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7 03:58: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孔子教育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孔子教育论文

孔子思想与素质教育论文

一.素质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个性

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是在注重学生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开发其潜能。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对学生的智能、志趣和个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除了在道德上提出基本要求外,他并不要求学生改变自己的个性特点,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辟如就“政”这一问题,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针对子夏性急且重小利而答。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并说如果“必不得已而去”,则依序“去兵”“去食”,强调了“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观点。孔子意在鼓励子贡首先要牢固树立老百姓的信心。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孔子回答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这是针对仲弓的气量小而对他提出的要求。以上几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在回答他们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均针对各人的个性弱点指出不同的努力方向,语言既带有勉励和要求,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孔子实施因材施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闻斯行诸”的回答了。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可见孔子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从补救其不足方面因材施教的。“因材施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对我们反思现在的教育现状很有意义。在很长一段时期,“齐步走”的教育模式是我们的主要教育模式,并且现在还依然存在一些学校中。僵化的教育手段、陈旧的教育思想,以升学为教育目标,夸大学习成绩,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和个人特长的发展。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育评估片面性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今天,我们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宜”,依据学生个体特点,实施适应个性差异的教育,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个学生,不同的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实质上就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句话放在是否能因材施教这一背景下,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学思统一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创造,也是当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启发教育不仅是启发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而且是启发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正如古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可以终身受用。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为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他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学生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养成自觉思考的习惯。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关于“启”、“发”的论断,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起源。愤和悱是一个人渴求知识的急切心理在外部容颜上的表现,学生已经思考了但还没想通,这时可以去启发他,思考了并有所领会但还不能用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这时可以去开导他。孔子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和及时的启发。学生不能从已知的一点推导到其他,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孔子就不会再重复去教授,———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再讲,就会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就是说学生不到想明白而又不得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指导学生要在学生有了求知的兴趣、动机、主动性、积极性的时候才有效,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强迫灌输,学习效果是不可能好的,孔子不仅教学生时用启发的方法,自己和别人谈问题,也善于接受别人的启发。后来的《学记》把这一经验总结为善喻。“遵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教学上很宝贵的经验。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须完善自我、以身作责

国务院在推进教育改革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孔子教育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孔子身正不倦,率先垂范。他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提出教师以身作则要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不言之教需要受教育者本人有意无意地感悟生活世界中的一切人和事物,获取智慧灵感,孔子认为,教师应认真诚实,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他尤为赞同“主忠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在盛赞老师时这样说:“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然从之,未由己也。”这正是孔子高尚人格和高超教育艺术的真实写照。孔子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身体力行,学而不厌。他认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应该经常自问是否做到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鼓励教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学习起来可以说达到入迷的程度,“三月不知肉味”。他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别人,但在好学方面要比别人强。孔子不但“每事问”,而且“无常师”。他对师的概念的理解也十分广泛,凡有一技之长,明一物之理的他都会拜为老师,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应该是“教学相长”的最理想诠释。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一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即师德。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无私奉献。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创设一种乐学的气氛,愿意并且善于和自己的学生接触、对话、交流,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教师应该是知识渊博和见解深刻的人。具有广博的知识,了解各种自然和社会系统运转的规律,懂得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教师还应该具有继续学习的要求、能力和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孔子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和敬业爱生的品质,他的进德修业、永不停止的思想,对今天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

查看全文

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的概念和类型

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的概念和类型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论文

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而不是一般的“收获体会”,教育论文应有学术性,所以它是学术论文。

理解教育论文可以从两点来把握:教育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教育研究的一种手段,教育论文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二)为什么要撰写教育论文

1.教育科研成果需要总结、记录、表达

查看全文

中学历史教学研讨论文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人文”一次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在《易经》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一方面强调内心修养,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考。

现代学术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批判及超越精神。和对人生的的意义与价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对人生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受教育者的历史知识,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发展,通过历史熏陶的与涵化,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学会做人。

二、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历史乃人文之本,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历史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查看全文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感恩教育即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感恩品质的教育实践活动。在高校中,我们强调的是,学校德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的人文教育。本文阐述了感恩教育背后深刻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感恩教育;理论依据;必要性

