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税务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17:47: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跨境税务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跨境税务管理

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措施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出现,跨境电子商务对传统的对外贸易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也对税务机关税款的征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研究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有利于促进我国税收征管体系的完善。基于此,文章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税款流失的原因,梳理了跨境电子商务能国际避税的原因,分析了数字经济下对跨境电商征管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经济下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措施,以期为完善我国税收征管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大数据;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一种依托于网络运行的经济形态,对经济发展和传统的商品交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子商务是一种低成本、电子化、高效率的商品交易方式。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的购买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贸易模式的转型,跨境电子商务避税行为时有发生,不利于我国的税收管理。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如何采取相应的税收征管方法,让我国税收征管更完善,是众多专家学者亟待研究的课题。

1文献综述

宋玉群[1]认为,由于网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货物交易的过程中,这种交易的隐蔽性会让我国税收征管更困难。何瑞雪等[2]认为,虽然跨境电子商务在全球一体化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加剧了税款的流失。那么,该如何完善税收征管政策?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张伦伦[3]认为,OECD的包容性框架的成员国应进行密切合作,找出最适合的税收政策。还有学者认为针对我国如今的电子商务平台,必须抓紧建立纳税平台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宋玉群[1]认为,对我国的税务部门而言,针对网络上出现的庞大信息,税务部门应建立自身完善的技术系统,筛选出自身需要的信息,以解决税款遗漏的问题。柳东梅[4]在系统分析了世界各国的数字经济改革的实践后,提出不再适合开征数字经济税这样的新税种,对数字经济的税收征管最主要的是要提升我国税收工作的数字技术水平。在数字经济下,税收征管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如今学者主要是宏观考量了数字经济与税款的征管问题,而对数字经济下跨境电子商务反避税进行税收征管这一个点的讨论较少,研究不充分。文章重点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税款流失和国际避税的原因,提出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税款征收的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2跨境电子商务税款流失的原因

查看全文

跨境电商中的海关税收征管探讨

摘要: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对基于传统贸易模式所建立的海关税收征管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只有制定针对性的税收法律法规,完善税收征管体系,构建能够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型海关监管模式,才能实现真正有效促进贸易便利化。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解决对策

一、我国跨境电商平台海关税收监管现状

通常来说,海关监管是指海关为了有效提高对进出境活动的管理,为了实现对贸易活动的有效管理而开展的进出口申报、查验、征税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跨境电子商务属于新型贸易形式,国家根据形势需要,在制定扶持发展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也出台了一系列跨境电子商务规范管理办法,跨境电子商务管理正趋于成熟、规范。目前,我国海关在进口监管方面正在逐步形成两种比较稳定的监管模式。一种是设置阳光跨境直购途径,主要是针对国内的用户在支付订单之后,商品通过国际快递的方式进入国内。海关能够有效抽调商品的具体信息,加强商品监管,方便税收工作的开展。另一种是能够有效发挥海关针对某些监管范围所具有的保税优势。电子商务公司把商品批量以保税的形式流入海关特定监管范围物品储存仓,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进行购买。而有关商品的信息则直接发送到“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将运输单号等信息填充后发送至海关进行审核,海关部门按照商品的有关标准进行征税,完税后商品将以物流的形式流通至国内的用户手中。[1]但是,市场上存在大量不规范“灰色”通关行为,如大单包税入境、水客带货、代购、海淘等,导致大量进口货源难以进入规范渠道,造成国家巨额税收损失。所以海关必须加强对于代购的有效监管,加大对于商品出入境的有效控制力度。

二、海关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这给海关监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一带一路”跨境资金监管路径探析

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来,我国的跨国贸易量持续增长,跨境资金流动在数量和金额上都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2019年一季度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94万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5.57万亿元人民币。频繁的国际贸易和巨额的跨境资金流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快速的跨境资金增长和日益复杂的跨境交易形式加大汇率波动及外汇规模的动荡的可能,给跨境资金监管带来巨大挑战。新时期,想要更有效的监管跨境资金流动,降低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带来的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建立对于跨境流动长期监测平台并不断完善外汇、审计、税务和工商管理等多部门协同的监管机制。

