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研发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06:41: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研发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研发管理

我国中小科技企业风险投资论文

一、国内外风险投资研究综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风险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对风险投资及其特征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也产生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不过,对中小科技企业研发阶段能否引入风险投资,以及风险投资能否多元化发展等问题还没有深入研究,以至于人们对风险投资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认为,风险投资模式可以变革,风险投资流程可以分阶段运行,风险投资还可以前移至企业研发阶段。同时,中小科技企业研发阶段还应当引入民间资本、国有大企业资金、外资及技术创新基金等多元化的资本来激活企业。

二、风险投资及其与中小科技企业的耦合

(一)风险投资的涵义

风险投资是指对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通过提供创业管理服务参与所投资企业的创业过程,因此,风险投资又称为创业投资。全美风险投资协会(NVCA)将风险投资定义为,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的一种权益性投资;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则更为宽泛,即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都可视为风险投资。

(二)风险投资与中小科技企业的耦合

查看全文

科技研发机构若干政策的意见

为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增强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竞争能力,鼓励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宁创办科技研发机构或设立科技研发分支机构,促进*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加快实现把*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科技研发基地、软件研发生产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目标,现就在宁设立科技研发机构制定如下政策意见。

一、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科技研发机构落户*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市(区、开发区、科技园区)、县外经贸、工商、民政等部门各自要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关登记手续;在科技研发机构注册过程中,有关政府部门实行行政管理“零收费”。

二、科技研发机构在本市辖区内进行的符合市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建设项目,市(区、开发区、科技园区)、县各级计划、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依法优先安排建设用地,优先为其办理立项、规划、登记、开工建设等手续。

三、市公安局对因工作需要出国(境)或前往边境地区的在宁科技研发机构中的内地公民,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因私出国护照;取消赴港澳商务的配额限制,办理3个月至1年多次有效的赴港澳商务签注;加快办理边境通行证。对在科技研发机构中工作的外国人和台湾省居民根据情况分别办理1至5年的多次签证(签注)和居留证(暂住签注),并根据有关规定,协同市教育局对其偕行家属的入出境、居留、子女入学等事宜提供帮助。

四、凡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的在宁科技研发机构,市科技局应及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予以享受国家及地方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其承接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市科技局优先立项,并给予科技经费扶持。

五、在宁科技研发机构聘用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海外留学人员,可享受“三优一免”政策,即享受本市有关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由市人事部门为其优先办理和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并免费托管在宁科技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的档案。

查看全文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由于其财务管理水平有限,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其在发展中遇到瓶颈。高新技术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创新与改革,以确保企业的高效与健康运作,使企业能不断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与创造能力,产生更好的收益。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分析了其目前在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和建议,以期能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和帮助。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

一、高新技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高新技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可以使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战略,加强各项指标预算、建立风险监控机制,有效规避风险的发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需要使用价值形式对经营全过程实施有效管理,将企业所有的经营过程和研发成果都合理的予以策划和控制,使企业的效益不断提高。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也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

二、新时期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形资产管理不到位。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科技研发能力上,实用新型、专利权、软件著作权等无形资产成为衡量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核心指标,然而我们国家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在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仅仅重视有形资产计量和管理,忽略无形资产的计量与管理,由于管理理念的缺失,其无法认识到无形资产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继而影响对自身的价值和未来盈利能力的判断。(二)对研发项目管理不重视。高新技术企业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研发项目管理过程。目前,部分企业研发项目主要是由职能部门在管理和运作,大多数项目负责人基本上不参与研发项目的管理,导致研发支出不合理,与单位业务特点相背离,项目实施过程中又缺乏有效的监督,研发成功的几率降低。究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研发项目的成功与否未与项目负责人的绩效挂钩,致使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三)研发人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我国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财务管理意识淡漠,缺乏对相关政策和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导致企业的相关指标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在开展研发项目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的激励制度不够完善,对研发管理工作未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相关研发人员对研究开发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制约了研发工作的有效开展。(四)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度较大。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需要大量资金保障。由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基本上都是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因此资金不足会阻碍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当高新技术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时,大多数情况下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资金筹资,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因此,一旦研发没有取得成功,那么企业就不能按要求偿还借款,银行可能会承担很大的坏账风险。所以,个别银行为了消除这种借贷风险会降低或者拒绝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贷款,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难度。(五)缺乏对科技人员有效的激励机制。高新技术企业应对科技人员以及辅助研发人员给予丰厚的奖励,提高其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使其能继续投入到新的科研工作当中,进而促使企业高速高质量发展。但在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其往往将更多的资金集中投入到科技产品研发上去,不重视对科技人员的激励,导致科技人员流动性增高。而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力量即为科技人员的技术支撑,假如科技人员流动性增高,必然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风险。

