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妇女护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10:53: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老年妇女护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老年妇女护理

妇科老年病患临床护理策略分析论文

【关键词】老年妇女急性精神障碍护理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接受妇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逐渐增大。妇女在60岁以后即进入老年期,由于老年患者多种器官出现衰老和退化,同时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给手术治疗带来一定的风险,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今妇科术后并发急性精神障碍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它可延迟康复,导致并发症和增高病死率,延长住院天数和增加医疗费用。笔者对2002年5月至2007年11月发生在我科的18例老年患者术后出现急性精神障碍的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18例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前均无明显精神症状,未使用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否认精神病家族史。年龄61~90岁,平均72.4岁。丧偶的11例,2例丈夫患有慢性病,10例患者住院期间由女儿照顾,3例患者住院期间由保姆照顾,2例患者由丈夫照顾,3例患者由媳妇照顾。本组卵巢肿瘤3例,宫颈癌3例,内膜癌2例,子宫脱垂8例,外阴癌2例。急性精神障碍主要发生在手术后1~2d,其中谵妄型13例,表现为躁动、精神混乱、定向力障碍、语言错乱、行为异常,有视性、听性幻觉和被害妄想;抑郁型5例,表现为烦恼、失眠、情绪淡漠,对人、对事物失去兴趣,拒绝治疗。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治疗,不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及意外,也没有后遗症存在。

二、原因探讨

2.1年龄由于老年患者组织器官老化,生理功能有不同程度减低,对手术创伤的承受能力明显下降,术后容易并发心功能不全、肺部并发症、高血压脑病等,造成的脑低氧、脑水肿,急性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产物滞留、电解质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以及感染等,均可引起精神障碍。

查看全文

老干部工作工作计划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各个成员单位从老龄工作职责出发,积极工作,成效显著。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各成员单位继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制订了各自的目标和任务。本刊简要摘编部分成员单位2008年工作计划,作为献给全国老年读者的新年大礼。

——编者

中央组织部:

让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08年的老干部工作,中央组织部将突出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拟从2008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在全国老干部工作系统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

继续抓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从组织上凝聚老干部。加强和改进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适时召开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继续组织好中央和国家机关老干部专题报告会。

查看全文

围绝经期妇女护理研究论文

【关键词】围绝经期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的影响,帮助围绝经期妇女度过围绝经期这个“不平凡”的时期。方法:设立专科门诊及加大围绝经期知识的宣传,一对一的护理干预。结果:70例围绝经期妇女接受护理干预后都能正视围绝经期的反应,根据不同症状接受医生的治疗建议,持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围绝经期;妇女;护理干预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化年代,随着人口老化进程加快,步入围绝经期的妇女也就越来越多。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内分泌功能失调,并逐渐向老年过度的一个时期,其中包括一些卵巢早衰或因手术导致的卵巢功能丧失的妇女。临床主要表现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烦躁易怒、心悸、失眠等一系列的神经、精神症状,在此阶段,妇女在心理、生理、社会角色等各方面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容易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影响了她们的生活质量。为了有效帮助围绝经期妇女平安度过这个“不平凡”的时期,我们应针对影响围绝经期的行为进行护理干预。现就2004年至2005年我科门诊及住院的70例病人的治疗及护理体会作介绍。

1临床资料

门诊病例50例,住院病例20例,年龄在30岁~55岁,其中卵巢功能早衰包括手术切除卵巢的有8例年龄为30岁~40岁,有潮热出汗的54例占77.1%,情绪不稳、易激惹的50例占71.4%,心悸48例占68.6%,失眠60例占85.7%,性欲减退40例占57.1%,阴道干涩50例占71.4%,有泌尿系症状10例占14.3%。

查看全文

妇女养老权益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人口时代,我市城镇老年妇女的养老权益问题日益突出,从今年来市妇联上访的情况统计来看,老年妇女信访案件呈上升趋势。去年接待老年妇女养老信访案件5件,今年接待涉及老年妇女养老权益的上访案件8件,比去年增加60%。这一发展趋势应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它们的发生己成为家庭生活和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一、我市老年妇女面临养老问题的情况

