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交流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10:44: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课堂交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母亲课堂交流材料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教育中显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管城街道妇联以“母亲课堂”为载体,以提高母亲素质为重点,以家庭教育为基础,认真抓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落实,促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地区文明程度的提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为创办“母亲课堂”提供保障
家庭教育中,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教师,在培育子女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办“母亲课堂”,提高母亲素质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
一是建立机构,为办好“母亲课堂”提供组织保障。创办“母亲课堂”,提高母亲素质是加强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街道党工委把创办“母亲课堂”重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党工委副书记为组长,街道妇联主席、社区书记和妇联主任为成员的“母亲课堂”领导小组,妇联负责具体工作落实。今年母亲节率先在永丰、福臻两社区成立“母亲课堂”,并组建“母亲课堂”志愿者服务队,协助“母亲课堂”开展各种服务,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母亲在如何培养教育子女方面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二是挖掘资源,为办好“母亲课堂”提供精神和智力保障。为办好“母亲课堂”,我们大力挖掘辖区教育资源,聘请**工业大学讲师李红梅、市科普大学讲师杨建国、**市第一中学校长张振丽、市公民道德建设讲师团成员傅常君等10名同志组成“母亲课堂”讲师团开展专题讲座。根据需要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为“母亲课堂”做报告。我们还注意挖掘社会力量,积极发展社区家教志愿者。先后与辽宁行政学院、**音乐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联系,聘请30名大学生为“母亲课堂”家教志愿者。
三是加大投入,为办好“母亲课堂”提供物质保障。近年来,我街加大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础设施的投入。投资为“母亲课堂”购置了桌椅、电视、功放、音响和VCD等设备。永丰社区多方筹集资金为“母亲课堂”配备了录像机、数码相机、投影仪等电教设备,建成集教学、健身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中心,阅览室藏书2000册,各种报刊、杂志40余种,进一步方便了教学。街道先后与一六一中学、小河二校、矿山集团等单位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整合,最大限度地满足“母亲课堂”的教学和活动需求。
四大课堂教育经验交流
安阳县党员电教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积极创新活动载体,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在充分发挥党员电教优势服务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构建好“四大课堂”,为基层党员的学习和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确保了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是“空中课堂”为教育活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安阳县党员电教借助县电视台频道资源,积极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展播,集中宣传播放外地及本县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和教育活动专题片,同时及时报道教育活动的进展情况、工作动态和典型经验。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已在县电视台开办专题展播十余次,市县采用新闻稿件170余条。
二是“点播课堂”为教育活动提供坚实平台。近几年来,安阳县扎实做好党员电教播放网络建设工作,各基层党组织建点率已达到95%以上。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安阳县在进一步抓好日常播放收看工作的基础上,不断针对基层党员学习需要组织制作先进性教育活动专用教材。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伊始,投资2万多元制作了600余套共6100张的专用教材光盘发放到全县各村,其中涉农科技技术教材的比重占到了70%左右,受到广大农村党员的普遍欢迎。
三是“网络课堂”为党员提供学习交流园地。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服务先进性教育活动,安阳县于2005年6月份依托县政务外网开通了党员电教视频点播系统,下半年又建设完成了先进性教育专题网站“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在线”,新增加了工作文件、经验交流、简报、党员风采、投稿信箱等诸多栏目,通过及时更新维护,为广大基层党员选学文件资料、交流心得体会提供了便利。视频点播系统开通以来点击数已达到4360多点,网站访问1371人次。
四是“实践课堂”切实提高农村党员群众致富能力。安阳县在先进性教育中注重以为农村党员群众送科技、送信息为主开展党员电教科技致富主题活动,使广大党员群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安阳县已开展了5场较大规模的科技大集活动,依托党员电教科技致富示范基地举办了11期科技致富技术培训班,25场科技致富技术比武活动,直接受益群众30000多人,在全县农村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科技致富的热潮。
