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素质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6 12:40: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课堂素质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课堂素质教育

地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一、内容构成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地理素质的提高。地理素质教育由三部分构成,即地理知识素质、地理能力素质和地理品德素质。

1.地理知识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地理教学,让学生掌握那些在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处在基础地位的知识,它包括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基本事实、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等。

2.地理能力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地理教学,掌握地理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等,能运用地理知识去处理和解决所遇到的地理问题,如小到看地图、辨方向,大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工业布局等。

3.地理品德素质教育:是指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并用于规范其行为的教育。

以上三个层次地理素质教育的构成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成功的地理素质教育必然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身心、知识、能力、品德等为目的,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教育。

查看全文

怎样把素质教育实践到课堂教学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挑战,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认真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模式,早已成为广大教师孜孜以求的课题。

那么如何使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呢?我认为应该创设三种氛围。

一、创设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良好和谐的人际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因素,它包括一系列的人际关系,其中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强化师爱的作用,教师从步入教室开始,就要把微笑带给课堂的全过程,把激励运用到课堂的始终。教师微笑进课堂,以打消学生对教师的惧怕和隔阂心理,在学生面前树立可亲、可信的教师形象。善待每一位学生,杜绝声色俱厉的训斥。批评要准确有针对性、严禁偏心,无的放矢。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时,严禁用讽刺、挖苦语言或鄙视的神态对待学生。教师从宣传布上课向学生问好开始眼神、表情、话语、举动都要充满爱意,用自己的形象去感染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相互信任的教学氛围。如教师在授课中出现错误,敢于开诚布公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加以纠正。这样做既显示了高尚的师德,又对学生进行了“身教”。不仅不会被学生“轻视”,相反,教师会在学生中获得更多的信任。古人说的好:“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之,人皆仰之。”

在即将步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有的教师还常以“圣人”自居,高高在上,一览众“生小,在课上出现错误时,往往不能正确的对待,总能找出自己开脱的理由。更有甚者,还训斥学生,压制学生的不同意见。这不仅有损于教师的形象和威信,而且失去了一次对学生言传身教的机会,使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成了美丽的空话。由此,我又不禁想起前人一句话: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教师放下架子还课堂以民主,视学生为平的等合作伙伴,不正是最好的激励,唤醒与鼓舞吗?因此,我们应当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真正民主、平等、融洽、和谐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促进师生一道共同努力完成素质教育任务任务。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

查看全文

简析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体现

摘要:本文根据素质教育的目的以及素质教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把数学课堂划分为五个环节,并论述了这五个环节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教育数学课堂教学

1引言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素质教育的过渡阶段。初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的更新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育中强化素质教育,既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也是完善学科教育体系所必需。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是摆在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场所。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需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

2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基础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最终要求是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素质教育中,必须既重视知识教育,又重视能力的培养。回顾过去,我们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我们的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从这一角度讲,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数学基础知识教育是素质教育所离不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等。这“三基”是掌握数学技能技巧的源泉,是进行正确思维的工具。只有把这些知识透彻理解,熟练掌握,才谈得上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才能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必须扎根于基础知识的教育中。否则素质教育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无米之炊。

查看全文

课堂传输对素质教育的意义

当然课堂信息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知识质量成倍增长,学校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把人类的全部知识教给学生,而目前的教学中传输给学生信息的主要载体教材,不太可能适合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因而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依照教材这个蓝本、这个基础,抓住重点的东西,精讲、深讲,然后让学生触类旁通由其(指教师讲的教材重点、难点)而展开(这要求在教师引导下自我展开),总结知识体系,掌握教材知识,类推、演绎课文本知识……这才是学生能力、学力的培养过程。其实,这类教材的处理我们的许多教师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如单元教学、归类教学、提纲性阅读等,如果坚持了这些思想、方法,教材中的不足就会得到恰当处理。

一、课堂信息传输中的教师地位

“传道、受业、解惑”这个教师职责的传统理论,是我们长期奉行的职业准则,它虽然跟素质教育不构成矛盾,但是一味地让教师守旧在这个标准上,恐怕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标。课堂是信息传输的主阵地,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这个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教导学生系列化的学习,正如有人提出的“授之鱼,不若授之以渔”;如何将深奥的道理,浅显明快地展示给学生,这应该是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我们教师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不能执着于课堂信息的灌输,也不能认为传授知识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我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课堂信息传输中成为导演或传输体。教师首先应准确而有机地把握学生的特点,即在备课(指备学生)、实施教学方案时,把每个学生的自我爱好、态度和思考能力、判断力,表现力有机地综合起来,使学生信息的接受、知识的理解、自我技能的形成融为一体,成为一个连续的有机整体,最终能够使学生接受准确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归类、综合、演绎、类比,获得知识技能,提高素质。其实,要真正地做到这一切,并非一件轻松的事,这要求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高超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教育艺术,造就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师任重而道远。

