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9 13:04: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课外阅读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效
[摘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课堂阅读的延续和拓展,为广大小学生提高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创造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氛围、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等多方面的研究,探讨在新时代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以期提升广大小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外
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但如何引导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成为摆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议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记得著名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美国)曾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内容的兴趣。以此为指导,我认为对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教师不能单纯注重学生课堂成绩,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并善于提起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做到寓读于乐,使之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断提升文化素养。
一、小学课外阅读现状
然而,从目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状况看,总体形势还不容乐观,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一是盲目选择课外阅读书籍。由于小学生思考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一些粗质低劣的书刊进入小学生阅读视野,而一些传统优秀的诗歌散文却无人问津。二是对课外阅读作用认识不够。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很多人只重视与课程考试有关的书籍,片面认为课外阅读会浪费时间、影响成绩。三是课外阅读方式方法还不够科学合理。很多学生阅读时,都是从文章开头一直读到结尾,这样不但阅读质量不高,还很浪费时间精力。四是缺乏统一标准。虽然在语文课外阅读上进行了安排,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教师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和课外阅读量不均匀,课外阅读的时间偏少,甚至有的课外阅读能力水平还在退化。以及对于如何提升课外阅读实效不知从何入手,没能形成一套操作性强、收效性高的引导模式。
二、提升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原则
摘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不能局限于课内,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入到课外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汲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发展。教师从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做出相关介绍,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借鉴启示,助力学生的阅读学习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实现“得法于内,得益于外”,通过课外更具自主性、个性化的阅读方式,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促使学生的知识素养得到更好的提升。而课外阅读是要讲求方法的,教师应立足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在把握基本教学规律、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可行的课外阅读教学方式,更好地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学习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原则
(一)择优阅读原则
课外读物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而小学生的辨别能力有限,只有高品位、高质量的图书,才能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精神食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推荐优质的课外读物。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施途径
摘要:小学课外阅读教学属于课内阅读的延伸,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拓展形式。从课外阅读的阅读目标、随文阅读、阅读指导、阅读评价四个方面出发,对小学课外阅读教学实施途径进行探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有效落实课外阅读要求,提升学生阅读水平与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阶段目标;阅读指导;评价方式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化,广大师生对小学课外阅读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小学课外阅读属于课内阅读的延伸,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拓展形式,对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探索与研究,优化教学模式,深入研究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施途径和策略,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积累,也可以加强学生对学科的交叉认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明确课外阅读目标
(一)分析并明确各阶段的阅读目标
在小学课外阅读实施过程中,制定课外阅读阶段目标属于初始环节,阶段目标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对各个阶段的课外阅读目标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的阅读经验,对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学生阅读方向。例如,就阅读方法而言,中年段课外阅读阶段目标可定为学习略读,要求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能自由调整阅读速度,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粗知文章大意。高年段课外阅读目标可定为学习浏览,必要时可以跳读、让学生在扫描式的读标题、寻章节、看图表中,查找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农村学校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在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建立起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在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低年级阶段,就要让学生逐渐地建立起对阅读的兴趣,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教师需要逐渐地引导,在教学中给予更多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兴趣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低段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农村地区很多的小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例如,很多的父母没有阅读的习惯,给学生没有阅读氛围的营造,甚至会带去相反的作用。