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启蒙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03:52: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学启蒙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学启蒙教育

幼儿教育阶段科学启蒙教育研究

摘要:幼儿教育阶段,对幼儿开展科学游戏活动等,适度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一方面对其渗透一定的教育功能,同时让他们享受科学游戏活动的过程,获得初步体验和感受。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教学素材、玩具、图片等,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这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结合幼儿园开展科学启蒙教育的实际,肤浅阐述其意义及其简单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科学游戏;兴趣

在幼儿教育阶段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活动是其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科学启蒙教育活动,让其享受游戏活动的过程,提升科学素养。教师在开展科学启蒙教育活动时,可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玩具等实物,以游戏活动为载体,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渗透一定的科学性活动,使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游戏中获得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

一、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设计好科学性实验,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好奇感,从而对科学性实验活动充满兴趣。比如:教师首先从伟大发明家爱迪生曾孵过小鸡的实验活动入手,给小伙伴吃发气散想象小伙伴能飞起来的实验,就是因为爱迪生看到母鸡孵蛋,鸟在空中飞这样的事实而产生了要研究它的兴趣……可见只有对科学发生了兴趣,才会产生引起主动追求科学新知的愿望,就会事事处处留心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不断的有所发现并追根究底。该如何引起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演示科学小实验的方法,来启发幼儿去想、去问并对科学产生兴趣。以幼儿试探性参与科学实验活动为契机,教师可以积极鼓舞他们参与到实验活动过程中,组织幼儿进行交谈和讨论,由此使幼儿产生观察思考,探索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从而达到引起幼儿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的教育目的。

二、教师适度将科学游戏活动渗透于各科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意识

查看全文

幼儿园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幼儿活力充沛,且思维积极、思想开放,因而具有非常高的可塑性和发展性。因此,教师在幼儿教育工作过程中要积极为幼儿探寻集趣味化、知识化、人文化和教育化于一身的教育资源,以此助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而传统文化恰好能够满足幼儿快乐成长的发展需求和情感体验,因此逐渐成为幼儿启蒙教育活动体系中最受欢迎的教育资源。

开展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更好的历史名人故事,能够为幼儿输送高质量的人文营养和思想精华,加之历史名人故事具有较高的趣味性、适宜性和思想性,非常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其次,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能够为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清晰地指明发展方向,提醒教师将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作为自己的教科研任务,专心致志地探究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与幼儿教育的科学结合策略,以此优化幼儿教学环境。最后,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可以成为教师践行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和可行性途径,为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为幼儿教育走向多元化、趣味化、主体化和实效化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现状虽然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但是现阶段幼儿园内开展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却难以令人满意,其还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过程简单,缺乏师生互动

在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中,教师仅注重为幼儿提供具有一定趣味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的绘本素材、挂图材料、趣味故事和视频信息等,而忽视了过程指导和启迪教育。虽然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在开端表现得形式多样、质量较高,但过程简单浪费了这个良好的开端。

(二)目的缺失,忽略主体需求

查看全文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启蒙中运用

摘要:信息技术能够使教学便利化,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也能使教学方式更加丰富,以此满足幼儿成长期间所需要的各种启蒙教育。另外,信息技术还能让启蒙教育过程更具趣味性,使幼儿园大班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更加一致。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大班;科学启蒙教育

对幼儿园大班学生开展启蒙教育教学,能够使他们在幼儿阶段就对科学具备初步的认识,了解基本的科学现象,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培养幼儿的科学逻辑思维能力,让幼儿能够进行全方面发展。同时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具体活动当中,除了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外,还能实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更新和提升,使教师和幼儿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

1.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1)使教学便利化,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应用在当今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大大提升了教育教学的便利化,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因为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幼儿园大班科学启蒙的过程中,教师只要将所用资料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综合,再在启蒙课堂中上利用多媒体等工具呈现给幼儿即可,相对以往必须带书本和工具的传统教学,信息化的方法让教学用具更加简易化,让启蒙教学更加轻松。除此之外,教学便利化还体现在教师为幼儿做科学教育启蒙教学的课前计划上。教师在教学前需要整理一系列资料,使教育教学更加科学、有效。同时教师在做计划时,也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多种因素,比如,课程主题、幼儿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兴趣等,并以此筛查出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启蒙教学的教育质量。