感恩,就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当感恩涉及在教育方面时,它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实践三个层面的教育引导。近些年来,全社会对感恩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感恩绝不是口头上简单的一说,学会感恩,拥有感恩之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奉献意识和健全人格的表现。

一、感恩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孝悌理论。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中,“先王以孝,以顺天下”、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百善孝为先”等古语,表达了孝文化对于社会、国家、个人的深远意义。孝,即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姐妹间的友爱。在孔子看来,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孟子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将孝悌推广到了他人和社会。再到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博爱思想。除此之外,还有像“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样的典故,表明了动物都懂得恩情的回报,感恩,对于人来说的不言而喻的道理。所以,当代的大学生应谨遵孝悌理论的精髓,还要将这种感恩之念放大至爱祖国、爱社会的情感与信念。

(二)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人类从事的实践活动也是具有社会性的,哪怕是看似单个人的劳动,也不能说是孤立的活动。就如糕点师傅一个人在工作室做糕点,表面看来是他一个人,但仔细思考,我们会发现,其做糕点的原材料来自于别人的加工制作,其糕点的手艺也是向别人学习,继承下来发展创新的结果。所以,具有社会性的个人,其发展必须是在社会交往中实现的。当代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生活在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之中,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这个大环境各方面的给予,同时这也是必须的。为此,感恩教育基于该理论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通过教育来点拨、引导学生识恩、感恩生活,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施恩及报恩的行为习惯。

查看全文

剖析看听读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启示

一、“看”的启示

单以字形来说,手遮于目上即为看。手遮之目的,无非是为了看得更清楚、更明白。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学生看什么,怎么看确实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话题。譬如岁寒三友中的梅花,丹青妙手挥毫泼墨、刻意点染,文人墨客填词赋诗、抒其心志,南宋诗人陆游在语文教育论文《咏梅》词中写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而世纪伟人却反其意用之,写出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千古名句。说到秋天,人们看到的往往是天高气爽,果实累累的喜人意象,而欧阳修观秋赋文“噫嘻悲哉,此秋声也”,将人们引到一个凄凉悲惨的境地,“其色渗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以上两例,物同而景异,景同而情异,何哉?我以为观赏角度不同,胸怀境界不同也。中学生正处在心理素质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可塑性强,模仿欲强,易受到外界诱惑。我们常常会发现,一部影片放完,学生看到的往往不是正面人物的智慧、勇敢,而是反面人物的狡猾多变。

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看,看新闻知国家大事,看街头巷尾察风土人情,看体育比赛为中国队揽金狂欢,看家乡巨变为民殷国富欣慰。古人说得好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要引导学生向细处看,从平淡无奇、司空见惯的东西中看出新意,发现真知。“见一叶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水而知天下奇寒”,观“蚂蚁上树”为团结就是力量而震憾;观游人爬山,顿悟上下求索之内涵。要教给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捕捉那些“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独无”的东西。所以说,看,不但能使学生目极四海,神骛八极,丰富知识,开阔思维,更能使学生感悟生活,咀嚼生活,获取生活的真谛。

二、“听”的启示

成语“对牛弹琴”的意思是说话办事不看对象,不讲方法,但我们换个角度,从听琴者一方理解,则另有一番深意,那就是牛根本不懂琴音琴理,哪能听出其中之奥妙。孔夫子之所以听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是因为孔子会听,听出了韶乐的真谛,《高山流水》一曲听得两知音,听之所用,何其大也。王尚文教授有一句话说得好“,听,是语文教学的精魂”,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中,听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会听,听老师传授知识,更听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其次,课内与课外并重,单单重视课内的听而忽视课外,培养出来的只能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一千多年前学者顾宪成所撰的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无下事,事事关心”,至今仍颇有教义。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但要有知识的深度,更需要知识的广度。听音乐诗曲,听散文戏剧,陶冶情操,感悟中华文化的美妙神韵;听涛声瀑布,听鸟语禽音,感知大自然魅力无穷,听新闻广播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大事。当然,作为学生不能一切都听,要有比较有鉴别,靡靡之音使人颓废,脏言秽语污人口舌,这些都要分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讲的就是这方面的道理,教师要象诸葛亮《出师表》所讲的那样,教育学生察纳雅言,辨是非,明事理,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三、“读”的启示