企业跨境资金异常流动方式

(一)跨国关联方通过可撤销合同。操纵资金流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使得我国外资企业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内资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控制和被控制的两个跨国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资金需求会采用跨国关联方通过可撤销合同虚构交易操纵资金实现跨国流动。例如:A企业是隶属于甲国的企业,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吸引下成立关联分支机构B来我国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当B企业想要在我国获得更高额的银行贷款时会采取通过和A企业签订可撤回的销售合同,将自身产品以高昂的价格销售给境外A企业,使得自身财务报表中资产和利润实现大幅度增长,提高自身获得银行贷款的能力。B企业在获得大额银行贷款之后再撤销销售合同,实现境外关联方A随意摆跨境资金的同时给我过银行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二)跨国企业转让定价逃避税收。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会通过转让定价行为规避我国税收进而降低我国政府收入。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其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尽可能降低自身的资金流出活动,在一国税收较高的情况下,会通过隐蔽的关联方转让定价形式转移自身的利润,进而规避一国税收。例如:境外企业A在我国的分支机构B在年末实现了大额的盈利,需要向我国缴纳高额的企业所得税,B企业可能会通过向A企业溢价购买价值难以准确衡量的无形资产,从而将B企业在我国实现的利润转移至A企业所在国甚至通过企业与个人的交易行为将利润直接转让给A公司的股东。由于我国整体税负相对处于高水平,所以不仅仅外资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转移自身利润,甚至于我国内资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利用转让定价方式将在我国实现的利润转移至税负相对较低的国家从而逃避税收征管。(三)国企境外转移资金脱离资金使用监管。在国内,国有企业资金使用受到党和国家的重点监控,其资金预算支出审批相对较为严格。随着我国内资企业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响应“一带一路”战略,为实现去库存的短期目标纷纷走出国门开展海外经营,使得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境外资产规模逐步攀升。截至2017年末,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境外总资产16.7万亿元。我国在境外国有资金的使用上较为注重资金的预算审批,对于国有资金在境外的使用上由于缺乏相应的执法权导致对于投资后的境外资金的监管力度不够,这也为一些别有用心的国有企业资金经营管理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其会通过伪造境外合同和工程施工项目的方法将国有企业资金转移出境之后在境外大肆挥霍,给我国国有资产带来损失的同时给外汇监管带来一定的风险。(四)假借海外并购实现资金转移。自2000年“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不断攀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迎来了热潮。一些不法企业存在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假借海外并购进行资金转移的情况。2017年全年,中国企业共实施完成并购项目341起,实际交易总额962亿美元。在海外并购热潮中有些企业在境内资产负债率极高的情况下,大规模借债去海外并购一些与自身经营行业及经营规模不匹配的企业,其实质是通过海外并购进行大规模融资进而在境内外的分支机构中实现跨国资金流动,从而实现大额资金在各个主体之间腾挪。虚假海外并购导致的异常资金跨境流动情况给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由于假借海外并购进行资金转移活动相对比较隐蔽,这也给相关金融监管部门进行跨境资金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