创建高效课堂交流材料
一、把活动的带给学生
一个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老师,首先是情感丰富的人,一个有的人。综合实践活动课堂需要来支撑。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另一种思想。”活动课老师应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往点燃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影响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活动爱好。试想,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自己无动于衷,没有,活动平平淡淡,索然无味,那学生怎么能受到感染呢?怎能不恹恹欲睡呢?又何谈课堂的高效呢?因此,教师只有用打造的切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学生的情感才会得到感染和升华,他们会把最大限度的精力投进到实践活动中,学习效率会切实得到进步。
二、把研究的权利放给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本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
首先,在研究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不能站在教师的角度代替学生选题。教师要留意针对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自主确立公道的活动主题,指导学生研究自己感爱好的题目,自己身边的题目以及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题目等,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并确定活动主题。在初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可作一个调查,了解学生的爱好爱好,从中选择若干有益的活动主题,供学生选择。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确立活动内容或课题。
其次,在具体活动的实施阶段,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获得成功。教师要敢于放手,保证学生亲历亲为,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而不是个别、零散的片断。要答应学生出错误、走弯路,让学生经历“尝试—错误—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有的教师生怕孩子出错,或者害怕活动时间长了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因此经常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成果直接交给孩子。殊不知这样做,综合实践活动少了孩子的自主研究,课堂就失往了鲜活的生命力,不仅不会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还有悖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因此,把研究的权利放给孩子,把实践的时间还给孩子,才会有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高效局面。
社区校外课堂经验交流
社区是青少年在家庭生活和学校教育之外的重要阵地,也是他们开始接触和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阜新路街道南山社区始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不断整合社区资源,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全力打造社区“校外大课堂”教育品牌,创出了一条依托社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路子。
一、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把校外大课堂建成“青少年之家”
南山社区地处四方区的行政、商业、交通以及文教卫生事业的中心区域,周边聚集了四方区政府、理工大学、市人民三小等众多的教育资源。社区关工委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努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开办了“校个大课堂”。一是开辟专门的活动场所。针对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紧张,导致未成年人在课余时间特别是放假期间无人看管,甚至有些孩子因疏于管理沾染了不良习惯的实际,社区不断加强青少年室内基础活动阵地建设,教育场地从零散的共计不到100平方米扩大到300平方米,开设了图书室和读书角等固定学习场所,配备了电视机、录像机、VCD等宣传教育设备,通过定期播放远程教育家庭教育讲座等电教片,极大地改善了青少年教育活动条件。近年来,在扩大青少年活动场所设施方面,投资就达10万余元,为青少年教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不断扩大“五老”志愿队伍。南山社区居住着相当数量的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授等,这些老同志不仅有为社区服务的热情,也有为社区作贡献的能力。为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社区成立了“五老”志愿者队伍,人员从最初的20人增加到目前100余人,下设十个教育活动指导组,才艺组教师王兆瑞多年来坚持开展国际象棋免费启蒙教育,先后培养出100多名小棋手获得“中国国际象棋棋士”称号。同时,围绕道德、技能、文化艺术、法制、科普等教育培训内容,新增社区小学生托管班和素描速写培训班,吸引了社区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参与。三是努力实现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的无缝衔接。针对年轻父母工作压力大、学习时间不固定的特点,社区与人民路三小联合创办了家长学校,以提高社区居民少儿培养教育能力、促进学习化家庭建设为重点,定期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每年坚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10余次,发挥了社区在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运用鲜活的教育形式,增强校外大课堂的吸引力