我市共有老年妇女13万人。其中7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3.9万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照顾的老年妇女6500人。从目前对待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家庭状况来看,大多数的老年妇女选择居家养老,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年妇女面临着养老困境。一是“空巢”老人;二是“三无”老人;三是特殊困难老人;四是高龄和生活不能自理老人。这些老年人更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住养、生活护理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以及健全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但从我市目前的社会福利机构来看,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就曾连续3次接待一起这样一位老年妇女赵某。赵某年龄己近80岁,生活自理尚可,但是也渴望有人照顾,她丈夫去世30多年了,儿子也去世,只有一女在身边,但是女儿不孝,常年不去探望老母。赵某来妇联上访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希望帮助协调女儿常去探望她,二是希望妇联帮助协调住进市民政局开设的社会福利院。市妇联经过协调第一种途径被迫中断,其女儿不接电话。协调市民政局社会福利院,虽然赵某各种条件都符合,市民政社会福利院也同意接收赵某,从去年10月份开始在民政福利院登记入住,但是至今还没有空床位,民政福利院的机构设施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二、我市老年妇女养老权益发生的原因

从目前的社会形式来看,国家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大居民社会福利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老年妇女的养老、医疗等福利待遇不断提高,但是为什么还存在着这么多养老问题的上访案件呢,从到妇联上访的案件分析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年轻时收养儿女,年老时老人有病发生养老权益问题。近2年己有2起因年轻时收养儿女,年老时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信访案件发生。比较典型的一起是家住向阳区的秦某,年龄将近70岁,老伴去世5年多,年轻时收养一个女儿,现秦某有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在身,女儿将老人的房产占为己有后,对老人不尽赡养义务,甚至虐待老人,秦某的妹妹不甘忍受,将秦某的养女告上法庭,经多种媒体暴光后,要求变更老人的监护权和解除收养关系,要回老人的房产,此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查看全文

农村养老服务优化对策分析

摘要: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农村养老需求的不断增长突出了优化养老服务模式的高度必要性。由于家庭养老能力不足、制度建设不完善及社会资源整合不力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仍比较缓慢。应加快观念转变,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的制度体系及市场机制,从而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养老服务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2017年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而60周岁以上的老人已占人口总数的17.3%。伴随着大量“空心村”的出现,一直以来依赖于家庭的农村养老模式逐渐改变,持续外流的青壮年劳动力及不断提高的生活成本使家庭式养老质量难以保障。而相较于城市中相对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而言,农村养老的综合服务机制尚不够健全,因此,在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下,进一步优化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模式尤为紧迫。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下优化农村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尊老、敬老是传统道德文化的精粹,对老年人口的关怀与周到服务是一个社会拥有高尚道德文明的体现。当前,进一步优化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是有效维护人口老龄化危机之下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农村养老综合服务水平的现实之举,同时也是从人文关怀角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有效途径。(一)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现实要求。近些年来,“银发经济”热度走高,“夕阳商机”的不断涌现从侧面反映出了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总体趋势。2017年《国务院关于国务院关于印“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中指出:“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农村实际居住人口老龄化程度可能进一步加深。”[1]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完善老年人口的养老服务模式已经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养老理念、市场运作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而我国的养老服务市场还处于培育期,优势资源向农村下沉缓慢,因此,优化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养老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养老负担,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农村老人安享晚年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提高农村养老综合服务水平的理性选择。农村家庭式养老是特定历史和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支撑家庭式养老服务的人力要素出现了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因务工、升学等原因不断流向城市,农村“空巢老人”日益增多,承担主要赡养责任的子女外出务工,加之部分家庭成员缺少主动赡养老人的道德品质,导致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质量较低。而农村家庭式养老的现状与农村整体养老公共服务不到位不无关系。因此,优化农村养老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与利于为农村老年人口提供更多的养老方式选择,“满足老年人口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2]。以健全的养老服务供给改革推进农村养老观念的改变,从而依靠成熟、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三)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有效途径。农村养老服务是道德文化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在精神层面上推进农村社会的道德文明发展。有助于以养老服务为途径,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在广大农村地区培育良好的“孝道”文化,不断提升农村人口的道德能力与文明素养。优化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可有效促进农村社会的移风易俗,形成弘扬社会正气、以尊老敬老为荣的淳朴民风。优化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可从人文关怀角度加强对老年人口的社会关照,反哺老年人口毕生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有助于在农村养老服务助推及孝道文化的感染下,使农村家庭形成尊老爱幼、责任担当的家风,展现乡村文明的新风尚,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的公民道德工程建设。