查看全文

科技创新风险补偿机制研讨

一、引言

科技企业或研发机构在研发、生产、销售或者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研发人员变动、经费不足、管理失误,或者技术变迁、市场变化等原因,会面临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研发中断、民事赔偿等各种各样的风险,这种风险就是科技风险。一般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一般的风险,包括一般的财产风险、一般的人员风险等;另一种是特殊的风险,包括关键设备的风险,关键研发人员的人身安全、流失等风险,研发中止风险,研发失败风险,高新技术产品责任风险,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风险等。科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对科技保险需求的必然性。

二、科技风险的保险需求

科技保险就是针对这些风险设计的一系列保险产品,我们根据科技风险的阶段性性来分析科技企业或科研机构对保险的需求。

1.按照科研开发的阶段分析研发阶段可能的保险需求包括关键技术开发保险、产品设计责任保险、高管人员以及关键研发人员保险、研发失败损失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高新技术企业信贷保证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研发中断保险;成果转化阶段的保险需求包括知识产权成果转让保险、知识产权抵押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营业中断保险;市场化阶段的保险需求包括公共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召回保险、利润损失保险。

2.根据保险的标的不同,保险的需求也不同保险标的为设备的保险需求:关键研发设备保险;保险标的为人员的保险需求: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的保险、董事会监事会高级人员职业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保险标的为产品和成果的保险需求:产品责任保险、知识产权质押保证保险;保险标的为财务和利润的保险需求:利润损失保险、贷款保证保险、应收账款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保险标的为信息系统的保险需求:网络保险。

查看全文

科研经费管理探讨

科技项目管理通常是指管理所有与科技项目有关的工作,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科技项目管理能够有效地利用企业各种科技资源,更快地促进科技项目的实现。科技项目是一种科技和创新相结合的活动,对于项目的成本需求、进程时间和项目质量都是很难把握的,所以说科技项目管理是一个很复杂、难以控制、综合性很强的工程。目前随着国际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家自主研发创新的主体,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家目前尽可能出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减轻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科技项目的开发成本,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热情,从而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

一、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由于科技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国家对于企业的科技项目投资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机制。尽管近几年国家对于企业的科技项目投资在逐年增加,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也在不断地增强,但还是跟不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科技经费的使用还是很分散,对于科技项目的建设还是不够专注。(二)科技经费管理缺乏制度。目前的科技经费管理缺少相应的制度,许多企业在科技经费上的管理还不够成熟,不能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各部门在科技经费管理方面缺乏沟通,没有制度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各部门不能相互协调,共同找出管理计划的不足之处,这就导致企业的科技经费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不够成熟,不能体现出管理之后的效果。(三)科技经费分配不合理。政府的科技经费投入不平均,尤其对于竞争力强的企业投资较多,这样不利于其他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各个企业的公平竞争。同时也会造成管理出现漏洞,经费的使用效率不高,也不利于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

(一)加强企业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认识。企业应该认识到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能够将科研经费用在合适的地方,目光放长远,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管理的作用,努力提高企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主动接受政府监督、管理。(二)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明确企业科研部门负责人以及科研项目负责人的职责,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管理,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的管理,两个部门要相互协调配合,共同监督科研项目的进度。财务部门进行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以及会计核算,科研部门监督和指导科研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合同书上的规定正确地使用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应主动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和检查,按照相关规定办好科研项目的各种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三)重视科研经费的预算。科研经费的预算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经费预算能够帮助企业申请到科研项目,同时也能加快科研项目的进程,简化科研经费的管理。所以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绝不能马虎。在进行科研项目申请时,项目负责人要在财务部门的帮助下对科研项目进行经费预算,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明确性。项目申请成功后,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相互配合,根据项目的经费预算向政府部门申请科研经费,并监督经费的使用,一旦发现经费使用不合理立即叫停改正,尽可能保证经费的使用效率。(四)加强科研经费转拨的管理。企业必须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严格控制科研经费转拨的行为。所有需要转拨的科研经费必须由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商议决定。申请科研经费转拨的申请人必须向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提高相关材料和合同,说明经费转拨的理由。(五)加强科研结余经费的管理。企业对于科研项目结束后的结余经费也要规范化。科研项目结束后,如果由剩余经费,应该由财务部门记录成结余经费,明确记录项目的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日后的用途。(六)建立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考核制度。要建立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考核制度,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考核评估,以此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和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含义及政策简析