二、课堂信息传输的终点和增长极—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不仅是课堂信息传输的终点,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知识信息的增长极。我们传统的教育只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认为是完成了任务。其实不然,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信息的接受者是有各自的“学力”,有不同的个性,是发展的具有创造力的一个个鲜活的人。当信息传输到他们的脑海中之后,首先被接受,被消化,但更重要的是增长、创造。学生是课堂信息传输中的增长极,有了这个增长极,才有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才有了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现有的科学文化不仅在于继承,而且更应当立足于发展、创造,这也恰恰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归宿。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本性的教学,让课堂信息的传输自动化、兴趣化,让学生主动地有效地接受这样的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传输给学生钻研的精神,创造的能力,开拓勇气,进取的力量。让课堂教学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切实促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总之,加强课堂信息传输,必须使教材、教师、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所有优势力量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以便让我们的教育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真正实现将“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这一目标。

查看全文

数学课堂素质教育论文

[关键词]:数学课堂的素质教育,教学的模式,过程的教学,教案的设计,课后的督促。

摘要:中国的现代教育是上世纪初开始的。先学,后学英国,再学苏联,而根子始终扎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应试教育”的阴影笼罩着中国大地。

1992年,一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素质教学教育”的设计,界定了数学素质的概念,从学术上构筑了数学教育的改革蓝图,之后数学教育界也在逐渐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素质教育的新观念[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把“知识传授”转化为“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提高中学的数学教学质量,“数学的素质教育”或者说“数学素质的教育”便成了广大教师的实践目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众多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最为重要的,可以说,数学的素质教育在课堂,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注入到学科知识的自主学习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以形成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知识,为学好数学、发展智力打下基础,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素质[2]。

一、重视教学的模式

时代呼唤数学教育的改革,的确,数学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一位美国学者曾尖锐地指出:“现行的数学教育,在贻误一代青少年”。事实上,许多青少年因为数学的“拦路虎”而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查看全文

课堂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更应加强这方面的探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认识。一、课堂民主,师生和谐在重视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上,教师必须在明确学生主体的前提下,结合学科教学任务的要求和教学活动性质的特点,放弃权威思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使课堂变为师生的互联互动阵地。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深沉而持久的师爱创设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气氛。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出错时,教师更要以宽厚与亲切相待,而不是讽刺、挖苦,不耐烦。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于老师说过:“我最喜欢发言错的学生,因为对于教育者来说,这恰恰是一笔财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一次公开课上,有一个学生读课文时有一个地方总是出错,试了三遍后,连他自己也失去了信心。于老师却鼓励他说:“不要紧,三遍读不好,我们还有第四遍、第五遍……我相信你一定能读好!”信任和期待使奇迹得以产生,学生读通顺了句子,满面欣喜地落座,其余学生甚至听课的老师也不禁为之鼓掌。多么可贵的“还有第四遍、第五遍……”它使学生消除了紧张、畏惧,鼓起了学生勇于探索求知的信心。二、重视质疑,鼓励探究孔子说:“学源于思,思起于疑”,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发现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疑问,并积极探究解答,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执教《田忌赛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利用教具,演示了第二次赛马的经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弄清了田忌获胜的主要原因:同等级的马相比,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就在我为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而感到松了口气时,一名学生突然举手发问:老师,我觉得课文中不应用“胸有成竹”来形容孙膑,因为在第二次比赛时,齐威王在胜了第一场后,如果注意到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也调整对策:用下等马去对田忌的上等马,用中等马去对田忌的中等马,这样齐威王在第二次赛马中输一场赢两场,仍然获胜,所以我觉得说孙膑对获胜“胸有成竹”是不恰当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立刻对这一问题表现出了热烈的关注。我马上意识到这正是让学生自己读书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于是我又把这个“球”抛给了学生,鼓励他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经过激烈的争论,学生终于从“得意洋洋、轻蔑”等描写齐威王表现的词句上认识到:齐威王已经被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即使他看到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也不会在意,更不用说去思考对策了。孙膑正是从齐威王的神情、语言中揣摩透了他的骄傲心理,再加上对参赛马匹作了仔细观察,心中确实对第二次获胜充满了信心,用“胸有成竹”来形容孙膑,非常恰当。在这一质疑、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刻认识了孙膑的足智多谋,也体验到了发现和探索的乐趣。三、赞赏求异,欢迎挑战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积极探索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激发学生大胆求异,积极进行思维发散,敢于向书本和现成答案发难,敢于向同学、向老师、向权威挑战。多问“真是如此吗?”“只是如此吗?”并去积极探索。对学生即使不恰当的驳问、发难和新解,师生不能嘲讽,对其胆量意识和精神要给予充分肯定,热情鼓励。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应该成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我在教《捞铁牛》时,当学生了解了怀丙和尚所使用的方法后,我让他们想想:如果让你去捞,你会怎样做?有一个学生思考后回答:“如果我去捞,我会再加两只船,捞的时候,把沙铲到空船里,这样河里就不会增加泥沙了。”多么可贵的环保意识,你能说这不是创新的火花在闪烁吗?我当即肯定了他的想法,并鼓励同学们都向他学习。又如,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我正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描写海底奇异景色的句子时,一个学生突然指出,把游动的深水鱼发出的光点比作星星不合适,我立即表扬了他这种敢于向书本挑战的的精神,并让他讲出理由。他大声说:天上的星星乍看上去是位置不变的,而深水鱼是流动的,所以不合适。经他一说,师生都深有同感,于是我们师生一齐讨论这个比喻怎么写才合适?有的说:像夏日飞舞的流萤,有的说:“像节日的夜晚小朋友手脖上带的萤光灯……”学生们沉浸在创新的快乐中。四、借助教材,训练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它包含着世界上的一切。”这里的“一切”,当包括着世界上已被创造出来的或已被发现的,也包括那些还未被创造出来的或未被发现的。现代科技的发展证明,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在创新教育中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大力运用语文学科这一独特优势,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一是结合课文叙述进行想象,二是根据课文原文进行创造性复述,改写,三是给课文进行续写,四是进行想象作文。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说来,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是关键,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能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善于发问、敢于挑战,并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我们的课堂必将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摇篮,展现创新魁力的舞台。

