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实训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08:50: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劳动教育实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劳动教育实训

宠物医学专业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探讨

摘要:根据宠物产业发展需求,在宠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索,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将劳动教育纳入宠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搭建特色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增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师生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为同类院校专业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专业教育

国务院2020年3月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1],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加强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着力解决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劳动轻教育、重专业技能学习轻劳动素质教育、重技能考核轻素养评审等问题[2],保障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宠物科技学院根据宠物产业发展需求,在宠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索,促进学生核心劳动技能养成和综合劳动素质提升。

1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目标

宠物医学专业教育主要面向动物(宠物)疾病诊疗等行业企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宠物医学人才。学生经过专业学习能够掌握动物(宠物)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团队协作的职业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毕业后从事宠物疾病诊疗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岗位工作。毕业生经过3-5年的发展,能够成为相关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骨干或中小企业一线技术主管,达到主治宠物医师水平。通过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培养的宠物医学专业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

2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具体做法

查看全文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探讨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探讨摘要: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双融合,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就业创业观、培养德技双修职业素质。本文以广东省高职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研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双融合现状,并通过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一条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双融合培养途径,有助于推动高校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体系,提高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就业创业教育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双融合现状调查与分析

根据调查,高职院校在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过程中,总体呈现协同、互促的双融合状态,但居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就业创业指导的深远性,以及社会发展、职业环境对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劳动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双融合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对个人职业价值观的倾向

通过调查,较大一部分受访者对于就业选择有一定的想法,当问及期待就业地点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省会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地级市,而选择去县级以下地点的受访者则寥寥无几;问及择业考虑因素时,31.05%的受访者首选了发展前景,27.35%的受访者首选兴趣爱好,另外首选收入水平、企业福利和知名度、专业对口、工作的稳定性的占比分别为13.39%、13.96%、11.68%、2.56%,从结果来看,三成以上的高职学生对于职业规划有较高的期待,但大部分受访者更看重职业给个人带来的经济、地位、生活、心理上的满足感,说明现在的高职大学生追求个人职业成就、职业幸福感的意愿更加强烈。但同时,他们也认识到,对于当前大学生劳动素质,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其中选项“劳动价值观出现偏差,如轻视体力劳动者、职业能力缺乏和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劳动功利化,只注重个人利益”排在前三位。

查看全文

劳动美学下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

摘要: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美育是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五全育人”的内在要求。深入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高校应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为理论基础,将劳动教育与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有机融合,培养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创新网络空间劳动教育模式,构建起课程、教师、网络、实践相统一的“四维一体”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实现劳育和美育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劳动美学;艺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

艺术追求美,“以美育人”是高校艺术类专业建构的重要内涵;劳动创造美,“以劳育人”是推进新时代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和美育相融合是构建新时代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为指导,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专业特色,积极探索“以劳育美,以美育劳”的双向协同育人路径,实现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劳动实践与专业理论相结合,不断完善艺术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美育课程体系;借助互联网,拓展劳动教育新场域,多方位、全方面构建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以达到劳育和美育的最佳育人效能。

一、劳动美学的基本内涵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主观见之于客观最直接的过程。人类的意志、情感、思维、才能等通过创造性劳动形成了客观的劳动产品,在此过程中劳动创造了美———为人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审美客体即劳动产品。而且在此过程中审美主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维和才能都会不断完善,其过程也是作为主体重新塑造的过程。

(一)劳动创造了美

查看全文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对策

[摘要]新时代高职教育必须将劳动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具有“劳动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面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劳动教育+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开展“劳动+专业”实践教学,丰富课外劳动实践活动,同时营造劳动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最终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的融合。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劳动精神;专业教育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高职院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1]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育,培养劳动精神和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为目标,在专业实训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加强劳动锻炼和劳动考核,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还可以使学生具备今后从事专业技能工作所必须的精益求精、创造性劳动的素质。

