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04:35: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口腔护理培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口腔护理培训

高职口腔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高职口腔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摘要: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烟台市口腔医院、迈世通中国有限公司通过校院企合作实践,探索了学校、医院和企业在教学、招生、师资、质评、就业5方面深度融合的路径,形成了一个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口腔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坚持产教融合、医教协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理念,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目标,围绕产教融合口腔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这一问题展开实践、探索与创新。从研究学校和医院现有优势资源及利益共同点出发,通过实践,探索了学校、医院和企业在教学、招生、师资、质评、就业5方面深度融合的路径,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专兼职教师团队、编写校本实训教材、创建三元质量评价体系,形成了一个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了校院企共赢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促进了专业长远发展。

1校院企共同建立一体化办学体制

1.1成立管理机构

学校和烟台市口腔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一体化办学项目,专门成立了由学校和医院共同参与的校院企合作管理领导小组,统筹负责校院企合作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下设校院企合作办事机构,研究制订校院企合作项目实施方案,细化实施校院企合作项目工作职责;同时成立了由学校和医院共同组成的口腔护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制定了章程,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宏观调控校院企合作发展,协调解决校院企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为校院企合作发展提供咨询、指导与服务。口腔护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随时沟通联系,积极落实各项工作,为校院企紧密合作提供了保证。

查看全文

谈论口腔护理认识

机械通气(mechanicalventilation,MV)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广泛应用于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生命支持措施,机械通气每增加1d,发生肺炎的的危险性就增加1%~3%[1]。机械通气开始48h出现的肺实质感染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2],是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国外文献[3-4]显示VAP发生率为9%~70%(平均20%~25%),病死率高达50%~69%;国内研究[5]显示VAP发生率为43.1%,病死率为51.6%。VAP一旦出现,将造成脱机困难、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病死率增加等危害,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6]。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VAP的发生主要有2个途径:一是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胃液pH值的改变引起的口咽部细菌繁殖;二是由于误吸、急诊插管等原因导致的分泌误吸入下呼吸道而引起的肺炎。章洁等[7]研究显示:口咽部细菌定植误吸是导致VAP的主要原因之一,Munro等[8]研究认为VAP的发生与口腔卫生状况有直接关系。目前对于VAP的预防措施中,大部分是从以上2个方面着手[9]。本研究将本院院内制剂银连含漱液(原名银联漱口液)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观察其应用效果,从而为临床预防和减少VAP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住院的患者60例,以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60例患者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2~93岁;外科大手术术后8例,神经系统疾病12例,呼吸系统疾病22例,多发伤6例,其他12例。2组患者在入组时的性别、年龄、疾病分类、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标准

①无口腔疾患、插管前无肺部感染的患者;②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以上;③口咽部清洁开始时间在机械通气开始24h内;④排除无创机械通气和插管时已有肺部感染、口腔疾患、放疗化疗及使用激素者。