所以,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分析农村小学生的家庭环境特点,以及对于课外阅读的观念,兴趣特点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引导工作。“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的确,我们不得不承认读书对于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甚至处事原则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却实在令人担忧。所以,在接下来的内容中,笔者将主要围绕农村小学生低段课外阅读引导和教学的开展问题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要发动家长的力量,用亲子阅读的方式,培养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小学语文低段课外阅读的引导工作非常重要,教师需要认识到农村小学生尤其低段的小学生,他们在阅读中的确还存在一些困难。这是因为这些困难会限制着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限制了他们阅读习惯的养成。相对于城市地区来说,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一般缺乏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由于父母文化水平的限制,很多小学生在阅读的问题上没有父母的榜样引导,因此,教师在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方面,也需要跟家长多加沟通,让家长注意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家长能够通过亲子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而且在课外书籍的选择方面,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家长可以在了解学生喜好的同时,为他们购买一些他们可能会喜欢的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阅读的书,并且跟孩子一起阅读。在小学低段的时期,孩子们很多的行为尤其是学习行为的养成,都需要家长的陪伴,因为有了陪伴,他们逐渐的熟悉变成习惯,将来即使父母不在陪伴,他们已经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也养成了必要的习惯。另外,为了进一步的扩大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现在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语文教师也可以将孩子们在课下的时间聚集在一起,让大家互相介绍最近都读了哪些书籍,阅读的感受如何?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交流分享,从而增进他们对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而且分享本身会带来更多的快乐,也提供给他们更多的自豪感,学生们一般都会认真的准备,都能在学习中有更加积极地表现。
二、传授小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语文阅读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的能力有效手段,学生通过阅读能积累各种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文化底蕴。但是,教材里的阅读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适当增加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途径。课外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就课外阅读展开如下五点分析,并简要阐述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课外阅读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口,课外阅读也是推动学生成长的“助推器”。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本就狭窄的阅读空间遭到严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着学生的阅读冲动。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多推荐一些好的书籍供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教学上以兴趣为基点,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关于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的建议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故此,教学时要抓住学生好奇心理,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激发出对阅读的热情。如学了笛福的《荒岛余生》就会激学生们去读《鲁滨孙漂流记》的渴望。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时期,需要很多方面的精神食量,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多读一些文学名著,如小说、诗歌、散文等,还要读些名人传记、历史故事和有益的科普著作。每一部书都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教益与人生启迪,对他们自身的想象力、理解力与独立思考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在阅读世界里自由飞翔,享受阅读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2改善自身的阅读方法
农村课外阅读教学探析
摘要:多举行一些诸如读书报告会的活动,以说促思,以说促读;让学生交流各自读书的体会,这样既消化了内容,又促进了思维,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通过交流获得别人的体会,得到启发,加深理解。
关键词:课外阅读广博有序
1.功利主义思想当头。06年中考开始,徐州市为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把课标附录上的十部文学名著列入中考考试范围,但没想到的后果却似给农村学生划定了一个阅读的范围,受农村图书资源、家庭条件的制约,农村学生不能享受城市学生充足的“借阅”“买阅”条件,让阅读变成了为了提高中考考试成绩的目的,实在事与愿违。曾经我班级中有位学生,据说他对《水浒传》读得“很熟”,我便想试探个究竟,几个小问题后,发现该同学对书里的情节先后、人物的事件烂记于心,说得条理分明,但经不起细致追问,再问问细节方面的内容,却是一片空白,最后才知道这位同学硬是把回目背了个差不多,但对真正内容却是囫囵吞枣,这与以考试促阅读的本来目的确实大相径庭。
2.随意性阅读突出。我曾经在班级中组建图书角,可同学们第二天拿过来让大家交流阅读的书着实让人大吃一惊,80%的图书是供消遣性阅读的书籍,这也从一方面反映出阅读的现状,大部分学生读的是小说、故事类书籍,特别是武侠小说、港台流行小说、神话演义小说等,甚至有些是言情、刺激性极强的“地摊书籍”。而科技类、社会科学类、百科知识类书籍很少问津。一部分学生还把漫画、卡通书以及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言情小说作为阅读的主要对象,更有甚者,部分同学没有选择地读,得到哪本读哪本。
3.无痕迹式阅读普遍。我去年对初中二年级学生做调查,你阅读过哪些书籍?竟然有很多同学思考好久答不出来哪怕一本。可见他们读书没有计划,阅读缺乏系统性,几乎没有任何效率、效果,很少有几个同学有写读书笔记的做法,这种走马观花,缺少深入理解和整体把握的阅读在他的头脑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针对以上现象,如何能让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更有效?我作了以下探索。
中年级课外阅读教学分析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的重要阵地之一。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导读,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开展各种读书交流活动,以活动引领阅读,以活动激发阅读,以活动促进阅读。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习惯
