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产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10:40: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资产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资产管理

中国电科54所资产管理思路研究

一、54所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和职责划分

近年来,参照国家有关部委和集团公司相关制度,54所制定和修订了相应内控制度,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资产管理办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不良资产管理办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对外投资管理办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设备仪器管理办法》等。54所各类资产均采用三级管理体制,分别是:1、资产使用单位(部门):负责实物资产的使用管理。2、资产分类主管部门:负责资产分类账目、调配、维修、收费管理等,包括设备仪器部、行政管理部等。3、资产宏观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负责全所资产价值与价格形态的归口管理;发展规划部负责全所资产实物与使用形态的清查、盈亏、处置、收费政策管理。

二、54所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资产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规章制度是管理的基础,行动的依据,只有建立健全了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让资产管理活动有章可依,有法可循,才能达到科学管理的程度。制度化、规范化是54所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资产管理制度完善的必然趋势。建立健全54所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应包含三个层面:对集团制度的贯彻执行、所级制度的建立落实以及部门二级制度的建立健全。目前54所这一工作尚局限于前两个层面,具体到各个资产使用部门和单位,没有相应的制度对资产的使用加以约束和规范。

2.资产管理体制仍需健全

查看全文

基层央行固定资产信息规范与应用

一、加强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规范固定资产信息管理能缩短。资产管理时间,减轻资产管理人员工作量,提高管理的效率,便于勤俭节约和资源共享。(二)规范固定资产信息管理能确保。账实相符,预防资产的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使之在有效使用年限内物尽其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三)规范化的固定资产信息便于管。理层实时掌控资产信息,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从而改善人民银行整体资产的结构,提高人民银行整体履职效率。

二、目前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实物信息的确认不完善。1.固定资产实物入账方式较为老旧。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目前处于“半自动”形式,即采取系统加手工结合的方式,比如资产的入账、处置都是必须结合手工的方式进行,在系统处理完成后,必须通过手工方式在ACS进行账务处理,整个过程才完成。2.固定资产实物状态信息反映不及时。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区分用户类别和权限设定,由财产管理部门的经办人员对资产的原值、型号这类信息进行维护,但是固定资产实物的使用状态信息,在系统中没有真实反映。这种集中管理方式,在房屋及建筑物类、运输工具类等资产的管理方面有优势,但是对电子设备、机械器具和其他财产方面就稍显不足,这些类别的资产使用频率高、损耗大,且都是分散在各部门,各使用部门对资产的实时使用状态最了解,在目前使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各使用部门管理员仅能查询本部门的固定资产登记簿、维护本部门资产的使用人,不能对本部门资产的实时使用状态在系统中进行维护。以资阳中支2018年8年末数为例,电子设备类资产989台,机械器具类195台,其他财产类150台,这1334张卡片对应的固定资产在系统中状态都是“在用”,真实的使用状态无法体现。例如个别设备有损坏,使用部门不能通过系统操作对该资产的真实状态进行描述,而财产管理部门(办公室或科技科)的人员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也就不能了解资产的真实使用状态,也就不利于资产处置和配置的系统化管理。3.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无实物图像信息。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资产入账环节,由会计经办部门或者财产管理部门手工输入资产名称、类别、原值等信息,无资产的实物图像,这给资产的清查核对带来一定难度。(二)固定资产身份信息的确认不唯一。人民银行的固定资产系统中,除房屋及建筑物是以实物平方数来计量,剩余资产中,电子设备类资产的实物数量占比最高,以资阳中支2018年8月末的数据来看,电子设备类资产数量989台、占比72.77%。目前资阳中支的电子设备类资产都有两张身份信息,一张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另一张是科技综合管理系统的,两张身份信息属于不同的系统没有统一的编号,占比最高的电子设备类资产身份信息不是唯一的,不利于固定资产统一管理。(三)固定资产价值信息的确认不准确。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规定,资产是以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在资产的存续过程中未考虑资产的增值、贬值,甚至固定资产折旧都仅仅在表外科目反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房屋及建筑物类资产,除遭遇意外折损的,大部分都是增值的,但是资产增值、贬值就涉及到要运用公允价值对资产进行计量,而公允价值完全受市场影响,各国央行在采用公允价值确认时都相当审慎,故本文在资产增值、贬值这个部分不做深入讨论。)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在所有者权益类进行确认,其余额未包含固定资产折旧,所有固定资产的折旧都是在表外科目中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体现,现有的固定资产科目反映的余额是不准确的,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信息。