查看全文

护理操作论文:浅议护士护理操作的办法与感悟

本文作者:孙莉工作单位:湖南航天医院

1.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培训对培训项目的基础理论进行系统讲解:并2周后按科室进行提问。提问结合本科现有病例进行,针对不同人员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对于工作经验不足的应届毕业生护士提问:休克引起呼吸加快、尿量减少甚至无尿的原因,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血压降低的原因及纠正血压降低对患者的影响及相关病变。对于工作3~5年的护士: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频率加快的原因以及如何处理,呼吸衰竭可导致机体缺氧,缺氧可涉及哪些系统病变以及如何监护。当被提问者给出的答案错误或不完整时,在其他护士间展开讨论,以具体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思维发散。2.设置障碍的刺激式培训:在全面掌握基础理论基础上,患者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还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灵活应变能力,因此,我们对某项护理操作设置问题或障碍来刺激护士的思维是很必要的。例如,设置一下情景:给患者使用微电脑泵时,我们按正规操作程序安装好微电脑泵,根据药物要求设置好输液速度,按启动键开始工作.然后提醒护士用手表数一下输液滴数,发现电脑泵的滴数与设置的滴数并不相符,此时告诉护士电脑泵功能正常,提示大家找寻原因,并想办法解决问题。护士会认真检查管路,如果5min后还查不出原因,则展开科室范围内护士的共同检查和讨论,与此同时,让大家回想导致微电脑泵工作不正常的各种原因。这样,不仅让该护士掌握了理论,还增加了其实践经验[3]。3.互换角色的体验式培训:(1)通过刺激式培训,护士已经能够将书本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的实践中。但是,为了让护士的操作更具人文关怀,能够做到为患者着想,我们将以角色互换为主的体验式培训引入进来。在特定护理操作中,让护士扮演患者,通过角色互换引导护士从患者的角度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更好的为其服务;(2)比方让护士自己互相做最简单的操作中心管道吸氧,有一个护士用湿棉签给同伴清洁鼻腔时,手持面前垂直的伸进同伴鼻孔,吓得同伴躲闪开去,于是两人都明白了:棉签应该打横轻轻进入患者鼻腔,螺旋式擦拭,患者舒服且效果好;又比如,让大家互相做口腔护理,她们通过相互操作,体会到口腔护理时,夹棉球的止血钳以夹住棉球的一半,侧着放入患者的口腔,止血钳不能碰上患者的牙齿或牙龈,患者最感舒适;冬天时或遇到牙齿过敏的患者,应该使用温盐水给患者做口腔护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t检验与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a=0.05。1.考核标准:参照《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与《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同时结合往年培训考核经验,护理操作培训小组根据护理部统一制定的考核标准,对每个阶段的培训效果分别进行记录,考核分数以百分制计算。最后,对阶段考核得分进行比较分析[4]。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满意度调查:为了综合考察发散性思维培训对临床护理的实际效果,科室设计了针对患者的调查问卷,目的是了解患者对护士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共涉及3个大类,12个小类的问题,要求以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做出回答。最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并与2010年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做比较分析。

查看全文

风险管理在口腔护理管理的应用

口腔科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工作重点之一,而且口腔护理工作有别于普通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1]。随着医疗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人们对护理理念的认识不断提高。口腔科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口腔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目前,风险管理在多项研究领域得以应用,其中包括在手术室、口腔科以及急诊内科等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先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后续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计划、目的的护理。该文主要就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后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口腔科收治的1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79例,其中男38例,女41例,平均年龄为(37.3±3.2)岁,对照组79例,其中男42例,女37例,平均年龄为(39.1±2.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口腔疾病类型分布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管理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口腔科护理常见差错和不良事故,行护理风险管理,具体管理方式如下。1.2.1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建立口腔科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具体内容如下:①由口腔科护士长担任组长,制定具体细则。②对口腔科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专业和技能培训,特别是管理方式需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全面探讨在口腔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采取应对措施。③管理小组对口腔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督促,定期进行护理工作考核。④口腔科护理人员对互相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并通过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效果进行反馈,护理工作人员针对反馈的问题积极整改。1.2.2制定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缺乏统一的护理标准,会大大降低护理服务效率,像药物发放错误、文件记录错误、无菌操作不规范以及配液错误等问题会频繁出现,在无形当中可能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通过制定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口腔科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同时能够规范化护理工作,在实行该方式的护理过程中,应从医疗技术水平、患者病情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全方位考虑,听取口腔疾病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建议,制定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对在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表现出色的护理人员给予一定奖励。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并进行监督,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责任感,使口腔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得以提高。1.2.3制定完善的消毒管理制度。①做好防护措施:对于长期使用以及经常暴露在空气中的小器械和用品,采用加盖或者加保护膜的方式,避免被污染。②做好消毒灭菌:保持口腔科诊疗室内的桌椅和地面的干净和整洁,每天早中晚3次对操作台进行消毒,并采用紫外线进行系统性的灭菌处理。③注意无菌操作:对于经常接触患者伤口的医疗器械不可马虎处理,需进行严格消毒处理。1.3观察指标。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交叉感染、护理纠纷、患者识别错误、药物核对错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并进行评价对比。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调查内容包括对口腔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以及环境质量的满意度等,满分为100分,评判标准为: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口腔疾病患者经过护理管理后,观察组交叉感染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5.06%(χ2=4.104,P=0.043),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6.33%(χ2=5.163,P=0.023)。观察组患者识别错误发生率为1.27%,低于对照组5.06%(χ2=1.859,P=0.173),药物核对错误发生率为1.27%,低于对照组3.80%(χ2=1.026,P=0.311)。以上结果提示对口腔疾病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见表1。2.2护理满意度。两组口腔疾病患者经过护理管理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口腔疾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0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94%(χ2=7.239,P=0.007),提示对口腔疾病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见表2。