在校外大课堂的创办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生性好动、求知欲强、接受新生事物快的特点,努力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逐步发掘社区教育的深度,进一步激发了孩子和家长参与大课堂教育活动的热情。一是运用网络平台联系青少年。开办了区内第一家社区博客,通过互联网及时和更新校外大课堂的教学情况、活动信息,居民们可以及时地了解社区家庭教育活动的动态,交流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解决了居民不能在固定时间、地点进行沟通交流的问题,营造了社区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让社区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受益,也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自新疆、东北、上海的社区工作者前来参观交流,甚至外国友人也慕名前来。二是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青少年。我们利用节、端午节等节假日开展民俗活动,邀请辖区青少年积极参加,不断深化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社区每年在端午节举办的“包粽子大赛”,参赛人数已达800多人次;发起的蒸馒头大赛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紧紧围绕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感恩教育,邀请北航原参谋长、市讲师团成员姜凯同志在社区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报告,通过读、看、讲、演、赛等多种活动形式,达到了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良好效果。三是完善文化平台凝聚青少年。考虑到青少年大多喜欢丰富的活动,我们就开阔思路,开展各项特色活动等团结一些青少年。如开展了以掌握基本社交礼仪,塑造良好个人形象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在社区家庭中广泛宣传文明礼仪教育;围绕创建“学习型家庭”,开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亲子活动,使家长与孩子共同进步;每年联合人民三小共同开展的“大手牵小手爱绿护绿”活动,发动辖区青少年一起动手捉虫蛹护绿树,倡导全民环保、爱绿护绿的理念,增强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三、开辟特色服务项目,提升校外大课堂的教育成效
课堂高效发展交流材料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进行了3年的实验:把一班从一年级一直带到了三年级,而且取得了一点成效:任何上过一班课的老师都会翘起大拇指,赞扬到:一班的学生好乖哦!聪明、活泼、爱发言、爱学习,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集体荣誉感强,个个不甘落后,学习水平很均衡,没有差生。在这三年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的课堂必须插上一双坚硬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进而实现高效。如果这双翅膀任意折断了一只,那么我们的课堂就飞不起来了,就更不要谈飞得远了。这双坚硬的翅膀是什么呢?一只就是有良好习惯的学生,另一只就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我们的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积极参与课堂;我们的老师必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一、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为高效的课堂保驾护航
老师们总是只注意在数学课上要学生怎么做,而有的学生偏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于是感慨:“这班学生真难教啊!简直是刀枪不入!”可是你仔细想过吗:为什么难教呢?那是因为没有良好的习惯为你的课堂保驾护航,你当然打造不了高效课堂了。所以我不惜牺牲整节整节的课去培养学生的一些良好习惯,这些课可以是班会、队会,甚至是我的数学课,在这个过程中,你要采取交心的方式去进行,要让学生真正感觉到你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而且他们每个人在你心目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常见的习惯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一个原则:就是公平的原则。首先是老师对待每个学生是公平的,其次是学生对待学生是公平的。老师对待每个学生都要一分为二:优点是优点,缺点是缺点。只看见优生的优点和差生的缺点是不对的,那样最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如此,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都不能含糊。
(2)两种意识:第一种意识就是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很重要,第二种意识就是集体荣誉感意识。在培养第一种意识时,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找找我们生活中的例子,证明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也许有人要问,那集体荣誉感意识和高效课堂有什么关系呀?关系可大了,我这里要培养的集体荣誉感大到整个班级,小到一个学习小组。我让学生明白,只有每个人都努力把数学学好了,那么我们整个班的数学成绩才会名列前茅。我培养小组集体荣誉感就是为今后课堂中进行的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之间的竞赛做好铺垫的。
