全文

论文的格式:要合理把握毕业论文的逻辑

一、论文与逻辑一篇毕业论文,如同其他文章一样,应当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是指主题和材料,形式是指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论文的内容固然起决定作用,但论文的形式也不是消极、被动的,事实上起重要作用。我们知道,人们要进行思维,就要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这些思维形式既是人类用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手段,又是构筑论文的基本材料。只有掌握了这些思维形式及其有关的逻辑要求,才能写出具有逻辑持色的毕业论文来。因此,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应当遵守逻辑的基本规律,自觉地将这些基本规律,贯穿于写作的各个环节和整篇论文当中,具体说来,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论文内容符合客观实际,能够令人信服。

第二,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连贯。

第三,论文的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篇论文形成统一的整体。

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他们有着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又专门学过形式逻辑,基本上掌握了逻辑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在这里重点谈谈论文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篇论文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样一类的逻辑问题。

在毕业论文的逻辑中,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作者思维逻辑联系的具体表现,又是作者所论述的客观事物的逻辑联系的具体表现。它对增强论文的逻辑效果和说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查看全文

大学毕业论文大都抄袭拼凑 文科专业尤为严重

日来,记者对太原太原师范学院、太原理工大学、重机学院三所高校的采访调查中,发现毕业论文注水现象多出现在中文、历史、哲学、经济等文科专业,毕业论文的出炉方式五花八门,其精髓是综合应用了复制、粘贴手段,大量拼凑、抄袭而成。理工科的许多专业因为需要编程序或画构造图,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抄袭现象。

2004年初夏,在这个大学生即将毕业的季节里,除了找工作、实习之外,必然伴随着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作为大学生涯交的最后一份、也是最重要的一份作业,按理说每个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大多数学生采取东拼西凑、网络帮忙、代劳、旧物利用四种方式来完成论文。毕业论文写作与审核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如论文选题的广泛、写作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审核机制的不严格……都为学生应付毕业论文写作提供了客观条件。考虑到撰写毕业论文的难度,学校一般都会给学生安排半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并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但恰好大四这一年正是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时刻,学生们忙着联系用人单位、笔试、面试、实习……毕业论文只好让路。一些学生认为论文写得再好,也不会增加找工作的砝码,于是只在“拿来”上做文章。

注水论文能从老师的手下通过,也让一些学生产生了侥幸心理。写毕业论文,对于学生来说是展示四年学习成果的极好机会,即使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也逼着他在最后阶段“冲刺”了一回,同时对查阅文献、科研、独立工作等各项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对于毕业论文不要轻言“放弃”。已有许多高校老师为此忧心忡忡,他们呼吁,重视毕业论文注水现象。

在学生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必须注意到论文“抄袭”是个严重的道德问题。论文打假要多管齐下,首先要铲除论文造假的土壤,扭转审核不严的局面。指导老师要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全过程的检查工作,对论文选题、内容、质量严格把关;其次,形成规范化的激励和制约措施,对优秀论文要激励,对注水论文要严惩。上海师范大学的一些学院就构建了“毕业论文质量跟踪和监控体系”,师生相互评分,老师指导学生论文次数和学生论文写作的优缺点、创见等都写在了评分表上,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双向监督。

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能为大学生涯画下圆满的句号。从中体现的,不仅是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还在于对人格的塑造。

查看全文

论文的格式:毕业论文的逻辑思想

一、论文与逻辑

一篇毕业论文,如同其他文章一样,应当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是指主题和材料,形式是指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论文的内容固然起决定作用,但论文的形式也不是消极、被动的,事实上起重要作用。我们知道,人们要进行思维,就要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这些思维形式既是人类用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手段,又是构筑论文的基本材料。只有掌握了这些思维形式及其有关的逻辑要求,才能写出具有逻辑持色的毕业论文来。因此,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应当遵守逻辑的基本规律,自觉地将这些基本规律,贯穿于写作的各个环节和整篇论文当中,具体说来,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论文内容符合客观实际,能够令人信服。

第二,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连贯。

第三,论文的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篇论文形成统一的整体。

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他们有着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又专门学过形式逻辑,基本上掌握了逻辑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在这里重点谈谈论文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篇论文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样一类的逻辑问题。

查看全文

毕业论文的逻辑

一、论文与逻辑

一篇毕业论文,如同其他文章一样,应当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是指主题和材料,形式是指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论文的内容固然起决定作用,但论文的形式也不是消极、被动的,事实上起重要作用。我们知道,人们要进行思维,就要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这些思维形式既是人类用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手段,又是构筑论文的基本材料。只有掌握了这些思维形式及其有关的逻辑要求,才能写出具有逻辑持色的毕业论文来。因此,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应当遵守逻辑的基本规律,自觉地将这些基本规律,贯穿于写作的各个环节和整篇论文当中,具体说来,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论文内容符合客观实际,能够令人信服。

第二,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连贯。

第三,论文的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篇论文形成统一的整体。

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他们有着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又专门学过形式逻辑,基本上掌握了逻辑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在这里重点谈谈论文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篇论文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样一类的逻辑问题。

