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规划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4 03:06: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理财规划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人寿保险个人理财研究论文
目前,国内个人理财市场方兴未艾,客户的理财需求日益增长,寿险业提供个人理财规划服务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国际同业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已经蔚然成风,国内保险界也开始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个人理财服务模式。从长远看,寿险业开展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将对寿险业产生积极影响,为寿险公司、人及中介机构、寿险客户带来多赢结果。未来几年,我国寿险业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将呈现出四大新趋势,进一步推动我国保险市场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国内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兴起背景
(一)需求方:客户理财需求日益增长
麦肯锡公司曾预计,2002年中国个人金融理财服务市场的税前利润将达31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极具潜力的国家。虽然这一预计显然高估了一些,但国内“理财热”的兴起却是显而易见的。分析表明,理财热的兴起至少有以下几点因素:
1.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恩格尔系数下降加快。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1978—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1年的6859.6元,年均实际增长达到6.4%。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下降加快。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与1978年的57.5%相比下降了19.6个百分点。特别是1996年至2001年,恩格尔系数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共计10.7%,年均下降2.1%。显而易见,人们的货币支付能力大大增强之后,在满足基本消费的同时,有了更多的资金满足其他方面的消费。
2.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体制改革激发了居民的理财需求。最近几年国家推出的货币分房化、教育产业化以及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观念,也激发了居民理财的需求。也就是说,现在人们必须自己面对怎样实现家庭的购房计划、保障下一代受到良好的教育、保障自己的健康以及安享晚年等人生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全面的、相互协调的家庭财务计划和投资计划,即我们常说的理财规划。
人寿保险个人理财规划分析论文
一、国内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兴起背景
(一)需求方:客户理财需求日益增长
麦肯锡公司曾预计,2002年中国个人金融理财服务市场的税前利润将达31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极具潜力的国家。虽然这一预计显然高估了一些,但国内“理财热”的兴起却是显而易见的。分析表明,理财热的兴起至少有以下几点因素:
1.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恩格尔系数下降加快。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1978—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1年的6859.6元,年均实际增长达到6.4%。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下降加快。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与1978年的57.5%相比下降了19.6个百分点。特别是1996年至2001年,恩格尔系数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共计10.7%,年均下降2.1%。显而易见,人们的货币支付能力大大增强之后,在满足基本消费的同时,有了更多的资金满足其他方面的消费。
2.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体制改革激发了居民的理财需求。最近几年国家推出的货币分房化、教育产业化以及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观念,也激发了居民理财的需求。也就是说,现在人们必须自己面对怎样实现家庭的购房计划、保障下一代受到良好的教育、保障自己的健康以及安享晚年等人生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全面的、相互协调的家庭财务计划和投资计划,即我们常说的理财规划。
3.金融产品的日渐丰富提高了人们的投资理财意识。20世纪的最后10年,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西方国家资本市场近百年的历程。从金融品种看,股票基金债券等常见的投资工具都初具规模。截止2002年9月,我国深沪两市总市值达4.4万亿元,上市公司数有1200多家,投资者开户数达6850万户。金融产品的日渐丰富既提高了人们的投资理财意识,又为人们的理财规划提供了可实施的投资渠道。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地对800人做的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4%的人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41%的人需要个人理财服务。PA18个人理财网站专业调查显示:50%以上的人是无计划分配资产的;78%的人愿意接受专家顾问意见,自己理财;25%的人愿意接受服务委托理财;70%的人认为有必要时常对自己的投资绩效进行评估;50%以上的人愿意支付顾问费。由此可见,我国居民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需求是热切而且比较成熟的。
人寿保险个人理财管理论文
[摘要]理财规划的最高职业资格CFP,即注册金融策划师或理财规划师有望登陆中国大陆。目前,国内个人理财市场方兴未艾,客户的理财需求日益增长,寿险业提供个人理财规划服务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国际同业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已经蔚然成风,国内保险界也开始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个人理财服务模式。从长远看,寿险业开展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将对寿险业产生积极影响,为寿险公司、人及中介机构、寿险客户带来多赢结果。未来几年,我国寿险业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将呈现出四大新趋势,进一步推动我国保险市场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国内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兴起背景
(一)需求方:客户理财需求日益增长
