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监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04:33: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研经费监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科研创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加大了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为促进医学技术的创新,提高我国医疗水平,对公立医院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显著增加。如何科学、高效地提升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成为当前公立医院亟须解决的问题。分析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提高管理人员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提升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确保医院的科研经费能够被合理、高效、规范的使用。
关键词: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内部审计
公立医院科研项目规模日渐庞大,其经费渠道多、研究周期长、开支范围广的特点使医院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上存在许多弊端和漏洞。这不仅成为公立医院财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制约了经费管理工作。为此,如何有效地对科研经费进行管理,保证科研经费科学、合理地支出和使用,已成为公立医院科研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1加强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公立医院科研经费来源主要有3个渠道:一是承担政府部门科研课题,由政府划拨经费;二是通过医企合作完成科研课题,获得企业经费支持;三是医院自筹。获得的经费大多由科研部门、项目实施部门与财务部门共同管理。但一些医院科研人员缺乏财务管理知识,在经费的使用上经常出现挤占挪用、扩大开支范围、虚列支出等现象。还存在由于凭证附件资料不合规,导致凭证反复审签退改,使报销流程更加烦琐。此外,由于部分科研经费违反正规财务经费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使经费开支管理存在漏洞与隐患,容易在审计环节暴露风险。基于此,保障科研经费科学、合理使用,对加强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十分重要[1]。
2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论文
摘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需强化内部审计。在分析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内部审计的难点的基础上探讨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监管的方法。通过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和宣传指导平台,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以增强内部审计管理效能。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科研项目在高校的管理模式及科研经费的规范使用备受关注。如何加强和推动高校科研项目规范管理,保证科研经费合理、合法、高效使用,从根本上形成制度约束和透明操作,是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1加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1.1预防腐败需强化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
近年来,随着科研经费投入的逐渐加大,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有了长足发展,高校实验室涌现出了大量科研成果,培养出了大批科学研究骨干,高校科研人员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高校也一度反映出科研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和效率低的问题,科研经费在支出使用上的腐败现象露头,部分科研经费支出不能与被国人所期望的科研成果产出相匹配,没有相应的科研经费投入与使用过程监管,致使科研经费腐败有可乘之机。
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策略
摘要:高等院校是我国进行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近年来国家对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的投放力度不断加大,但高校落后的管理体制造成科研经费使用率低,一些高校被曝光的违规违纪行为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加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已经成为高校长远发展必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分析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探讨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策略,以期能够建立起更为完善的内控体系,提高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关键词: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协同理论;内控策略
2019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超过2万亿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了12.5%,连续4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科研经费投入国家。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科研力量的主力军,近年来高等院校获取的科研经费也越来越多,这为高校各学科的科研项目开展奠定了基础。然而,高校经费额度的不断增加,内部管理体系也相对滞后,造成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难度增加,经费支出环节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甚至出现一些教授骗取科研经费等违法违规行为,这充分说明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体系存在漏洞。高校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建立起合理的内控体系,从而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一、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人员责任意识与廉洁意识淡薄
