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科技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6 16:29: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学科技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加强医院医学的科研论文质量
科技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基层医院总体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1],医学科研论文不仅是临床医疗及科研活动的产物,其数量和质量也反映了医院整体诊疗技术水平和科研质量的水平,可以作为衡量科研工作的重要标志。如何促进医院科研工作者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促进科学研究,鼓励科学探索和原始创新,应从管理服务和奖励机制方面着手,解决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医务人员从事科研,以科研促进医疗,以医疗带动科研,提高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整体水平。
撰写医学论文应注意的问题医学研究论文的大局观撰写医学研究论文首先要有大局观,即对所要撰写的论文有总体的定位和整体的把握。撰写之前应对题材进行认真分析,可以根据所投杂志设定的栏目分析自己的论文属于哪一类。有述评、论著、临床研究、病历报告、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监测与检验技术、综述等栏目,而相应栏目下的论文都有其相应的格式和要求。参照这些格式和要求落笔行文,就不难写出符合要求的完整的论文。所以,首先要重视论文写作的大局观。
了解医学论文的属性医学论文属于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发展的重要信息源,客观记录医学发展的全过程,是推动医学科技飞速前进的动力。有统计资料表明,约75%的科研在科技期刊上[2]。可见科技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载体,在传播科研成果、交流实践经验、推动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层医院医学论文存在的问题缺乏健全的科研管理组织机构,论文产出质量率低科研论文是医学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学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科研论文的产出数量、质量也是衡量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学术水平、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部分医院把科技论文产出数量用来衡量科研绩效往往不能反映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如在职称评定时需要论文,医务工作者仅仅是为了评定职称才急于撰写科研论文,这样仓促撰写的论文,其质量就存在很多的问题。
论文的论题、论点是否新颖,研究目的是否明确,资料是否全面,统计数据和方法有无可比性,语言表达是否明确,文章结构和层次是否分明,对实质内容是否进行深入分析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由于仅仅是为了评定职称才而造成准备不充分,观点不成熟;其次由于科研管理部门对投稿者所投期刊把关不严,部分医院领导班子在思想上对科研工作重视不够,未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组织机构,未配备专职的科研管理人员,在人、财、物等方面投入不足,致使管理工作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工作的发展。缺乏科研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缺乏对学术、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引导作用的培养。学术、学科带头人不仅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更要有相关的管理素质和经验,跨学科科研项目研究与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但目前,大部分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都在专注自己的科研工作,仅仅是敦促自己发表科研论文,而没有发挥带动其他医务人员,因此积极发表科研论文的良好氛围还未形成。
医院信息管理组织不健全,科研管理滞后部分基层医院未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及各种期刊数据库等网络资源,使科研人员很难获得医疗科技前沿的知识,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限制了科研人员对信息的利用,从而使科研工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科研论文时感到无从下手。即便开展了研究工作,也不能用最好的方法验证自己得出的结论,致使很多科研工作成了重复工作,极大地降低了科研工作效率。其次由于医院缺乏科研经费投入,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在方面无相应的资金扶持和资金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研人员进行科研以及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医学科技期刊与传播的耦合效应
目前,关于医学科技期刊把关与传播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期刊质量的把关或期刊传播效果,仅从把关质量或传播效果单方面论述期刊的办刊理念或影响力[1],对期刊把关和传播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不多。把期刊做精做强,提高刊出论文的质量,扩大期刊传播力是医学科技期刊发展的核心任务,研究期刊质量把关和传播效果之间相互促进的耦合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浙江医学》近年来的改革举措和发展实践,探讨医学科技期刊把关与传播的耦合效应及其特点,提出期刊把关与传播正向耦合、相互促进的策略,为进一步提升期刊学术质量、扩大期刊传播力提供参考。
一、耦合效应的概念与特点
1.耦合效应的概念
