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2 22:35: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临床医学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临床医学教学

临床医学教学特征的初探

本文作者:汪朝霞王荞唐毅陈镜宇刘磊杨春江工作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超声科

根据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各个临床岗位工作,超声检查技术是临床工作非常重要的影像学诊疗方法之一,如何准确恰当地使用该技术手段是学习的关键点,也是本课程教学的目标和重点。作为一名临床医师,为确保超声检查顺利进行,应当熟悉超声检查前的准备方法,并能明确、清晰地告知患者,如胆道系统的检查需要空腹,女性生殖系统的检查需要充盈膀胱等,这样才能确保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地完成[2]。故患者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超声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其次每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疾病适应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清楚知道超声检查的适应证和选择原则。另外,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超声诊断具体疾病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超声诊断价值的讲解上,避免过多讲解超声图像细节的辨认方法,这也是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而使授课内容有所侧重,可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枯燥,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超声图像资料,将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地呈现在课堂上。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对超声声像图的认知度不高,对教学内容接受困难,容易导致厌学情绪,这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他们熟悉人体解剖知识和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教师应抓住这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容易。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以下方法经尝试后取得较好成效。1.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的教学方法。临床医学生对临床病例相对熟悉且感兴趣,抓住他们的兴趣点,选取典型的临床病例,从分析病史入手,结合声像图表现进行讲授,把临床和超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生动具体,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掌握超声技术的特点。2.多媒体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直观的画面、文字、图形、图标等,使学生较清晰、准确、简单地理解所授内容的教学方法[3]。多媒体教学法在本课程教学中具有较大优势,能较好地展示心脏收缩舒张运动、器官组织血流供应等动态过程,有助于学生对血流动力学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接触超声声像图机会较少,很难分辨病变图像特征,在制作多媒体时将正常声像图和异常声像图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学生更容易理解。超声新技术近年不断涌现,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更新补充,及时把相关新进展、新技术添加进教学内容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编写课件时可以用不同颜色、字形及字号把重点内容标注清楚,使教学重点突出醒目,学生更易掌握和复习巩固教学内容。3.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PBL教学方法[4],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充分自学讨论的基础上,展开以问题为引导的启发式讨论及互动型教学。使学生在面临临床具体问题时能将疾病病因、病理改变、临床症状体征、超声检查的典型表现及其他相关影像学知识结合起来,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知识相互融会贯通、相互渗透,这样不仅可使学生灵活地掌握专业知识,还可不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超声诊断学教学工作有其特殊性,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的同时降低课程学习的难度,开拓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查看全文

临床医学教学实践剖析

导向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一种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导师适当引导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形式。它以问题为基础,由案例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PBL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作为其教学理念,教师由传统教育中的主体变为引导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据所提问题进行文献查阅和小组讨论,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近年来,PBL教学法日益受到各高等院校的重视,并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热点[1]。在这样一个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我校开始对临床专业采用PBL教学试点,并取得了卓越成效,现将这一改革方案做一系统阐述。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自2015年开始,我校开始将PBL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中。1.2实施方法。1.2.1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目标。基础医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使他们尊重他人、爱护生命、关心人类健康,并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求真的科学精神。临床医学阶段:除了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还应当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一些符合现代医学发展所需的能力,如:沟通协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临床整体思维能力等。1.2.2操作流程。国外通常建议PBL小组的学生和教师的比为(6~8)∶1,而目前我校PBL专业教师力量尚无法满足这一标准,因而常无法满足该比例要求[1],采取(10~11)∶1的模式。按照“提出问题,查询资料,讨论结果,反馈总结”的顺序完成每一个案例。每次课开始时都需选出主席和记录员,主席负责主持小组的学习,记录员负责对小组的讨论进行记录和整理。每个案例至少需分解成2次课,也有分成3次课,学生在课上根据下发的案例提出问题,课后带着问题去查资料寻找答案,直到下一次的PBL课再分享所查资料并分析讨论问题,当所有问题解决后再进行总结归纳,并反馈自己课上的所得所感。1.2.3具体实施。PBL课堂上,笔者要求学生主导整个学习过程,教师提供案例资料,观察监督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在必要时,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引导,避免学生思维过于发散,导致偏离课堂主题。在学生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联系并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找出案例中的信息和重要的事实资料,分辨出这些信息资料的用途和意义,通过分享、交流彼此的认知和看法,加上有逻辑的思考,对案例中的资料信息进行整合,初步提出一些问题。1.2.4考核改革。通过PBL教学的学生学会独立地思考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引导,并能够自主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法,我校PBL教学过程的中心在于学生,教师只是起导向作用,PBL依据案例来设计问题,并要求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分析,并进行团队合作,查阅相关资料,从而设计出问题的解决方案[2]。我校PBL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因而PBL考查的重点不在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而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如自主学习能力、运用概念和知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演绎推理思维能力等。