查看全文

杜甫教育思想分析

家庭教育思想

杜甫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熏染,始终抱有中兴济世的雄心壮志,殷切期望自己的国家能够重新强盛起来:“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3]故他所标榜的圣君贤臣并不是要回归到上古社会中去,而是希望他的时代的君王能继承唐太宗的伟业,重新回到盛世。他以天下为己任,素有规劝帝王、教化风俗的志愿。与此同时,杜甫也非常重视对后代子女的教育,期望他们能成才济世。(一)和谐教育杜甫重视子女身心各方面的协调与健康发展。正因为他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家庭,信仰的是儒家之道,对于德行的要求不言而喻。他在《春夜喜雨》一诗中描绘的场景体现了关于子女的知识学习及道德陶冶方面的设计。家长要把握好教育时机,适时教育启发,犹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4]以多样的方法及灵活的措施对子女进行合理地规范引导与教育培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5]从而达到耳濡目染、陶冶感化、深入子女内心的教育功效。这种教育恰恰最能适应建立在父母子女间亲情基础上的教育主客体关系特点,是一种高超的教育智慧与富有审美性的教学艺术,是一种爱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杜甫主张打破儒学书本道德的束缚,儿童教育除选用蒙学教材、经史文学资料之外,还应拓宽选材领域,丰富多方面知识,他有计划地教导子女琴棋书画乃至于游泳、钓鱼等多方面才艺,并未依循唯知识论,或恪守“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条。杜甫的和谐思想是一种推己及人、关注生活和亲情的精神。当身陷长安时,杜甫怀念远在夔州的妻子,作诗云:“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6]当在成都草堂生活稍有安定时,又作诗云:“昼引老妻承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7]杜甫对子女也十分慈爱,当他与家人分离时,分外惦念幼小的孩子:“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8]不难看出,人本主义的教育精神洋溢于字里行间。当然,杜甫的和谐思想在他对于人民和国家的情感上也能找到映射。他深深渴望国家和平,人民安居乐业,正因为受此强烈的国富民安思想的驱使,他对于执政者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进行了无情的控诉与鞭挞。这是强烈爱国思想与忧国忧民情愫的集中体现。杜甫的文化人格也历来为人们所称颂。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文化创新具有启示意义,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必须以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平安幸福为旨归。(二)寓教于乐寓教于乐强调教育的有效性有赖于通过艺术审美的形式与内容来达到。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就是寓教于乐思想的体现。杜甫在对子女的教育中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手段,善于通过诗歌艺术及活动发展子女的能力。“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诗人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和妻子同看孩子在清亮的锦江游泳,[9]在轻松畅快的情境中教会孩子游泳这种必备的生存技能。这首诗作于761年杜甫客居成都之际。此时的杜甫虽然客居远离故乡河南中部巩义数千里之遥的川西锦城郊区,漂泊西南,但是仰仗故人高适、严武的接济和柏茂琳的照顾,他在成都和夔州还是过了一段相对比较安闲、稳定的生活,也迎来了创作上的又一个高峰。小儿嬉戏时的欢乐给诗人带来了家庭的快乐与宁静。此时的安史之乱也接近尾声,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得到了暂时的放松与缓解。当然,杜甫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不仅仅采用慈爱的、轻松的教育手段,也伴有严厉的措施。严慈并重,刚柔相济,才更能保证教育的有效性,教学融艺术性与科学性于一身,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杜甫在教导孩子琴棋书画乃至于游泳、钓鱼等方面才艺时,手段是很灵活的,不仅在家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同时培养其道德礼仪或行为规范,而且在室外或是大自然中对子女适时适量地实施教育。“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把大自然和社会看成是活的教材,寓教育于生活,符合儿童内在天性要求,从而使在生活的场景中活动的儿童天真质朴,洋溢着欢乐。杜甫还主张将书本知识学以致用,如让孩子以他们所学代回简信给他人,以此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技巧及社交才能。