二、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农村养老服务面临的阻碍

查看全文

盆底重建术后疼痛的护理透析

摘要:目的探讨对盆底重建术后患者采用镇痛泵加强镇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2009年6月40例进行盆底重建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镇痛泵加强疼痛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略短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235,P>0.05);观察组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3,P<0.05)。结论对盆底重建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镇痛泵加强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能明显提高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子宫脱垂;盆底重建术;镇痛泵;护理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uterineprolapse),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困扰[1],目前,我院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该病获得满意效果,但其术后疼痛的护理值得关注,本研究探讨对盆底重建术后患者加强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病例均为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年龄52~67岁,平均(60.4±2.9)岁;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膨出31例,阴道封闭术后再发子宫脱垂2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宫颈残端脱垂7例;患者中伴有高血压5例,糖尿病1例,压力性尿失禁7例。患者均行盆底重建术治疗,手术前有合并症的患者血压、血糖均控制良好,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将以上4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手术情况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查看全文

农家养老是养老模式研究

【文章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三种主要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的不尽人意之处,提出农家养老方式是借助民间力量、解决农家女就业和增加收入、养老休闲、费用合理、老人乐意的新型养老方式,是发展多元化养老思路、科学解决诸多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三种主要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农家养老民间养老养老模式

据统计,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45亿,占总人口的11%,而且每年还在以3.3%的速度增加。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周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7%以上,或者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就是老龄化社会,我国已在2000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之列。而且我国老龄化速度已居全球首位。

显然,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让许多家庭思考,而老年人则最关心的是选择怎样的养老方式适合自己。目前,我国的养家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以房养老”和“民间养老”等是一些新型的养老方式,而农家养老是民间养老的其中一种形式。这些养老方式中社区养老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农家养老等则是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

一、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的不足之处

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是现阶段中国人的三种主要养老模式,但都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

查看全文

农村养老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农村养老问题不断趋于严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下,乡村养老体系建设亟待解决,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创新多元化照料服务模式的需求更加强烈。文章以实例分析农村养老体系建设现状和主要问题,并对今后养老体系的完善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村;养老;体系;构建

中国农村人口较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人口结构和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留守老人、孤寡老人具有显著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的养老体系基本形成,但是农村养老体系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农村老年人仍主要靠自己以及子女养老,农村养老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未引起重视。党的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因此需要逐步探索和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程,关系到能够使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一个公平正义的问题。本文实例剖析某市农村养老体系建设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农村养老体系建设提出对策,为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一、农村养老体系建设现状

以2017年2月底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该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21.91万人,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8.27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中,农村人口数量为64.83万人,占全市60岁以上老年的比例为53%,为城镇老年人的1.14倍。农村老年人在各年龄段均略高于城镇人口,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农村和城镇的老年人数量逐渐趋同,百岁以上老人,城镇的数量高于农村,为农村百岁以上老人的1.25倍。由此可见,农村老年人总量高于城镇,养老服务需求总量更高,并且随着年龄增加,农村高寿老人占比逐渐降低,表明农村养老服务仍需要改善。当前农村地区主要的养老方式包括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以及社区养老,但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家庭养老逐渐显现出很多问题、土地养老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出现许多不确定性、多数60岁以上老人并未购买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区养老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为建设更为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该市从组织体系、设施建设、优惠扶持、规范管理等各个方面,逐步建设覆盖到乡村的养老体系。一是老年优待政策不断巩固提高,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实现全覆盖,全市累计发放高龄津贴6766.2万元,累计免费为老年人办理优待证90073张。财政资金及福彩资金用于养老事业经费有较大增长。老年人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和均等化转变。二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人均标准分别提高到6000元/年和4200元/年。养老机构设施建设长足发展。全市城乡社会福利机构不断改造升级,市、县两级全部建设有综合性社会福利院,所有乡镇都建有养老机构。各类养老机构达163家,养老总床位达2.3万张。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77%,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覆盖率达到38%。三是社会养老多元格局初步形成,通过多元投入,全市新改建养老机构38个,总投资约2.96亿元,社会办养老机构从2010年的11家增加到30家,全市城乡基层老年协会建成1570个。

二、农村养老主要问题

查看全文

积极维护农村妇女合法权益的做法与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一部综合性的全面保护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律,重在保障就是这部法律的主要宗旨,各级妇女组织作为社会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代表和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各级妇女组织的基本职责。多年来,各级妇女组织积极履行职能,加大了妇女维权的力度,建立和健全各级妇女维权组织机构,在推进依法治理,依法改革全过程中,积极参与、代表和监督,切实保障了妇女的合法权益。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妇女权益保护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农村妇女维权工作,对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对创造性开展好农村妇女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为了切实推进农村妇女的进步与发展。我们抓住妇女群众信访中带有共性的问题,积极协调,扎实工作,促使有关问题得到解决,促进妇女整体维权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妇女组织积极维护农村妇女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