(3)两颗红心:第一颗红心就是让学生有自信心,第二颗红心就是让学生有颗积极向上的心。培养自信心要从一年级就开始,孩子小,不要给他们讲大道理,否则起不到任何作用。老师要当着全班的面,把每个学生的优点或闪光找出来并告诉大家,这样,孩子们就会觉得自己很优秀,也就有了自信心。当然,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中,如果一个学生在开小差,老师在批评他的同时也不可伤了他的自信心,我经常是这样批评的:“你的小脑袋那么聪明,如果你不经常开动你的小脑筋,就会慢慢变笨的哟!”学生会笑着接受你的批评并马上投入到学习中。有了自信心才可能有上进心。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要注意两点,一是自己不断进步发展的上进心,二是和本班同学甚至和别班同学互相竞争的上进心。有了上进心,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各种竞赛才起作用。
课堂教学经验交流
各位领导大家好:站在这里我感觉很惭愧,因为我没有什么好的教学方法,更谈不上什么教学经验。下面我把平时教学中特别注重的一点做法向老师们汇报,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证。我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要说的是:抓好新授课的教学设计。数学中的新课一般都包括:复习铺垫,教学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等几大环节。每个环节的处理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教学中我尤其重视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因为一节课的新授部分往往就是这节课的重点,甚至是难点。这个环节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为此每当讲授新课之前,我首先把它与前面的知识相比,看一看这节课的知识学生能否自己解决,如果能行我不会再讲,指名让学生讲,或者同桌交流,也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我只负责走到学生中间去搜集那些错误的思想或解答方法,拿出来集体讨论纠正,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中,虽然四则运算混合在一起进行计算是新知识,也是这节课的重点,但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接触过很多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计算,对于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或减这一基本运算顺序很清楚。就凭这一点知识基础,四则混合运算完全可以让他们自己解决,所以课一开始,没有任何讲解,我也把例1—例5五道题全部写在黑板上,首先请同学们找五道题的不同之处:即有的只含一级运算,有的含两级运算。有的带(),还有的既带小(),又带了[],找完后教师说:“这些题都是计算题,每道题都有自己的特点,你们会吗?教师可有点担心你们会做错……”。在激发了学生们的求胜的心理后,让他们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结果,然后请出错的同学说出自己的运算顺序,让同学们在讨论他出错的原因中,归纳出:小学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像这样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完全放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其效果比我们一个例题接一个例题的讲解效果更好。可在我们新授课中有些新知识是相当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很难。每当这时我同样不去就例教例,就题讲题。为什么呢?数学老师们可能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每到教学重难点的地方,我们怕学生听不懂,于是把教材中的例题讲了再讲,教师讲的很清楚,学生当时听的也很明白,可等到让他们独立解答练习题的时候,正确率却很低,出错的现象非常严重,于是我们就会纳闷:怎么讲的那么明白学生就是不会呢?他们真是奔死了。其实这并不能简单的归结到学生的奔上,原因很可能就是在于学生只知表面而不明白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那怎样才能帮学生克服新授知识中的学习困难呢?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把难点问题形象化。我在上课的时候,除了板书的时候站在讲台上,其余时间都是走到学生中间去,这样便于我随时以我们师生49人为素材编创恰当的小事例来承载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比如:《相遇应用题》一向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沿江牛农对泣教材中的安排,先教例1用速度和相遇时间来求总路程,再教学例2—用路程速度和来求相遇时间再教例3……而是我们师生表演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先行再行,同向而行等种种情况,让学生首先了解相遇问题中有哪些行程方式。然后再在表演中分析基本式的产生,也就是为什么:路程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为什么等于总路程,等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些基本关系式,老师再以表演者为素材开始编各种类型的相遇问题,让学生在解答,这样不但完成了教学目的,也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行程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如在讲《简单统计》这节课之前,我搞了班里四个大组的选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数学组长的活动,并要求学生在收集整理后完成组长选票统计表,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在选组长的过程中你们先干了什么?再干了什么?最后干什么?统计表有什么作用?它的优点何在?这样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更好的体验了整个统计的过程,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简单统计,并真正了解了统计表的意义所在。