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优质护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08:06: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临床优质护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优质护理在肝硬化临床治疗的效果
【摘要】目的浅析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全过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96例研究对象是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研究组行全过程优质护理,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参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9.17%,组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79.61±6.48)分、(78.63±6.47)分、(78.92±5.26)分、(78.64±5.46)分,参照组上述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分别为(65.63±6.17)分、(66.49±6.34)分、(69.41±4.35)分、(66.53±5.27)分,组间各维度评分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83%和81.2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全过程优质护理,能提升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普及应用。
【关键词】肝硬化;全过程优质护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肝硬化是发展缓慢的肝脏疾病,主要的病理特征为肝脏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形成再生结节等,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肝功能衰减、门静脉高压等[1]。发展到了中晚期,容易诱发腹水、消化道出血、继发性感染、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还存在一定癌变概率[2]。临床中要求患者长期的治疗,以减缓病情发展,控制并发症,减轻疾病给生理、精神带来的痛苦。不过在治疗的同时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能辅助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本次我院在临床中引入全过程优质护理模式,并围绕其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9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8例。研究组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25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8.67±9.14)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病程(6.15±2.46)年;其中19例代偿期、29例失代偿期;参照组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26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8.74±9.23)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病程(6.28±2.37)年;其中20例代偿期、28例失代偿期。对比两组患者以上的基线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1纳入标准结合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血生化检验、影像学检查等确诊;患者和家属了解此次研究,并签署书面协议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此次研究。1.1.2排除标准合并肝癌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心肾等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精神系统疾病者。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临床护理的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内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70例,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3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剩余35例则作为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在不同护理工作干预下,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更为明显,住院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明显更高,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阻肺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下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肺功能改善,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住院所花的时间缩短,患者治疗花费降低,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效果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阻肺;优质服务理念;肺功能改善;住院指标;生活质量
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主要的表现就是慢性炎症性的改变,同时患者伴有不完全可逆性的气流受限,疾病严重可导致呼吸衰竭,按照不同的病情进展情况可以分为急性加重期以及稳定期,在稳定期间内,患者病情进展较为稳定,但是容易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的情况[1]。慢阻肺患者多为老年患者,身体功能较差,单纯实施治疗不能完全达到治疗效果,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状,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十分重要,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是“围绕患者为中心的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一种护理模式,本文讨论该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内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70例,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男女比例18/17,年龄范围42~82岁,平均年龄(63.31±11.24)岁,实验组35例,男女比例19/16,年龄范围41~81岁,平均年龄(64.13±11.72)岁,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及年龄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所有患者均符合慢阻肺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知悉并同意本次研究开展,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肺部疾病患者;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脏器功能严重异常患者;精神异常不能配合护理工作的患者。
优质护理在妇产科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剖宫产术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00例进行分组研究,以电脑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用优质护理。记录组间手术时间、不良反应率,调查术后疼痛评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术后疼痛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常规护理模式,在妇产科剖宫产术中开展优质护理,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良反应,而且可以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剖宫产;优质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妇产科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00例进行了研究,纳入对象有完整资料,满足剖宫产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依从性差,妊娠期严重并发症,不愿意配合研究等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数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年龄20~38岁,均值(28.9±1.2)岁;孕周34~42周,均值(38.5±1.2)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18例。观察组:年龄20~38岁,均值(28.6±1.6)岁;孕周34~42周,均值(38.3±1.6)周;初产妇34例、经产妇16例。