查看全文

课程思政融入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探讨

高校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近几年实施了一些改革措施,但在毕业设计的主题以及思想性上还需进一步深化。本论文通过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类型分析;美术与设计专业论文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以及教学的创新实践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美术与设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探究。当前各高校的美术教育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方式方法已经有了很大转变,由原来以学术论文撰写为主,创作设计作品为辅,逐渐改变为以创作作品为主,以创作设计说明为辅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新态势。在实施过程中,一些高校还是以学术论文作为主要抓手,不但没有发挥属于美术与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艺术特长,没有在专业学习上做到扬长避短,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实施过程当中显得力不从心,也影响了相关毕业创作效果。这样的方式方法导致毕业论文和最终毕业设计与创作形成脱节,对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理清了这个思路之后,需要强化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在引导学生进行毕业创作与设计说明的过程当中,以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主题?什么样的思路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这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美术与设计类学生毕业创作的一个新动向。为了将课程思政作为学生本科学习阶段一个必要的教学内容融入教学,应该贯穿到本科学习阶段的始终,在论文和毕业设计当中进行非常明确的体现,这对于当下不但是一个新课题,同时,也让我们以新时代的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去积极认真面对,有效组织实施。

1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类型解析

课程思政在高校教学当中的融入,成为近些年逐渐兴起的新课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有主有次。因为课程思政内容极其广泛,当面对学生进行教学融入时,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说作为各个专业通用的思政教学形式,同时,还要做到融入红色经典文化、地域文化、时代文化等文化类型。首先,以中国文化传统文化融入教学,需要把握教学内容育人的过程管理。如绘画专业书法和中国画都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将其应用在室内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专业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通过学习和创作符合传统文化内涵的美术和设计类作品,重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以这种审美内涵去引领学生的创作实践,让学生无论在绘画,还是在设计相关领域,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深度和艺术高度,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育人,我们还要努力让学生融入学校文化,吸收优秀文化,在融入学校文化中感受,在感受中感动,在感动中净化心灵;在学校文化中感悟,感悟社会,感悟人生,在感悟中提升自我,丰富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1]其次,将中国红色经典文化以课程思政的形式引入教学,成为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红色经典文化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着中国人民进行可歌可泣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历史课程当中已经较为全面的了解,那么把它引入到绘画与设计类专业课程时,因学生实际的专业能力,不能让学生表现大的历史事件,而是要抽离出红色经典当中非常有意义有精神指向,并对于今天有诸多追思和回忆性质的经典片段,或者是生活记忆。红色经典文化不仅仅是以人物画进行体现,也可以运用山水画和静物画,甚至将具有代表性图像通过艺术设计概括性符号形式去体现当代设计意识。所以说,红色经典文化对大学生来讲,是必须要深刻领悟和能够进行创作应用的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第三,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还要考虑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学生就读高校所在的城市以及学生出生的城市,都会以地域文化在学生的成长阶段打下深刻烙印。如从学生记事起,他出生的这个城市所具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属性就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给予深刻的影响,到了就读高校以后,高校所在的城市以及高校教育理念也会将该地域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就形成了地域文化在学生学习过程当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的思政信息。例如,学生所处的高校在黑龙江省,那么龙江地域文化,其中包括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等。以这样不同的精神内涵对学生实施影响,能够在教学当中进行有效引导,通过四年不断学习,将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本科毕业论文和设计的总结当中去,对于其艺术认知和社会认知,以致对历史的认知,都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2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毕业论文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分析

课程思政在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中融入,也要考虑到整体的教学思路,避免工作当中形成无序,没有主次的凌乱局面。针对其教学路径,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师教学思想要统一,引导教学要形成合力,这就需要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要及时进行沟通,要对学生给予积极的引导。同时,论文指导老师也要如实掌握所辅导学生的素质能力,要对他们学习能力、文字表述能力、专业创作能力以及个人思想觉悟等方面都要进行逐一分析。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也是对学生深入了解的过程,要做到一人一议、一人一案,不能全盘推进,要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所以,教师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当中,其备课其实就是在备学生,虽然辅导的学生不多,但面对的却是艺术创作的个体,尤其要集中体现创作或设计成果的前提下,这方面更不能忽视。第二,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要明晰,不能将平时学习与毕业设计分列开来,也就是说一定要重视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让课程思政在专业核心课程当中就要进行深度的教学研究,为将来学生的毕业论文和设计打基础,从而对平时作业与毕业创作形成一体化教学的因果关系,这样便于学生平时的学习积累,也便于毕业设计和论文出成果。第三,教师经过教学的前期实践,毕业设计和毕业创作成为学生毕业前夕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将其作为自己学业总结性的工作来对待。所以,美术与设计类学生本科专业学习要重在毕业设计和毕业创作成果展示,要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不但教学管理者要重视,指导教师要重视,也要让学生也就是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直接创作者要引起高度重视,这样才能达成共识,有的放矢,有计划有目的的完成这项工作。当然,从管理层和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给予积极关注,并不仅是口头上的提示,而要对相关的文字表述、思路梳理、自我评价、创作过程等方面进行指导,便于学生对毕业设计文稿要求有认真的了解,保证能够及时完成相关的任务。

3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毕业论文融入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