再如:为了给“求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做铺垫,我以教室讲台桌面文具盒等学生周围熟知的物体为教具,说出它们的长、宽、高,并比赛说出各用长宽高中的哪两个量相乘能求出上下决后左右六个面中的哪个方面的面积。为求表面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当再去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时候,我只向学生说明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就叫它们的表面积,然后再把所有的例题互相关的练习题共六道大题请同学直接在课堂作业本上解答,全班只有5名同学出错,正确率比较高。我还经常以校园家庭社会社会为素材,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小例子,一来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给验,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形象化,并降低了难度,同时不能给学生提供广阔数学空间,让学生感觉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举两得,老师们不妨试试。成生计
有效交流对艺术类课堂教学的启示
摘要:在高校艺术类课堂教学中,有效交流是所有教师需要密切关注的重要话题。作者通过参加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在课堂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在论文中,作者通过对于课堂内容有效交流的手段和优质内容的建设,切实降低课堂入口,提高课堂出口,为建设优质艺术类课堂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经验与方法。
关键词:有效交流;课堂建设;艺术类教学
今年5月,笔者参加了北京市教工委和北京市工会组织的“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在比赛中,笔者讲授的课程《影视制作基础》获得人文组一等奖第一名。并获得了“最佳现场展示”“最受学生欢迎”“最佳教案”“最佳教学回顾”的全部单项奖。在准备和参赛以及赛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收获了很多心得体会。这些经验也让我在新的教学中受益匪浅。总结下来,笔者认为提高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交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和抓手。笔者认为,很多青年教师都看过《奇葩说》这档栏目。里面的辩论选手根据各种问题针锋相对,充分展示了什么是“说话的艺术”。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这个节目并没有视听语言的刺激,没有明星和刺激的场景,为什么观众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喜爱这样单纯说话的节目?同理,现在网络上有大量短视频栏目,里面不乏也有很多知识性的小节目。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喜欢在宿舍看网上的教程,却不爱听我们老师面传心授?事实上,我们讲课和《奇葩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有很多人喜欢听《奇葩说》这样的演讲,是因为演讲有很大的煽动性。他通过说话的技术手段,能在短时间内塑造一种气场和连接。然而这种气氛也是脆弱的,这是因为他并没有知识内容的传递。演讲就像广告或者宣传片,看完以后觉得,嗯,不错,但是到底记住了什么呢?确实什么也没记住。因此,我们的讲课不能是演讲,也不是抖包袱,更不能为了输出知识而读PPT。那么讲课的过程到底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教学的过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高级的思维交流方式。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甚至还需要学生记忆,还需要让学生能掌握方法甚至思想。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特别重视与学生全面的交流。而在我看来有效交流的方法即为:降低入口,提升出口。本人的专业是电影制作,在我看来,无论是电影还是课堂,它们都是一种叙事的过程。在叙事中,我们首先要注重节奏感。在年轻教师群体中,特别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只关心知识输出的量,而忽视了知识输出的质。我们不仅要输出知识,更要关心知识是否到达了彼岸。尤其是不要超速、超量的讲授知识内容。说完话以后,一定要停顿,要看学生是不是听懂了,再继续往下说。在重点的地方,一定要放慢语速,然后再继续。在我们做电视节目的时候,有一个专业术语叫“正负零秒”,他是说电视节目如何能在规定时间内开始和结束。我们看到无论是国庆阅兵还是新闻联播,我们的电视台永远都在准时地播送各种节目。而我们上课也是一样的。如果稍不留神,就容易掌握不好节奏。那么,如何能做到精确掌握节奏感和知识量呢?我们自己要对讲授的课堂内容进行精细的掌控。而我推荐给大家的方法,就是充分地做好案头准备工作。事实上在我平时的讲课中,我都会针对不同的时间段,形成一篇讲稿。讲稿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控制我们教学环节的方法。我们人的语速是可以科学定义的,我们的新闻联播一般一分钟140字,也就是我给大家讲多少时间是可以充分在字数上体现出来的。当然,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去“朗读”这些讲稿,而是以其作为依据,充分将课堂节奏掌握在教师自己的手中。只有这样剧本式的控制,才能精细管理课堂内容。有些老师会问,这样的教学和“表演”岂不是没有区别?那么能找个演员来能代替老师吗?事实上,大学老师最重要的是能够掌握课堂进程,尤其是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所谓的有效互动是能够让学生有参与感和获得感的互动。例如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充分让学生进行参与性的实验、问答等。切勿自说自话,进行知识的单向输出。而所谓有效互动,也不是让学生回答是与否的简单提问。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清华大学一个体育老师在讲短跑的时候,她让学生一起用手拍击桌面,让大家充分参与,感受不同人的步频和反应速度对于跑步成绩的影响。这种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沉浸在教学之中。除了这些有效交流的手段,我们更应该关注课堂教学的内容。因为内容的好坏,是一切交流的基础。这里的“好内容”“坏内容”并不指学科的知识性内容,而是教师整理、编辑、总结这些知识的结果。那么,什么样的课堂内容才是“好的内容”呢?首先,好的内容需要有强烈的逻辑性。
