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3 15:15: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老师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老师论文

英语老师技能训练论文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师教育

论文摘要:改革英语教师基本技能练课程,使其成为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英语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在必行。文章基于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的新挑战以及教师专业化时代对英语教育师范生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提出的要求,探讨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合格中学英语师资的重要任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是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培养I1标的基本构成因素,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则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部相继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版和高中版等课程改革指导性文件,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学改革。高师英语专业如何与中学英语新课程接轨?基础教育改革对高师毕业生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对高师毕业生的学科教学能力的高要求。因此,在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必须加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我们在本专业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外语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和教”的能力。对高师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必须首先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科教学技能和教育能力。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掌握比较过硬的英语教育技能;作为未来英语教师的高师学生,必须加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

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

国内学者吴一安的研究认为,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由四个维度构成:(1)外语学科教学能力,(2)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3)外语教学观,(4)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英语学科教学法课程不应该是纯理论课,而应该“把培养学生外语学科教学能力放在首位,”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理论知识的传授要为培养学科教学能力服务。

查看全文

语文教学论文-最好的老师

语文教学论文

当汤普生夫人站在五年级学生面前时,她撒了一个谎。像绝大多数老师一样,在第一次面对学生时,总是告诉孩子们,将对他们一视同仁。

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比如,汤普生夫人就很不喜欢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名叫特德的小男孩。汤普生夫人注意到这个孩子很乖张,与其他孩子合不来;他总是穿着一身脏兮兮的衣服,似乎从未洗过澡;他的学习也很不好……每当汤普生夫人的目光落到特德身上,她就会不由自主皱眉头。

一天,校方要求汤普生夫人必须阅读班上每个孩子的档案。她把特德的那份抽了出来,放在了最后。然而,当她读到这个孩子的评语时,她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一年级的老师这样写道:“特德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作业整洁而优美,很有礼貌……总是给大家带来欢乐。”二年级的老师写道:“特德很优秀,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但这孩子很不幸,他妈妈的病已到了晚期。家庭生活对他而言,将是一场考验。”三年级的老师写道:“妈妈的死给他很大打击。虽然他试着尽最大努力,但他的父亲对这些毫不在意。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会毁了他的。”四年级的老师写道:“特德对学习不感兴趣,他孤僻内向,没有朋友,有时还在课堂上睡大觉。”

直到这时,汤普生夫人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她为自己感到羞愧。圣诞节来临,孩子们都送来了精致、漂亮的礼品,煞是惹人喜爱。特德也送来一份,不过是用一张包装食品的旧褐色包装纸包裹着的。如果在从前,汤普生夫人会不由自主地皱一下眉,而现在,汤普生夫人却感觉心中沉甸甸的。

查看全文

真爱无悔--老师师德主题教育论文

下星期就要期末考试了,复习这段日子,学生们确实非常辛苦,为了活跃气氛,缓解压力,我提议举行一次演奏会,学生们用一片欢呼声回答了我。

班会课上,赵明正用萨克斯演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优美的旋律使人产生无限遐想。朱晓楠的小提琴《幽默曲》时而欢快、活泼,时而舒缓、悠扬,轻轻地扣动着学生们的心弦。不一会儿,他们便合着曲子轻轻地打起了节拍。一个个神情专注,如痴如醉。就连平时爱跟同学唱反调的刘煜也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微张着嘴,侧着脑袋倾听,眼睛里充满着光彩。

我静坐于教室一侧,默默地享受着这期待已久的温馨与和谐。

不知不觉中,思绪已回到了一年前……

当时,由于该班班主任的儿子不幸在车祸中丧生,这位老师精神受到打击后有些失常,不到一年时间该班就成为全校出名的乱班。有相当一部分男生受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抽烟、玩电子游戏,打群架成风。有几位男生竟自称黑社会老大,每人领着一帮兄弟,整日无法无天。跟老师顶嘴、吵架已是家常便饭。课堂上打得头破血流的事也时有发生。更为过分的是,老师批评两句,有的甚至拿饮料瓶、文具盒往老师身上摔。不但严重扰乱了课堂纪律,还威胁到师生的身心健康。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连续换了几位班主任都不见起色。并且这种坏的班风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有时,他们课堂上打架被叫到办公室后,同年级的老师只要上前询问情况,他们就眼露凶光,拒绝回答。孩子在这样的班级里学习,家长也常常提心吊胆,怨声载道。当时,作为年级组长的我,每天更是如履薄冰。除了上好自己的课,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外,还得随时准备着处理来自该班的突发事件,一种大祸临头的预感时时笼罩在心头。当我亲眼看到他们在老师面前那种气焰嚣张的模样,真的是又急又气。急的是:都已经四年级了,还不知道操心学习,小学根基打不好,将来无法完成学业,,必将贻误前程。气的是:小小年纪性格竟然扭曲成这样,如果不及时扭转,即使文化课学得再好将来还不照样会成为社会祸害!