3讨论

查看全文

口腔护士岗前培训情景教学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PBL联合情景教学模式在口腔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新入职的62例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新护士给予传统岗前培训,观察组新护士采用PBL结合情景教学模式进行培训。1个半月后,评价两组新护士的理论考核与科室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新护士理论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对新护士的工作态度、沟通能力及四手操作配合技术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情景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口腔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专科理论水平、沟通能力及四手操作配合技术,使新护士较快适应工作状态,值得在口腔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PBL;情景教学法;口腔专科;岗前培训

长期以来,我国新护士岗前培训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护士被动地接受知识。由于口腔科护理专科性较强,传统的岗前培训方式很难使新护士在短时间内掌握口腔专科基本知识和护理配合技术,以至于在新护士进入临床与医生配合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模式是通过在课堂上就某一知识点或问题让学生进行情景演示,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判断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2]。PBL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3~4]。本研究对合肥市某三级口腔专科医院2016年-2017年新入职护士采用PBL结合情景教学法进行岗前培训,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6年5月-2017年9月选取合肥市某三级口腔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6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无临床工作经验,平均年龄(23.12±1.59)岁,本科28例,大专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两组新护士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新护士传统理论授课2周后进入口腔内科、口腔外科、修复科和正畸科,每科轮转1周学习,共1.5个月。1.2.2实验组。采用PBL联合情景教学模式进行培训。①成立培训小组:从护理部、口腔内科、口腔外科、修复科、正畸科各选拔2名带教老师,任教学组长1名,教学助理1名,要求具备5年以上口腔专科护理工作经验,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专科操作技能及良好的教学能力。②培训内容:带教老师根据科室护理工作要求编写案例和问题、设置模拟情景。教学助理负责整理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计划,并及时检查带教老师带教计划的落实情况。③培训方式:将观察组新护士随机分成4组,每组7~8例,每组选组长1名。采用PBL教学法培训口腔护理专科知识、各科物品名称、用途、使用后处置和维护、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等理论知识。带教老师在上次课结束时发放下一次授课内容的问题和案例,新护士提前从课本、期刊、网络等资源中查找答案,经过分析总结后形成自己的答案。于下次课当日,两个小组分别进行组间和组内讨论,互相指出不足,最后由教师点评、补充,对各小组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和指正。对于护士接诊、问诊礼仪、电话礼仪、四手操作配合等采用情景教学法。各科带教老师根据操作内容在相应科室诊室设置模拟情景教学。四手操作时,新护士轮流扮演病人和护士角色,一位带教老师扮演医生角色,一位带教老师在旁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新护士反复练习。④培训周期:培训时间为1.5个月。1.3效果评价。1.3.1理论考核。各带教老师根据授课内容出题,带教小组进行讨论,最终确定题型和内容,考试成绩低于60分为不合格,60~75分为合格,75~90分为良,90分以上为优。教学助理将题目编排,整理成试卷,打印出来对两组新护士进行考核。1.3.2科室评价。培训结束后向各科室发放护理部制订的新入职护士临床护理评价表,请科室医务人员从工作态度、沟通能力、四手操作配合水平三个方面对新护士进行评价,采用5级评分法,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计分5、4、3、2、1分。总评价为满意(非常满意和满意)、一般(基本满意)、不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1.4统计学方法。理论考试成绩等级评定采用例数和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科室满意度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PDCA护理管理在口腔拔牙患者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在口腔拔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3月接受口腔拔牙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再选取护理人员20名,分两组,各10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拔牙术后感染情况及两组护理人员的口腔护理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口腔拔牙患者的感染风险,适于临床应用。