我们的知识都是成体系、成结构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尤其是学生面对陌生领域新知识的时候。如果我们讲做菜,先讲盐很重要,然后讲切菜的五种方法,再讲摆盘,最后讲怎么挑选菜。我相信学生很难掌握做菜的方法。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是人文艺术类学科。在此基础上我想特别强调,在课堂教学汇总应该按点授课,而不能泛泛而谈没有章节标题。相较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尤其是艺术类学科中很多内容在课堂层面有很大的自主发挥余地。例如,我在讲授剪辑基础这节课的时候,我既可以分别讲授剪辑的历史、原理、基本方法、应用等内容,也可以从剪辑的重要性出发,强调剪辑对于电影艺术的基础性作用,进而回顾剪辑的发展历史,引出剪辑的基本作用。而为了实现这些基本作用,又对应的讲授剪辑的基本方法。这样的课堂逻辑关系,让学生对于每个知识点在知识体系的位置非常清楚,同时更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其次,我们在讲课时要时刻回顾正在讲授知识点和整体的关系。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到正在学习知识点的具体作用,更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点在整体这个学科里,或者这门课程里起到这么作用,适当举例,让学生不断深入了解知识点和整体的关系。要不断进行课堂小结、章节小结。这样的内容才能让学生不断地构建知识体系的大厦,也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途径。此外,好的内容必须是严谨的。尤其是针对艺术类、非理论课程而言。有时候我们老师备课不够深入,对于讲授内容可能多限于操作方法,而深入时经常会概念不够严谨,甚至说出错误的概念。我们自己在实践中可能不需要那么多严谨的理论,但是,如果给学生讲课,就必须对概念和理论有清晰的认识。如果不清楚的,不要讲,可以查。讲不出来不丢人,术业有专攻,但是讲出来的就一定要是准确的。否则,极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权威形象。最后,好的内容除了对于知识逻辑、系统、严谨的讲述,还要特别关注对于思想的启发。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课堂上,我们要经常性的探讨哲学、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每节课哪怕只有一次,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内容背后能够深入的境界和高度。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更有兴趣深入研究本课程的内容。笔者的建议是,在讲授内容后,经常提出反思性问题。例如:讲完剪辑课程,看过各种炫酷的剪辑案例后,我会问学生,你们是否看过不剪辑或者剪辑节奏很慢的电影?这些电影又有什么特点呢?这样的剪辑方法又想要表达什么呢?这种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反思课程的内容。有些艺术类实践课程特别容易忽视对于思想高度的关注。笔者认为,大学教育有别于职业教育的区别即是对于思想高度的把握和启发。因此,任何一个大学课堂,都应该关注教学内容中对于学生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以上就是我通过参加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后,对于教育教学的一些理解和认识。笔者相信,每个课程都有其自身特点,但是他们之间共同的目的皆是使课堂内容更加有效地传递到学生的心中。子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希望通过本文,使我们更加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更加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局课堂教学交流材料
现行课堂中缺乏有效、可行、持久的师生合作机制,注重知识的传授几成一种教师的集体无意识。要彻底改变这种状态,亟须建立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的新机制。建立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合作新机制,有着丰富的内涵。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完善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学生的主体人格,应成为建立这种合作机制的基本价值取向。为此,课堂师生合作的新机制,应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围绕师生关系的全方位调整与更新,充实和吸取下列内容。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与分工: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应转向扮演教学中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等多重角色。教师角色的转向是为了改善学生在学习中的弱势地位,让学生在教师指导、帮助、促进、引导下,其能力由弱至强,经验由少至多,学业得以发展,人格得以完善。