三、规范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通过网络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动态管理。1.通过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ACS系统的实时对接。固定资产的入账、折旧、处置等业务,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系统中处理以后,网络数据传输到ACS,摆脱手工处理方式,减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手工处理差错率,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2.通过权限设定,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动态反映。在系统中增加使用状态的描述,由各使用部门管理员对资产的真实使用状态信息进行维护,然后提交资产管理部门(办公室或者科技科)进行审核确认。当各使用部门的固定资产达到报废年限且不能使用以后,各使用部门的管理员就可以在系统申请报废,提交到相应的审核部门(办公室或者科技科)进行资产审核,审核通过后进入报废程序。大大减轻了财产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同时能掌握资产的实时状态,方便资产配置和处置的系统化管理,也为今后固定资产定额配置打下基础。3.通过增加图像扫描功能,实现资产的在线查阅和清查盘点。目前我们使用的固定资产二维码,在资产入账时打印出相应条码,无实物图像,其扫描功能仅用于资产盘点。建议在资产入账时增加二维码图像扫描功能,这对资产的在线查阅和清查盘点非常有利。例如:房屋及建筑物类和运输工具类资产入账时,就将所有者权证、车辆行驶证等传输到系统中,有需要查阅时直接在线查阅即可;对电子设备类、机械器具类和其他财产类入账时,将资产的图像传输到系统中,有利于清查盘点的时候对资产进行实物比对,也有利于预防资产的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二)通过唯一条形码管理,实现资产身份信息的唯一证明。建议整合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科技综合管理系统对电子设备类资产的身份管理,统一身份编号,资产编号的唯一性不但能迅速确定实物,还可以随时查验资产的具体情况,同时还极大的方便了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三)通过调整固定资产价值信息的确认,实现整体资产结构的优化。为真实反映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的情况,可以采取计提折旧的方式,将固定资产折旧在当期反映。为此,目前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应该有所修正,将固定资产科目归属在资产类项目进行确认,同时在固定资产下还应设置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以便准确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信息,也有利于管理层及时掌握资产状况,优化人民银行的资产结构。

查看全文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探索与实践

摘要:无形资产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办学资源,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高校无形资产的分类与特征,分析了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探讨了解决现存问题的相关对策,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提供了措施建议。

关键词:高校;无形资产;资产管理;对策

无形资产是高校一项宝贵的办学资源,也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一所高校拥有的无形资产,比如:校名校誉、专业排名、师资力量、学术水平、科研成果、一流学科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高低,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现阶段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校作为生产、创造科技成果类无形资产的重要场所,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经成为国家对高校管理提出的迫切要求。高校有义务有责任管理好利用好自身无形资产,更加主动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我国更快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一、高校无形资产的分类与特征

无形资产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形成了较为健全管理制度。国内相关研究也已有几十年的时间,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其内涵不断丰富,特点也在不断变化。2012年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财产权利。由此,高校无形资产主要包含知识产权、校名、学校标识、校誉、特许权、人力资源等。依据无形资产的定义和性质,高校无形资产可划分为:1.技术成果类:如高校持有的专有技术、专利权、著作权等;2.学校标识类:如高校的校名、网络域名、学校形象标识等;3.学校声誉类:高校声誉、学术水平、专业排名、一流学科、社会认可度、校友层次等;4.政府许可类:如土地使用权、学位授予权、自主招生权、985工程、211工程等;5.人才资源类:如学校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管理人员水平等;6.电子信息类:如电子期刊、数据库、软件、信息化系统产生的数据、教学科研管理数据等。从外延上还应包含校园文化建设和政策社会关系等方面。高校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而言具有非实体性、独创性、投资主体多元化、高附加值、不确定性、价值扩散性、时效性、可交易性等特征。

