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观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22:33: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学技术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学技术局科学发展观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根据市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的要求,我局紧紧围绕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采取统一学习、报告会、专题培训等形式,通过向基层企业公开征集、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开展调查研究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召开了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
我局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三者紧密结合,定期学习市委文件精神,展开学习交流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加强对分管部门和各科室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强化了检查指导职能,及时了解和反映各科室活动进展情况,统筹安排学习实践活动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到有机衔接、前后呼应。正确处理日常工作与开展活动的关系,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二是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3月18日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并先后制定了《即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学习配档表》等文件和各项学习规章制度,有序开展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带头集中学习三次,全体机关成员集中学习36学时,每人撰写两万字学习实践活动笔记,提交个人调研报告30篇、个人心得体会30篇。围绕“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深入开展大讨论1次,交流学习体会2次,组织知识答卷3次。三是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围绕即墨科技现状、面临问题和具体情况,局主要领导到蓝村进行了实地调研,详细了解蓝村科技发展情况以及对科技需求情况。此外,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深入到移风店镇林家疃村、金口镇南阡一村、金口镇卧牛山生态园等村庄、园区和企业调研科技工作。通过调研找出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剖析,提出意见建议和发展思路,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促进发展》等专题调研文章6篇,《科技创新,科学发展--即墨市高新技术产业调研报告》战略课题调研报告1篇。四是多种形式征求意见。通过设置意见箱、发放网络问卷和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深入乡镇、企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共找出20余条有关作风、纪律、制度、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五是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完善考勤、会议、请销假、接待、采购、车辆管理等制度。重新制定《二00九年岗位目标责任管理考核的办法》,确保我们今年的各项工作能有一个新的突破。4月24日,开展了以“捐献一天工资,献出一份爱心”为主题的“爱心飞扬·慈善一日捐”活动,表达大家心系困难群众的热忱之情。六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及时向市活动办公室和上级部门报送信息,我局已上报学习实践活动有关信息5条,2篇信息被《市委工作简报》刊登。七是创新科技工作思路。加强示范点建设,继续完善农业科技110快速反应服务体系,接到热线电话50多个,科技人员下乡为农民服务100余人次,派技术人员配合各乡镇举办农民技术培训班60多期,培训农民5千多人次,免费发送科技资料600余份。积极引导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评定,5月12日,市科技局组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培训班”,给40余个乡镇和企业的科技负责人详细讲解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还组织“新专利法培训班”,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全局上下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紧密结合实际工作,认真学习、深入调研、努力实践,将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际工作,取得一定实效。
(一)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科学技术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意见(市)
根据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从2009年3月开始,用半年时间,在全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下简称“学习实践活动”),结合我局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打实基础科学发展,改善作风奋起直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强市创建”为实践载体,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扣“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坚持“强工业、兴三产、优环境、促民生”方针。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提升中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加强科技创新、创建省科技强市、推进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中去。树立优良的服务意识和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努力争当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体制保障,为难中求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加快科学发展步伐、形成奋起直追势头,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目标要求
学习实践活动要努力实现全体党员干部受教育,科技工作上台阶,企业、群众得实惠,努力取得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规律、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的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和机制成果。
1、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加深对党的*精神的理解,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追赶意识,进一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决策能力。
科学技术协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案意见稿
为扎实搞好第二阶段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环节的各项工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制定本环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指导,紧紧围绕“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突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奋力实现夏邑跨越发展、率先崛起”这一主题,对照学习弘扬焦裕禄、刘佑全精神,进一步树立“五大新风”、增强“六种观念”、提高“四种能力”,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着重从思想观念、党性修养、素质能力、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思路举措、制度机制等方面,深入查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夏邑加快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达到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
二、征求对象
机关领导班子征求意见的对象:市、县级部分人大代表、党代会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代表、有关专家学者、老干部代表、基层干部代表。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征求意见的对象:领导班子成员、中层领导干部、技术骨干、一线职工代表。
三、征求内容
科技文化软实力及实现战略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尤其是针对全球范围内和平与发展的新形势而提出的一个崭新理念。所谓“文化软实力”,即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是指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以人为主体的蕴涵,并通过人们的活动整合和显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力,其核心是人的素质和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能量。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化软实力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之争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软实力逻辑地包含着科技文化的力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