应该把学生从知识容器的畸形地位中解放出来,赋予学生知识探索者的角色;把学生从纯粹的被灌输对象中解放出来,赋予其教学活动中的合作者和学业任务承担者的正确定位;把学生从被动学、机械学中解放出来,激发和促进其学习潜能的发挥;把学生从单纯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赋予其知识认知加工者的角色。应把学生在学习中的经验、基础、潜能、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师生合作的可靠起点,让学生在教师面前积累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和技能,展现其学习才干和障碍,而把弥补学生的欠缺、不足和所要达到的发展目标作为合作的果实。强调师生角色分工的重新定位,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以及认识自己后作出自我调节、自我选择、制订自我发展目标,通过教师施加积极影响培养学生的主动发展精神,逐步形成认识自我、策划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的弱势得以转化。重新审视课堂教法取舍的标准:不能简单地以教师讲得如何精彩、动人、顺畅、逻辑严密、语言生动等作为评价教法优劣的主要标准,而应以是否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主体作用的发挥作为教法取舍、组合的主要标准。确定教法取舍,应着力于解决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让教师换一种方式在更高层次上更科学地发挥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独立学习能力。从学生主体性逐步发展的过程来看,学生的主体性有一个发育、完善过程。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和需要,但不一定具备很强的现实学习能力。学生有学好的可能,但并不意味着必然学好,因为学生学习中会遇到主客观因素、内外在因素的综合影响。学生可能有学习的热情,但不一定具有良好的学习技能。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但不一定能持久。所以,学生主体性是渐进发展而缓步走向成熟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发育规律,促进学生由不完善、不成熟逐步走向完善、成熟,是评价教法优劣的主要标准。一切有利于学生主体性逐步完善的教法,都是现代课堂所需要的教法。不断满足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这是师生合作机制不竭的源泉。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更关注学生如何学好和怎样才能学得最好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教师讲清、讲透、讲明,似乎就尽到了教师责任,但是,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和规律性来看,其实不然。
因为,从知识掌握的一般方法到特殊方法、从知识内化的方法到外显的方法、从知识的获取方法到知识保存的方法、从知识存储到提取的方法以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问题解决的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的方法等发展学习的角度看,这些方法,既不是依靠教师的重复讲解所能奏效,也不是学生能在教学中自发领悟的,需要教师把它们精心融进教学过程并不断指点学生去实践、感悟,才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作用。弥补传统课堂在学习方法上的缺失,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学法、训练学法、总结学法、深化学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元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论,这把师生间的合作引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学生是一个潜在的、可发展的对象,教师引导学生去主动领悟科学学法的魅力,相信学生具有主动反思其学法成败的能力,学生表现出来的智慧和热情是不可估量的。创设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合作活动,教和学之间应是双向的、积极的互动,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更能体现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参与教学、参与操作的条件和机会。学生参与了发现知识、形成知识以及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才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思考空间,才有发挥作用的余地,在其中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学生在参与中产生认知加工行为,在参与中体验和感受成功的欢乐,在参与中磨砺思维品质,对学生的完善和磨练是必须的、重要的。学生作为一个潜在的发展主体,只有在教育的外在激励和自我内在思维活动的双重作用下,才有可能成为现实的发展主体。尤其是参与中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在充满民主、和谐、愉悦和思维智慧的教学环境中,增进师生合作,形成心理相容的朋友型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力、习惯,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1.教师启动——“交流—互动”的前提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面临一场艰难的变革和阵痛,而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思想要变革,我们的理念要更新!课堂教学改革应该遵循三个宗旨: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旧模式;二是遵循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改革就是探究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对于教师来说,改革就是探究从来没有用过的新方法,去获得从来没有过的理想教学效果。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抓好备课组工作,深化课堂改革理念,充分做好课堂教学改革的宣传和学习工作。
()我校下发了新的课程标准,做到各备课组人手一册,要求每位老师都要仔细研读,深入学习,真正掌握新课程标准对各学科提出的具体要求,写出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体会文章在备课组活动时进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杜绝凭经验教学现象,即使是工作多年的教师,也必须严格遵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组织教学,变“经验型”教师为“研究性”教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9课堂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