与其说是一种使命感还不如说是眼前的处境迫使着我于2003年6月向学校提出了担任该班班主任及语文老师的申请。

查看全文

提高物理老师授课教学能力论文

论文关键词:物理教师课程能力教师教育培养策略

论文摘要: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到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了解物理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现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改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课程自主权,这是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挑战。课程能力在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体现教师教学质量、满足新课程改革需求、促进教师个性发展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能力。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进行改进,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课程能力的内涵

从词义上理解,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以人的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的。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适于多种活动要求,如各种认识和实践活动;特殊能力适于某种专业活动要求。物理教师课程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教师个体在物理课程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并体现出来的,直接影响物理课程活动及其成效的个性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的总和。

顺利完成任何活动都需要构成能力的诸要素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亦不例外,它也具有自身的一个能力结构,这里尝试将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结构细化为学科特质、能力类型、能力层次与时间维度。

查看全文

目前体育老师激励现状探讨论文

摘要:文章利用激励理论的相关内容,采用文被法分析目前普通高校体育管理体系中体育教师的激励现状,并从“以人为本”的管理角度出发,结合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研究如何进一步调整关于体育教师的激励方式,旨在为加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挖掘体育教师潜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激励方式调整适应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不断深人的情况下,如何充分挖掘体育教师的潜能,引起了高校体育管理者的极度关注。激励方式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其能否与体育教师职业特点相适应,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原因主要有三:首先,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主体,其工作态度如何,主要是依靠合适的激励方式来激发其自身内在的追求或需要并赋予活力,使他们产生工作满意感,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其次,体育教师的生活、教学、科研、训练、比赛等行为是指向一定目的物,并总是为有所为而发,也要靠激励来形成。第三,体育教师的职业行为也只有通过激励的方式才能矫正、保持和延续,并以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结合现代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原则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及任务,对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激励方式作适当调整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1关于激励的概述

激励一般包括奖励和惩罚两种不同的方式。行为科学认为,奖励是社会对人们的良好行为或取得的突出成绩,作出的卓越贡献给予积极肯定,以促使人们将这种行为保持和增强,加快人的自我发展、完善,为社会创造更大更好的效益;惩罚则是社会对人们的不良或不正确行为给予否定,以促使人们的行为变异,增强反应强度和内驱力,警戒他人,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川。要研究激励方式,就必须要了解激励的定义,关于激励的解释国内外的学者给出的定义不尽相同,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将激励描述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

坎波尔和普利特查德在1976年解释激励为:“激励必须研究一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人的智力、技能和对任务的理解以及环境中的各种制约条件都保持恒定不变的条件下,能说明一个人行为的方向、幅度与持续性。

查看全文

幼儿小班老师和学生的沟通要领论文

[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懒感。我们只有与幼儿互相交流,在情感、认识上达成一致,建立朋友关系,同幼儿及时沟通,才能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为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

[关键词]幼儿幼儿教学师幼间沟通

一、消除幼儿的陌生感

对于刚从家庭和父母怀抱中走出来的小班幼儿,初入园时,由于对环境的陌生和不适应,会表现出恐惧不安、焦虑紧张、沉默不语、不合群,等现象,他们会表现出大哭大闹,那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缩短师幼间的距离,在最短时间内消除幼儿的陌生感,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每天笑脸迎送每个幼儿;(2)发现幼儿的优点及时鼓励、表扬;(3)以主人翁的态度给每个幼儿细心的照料,耐心的说教,让孩子觉得老师很爱他,就象他们的妈妈,这样不知不觉地消除孩子的陌生感。