查看全文

物理课堂品德素质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对物理课堂中实施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一些小片断的重现,是本人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点滴,并希望由此引发大家对如何在物理课堂中实施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思考与讨论,为全面提高物理教学效能作一种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物理课堂思品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安全素质教育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学方针,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综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其中关键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素质,分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技能与审美素质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也是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在物理教学中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和完美人格的教育。具体包括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法制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青少年个体发展的主导因素,它对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起着方向和动力的作用。

(一)物理课堂中的政治素质教育

查看全文

思政课堂对思想素质教育的影响探究

摘要: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该文以思政课堂的内涵为出发点,从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社会公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七个方面分析了思政课堂对高职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影响,以推进学生思想素质全面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思政课堂;高职学生;思想素质教育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强调了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1]高职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素质水平,不仅影响个人今后的发展,更加对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国家崛起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战场,传授专业知识是主要任务,落实素质教育是根本任务。因此,笔者所在院校将思政教育引入课堂教学,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的思政课堂。通过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思想素质,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努力成为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1思政课堂的内涵

学校人才培养是以育人和育才二者相结合为目标,思政课堂不是把思政教育生搬硬套到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而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各专业教学标准为指南,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规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政内容供给,将中国梦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法律法规、心理危机及健康状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不同专业,其思政内容也各不相同。目前高校设立的专业一般有文史哲学类、经管法学类、理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学类、教育学类。因此要深入梳理各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各专业的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相关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达到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的育人效果。不同类别课程,其思政内容也必不相同。公共基础类课程的思政内容主要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包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法规意识、增强安全意识、培养奋斗精神等方面,使学生具有健康体质、健全人格、坚韧意志以及创造创新活力。专业类课程的思政内容主要是根据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从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出发提升学生在知识体系中所具备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具体包括加强专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增加课程的人文性和时代性。实践类课程的思政内容主要是注重学生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具体包括增强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激发创造意识、锻炼创业能力、巩固劳动精神、锤炼意志品质。

2思政课堂对高职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影响

查看全文

解析音乐课堂中的素质教育

说到素质教育,大家都很熟悉,人人都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子女成为高素质的人才,然而什么是素质呢?《辞海》上解释素质有以下两层意思: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的特点。二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或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把素质教育贯穿到音乐课堂,是每个音乐教师最重要的任务。

1.培养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关键是要把着眼点转向重视对“人”的培养,体现对’人“的教育上来。

素质教育把学生看作是有生命意识的人,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主体意识,也就是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使每个同学在音乐课中有所收获。

例如:在口风琴进课堂的器乐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同时非常注意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口风琴是融吹奏、弹奏于一体的一种群体性教学乐器,需学生掌握利用气息控制的平吹、单吐、双吐、花舌等吹奏技巧。为使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地学习。我把教学材料,一首32小节单旋律的朝鲜童谣《小白船》,配成一首四声部的全奏曲。学生根据自己掌握乐器的技能和程度,自选声部,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每个孩子都为自己的声部尽心尽力,并为完成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在默契的合奏中,蕴藏着孩子们的自我精神与集体精神。这一教学形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演奏能力、感受能力、表现能力与合作能力。从而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2.提高审美素质,突出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

查看全文

数学课堂素质教育论文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得到了广泛关注。教师是课堂教学方案的主要运作者,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一、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

在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应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在教学上可设置理论著或实践中

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新知识来龙去脉的背景材料展现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足够的能动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充分活动,既能够认知、理解、探索和创造,又能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如概念的学习分几个层次:

(1)直接性理解:即对数学语言、符号的理解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数学概念,能识别概念的语言描述正确之处;(2)解释性理解:即对数学概念内在联系的理解,能理顺概念间的关系,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把握概念产生的过程,揭示概念间的联系等;(3)推断性理解:在充分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上,能对有关数学对象作出个人推断;(4)创造性理解:能摆脱有关材料的束缚,对数学概念提出创造性理解;拿绝对值来讲:(直接性理解)(1)绝对值|a|.(2)|a|≥0。(3)|a|是数a所对应的点a到原点的距离,故|a|是非负数。(解释性理解)绝对值可看是距离|a|≥0。(推断性和创造性理解):

有理数集Q实数集R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