耦合效应源于电磁学,指两个本来分开的电路之间或一个电路的两个本来相互分开的部分之间的交链,可使能量从一个电路传送到另一个电路,或由电路的一个部分传送到另一个部分。后来在物理学上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联合起来的现象。本文借鉴耦合效应在计量学中的应用,表达科技论文质量把关及其传播效果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从而揭示科技论文编辑出版体系中两个核心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结构关系,为利用两者之间的耦合效应提升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出可行性建议。
2.耦合效应的特点
一是耦合效应的方向性。方向性具有正反两个方向。良好的科技论文质量把关能带动传播力的提升,而传播力的提升将促使更多的读者关注和作者投稿,并促进论文质量的提升,表现为相互作用的正向性,形成正向良性反馈闭环。而当科技期刊的把关质量下降,论文质量和读者公信力下降,则会导致读者群体流失,期刊传播力提升乏力,从而影响作者对期刊的信任和编审人员办刊的积极性。二是耦合效应的阶跃性。处于起步阶段和成长阶段的科技期刊往往从严把关,提高质量能够更好地提升传播效果,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这是因为在科技期刊的不同阶段,科技论文质量与传播效果相互作用的大小和强度具有阶跃性的增长率,且增幅往往在特定周期内出现下降趋势,即在科技期刊发展初期,提升论文质量能够显著改善期刊的外在形象,从而转化为竞争优势;但随着科技期刊发展壮大,论文质量提升的幅度和空间将趋于缩小,甚至受制于稿源,论文质量提升便会遭遇瓶颈,需要通过改革期刊编辑出版体制扩大新的稿源,促使期刊发展环境的改变。三是耦合效应的时滞性。科技论文审稿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重要环节,论文把关策略的调整和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往往并不是立即显现,而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即刊出论文质量的提高对期刊对外影响力的拉动作用往往需要经过一个或几个发行周期才会逐渐显现,并且在一定时间内,这种效应还将表现为乘数甚至指数效应,对期刊传播力的影响趋于放大[2]。同样,稿源质量不佳、把关质量下降对期刊的出版发行等负面影响也具有滞后性,读者群体的流失和发行量、下载量、阅读量的下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这种效应一旦显现,便会进一步制约期刊的发展。
骨外科学类科技核心期刊评价指标分析
科技期刊是一种发表自然科学理论及专业技术的杂志,是科技工作者宣布科研成果的直接渠道,同时也是积累和传播科学技术的平台,最终促进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自1987年开始从事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工作,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和定量评价,每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选取国内各学科领域中较重要的、能反映本学科发展水平的科技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笔者就国内主要的几种骨外科学类核心期刊近5年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根据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1]显示,骨外科学类核心期刊有16种,分别为《骨科》、《国际骨科学杂志》、《脊柱外科杂志》、《颈腰痛杂志》、《临床骨科杂志》、《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实用骨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以上杂志中《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6年进入目录,而其余期刊近5年均未被退出核心期刊目录。选取核心影响因子排名前5位的骨外科学类核心期刊进行分析,分别是《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来源于2018年度期刊发表的论文。1.2评价指标与研究方法选取5个主要评价指标[2]进行比较分析:①核心影响因子,即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期刊前2年总数之比。②核心总被引频次,即期刊自创刊以来所有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③学科影响指标,即期刊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占全部期刊数量的比例。④AR论文量,即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中文献类型为学术性论文(Article)和综述评论性论文(Review)的论文数量。⑤基金论文比,即国家、省部级以上及其他各类重要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统计期刊2014~2018年的各项评价指标,列表并采用描述性分析。
2结果
《中华骨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近5年平均核心影响因子高于其他3种期刊,总体上《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核心影响因子趋于平稳。《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近5年核心影响因子呈上升趋势。《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近5年核心影响因子波动较大,但2014年影响因子为2.614,在当年所有医学核心期刊中位列第一。见表1。《中华骨科杂志》近5年平均核心总被引频次最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其次,《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最少。见表2。《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近5年学科影响指标均达到100%,而《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与《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仅达到90%左右。见表3。《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近5年平均AR论文量没有太大差异,但明显大于《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与《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见表4。《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近5年平均基金论文比明显高于其他3种期刊,接近50%,而《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近5年平均基金论文比最低,仅22%。见表5。