麦肯锡公司曾预计,2002年中国个人金融理财服务市场的税前利润将达31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极具潜力的国家。虽然这一预计显然高估了一些,但国内“理财热”的兴起却是显而易见的。分析表明,理财热的兴起至少有以下几点因素:
1.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恩格尔系数下降加快。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1978—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1年的6859.6元,年均实际增长达到6.4%。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下降加快。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与1978年的57.5%相比下降了19.6个百分点。特别是1996年至2001年,恩格尔系数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共计10.7%,年均下降2.1%。显而易见,人们的货币支付能力大大增强之后,在满足基本消费的同时,有了更多的资金满足其他方面的消费。
2.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体制改革激发了居民的理财需求。最近几年国家推出的货币分房化、教育产业化以及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观念,也激发了居民理财的需求。也就是说,现在人们必须自己面对怎样实现家庭的购房计划、保障下一代受到良好的教育、保障自己的健康以及安享晚年等人生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全面的、相互协调的家庭财务计划和投资计划,即我们常说的理财规划。
个人投资规划的步骤研究
投资规划是理财规划领域中的专业术语,它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投资。投资规划是一个有步骤、有目的的程序化过程,理财规划师首先对客户投资需求和投资目标进行分析,继而根据当前投资环境制定资产配置策略,指导客户进行具体的投资行为,并及时对阶段性投资目标的实现情况做出评价。如果未能实现既定目标,则应对先前的资产配置做出适当调整,继而执行调整后的资产配置策略。因此,可以看出投资规划还是一个执行-反馈-修正-再执行的动态化过程,它的总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
一、确定投资目标
确定投资目标是投资规划的起始点,目标设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投资规划的其它环节。要确立合理的投资目标就要对客户信息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其主要着力点是客户风险偏好分析和资金性质分析。在对客户各种相关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合理的、切合实际的投资目标。
(一)风险偏好分析每个客户都有自身的风险偏好,这与客户的性格、所处的生活环境等主客观因素息息相关。客户风险偏好并不是可以简单识别的,而是需要各种量化指标、问卷调查来辅助判断。理财规划师教材中提到的客户现有资产组合表(见表1),用以判断客户风险偏好,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也可以通过客户当前成长性资产占总资产百分比与公式[(100-年龄)/100]*100%进行比较,判断客户风险偏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客户风险偏好的判定无一定论,理财规划师应有自身对风险偏好判断的一套标准,力求准确判断客户风险偏好,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出符合客户自身特点的资产配置。
(二)资金性质分析资金性质分析是确定投资目标的必要环节,不同的资金性质影响着资产配置结构。例如客户剩余资金在短期内没有消费需求,可将其大部分资金用于长期投资;客户资金用于子女高等教育支出,越临近支出日越应当采取保守的投资策略,以保证本金安全为首要前提。理财规划师在综合分析客户资金安全性要求和期限要求的基础上,对资金做出安全等级和期限跨度的定性判断,为制定合理的投资目标打下基础。
(三)投资目标确定确定投资目标不仅要考虑客户的风险偏好和资金性质,还要考虑初始资金的准备、未来追加资金的来源,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资金平均报酬率,客户的自身素质和家庭成员情况等各类因素,以便理财规划师在综合考虑影响投资目标的各方面因素后做出定量判断。确定投资目标主要是解决三个问题,即需要多少时间,达到多少收益,达成什么目标。例如某人将十万元用于投资,通过十年时间,获得十二万元收益,满足未来十年养老需要。因此,投资规划的目标是直观的、可量化的、切实可行的,它体现了投资规划不同于投资的目的性。
高职投资及理财专业的双证实践
一、何谓“双证”制度
“双证”制度是指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获得毕业文凭的同时,必须参加与其专业相衔接的国家就业准入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高职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双证”制度其根本方向和主要目的都是以职业活动的需要作为基本依据,为了促进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提高,有效地促进持证者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二、实施“双证”制度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现代社会就业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有利于保障就职者的基本能力,有利于引导就职者的职业发展。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院校毕业职业能力的证明,是社会人才市场的要求。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历来重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在一些政策法规中多次提出实行“双证书”制度的要求。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8条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8年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详细说明:“要逐步推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教育部2006年的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高职教育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2009年2月20日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中进一步强调“要积极开展工作,切实落实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这些文件的出台为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职业教育实施“双证书”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
三、实施“双证”制度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为例
(一)可行性分析
行为决策理论在理财规划中的运用
得益于行领导的关心和人力资源部门的精心组织安排,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分行第十期管理干部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参加《行为决策和风险管理》高级培训课程,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短短4天的培训不仅让人终身难忘,更让我终身收益!