2成效

2.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我校PBL教学帮助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学会将自己所掌握的临床基础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去。通过采用分组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PBL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数据库等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尝试解决问题,并在课堂与同学们对问题进一步地讨论与解决,锻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PBL教学模式与传统“填鸭式”教育模式不同,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学习态度会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PBL教学中,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也不会受到抑制,同时,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不同思维模式所取得的信息,了解到自己所欠缺的,看到别人的优点,知道自己通过这一次的学习获得了什么,以此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与目标,通过思考使自己进步,从而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此外,在PBL课堂上激烈的讨论中,学生能够逐渐地提升自己语言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克服自身腼腆、胆怯等弱点,增强信心与勇气。2.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单方面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PBL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因而教师可以在学生们的讨论中更好地了解学生,也能够从学生身上学到许多优秀的东西,帮助教师改进自己原本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PBL教学虽不以教师为中心,但教师若想发挥其导向作用,需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对知识有灵活应用的能力,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知识能力。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或许会发现自己知识储备中所欠缺的,进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加全面。此外,教师还应当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对课堂的时间进度有一定的把控能力,从而课堂时间能够被更合理地利用起来。因此,教师若想更好地进行PBL教学,便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达到PBL所需的要求。2.3顺应现代临床医学教学的需求。在PBL教学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会得到提高,有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做到自主学习。现代社会发展对创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PBL教学不会限制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PBL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案例之中,帮助学生将理论与临床结合,更加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利。

3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临床医学《社会医学》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本次教学改革是在《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章节中选取了四章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和社会调查实践法尝试教学改革,以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社会医学;临床医学;案例教学

1.引言

为顺应当前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我国许多医学院校为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社会医学》作为必修或选修课,有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人群的医学问题[1]。但由于《社会医学》是临床医学的非专业课,许多学生不会重视,加上长期以来一般是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学习缺乏积极性。为了调动学生对《社会医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尝试对我校的2016级临床医学的《社会医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2.《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

2.1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设计。本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规定《社会医学》在第5学期开设,为选修课程,16个学时,所选用的教材为李鲁主编的国家卫计委“十三五”规划教材。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215人,分为两个大合班上课,随机抽取一个大班作为教学改革班,另一个大班采用传统教学。查阅相关文献,根据《社会医学》课程章节内容的特点,选取四个章节(医学模式、健康决定因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和社会医学研究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前三章采用案例教学法[2],在授课前教师根据临床医学的专业特点选取临床相关的案例及问题导入;社会医学研究方法这一章是在讲授课本理论的前提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并用问卷去社会实践调查[3]。2.2具体教学实践过程。2.2.1医学模式。任课老师是在上课前几天用QQ把课堂讨论的案例发给教学改革班,案例主要内容为:一位45岁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吃口服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不理想,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而且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后认识一位全科医生,该医生与患者交谈几次后,使患者消除了对病情的恐惧,正确认识了胰岛素的利弊,最后共同商讨了胰岛素治疗方案,使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提出两个问题:2.2.1.1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2.1.2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影响在案例中是如何体现的?课堂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案例讨论后,任课老师总结同学们的答案,并做一些补充,引入医学模式的理论学习。2.2.2健康决定因素。本章选用了《社会医学》课程中较经典的“妇女萨法•巴努死于生产了第十个孩子后”的故事,由故事中的角色分别讲述自己所做所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结合案例仔细考虑和分析故事中可能涉及的导致萨法▪巴努死亡的直接和间接的因素有哪些?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列出了萨法▪巴努的丈夫及巫医的过失,分析了贫穷、落后的观念、卫生条件等直接因素和间接的社会因素,引出健康决定因素的内容。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重点学习理解健康决定因素的概念、价值理念、框架与内容。2.2.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从健康管理中心的医生接诊某校李老师的案例展开,“李老师,男,41岁,其父亲患有冠心病,每年需要住院治疗及长期服药,李老师在健康管理中体检时向医生咨询他自己患冠心病的风险。问题:要评估李老师患冠心病的风险有多大,需要什么信息,如何去收集;怎样把疾病风险定量化。”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接着给出李老师的体检报告,让学生结合书上给出的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表,把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再来算出组合危险分数及李老师的死亡危险,并查健康评价年龄表得出李老师的评价年龄。最后,让学生思考提出各种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2.2.4社会医学研究方法。任课老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10~11人为一组,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疾病与健康相关的题目,并要考虑调查的可行性,按照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问卷的结构,共同商讨编制一份调查表。并用调查表在社会上对研究对象中进行10份问卷调查,发现问卷的优缺点,并将最初设计的调查表的条目进行修改,把修改后的调查表上交作为作业,由老师批改并计入平时成绩。