3讨论
医学科技期刊领域研究热点
医学科技期刊作为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学术交流、共识形成、经验交流、争议探讨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适时开展期刊的学术研究对提高办刊质量,提升期刊影响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纸质期刊的发展环境正面临着革命性的变化,医学科技期刊领域研究热点在新时代的特征有待考证。知识图谱分析又称为科学知识图谱,是一种利用可视化技术描述某一领域的研究特征、热点和趋势的方法,其可把复杂的知识领域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处理、知识计量和图形绘制而显示出来,揭示知识领域的动态发展规律,为学科研究提供切实的、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即利用知识图谱分析法探究2000年至2017年医学科技期刊领域研究的特征、热点和趋势,以期把握医学科技期刊研究的脉络,为我国医学科技期刊办刊水平和影响力的提升作贡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方法
知识图谱(KnowledgeGraph/Vault)又称为科学知识图谱,在图书情报界称为知识领域可视化或知识领域映射地图,是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各种不同的图形,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知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图谱作为一种文献计量学工具,能用图形化的方式形象地表示人们不易理解的信息,使人们在快速获取知识及其逻辑关系的同时,把握关键的知识点。知识图谱在国外的研究较为深入,涵盖图书馆学、情报学、哲学、知识工程、知识管理等领域。但在国内科技期刊研究领域尚未涉及。
1.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源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至2017年的数据,采用专业检索,检索式为:SU=‘医学期刊’and(SU=‘办刊’ORSU=‘影响’ORSU=‘信息’ORSU=‘标准’ORSU=‘文献计量’ORSU=‘编辑’ORSU=‘网站’ORSU=‘编委’ORSU=‘作者’ORSU=‘国际’ORSU=‘规范’ORSU=‘影响因子’ORSU=‘作者’ORSU=‘被引频次’),后期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知识地图的展示。1.3研究范畴从总体情况、时间分布、研究热点、发表载体及期刊分布、基金论文情况和高频作者及机构分析6个维度可视化探究医学科技期刊领域的研究热点。
政策导向对科技期刊的影响
2016年,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1]这使得我们将目光聚焦到科技论文的外流现象上来,更有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科技论文外流现象的原因。如,刘丽英等认为我国110个学科论文外流造成的文献经济总损失量为7.33亿元,其中农业工程领域论文外流导致文献经济损失总计为667万元[2]。董建军对我国学术论文的流失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优质稿源流失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对策[3]。王泽蘅研究发现中国论文外流数量比日本多、两国间数量差异逐年增大[4]。刘彩娥研究分析了我国科研论文外流的数量、质量和学科分布,并提出了防止科研成果外流的措施[5]。本文简要分析科技论文的外流现象的原因,并分析政策导向对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
一、科技论文外流现象及损失
截至2019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4958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但是,中国SCI收录期刊仅占全球SCI论文总数的1.72%。2010—2019年间,中国作者发表了SCI论文275.5万余篇,其中只有2.2万余篇发表在中国SCI收录期刊上,仅占8.10%[6]。科技论文的外流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论文质量也都较高。中国作者发表SCI论文引文影响力为12.83,同期全球SCI论文引文影响力为14.11[6]。其中被SCI收录论文数量最多的学科分类为:基础学科、应用科学等,而这些学科大多数涉及我国的高尖端技术领域,国家在这些领域往往都投入了大量的科研成本、科研经费,这不仅可能危害到科技信息安全问题,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国有资源外流。
二、科技论文外流的原因
国内大量优质论文外流的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学术评价导向
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探讨
一、引言
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出版强国,我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科技期刊工作者肩负的使命与责任[1]。电气、电子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2]。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最权威的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2016年至2020年SCIE收录的电气、电子工程领域论文高达391016篇。其中2020年的记录有101764条,在254个学科分类中,继材料科学多学科、环境科学和化学多学科之后排名第4。电气和电子工程囊括了几乎所有的世界前沿研究,是现代科技领域的核心部分,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备受青睐。在高速发展的学科背景下,实现电气、电子领域科技期刊国际化,提升国际话语权,增强我国科技软实力是我国电气、电子领域期刊发展的当务之急。文章利用SCIE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定量描述电气、电子工程领域的中国论文产出,分析我国电气、电子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此领域期刊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建议和参考。