一、切实加强私企女职工的权益保障工作。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机制的转换,广大农村妇女已不再单一种地,而是选择进厂做工,来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因而私企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成为妇女维权的重点。为此,妇联组织积极同劳动部门在私营企业中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合格单位的创建工作,并重点推动有关企业开展了多种险种的参保工作,努力解除女职工的后顾之忧。即使女职工发生意外事故后,企业和家庭也能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2001年天林制衣厂一名清洁工宋监琴因搞卫生,不慎从三楼坠落至二楼,造成颅底骨折、脊椎断裂,前后实行了三次手术。事后妇联组织从伤者的实际困难出发,积极汇同劳动所、司法所与天林厂法人代表进行了商谈,通过多轮的协商除劳动保险部门支付医疗费用6.6万元,伤残救助金17094元,每月抚恤金693.60元,护理费326.40元之外,厂方为其支付生活费等各项费用,一次性补偿金共计人民币17.75万元,从而平息了伤者家属带着伤者冲击天林制衣厂、聚众闹事等事态的发展。同样对企业未投保的外地女工,妇联组织积极参与工伤赔偿补助的协调工作。2004年欣鑫纬编有限公司外地女工李红,因在车间拉毛机上操作不慎被卷入机内,造成左手四指断,左手受伤,为此,妇联组织汇同劳动部门出面协调,使女工李红获得厂方赔偿医疗补助金和伤残金10.1万元。2004年4月凯福尔染整有限公司外地女工许寒英因在烘干烘布时不幸造成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伤残,妇联组织汇同劳动部门为许寒英争取了厂方7000元赔偿金。由于妇联组织的积极参与,从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劳动者的最大利益。

二是积极维护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权益。2000年大毛桥村2组有一对夫妇,1999年离婚,男方是个个体户,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男方作出让步,把上下三层楼房让给女方,自己搬到城里住,法院作出了判决。时隔一年,男方因生意不好,不愿在城里租房住,带了新娶的老婆强行搬进了法院判决给女方的楼房。妇联组织得知这一情况,会同司法办、派出所赶到村里,当面与男方交涉限期搬出,使离婚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2004年10月塘口村妇女朱文玉因遗传因素,患有精神病,男方起诉与其离婚,因朱文玉在医院做过人工流产,法院不予受理,但男方将其赶出家门,朱文玉只得回娘家吃住。当妇联组织得知这一情况,为了解决朱文玉的衣食住行,确保其生活有着落,在法院不能受理的情况下为了切实维护已婚妇女的合法权益,根据婚姻法有关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法定义务,并提出了由男方供给朱文玉每月粮食45斤、生活费200元、并每月供给朱文玉精神病药及服装等,从而保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

三是妥善解决老年妇女的赡养权问题。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进入,农村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日益突出。因为农村老年妇女一旦丧失劳动能力,一无积蓄,二无养老保险,再加上子女不赡养,她们的生活就会陷入困境。面对近几年来信访中的这一突出问题,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对调解不成的来访案例,积极动员和鼓励老年妇女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2000年2月,妇联组织为新光村一名83岁的老年妇女盛凤金诉讼,状告四个不孝子女,最后通过开庭调解,落实了老人赡养问题。2001年6月,当我们得知塘口村81岁的老年妇女陆小如被继女赶出家门,流浪在外。妇联组织鼓励老年妇女状告女儿不尽赡养义务,并会同司法所,请求法院到老人住村现场开庭。妇联组织为其出庭。周边村近1000多人参加了旁听,最终为老年妇女陆小如讨回了公道,维护了权益。为了扩大影响,我们通过常熟有线台“今日传播”这一栏目,连续三次作跟踪报道,加大了媒体宣传。2005年6月勤丰村81岁老年妇女陈大妹在三个儿子不接纳母亲居住,不尽赡养义务时,妇联组织会同司法所与村委会一同做工作,并实地查看情况。通过对其儿子进行法律宣传和教育,使三个儿子转变了态度,并与其达成了共识,形成了书面文书,按年轮流赡养老母亲。从而使陈大妹老年生活得到了妥善解决。