(三)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仅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和方法。实行因材施教,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论语》中孔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对于弟子“问仁”的回答不尽相同。对于“闻一知十”的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对于“闻一知二”的子贡,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10]这样的实例在《论语》中有很多,孔子的因材施教是建立在对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基础上的,关键是对学生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准确掌握学生的特点。孔子对于子路的品性这样概括:“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孔子深知子路好勇冒进,故在行动方面采用退的思路,让其问父兄后再行动。冉有生退让,故采取进而取之的激进的回答。杜甫对于子女的教育也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他为两个儿子宗文、宗武分别确立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就天分资质讲,宗文在读书作诗方面逊于宗武,但就处理家庭庶务方面胜于宗武。宗武从3岁学语之时起,就表现出超人的诗学才能。“骥子(宗武小名)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12]故杜甫对于宗武在家学方面寄予厚望。如《宗武生日》中“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13]再如《又示宗武》中“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14]这些诗文中杜甫专言训子之意,既有对其发扬家学的殷切希望,又有对其达官致仕的深切期许,有慈爱的表达,也有耳提面命的父严之训。从“课奴杀青竹……可以树高栅”《催宗文树鸡栅》[15]诗中则可以看出诗人对宗文继绍诗学家风,达官致仕不期以厚望,而着重“传之以仁义礼智信”并嘱咐他念念在心。杜甫对宗文和宗武所施及的教育是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运动负荷等的顺序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提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认识能力。我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教育论文《学记》里就阐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16]就是说在施教时不能凌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要遵循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合乎顺序地进行教育。杜甫在对两个儿子的教育中,始终遵循他们的接受能力,“不凌节”,即根据他们不同的年龄阶段教授不同的内容。当然,在教授不同的内容时,也会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秦陇时期,宗文8岁,宗武5岁,对于他们的教育,杜甫并未制订培养目标和计划,只是遵循自然主义教育的原则,让他们随其天性,自由发展,反对把孩子的发展拘囿于框架里。从杜甫的教子诗《宗武生日》、《元日示宗武》和《又示宗武》等来看,内容以赏识孩子为主要的出发点与归宿,注重励志成材教育,年幼以诵诗为主。寓居成都之初,宗文11岁,宗武8岁,移居阆州(今四川广汉)时,宗文15岁,宗武12岁。4年时光,两人学问大有增进。移居夔州后,杜甫对两个孩子的教育就大异其法了。此时的宗文,年龄已是16岁至18岁,宗武则是13岁至15岁。在教材的使用上杜甫精心选择了《文选》,为宗武的科举进仕作下一步准备。到大历二年(767)所作的《宗武生日》,杜甫则在“诵”的基础上对之提出了更高的理解性的要求———“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17]他教导宗武要课习文选及诗学,并且趁此机会进行立志成材教育。杜甫深谙教育之道,从对其二子秦陇孩提时期的随天性,到成都少年时期的书卷教育,再到夔州后的“熟精文选理”而“爱文章”,循序渐进,合乎顺序,“不陵节而施之”,体现了杜甫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总之,杜甫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他们的资质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并且按照他们的接受能力“不陵节而施之”。在寓教于乐思想与和谐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杜甫疼爱儿女,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子女施以教育,寓教育于生活当中。上述思想主张丰富了古代的家庭教育理论,并作为一项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当代家庭教育的现实问题有所启迪。