二、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现状

查看全文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建议

摘要:通过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特色开展分析,明确专业性、技术性、复杂性、多样性是其资产的主要特点。同时,本文论述了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采购人员意识不强、部分科研单位未进行预算、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脱节等问题入手,深入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随着时代进步,社会经济水平提升,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有了新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固定资产管理是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重要职责,在资产规模扩大的今天,为了提升管理水平,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色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在农业发展中,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是必不可少的,不仅是开展农业的基础,而且还发挥着指导作用。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研究农业科技、推广科技成果等活动。因此其资产也是具有特色的。第一,技术性、专业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能够对农业发展进行科学的指导,为其提供技术支撑。专业性、技术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科研仪器是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农业科学化。对这些科研设备要求是较高的,需要确保且具有较高的规格和精度。因此,农业科研实验仪器不仅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而且还具有专业化特征,以便满足科研项目的需求,提高设备等资产的利用率。第二,多样性、复杂性。近年来,在科技的推动下,我国农业也得到了新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了农业科研方面的支持力度。为了促使农业逐渐朝着现代化、先进化方向发展,扩大了农业科研项目的研究领域,并且这些项目愈加复杂。因此,多样性、复杂性是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主要特色。

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体育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对体育科技条件专项投入力度的加大,强化体育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单位发展的自身需要。本文结合财务与资产管理工作实践,概述了体育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征及其管理方法,分析了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体育科研;固定资产;管理

随着“科教兴体”战略的提出和发展,为推动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国家财政不断加大体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对固定资产的投入特别是对先进的仪器设备、重点实验室建设及全民健身指导站等高价值高效率的固定资产的投入也大大增加,体育科研单位各类固定资产总值逐步不断的累积。随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提出,为推动以高等院校、体育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的竞技体育专项研究平台、群众体育科学健身指导平台、体育产业科研服务平台的建设,各级财政及体彩公益金对科技条件专项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体育科研单位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体育产业等各方面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体育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比重的不断提高,价值的不断增加,强化体育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并有效利用,对于推动体育科研事业单位持续发展,保持并提高体育科研竞争能力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体育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点

1.1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性

体育科研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上级财政部门下拨的机构运行及科研经费、体育彩票公益金及国家体育总局、科技主管单位下拨的课题经费。部分体育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资金购置来源于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提供的技术服务及课题研发资金。1.2固定资产构成复杂,价值高体育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设备种类较多,除科研实验仪器外还包含康复治疗仪器、运动训练仪器等,且价值较高,导致固定资产在单位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

查看全文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摘要:中小学固定资产是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对于各项工作开展十分重要。随着各类配套设施的逐渐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的总量和管理难度也在成比例增加,管理中存在的认识、机制、人员等问题也逐步显现。对此,基于管理实践工作经验,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优化措施,以进一步改进管理问题和提升管理效率。

