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管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1 12:40: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林业管理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林业造林现状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林业
论文摘要:我国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去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860亿元;松香年产44万吨,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出口家具13亿件,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经济林产品年产量也已达7000多万吨。林业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中国目前林业产业的发展每年可解决4500多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约占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37.5%。在南方集体林区158个林业重点县,农民收入的40%以上来自于林业产业。但是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优势与劣势并存。所以我们还要重视营林建设,本文同时提出了一些整地、造林的方法,把我国林业溶入了国际林业体系中,与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学会运用整地、造林的方法,尽快使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
1我国林业资源发展的现状
1.1森林资源发展空间大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WTO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1.2竹资源丰富我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类栽培和加工利用最为悠久的国家。其竹林面积达700万hm2,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3、用材竹林总蓄积量约9700万t。竹材和竹制品,无论在品种还是在产量方面,在世界上我国均为首位。竹林中的竹笋和竹荪是天然保健食品,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论文
【摘要】林业是我国国民工程的基础产业之一,我国的林业资源非常丰富、地大物博,林业资源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还能够推进经济增长,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关系到环境、资源、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随着国家对林业工程的投入逐年增加,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国家资金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造林工作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渐严峻。作为一个幅员辽阔,自然环境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也早已将环境治理和改善作为可持续性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党和国家不断出台新的政策,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其中林业工程也是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我们要在造林工程的推进中不断解决问题,探索新模式、新对策,推动地方环境改善,稳定地方经济发展,为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寻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1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1缺乏合理规划盲目种植。林业工程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工程计划,避免盲目种植的情况发生,在规划制定期间,有关部门必须摸清需求,充分考察土地、气候、水文以及苗木资源的现状,根据种植内容和林木的不同特点优化结构层次,才能做出合理的工程计划,避免资源浪费造成经济损失。林业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政绩,要以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对于苗木的大面积种植,前期的环境调研、后续的长期管理必须跟上,如果规划不到位,就会造成树木大面积枯死,或者生长情况不良,不仅无法改善环境,还可能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1]。1.2人员技术落后专业技术缺乏。造林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也会涉及到很多专业性强的工作。目前林业从业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专业技能欠缺,缺乏管理经验,无法满足现阶段造林管理的发展需求,林业工程的执行及后续管理中,需要大量具有农林、环境、虫害的专业技术人员,从树苗的培育、栽培到灌溉、施肥,再到防治病虫害,监控土壤变化等层面多方位的保证林木资源的健康发展。1.3资金管理监管力度不够。在资金管理方面,林业工程的资金管理必须采用先进的财务管理办法,国家在林业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逐年加大,有效的引领了生态建设的发展步伐,但是在地方由于监管力度薄弱,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水平不高,造成资金浪费、权责不明,甚至私自设立“小金库”,账目混乱,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严重阻碍了造林工作的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带来了直接损失。
2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林业兴林富民管理论文
林业站,在林业系统是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然而,正是这个普通的名字,担负起了兴林富民的重任,为林业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兴林富民的坚强基石。
20年,在历史长河只是短暂一瞬。然而,国家林业局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却用20年时间,高擎兴林富民的大旗,奏响林业生态建设强音,把绿色文明播撒在华夏大地上。
沐雨露春风,走出不断发展壮大之路
20年沐雨栉风,20年开拓奋进。我国林业站扛起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重担,走出了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之路。截至2007年底,全国建立了236个地(市)级和1891个县级林业工作站管理站,建立乡镇林业工作站27028个,在岗干部职工143430人,全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林业工作站管理体系和网络。