此次培训的课程由美国南达科达州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田教授和光华管理学院张志学副教授主讲,两位教授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进化和人类行为等多角度,旁征博引古今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我们面前全景展示和描绘人类行为决策的全过程,深刻剖析和探究行为决策与风险管理的内在关联,从理论的高度启发我们在实践决策中的学会规避陷阱、理性决策,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在培训中边听边思考,感受最深的是王晓田教授的“三参照点理论”,通过该理论的学习,觉得运用到银行理财规划也十分有效,现把我的学习体会汇报如下,供大家参阅。
一、“三参照点理论”简介
“三参照点理论”是在“前景理论”的发展和升华,“前景理论”由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卡尼曼教授提出,他通过一个s型价值函数来更为准确的描述了决策过程,并表明非理性行为可以被识别及预测,王晓田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参照点理论”,他认为人们在面临决策和选择时,同时在考虑两件事:如何使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最大化,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底线不保的可能性。因此,人们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心理上实际考虑了三个参照点(三个要素):目标、现状、底线,由此推导出失败、损失、获益、成功四大区域。
运用三参照点理论模型,可以很好解释决策者风险决策心理,借此启发决策者在风险决策时应尽量做出理性决策,减少失误。用通俗语言解释就是:当人们处于赢利状态时,他会选择不冒险或减少冒险,成为风险规避者,求稳;反之,当处于亏损状态时,会选择破釜沉舟,放手一博,成为风险寻求者,以期乱中取胜。
居民个人投资理财规划策略探讨
摘要:以下是对我国的城镇居民目前情况和居民理财风险的承受程度及其认知所做的调查结果抽样进行分析,对居民的理财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进行分析。对不同类型居民的家庭中提出相应的适合居民不同的理财模式,给城镇居民的家庭理财进行参考。
关键词:居民个人;规划体系;投资理财
我国金融的行业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化,及其投资的理财行业已经渐渐步入了层次的发展阶段,和过去来说,目前的投资理财产业,发展速度更加快捷,居民个人对投资理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更加加快了投资理财的发展,使其成为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行业。投资理财的不断发展,对居民的收入进行提高,使我国的经济得到发展。所以说,投资理财行业,在我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发展。
一、居民的个人投资及理财目前状况
第一,居民对理财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城乡的居民总体,对可支配的收入渐渐增加。人们资金的剩余闲置,促使了人们对及其途径进行多方面寻找,投资理财这一行业,很好对资金增值保值这方面满足了广大居民。促进其理财观念的形成和其行为的发生,对相关的行业发展以及其经济建设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理财的讲解活动,及其投资想法的发展,对于投资理财的理性化正在不断引进到各个阶层,我国居民对投资理财的热衷程度正在不断增加,已经慢慢变成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
第二,对投资理财进行盲目选择,投资理财是一种风险投资,所以说,每笔理财不可能都会得到收益。由此,对理财进行投资时要对其有一个很清晰地了解。能掌控预期收益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对相关权益和自身经济收益有一个保证。我国的居民还不是对投资理财有一个很好的了解,以及相关的理财公司也对居民进行引导,从而,造成了目前的居民进行盲目选择理财活动,对经济的收益带来影响。由此居民与其理财公司从此便产生了严重经济的纠纷及其问题,居民矛盾冲突的爆发比较剧烈,对社会的经济秩序及其稳定运行,都造成了很严重的困扰,目前,我国的居民在个人投资的理财活动普遍存在的现象。
个人投资与理财研究论文
摘要:个人中长期投资理财就是通过对财务资源的适当管理来实现个人生活目标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为实现整体理财目标设计的统一的互相协调的计划。要想成功的投资理财,您就需要更细致地去考虑您的未来。只有弄清您一生中各个时期可能需要些什么,您才能够制订出一个有效的投资计划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关键词:个人理财投资理财建议
0引言
“理财”一词,最早见诸于90年代初期的报端。此后随着我国股票债券市场的不断扩张、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日趋丰富和市民总体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财”概念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理财不同于投资,当然投资是理财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和内容,但理财的内容要广泛得多。在个人的中长期投资理财规划中,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还要考虑财富的保障,即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在人生的旅途上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意外,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也同样存在各种系统性风险,这就需要我们用合理的投资与理财规划来抵御风险。国外投资理财经验表明:投资理财业的蓬勃发展,从宏观上讲对振兴第三产业和国家避免泡沫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从微观方面讲对切实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一生安心生活体系的构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人们应该学习终生投资理财知识来保障自己全家安心生活体系的有效性。