审计在跨境资金监管中的作用

(一)独立性审计可识别可撤销。合同减少虚假交易独立性审计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监督者,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识别被审计单位虚假合同产生的非正常交易行为,从而实现对于被审计单位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的识别。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其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识别被审计单位在账务处理中是否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保持职业怀疑加强自身职业判断识别,通过可撤销合同提高自身经营成果实现利润造假和获得不正当贷款的可能性。对于跨国关联方伪造合同操纵资金流动的行为,注册会计师在对于企业进行年度审计时会重点判断企业既定交易行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关性及合理性,并通过评估企业经营风险之后对于交易合同、交易日期、合同订立产生的相关文件进行检查从而判断企业拟定的合同交易是否具有经济实质。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之后,一旦在审计报告中以强调事项段的形式披露企业通过可撤销合同产生的不具有实质的跨境交易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股东对于企业管理层的信赖程度,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企业基于这样的情况会尽可能的减少通过可撤销合同虚构交易。(二)税务审计能发现转让定价。进行税务征管在对于跨国公司采用转让定价规避我国税收产生的跨境资金异常流动行为,税务总局除了采用预约定价安排进行管理之外,还使用税务审计对于转让定价行为进行监管。税务审计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会通过分析税务异常数据,进而对于产生税务异常的企业实施审计活动。国税局下属的税务审计机关较之金融监管部门能够通过税务相关检测数据更敏锐的察觉到具有关联方关系的跨国公司利用国与国之间不同的税务政策和税收负担进行转让定价,实现跨境资金异常流动带来的利润转移现象。对于这类转让定价带来的跨境资金异常流动行为,税务审计部门协助国税局不仅能够通过采用罚款的形式对于不法企业进行处罚,还能够通过执行跟踪企业日常交易行为减少不发转让价格的进行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的情况出现。(三)内部审计应监控国有资金。使用避免异常资金跨境流动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以内部审计为主导,以社会审计为辅助的境外资金使用审计及绩效审计并行的针对于国有企业跨境资金使用监管制度。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在境外缺乏相关的监督权力,境外监督行为可能会带来国家间的执法争议甚至影响到两国外交,所以境外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出现一定的断层情况。对于审计机构而言,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其内部审计机构对于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内部审计对于境外人员使用国家资金开展经营活动进行监控,避免通过伪造境外合同和工程施工项目将国有企业资金转移出境大肆挥霍的情况出现。(四)外部审计可联合商务部门。加强海外并购监管审计部门可以联合商务部门、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及证监会对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上市公司通过海外并购转移资金导致跨境资金异常流动进行监控以提高监管效果。由于注册会计师在年报审计过程中可以不受限制的接触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及经营资料,所以其相对于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及外汇管理部门而言,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被审计单位,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和现金收付情况。通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海外并购行为的审计,能够使得注册会计师比证监会、商务部门和其他监管部门更为详细的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并购动机从而更好地识别以转移资金为目的的海外并购行为,从而更好的帮助外汇管理部门识别外汇管理风险,提高防控外汇风险的效果。

审计融入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监管实施路径

查看全文

跨境电子商务国际避税问题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快速发展起来,同时也对现存的税收管理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跨境电子商务的国际避税问题若是不被足够重视,将会大大减少中国的国际税收,严重影响中国的税收利益。本文主要讨论了跨境电子商务国际避税的方式,并提出了中国应对跨境电子商务国际避税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避税;反避税;跨境电商

引言

在通讯科技日益发达的数字化背景下,电子商务影响了人们的经济生活,对政府的税收服务和管理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形成了更加高效快捷的电子通讯方式,交易双方不需要面对面便能完成交易的商务活动即称为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包括B2B、B2C、C2C。其中B2C是指电商企业直接与消费者之间进行商品或服务交易,也是我国政府税务部门需要高度关注的领域。电子商务具有虚拟性、跨空间性、隐蔽性的特点,它有传统商务方式更为复杂的商务模式,从而对电子商务的征税监管变得相对困难许多[1]。一方面,电子商务这种新型贸易模式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做出了许多贡献;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模式也在一些前所未有的角度上侧面加剧了国际避税问题,也赋予了国际避税一些新的特点。避税这个名词,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定义,从广义上来说,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漏洞以减少或不承担原来应承担的纳税义务。跨国公司避税往往表现为在利润最高的地区盈利,并将其转移至低税收的地区纳税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各国电商企业为了争取最大利益,使用了形形色色的电商避税手段。