一“软实力”(SoftPower)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Jo-sephNye)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1〕按照约瑟夫•奈的理解,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而科学技术则属于“硬实力”的范畴。然而,不容否认的是,科学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在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当然也具有“软实力”的蕴涵与功能。
从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的角度分析,当今时代作为软实力的文化,其自身的科学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甚至可以说,没有科学技术含量的文化是难以体现其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众所周知,科学技术作为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其实现路径:一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直接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二是作为“第一精神力量”,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影响,来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都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好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2〕这可以说是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最简明的阐释,这种阐释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很有裨益。
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科学技术主导全球竞争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改变世界、开创未来的决定性力量。科学技术空前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结果是当今时代物质的极大丰富,从而为我们建设现代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历史告诉我们,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几乎都是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启蒙和先导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直接作用于现代化建设,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所体现的理性、公平、宽容、批判、创新、协作等精神,无疑也是推动这一进程中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变革的重要力量。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当然也就无所谓文化的现代化。事实正是如此,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而科学技术成果被广泛用于改善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最新工具,也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手段。例如,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宣传思想工作的空间,丰富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提高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效率;多媒体和音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具有高科技含量和时代特色的文化精品大量涌现;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则使人们的文化交流更加便捷,促进了文化成果的共享,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全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启蒙,不仅具有推动文化发展、提高人类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作用,同时也引导着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纵观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个突破都不同程度地给宗教迷信以沉重打击,使人们的思想从各种禁锢中解放出来,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以系统的知识形态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宝库,提高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水平和程度。今天,我们要建设现代化文化,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不可想象的。
从先进文化建设的角度讲,科学技术不仅是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得以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也是推进各种文化传统推陈出新、走向现代化、走向先进性的基础。今天,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文化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新的理论、新的创造,大大丰富了先进文化的内涵,拓展了先进文化的发展空间,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明确了方向。因为,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只有客观地真实地反映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真理性认识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实践中所形成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成为先进文化永葆生机的动力和源泉。总之,21世纪是高新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世纪,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层互动所产生的新的启示和理念,已经辐射和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科学技术含量在增大,科学技术进步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
STS的对象与内容研究论文
STS(科学、技术和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它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学术需要之中,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价值观和新的思维模式,所以日益显示出它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它正沿着理论STS和应用STS两个方向蓬勃发展着。本文拟就理论STS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即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学术界。
一、研究对象
关于STS的对象问题是涉及到STS能否成为独立学科的关键问题之一。在美国,STS作为一个英文缩写词代表着两种不一样的说法。其一是指“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中文意思是“科学技术研究”;其二是指“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中文含义是“科学、技术和社会”。这两种说法实质上反映了,在新旧价值观转换背景中,STS研究对象的辩证形成过程。前者旨在把作为认识客体的科学技术,放到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使之发展成为“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并使认识主体对这个发展了的认识客体,从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等各个侧面进行反思和研究。后者则从根本上把认识客体转变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并形成了一系列从各种角度揭示这个新的认识客体内在本质的关系概念,以及适合于对该客体进行研究的交叉学科方法。显然,从渗透着旧的唯科学主义价值观的“自主科学技术”到开始对这一旧的价值观进行反叛的“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再到确立新的STS价值观(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充分体现了STS的研究对象如何从旧的视野中通过局部质变到整体质变而生长出来的活生生的辩证图景。
现在,对STS作“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理解,在美国学术界获得了普遍认可。其标志是,1988年成立的全美STS协会及其会刊《STS集刊》中的STS都表述为“科学、技术和社会”。而“科学技术研究”,则作为STS理论研究的一个部分包含在“科学、技术和社会”之内。因此,前全美STS协会主席S.H.卡特克利夫教授在该会成立后的第二年就说:“‘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领域——现在已通过缩写字母词STS得到广泛认可”。[1]