查看全文

小学生道德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对小学德育现状进行简要阐述,说明国学启蒙教育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并对国学启蒙教育在小学道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总结国学启蒙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为小学德育的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国学启蒙教育;小学教育;道德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道德教育与知识文化教育同样重要。小学生处于性格和人格的养成期,此期间的个人品行状况以及道德发展状况,对学生青春期乃至成年早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现在小学生群体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叛逆、自私、集体意识弱等不良倾向,实际上意味着小学生道德教育需要加强。

一、国学启蒙教育对小学生德育的积极作用

“国学”的概念十分宽泛,从广义来看,国学是能够代表中国主流文化的学术、理论以及文化表现形式的总和;从狭义来看,国学是可用于个人发展以及学校教育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目前学校教育中提到的“国学”,多是指狭义上的国学。国学启蒙教育即使用国学经典中适用于小学阶段以及国学初学者的内容进行教学的教育形式,《弟子规》《三字经》《诗经》《论语》等皆可选用。国学启蒙篇章多是对个人品行发展、个人行为准则以及处世方法和态度的阐述,具有明确的教导意义,能够给小学德育提供良好的范本。小学生通过诵读和学习经典,能对传统道德有初步的认知,辅以教师指导,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德育水平。

二、国学启蒙教育在小学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查看全文

小学音乐启蒙教育论文

[摘要]当今社会,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感知力和审美力。本文旨在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研究,将奥尔夫秉承“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对于小学音乐启蒙教育重要的借鉴意义进行融合渗透,通过探讨其对音乐元素的重视,以及建立在“新”模式上的科学化、多样化发展对小学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

启蒙教育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世界音乐教学范围内受到广泛推崇,对于各国的音乐教育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由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先生所创建,是一个独创的音乐体系。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秉承“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从学生本身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而传统的教学更注重课本知识,与传统观念中以教授唱歌、学生被动接受的方法与目的截然不同。

一、小学音乐启蒙教育的新解说

奥尔夫先生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与不好则不是最终追求的目标。1.强调音乐基本元素的演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教学中倡导对节奏、旋律的练习,不同于传统课堂中孤立的节奏教学,反之从朗诵入手,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节奏感。音乐具有“有声无形”的艺术特点,通常情况下,我们所学习理解的音乐主要是通过听觉感官来感受的,即使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只是进行一些听力练习、发音练习,对于音乐基本元素的演绎呈现一种程式化的状态,对于一些音乐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曲调、音色等的学习和理解并不深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从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出发,让孩子在学习中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的世界当中去,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自由地演绎。例如,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就是以音乐伴奏,肢体演绎,从而训练孩子的音乐节奏感,通过拍手、捻指、拍腿、跺脚等形式进行声势教学,促进孩子身心的平衡发展,培养他们敏锐的听力、反应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会使孩子在学习中产生厌倦,久而久之,音乐会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他们对于乐理、节奏、表演等的掌握就轻松自然,而且根深蒂固。这其实也是奥尔夫所倡导的元素性教育的体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音乐基本元素成为小学音乐启蒙教育的中心,从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打好音乐基础。2.强调音乐即兴性的演绎。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最突出、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强调即兴演绎,这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都是放在熟练掌握音乐技能技巧之后才敢尝试的活动。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自然、最直接的音乐表现形式,是在音乐启蒙教育阶段引导情感表露最直接的形式。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让音乐与舞蹈、器乐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实践,促进学生即兴发挥,自然流露自己的情感。在这方面,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可以引入游戏教学,将音乐融入游戏。在玩乐中,让学生体会不同音高、节奏、律动的感觉。例如,在《玩具兵进行曲》的音乐游戏中,教师给学生分配角色,有扮演小士兵的,有扮演观众的,还有扮演路边的大树的,之后给学生分配道具,音乐响起,游戏开始了。各种角色根据音乐的节奏出场、表演,在多次的聆听之后,学生自然而然能够表现出小士兵神采奕奕的自豪样子,而且能够随着音乐节奏踏步、排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音乐启蒙阶段就能够参与即兴表演,自觉融入音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自己的音乐感知力,进而培养自己的即兴创造力。3.强调音乐教育本土化的演绎。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人类在慢慢步入全球化时代,随着各国交流和依存程度的加深,文化间的碰撞、影响、冲突与融合也越来越频繁与激烈,不同文化之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频率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音乐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创新,走出一条拥有自己特色的“新”音乐教育之路,尤其是在最为重要的音乐启蒙教育时期,成为当下音乐教育者要深思的问题。众所周知,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音乐本土化的教育和原则,它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应用和推崇,是因为它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包容性,可以和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音乐教育相融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仅仅适用于德国的本土音乐教育,在其他国家传播与应用时,同样可以结合本国的实际特点,实现“本土化”。随着奥尔夫音乐教学思想在国内的逐渐传播,我国的音乐教育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与改革,从小学启蒙教育开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塑造学生个性,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新”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的艺术体验,这样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二、小学音乐启蒙教育的新价值