关键词:PDCA护理管理;口腔;拔牙

随着众多口腔疾病的不断出现,例如龋齿、牙周炎等,导致拔牙率随之攀升。拔牙是口腔科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拔牙可以导致局部组织损伤,诱发肿胀、出血、疼痛等反应,以及体温、血压、脉搏波动,所以临床应给予足够重视[1]。同时,感染也是拔牙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与拔牙时有牙结石、骨碎片、牙碎片、其他炎症肉芽组织进入创面,以及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患者机体状况差等原因有关,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还可能引起其他合并症,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2]。因此,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口腔拔牙患者的护理质量已成为口腔科护理学者亟需解决的问题[3]。PDCA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其利用计划设定、执行方案、检查与处理问题等循环模式,不断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收治口腔拔牙患者49例,应用PDCA护理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20年3月接受口腔拔牙患者98例与护理人员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每组护理人员,各10名。研究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22~69岁,平均(49.5±4.8)岁;护理人员10例均为女性;年龄21~49岁,平均(35.3±4.3)岁;职称为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4名;文化水平为本科8名,大专2名。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22~68岁,平均(49.4±4.5)岁;护理人员均为女性10例;年龄21~48岁,平均(35.2±4.8)岁;职称为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4名;文化水平为本科8名,大专2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已完善相关检查,无拔牙禁忌证;②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未控制的糖尿病与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与凝血功能障碍;②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③肾脏、肝炎、甲亢;④月经期与妊娠期女性;⑤有精神疾病史。方法: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完善患者的各项检查;向患者讲解拔牙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通过耐心安抚,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减少身心应激反应;准备好手术相关用品,术中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操作等。⑵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护理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P(计划)阶段:a.现状分析,探寻问题:组建PDCA护理管理小组,护士长任组长,其他护理人员为组员。小组成员对于过往口腔拔牙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探寻常规护理方法中影响拔牙后感染、护理质量的相关问题;b.通过分析常规护理方法,以及加强患者沟通后,总结出问题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与可控因素。具体包括:新护士基础能力不过关,专业能力差,业务基础缺失;沟通能力差,护理态度差;护理记录单书写不规范;护理人员未对患者术后感染等风险因素给予足够重视;c.制度改进方案:护士长制定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评分细则,每天检查书写质量。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定期开展护理讨论会,分析每名患者的术后感染风险因素,以及如何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以便于实施针对性的预防与改进措施。②D(执行)阶段:全面落实三级护理质控检查制度,其中Ⅰ级制度为口腔科护理人员的自我检查;Ⅱ级制度为护士长与质控护理人员监督与检查;Ⅲ级制度为护理部检查,最大限度减少术后感染风险,并强化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监察。③C(检查)阶段:护理部与科室护士长联合开展护理检查工作,采用灵活的检查方式,例如:随机抽查、定期检查、终末检查等,确保临床工作的质量。④A(处理)阶段:每周召开1次小组讨论会,对于本周发生的护理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并将具体对策落实到下一个PDCA护理管理循环中。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口腔拔牙术后的感染情况,包括皮肤红肿、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②通过开展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口腔护理能力,理论知识采取笔试考核,操作技能采取实践考核,评分范围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成绩越佳。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查看全文

内涵建设论文:口腔门诊护士的内涵建设透析

本文作者:惠秀丽工作单位:海军总医院口腔科

挂号分诊口腔门诊患者数量大,病种多,护士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自己所学的专科知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对患者的观察,给予患者挂出合理专科的号,推荐合适的诊治医生,并迅速告知就诊地点。就诊时或候诊过程中,门诊患者常有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因此,要求分诊挂号护士应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能及时发现情况,迅速正确处理,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咨询告知口腔门诊作为窗口单位,有的患者初来门诊,面对陌生的环境,对疾病的治疗充满担心、疑虑、甚至恐惧。通过与护十的沟通咨询可以缓解自己内心的担心和恐慌,这就要求我们护士给予患者关爱、热情、温暖、耐心和理解并应运娴熟的专业知识和对医院整体情况的熟知,给予患者满意的解答。护十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需,千方百计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医护配合在口腔疾病的诊治中,护士不但要保证治疗所刚器械、药物、设备、材料到位,更需与医师配合默契,保证材料、药物、器械准确、平稳、快速的传递。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精神状况的变化,第一时间告知医师,以便医师调整治疗进度或方案,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目前口腔治疗的操作模式正在从护理的被动参与模式变为护理主动参与模式,即四手操作模式。这种模式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使医生椅旁操作时间减少,患者就诊时间缩短;并且舒适性增加,使治疗效率大人提高。口腔卫生宣教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劝TO对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感染,牙酿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口腔卫生宣教是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口腔护理的服务是从疾病诊断治疗的配合延伸至健康宣教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护士应用专科知识及技能,为病人提供口腔保健知识,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及生活方式,有针对性的采取口腔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综合性的整体口腔医疗保健,达到促进口腔健康、预防口腔疾病和恢复口腔功能的目的。