关键词: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人员培养

一、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是教育、教学及学生实践工作正常开展的物质前提,校园固定资产的配置条件是营造良好教学条件的外在保证,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基础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全国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种类型的功能室的基建设施对改进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的薄弱问题逐渐显现,理清家底,保护固定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正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管理意识欠缺(1)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学校领导对学校的管理重点主要在教育教学及学生人身安全教育上,对于资产管理这块属于后勤类型的工作关注度有限,对资产管理的认知仅限于保护好资产安全。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保护资产安全,还要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制度,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固定资产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作用。学校和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学校更为重视主要学科的教育,为中小学校配置的主要学科以外的资源被闲置,比如各种功能室、劳动科技设施等。(2)学校内部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不够健全。近年来国家对投入中小学校的资产数量多、金额大并且新品种高科技的设备种类也越来越多,中小学校的资产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无法满足需求。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内部资产管理机构一般为后勤管理中的一部分,多数学校资产管理机构还是延续着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提高资产使用率作用有限。学校资产管理员大多数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兼职管理或由一些因年龄较大或有身体健康问题的教职工担任,这容易造成资产管理员的工作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第一线上,管理资产的时间精力水平有限。而事实上资产管理工作不仅限于对实物资产进行管理,还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账务管理,出具固定资产报表,大部分资产管理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业务水平。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缺位中小学校与一般事业单位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第一,单位存续时间长,这就存在着固定资产累积数额大,历史遗留问题多,管理上容易出现漏洞。第二,中小学校存在一些种类特殊,配套性强的固定资产,在进行固定资产分类的时候,在核算科目设置上无法准确体现和划分,从而影响了核算与计提折旧方法的选择,使得资产核算存在一定误差。新增固定资产的购置随意,功能与使用需求不匹配。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有采购、调拨和捐赠。每年编制预算项目进行固定资产采购,大部分采购项目针对的是已经存在短缺的资产。而实际情况中,中小学迎接上级检查或举办教研活动时需要采购的固定资产,大部分未纳入预算安排,采购前也未对资产的功能性、实用性进行综合考量,有时候用过一次就闲置,利用率极低。学校收到调拨和捐赠的固定资产,容易出现与教学需求不适配,达不到学校的使用标准,造成资源浪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粗放,管理效率低。固定资产管理中,中小学校容易出现“重购置、轻使用”的问题。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因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缺乏前瞻性,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滞后,中小学校容易出现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超标购置及购置后资产功能无法满足教学需求遭到闲置等情况。第二,中小学校收到的调拨、捐赠资产不符合学校教学用途,造成固定资产闲置。第三,某些固定资产使用期限长,需要进行维修,固定资产维修金额较大,频繁更新固定资产,对学校财务情况造成压力。第四,随着科技生产技术的更新进步,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电子设备体积越来越小,便携性越来越高,使用地点容易产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无法如实的动态追踪,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固定资产取得后应该科学合理地选择折旧期限,但是中小学校没有形成统一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并且由于对固定资产种类的界定不准确,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准确。固定资产报废手续繁复,在报废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管控制,容易出现不按程序进行固定资产报废手续,造成资产在报废过程中流失的情况。3.资产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强,工作主动性不高,不具备相应的财务知识基础资产管理人员对是否确认固定资产把握不准确,固定资产单位价值的界定不准,比如将大宗办公用品、成套的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纳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维修金额较大,固定资产后续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准则确认条件的应计入固定资产,但在实际管理中,往往进行费用化处理;应用软件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未将该软件与硬件一并确认固定资产;未对收到捐赠的物品进行固定资产登记,使得受捐赠物品存在流失的风险;固定资产管理中“重接收,轻核减”,对于固定资产的报废、丢失后,没有及时办理报废手续,没有进行资产的核减工作。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熟练度不高,资产在使用中的流动性、准确性管理滞后。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选用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目前主要能运用的功能是固定资产卡片账的记账和统计,系统发挥的作用有限。中小学固定资产具有种类多、使用者多、使用频繁、变动频繁等特点,工作量很大,资产管理软件对资产后续管理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系统对资产的管理准确度有限,没能实现动态化管理。

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2021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738号),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促进了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此外,财政部《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通知》(财资【2020】97号)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从4方面14条有关事项着手,为事业单位开展固定资产管理指明方向并提供依据。作为履行公共职能的重要保障,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本文以A单位作为案例,对展品展项类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国内其他科普类事业单位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事业发展和单位履职起着保障性作用。A单位作为科普类公共教育基地,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窗口单位,展品展项类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大、价值高,如何提升固定资产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成为A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

1固定资产的定义及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1.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定义

财政部《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使用年限和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等。”此外,《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四十一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查看全文