1、跨境电子商务国际避税的新方式

相对于传统商务而言,电子商务具有交易范围广泛、交易主体相对隐蔽、交易数据数字化、交易实时、高科技性等特点。在现行的《国际税收协定》中,许多传统商务模式下界定的概念在电子商务中变得模糊,很多电商借助制度上的漏洞减少企业的税务支出。正如《BEPS行动计划》中所述,现行国际税法规则并没有跟上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这也正是国际税收正在迎接挑战。1.1利用转让定价避税。转让定价在国际避税角度来解释的话,主要是指位于不同税率地区之间的关联企业内部交易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从而存在利用税率差避税情况[2]。在交易价格与市场价格不一致的前提下,如果转让定价的交易双方具有关联方关系,则认为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反之,如果转让定价的交易双方并不具有关联方关系,则不视为利用转让定价避税。在电子商务中对关联方的界定更加困难,因为电子商务的隐蔽性和虚拟化,交易内容一般经过信息加密技术的处理,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更加隐秘。其次,税务机关对电子商务交易的价格信息掌握也不易,有时无法对比企业交易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差异。1.2利用常设机构避税。根据OECD税收协定范本的规定,缔约国A国的企业在缔约国B设立常设机构的情况下,A国企业的营业利润是应向B国政府纳税的[3]。但在电子商务贸易模式下,双方的交易跨越了空间的障碍,虚拟空间的数字经济迅猛发展,跨境电商在税收协定国不设立常设机构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正常完成交易,这很大程度上冲击了税收来源地的管辖权原则。电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下,很显然不可能主动去设立常设机构,东道主国无权对跨国交易人进行征税,企业从而通过利用常设机构避税这种方式减少了税务支出。1.3 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避税地一般指对所得和财产采取较低税率或零税率的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国际避税地注册一个公司进行虚拟交易,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即可以达到避税的目的。很多国内的企业在避税地设立网站,将实际交易的网页和服务器也设立在避税地。我国著名的电商阿里巴巴的注册地为英属开曼群岛,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规避部分纳税义务。在国际上,很多高税率国家的企业也将服务器建设在低税率地区。其次,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以电子现金的方式将来源于其他地区的所得直接汇入避税地联机银行,也达到了其避税的目的。1.4 利用电子商务的侵蚀性避税。在传统经济模式下,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税收监管比较直接且容易实施。例如,税务机关可以核查企业的合同、票据、账簿等来确定企业所申报的利润、营业额等是否真实有效。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交易几乎全部通过数字空间进行,很多重要信息都进行了信息加密处理,电子凭证可以轻易被修改而难以发觉。税务机关获取企业财务信息的难度大大增加,甚至很多信息无据可查,这使得电商企业可以谎报利润等来达到避税的目的。另一方面,跨境电商通过隐蔽进出口货物交易来逃避关税,由此导致关税的大额损失。1.5 利用所得性质的模糊避税各国的征税规则。大都根据收入性质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税收规则,国际税收也是如此。电子商务最大的特点就是交易的无形化和隐蔽性,特别是各种数字化产品的销售。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按照交易标的物的性质进行划分的的方式无法直接适用于电子商务,电商企业可以利用所得性质的模糊来达到避税的目的。

查看全文

服务贸易外汇监管难点与对策

摘要:服务贸易具有无形性的特点,无相应货物流匹配,其跨境资金流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判定存在难度。跨国公司可能通过向境外关联公司支付服务贸易费用实现利润转移,以达到集团整体避税或向境外转移资金的目的。目前关于利润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跨国公司避税以及税务部门反避税研究,较少涉及外汇资金管理。本文结合企业实例,分析了跨国公司通过服务贸易转移利润的主要方式、特点,以及外汇监管的难点,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利润转移;服务贸易;外汇管理

近年来,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世界贸易竞争的关键点,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影响力逐渐凸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经济载体。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跨国公司可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避税或转移资金。跨国公司服务贸易利润转移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