查看全文

积极维护农村妇女合法权益的做法与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一部综合性的全面保护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律,重在保障就是这部法律的主要宗旨,各级妇女组织作为社会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代表和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各级妇女组织的基本职责。多年来,各级妇女组织积极履行职能,加大了妇女维权的力度,建立和健全各级妇女维权组织机构,在推进依法治理,依法改革全过程中,积极参与、代表和监督,切实保障了妇女的合法权益。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妇女权益保护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农村妇女维权工作,原创:对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对创造性开展好农村妇女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为了切实推进农村妇女的进步与发展。我们抓住妇女群众信访中带有共性的问题,积极协调,扎实工作,促使有关问题得到解决,促进妇女整体维权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妇女组织积极维护农村妇女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

一、切实加强私企女职工的权益保障工作。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机制的转换,广大农村妇女已不再单一种地,而是选择进厂做工,来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因而私企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成为妇女维权的重点。为此,妇联组织积极同劳动部门在私营企业中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合格单位的创建工作,并重点推动有关企业开展了多种险种的参保工作,努力解除女职工的后顾之忧。即使女职工发生意外事故后,企业和家庭也能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2001年天林制衣厂一名清洁工宋监琴因搞卫生,不慎从三楼坠落至二楼,造成颅底骨折、脊椎断裂,前后实行了三次手术。事后妇联组织从伤者的实际困难出发,积极汇同劳动所、司法所与天林厂法人代表进行了商谈,通过多轮的协商除劳动保险部门支付医疗费用6.6万元,伤残救助金17094元,每月抚恤金693.60元,护理费326.40元之外,厂方为其支付生活费等各项费用,一次性补偿金共计人民币17.75万元,从而平息了伤者家属带着伤者冲击天林制衣厂、聚众闹事等事态的发展。同样对企业未投保的外地女工,妇联组织积极参与工伤赔偿补助的协调工作。2004年欣鑫纬编有限公司外地女工李红,因在车间拉毛机上操作不慎被卷入机内,造成左手四指断,左手受伤,为此,妇联组织汇同劳动部门出面协调,使女工李红获得厂方赔偿医疗补助金和伤残金10.1万元。2004年4月凯福尔染整有限公司外地女工许寒英因在烘干烘布时不幸造成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伤残,妇联组织汇同劳动部门为许寒英争取了厂方7000元赔偿金。由于妇联组织的积极参与,从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劳动者的最大利益。

二是积极维护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权益。2000年大毛桥村2组有一对夫妇,1999年离婚,男方是个个体户,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男方作出让步,把上下三层楼房让给女方,自己搬到城里住,法院作出了判决。时隔一年,男方因生意不好,不愿在城里租房住,带了新娶的老婆强行搬进了法院判决给女方的楼房。妇联组织得知这一情况,会同司法办、派出所赶到村里,当面与男方交涉限期搬出,使离婚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2004年10月塘口村妇女朱文玉因遗传因素,患有精神病,男方起诉与其离婚,因朱文玉在医院做过人工流产,法院不予受理,但男方将其赶出家门,朱文玉只得回娘家吃住。当妇联组织得知这一情况,为了解决朱文玉的衣食住行,确保其生活有着落,在法院不能受理的情况下为了切实维护已婚妇女的合法权益,根据婚姻法有关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法定义务,并提出了由男方供给朱文玉每月粮食45斤、生活费200元、并每月供给朱文玉精神病药及服装等,从而保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

三是妥善解决老年妇女的赡养权问题。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进入,农村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日益突出。因为农村老年妇女一旦丧失劳动能力,一无积蓄,二无养老保险,再加上子女不赡养,她们的生活就会陷入困境。面对近几年来信访中的这一突出问题,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对调解不成的来访案例,积极动员和鼓励老年妇女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2000年2月,妇联组织为新光村一名83岁的老年妇女盛凤金诉讼,状告四个不孝子女,最后通过开庭调解,落实了老人赡养问题。2001年6月,当我们得知塘口村81岁的老年妇女陆小如被继女赶出家门,流浪在外。妇联组织鼓励老年妇女状告女儿不尽赡养义务,并会同司法所,请求法院到老人住村现场开庭。妇联组织为其出庭。周边村近1000多人参加了旁听,最终为老年妇女陆小如讨回了公道,维护了权益。为了扩大影响,我们通过常熟有线台“今日传播”这一栏目,连续三次作跟踪报道,加大了媒体宣传。2005年6月勤丰村81岁老年妇女陈大妹在三个儿子不接纳母亲居住,不尽赡养义务时,妇联组织会同司法所与村委会一同做工作,并实地查看情况。通过对其儿子进行法律宣传和教育,使三个儿子转变了态度,并与其达成了共识,形成了书面文书,按年轮流赡养老母亲。从而使陈大妹老年生活得到了妥善解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