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往往是由科研项目的负责人负责,科研项目负责人对于该项目科研经费支出有着较大的自主权,而一些责任意识不强、廉洁意识不高的项目负责人受社会不良风气及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通过假发票、假合同、他人身份证等方式骗取科研经费、将科研经费套现。例如,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高立新在担任国家科技部课题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科研项目负责人时,是经费使用的责任主体,在此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先后与北京声华公司、北京必创公司签订虚假合同,套取科研经费18.64万元,而且其在接受侦查机关调查期间还曾多次将套取的科研经费用于归还个人债务、支付房租等事务,2019年法院对高立新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罚金10万元。另有一些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使用以及决策过程中有较高的自主权,但责任意识淡薄,会出现资金超出预算却不报批学校财务人员直接做出调整的情况,影响了高校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一些科研经费浪费[1]。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廉政风险研究
一、高校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典型类型
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原院长陈英旭在2008年至2011年期间,以课题总负责人名义,违规将自己实际控制的两家公司列为课题外协单位,授意关联公司与课题合作高校签订项目任务合同书,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将1022.6646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项目实施环节的风险点主要表现为:课题组未按预算金额随意报销或支出科研经费,借科研协作之名将科研经费挪作他用或将科研项目或任务外包、转包他人,或者虚列、伪造名单冒领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报销与科研活动无关的设备和材料、报销与课题组无关的人员费用等行为。例如,2011年,中科院原候选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原主任段振豪在审计中被发现,从2002年至2011年的9年间,他与其负责报销的行政秘书使用虚假票据报销差旅费、复印装订费,骗取科研经费共计124万余元。结题验收环节的风险点主要表现为:项目结余经费和间接费管理不规范以及课题组不按预算进行结题验收等。例如,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原副院长丰红军2014年至2015年期间,三次申请到美国进行科研项目合作研究。2014年7月31至8月23日,丰红军因其配偶要去美国做访问学者,提前到美国办理租房、买车相关事项,未进行公务活动,回国后报销机票费用并领取差旅补助共计3.4万元。2014年9月30日至10月10日,丰红军去美国合作研究期间,有4天未进行公务活动,回国后违规多领取差旅补助2487元。2015年2月6日至3月5日,丰红军去美国合作研究期间,有6天未进行公务活动,回国后违规多领取差旅补助3828元。丰红军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责令退缴违规报销费用及差旅补贴。
二、高校违规使用科研经费原因剖析
1.主观原因。(1)对科研经费的公有属性认识不够。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人员都存在这样一个错误观点,认为“科研项目是我接来的,经费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这钱是我自己的”,将科研经费视为自己的私产。但事实上,科研经费是具有公有属性的国有资源。《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明确规定,要加强科研经费统一管理:“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应当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按照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委托方或科研合同的要求合理使用。”(2)纪律观念淡漠,存在从众心理、侥幸心理。部分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人员学习不够,规矩意识不强。有的虽然意识到自身行为不规范、不合理,但对违纪违法严肃性认识不足,对身边教师一些不合规行为不以为然,甚至还会效仿,以为只要将侵占资金归还后就可平安无事。2.客观原因。(1)风险防控配套制度不够完备。目前,针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廉政风险防控主要集中在对风险点的查找、风险等级及防控措施等,流程日渐完善但仍缺少相应的配套制度。如部分高校没有针对性地出台与上级要求相匹配的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规定,导致科研经费使用廉政风险防控缺乏实效。(2)风险防控缺乏事前预警。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信息系统尚未对接,无法实现数据交互和预算科目控制管理,缺乏对经费使用超额的预警,从而使得廉政风险防控只能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3)监督效果有待提高。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廉政风险防控涉及科研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十分复杂。不少高校的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虽然会不定期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但是监督效果十分有限,没有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审计和财务部门的合力作用,使得监督工作缺乏整体性。
三、高校科研经费使用廉政风险防控对策
我国高校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时间不长,仍需不断改革调整。2016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意见与措施。在新的政策与制度环境下,要做好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的采购工作,安全高效地使用科研经费,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这对我国高等院校科研经费采购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完善科研经费使用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一是建立科研经费使用廉政风险防控联席会议制度。要引导各相关部门参加,包括纪检监察、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等职能部门,加强联系与沟通,通报风险防控情况,研判风险动态,解决教师和其他科研人员在使用科研经费时存在的实际困难。二是明确学校、院(系)、教研室(所)三级科研管理的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科研管理部门要逐步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项目申报、立项到结项的全过程管理。财务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科研经费报销相关规定,对科研经费报销票据的真实性要严格审核,对课题费用支出要严格控制,强化经费管理。三是资产管理部门要定期对用于科研而购买的固定资产进行审核检查,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估,确保其使用的必要性和科学性。2.开展规范科研经费使用专题教育活动。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协同财务部门、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面向全校教师和科研管理人员召开规范科研经费使用专题教育活动。一是要增强教师和科研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要让大家意识到科研项目负责人是科研经费使用的直接责任人,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二是要增强法纪意识,要使教师和科研工作人员充分意识到科研经费作为国有资产的属性,套取科研经费是违纪违法的行为,要不为非利所动,不取不义之财,自觉抵制身边不正之风,依法依规使用好科研经费。3.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监督,用好专项督查。