前述年龄、孕周、初经产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常规健康教育、协助产妇日常生活、腹部按摩、饮食指导、止痛管理、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等。观察组则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入院护理:满足剖宫产指征产妇,告知她们相关知识,解释剖宫产原因、特点、处理方式,并且介绍医院、妇产科情况,必要时介绍主治医师与主管护士。尽量缓解患者的焦虑、担忧等情绪,稳定她们的情绪,提高分娩信心。②住院护理:根据护士性格、年龄、经验、能力分配护理工作,经验丰富者主抓全面护理,资历丰富、应变能力强者负责剖宫产指征严重产妇,亲和力强与健谈者负责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③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剖宫产关乎母婴安全,也是护患纠纷高发科。建立“护患沟通日”沟通渠道,针对产妇与家属所想、所问等互动交流,不拘泥于治疗疾病,涉及更多方面,尽量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交流期间,医护人员提供安全、有效、人性化及专业的咨询服务,同时对下个护理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提供建议、指导。④术中护理:安全送入手术室,因环境陌生可能出现紧张与恐惧心理,为此护理人员主动关心,握着她们的手,让她们感觉到温暖。协助产妇翻身、摆放合适的体位,注意动作轻柔,保护隐私,麻醉起效后维持平卧位,护理人员陪护在旁,询问患者感受,主动告知产程进展。⑤术后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并发症预防干预,避免羊水栓塞。术后6h根据医嘱恢复饮食,生命体征稳定后协助产妇取侧卧位,鼓励尽早下床活动。主动介绍母乳喂养方法、好处,指导正确喂养技巧,制定多样化的饮食方案,多食用促进泌乳的食物。出院时,进一步做好健康指导,叮嘱她们在家期间的饮食、休息、卫生等注意事项。1.3观察指标。记录组间手术时间、不良反应率,调查术后疼痛评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并比较。1.4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23.0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35.49±10.24)min、不良反应率(2.00%)、术后疼痛评分(2.98±0.45)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8.02±0.54)分均优于对照组的(45.27±8.94)min、14.00%、(4.87±1.02)分、(95.11±2.11)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干预在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手术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少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到患者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室;手术室护理
手术治疗是外科疾病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手术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该不良心理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手术室中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就主要对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手术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为女性患者,30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为(43.57±7.31)岁;其中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为女性患者,28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为(44.68±6.9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医院手术室常规护理要求对患者进行手术室中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其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①为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将本次手术的潜在风险、准备方法、治疗效果、手术室环境等为患者耐心讲解,以便于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与此同时多为患者讲一些手术成功的案例,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率情绪,充分给予患者温暖、关怀、鼓励,进而增强患者的信赖感,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便于患者主动且积极的参与到临床护理和手术治疗中来,从而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1]。②为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待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需要将手术情况为患者详细讲解,嘱咐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对于存在严重疼痛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适量的镇痛药物,对于存在轻度疼痛的患者,可通过听音乐、按摩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有效指导,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鼓励患者多吃一些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从而有效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功能锻炼进行有效指导,从而有效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2-3]。
妇产科优质护理模式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2010年12月~2014年12月临床收治的妇产科患者。全部患者共计78例。78例入选对象的临床一般资料如下:(1)年龄情况:最大患者50岁,最小患者2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34±2.34)岁;(2)学历情况:硕士学历患者8例,本科学历患者40例,本科以下学历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了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后,统计学验证数据结果显示,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因此,研究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护理措施和方法
1.2.1常规护理组
39例入选对象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和方法。
卫生局优质护理指导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市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结合我县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活动,以加强护理内涵建设和提高技术水平为核心,按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和《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2012年辖区内二级医院至少在30%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并在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专科医院应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三、工作内容
优质护理服务护理管理新模式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管理新模式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28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护理管理新模式,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28例患者,在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性更优,对比对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护理管理新模式可显著提升满意度,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管理;新模式;优质护理服务
本组探究中选取56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护理管理新模式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28例作为观察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8例、10例,患者年龄在69岁至28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45.24±5.32)岁;另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7例、11例,患者年龄在68岁至29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46.36±6.35)岁。本组探究中给予2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时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具体病情变化等,分析结果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存在。