一、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具有时代紧迫性,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未来接班人提出的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引进了很多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在以往的教育中缺少劳动锻炼,劳动意识比较薄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一批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因此,新时期劳动教育是当务之急,特别高职院校要在日常的专业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润物细无声,让劳动的种子慢慢在学生中生根发芽,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初,中国人民打了一场艰苦卓绝的肺炎疫情保卫战,在总书记及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拯救了无数的生命。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国各界劳动者的辛勤付出,特别是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冲锋在前,他们的劳动精神感动了全国人民,他们的劳动技能拯救了许多同胞的生命。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这些劳动者的付出,是他们的劳动付出,才有了今天安宁美好的生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深刻领会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指导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在课程思政中体现劳动教育精神,在课程实施中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结合本校专业实际情况,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创新教育等内容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探索适合本校本专业实际的专业劳动教育培养体系。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将与专业相关的劳动教育内容内化到专业人才培养中,培养学生扎实劳动专业技能的同时,使他们具备较高的劳动精神。[2]

二、高职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会计专业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劳动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本文以大数据会计专业为例,阐述在产业转型与人的全面发展双重要求之下,对劳动教育实施体系进行构建。通过结合专业特点,确立劳动教育目标,统筹劳动教育载体,设定劳动教育考核,为劳动教育提供保障。

关键词:劳动教育;大数据与会计;职业教育

一、引言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并对劳动教育的途径、关键环节和评价作出了框架性的规定与要求。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将原有“会计专业”调整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这一变化,不仅仅只反映在名称上,更是对新形势、新业态、新技术、新岗位做出的应变,也对高职财会教育提出了新的指引和要求。

二、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内化”为主

首先要明确,劳动教育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有所区别、各有不同的,但二者又有着难以割裂的联系。新版专业目录调整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般表述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掌握现代财经、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大数据应用的能力、素质,在财务共享中心、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或其他财会类岗位,从事财务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的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会计决策支持的,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从这一表述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下,劳动教育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之一;(2)人才培养目标更侧重于对“显性”的岗位适应度、技能熟练度等的要求。《意见》中对劳动教育总目标的表述为:“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由此也可以看出,劳动教育的目标侧重点为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等的培养与养成,是一种更加“内化”的精神层面的教育。结合二者,“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劳动教育目标可表述为:通过各劳动教育项目的开展,能使学生感受到新技术背景下新型财税类人才的岗位要求,学生能热爱行业、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坚持时代劳动精神,争做新型财税行业的奋斗者,争做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查看全文

劳动教育如何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在新时代“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劳动教育是现行教育体系中亟须加强的一个重要环节。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伴共生,依托高职校园文化开展劳动教育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可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4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职教育;“五育”并举;劳动教育;校园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解决劳动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被弱化、淡化、边缘化的问题,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推进劳动教育。2019年7月,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进一步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如何加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劳动教育做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强调劳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弥补了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的缺位。对于高校来说,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对于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培养目标

1.1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动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我国对劳动教育内涵的认识汇集了德育论(认为劳动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如《中国大百科全书》[1]认为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智育论(强调劳动教育的智育属性,如成有信[2]在《教育学原理》中提出劳动教育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德智一体论(将劳动视为德育和智育的综合体,如黄济[3]认为劳动教育包括劳动技能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教育论[4](认为劳动教育是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教育形式,如陶行知认为劳动教育是“在劳力上劳心”的实践活动)等观点,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日渐丰富。在高等教育领域,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有:①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体现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②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6];③涵盖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劳动实践锻炼三大任务[7];④兼顾传统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的新型服务性劳动[8];⑤以全面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对“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9]进行全面建构。

查看全文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摘要: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南海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南海校区)酒店管理专业立足广佛,服务湾区,培养的人才供不应求。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酒店从业人员跳槽频繁和人才流失的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和寻找对策,面对问题,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创新并付诸实践。