资产管理业规制路径探析

摘要:我国正在建构中的资产管理业规制图景,呈现为以资本监管为中心,以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央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为辅助的外观。当前规制核心聚焦于资本监管,单一资本核心的规制工具易将行业结构推向垄断,也难以有效契合资产管理业在流动性和杠杆率方面易触发系统性风险的特殊属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式资产管理业主要体现为市场机制不顺畅引发的流动性不足问题。要构建有效的本土化资产管理规制体系,核心问题是激发资产管理业市场机制,通过价格形成机制的直接效应和金融监管标准化的间接效应来打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关键步骤则在于改进基于数字的监管程序,围绕金融信息采集、处理、使用过程完善金融信息立法。

关键词:资产管理;资本规制;资本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宏观审慎评估;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系统性风险;监管科技;信息披露;金融科技

1992年《国务院金融体制改革决定》奠定了我国金融分业经营与监管格局。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加强理财资金投资运作管理,探索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规则”。这期间,资产管理从具体的金融工具迅速扩张为一种重点监管的市场业态。按照《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资产管理行业主体均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不适用巴塞尔协议项下关于资本和风险的监管要求。但在我国银行主导型金融市场结构下,资产管理业的急遽扩张与巴塞尔协议日益严格的资本规制要求密切相关,资管新规也延续了以资本为主的规制理念。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在转轨时期引入并参照巴塞尔协议搭设的监管框架,构建在BaselII银行内部风险评级基础之上,遵循了巴塞尔协议一以贯之的资本监管原则。巴塞尔协议规制逻辑的起点是根植于多层次深度资本市场中的市场自由理念,规制目标是基于全能银行或金融混业背景的金融衍生品对资本抗风险能力的侵蚀,规制手段主要是依赖资本监管红线下的市场自治和风险自担。这与我国当时金融分业的立法现状、国有银行主导型金融市场的发展路径、处于资产负债扩张阶段的初级银行业图景有失契合。原本意在强化银行资本抵御风险能力的监管要求,与规制客体一定程度上脱轨并产生以下影响:一方面,推动资产长期融资进入资本市场领域,引发了对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过剩流动性的关注,推高了社会整体杠杆水平。另一方面,资本工具的发行限制进一步加剧银行资本稀缺,长期融资交易行为让位于短期盲目盈利,反过来又促进了多样化的监管套利措施,形成封闭的恶性循环。从形成机制来看,我国资产管理业是引入巴塞尔协议后域内外宏观审慎监管冲突和协调的产物,是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交叉领域中分化出的新业态。在新的资产管理监管框架下,资产管理是为流动性提供渠道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总称,是投资行为与融资行为的概括性描述。资管新规按照行业划分银行、信托、保险、证券业四大类主要资产管理产品,通过粗略划分公募产品与私募产品,将公募产品参照证券监管,对私募产品施加信息披露义务,以在资产管理产品发起、设立、操作、清算各环节中实施过程规制。在规制措施方面,我国资产管理业规制基本承继了巴塞尔协议监管原则,尤其是BaselII的第一与第二支柱,即通过将信用、风险、流动性与资本和资产关联,籍由强制性信息披露,以资本规模为基准对资产进行折价,量化信用风险,形成初步的资本关联规制逻辑。2006~2011年期间,信托、证券和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分别引入了资本要求,将资产管理业务项下各细分领域的投资比例同净资本、总资产等资本指标挂钩,通过直接干预投资组合比例来间接控制杠杆率水平,进而管理流动性风险。中国式资产管理业资本关联的规制内容,事实上是通过资本监管进而实施杠杆率监管。我国资产管理业迁延了分业监管格局,金融子行业资产管理业务的规制标准也存在层次各异问题。对银行资产管理部门、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子公司来说,在银保监会监管下可能更侧重于资本充足率监管,而证券、期货资产管理因其特性,往往体现为体量较小的资产负债表,与资本相关联的监管措施在证券、期货资产管理领域无法完全反映和评估风险,并且存在多层次规制标准导致的不公平竞争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于2017年首次提出探索建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域内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初步实现。在多元金融机构参与的市场中,央行对货币总有效需求的控制容易陷入片面。货币政策仅能直接辐射银行业,通常难以有效地影响到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领域。中国式资产管理业作为一种跨市场、跨要素的业态,单纯依赖资本规管政策难以实现兼顾金融安全与金融创新的监管预期。当前以资本规制为核心的规管措施,其核心问题在于:资本监管应当如何与其他宏观调控措施互动,来维持金融稳定,实现“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监管目标。