学校纪检监察、审计、科研管理、财务、资产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监管职责,各负其责,协调联动。要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前、使用中的监督检查,使监督工作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点穴式”专项督查,重点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关键环节风险点排查情况、防控措施制定及实施情况,以及相关制度建设及权力运行制约机制构建情况等方面进行专门检查,进而形成科研经费使用监管常态化,从抽查项目暴露的问题倒逼学校建立健全机制制度,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使用体制机制。4.健全科研腐败行为的惩处机制。健全科研腐败行为的惩处机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大依法依规惩处力度。严查违规使用科研经费问题,建立科研诚信数据库,限制违规违纪人员申请课题,促进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规范,使用效率不断提高。新时代,高校应推动科研经费管理的廉政风险防控向纵深发展,促进我国高校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探索
【摘要】据统计,我国高校每年立项的科研项目数量在逐渐提高,这就说明高校的科研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而科研经费一直是困扰大多数高校的难题,如存在支出不合理等问题,使得部分科研经费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问题。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科研经费存在流失问题,不仅仅是由于管理不佳单方面的问题造成,而且还包括其他因素综合造成。因此,以下将从管理类型、预算管理等四个方面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三项改善措施。
一、目前高校科研经费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各高校经费分配存在差异。由于我国存在的高校主要分为公办和民办两种,其中公办高校是由国家政府出资创建,并且受政府教育部门的直接管理,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而民办高校,是由个人或者企业等具有商业性质的组织创建,并且该种院校的收费标准普遍在公办高校的三倍以上,如公办高校一学年的学费在4000到8000元不等,而民办院校普遍都在12000元以上。由此可见,公办与民办院校的收费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也说明两种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方式也不同。而由于公办高校创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优秀的高中生们提供深造的机会,从而培养致力于建设国家事业的精英人才,这就使得政府拨给公办院校的款项,有相当一部分是投入进这些院校的科研部门。其次,反观民办院校,由于这些院校是由具有盈利性质的社会组织创建,所以民办高校就相当于一所教育性质的企业,而这也是收取的学费高出公办院校学费三倍以上的原因。并且,民办院校会将大部分的收入都投入到建设校园建设,或者投资于其他商用地方,但却没有对科研经费有显著的投入。因此,这就造成科研经费不足以支撑科研目标的完成,从而影响整个高校的科研水平的发展。(二)盲目着急科研项目的立项工作。首先,在高校内如果要成立相应的科研项目,就必须先要上报校方检查其可行性,然后才可以去学校会计部门领取经费。而有些教师或团队为了尽早取得职称评定,就会在原本的科研项目中增添不少子虚乌有的内容,这就使得可以获取到更多的科研经费,从而满足科研项目立项的条件。其次,在提前设计该科研项目的预算支出时,大多数是向过审方面靠拢,如在填制专家咨询费时,有些教师仅是根据自己笼统的判断,用相同的价格填写大多数人员的咨询费用,而根据近期我国教育部门指定的相关咨询费标准中看出,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平均每天的咨询费用在1500到2400元左右,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专业人员每天的咨询费用在900元到1500元左右不等。由此可见,在法律制度上已明文规定科研项目需要填写的经费标准,但在实际中并没有按照要求做到,这就使得所填报的资金数额并不符合实际需求,从而导致科研经费支出难以核算。(三)对于各项科研经费的支出管理程度存在差异。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科研经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校级、纵向、横向三个课题。并且,如果要从管控程度上进行排序,那么首先管控最为严格的就是校级课题,这是由于该课题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具有事业性质的高校科研经费,所以高校管理层对于这部分经费十分关注,并专门设有对应的管理人员管理,且建立相应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因此校级课题的科研经费管控力度最为严格。其次较为严格的就是纵向课题,因为要创立纵向课题,就必须先要向上一级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申报,并且这就使得该项目如果一旦通过,那么就会对该项目投入部分专项资金。由此可见,纵向课题科研项目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部门指导意味,这就使得上级部门也可以参与到该项目的制作中。因此,高校对于纵向课题的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也较为重视。最后,在大部分的高校中的横向课题科研经费,会经常被用于差旅费、劳务费、高校电话费等一些列生活费用支出,这就使得真正用于该课题的科研项目的支出少之又少。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有些高校对于横向课题科研经费,校内并未建立明确的监控管理制度,从而使得该课题的科研资金流失较快。另一方面,有些横向课题的经费管理人员,并未对该经费的实际用途有清晰的概念,从而会依赖于人情关系批准,这就使得科研资金产生“用时不多,平时不少”的问题。(四)对于科研经费的成本核算工作不到位。首先,在有些会计核算制度并不健全的高校中,如三本、专科类院校等,在会计核算时仅将学校发生的当期水费及电费、实验室使用费用、人工薪酬等费用计入间接费用,而在结算时并未计入到科研成本科目中,这就使得科研项目的资金的收支不符合实际现状,从而产生资金支出杂乱的问题。其次,高校学生或教师个人在某些课题的引导下,需要使用一些辅助实验材料证明课题,而这些实验材料的购买费用就会消耗科研经费,但是有些高校会将不同课题的经费计入其他课题,如有些科研人员利用横向经费的管控力度较小的特点,将纵向计入横向课题的科研经费,从而可以提高自己的科研项目通过的几率。
二、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改善措施
地方高校会计制度论文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称新制度)于2013年12月30日,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其对科研经费在收入和支出、结转结余都有新的科目设置要求,改变了高校之前大收大支的财务核算方法,在制度上明确了对科研经费在财务账上单独核算,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国家科教兴国,高校利用高层次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经费总额不断增加,科研事业收入已成为高校重要的资金来源,对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也是形势所需。随着高校科研经费的高速增长,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出,科研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是新形势下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某地方高校为例,对地方高校在新制度执行之后,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特有问题、如何更好的反映科研项目的收支情况、如何科学完整的核算科研项目实际成本等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只为加强地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明确经济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护高校科研人员在科研工作中健康发挥其作用。