查看全文

化学学科与初中化学启蒙教育研究

摘要:在研究学科素养时,一定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在初中化学启蒙教育中,老师要对自己的授课理念进行反思,在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要合理安排课程。化学启蒙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为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老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们的思想可以受到启迪。所以,老师在化学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及时点拨学生,为学生打开探索的大门,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的本质。本文主要简述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化学启蒙教育措施,希望给学生带来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科素养;初中化学;化学兴趣;启蒙教育

化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老师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让学生们形成化学素养,发现化学的本质,培养化学思维能力。在以往的教育中,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背诵概念与原理上,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科素养培养自然受到了影响。部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对有的物质性质没有掌握清楚,引发了很多笑话。比如有学生因“一氧化二氢”可能引发呕吐而呼吁禁止它;有学生因“二氧化碳”可能导致温室效应而认为其没有使用价值。随着新课标核心素养的明确提出,老师在化学教学中要进行启蒙教育,重点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思考。

一、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现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已经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在探索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构建。核素素养包含着学生的各项能力,包括自主发展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一般包括化学思维、化学能力、化学信息素养与化学精神。化学核心素养的本质是育人,老师在化学素养的培养中,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最根本的位置,要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理解其中的原理。初中学生刚学习化学,他们一方面对化学有着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不具备化学思维。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化学课程的特点,在设计上多选择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化学中的知识。这样,学生才会具备化学素养,树立科学的态度,养成化学精神。