1989年,对于林业站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原林业部提出林业站建设刚性指标,要求5年规划3年完成,到1990年底全面完成第一期规划建站任务,并于当年成立了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专门从事全国基层林业站的建设与管理工作;12月16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作出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林业站建设的决定,把林业站建设推向新阶段。
林业产业发展管理论文
近些年来,我国林业产业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07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1701亿元,同比增长9.85%。与此同时,林业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木材、松香、人造板、木竹藤家具、木地板和经济林等主要林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2007年全国木材产量达到6974万立方米,人造板产量达到7365万立方米,各类经济林产量突破1亿吨。二是林业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林业二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由2006年的44.2:48.8:7.0调整为43.1:48.2:8.7,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三是传统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新兴产业增长强劲。森林食品、花卉竹藤、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等产业快速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生物制药等蓬勃兴起。以森林旅游为代表的林业第三产业产值达到1018.6亿元,森林公园发展到2151处。四是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全国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企业超过1.5万家,产值占到全国的70%以上,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江苏等五省林业产业总产值占到全国的一半左右,龙头企业培育初见成效,依托自然资源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已逐步形成。五是林产品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570亿美元,同比增长21.1%,林业企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空前活跃,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日渐增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林业产业大国。
林业产业大国并不是林业产业强国。我国的林业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一是森林资源短缺成为制约产业良好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木材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0%以上。二是国家生态建设任务艰巨,产业发展与生态改善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三是产业素质较低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大多数林业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四是产业发展缺乏宏观调控,机构缺位,手段缺乏。没有有效的政策扶持难以将产业做大做强,市场监管缺位导致恶性竞争和无序发展。
针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做大做强我国林业产业,国家林业局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超前战略研究。组织研究和编写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循环型森林工业:模式分析与对策研究》。针对木材资源短缺问题,组织编写和实施了《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并着手组织研究《木材安全保障战略》。
二是推进对林业产业的政策扶持。出台和下发了《林业产业政策要点》。起草了《关于扶持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和《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工作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展,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工作将在今年着手组织开展,相关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协调和落实。
三是引导产业集群发展。起草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建立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的意见》,并对福建莆田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进行了命名。
林业思想初探管理论文
摘要:清代前期,中国林业处于古代传统林业阶段。在林业思想上,表现为受农本思想和风水思想的深刻影响。对林业的认识基本上局限于农业的水平,主要是追求森林的经济效益,强调发展经济林。在民间乃至上层统治者,林业思想中包含着相当程度的迷信成分,风水说相当盛行。同时,少数先进人物已能较深刻地认识到森林的生态作用,提出了森林防灾和多效益的思想,尽管其内容还不完善,还主要是为了保护农田、为农服务,但森林生态思想毕竟已经初步形成。
关键词林业思想农本思想风水清代前期
思想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这种认识既是从实践中产生,反过来又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林业思想是制定并实行林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同时又反映这一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林业生产状况,以及人们对森林作用认识的程度。清前期的林业思想既包含了前代人的成果,又有所突破和发展。清代,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前期社会尚未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同时该时期人口增长迅猛,从数千万增长到4亿;棚民大量涌现,毁林开荒问题突出;水土流失、水灾、旱灾等生态灾难频繁发生。在这种形势下,林业思想作为现实的反映和林政的灵魂,从形式到内容都表现出一些与明代以前及鸦片战争以后不同的特点,反映出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过渡性和独创性。研究这一时期的林业思想及其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和弘扬传统思想,而且对于今天的林业和生态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1农本思想中的林业思想