民本教育思想

杜甫在长安10年求仕的生活中,开始走向亲近人民的道路,真切感受到了民生疾苦,迫使他开始对社会和人生进行反思。后来的安史之乱造成的社会动荡更是给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他亲眼目睹百姓深受战争之苦,对于人民的深重灾难表示深深的同情。由于身在百姓之中,自己也处于漂泊流离的状态,所以忧国忧民始终是贯穿其思想的主线与核心。杜甫的诗作集中反映了人民深受战乱和剥削的痛苦处境。这集中体现在杜甫于759年写的著名组诗“三吏”、“三别”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18]勾勒出吏役抓丁时的暴怒狰狞面目;更有“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19]这写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写出了诗人对于劳动人民的深重灾难的同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0]杜甫忧国忧民、以民为本的思想,有着强烈的人本情怀。人民是国家的细胞,没有人民的安居乐业与平安幸福,国家的繁荣富强与国运昌盛就失去本质的核心意义。在当今社会中,“人”是最重要的元素,失去了“人”,一切就被物化了,失去了人性的关怀与人情味,社会矛盾迟早要被激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杜甫的民本思想对于当今教育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的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杜甫生活的年代正是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由于战争和当权者的政策影响,当时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从杜甫的诗句中可以窥见当时最高统治集团荒淫腐败和贫富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象,社会经济得不到相应的发展。“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21]真实地反映了天宝年间(742-755)社会动荡,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再如《北征》:“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22]此诗通过对战争、天灾等方面的描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人们的苦难生活。“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23]“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24]的主旨是对杨贵妃嚣张气焰的指斥和鞭笞,借写“丽人”的生活情形,揭露并且嘲讽杨国忠兄妹荒淫奢侈、骄奢跋扈的丑态,从侧面反映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政治的昏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5]这样强烈的对比反差,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残酷社会现实。教育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必然受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水平与性质。中唐以后社会的矛盾及困境致使学校教育萧条,办学秩序混乱以及整体教育质量下降。首先,社会的动荡使教育制度得不到构建与发展,教育物质设施得不到正常的供应,官学教育废弛,私学教育也受到破坏,许多教师隐退山林,学校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其次,人才选拔制度受到一些大臣的左右,不能发挥其选拔的真正功能,使真正的人才无用武之地,被拒之于权力的边缘。再次,战争和天灾使人民处于颠沛流离、飘泊失所的生活境况,就等于他们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当人们整日笼罩在战争和饥饿的阴影里时,就不会产生接受教育的需求与愿望。这恰恰是导致唐代教育偏向规章条文制定,缺乏实施成效的社会原因。尤其是中唐以后,教育内容僵化,师道沦丧,佛道盛行,办学效果更为不景气,并由此导致韩愈、柳宗元等文化教育名家对师道中衰、学风不振的忧虑并发出捍卫儒学道统、攘斥佛老、抗颜为师的呐喊。杜甫的民本思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折射到教育中来,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情感交流与渗透。杜甫多年的漂泊流寓生活,为他走入百姓生活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从杜甫的“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诗文笔触中触摸到“人”的气息,他是真正的“草根”文学家。既然是“草根”出身,就有为平民代言和立言的时代使命,他时刻心怀百姓,为百姓请命。《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6]的仁民爱物的情愫不断在杜甫诗中得以反映。这在教育上体现为教师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的孺子牛精神。身为教师,心怀学生,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终极目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道出了教育的爱的真谛,这是教师内心最原始、最朴素,也是最真诚的情感。杜甫的一生,身处动荡时局,对政治与教育的复杂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而身为父亲,他对于自己子女的教育更是倾注了心血。杜甫关于家庭教育的思想和方法,闪烁着持久的光辉,而他的民本教育思想更是现实主义情怀的真切反映,力图通过教育提高民众的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借以改善民生境况以及社会地位。所有这些,对于当今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克服“过度教育”带来的偏差以及推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都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

本文作者:吴洪成王晓峰工作单位:河北大学

查看全文

刑法格言在教学与考核的应用探究

摘要:学习刑法绝不是机械地记忆冰冷的刑法条文,教师讲授刑法也绝不是简单地向学生解释刑法条文的含义。刑法格言是刑法学人智慧的结晶,在教学与考核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好刑法格言,充分发挥刑法格言在刑法教学与考核中的独特作用,则会使教与学相得益彰,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刑法格言教学运用教学效果

0引言

法律格言是法律文化遗产的精华,刑法格言也不例外。在刑法学理论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刑法学前辈们总结出了很多刑法格言,比如:“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紧急时无法律”等等。可以说些脍炙人口的刑法格言无不饱含着刑法学前辈们的睿智,每一句刑法格言都闪耀着他们伟大的思想的光辉,可以说,他们总结出来的这些刑法格言都具有相当程度的真理性和合理性。刑法学的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记住刑法条文就万事大吉,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深刻地把握刑法条文背后的刑法原理,掌握刑法条文的真正含义。刑法格言由于其比较容易记忆而且本身又包含丰富的知识源的特点,注定了刑法格言在刑法学的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笔者在数年的刑法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尝试这一教学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无论是在刑法学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对学生的考核中,刑法格言都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与运用。