浅谈妇产科护理服务
摘要:目的浅谈妇产科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选择120例产妇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开展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对于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增强产妇满意度、降低并发症、改善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干预;孕妇;分娩
产妇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其往往产生焦虑、害怕等情绪,一旦无法获得有效的改善,不利于分娩的进行[1]。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为产妇开展全面综合的护理服务,改善产妇焦急、害怕等情绪,减轻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抽选60例产妇进行探讨,选择优质护理,获得了良好效果,整理归纳包括。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医院2017年1月至10月妇产科接收的120例孕妇进行分析,平均分组。实验组年龄20-45岁;参考组年龄22-45岁。经过分析两组的基本信息,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参考组开展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2.1环境干预。产妇住院后,创建清洁卫生,优质的病室环境。护士每日按时对被褥消毒,保证其清洁。病房里有必备物品陈例:暖水壶等。随时观察产妇的情况,同时为产妇及家人讲解医院的环境,使其消除陌生感,创建温馨舒适的治疗氛围。1.2.2心理干预。产妇住院过程中,护士须对其开展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引导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对其相关检查,给予全面科学的监管与防护。此外,护士还需为产妇与家人介绍有关疾病知识与治疗方法、手术效果等,让其做好心理准备。术前,护士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改善焦虑害怕心理,使其确保放松平稳的心态进行手术。术后,护士应该备好供氧治疗仪,必要时,方便产妇及时吸氧。切口必须及时的消毒,避免感染。此外,严格监测产妇的生命征,随时掌握其身体情况。1.2.3饮食搭配。根据产妇的身体状态以及饮食爱好,制定健康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其补充足够的营养需求。告知产妇不许挑食偏食,防止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且告知选择合适的体位,建议产妇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其身体康复,有效避免伤口黏连,确保切口的干燥卫生,增强舒适度。病室勤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为其提供优质的治疗环境,改善睡眠质量[2],有利于促进身体的康复。1.2.4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为产妇加强健康知识宣教,让其全面认识到病因、治疗措施以及预后等,此外,告知其有关治疗的禁忌事项,护士能够随时全面了解产妇的临床症状,及时给予科学的治疗。1.3疗效判定。分析所有产妇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并发症等情况。总100分。1.4数据分析。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达,采用c2检验。(P<0.05)为准,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价值。
2结果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73.26±7.13)分、社会功能评分(84.32±7.46)分、心理功能评分(82.29±7.48)分、物质生活评分(59.46±7.9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0.36±5.87)分、(65.49±6.13)分、(64.97±6.77)分、(43.29±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护理管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该疾病传染性较强,若早期未对其采取针对有效的治疗手段,则会导致病情恶化而变成肝纤维化,并逐渐发展为肝硬化,最终演变为肝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1]。临床上尚未发现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常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相关研究表明,后期予以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重要途径[2]。优质护理管理不仅能从表层化评估疾病与监测体征,同时还能满足患者需求,效果显著。本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0~67岁,平均(51.36±2.17)岁;病程1~18年,平均(11.21±1.23)年。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0~66岁,平均(52.47±2.62)岁;病程1~17年,平均(10.37±1.5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即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管理。(1)分层管理干预: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与技术能力实施分层管理,包括主管护士、主管组长及护理人员等,每一层护理人员的工作都应规范化,主管组长定期检查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确保护理服务的落实。(2)健康知识宣教与饮食干预: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讲解病房环境、消毒方法以及化验检查的重要性,为其详细讲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同时,还需给予营养不良患者饮食干预,嘱患者多食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注意少食多餐。对于呕吐严重的患者,可给予补充能量与维生素。(3)用药干预:控制病毒的发展需针对患者的病情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在用药治疗前需采用迈瑞iPM8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常用的药物有奥曲肽、生长抑素等,使用佳士比2000注射泵缓慢注射,在注射时需严格控制速度,必要时可采用TERUFUSIONTE-135输液泵控制速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是漫长的过程,因此患者较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甚至出现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3]。因此,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作用与注意事项,并及时缓解其不良情绪。1.3临床评价。比较两组生命质量评分。采取生命质量综合评估问卷表(GQOL-74)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命质量越好。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区县卫生护理示范工程建设意见
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年“优秀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13号),《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活动方案的通知》(卫医函[]167号),及《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卫医[]55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活动目标
积极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到年底,在我区范围内创建1所“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2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3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利用2年时间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逐步推广“无陪护理”的模式,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使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二、活动主题及范围
(一)主题:“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二)范围:本辖区发证的一级医院,试点为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