二、目前初中化学启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音乐素养对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一、国内外现状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物质条件的提高,“钢琴热”兴起,孩子们学习钢琴已经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学习钢琴对于培养左脑思维、提高全面素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今钢琴启蒙教育还存着许多弊端,首先是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家长只知道关注孩子钢琴弹奏是否过级,一味追求考级,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能力、基本功以及学琴心理等,那么音乐素养就被放在了一边,殊不知音乐素养对于钢琴启蒙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如今的教学模式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许多钢琴培训机构一味追逐利益,根本就没时间去讲授音乐素养知识,也没有单独开设音乐素养课程。对于有些过了钢琴八九级的高级学员来说,就算给他们一个简单的谱面,由于识谱的能力不足、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非常浅显,甚至对于许多基本的乐理知识和音乐背景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应用,根本就无从下手,这一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二、音乐素养在钢琴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开设音乐素养课可以提高钢琴学习的兴趣和互动。对于钢琴启蒙教育的孩子来说,大部分都是刚刚接触钢琴这门乐器,如果过分强调技能的掌握,缺乏音乐素养的润色,容易造成学生学琴过程中的反抗情绪和疲劳心理。《音乐生活》2010年第10期的《谈音乐素养对钢琴启蒙教育的影响作用》中提到了“缺乏正确的音乐素养教学的支撑,钢琴启蒙学习就成了枯燥的反复的机械的动作练习。”在现代,大部分家长一味地要求孩子学琴跳级,一年下来基本上就只能弹奏几个曲子,手指的基能提高不了。家长一味追求进度,并没有从孩子的实际角度出发,孩子们的忍耐力和耐心都是有限的,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比如说,我们在教节奏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如果直接告诉孩子们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他们不仅不能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些陌生的词汇,而且会没有成就感。在节奏这方面,我们可以教学生一个小口诀:“圆圆鸡蛋唱四拍、牛奶棒棒糖唱二拍、巧克力棒棒糖唱一拍。”孩子们一听到口诀,就会发挥想象力,师生在互动的时候就会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好。孩子们不仅能够准确地掌握这个知识点,而且学习也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有趣。(二)音乐素养的学习能够提高钢琴启蒙学习的效率。我们在刚开始学一首乐曲的时候。如果不知道拍号、节奏型、音符,等等,然后就直接开始进行视奏,那我们的音乐不仅毫无美感,而且会出现大堆的识谱上、节奏上,以及音响效果上的错误。最可怕的是,孩子们因为没有一定的乐理基础,往往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继续进行错误的练习。教育家应诗真的《钢琴教学法》中提到了“学生对谱的效率很低的原因,是在视奏阶段只是照本宣科,对于乐谱当中的调性、和声以及曲式等一些基本乐理知识模糊不清。”如此照本宣科,其实就是一种纯粹的机械练琴。(三)在钢琴教学中加入音乐素养的学习可以增强音乐表现力。每一首曲子的创作都有作曲家的意图、作曲家的当代背景等。如果我们完全不去考虑这种因素,那我们弹出的每首曲子都是千篇一律的,都是机械的。廖乃雄在《音乐教学法》中提出“音乐应该有起伏,有强弱。”一方面,音乐力度上的变化需要通过手指的控制力来体现;另一方面,就是学生需要了解乐曲的结构,乐谱中出现的强弱记号以及背后所代表的音乐感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弹奏一首乐曲的最终目的是要感受音乐,向观众表达这种音乐中的情感并且能让观众也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但是学生在演奏的时候他看不懂那些音乐记号,他不知道该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怎么去表现,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裸谱”而已。作为钢琴教育者,我们要培养的不是机械练琴的学生,我们要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表现力。所以在孩子们启蒙阶段学琴的时候,钢琴教师就应该多跟孩子们灌输乐理知识,让孩子们学会看谱,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演绎作品。

三、结语

在钢琴学习中,音乐素养与钢琴实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作为钢琴启蒙教育的不可缺少的课程。不断鼓励孩子们学习音乐素养知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音乐的海洋里遨游。我们应该呼吁社会大众重视音乐素养,为下一代的钢琴教育综合素质的提高作出贡献。

查看全文

化学小实验融入幼儿科学教育的作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教育慢慢融入大多数幼儿园的幼儿启蒙教育中,在幼儿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成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科学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潜能、开发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而且还是一种简洁有效的科学启蒙教育方式。化学小实验融入幼儿科学教育中,对幼儿的成长与各种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化学小实验;幼儿科学教育;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科学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阐述,目标要求,要“保护并发展每个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教育慢慢融入大多数幼儿园的幼儿启蒙教育中。幼儿科学教育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比我国要早很多,与我国相比,他们把化学小实验融入儿童科学启蒙教育中有着很久的历史。20世纪初期,法国的居里夫人就开始将特有的实验引入儿童教育中,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儿童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在美国,有很多社团和机构以多样的形式开展各类化学小实验活动,以此来让儿童接触化学、初识化学、融入化学、享受化学带来的乐趣。如:“ChemistryAbounds”[1]“Chemistryforkids”和“SuperSaturday”等课外活动[2],他们还针对科学教师进行了“ScienceisFun”等培训,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美国在化学启蒙教育中所做的努力[3]。1997年,德国也开始将化学实验引入儿童教育中。如巴斯夫(BASF)创建了第一个互动式“小小化学家”儿童化学实验室[4]。国外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并为化学小实验融入幼儿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开展化学小实验启蒙主题的工作。如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已经联合相应的幼儿机构开始了化学小实验的实践研究[5,6],这些课题组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设计了一些有趣的、益智性较强的化学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深受儿童喜爱,教学效果显著,成效可观。幼儿科学教育与化学小实验间接地促进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对提升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幼儿的成长与各种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1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提升幼儿的多方面能力