《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实践的途径有很多,因为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因此广义上来说,心中所思、眼中所见、耳中所听、手中所写皆为语文实践。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中的语文实践,应该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的,带有教育者强烈的目的性,充分考虑受众的身心特点,并科学系统地循序开展。因而,学生应该在教育者的引领下,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并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科书中的选文可谓浓缩着精华。但是,语文教科书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媒介,只凭借教科书就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语文学习能力,是有欠缺的,因此,课外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从书目选择与语文教学以及学生当下生活的关联的角度出发,注重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整合,有了一些经验的积累。
一、书目选择,与教材互为补充,重在培养阅读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持久的动力,但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建立在阅读客体对主体产生吸引力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推荐适应的课外书籍。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多以直观认知和思维为主,对艳丽的色彩、精美的图案更感兴趣。因此课外阅读以绘本为主,重点以课程为依托,在语文教学中提倡阅读文化,比如经典童话《木偶奇遇记》《一年级的小豌豆》等。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孩子们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有了较大提升,色彩缤纷的插图、加注拼音的短小课文,让对阅读充满新奇的孩子们意犹未尽。为了使学生的阅读有一个量的飞跃,让孩子们喜欢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同时也为中年级做好阅读储备,笔者选择了图文结合的《小猪唏哩呼噜》《小屁孩日记》等推荐给学生,书中的人物与孩子们年龄相仿,心理距离近,浅近的故事情节与孩子的理解能力相当,贴近生活,更容易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随着习作目标需要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阅读重点由趣味性故事转向以叙事性作品为主。此时,人物依然是阅读的主角,以人物唤醒孩子心灵引发共鸣是推荐书目时考虑的首要因素。笔者向孩子们推荐了《一百条裙子》《小王子》《秘密花园》等,让他们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书中人物的命运与情绪。无论是旺达、小王子、玛丽、狄肯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闪光的品质,还是故事里和谐的情境、包含的真善美的道理,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只是一个引导,随着孩子语文能力的逐步增强,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独立选择书籍、独立阅读的能力。为此,笔者从一年级开始,每周开展一次“好书分享会”,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首先,孩子们认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认真阅读;其次,在分享会上向同学们讲述故事的梗概、分享的理由;最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阅读交流。在阅读交流这个环节,笔者会根据孩子们选择的书目,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尊重自己阅读兴趣的同时,注意选择趣味性、故事性、教育性较强的书籍。对于阅读兴趣比较特殊的,只要无原则问题也予以支持。一个学期之后,根据大家的推荐,形成班级的共同“推荐书目”,教师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利用假期选择阅读。三年级开始,笔者对书目推荐及读书分享做了进一步要求:在关注趣味性的同时,更多关注作者语言文字的美、人物形象的美等抽象的审美体验,逐步感受运用语文的规律。这种读书分享,实际上就是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孩子自主选择和阅读的能力,让孩子能够尽早地脱离教师搭建的“阅读藩篱”,在书海中自由徜徉,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导读,重视迁移内化
语文课外阅读教学革新探究论文
[提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见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用好教材、提高课堂效益,重视和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更是必不可少。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而阅读是学生接触语言的根本。通过广泛阅读积累语言、掌握语言、运用语言是一个“举三反一”的过程。课外阅读重在广泛、自由、灵活。
[关键词]课外阅读积累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大纲》和新课标都明确规定,中学生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高中生每周的阅读量应不少于10000字。事实上,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外阅读的确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目前语文教学的实际中,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情况并不太理想,有的是蜻蜓点水,聊胜于无;有的是花拳绣腿,流于形势;有的是信马由缰,漫无目的;还有的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一、了解现状分析原因
我校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自农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感到学生语文成绩萎靡不振,没有学习的热情。教师也普遍产生了“语文越来越不会教了”的念头,甚至是常以“语文成绩差,是小学与初中衔接严重断裂的缘故”来自慰,语文学科成了提高我校教学质量的瓶颈。
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语文教什么?怎么教?”之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个语文工作者。我也感到困惑,但没有放弃思考。我们对05级新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
语篇分析在课外阅读教学的运用
【摘要】课外英语阅读已然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一部分,课外英语阅读要求学生注重对语篇的整体分析,加强对语篇的整体理解。语篇分析是阅读文本的基本要求。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师们可以把课外阅读技巧适时适量地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文章以《新理念英语阅读》九上第二册Danny'sDreamChapter4为例就分析语篇结构、分析语篇目的以及分析语篇情感三方面进行实践探究。
【关键词】语篇结构;语篇目的;语篇情感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次以上,能理解段落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的主题,理解故事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1]课外英语读物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助力。目前英语课外书籍的阅读已成为很多学校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很多初级中学校都已将英语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师们可以把课外阅读的技巧适时适量地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注重对语篇的整体分析,加强对语篇的整体理解,“不能孤立地以词汇或句子为单位来学习语言,要注意语篇的功能和语篇的结构模式”[2]。显然,语篇分析成了阅读文本的基本要求。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语篇分析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分析语篇结构、分析语篇目的、分析语篇情感[3]。
二、教学解读
(一)教学内容分析
大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设计与实践