对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是STS的研究对象这一点,也日益获得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例如:1964年哈佛大学设立的“技术与社会计划”,其要旨是“深入探讨技术进步对经济、公共政策、社会特征的影响,以及社会进步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范围和方向的互惠效应”[2]。1977年麻省理工学院建立的“科学、技术和社会计划”,其目的是“探求社会、政治和文化力量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考察技术与科学观念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卡特克利夫教授说,“STS领域的中心任务至今一直是诠释科学技术的社会过程,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复杂的事业,其中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观念促进了科学技术事业;反过来,科学技术又影响了这些价值观念和形成它们的社会。”[1]菲律宾学者赫兰德也指出STS就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4]。美国宾州大学的D.第曲里奇和D.沃克尔,在为他们所开设的“什么是STS?”课程编写的教材中,则进一步用一幅三角图形象鲜明地表示了STS研究的对象:
(附图)
当代职业教育自身人文价值论文
摘要通过发掘技术的人文价值来发掘当代职业教育自身的人文价值,对于凸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完善职业教育的功能,提升职业教育的价值,使职业教育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当代职业教育职业性人文价值
1的提出
20世纪90年生在我国思想界的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思想大讨论,在教育界主要集中在关于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的大讨论,其实,这正是我国走向化的进程中,教育要走向现代化必然要面对、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之一。而这一讨论已经形成的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就是整合论。所谓整合,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协调、统一。一般来讲,整合论反对具有片面性的科学技术教育或单纯的人文学科教育,指出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学科教育应该进行整合。
整合论的观点也得到了职业教育界很大的认可和赞同,就其最简单的原因而言,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直接走向社会,用自己的适用性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劳动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社会现代化对教育现代化和人的全面的要求。从教育理念的层面看,在职业教育中进行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两方面整合的观点无疑也是非常正面、积极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学生既科学技术,又学习人文学科对于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具有补偏救弊的作用。面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紧张和对峙,职业教育界对整合论的认可和赞同具有很强的意义,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具有一种方向性的、前瞻性的意义。
但是,问题也产生了,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往往认为整合就是表征科学技术的专业学科和表征思想文化价值的人文学科的简单相加,或者在进行科学技术教育时适当增加人文学科的教育,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从思想倾向性的角度整合论的观点,就会发现它存在着内在的局限,没有充分认识到当代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因而没有充分发掘这种特性所蕴藏着的丰富的人文价值。
科学技术交流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当代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这些观点很鲜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不是一般的动力,而是“重要动力”、“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这些观点,可以概称为“科学技术动力观”。
科学技术动力观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放到了一个显著位置。此前,中国提出的一系列科技思想中,对科技价值的理解通常是主要着眼于促进经济发展的。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致都是如此。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互动,存在着科技社会化进程。所谓科技社会化,是指将科技知识及蕴藏在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科学信念和科学精神等通过一定的渠道渗透到社会之中,为广大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并且内化为自觉的社会生活规范的过程。科技社会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公众尽可能地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掌握更多、更高水平的科学知识;二是(也是更主要的)让公众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确定科学的生活方式,使社会生活更富创造性,更积极向上,充满生机和活力。科学技术那种实事求是、客观而公正的本性,否定迷信、不承认教条的革命精神,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的创新意识,学术自由民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观念,为真理和正义而义无反顾的科学品格等,对提高社会公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是非常有益的,是值得借鉴的。
搞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搞精神文明建设也要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国民素质。事实上,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确立为新时期科技工作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最初起,就坚持把科学技术的精神力量与科学技术的物质力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要坚持宣传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充分发挥科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大力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论证和提出建议,推动科学技术在全社会的普及和推广。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与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紧密结合,提出并组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使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规模扩张转到更多地依赖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的轨道上来;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相结合的实践中,更深刻、更全面地把握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不仅全面地把握了科学技术“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多重职能,而且明确地提出了“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279页的重要论断。科学技术动力观从哲学的高度阐明了科技和知识生产力不仅决定着物质(实物)生产力,并且最终制约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水平、速度乃至方向。当今时代是科技生产力即知识生产力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科学实践活动已成为所有实践活动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实践活动,唯物主义哲学必须给予定位和确认,确认科学实践的社会第一实践的客观地位,确认科技生产力即知识生产力的客观支配地位及其主导作用。科学技术动力观实现了唯物史观的这个飞跃,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指出了一条基本的实践路线。
科学技术制度奖励改革方案
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人体体现。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关于“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的精神,有效实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关于深化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自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以来,我国恢复和重建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对鼓励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促进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学科带头人的茁壮成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已经成为国家对科学技术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有力杠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奖励项目过多,获奖项目质量有所下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相对削弱。二是缺少具体有权威的最高奖项,在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方面缺乏力度。三是奖励项目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产业化的导向作用不强。四是部门、地方和境内外社会力量重复设奖,奖励名目多与乱的现象比较严重。为此,要通过改革,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奖励的重要调控和导向作用,促时我国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健康发展。