二、我国电气、电子工程领域论文发表现状
文章所用数据来自科学引文索引核心合集中的SCIE数据库,数据下载时间为2021年8月27日。2016年至2020年SCIE收录的电气、电子工程领域论文有391016篇,其中中国作者发文151538篇,占38.75%,位居世界第1。且中国作者论文的产出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3%。截至2020年6月,电气、电子工程领域共有3602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已足以将其归入其学术领域中最优秀的1%之列,即高被引论文。近五年作者来自中国的高被引论文共1964篇,是排名第二的美国(784篇)的2.5倍,以绝对优势位居国际首位。2016年至2020年我国与130个国家/地区合作发表电气、电子工程领域论文45751篇,国际合作论文占比30.19%。近五年中外机构合作发文数量每年增加1500余篇,与我国合作发文最多的前10个国家分别为美国(占中国全部SCIE论文的10.42%)、英国(4.23%)、澳大利亚(3.31%)、加拿大(2.94%)、新加坡(2.22%)、日本(1.34%)、韩国(1.1%)、法国(0.96%)、德国(0.83%)和沙特阿拉伯(0.71%)。除美国外,中国与其他九国的国际合作日益密切,与美国合作的论文数量在2020年下跌,这可能与2019年之后中美贸易摩擦及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和打压有关。丰硕的科研成果表明我国电气、电子学科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科研水平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SCIE收录我国2020年电气、电子工程论文42479篇,而2020年SCIE收录的8本中国电气、电子工程期刊当年发文量仅为1010篇。但进一步分析发现,2020年SCIE收录的8本刊有5本为近五年新收录,且《电子与信息学报》《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等中文期刊被“SCI预备队”ESCI数据库的收录,意味着接下来更多的中文刊可能被SCI检索。虽然与领先的研究水平相比,该领域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仍不足,尚有很大提升空间,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家层面对科技期刊的重视及一系列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支持政策的推出,大环境在不断改善,我国的中英文期刊均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逐渐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一)发表中国论文的主要期刊
2016年至2020年SCIE共收录我国电气、电子工程领域论文151538篇,分布在277种期刊上,按发表数量从高到低排序,排名前5的期刊分别是IEEEAccess(2020年影响因子3.367,中国作者发文26705篇,占该刊发文量的62.29%)、Sensors(2020年影响因子3.576,中国作者发文8675篇,占该刊发文量的38.68%)、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MaterialsinElectronics(2020年影响因子3.478,中国作者发文4866篇,占该刊发文量的44.30%)、MultimediaToolsandApplications(2020年影响因子2.757,中国作者发文3204篇,占该刊发文量的43.05%)、IEEETransactionsonVehicularTechnology(2020年影响因子5.978,中国作者发文2793篇,占该刊发文量的51.19%)。中国作者发表论文时首选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出版的期刊IEEEAccess。IEEE是全球公认的专业学会,并且是国际上最大的非营利性学会,IEEE制定了很多电气电子行业的标准规范,同时也检索、出版很多专业的期刊、会议文献。IEEE期刊在电气、电子工程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这可能是我国很多作者选择IEEEAccess投稿的原因。该刊近几年发文量呈指数上涨也是促成此现象的重要因素,5年间IEEEAccess发文量从811篇增长至17833篇,增长了21倍。另外,该刊4~6周给出审稿结果,超快的审稿速度也是吸引作者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作者在以上5本期刊上的发文占比都很高,且五年间在其中4本期刊上的发文量上升非常迅速。5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均高于2020年SCIE电气、电子工程类期刊的中位影响因子2.484,可见我国作者在发表电气、电子工程领域论文时,倾向于选择体量大、审稿速度快、质量在平均水平以上的期刊。
论文的格式:如何撰写医学学术论文
关键词:学术论文
医学科学工作者,无论人事医疗、科研、预防或教学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获取知识与信息,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形式是科技论文。医学科学论文的质量,既反映了医疗科研水平,也反映了医学发展动态,同时也是后人发现和发明的基础。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而是将科研与实践工作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分析、推理,并形成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论点,这样的书面记录才是学术论文。
(一)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
1贮存科研信息
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
科技期刊编辑撰写编辑学论文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势不可挡,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也正在发生改变。编辑不再仅仅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编辑加工者,而是要成为紧跟时代潮流的复合型人才。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做好日常的编辑工作,更要通过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开展编辑学研究,撰写和发表编辑学论文,提升自信,提高素质,成长为编辑人才。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编辑部以“发挥行业示范作用、办国际一流期刊、培养一流编辑队伍,立足西部、影响全国、走向世界”为奋斗目标。自2018年至今,在编辑部主任的鼓励和带领下,编辑团队撰写并发表了20余篇编辑学论文,其中多篇获各级期刊编辑学会优秀论文奖。本文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编辑部撰写发表编辑学论文的典型案例,分析科技期刊编辑撰写编辑学论文的作用并总结归纳编辑学论文的选题途径,以期与科技期刊编辑同人交流探讨。