我国自古以来,就主张农为邦本。农本思想对林业发展影响很大,清代当然也不例外。一方面,发展农业要占用耕地,在人口增长的情况下,毁林开垦就成为天经地义之事。另一方面,林业当中含有类农的成分,如桑、果、茶、柴、材等经济林就是属农的部分。所谓发展农业,就理应包含这种林业。故自古就是“农桑”并称、“种树”齐举。康熙帝曾专门为“耕织图”制诗,写序。序言中曰:“朕早夜勤毖研求治理,念生民之本,以衣食为天。……欲令环宇之内皆敦崇本业,勤以谋之,俭以积之,衣食丰饶以共跻于安和富寿之域。”[1]可见康熙帝对农本的认识。
关于林业的地位和作用价值,清前期诸位皇帝多有论述和诏令。顺治“十二年(1655)覆准,民间树植以补耕获,地方官加意劝课,如私伐他人树株者,按律治罪。十五年(1658)覆准,桑柘榆柳,令民随地种植,以资财用。”[2]康熙十年(1671)覆准,“民间农桑令督抚严饬有司加意督课,毋误农时,毋废桑麻。”雍正二年(1724),清世宗谕令:“舍旁田畔,以及荒山旷野,量度土宜,种植树木。桑柘可以饲蚕,枣栗可以佐食,桕桐可以资用,即榛楛杂木,亦可以供炊爨,其令有司督率指画,课令种植。仍严禁非时之斧斤,牛羊之践踏,奸徒之盗窃,亦为民利不小。”还告诫地方官员要“各体朕拳拳爱民之意,实心奉行。”[3]五年(1727)议准,“直隶州县闲旷之地,令相其土宜,各种薪果,如各处河堤栽种柳树……其地宜桑麻者,尤当勤于栽种,令地方官察其勤惰,分别奖惩。”同年谕令:“修举水利种植树木等事,原为利济民生,必须详谕劝导,令其鼓舞从事,不得绳之以法。”[2]
绿色长城林业管理论文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30周年。30个春秋就是树木的30个年轮。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历程,是与改革开放相生相伴的。被誉为“绿色长城”的三北工程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生态建设的典范。
一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起步。30年前,改革开放伊始的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党中央、国务院从事关中华民族长远生存与发展的战略考虑,果断作出在我国风沙和水土流失危害十分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并专门成立了国务院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工程题词——“绿色长城”。这是另一种意义的长城,即以树木和灌草营造的立体纵深防护林体系。它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乌孜别里山口,北沿北疆边陲,南沿海河、永定河、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布尔汗布达山、喀喇昆仑山,全长8000公里,宽400—700公里,横穿13个省、区、市,包括京、津两个直辖市,共551个县,占国土总面积的42﹒4%,几乎相当于中国的半壁江山。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倾注了几代中央领导人的心血。最早提出建设三北防护林设想的是我们敬爱的总理。为了改变西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和沙尘暴频繁发生的状况,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要在我国北方地区多植些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惜的是,的设想未及实施,就发生了。直到1978年,邓小平、李先念、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关于在我国北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带的建议》上作出重要批示,一个重整河山、规模空前的伟大工程由此拉开序幕。1991、1993年,、李鹏同志两次联名致信三北工程暨防沙治沙大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三北防护林及防沙治沙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加以研究,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广大群众、科技人员和其他方面力量,真抓实干”。2006年以来,总书记多次到三北地区考察,充分肯定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果。2005年3月12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总理强调,要“推进以三北防护林为重点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在几代中央领导人的关怀和推动下,绿色的面积在三北大地上一寸一寸顽强地扩展着。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主体始终是人民。建设之初,挖坑种树,一天的补助仅是两个窝窝头。几代“三北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歌,塑造了“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锲而不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造福人类”的“三北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家有关部门通力协作,三北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林业部门科学管理,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铸就了三北工程的辉煌。
二
林业生产管理论文
1种子的采收
采集的种子进行脱粒、净化、精选后储藏,购买的种子可以直接进行储藏。
2播种
在播种前,要先做好苗床。种子经消毒、催芽后,播入苗床,要覆盖1层草。
3苗期管理
(1)种子播下后,要经常观察种子的发芽率。当种子的发芽率达70%时就逐渐将苗床覆盖的草慢慢揭去,直至发芽结束,将草全部揭除。
林业财务管理论文
一、我国林业财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能
预算管理部门。林业财务管理中预算部门的建立,是为了服务于各种项目活动开展时所需要涉及的资金问题进行提前的计划,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它对各个部门的财务工作项目进行事前的预算,并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发挥监督、控制的作用。由于林业财务管理部门是一个统一管理的部门,因此预算管理部门可以很好的对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开展前,进行总体的评估,以确保林业工程建设资金可以有效的支持各部门的项目工作。第、经营核算部门。林业工程建设的最大的资金流动就是树苗的采购、运输、种植和养护,经营核算部门的建立就是为了对各个重要环节进行有效的检测、管理和监督,以保证树苗种植正常进行。经营核算部门对各种发票进行有效管理,可以直接反映出各部门预算的各个具体项目,从而保证资金的有效分配。第、资金结算部门。在实践过程中,资金的流动、运作和林业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财务管理部门的资金结算部门就是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和维持整个资金使用情况。由于各部门要开展活动会引起资金的流动,所以,资金结算部门在这个时候可以起到很好的调度作用,及时进行资金结算帮助各部门顺利开展活动,从而促进林业不断向前发展。第、综合事务部门。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形势下,林业财务管理中工作内容最多、业务最繁忙的部门就是综合事务部门。它管理着树苗采购、种植登记等工作,对树苗的种类进行分类整理,各种财务档案的保管,以及各种报表的申请和维护等。第、财务稽查部门。财务管理中的稽查部门是对树苗种植、养护等过程实行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和监督,对各个部门的财务类的资料进行核查,从而为林业工程建设有效进行提供可靠保障。