1刑法格言在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来谈一谈刑法格言在刑法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刑法格言是刑法理论知识的高度概括,尤其是刑法学总论知识的精华浓缩,在刑法学的教学中,如果能有效地运用刑法格言的教学方法,往往会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就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可以把在教学中运用刑法格言的教学方式的良好效果归结为这样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群文阅读在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应用研究

摘要:由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增大了文本阅读量,高中语文教学也将从单篇文本阅读教学走向“1+X”群文阅读教学。本文以诗歌群文阅读为例,阐述了群文阅读在完成任务群教学目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三个方面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群文阅读;诗歌;应用价值

面对统编版语文教材所呈现的“1+X”文本编排方式,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也需逐渐从单一的文本教学走向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语文新课程“1+X”文本编排里的“1”指的是要精讲的一篇文本,“X”是附加其后的若干篇泛读或课外阅读文本。“1+X”的阅读教学意味着高中语文的学习形式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而是将学习内容与方式扩展到了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因诗歌篇幅短小、语言含蓄、具有抒情的特点,其更适合将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链接起来进行“1+X”的新型教学。现将群文阅读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论述如下:

一、群文阅读有利于任务群教学目标的落实

使用新教材,不只是教学方法上的变化和适应,最主要的是要更新教学观念,要理解新教材到底“新”在哪里。语文统编教材与原来人教版教材相比,变化大约有40%。新教材必修教材分上、下2册,每册8个单元,覆盖7个学习任务群;教材设计了4个独立的“古诗词诵读”版块。其中,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共有20篇,在原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14篇考试必背篇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6篇。新教材的单元以课文为核心构建,基本栏目包括单元导语、选文、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面对统编教材增加的诗歌内容,教师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达成任务群的学习目标。这里的群文阅读指的是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进行同一议题的多篇文本的相关联阅读学习,以实现提升语文素养的教学形式。部编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的单元议题为现代诗的韵律和节奏、诗歌语言的独特性,共选编了9首中外现代诗歌,其中中国诗词包括的《沁园春•长沙》《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二首,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穆旦的《春》、西川的《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四首现代诗;外国诗包括雪莱的《西风颂》、博尔赫斯的《老虎与黄金》、特朗斯特罗姆的《树与天空》三首,另外还设戴望舒的《我的记忆》为延伸阅读篇目。新教材以“学习任务群”来整合单元教学,以突破单篇阅读精讲细析的固定模式。群文阅读的方法会使教学的目标更加清晰,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针对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一诗歌阅读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欣赏板块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就可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设计课程。整个阅读学习过程包括带着任务进行拓展性阅读与理解、纵横比较探究、小组成果互评与鉴赏等学习环节。“读”是群文阅读学习的关键环节。诗歌阅读可以设计成诵读、品读、吟咏、吟唱等多种方式。本单元的任务为把握现代诗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语言的独特性。围绕这个任务,我们在课堂上就需要把诗歌的整体性阅读作为学习的基础。在学生全员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就阅读任务开展多种阅读形式的展示与点评活动。学生作为整个阅读学习过程的主体,需要完成多元阅读、任务探究、互相交流、成果展示、反思评价等环节。学生在“生生对话”中学习,从语言层面去发掘文本意义。教师从而引导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语言的独特性,同时发展思维,传承文化……这样的群文阅读学习,除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习热情外,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理解文本的渠道。[1]

二、群文阅读有利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查看全文

简论语文课堂中要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摘要加强语文课程建设,深入挖掘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生态资源,以其文本中以物为友的生命平等思想、悲物悯人的生命忧患意识、护物有责的敬畏生命伦理、物我谐和的生态美学理想对学生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教育。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资源语文教育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学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并逐渐被人们重视。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在语文教育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遗憾。其实,在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中,就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资源,需要我们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深入发掘,进而加快语文课程建设,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态学的理念,以此来弥补这一缺憾,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论文下载。

一、以物为友的生命平等思想

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史怀哲在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时说:“只有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看得与他的同胞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看重生命,甚至把自然界的动植物看作自己的朋友,这样的思想,其实在中国古代并不鲜见。