一、跨国公司利用服务贸易渠道转移利润的主要方式

(一)无形资产转移定价。在国际贸易中,技术占领重要地位,无形资产的转让在跨国公司及其关联方之间较为常见。从国际贸易实践看,无形资产通常包含发明、制作、设计、专利、版权、商标、技术许可、特许权等。无形资产具有无形性和专有性,判断其转让价格正常与否比较困难,因此常被跨国企业通过转移定价方式实现利润转移。如A汽车电子有限公司2011年与境外母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合同,约定提成费按销售金额的1.5%计算。2014年9月16日双方签订补充协议,将提成比率提高到3%,且从2013年4月起生效。2015年起该公司技术提成费外汇支出大幅增长,技术使用费的合理性存疑。(二)劳务交易转移定价。基于整体运营管理考虑,跨国公司总部为各关联公司提供财务管理、系统使用、业务拓展、运营管理等服务。部分国家税法规定,劳务费用支出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跨国公司可根据不同国家的税率水平,高报、少报或者不报劳务费用,造成所在国税率高的企业微利或亏损、所在国税率低的企业盈利假象,实现集团整体利润最大化。如B公司为电子加工企业,2016年向境外关联公司支付业务拓展咨询服务费1.62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11.54%。外汇局核查发现,该公司管理咨询费合同、发票内容宽泛,服务信息模糊,计价方式不清,业务拓展咨询费交易背景真实性存疑。(三)运输服务转移定价。近年来,国际运输服务发展迅速。通过增减运输费用方式,跨国企业及其关联方可实现利润转移。如C公司主要从事装卸搬运和运输,2015年和2016年向境外母公司频繁、大额支付运输服务费。经核查,该公司与境外母公司协议约定,若营业利润超过5%,超出部分的利润将以增加运输服务费的方式支付给境外母公司,涉嫌转移利润达到逃税或转移资金的目的。(四)融资借贷转移定价。贷款活动产生的利息可作为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跨国企业及其关联方可通过贷款活动进行利润转移。如L公司为生产设计精密型腔模、模具标准件公司,2014年该公司向香港母公司以6.4%利率借入1笔外债,借款利率远远高于香港商业银行同期、同类型贷款2.5%的利率,该企业因利率过高受到税务部门和外汇局关注。

二、服务贸易转移利润的特点

查看全文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领域监管探讨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境电商零售规模日益扩大,有效促进了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了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利润。然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给市场监管部门带来的工作压力不容小觑,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必须依法履行本部门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领域的监管职责。

关键词:市场监管部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领域;监管职责

当前境外商品入境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行邮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邮寄境外物品和个人行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模式、普通贸易进口模式。相比而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模式更为高效和灵活,国家于2018年11月针对该模式了《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活动属于国内消费者运用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购买境外商品,然后经过“直购进口”或者“网购保税进口”运入国内的一种消费行为,而确保该项消费的顺利完成,则需要市政监管部门积极履行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领域的监管职责。本文将简单分析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监管现状,系统论述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监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并综合探讨解决对策。

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监管现状

据国家财务部所编辑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统计,当前有将近1300种商品参与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活动,主要商品包括化妆品、服装、食品、饮品、婴幼儿用品和儿童玩具等。从消费限额来看,国家将个人每次的消费限制到了两千元,年度消费限额为两万元。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16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利润高达322.3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为74.9%。同一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易规模增长到了1.2万亿人民币,增幅达到30%以上[1]。此外,当前已有80%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由保税备货模式来完成,进一步创新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发展制度,使传统的大量零散采购转变为集中式采购,满足了国民对境外商品的海量需求。

二、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监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查看全文

浅谈我国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考量论文

摘要: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贸易结算中通用的美元、欧元的汇兑风险越来越大,为此,今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6部委出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在上海、广州等5个城市选择试点企业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这无疑对国内试点企业以及其他进出口企业的长足发展十分利好,不但可以规避汇率风险、降低经营成本,也为境外贸易伙伴带来了贸易便利化、锁定汇率成本等诸多好处。但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何种币种结算并不是一方、一种因素能够决定的,而是要受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受诸多因素限制