查看全文

高校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一、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概念

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是医学中的一种,包括儿科、外科、内科、妇产科等等,它主要指在基础医学的基础上对于患者的身体或心理上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和治疗的一门学科。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所包涵的内容极多,而它的分类更是极为多样,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医疗机构对于它的分类都不一样。

二、临床医学(全科方向)实践教学的新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的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教学的要求有所改变:1.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而非单一的传授知识。现代化医学中将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对于问题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等。2.由单一学科向多个学科融合发展。由于临床各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传统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教学显得比较狭隘,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现代临床医学(全科方向)将会由多个学科融合发展,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将会交互渗透,更加重视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时也将改变以往传统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中轻视其他学科的观念。3.教学方式将由封闭走向开放。传统封闭式的课堂将被改变,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更多的进行试验,学习更加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实践能力得到大大加强。

三、临床医学(全科方向)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1.应当结合现代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对于学生的培养应当遵照国家的相关指导性原则,并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实况,制定出恰当的关于课程设置、实践要求、教学目标、效益考核的教学计划,使得学生能够对医学的基础和专业性的课程有一个更好的把握。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各部分知识之间内容的合理分配,有针对性的对医学发展中的一些新概念、新技巧安排讲座学习。2.应当把握现代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发展趋势,注重多学科的融合发展。在时代的发展中各门学科之间的内容和技术出现越来越多的交叉和融合,因此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也变得更加综合化,打破传统医学中学科基础知识体系中的界线,将不同学科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在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调整,强调他们对于微观和宏观问题的分析,对于综合和总结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使得各个学科在实际中和思维中都联系起来,以形成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学科群体。3.应当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改进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教学的方法。利用新兴的多媒体和现代化互联网通信技术,能够使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教学更加生动、趣味横生,能够极大的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更加积极的学习;同时,现代多媒体技术也使得院校之间的远程交互教学成为可能,使得教学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通过在线学术交流以及技术的观摩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学的效率。4.应当注重现代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实践教学,提高见习和实践的质量。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之外,更重要的其实是训练学生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科学思维、医疗作风、独立动手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因此,在进行现代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教学时,可以注重实践活动前的综合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对所进行的实践有一个预先的了解和把握;此外,教学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的纵向思考,告诉他们应当如何举一反三和全面的对疾病进行分析。在派遣学生进行实习时也应当注意与实习医院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使得双方在教学的方法、对学生培养的目标以及教学大纲等问题上达成共识,并积极健全实习管理的网络,充分发挥资源,共筑育人之路。5.应当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改革对学生考核的方式。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传统的理论知识考核之外,还应当注重和加强对于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核,并且可以设置理论考试未通过不予参加实践技能考核资格这一条例,这也将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核能够很好的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等等,从而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查看全文

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我国自199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来,高校加大了对执业医生资格考试的重视程度,如何利用该考试科学指导教学工作,是当前高校必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执业医生;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本科教学

作为世界各国均认可的执业医生资格考试,是医疗领域人才的基本准入制度,也是衡量医学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核心支柱专业,其肩负着培养良好职业素养、扎实临床实践能力医学人才的重任,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指导临床医学本科教学工作,从而提升医疗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1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概论

为科学认定医师资格,世界各国通常都采用医师资格考试的方式,我国自1999年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通过法律的方式确定我国医师行业准入制度。执业医生资格考试分为四个部分: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主要为考核医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与实践能力,为探索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趋势,本研究借助网络等途径,查询2009年~2015年执业医生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1]:从表1数据可知,近年来报考执业医生资格考试的医学生越来越多,就考试总通过率而言,其大体上呈下降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医学生自身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仍不理想,基于此,教师必须加大对临床医学本科教学理念的重视程度,创新临床医学教学方式,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效率与质量。

2基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指导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策略

查看全文

预防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思考

1应用型临床医学本科人才的特点

应用型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必须具有全面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扎实的应用医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群体预防与个体治疗的认知,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及决策能力,熟练的现场调查技能,善于从医学实践中客观地分析和评价问题[2].临床医学生作为卫生事业一线人员,直接针对患病群体,第一手收集和获得最初的健康资料,直接参与防病治病和对病人的权威指导.未来临床医生不仅从事临床个体的医疗保健,更要掌握从人群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生应该具备以下七个要素:医学专家/临床决策者、交流者、合作者、管理者、健康促进者、学者、职业家.

2预防医学的教学思想和对策

2.1教学思想

通过医学教育教学培养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临床医学人才,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需求,以医学教育认证标准为基础,以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强人文,厚基础,重技能,高素质”为目标,构建预防医学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培养模式、课程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改革为重心,推动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医学教育和社会医疗保健服务的整合[3].