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鼓励创新,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加速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技校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实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调整奖项设置、奖励力度、评价标准和评审办法等,加强对部门、地方和社会各种科学技术奖励的管理和指导,全面推进我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邓小平科技思想核心命题论文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人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中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巨大的现实作用,已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邓小平科技思想,全面、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精髓,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邓小平科技思想核心命题的形成
纵观邓小平丰富的科技思想,其核心命题当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力量”。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自然界”,“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马克思并且指出:科学已成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是“财富的生产者,就是实际财富”。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同时又根据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实际,并结合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做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当然,邓小平也不是一下子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而是有一个酝酿、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5年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刚刚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开始着手整顿全国各方面的工作。在困难重重、矛盾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下,邓小平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潮流,把注意力首先投向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并提出要亲自抓科技工作。1975年9月26日,邓小平在听取中国科学院负责同志汇报《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汇报提纲)时,就科技人员是不是劳动者的问题,他指出:“科技人员是不是劳动者?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在邓小平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起草的《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中,用黑体字写上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后来出现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观点被认为是“篡改”马克思原文,是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唯生产力论。于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最后一次草稿中被删除。而《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也作为“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的“大毒草”受到了批判。
第二阶段是1978年精辟地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实践,精辟地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同时,他还就科学技术的地位与作用、重新确立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指导思想、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全社会高度重视知识和人才、培养和造就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改革科技教育体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许多具有指导性的深入阐述,澄清了束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科技双刃剑的论文
摘要:科学与技术在当今时代不仅发展迅猛,而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也不断加强,并在工业运用方面结成一个体系,全方位拓展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空间,也为其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途径。科学—技术—生产已经发展成为互动融合、循环往复与加速转化的一体化系统。当技术规则的完善远远滞后于技术手段的发展时,科学技术的“非理性”因素就会急剧膨胀,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控制力也会随之减弱。
关键词:科技;“双刃剑”;忧思录;生态价值
一、科学技术的双重属性——“生产力”与“意识形态”
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可以说是世界范围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语,国家及地区间的竞争更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竞争。经过启蒙运动后二百多年的发展,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舒适、极丰裕、极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物质生活方式充分体现了人类理性活动的巨大发展。“科技理性”成为具有天生合法性、合理性的第一理性,并逐渐渗透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科技”是“科学”(包括“基础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与“技术”的合称,“科学”主要是认识论目的,用于探索和发现自然、社会、人自身等未知领域的现象、本质及规律。基础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注重定性的理论探索,后者则注重定向的应用性探索,与现实生活联系更紧。而“技术”是应用科学具体化、物质化的表现,通过在生产活动中对科学的应用,以一种现实性的力量体现出来。应该说,应用科学与技术具有相同的目的和价值导向,即对规律的应用;所不同的是应用科学还处于应用性理论探索层面,而技术则处于应用性物质实践层面,从应用科学到技术的转化,就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纸上应用”到“手上应用”的转化过程。对于科学技术的属性问题,一直以来社会普遍强调和认可它的生产力属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对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的充分肯定。随着社会对科学技术需求的急剧增加,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上,而对于科学技术的存在本身却很少进行深入的反思。实际上,一味强调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调整统治方式、建立新的合法性基础的重要依据,当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变量按其进步的逻辑决定社会发展和运行轨迹,并为人们带来了更加殷实和舒适的物质生活时,人们反抗的意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弭。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更加隐蔽的统治工具和不可抗拒的宰制力量逐步侵入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当中,并发展出“科技理性”作为绝对至上的理性原则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对科学技术持保守主义观点的人认为,对科学技术的盲目信任和依赖,必将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由机器来调控世界的未来,到那时,“技术系统再也不是按照行动着的主体的协调计划来运行,由科学、技术、工业、军事和管理结成的自主发展的动力体系,将超越人的构思,不受社会和人的制约和指挥,成了一个自然的过程”[1]。人的主观意识将毫无意义,人们将不得不面对“用技术对抗技术”的无奈境地。保守主义的观点似乎又过于悲观,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毫无民主和自由可言,人类将受控于自己的创造物而无法解脱。这一观点同自由主义观点其实具有相同的前提预设,即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所不同的是一个认为导向“天堂”,另一个认为导向“地狱”。围绕科学技术的这两种争论都毫去例外地陷入了自己预设的理想主义怪圈,就“科学技术”谈“科学技术”将无法预见“科学技术”以外的其他可能性或出路,同时在不经意间也成了“技术统治论”的帮凶,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也会随之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