一、地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科研经费来源及性质界定不清
目前科研经费的种类主要分为纵向经费和横向经费两大类。纵向经费多是财政资金安排的专项经费,横向经费一般是从企事业单位转来的,地方高校相比211、985国家重点高校,因为受到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顶尖学科带头人的缺乏以及设备投入等方面都相对落后,一般很难获取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虽然逐年增加,但各级财政科研资金投入占比不大,例如:年收入近6亿的某地方高校,2014年财政性科研经费投入占总收入的1.7%,占当年全部科研收入的41%,其中包括人才引进专项科研经费和学科建设科研类经费等;而其他科研经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会、国家社科办、教育部等下达的少数科研项目经费,地方高校往往没有按纵向或横向科研经费性质区分入账,只是笼统的记入科研事业收入。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对科研经费的填写做了非常明细的要求,凡是政府投入的科研经费都需要拆分到最明细填列,这首先需要确定哪些经费属于政府投入的科研经费。但地方高校往往因为科研排名等原因,只重立项,对企事业单位转入的活动经费或培训费等都计入了科研收入。
2.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管
对于纵向科研经费大部分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高层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使用办法》、《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经费承担单位只需充分理解和掌握经费使用要求,规范管理即可,但地方高校往往因获得这类科研项目不容易,即使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也只是笼统地搬列一些条框,并不会明确具体的支出所占经费的比例;横向经费更是搬抄纵向经费管理办法,支出范围只是规定了大的比例,如业务费需占支出的70%,其余横向科研经费的使用全靠财务人员把握,造成横向科研经费支出就是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讨价还价”的自由地。而监管部门只是在需要审查盖章时,简单地查看一下,有些还是“先斩后奏”,无法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
公立医院科研经费审计路径
近年来,公立医院科研项目数量和科研经费投入快速增长,但普遍存在科研项目管理不到位、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等诸多问题,特别在“放管服”系列政策下,鲜有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进行审计监管[1]。本文立足于“放管服”政策,阐述公立医院科研项目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科研经费审计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1科研领域“放管服”政策
“放管服”改革是对市场和政府关系的深刻变革,关键要点在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2]。具体来说,简政放权就是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放管结合就是转变创新监管方式,以公正监管维持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优化服务是指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手段,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重构政府运行和管理方式[3]。“放管服”改革的落脚点是通过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逐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助力社会经济体系高效发展[4]。在此背景下,2016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科研领域“放管服”政策(见表1)。这些政策文件体现了科研经费项目自主管理权限逐步扩大,提出要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减轻科研人员的事务性负担,简化科研项目验收环节流程和报销管理制度等,以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在精简放权的同时,强调对科研项目监督管理的责任。科研领域的“放管服”政策,对宽松公立医院科研环境、提高科研人员创新性和积极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公立医院加强科研经费审计指明了方向。
2公立医院科研经费审计的重点
公立医院科研经费来源主要有三类:承担政府科研项目、来自财政拨款的纵向经费,承接社会企业项目、开展科研协作的横向经费,以及医院自筹的科研配套经费[5]。科研领域“放管服”政策为公立医院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但是同时,原有的科研经费审计方法已不能满足新的科研经费监督管理要求。主要表现在: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较差,被动应对外来检查,缺少自主监督的动力;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或未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或仅以简单的审签制度敷衍了事,难以对科研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全面评价[6]。“放管服”政策下,科研项目简化预算编制并强调以绩效评价为导向,客观上要求科研经费审计重点关注综合绩效评价、资金结余管理、科研诚信状况、创新产出质量等方面;同时,科研经费审计在“放管服”政策下更应侧重于绩效审计、政策审计和项目资金收支审计,强调事后审计监督与事前、事中审计相结合。
3公立医院科研领域“放管服”政策的不足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构建方法
[提要]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升,医院科研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医院的科研建设是推动现代社会医疗事业进步的必经之路。本文就当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构建精益管理理念的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旨在为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关键词:精益管理;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管理模式
精益管理的理念,核心内容在于持续改进管理方法,以最终实现理想的管理效能。自20世纪以来,国内医疗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医疗事业自身的发展也呈现出较大的科研需求,为显著提升医院的服务效能,医院内部各个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配合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将精益管理理念引入医院科研经费工作中,可以提升医院科研项目的管理质量,加强经费管理的规范性。从实际管理工作中可以看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不仅会影响医疗科研项目的进程,甚至成为影响科研项目成败的关键。而医院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注重对精益管理理念的解读,不断优化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流程,保证科研经费的高效使用与便捷管理。