关键词:劳动导向;美育协同;产教融合;酒店管理;人才培养

酒店行业经历了疫情洗礼,逐步复苏,整个行业形成了常态化防疫方案,随着酒店经济恢复和发展,各类酒店人才短缺的现象再次凸显,对酒店人才培养院校来说意味着责任和使命。南海开放大学酒店管理专业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近年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酒店行业的需求,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经过年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劳动导向、美育协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1)“劳动导向”为灵魂。加强劳动教育在酒店行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贯彻落实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与劳动实践锻炼,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学习服务技能,培养服务精神。(2)“美育协同”为主线。美育贯穿在教育全过程的各方面,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和行为修养,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3)“产教融合”为根基。围绕产业、靠拢行业、服务社会,稳固和扩展校企合作优质企业;改革和创新“订单班”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制度,建立校企利益共同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筑“灵魂”,贯彻“主线”,加固“根基”,建立了一套成熟的经过实践检验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批优秀师生,具有较强示范性和可推广性。

2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

查看全文

工科学生劳动教育价值及路径

1新时代加强工科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

1.1劳动教育塑造工科学生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蕴含着敬业乐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于大学生而言,工匠精神不仅是宝贵的文化资源,而且是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是推动社会的主体力量,肩负着新的时代重担和历史使命,更需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劳动教育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精神土壤。工匠精神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以学生为中心,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实现和劳动教育的多途径实施和多学科渗透,使学生通过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和专业技术,锻造工匠精神。

1.2劳动教育促进工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劳动教育课程不仅仅只是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促使学生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掌握日常生活劳动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高校应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学生能够在劳动教育课程上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和实际情况不断运用所学知识,促进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知识,鼓励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检验自身能力和水平,发现存在问题与不足,根据实践情况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体系、学习方法。

1.3劳动教育促进工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查看全文

大学生劳动教育路径探索

摘要:培养大学生劳动精神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所以人才的培养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吃苦耐劳能力以及主动劳动的精神和意识,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可以从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构建校“内与外”有效协同平台和考核机制督促三方面采取措施,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符合时代发展的劳动精神。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1]。职业教育培养了70%以上的生产、服务的高素质劳动者,《意见》的新要求赋予了职业院校强化劳动教育的新使命。

1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优势

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德技双修的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之本。劳动教育是培养更多具备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人才的重要途径。郭丽强认为劳动教育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组合[2]。冀晓萍认为劳动教育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动手动脑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劳动教育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发展。劳动创造历史和人本身,劳动能树德。通过弘扬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使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思想观,使学生养成敢于担当历史使命的意识和责任[4]。此外,承担历史使命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多以劳动也是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感受劳动价值、树立劳动意识、提高自身抗挫能力和吃苦能力的重要途径,使高职学生成为一名有担当、有目标、有素养的现代化人才。[5]劳动教育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岗位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所以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前提,符合企业、社会对现代化人才的要求。经过劳动教育之后学生的意志力得到了培养,体验了劳动的过程并且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加深了记忆,久而久之就可以成为一名综合型人才。

2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查看全文

大学生劳动教育路径探索

摘要:培养大学生劳动精神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所以人才的培养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吃苦耐劳能力以及主动劳动的精神和意识,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可以从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构建校“内与外”有效协同平台和考核机制督促三方面采取措施,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符合时代发展的劳动精神。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1]。职业教育培养了70%以上的生产、服务的高素质劳动者,《意见》的新要求赋予了职业院校强化劳动教育的新使命。

1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优势

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德技双修的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之本。劳动教育是培养更多具备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人才的重要途径。郭丽强认为劳动教育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组合[2]。冀晓萍认为劳动教育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动手动脑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劳动教育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发展。劳动创造历史和人本身,劳动能树德。通过弘扬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使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思想观,使学生养成敢于担当历史使命的意识和责任[4]。此外,承担历史使命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多以劳动也是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感受劳动价值、树立劳动意识、提高自身抗挫能力和吃苦能力的重要途径,使高职学生成为一名有担当、有目标、有素养的现代化人才。[5]劳动教育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岗位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所以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前提,符合企业、社会对现代化人才的要求。经过劳动教育之后学生的意志力得到了培养,体验了劳动的过程并且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加深了记忆,久而久之就可以成为一名综合型人才。

2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