二、资产管理业的资本规制局限

查看全文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发展瓶颈探析

【摘要】国有资产管理是否科学、高效,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效益。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理念未能跟上新时代的要求,招标采购质次价高且效率、效益差。本文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资产管理;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1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1.1学院国有资产情况。学院校园占地总面积820亩,建筑总面积约258292.56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9.43亿元(含土地),图书馆藏书89.29万册。1.2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情况。学院现有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学院固定资产损坏、丢失赔偿暂行办法》(苏经院办字〔2013〕10号)、《学院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苏经院办字〔2015〕14号)、《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苏经院办字〔2015〕13号)等十三个制度。1.3分级管理和人员配备情况。学院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决策重大事项,具体执行由资产与后勤管理处负责国有资产的统一管理。学院资产与后勤管理处下设资产管理科具体负责全院资产的一级管理工作,全院有专兼职资产管理员42人,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24人。

2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完善。尚未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绩效考核管理,缺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对经营性资产、通用办公设备和家具配置标准、兼职资产管理员、采购联络员、小额零星物资采购、供应商库管理等没有建章立制。现有制度层面虽然制定了无形资产、捐赠资产管理办法,由于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目前无形资产、大部分捐赠资产尚未录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存在遗失的风险。2.2管理意识不到位。基层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对“分级负责、责任到人”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钱轻物、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部分资产管理人员认为资产管理工作繁琐复杂,在短时间内很难收到成效,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在具体工作中不重视细节,缺乏严谨性,导致工作失误,推诿塞责,具体体现在资产入账、调拨、处置不及时,履约验收不严格,存在国有资产损失风险。2.3管理体制不科学。学院现行的管理体制是由资产与后勤管理处负责全校国有资产的统一管理。教务处、科技处、图书馆具体管理本归口的资产。这种传统分散管理的模式,缺点体现在:(1)各资产管理归口管理部门缺乏沟通协调,工作中存在相互割裂,难以实现协同、有序工作。(2)各资产管理归口管理部门增添相同的资产管理设备及软件,造成了资产的重复建设,浪费国有资产。(3)各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责任缺失,例如不同类别资产登记审核需要不同归口部门的审核,每个归口部门只负责审核所管归口的资产,其他归口不予审核。2.4管理手段不完备。(1)教育培训不到位资产管理工作涉及到的规章制度较多,专业性较强,大部分资产管理员均为行政兼职人员,承担着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没有对资产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资产职能部门缺乏对资产管理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导致资产管理员错误的理解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难以顺利的开展本职工作。(2)信息化水平不高学院目前只有省属高校资产管理系统,尚无招标采购、低值易耗品、无形资产、捐赠资产等管理系统,各系统之间数据孤立,未能打通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3)资产采购效率低资产采购计划性不强,缺乏科学规划和充分论证,重复采购和奢侈采购的问题时有发生。采购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脱离实际,存在虚高现象。

查看全文

高校无形资产构成及特征

内容摘要:本文仅就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的一般性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对高校无形资产的构成、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指出了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完善措施,以期能够对高校无形资产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

无形资产是指由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对生产经营持续发展起作用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经济来源。无形资产管理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有关的法律制度已经十分健全,在国际科技与经济合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在国内,虽然我国目前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历史尚短,宣传力度、普及程度不够,造成无形资产流失和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目前,国内有关管理部门尤其是高校对无形资产流失现象已经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无论在各级管理部门还是在高校内部,都缺乏对高校无形资产进行综合全面的研究分析,没有建立起有效控制无形资产流失、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其发挥更大社会经济价值的管理模式。

高校无形资产的构成及其特征

高校无形资产的构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