一、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一)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不健全
1、预算编制管理部门参与度低。医院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环节是后续管理工作的基础,科研人员对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不熟悉,所以缺乏一定的前瞻性,更不能完全胜任预算管理工作,而且之前并没有完全可以借鉴的权威式预算编制模式,所以在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难免会存在预算编制比较随意的问题,预算条款与技术路线可能会存在脱节的情况,这种预算编制的随意性非常大,会影响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项目预算的编制未能和财务部门、设备部门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在预算时多数由技术人员部门独立完成,缺乏财务部门的专业支持,丧失了管理部门的功能性。2、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目前,医院科研经费的来源比较多样,部分经费是由政府部门拨款,也有部分经费来自社会支持、医院本身等渠道。多样化的渠道导致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医院主体需要根据上级部门的具体规定,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则,但现实中,大部分医院在管理科研经费时,都会受到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困扰,导致在规划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方案时,工作人员的意见不统一,遗留许多问题。比如,以往各级管理机构对医院科研经费结余的管理比较忽视,结题不结账的情况时有发生,大量的医院科研经费被闲置和沉淀。医院方面对项目负责人缺乏有效的监督,如今各类课题中的绩效支出都需要按照各医院的具体制度执行,如果政府部门能够与医院共同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办法,则能够提升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水平。
放管服背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途径
摘要:“放管服”政策背景下我国高校科研经费逐年增加,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然而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仍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内控监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为此,通过对2020年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收支情况分析及发放问卷调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得出高校科研经费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建议。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是推动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力量,“放管服”等一系列政策的优化,激励了科研人员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促进了科研事业发展。在我国,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国家下拨的80%的科研经费由高校及科研组织机构承担。然而在“放管服”政策背景的实施下,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仍存在预算编制不合理、报销项目与实际支出不符、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2020年高校科研经费收入与支出情况及调查问卷设置的内控制度状况的分析,发现高等学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从而促进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有序展开。
一、“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概述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概述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指高校科技、财务等职能部门依据国家、地方及学校制定的有关科研经费法律、法规和章程对课题负责人在科研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进行监控和管理,保障高等学校科研经费高效合理合规使用。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按资金渠道分成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各种科研项目经费必须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同时接受学校相关部门的监督。纵向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及学校规定的制度和要求编制预算,项目负责人及主管责任人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责任。横向科研经费是高校项目负责人与第三方共同协作,有益于拓展教师实践经验,科研负责人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承担直接责任。纵向科研经费是指资金来源性质属于国家财政拨款资金,且项目承担单位为高校。纵向科研项目主要来源于国家级、省级、厅级及学校自行设立的科研项目等。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是指经费来源非本单位,大部分来源于企业,属于合作研究、委托及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服务、转让和研制生产等形式的社会单位和企业支持的科研经费。
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探讨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为手段的现代管理方式,它符合高职院校的改革要求,反映了科研经费业务运作规律,提升了科研管理水平,培育了高职院校科研核心竞争力。本文提出,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规范化推进精细化、系统化完善精细化、数据化实现精细化、信息化保障精细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且呈多元化、复杂化,科研经费普遍粗放式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日渐凸显。因此,建立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实施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是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新举措。
一、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主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信息化为依托,以经费预算管理为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科研经费管理的薄弱环节,针对不同类别的科研项目细化具体的管理措施,将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