化学小实验具有安全、卫生、环保、贴近生活、易于感知、操作简单等特点,并在其中加入了“魔术”的元素,使得化学这门学科更富有神秘色彩,易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儿在直接观察、亲自操作的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化学小实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感官性、智慧性,符合儿童生长和思维特征。小实验的“魔术”要素满足了儿童对新事物强烈的认知感,让他们在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中获得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与要求,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观看小实验的过程中,幼儿既提高了观察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老师可以在可乐中放入曼妥思薄荷糖,形成“小喷泉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小朋友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等实验结束后,再让小朋友们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说出来。有趣的实验一定会让小朋友们大开眼界,他们也会对实验过程有不同的想法,这时,老师可以鼓励幼儿踊跃发言,这样既可以培养儿童观察事物的能力,又能提升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既达到了幼儿的培养目标,又为幼儿科学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化学小实验中含有大量的趣味性元素,生动有趣且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从而形成化学基本观念,为幼儿将来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亲近化学,认识化学,激发幼儿的学习情趣

查看全文

小议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

音乐在孩子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著名的文学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还有一把便是音符”。[1]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理解也更趋于科学和深刻。目前已证实音乐能够帮助人类增强认知系统、提高情绪智力、增强感知运动系统、增强应激一反应系统、增强记忆系统等,这充分说明了音乐教育多方面的育人价值。[2]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生活的最初几年,对其而言,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生活中处处有接受教育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对与婴儿能力和零岁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地深入,婴幼儿无知无能旧观念地打破,婴幼儿教育的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现状

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能影响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有助于逻辑与抽象思维、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开发,这一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支持。[3]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音乐启蒙教育已经越来越高亮起来。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被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基于对前面所提及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深信不疑,美国佐治亚州州长泽尔?米勒已提出了一项令人叫绝的建议:作为该州预算计划的一部分,拿出10.5万美元,使该州所有新生儿(每年约10万名)出院回家的时候,带上一张古典音乐激光唱盘或一盘古典音乐磁带。

又如,英国正开展“音乐一对一计划”,这个项目致力于总结适合两岁以下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音乐一对一计划”力图将关于婴儿音乐性的最新理沦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帮助父母及照料者采用更适宜的教育方法。计划首先要求收集信息,包括父母的每日音乐活动、对家庭音乐生活的态度、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怎样将音乐应用到两岁以下孩子的每日生活,要求教师必须与父母建立信任,形成彼此认同的伙伴关系:同时.教师必须找到适宜并受到双方认同的教育模式这类与家庭相关的灵活工作为音乐教师的职业规定提出了挑战。

再如,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作为连接母婴间音乐纽带的亲子歌曲。探讨音乐如何成为亲子活动的一部分—女人哼唱儿歌和用音乐育儿的方式,音乐对她们的观念、情感和作为母亲的身份认同感的影响,以及通过音乐游戏和表演与孩子形成的互动类型和相互关系。

查看全文

幼儿教育与智能学伴关系的确立

2—8岁是孩子学习语言、认知世界的黄金时期,人工智能则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因此我们有信心做出这样的结论: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学伴关系必将发生革命性飞跃。