二、林业财务管理需要注意的内容
第、外部方面。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企业面临着巨大经营风险,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极大影响。在实践过程中,企业长远发展主要受现金流入量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使林业财务管理出现各种危机。第、自身方面。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企业自身生产力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如果林业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得不到落实,各部门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使职责,有可能使林业财务管理出现很大管理危机。
三、加强林业财务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认识,完善财务管理机制,落实考核制度
古代林业生态管理论文
《老子》一书中提出的“道生万物”、“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等思想,强调以主客交融和人性的方式来认识和对待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起点、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也是生态法则和自然规律,是其生态智慧的根本。《老子》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是强调自然、天地万物(包括人类)作为统一整体的自然存在性,其生态智慧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道”作为万物的本原和基础,内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成为制约万物盛衰消长的规律。它作为不可言说的世界本体、宇宙演化的动力和法则、自然无为的天然状态的客观实存特性,时刻昭示人们应循“道”而为,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按天地本来的状态生存,从而经由对自身在宇宙中所处位置的把握达致生命的最高境界。显然,老子从“道”体的状态中,看到了“道”的内涵,发现了“道”的特点,并进而强调天人合一、主客交融、顺应自然。因此,“道”也成为老子生态智慧的基础。
“道生万物”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中所表达的宇宙生命统一论,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在这里,老子以万物相互联系的宇宙观来审视自然生态。他并不将人的行为独立于自然之外,而是把人与万物同视,认为自然只是一张有秩序的网,人类是这张秩序之网中的一环。
当然,这并不是要把人降低到生物学意义上的动物。《老子》指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道生万物”表明,老子反对把贵贱观念应用于自然界,反对人类妄自尊大、以自己为中心、把大自然当成自己的征服对象的态度,反对人类仅为自己需要而掠夺自然的做法。而是主张以道观物,以达到天人和谐。
通过历史反思,面向21世纪的人类已认识到了这种激进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而老子哲学中所表达的宇宙生命统一论,显然是对这种激进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是对人高于万物、优越于万物价值范式的颠覆,对于消解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法自然”是老子生态观的核心思想与根本规律。宇宙万物的生成根源于自然,宇宙万物的演化动力来源于自然,宇宙万物相互关联统一于自然,人类社会始终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老子》关于“道法自然”的自然本体意识的基本内容。
林业政策思考管理论文
当今的林业政策在保护生态资源、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依法治国大业的不断推进,当前林业政策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一些盲点、热点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对林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一、木材运输管理政策思考及建议
木材出口运输证管理上的问题当前的出口运输证原则上是要到省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办理的,后来通过争取,到市一级林业部门也可以办理。但是对于木材经营者来说,这仍然是件费时又费钱的事情,往往一份出口手续办下来至少需要三天以上。这与高效、简洁的时代要求和便民服务的宗旨有所冲突,也增加了木材经营者不必要的开支,影响了发展。因此建议,将木材出口手续办理权限下放到县一级,以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同时也是政府务实的一种体现。
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政策思考及建议
(一)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上的问题按当前的政策,对野生动物驯养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幅度等方面都是模棱两可、不够明确的,以至于当前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十分有限。自从2003年“非典”发生以来,各级林业部门基本上停止了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审批工作。从现实来看,野生动物的成功驯养是对野生动物间接却又十分有效的保。因此建议适当放宽对野生动物驯养的政策,明确审批主体和权限,加大支持力度,间接保护野生动物。
(二)天然林保护管理上的问题当前国家实施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却没有实施天然林补偿政策。但实际上天然林与公益林一样,都是严禁采伐的。只不过现存的天然林往往地处高、远、偏、险,而未被划为生态公益林罢了。但林农们为增加收入、扩大造林,就必需要开辟新的土地进行造林,而国家对天然林的保护政策又不容质疑地摆在那里,因此十分矛盾。这实际也说明了当前天然林的保护政策是在牺牲林农利益的基础上保护公众利益的,理应进行补偿。因此,建议国家对已经明令禁止、界线已经明确、生长保护良好的天然林参照生态公益林标准进行补偿;而对立地条件良好、土质肥沃但只有一些残次林的天然林放宽政策,允许进行开发造林,以求最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