1.宏观因素。首先,2009年1季度国内新增贷款4.58亿元人民币,同比多增3.75亿元,已有数据证明部分新增贷款已流入非实体经济,如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这些都是引致中短期人民币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当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还未到位,产能过剩与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国内经济学界大都认为通胀的可能性远大于通缩的可能性。因为从长期看,人们的需求总是要提高的,只是在现阶段被暂时压制了,一旦外部环境改善,通胀的威胁将不容忽视,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可能性将加大。其次,我国对东盟的贸易顺差近年来呈下降趋势,甚至开始出现逆差,这也是人民币汇率存在贬值倾向的一个潜在因素。再次,目前海外人民币来源主要是与我国互换获得的人民币资金和通过出口获得的人民币资金,如果放开人民币结算就会加大国际金融对我国国内金融的影响,增加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另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必然会对我国金融管理能力、金融人才储备和银行国际化的竞争力提出硬性挑战,最终的结果难以预料。

2.微观因素。首先,此次试点企业主要是规模大、信誉好的国企,中小企业或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企业,受进入资格、定价权等因素的限制无法马上或直接享受到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工具所带来的汇率收益。另外,此次试点只对货物贸易开放,而像旅游业、建筑业等服务贸易均不能享受到人民币结算所带来的诸多可能收益。其次,出口对象主要为欧美国家的企业也享受不到人民币结算带来的可能收益。据央行有关部门测算,此次试点人民币总需求规模在100亿~200亿元人民币,远远小于中国同东盟国家的贸易总额。另外,人民币作为区域性结算货币带来的潜在资本风险还具有不确定性,由此限制了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规模。再次,国内进口企业享受不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收益。国际贸易中通行的做法是,进口支付一般用软货币(货币有贬值的趋势),这样在合同金额一定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就可以用相对少的本币支付给外商,当下如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与外商交易不一定会有优势。最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将不再经过收汇、核销等原本由外汇管理局控制的环节,这就意味着申报出口退(免)税的手续相对简化。但这同样也给了试点企业涉税违规的便利,涉税风险也会随之增加。税务机关为防范出口骗税的发生,确保出口退(免)税的真实性,在审核、审批程序上相对会更加严格,有可能还会延长退(免)税时限。

二、试点企业应谨慎选择

1.借机加强内部管理,严防潜在的税收风险。试点企业要证明跨境贸易的真实性,不能出现纳税、进出口报关以及结汇核销等方面的不良记录;在申报出口退(免)税环节提供的证据资料要尽可能齐全,如报关单、购销发票、合同等;业务操作要严格执行税收政策规定,注意保存能够证明业务真伪的资料,并且还要保证能随时提供给税务机关进行核实。

查看全文

浅析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摘要:对于国际贸易而言,其所含增值税的中性属性主要是依据“消费地原则”得以体现的。在货物贸易过程中,原则上应是消费地原则与出口退税以及进口征税相关政策之间相对应,可是因为一些服务贸易消费的所属地较难确定,使得对增值税的重复征收以及相关征税问题尤为明显。本文将以服务贸易为基本点,对其统计制度的跨境服务增值税政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服务贸易统计制度;跨境服务;增值税政策

1引言

对于现阶段增值税理论及其实践而言,其主要将视线聚焦在服务“消费地”的有效识别机制建设上,在很大程度上将跨境服务以及“服务进出口”的有关概念及其范围进行模糊化。单方面提出“服务出口零税率”这一内容化,这也恰恰违反了关于增值税的消费地准则。积极汲取国际贸易相关统计制度的重要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服务贸易领域中的增值税政策方面研究开辟全新的道路,也能为服务贸易增值税政策的协调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2简述我国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在两千零六年,服务贸易统计这一概念而言在我国产生,依据三年前进行修订的有关国际服务贸易中统计监测制度的相关规定,这一制度把我国服务贸易统计输出范围进行了如下划分:(1)将自然人移动划分为统计领域。这一统计主要是针对我国境内居民借助自然人移动模式在境外对其提供相应服务,或是非居民自然人在我国境内通过自然人移动模式对其提供相应的服务。经我国商务部门统计而有关数据显示,这些数据绝大多数体现在对服务进出口方面,主要涵盖了海陆运输服务、旅游服务等相关服务;(2)对国际附属机构提供的服务贸易进行统计。其主要包含非居民以直接投资这一方法对我国境内企业在国内进行的服务销售进行控制;或是我国境内居民借助直接投资这一方法,控制跨国企业而在所处国以及相关地区的境内开展的服务销售活动;(3)对于服务进出口进行统计。这一点主要涉及的是,我国居民对境内与境外非居民所提供的相关服务,也就是所谓的服务出口;而所谓的进口服务则是指,非居民境外以及境内的我国居民所提供的相应服务。