苏轼在遭受贬谪期间,写下了大量歌咏自然的诗歌和散文,其中渗透着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切体会,也蕴含着对人生的通透体悟,在《赤壁赋》中,苏轼以主客问答的形式阐述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借“客人”之口表达了自己“以物为友”的态度——“侣鱼虾而友麋鹿”,尔后又借“主人”之口表达了自己“诗意地栖居”的理想——“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对待自然之物的这种平等的思想,使苏轼在遭受人生重大挫折时不感到寂寞和孤独,并且能够从自然界中能够发现生命的智慧,汲取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精神生态的宝贵财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翰林学士的眼里,与不懂人语的白鹿为友,也比与那些俗气腐朽的权贵为伍强,体现出清洁的人格追求。可惜我们后人未能继承这种与自然为友、与万物为友的思想,近代以来,国人甚至觉得“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落后的,接受了西方“人是万物的尺度”“征服自然”的思想,将自然当成了征服的对象,把万物当作了可供自己随意支配和攫取的东西,酿成了现在非常严重的生态灾难。而物欲膨胀、不注意洁身自好、与品行恶劣甚至是腐败的权贵同流合污,更是导致一些人精神和人格堕落的原因之一。

查看全文

教师述职报告13

自1992年被评为中教一级教师以来,十几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并从93年到98年,99年到2001担任班主任工作。下面对自己近几年的工作做一个回顾。

首先,本人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自觉参加学校的各项政治学习,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六大文件,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对待工作和学习。遵守社会公德,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

四年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积极加强个人业务进修,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93年9月-95年七月担任了美术职高班的语文课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在教学中针对他们底子薄,文化课基础差的特点,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训练,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积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帮助学生克服畏难、胆怯、急躁的情绪,鼓励学生勇于参与,知难而进。在95年的高考中,全班十人有七人被艺术院校录取,剩余三人也于96年的高考被录取。

95年9月-98年7月任初一至初三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初一时首先抓了中小学的衔接工作.主动和小学老师联系,了解学生小学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积极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反复组织孩子们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经常找孩子们谈话,做有心人,不放过孩子们的微小变化,好的予于及时肯定,不好的予于坚决制止,初步形成了礼貌待人,团结友爱的班风,第一学期就甩掉了“慢班”的帽子,形成了两个班齐头并进的局面。初二时重点抓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校秋季运动会上总分获初中组冠军,在冬季篮球赛中男女也分获冠军,逐步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在班级管理中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孩子们比学习比进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主题班会《祖国在我心中》调动多种娱乐形式,朗诵爱国主义诗歌,唱热爱祖国歌曲,回顾祖国的悠久历史,拼祖国地图。小品、相声、舞蹈同登一台,独唱、合唱各领风骚,把祖国和个人联系起来,激发孩子们的爱国心,获学校班会竞赛一等奖。我所带的班级也获96年度路局优秀班集体。初三年级面临中考,首先解决传授新课与复习旧知的矛盾,合理分配时间,向45分钟要质量。同时要稳定学生情绪,尽量避免两极分化,其次抓好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密切联系各科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再次不能放松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抓小抓碎,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第二学期,既要给学生压力,让他们保持旺盛的学习状态,但又不能压力太大,以至失去奋斗的信心和勇气。经常找孩子们谈话,指导学习方法,了解各方面的情况。班级学风比较浓,在全路物理通讯赛中,我班有三人分获一二等奖,给学生学习带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不放松班级的常规管理,严格要求学生,第二学期班级两次获五星级班集体的称号,在毕业班中较为少见。初三中考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升学率名列分局第一。升入高中的同学有着良好的语文素质,今年全国华人杯少年组作文竞赛,我班的张丹、孙媛分获全国一等奖,杨强同学获得二等奖。

多年来我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95年-96年度推行目标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勇于登台亮相,一学期便上了七堂语文公开课,虚心听取老师和同志的意见,积极总结教学经验,并写了有关论文,获学校优秀论文奖,并在首届论文会上第一个登台亮相,总结了自己工作的得失。论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谈语文的目标教学》获全国语文报第三届论文大赛优秀奖,并收入了《中国当代优秀教师优秀论文大系·语文卷》一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