1撰写编辑学论文的作用
1.1有助于编辑自身的成长
目前,许多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并非编辑学专业出身,刚进入编辑行业时往往面临缺乏自信、对编辑行业认可度低、无职业规划等问题[1]。成功发表编辑学论文能够提升自信、提高对编辑行业的认可度。编辑在不断撰写编辑学论文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学习了解编辑学,规划自身在编辑行业的发展目标和实施途径。科技期刊编辑撰写论文以编辑学研究为基础,这一过程需要科技期刊编辑理清研究思路,选择科学研究方法,合理规划研究技术路线[2]。这一方面可以培养编辑的科学思维,提高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能促使科技期刊编辑定期对编辑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针对问题查阅文献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编辑业务水平。撰写发表编辑学论文也是科技期刊编辑职称评审时的重要支撑。写作能够让青年编辑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编辑,也是国内职称评审制度对青年编辑发展成才的基本要求[3-4]。只要将压力化为动力,将外部动机化作自身的内部动机[5-6],平时多看多读多思考,科技期刊编辑就能从文献中、从工作中找到撰写编辑学论文的思路。科技期刊编辑一旦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从心理上和行为上克服了写作障碍,迈过初始写作关,撰写论文就会成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7]。
1.2有助于编辑团队的建设
高素质的编辑团队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13人组成的华西口腔医学院编辑团队,团结协作、充满活力、学术氛围活跃,这也得益于编辑学论文的撰写。“传、帮、带”不仅体现在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会带领新编辑学习科技期刊编辑方面的知识,练好编辑基本功;也体现在老编辑会帮助新编辑选题和修改文章。老编辑一直坚持写论文,为青年编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和撰写编辑学论文的传统无形中提高了团队撰写文章的积极性。为不断紧跟编辑学前沿热点,找到撰写编辑学论文的选题,编辑团队经常参加国际国内编辑行业高水平专业会议和编辑系列培训。编辑部定期开展集体业务学习,不断总结归纳编辑学知识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不仅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形成全员积极学习向上的氛围,还能从中找到合适的选题进行编辑学论文的写作。通过不断撰写编辑学论文,编辑团队不仅提升了贯穿于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宣传营销等出版全过程的人文素养,还培养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素养[8]。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和组织中青年编辑有效地进行编辑学研究,完善研究成果,撰写发表编辑学论文,既能增强编辑工作的成就感,又能提升编辑团队整体的编辑素养[9]。
优秀学术论文通知
市属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县(市)区科协,各有关单位:
为充分展示我市科技工作者近年来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促进我市学科发展和学术繁荣,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献计献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我市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根据《**市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决定举办**市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征评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范围:
**市市属、县(市)区属各学会、协会、研究会会员;有关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
二、征文内容:
理、工、农、医等自然学科、交叉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创新观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
论文的格式:医学论文创作的目的
关键词:目的
医学科学工作者,无论是临床医疗、科研、预防或教学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获取知识与信息,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形式就是科技论文。医学科学论文的质量,既反映了医疗科研水平,也反映了医学发展动态,同时也是后人发现和发明的基础。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而是将科研与实践工作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分析、推理,并形成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论点,这样的书面记录才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1:贮存科研信息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表它”(tobegin,toend,to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的。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从事临床及医学科研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
4:启迪学术思想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