2.2教学对策

查看全文

案例式临床医学教学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我校2012级少数民族临床医学班随机抽取1个班(82人),采用LBL教学方法。

1.2研究方法

两组均为传染病部分章节的理论课教学内容。安排在重点、难点章节进行,LBL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逐章系统讲授,案例式教学组采用小班分组教学,每组学生提供典型病例的完整临床资料,由学生小组讨论后给予诊断,最后由教师总结。

1.3评价不同教学模式效果的方法

查看全文

临床医学英语教学论文3篇

第一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国国际化高水准医生培养过程中,临床医学英语教学非常重要,但传统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与效率差强人意。时代的进步,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智能手机与微信软件普及日益广泛,文本、图片以及公众号等日新月异,微信新媒体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取得显著成效。以汾阳学院为例,论述临床医学英语教学中微信新媒体的应用相关知识,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关键词:英语教学;微信新媒体;临床医学

一、临床医学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众所周知,临床医学英语教学中,单词量大,词根、词缀涉及范围广,相较之大学公共英语,单词读音与拼写难度大,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汾阳学院临床医学英语教学工作。同时,因各科室轮岗学生,需要学习很多医学内容,病房患者收容有很大压力,不能集中时间系统化学习临床医学英语,因此在本学院临床医学传统英语教学中,以学习课本英语词汇为主,借助短期死记硬背应付专科考试的现象较为普遍。值得注意的是,此过程中学生医学英语实践应用环境与经验不足,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不了解最前沿医学研究信息,使得本校医学院学生逐渐忽略临床医学英语的学习,教师应用新媒体开展教学的积极性备受打击,不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最终使得本学院临床英语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所以,本学院临床医学传统医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是“教”与“学”双重压力,为了实现国际化高水准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本校医学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及实践能力。

二、微信新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

查看全文

临床医学案例教学法研究

【摘要】案例教学法对培养新时代临床医学人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以其真实性、生动性和启发性在多个教学领域被广泛使用,但是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组织和实施仍处于探索阶段。基于此,为了在临床医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思维等能力,本文在浅析案例教学法作用的基础上,讨论临床医学中案例的编写和设计,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探究如何在临床医学中组织和实施案例教学法。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学;案例教学法;组织与实施

临床医学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教程和内容运用微型案例、典型案例和复杂案例来展开教学,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关系,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地理解临床基础知识和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并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探究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中组织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它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灌输式”教学,以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它旨在提高学生处理病例的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时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可以说,案例教学法是对现实问题的真实模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纸上谈兵带来的局限性,并且它在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或治疗方法时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在一次次的案例讲解中,学生还能得到有效的临床模拟锻炼。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空泛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掌握临床的基本技能和综合发展个人的医学能力。

二、临床医学中案例的编写和设计

查看全文

临床医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1存在的问题

1.1设备的配置跟不上教学需要

在传统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基本上就能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资金投入较少,而多媒体教学对教学硬件的要求高,并不仅仅是一台电脑、一台投影仪就可以的,还需要相关配套设施,应该具备的辅助设施包括:刻录机、数码相机、扫描仪、数码摄像机、可靠的数据存储媒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还需要高性能的个人电脑、编辑软件以及常用的素材库。而我院这方面的配置还存在欠缺,部分计算机配置过低,如内存只有512M,医学课件特别是肿瘤放射诊断与治疗的图像大多占用空间大,不能顺利播放,有的计算机配置虽然可以达到要求,但软件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学必需的软件没有装,“现用、现找、现装”的做法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包含有图片和影片的课件容量较大,拷贝时往往需要移动硬盘或固态硬盘,而实际情况是教师备课阶段所需要的设备基本上自行解决,这就造成了备课质量的不均一性和不稳定性,也给电脑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机会。

1.2课件的制作不符合教学目的

我院教师在医学院学习了C语言、Foxpro等操作技术,没有经过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正规培训,大多自学成才,制作课件的水平较低。其制作的课件有些以文字为主,穿插几张表格及图片,没有动画与影像内容,缺乏图、文、声、像的有效结合,个别教师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将书本内容大段粘贴到幻灯片上,这样的课件难免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有些课件过于花哨,过多地使用图片、视频、动画,学生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到课件本身上,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有的课件制作软件版本过低,是用WPS制作的,而且没有转换成在WindowsXP环境下可播放的格式;还有的课件在制作时,对占用空间和播放速度的要求估计不足,用BMP格式存储图片,占空间过大,出现播放停滞、死机等现象。因此,提高教师自身计算机水平,对其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进行专业培训是目前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关键。

1.3讲课的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