二、教师的热情与表扬是师幼间沟通的保证

热情与鼓励对原来成就水平低、缺乏学业动机的幼儿有良好的影响。如:原来我们班的一个孩子,听他外婆说,以前在其他幼儿园读过一年小班,在人们眼中他是个不开窍的呆孩子。记得开学初,他常常咬人,别人上课坐在位置上,而他一会儿躲在钢琴后面,一会儿躲在柜角里。你跟他讲道理,他什么都懂,也知道咬人不好。于是,我对他作了个别跟踪观察,发现他有优点,当他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他会说,谢谢你。我就抓住这一点,在小朋友中表扬他,给他自信,让全班幼儿向他学习,对人有礼貌。就这样,呆孩子开窍了,现在这孩子变化可大了。他能安坐在座位上,上好每节课,并能与同伴合作游戏。原来在人们眼中的呆孩子变得聪明、活泼、健康了,使他在集体中感到温暖,慢慢地改掉了自己的一些坏习惯。

查看全文

代课老师权益保障分析论文

1代课老师的由来及其生存现状

代课教师指当前学校中除正规教师之外学校雇用的临时教学人员。他们通常没有事业编制,一般都是因为乡镇一级无法吸引正规毕业生到农村来当老师,只能通过用很低的工资来招聘一些农村里有一点文化的人来承担当地中小学生们的教学任务,因此又把他们称为“民请老师”。

还有一部分代课老师则是因为在80年代初,教育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老师,但是某些地区有一部分“民请老师”错过了省上的登记,或者是因为登记的那年正好不在职,没有登记上,那么这些“民请老师”也就成为了后来的“代课老师”。

尽管这一群体构成的社会因素比较复杂,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但他们确实缓解了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短缺的燃眉之急。然而也就是这么一个特殊奉献的群体,他们自身的生存现状却令人堪忧。据调查,甘肃省渭源县有600余名乡村代课教师每月仅拿着40元到80元不等的工资。每月拿40元工资的又占了代课教师的70%,部分代课教师这样的工资已拿了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的11个县市,172个乡镇的9936个代课老师,每人每月的平均工资为81.6元,并且除了这微薄的工资,再没有其他补偿。而云南省十个地州市代课老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也仅为113.99元。这些调查数据令人震撼。

2关于清退政策以及可能造成的现实问题

2.1关于清退代课老师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学生害怕老师的目光论文

原来,他的苦恼来自他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那是他在幼儿园大班学习的时候,同桌是一个小姑娘,性格活泼,长得也漂亮,很快他们就成了好朋友。这时的小孩子从影视节目中也都知道,当朋友过生日的时候应该送给朋友一件生日礼物表示祝贺。有了这个念头之后,小明就开始把妈妈每天给他的买零食的钱悄悄地攒了起来。到了同桌女孩生日的那一天,小明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了小姑娘。可是正当他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非常高兴的时候,妈妈不知怎么知道了这件事。回到家里,妈妈问明了情况立刻就发火了,上去就打了小明两个耳光,而且还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你刚这么大点就不学好,搞闲情,没出息!……”这两个耳光和劈头盖脸的责骂使小明感到自己一定是干了一件非常丢人的大错事,所以第二天到了幼儿园见到同桌的女孩时就觉得很不自然。正巧这时小姑娘的父母工作发生调动,几天之后小姑娘也转走了,小明就更觉得难过了,因为他真的很喜欢这个小朋友。

这件不愉快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大,在小明的记忆里渐渐地模糊了。可是就在小明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发生了一对六年级的男女学生因早恋而离家出走的事情,校长在校会上严厉批评了这种行为,接着班主任老师在班会上又反复批评这两个学生的早恋错误。校长和老师的严厉批评立刻就使小明想起了自己幼年时的“错事”,女班任老师的激烈批评又再次使他想起了妈妈当时的责打,他觉得班任老师的话都是在指责自己,老师一定知道了自己当时的“丑事”。当时,小明一边听着老师的批评一边羞愧地责备自己:“我那么小的时候就有这种事了!……”沉重的自责和羞耻感使他在整个班会的时间里一直都没能抬起头来。从这时起,小明开始疏远女同学,不敢和女同学接近说话,他觉得女人的眼睛可以看出自己心中的“坏念头”,所以渐渐地他不再敢面对女性的眼光了,尤其是女老师的目光。尤其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即使走在马路上对那些从身边经过的女人的目光也不敢正视。偶然相视会感到心跳加快,恐慌不安。于是他就特别注意躲避女人的眼光,在课堂上即使老师只是随意地扫视到他的时候,他也要慌忙将视线转到别的方向,有时还会感到全身一阵发热冒出热汗。