一、对幼儿教育现状的思考

1.幼儿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理念。虽然几十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提升幼儿教育的诸多政策,但幼儿教育环境实质上的改变甚微。一是如今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幼儿的健康水平提升到了新高度,但所处人际环境过度中心化。从“四老”到新生代的父母,幼儿总是处于“中心”地带,他(她)的一举一动受到了过度关注,最重要的是安全关注。在启蒙教育方面,年轻父母缺少专业的幼儿启蒙教育培训,愿意给孩子“最好”(注意:并不是最优)的启蒙教育。我们暂且不论幼儿教育机构是否具备相当资质,但这些启蒙如同“蜻蜓点水”,孩子每周只训练一节课,每节课时间2个小时,上课时不允许家长陪在身边(大多数是这种情况)。这种环境是否能够达到启蒙教育的要求,缺少专业机构的评价。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容易受到意外吸引,专注力与集中力不高,孩子对于教师印象不深刻,容易忘记,学伴关系很难建立起来。二是如今的年轻父母从未接受过专业辅导幼儿教育训练(发达国家在孕期就要接受达标课节数的专业培训),对于传统的启蒙教育抱有排斥心理,受新生事物影响大,在孩子的教育中也爱“赶时髦”。意大利“蒙氏教育”、英国“游戏”启蒙、美国“儿童多元智能教育”……各种机构打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旗号,让没有育儿经验的家长盲目跟随“潮流”,收效甚微。当明白自身才是幼儿最好的学伴,再想建立和谐独特的关系时已不可能。2.幼儿园教育存在发展不均的问题。幼儿园是为了更好地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但这不是全部原因。我国的幼儿教育一直采用的都是小班制或大班制教学,虽然这给幼儿提供了更多集体生活机会,但公立幼儿园(普惠性)与民办园存在着发展不均等的情况。无论是园区的硬件环境建设,还是师资的软件层次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一是普惠性幼儿园更多是为了解放父母,家长减少后顾之忧,对于幼儿教育就退而次之。经调查发现,大多数普惠性幼儿园没能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甚至有的园根本就没有风格,对幼儿的教育纯粹按照国家的幼儿教育大纲要求,采取的是与学校风格类似的方式。与其说孩子来到幼儿园,不如说年纪更小的学生来到了规模更小的学校。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幼儿,往往过早地建立了学伴关系,或者是与教师形成了“尊师重道”的早期师生关系,或者是与小伙伴形成了幼稚的同学关系,而这两种学伴关系都不符合幼儿教育的发展环境。二是一些规模较大的私立园有比较不错的硬件环境,但师资并不能与之形成等同配套。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虽有资质(学前专业),但往往刚走出大学校门便走进幼儿园大门,不仅缺少育儿经验,更缺少将理论化为实践的能力。他们在幼儿园的工作方向是受幼儿园的办学观念影响的,幼儿园的办学方向又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可惜的是我国除了部分一二线城市有一定的幼儿教育指导作用外,绝大多数城市的幼儿教育都是盲从状态,农村的幼儿教育更不用说。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很难说幼儿是否建立了良好的、符合自身需求的学伴关系。

二、人工智能带来建立学伴关系的优势

1.最长时间的陪伴,是学伴也是良伴。人工智能早已经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内容,它正在以越来越精细化、具体化的实物体现出来。这些实物(不是一般性质的玩具)容易唤醒,而简单的操作也利于幼儿使用和训练。这其中体现出来的反复问答、随机形变以及具有指向性训练,都对幼儿启蒙教育有促进作用。幼儿教育偏重于记忆训练、锻炼思维力和想象力,这些要么需要有相当专业的知识储备,要么需要长时间的陪伴,要么需要系统反复操作。人工智能学伴的出现不仅解决了时间上的尴尬,同时提升了孩子的关注力和想象力,对于习惯养成也有极大的助力。据初步调查,许多幼儿园正在努力设置人工智能作为幼儿的学伴,人工智能中所包含的引导点、知识层面都可以自主结合幼儿当下的需求给予恰当指引,甚至能够引导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和表达,提高幼儿的集体意识。这种学伴关系的建立,将提升启蒙教育效率,科学化精准化地进行分层次帮扶。2.激励幼儿的探索欲,更早建立自信心。教师是幼儿心目中的最高权威,是崇拜的对象。教师的行为(尤其是教学行为)影响他们从事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参与寻找、钻研将会唤醒孩子的探索欲望。在这方面人工智能更好的表达认同和赞赏,从而补偿孩子因为受到了忽视,冷落,嘲笑和贬低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人工智能还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丰富的信息,升级教学手段,不断主动适应孩子的行为习惯,促进沟通和表达,帮助其找回自信,适应群体生活。更高层次的人工智能还可以“观察”“倾听”,根据幼儿的喜好来“发展”自身的形象,满足幼儿不断衍生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有意愿、有目的探求,有利于良好性格的养成。这样的学伴关系才是良好的、健康的。

作者:李宸歌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教师幼儿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