查看全文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摘要:大数据与云计算全面应用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要创新。本文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支撑分析,查找其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一、引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属于科技型和中小企业的范畴。从表层含义来看要具备一定数量的研发人员、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并取得一定的科技资质;从深层含义来看必须有较多的创新实践。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制胜的法宝;反过来看发展又是进一步创新的基础,创新与发展相辅相成。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支撑分析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要从内部和外部两大视角来分析。(一)内部视角。1.企业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体是人,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开展创新,主要靠企业人。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团队的强与弱,直接决定着企业创新的成功与否及成效大小。所谓的企业人包含有研发人员和管理者。研发人员及技术团队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实际执行者和操盘手,研发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直接关联着创新绩效的好坏。管理者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领军人物,是企业的灵魂。具有创新能力的管理者才能改革企业管理模式和制度,建立一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2.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创新就需要消耗大量财力,而企业本身不能完全具备这些财力,因此,融资也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融资渠道也实现了逐步多元化,包括:银行信贷、债券融资、政策性融资等多种模式。这些融资模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创新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还不能完全系统地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二)外部视角。1.政策:科技型中小企业要进行创新发展,需要有相关的政策支持。政府的这些政策可涉及人才引进、融资、知识产权、税收优惠等各个方面。整个政策制度体系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后盾。2.市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不能脱离市场,要与市场紧密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果也需要得到市场的检验。市场反馈较好就说明创新的成功,反之,说明创新的失败。

查看全文

企业研发项目内审工作分析

摘要:研发项目内审是随科技发展过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专业性内审工作。研发项目由于其具备高风险的特点,研发项目内审能帮助其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完成研发项目目标,并服务企业总体战略发展目标的作用。2018年年报根据新财务报表格式披露要求,“研发费用”需要单独列示报表项目。“研发费用”从“管理费用”中单独列示,标志着研发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已经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凸显其对企业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对于研发项目内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也与日俱增。但是由于研发项目自身显著的特点,使得研发项目内审有别于其他传统的内审,研发项目内审即面临与传统内审所不一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要求研发项目内审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性能力和创新性能力。

关键词:研发项目;内审创新

内部审计设立之初主要为协助外部审计而展开,帮助收集资料、整理信息、提供账务、配合询问等辅助外部审计。伴随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发展,企业项目经营复杂程度的加剧及审计常态化的需求,审计逐步从辅助外部审计转变为企业的自行内部审计,从内部的财务内审发展为企业的各专项内审。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内审是伴随互联网科技发展孕育而生的一项专项内审。由于科技型企业的自身特点使得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内审面临其特有的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独有的应对策略。

1科技型企业特点及研发项目内审中的问题

科技型企业是指以研究开发为主,以创新为目的,最终形成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企业。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特点主要为技术性强,技术迭代速度快,产品成本主要集中为人力资源成本,大量数据库应用于项目及企业内部。1.1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产品技术性强。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产品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电子科技、生物医药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开发中。这些研发项目的技术性强,专业性强,通常非专业人员无法全面掌握及了解。即使在内审人员中有从事研究开发背景的人员,由于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产品所使用的技术差异性,都无法深入了解相关产品设计、研发流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研发项目内审工作如何有效推进,面临更强的技术性、专业性的要求。1.2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产品迭代速度快。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产品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某社交平台在2018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当前科技型研发项目产品的迭代速度以天为单位。对于如此之快速度迭代的研发项目产品,内审人员如何审核其效果及价值?有的研发产品可能内审人员对其评价体系都未构建好就已经被迭代或淘汰。研发项目内审数据模型的构建、模型对产品的适用性、模型的修正与内审评价追溯等都对研发项目内审的时间效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1.3人力资源成本为科技型企业主要成本。科技型企业由于其相对于传统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主要集中在产品的创新中,因而科技型企业其核心成本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成本——研发人员成本中。根据2017年调查报告:科技型服务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平均占比在40%。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产品作为高度人为创造性项目,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高达70%左右。这就使得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的内审工作有极大一部分为研发人员的工作绩效的审核。要量化审核这些工作绩效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要求,还需要更多的人事管理要求。1.4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内部数据量大。科技型企业研发项目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在企业内部充分利于其自身的优势建立了强大的数据库。不仅仅是研发部内部有数据库,财务部、产品部、设计部,甚至职能行政部、人事部都建立了各自独立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有的各自独立,有的相互联系运行,以支撑各部门工作目标的完成。同时,在科技型企业中各分公司、各子公司间还有相关数据库进行联系,这些横纵交错的数据库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数据库进行内审前评估、内审中查询、内审后分析都成为研发项目内审有效推进的关键。