人性化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院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服务的内涵也由以执行医嘱为主,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即按照护理程序,在生理、心理、社会等诸方面为病人提供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美化就医环境,完善服务措施是病人就医的第一需求。舒适、安静的就医环境可减轻病人的不良情绪,减少疾病带来的不适。候诊室环境宽敞、明亮洁净,安静无噪音:安装空调,增设饮水机,提供图书、报刊、摆放绿色有氧植物,播放轻音乐;利用电视播放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等,丰富了病人的候诊内容,从而降低其焦虑等不良情绪。医疗服务为了给患者提供整体全面优质的服务,我们对全科护士进行了情感知识、服务意识、礼貌用语、礼仪及沟通能力培训,经常进行口腔专科技术、急救技术和应急预案的学习,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流程,增强处置突发急救事件如病人跌倒、突发晕厥、心跳呼吸骤停、药物过敏性休克等应对能力。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强化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无菌操作原则和口腔器械消毒隔离制度。器械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环境及物体表面要定期消毒并进行监测。医疗废物严格分类,正确处理。加强告知义务,在接受治疗护理的过程中,主动告知患者接受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应该承担的风险。特殊检查治疗应征得病人知情同意,履行签字手续。增设了宣传专栏,方便患者更好的了解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沟通技巧运用接诊艺术,提高服务质量。首先语言是护十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沟通的桥梁。微笑使人觉得亲切,消除陌生感,称呼是沟通的开始,一个亲切、礼貌、得体的称呼,可以拉近护士和患者的距离,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如“先生,请问您哪里不舒服?”、“大爷,我给您挂的是修复科,请您到修复科4号椅位就诊”等等,这些适当得体的语言让患者消除了对环境的陌生和疾病的恐惧感,同时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信任。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及时掌握患者的心态和目的。对年老、动作迟缓、语言不流利、听力欠佳等患者应尤其关注。提高沟通效果,也利于观察、判断病情,进而正确分诊。接诊护士要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以同情、理解、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患者,即使有些患者语言过激、情绪失控,护士也不必过多解释,更不要反驳患者,而是对其表示理解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心理护理口腔门诊初诊患者对就医环境陌生,有无所适从感;急诊患者病情急、痛苦难忍,往往是捂着肿胀的脸来医院,焦虑情绪严重(如果可能建议加参考文献),迫切希望医师尽快为自己解除痛苦:儿童患者看到治疗器械之后立刻产生惧怕心理,不听从劝说甚至抗据治疗;老年人群牙病发病率最高,但是对自己的牙病重视不够。并且顾虑太多,往往有怕麻烦、怕花钱等心理。所有患者都期望得到医护人员的热情周到的服务,作为护理人员,对于初诊患者护理人员应该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向患者简要介绍医院的环境、就诊秩序,指导患者按顺序就诊,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对于急诊患者用和蔼的态度,科学、艺术的语言主动与患者沟通,并且尽量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对于小儿患者,需要耐心地与患儿沟通,并给予鼓励,尽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巧妙运用肢体语言使患儿配合医师治疗;对于老年人向他们讲解老年人牙病早治的重要性,口腔卫生健康与老年人身体健康之间的辨证关系,思想认识提高了,治疗牙病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就会主动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治疗。

防范护患纠纷尊重患者、增强服务意识以及提高服务质量是减少护患纠纷的必要因素,因此口腔门诊护士综合服务素质的提高对于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树立医院形象口诊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在医疗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医院的形象,关系着患者对医院的评价。因此,为了患者的利益,为了医院的利益,也是为了全社会的发展,包括口腔科在内的所有医院的窗口单位都更要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建设。提高人们对口腔疾患的正确认识口腔门诊护士并不是单纯的分诊挂号、向导陪同、医护配合,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口腔疾患的正确认识和口腔保健知识。主动宣教,解除患者对口腔疾患认识的误区是口腔门诊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查看全文

护理管理对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护理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干预对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的机械通气危重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接受护理管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士技能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技能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管理干预可以减少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士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管理;机械通气;危重;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机械通气危重患者200例,患者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左心衰竭、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等。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男47例,女53例;平均年龄(43.69±12.47)岁。对照组男41例,女59例;平均年龄(44.72±13.14)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查看全文

脑出血患者循证护理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在预防脑出血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5月我院接收脑出血患者共54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按常规开展护理)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以循证护理),各27例,观察两组VAP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的VAP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对照组短,医疗费用比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实施患者循证护理能减少VAP出现,缩短其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值得采用。