摘要: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大学外语教学,已成为当前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新趋势和新方向。本文指出,目前文化自信所存在的问题,本质上是“浮慕西化而不深知西方文化的底蕴,憎恶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的产物。大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改革是高校文化自信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对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可行性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以“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教学理念为理论支撑,提出了基于文化自信的大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自信;国际视野;课外阅读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五年来,“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大学外语教学”,已成为当前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新趋势和新方向。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以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此问题展开了讨论,学术观点比较一致并且集中,主要建议从体制上进行根本性地改革,扭转在现有的国内高校外语教育中中国文化缺席和失语的现状,主张适当加入中国文化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中华文化自信[1-3]。然而,这样的改革思路,一方面对于改变高校外语教育中国文化缺席和失语现状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无论是出于文化安全考虑提出杜绝使用原汁原味外文教材,还是主张大学英语课程应该以传播中国文化为课程目标,都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化自信问题。文化自信所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最早是近代政治腐朽、闭关自守的中国社会受到西方先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无情冲击,而出现的文化自信不足或者文化自信丧失。2014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有很强的文化自豪感,只是到了鸦片战争时期,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文化自信被严重损害。”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国人“徒知侈张中华,未睹寰瀛之大”[4],对当时日新月异的世界知之甚少。究其实质,文化自信不足的问题,本质上是对东西方制度、文化缺乏深刻的理性认识而造成的盲目西方崇拜。“浮慕西化而不深知西方文化的底蕴,憎恶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5]。因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文化自信问题,必须从源头上入手,提升国际意识和综合人文素养。
二、课外阅读教学与高校文化自信建设
文化自信教育是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以及必要的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教育中所必不可少的“国际意识”和“人文素养”元素,在2017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2017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基本工具,为迎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大学英语教材以精读模式在国内的外语教学中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大学生的外语技能尤其是在读写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打下了较为坚实的语言基础。但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本教材一学期”——只有精读而没有泛读的课程与教材设置现状,造成大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对西方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缺乏认识,无法进行东西方制度文化的比较互鉴,因而不利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中外的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专家都非常重视广泛阅读在外语学习和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大量接触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是掌握第二语言的关键,输入的两个主要途径就是听和读[6]。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马克•埃德蒙森强调在人文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阅读无所不在,其作用不容忽视[7]。上海对外贸易大学黄源深教授认为“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课外——即学习者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8]。显然,开展外文原著课外阅读教学,不仅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应然性和必然性要求,也是基于文化自信外语教学改革的应然性和必然性要求。在西方文学、历史、社会政治等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著作文献,无声地驳斥、颠覆了西方国家所自我标榜的一切,有力、有理、有据地揭示了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的虚伪本质。如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获得者卡洛尔•安德逊的《白色愤怒》(WhiteRage,2016),揭示了美国黑人在1865年《解放宣言》发表后至今150余年的血泪历程,揭露了美国大多数白人根深蒂固的极端种族主义倾向和沙文主义白人优越论的荒谬本质;英国诺奖作家多丽丝•莱辛的自传《刻骨铭心》(UnderMySkin,1995),揭示了为了维护少数人利益而发动的非正义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与无尽痛苦,表达了战后英国人民对英国国家政府的无比失望,同时也谴责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外实行殖民统治的罪恶与黑暗;美国诺奖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中篇小说《人鼠之间》(OfMiceandMen,1939),揭露了美国梦的虚伪本质,再现了被压迫被剥削的底层劳动者的绝望与幻灭;加拿大诺奖作家爱丽丝•门罗的很多短篇小说作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西方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强烈的贫富差异,如《周日下午》(“SundayAfternoon”)与《受雇女孩》(“HiredGirl”)等。课外阅读西方原著,并不单单局限在认清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的虚伪实质,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通过阅读,真正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差异性和互补性,认识到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通过阅读自觉形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求同存异,不卑不亢,以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形成文化大国公民应有的“海纳百川”的恢弘气度和宽广胸襟,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在未来担当中国社会的文化中坚力量筑起一座坚不可摧的桥梁,逐步消解国际上对中国的负面消极的误解、诬蔑,让国际上任何抹黑中国的政治阴谋和企图不攻自破。正如1999年余秋雨先生在湖南大学演讲时所指出的,这样中国才能从世界工厂逐渐升级为向世界输出普适价值和文化思想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