查看全文

互联网下国际贸易创新路径分析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互联网与大数据结合下的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从而引发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崛起。自从总理提出“互联网+”方针,跨境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国家战略,这不仅在制度上给予了建设跨境电子贸易的法律保障,也为国际贸易带来了新的贸易方式。所以如何利用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解决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定,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国际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国际贸易的创新路径,为国内跨境电商的规范化发展提出建议,以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国际贸易;贸易摩擦;创新

一、前言

在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虽然中国在众多高新技术领域落后于欧美国家,但是得益于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持续研发能力,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有目共睹。互联网技术在改造传统经济、行业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得科学技术潜力不断得到挖掘、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和保障,并促进了国际贸易交流的延伸。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与国际贸易相互融合的产物,在吸收互联网带来的新的销售方式和贸易结构等创新的同时,也为国际贸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和减少贸易壁垒等提供了可能。互联网作为最透明、最公正和最高效的信息流转和处理方式,为国际贸易领域降低执行成本、扩大贸易交流范围和更高效地进行贸易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国际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外贸经济的深刻变化是影响国民经济能否得到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美贸易战的形势下,国际贸易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互联网+国际贸易”作为对传统贸易的一种颠覆和创新,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提高资源的配置和贸易交流的效率,促进企业和个人创造更大的利润,增强国民经济实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互联网+”与国际贸易含义

1.“互联网+”的含义。“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结合传统产业优势,以优化产业结构、商业模式和生产要素来提升经济生产力,实现社会经济价值。“互联网+”的概念,国内最早由易观在2012年11月提出,其认为“互联网+”是不同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与网络平台场景相结合的产物,企业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将自身行业优势与互联网结合;2014年11月,总理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重新定义了“互联网+”在新经济中的作用。并且,2015年3月,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确立了“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来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社会创新和经济发展。总之,“互联网+”作为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有机结合,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成为创新2.0下的一种发展新形态和新模式。2.国际贸易的含义。其是指各国在劳务和商品方面进行交易和兑换,是各国在国际竞争中优势的体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是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从国家角度来看,国际贸易可以等同为对外贸易,但是其又相区别于对外贸易。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都是世界各国在商品、劳务等方面的交流,体现了各国的劳动分工和相互依存关系,其差别在于角度的不同,如果从国家角度,国际贸易亦可以成为对外贸易;如果从国际角度,国际贸易等同于对外贸易。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对外贸易是特定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所以对外贸易一般会有特定的指向,例如中国的对外贸。而国际贸易则没有这样的规定。

查看全文

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摘要:文章分析了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的税务风险,包括境外税制环境差异风险、常设机构不合理风险、合同拆分涉税风险、企业自身税务管控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妥善应对境外税收环境差异、科学建立良好的税务管理组织机构、加大项目合同税务风险考量与管理力度、强化企业自身税务管控等一系列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风险;税务管理

受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倾向及有限理性决策的影响,境外工程承包项目中存在多种税务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及时防控这些税务风险,就会直接导致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的经济收益受损,也易引发企业被滞留在项目所在国、遭受项目所在国法律制裁等严重后果。可以说,强化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风险的应对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需深入探究相应策略。

1税务风险概述

当前,可以将税务风险划分为税款负担风险、税收违法风险、信誉损失风险等。其中,税款负担风险会加重企业承担的税款负担,降低项目收益;税收违法风险会增加企业所需缴纳的税款与罚金,还会面临刑事处罚风险;信誉损失风险会降低企业社会征信,影响企业融资贷款或经营业绩[1]。

2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的税务风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