关键词:脑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呼吸机使用时间

脑出血是临床上一种多发且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急、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伴随老龄化日渐加剧,脑出血发病率也在日渐攀升,已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出血量大的患者昏迷程度较深,且病情较重,需行机械通气,应用呼吸机能为呼衰患者提供有效生命支持,赢得治疗时机,但因此带来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给原发病治疗造成较大困难,使患者死亡率增加,因此,使用呼吸机后对患者加强护理十分必要[1]。有研究表明[2],循证护理将研究资源、专家研究和患者意愿整合在一起,制定出针对性的卫生保健计划,对预防VAP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患者VAP中的效果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8年10月—2019年5月我院接收的脑出血患者54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取得知情同意,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27例,对照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39~85岁,平均年龄(64.03±12.04)岁。18例是高血压脑出血,3例是动脉瘤出血,6例是其他原因出血。观察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43~89岁,平均年龄(65.59±13.21)岁。19例是高血压脑出血,2例是动脉瘤出血,6例是其他原因出血。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机械通气,对照组按常规开展护理,包括环境护理、病情观察以及口腔护理等。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之上加以循证护理,内容如下:(1)循证问题:成立专门循证小组,主要由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的骨干护士与护士长组成,小组成员在8~10人,且所有人员均进行循证护理有关培训,充分掌握循证护理方式,严格遵守循证护理的基本原则。(2)循证支持:在数据库中搜索文献并选择权威性高及有价值的文献当作循证支持,从患者临床表现、呼吸道感染发生原因、危险因素等方面对脑出血患者VAP预防护理进行总结。(3)循证实践:①对于留置胃管的患者,应采取半卧位,在喂食前应翻身拍背,将痰液吸净,避免鼻饲流质后1h内吸痰导致反流。做好口腔护理,每天行口腔冲洗4次,减少细菌定植,以防口腔感染及唾液反流进入气道。对于呕吐者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将其口鼻部分泌物及时清除,以防误吸。对于无禁忌证者,无论是否行机械通气与肠内营养,均应采取30°~45°半卧位;②配合医生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行上呼吸道分泌物吸引,必要时留取痰培养标本,依据培养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同时依据痰液颜色、性质、量和味道采取合理护理措施,遵医嘱定时予以雾化吸入。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选择合适吸痰管。每天4次定时清除气管插管声门下和气管导管气囊间间隙分泌物积液;③对患者体温加强监测,出现发热及时通报医师予以处理;④每班测量气囊压并维持合理气管导管气囊压,气囊压在25~30cmH2O(1cmH2O=0.098kPa);⑤给患者开展护理前摇低床头,做好呼吸机管路的摆放,确保呼吸机管路的位置低于患者人工气道,集水杯处于垂直最低位,利于盛接冷凝水。及时倾倒管道及集水杯内的冷凝水,以防反流进入气道。使用输液器将灭菌用水滴入湿化罐中,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道,污染后及时更换;每班次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呼吸机表面;⑥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以防交叉感染;⑦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做好肠内营养护理,熟练掌握营养泵使用方法,按照医嘱计划对营养液的输入速度及量进行设置。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将营养泵故障排除,对患者24h进出量进行仔细记录,并注意观察其尿量、皮肤黏膜弹性变化和有无口干等。输注前后选择温开水对胃管进行冲洗,以防残留营养液使管腔堵塞。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VAP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与医疗费用。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用(x±s)和%表示,分别行t、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口腔科护士心理压力调研

口腔门诊护理工作是一项要求高、责任重、风险大的职业[1]。口腔科门诊护士的主要职责是配合、协助医生完成患者的各种口腔疾病诊疗,不仅要使患者满意,同时应满足医生操作的各项需求,与护士接受的传统基础护理训练和操作培训之间存在较大差异[2]。护士在医疗服务中,常产生一些心理压力,它可以在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而发生[3]。心理压力可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服务质量[4]。该现象早已引起了护理学家与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本研究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评分,分析口腔科门诊年轻护士职业压力,并初步探讨改善措施。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1年3月选取广东省口腔医院各专业科室门诊年轻护士100名。年龄为18~30岁,工作年限最长9年,最短1年。其中小于25岁的护士67名(18~25岁组),25~30岁的护士33名(25~30岁组)。

1.2调查工具

采用Zung1971年编制的SAS对口腔门诊护士心理压力状况进行调查评估[5]。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主要有: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焦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惊恐);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乏力);不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都不好;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不幸预感)等。采用1~4分级评分法,15个项目正向计分,“没有或很少时间有”计1分,到“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计4分,其余5项按4~1顺序反向计分。累计各条目分为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25后为标准分(T),分值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以标准分进行分度:T≥50分为肯定焦虑,T≥40分为可能焦虑,T<40分为无焦虑。SAS评分高于常模记为阳性,低于或等于常模记为阴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