个人中长期投资理财就是通过对财务资源的适当管理来实现个人生活目标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为实现整体理财目标设计的统一的互相协调的计划。这个计划非常长,将贯穿人的一生。个人中长期投资理财规划包含了三层意思:首先要清楚自己有哪些财务资源;其次要对自己的生活目标有清醒的认识;第三,要有一系列统一协调的计划。用现金流的管理把所有的计划综合在一起,协调所有的计划,并让所有的计划都能够满足自己的现金流,这就是个人中长期投资理财的核心内容。
1个人中长期投资理财规划的建议
建立高职投资及理财专业设计
当前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众多的理财人员活跃在银行、保险、证券、税务等行业,以专业化的金融知识,指导人们理财和制定投资计划,以实现客户的财务目标。据我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一项国内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0%的居民希望自己有理想的理财顾问,50%以上的人愿意支付理财咨询费。可以看出目前人们迫切需要全面专业的理财服务。因此,理财规划师这一全新的职业在我国显露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形之下,我国在投资与理财专业的教学方面却出现了明显滞后的局面。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的观念。这种不合理的教育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素质不高,尤其岗位实用技能与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相差太远,对该专业学生的毕业产生很大影响。
1.投资与理财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原因一是专业的社会认知度低,当时大多数人都不大了解该专业。二是是教育教学模式不合理,致使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素质不高,尤其岗位实用技能与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相差太远。三是专业定位还不是很明确,虽然在专业设立之初,都看到了该专业的广阔发展前景,但具体到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认识不明确统一。由于该专业是新设专业,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资料,没有一套成熟的教学计划,该专业是在参照会计、金融保险等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再结合本专业特点,制定的投资与理财专业的教学计划。
具体来说,投资与理财专业教学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内容形式单一。目前,金融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永远大于“研发型人才”。具体到金融企业,其岗位设置的层次特点来看,目前占有较大比重的仍然是操作应用型一线员工,如营销岗位,并不要求员工具有研究开发方面的能力。
商行理财的困境与解决办法
在我国国民收入不断增张的情况下,引发了对专业化投资指导的需求,以追求更好的投资组合,来达到防范风险并获得更高收益的目的。同时,国内商业银行在为开拓新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动机推动下,个人理才业务逐渐成为银行业务发展的新方向。在需求和供给共同的作用下,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迅速成长。随着2005年11月1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正式实施,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道路。但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困境
1.理财产品同质化
根据《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这就制约了商业银行在其它金融领域发展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只能是对原有的存贷业务作简单的重新组合,不能利用证券和保险市场为客户实现价值增值,理财方式更多的停留在建议规划上,个人理财业务本质不能得到体现,使目前的个人理财业务成为纯粹的技术服务,直接造成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在产品功能上大同小异,各家银行推出理财业务基本上仅是转账、代收代付等常规业务,未形成的系列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理财产品,更谈不上被大众普遍接受的理财品牌。
2.理财产品定位无针对性
个人理财业务就是向顾客提供信用、投资、管理等服务,这些顾客包括企业业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等社会不同阶层。目前商业银行对所有这些用户实行的多为一刀切的“进门价”制度,但由于他们可支配资金数量不一样,期望通过理财达到的目的也不一样,在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和严格的市场细分下对所有这些客户提供的无差别、无个性的大众化服务的话,就会引起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层度降低,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对外形象,造成客户流失的客观事实,给理财业务的发展增加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