2科技型技术企业研发项目内审应对的策略

查看全文

技术管理下高新技术论文

1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管理

1.1对研发活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项目立项后,各项目组按项目进度计划进行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的进展情况、研发经费的使用情况、项目组人员及变动情况等进行动态的跟踪管理,可定期举办科研项目例会,实行月报季报制度,对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给与解决,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列入国家级、省部级、地市(区)级科技开发项目计划内的研发,在研发任务完成后,企业科研管理部门应向有关科技管理机构申请鉴定;列入企业级的研发项目,在研发任务完成后,经项目负责人申请,所在部门审核后,由科研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对项目的开题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技术资料编制情况、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程度、成果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内容进行评议并结题。项目评议并结题后,项目组负责对研发的材料进行整理并将其存入档案馆。

1.2开展产学研合作

由于高企科研力量相对较薄弱,通过与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企业获得了人才、成果与技术的有力支撑,提高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促进了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市场份额地拓宽。高企应选择那些与本企业经营范围和科研项目对口的院校和科研机构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对象,建立合作的框架,在科研学术方面进行长期交流,加快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

1.3设立奖励机制

查看全文

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科技大会精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规范市级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的认定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发中心是企业中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科研开发实体或组织。

第三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研发中心。组建研发中心旨在强化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形成和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加速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技术支撑和优化运行机制。

第四条研发中心的主要任务

(一)为企业开发、组织攻关适销对路的技术产品;应用先进技术对企业的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对企业引进的技术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二)组织和运用国内外的技术及智力资源,开展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同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查看全文

高新技术税收政策探讨

摘要:项目研发是高新技术企业常见的活动,在企业经营中发生频繁较高。本文对现有高新技术企业有关政策解析,明确研发支出在税务处理中的归集、核算及备案管理等要求,通过对HC企业现状分析,并结合数据对企业的纳税影响,提出为落实加计扣除的适用政策,需在科研立项、人员说明、费用归集、成果转化等方面加以完善,以降低公司在纳税上的风险。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加计扣除;纳税处理

为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有效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尤其是对其中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为更好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切实解决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阶段的研发加计扣除税收政策沿革

研发费用政策实施从1996年算起,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6-2002年,要求研发费用年增幅不低于10%,程序上且经税务机关批准,主要政策有1996年的《关于促进企业投术进步有关税收政策通知》;第二个阶段是2003-2007年,文件取消了10%的规定,并将享受政策主体由国有企业延伸至所有工业企业。主要政策有2003年、2006年《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所得税优惠通知》等文件,同时取消了税务机关批准,改由企业自行申报扣除;第三个阶段是2008-2012年,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将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税收优惠以法律形式明确,同时为便于新旧税法的衔接,文件做出了详细而系统的规定,主要政策有2008年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办法及2009年企业所得税有关税务事项衔接的通知等;第四个阶段是2013年至今,为继续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促进企业进一步创新活动,放宽了企业税收优惠的活动及支出范围,并将研究开发支出加计扣除口径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支出归集口径的趋同,大幅减少了差异,明确了核算处理,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加计比率提高到75%;同时取消了企业到税务机关备案要求,进一步降低了享受税收政策的门槛。主要政策有2015年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通知及2017年国家税务总局第40号、2018年财税64号文件等。

二、HC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情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