到了初中,在课堂上的情况更严重了。听讲时不只是害怕女老师的目光,就是男老师的目光也感到恐怖了。只是在这期间这种怪毛病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还不大,所以心理负担也不太沉重,总希望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够克服这个毛病。但是升入高中以后,课程负担加重了,学习上竞争的压力也加大了,所以他越来越感到害怕老师目光的毛病是他学习上最大的障碍。他不知多少次地尝试着看一眼老师的目光,然而每一次都在瞬间慌忙地躲开老师的眼睛。有时遇到不得不向老师当面请教的问题时,也是低着头向老师提问,心情也十分慌乱,结果常常是不懂的问题依然没有弄明白。而且每一次事后都感到后悔、自责,可是下一次还是照样重复这样的“悲剧”。于是,随着学习成绩的明显下降,他开始痛恨自己的无能和胆怯,自卑的情绪也越来越严重。

当然,小明同学毕竟是一个理智而勇敢的青年,他相信科学,相信心理咨询的助人艺术,所以他终于勇敢而果决地走进了心理咨询室,获得了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走进了生活的新天地。

B、简要评估和诊断

小明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属于对他人的目光恐怖,是社交恐怖症的一种。

查看全文

职校英语老师的激励方式探究论文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角度,分析了影响外语学习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提出了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激励策略。

关键词:高职外语教学激励策略学习态度学习动力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然而,高职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师、生相互抱怨的情况。教师认为学生英语基础太差,无论付出多少,成绩提高不大。学生则认为就读高职院校,是以学技术为主,至于学不学英语无关紧要,甚至还抱怨教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此,提出一些有关英语教学中使用激励策略的建议。

一、教师激励策略应用的理论依据

1、学习态度

心理学家D.Brown认为态度像人类情感的所有方面一样,在孩童时期就开始发展,并FL受人类经验中情感因素的交互作用,从而形成人的自我感觉,以及对别人和事物的感性认识。态度对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出于何种动机,学习者都能因积极的态度而受益,因消极的态度而受损。D.Brown得出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结论是,消极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教师就需要了解在外语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

查看全文

学校老师道德人格简析论文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对《纲要》的重要性、先进性、及时性已达成共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实施《纲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使其真正地发挥作用。在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应是道德教育问题,而道德教育的关键是中小学教师自身道德水平的问题,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道德水准,特别是道德人格乃是全社会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我们必须把中小学教师的道德人格作为研究课题的重要原因。

人格问题乃“做人之道”。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内在组织,它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以及体格和生理特点等心理物理个体性的多面综合,简单地说,就是指个体的差异,也可以叫人格的个性特征。如果我们完全从伦理或道德的语境中谈人格,就是指人的品格,是指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低,也可以称人格的品质特征。所以,无论是从心理学还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分析人格问题,都很难区分开人格的个性特征和品格特征。这与过去的教学理论研究只重视物质世界问题的研究,不重视人的问题的研究,在有关人的问题上大多偏重对学生问题的探究,却常常忽视对教师本身的研究。

心理学上的人格解释至少在两个方面是与伦理问题相沟通的。第一,道德人格是人格的组成部分。能够正视环境与个人的责任,因而对自身、别人或所居处的环境,能够正确适应的所谓“健全人格”,如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亦可认定是一种道德人格。第二,人格的动力特征与道德问题相沟通,以某种行为方式行动或能以某种特定结构组合一系列外在行为表现的整合能力。所以,人格的心理学与伦理学的解释是沟通的,人格与道德问题有相关性,讨论人格建构不可不讨论道德教育,尤其是道德人格的建构。而道德人格的建构有外部和内核两个层面,前者指一系列的道德行为规范组成的外在系统的建设,后者指道德观念、情感、信念等内在系统的建构。由于中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更应着力关注对自身的道德观念、情感、信念等的内在系统的建构,加强人格修养。

我们之所以要将中小学教师的人格修养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是因为在每个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媒体是学习的源泉,有很大的社会化力量,在青少年生活的不同时期,这些社会媒体都有各自突出的作用,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施加不同的影响,特别是中学教师的人格修养,甚至影响着学生们的终身,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带有社会责任,对学生人格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从学校教育来看,教师的人格,体现着教师之间的个性差异,诸如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稳重的态度、积极的兴趣、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品性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的教师身上的外在表现是不同的,具体反映在教师个体为人处事的道德风尚上,体现在不同的教学风格中,也表现在不同的德育环境里,而这些反映与表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德。可见,教师的人格与师德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切师德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学生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由此可见教师人格的力量。学生往往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