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研发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06:41: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研发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研发管理

我国中小科技企业风险投资论文

一、国内外风险投资研究综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风险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对风险投资及其特征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也产生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不过,对中小科技企业研发阶段能否引入风险投资,以及风险投资能否多元化发展等问题还没有深入研究,以至于人们对风险投资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认为,风险投资模式可以变革,风险投资流程可以分阶段运行,风险投资还可以前移至企业研发阶段。同时,中小科技企业研发阶段还应当引入民间资本、国有大企业资金、外资及技术创新基金等多元化的资本来激活企业。

二、风险投资及其与中小科技企业的耦合

(一)风险投资的涵义

风险投资是指对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通过提供创业管理服务参与所投资企业的创业过程,因此,风险投资又称为创业投资。全美风险投资协会(NVCA)将风险投资定义为,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的一种权益性投资;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则更为宽泛,即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都可视为风险投资。

(二)风险投资与中小科技企业的耦合

查看全文

技术管理下高新技术论文

1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管理

1.1对研发活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项目立项后,各项目组按项目进度计划进行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的进展情况、研发经费的使用情况、项目组人员及变动情况等进行动态的跟踪管理,可定期举办科研项目例会,实行月报季报制度,对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给与解决,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列入国家级、省部级、地市(区)级科技开发项目计划内的研发,在研发任务完成后,企业科研管理部门应向有关科技管理机构申请鉴定;列入企业级的研发项目,在研发任务完成后,经项目负责人申请,所在部门审核后,由科研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对项目的开题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技术资料编制情况、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程度、成果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内容进行评议并结题。项目评议并结题后,项目组负责对研发的材料进行整理并将其存入档案馆。

1.2开展产学研合作

由于高企科研力量相对较薄弱,通过与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企业获得了人才、成果与技术的有力支撑,提高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促进了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市场份额地拓宽。高企应选择那些与本企业经营范围和科研项目对口的院校和科研机构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对象,建立合作的框架,在科研学术方面进行长期交流,加快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

1.3设立奖励机制

查看全文

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科技大会精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规范市级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的认定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发中心是企业中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科研开发实体或组织。

第三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研发中心。组建研发中心旨在强化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形成和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加速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技术支撑和优化运行机制。

第四条研发中心的主要任务

(一)为企业开发、组织攻关适销对路的技术产品;应用先进技术对企业的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对企业引进的技术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二)组织和运用国内外的技术及智力资源,开展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同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查看全文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由于其财务管理水平有限,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其在发展中遇到瓶颈。高新技术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创新与改革,以确保企业的高效与健康运作,使企业能不断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与创造能力,产生更好的收益。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分析了其目前在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和建议,以期能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和帮助。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

一、高新技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高新技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可以使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战略,加强各项指标预算、建立风险监控机制,有效规避风险的发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需要使用价值形式对经营全过程实施有效管理,将企业所有的经营过程和研发成果都合理的予以策划和控制,使企业的效益不断提高。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也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

二、新时期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形资产管理不到位。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科技研发能力上,实用新型、专利权、软件著作权等无形资产成为衡量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核心指标,然而我们国家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在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仅仅重视有形资产计量和管理,忽略无形资产的计量与管理,由于管理理念的缺失,其无法认识到无形资产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继而影响对自身的价值和未来盈利能力的判断。(二)对研发项目管理不重视。高新技术企业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研发项目管理过程。目前,部分企业研发项目主要是由职能部门在管理和运作,大多数项目负责人基本上不参与研发项目的管理,导致研发支出不合理,与单位业务特点相背离,项目实施过程中又缺乏有效的监督,研发成功的几率降低。究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研发项目的成功与否未与项目负责人的绩效挂钩,致使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三)研发人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我国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财务管理意识淡漠,缺乏对相关政策和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导致企业的相关指标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在开展研发项目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的激励制度不够完善,对研发管理工作未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相关研发人员对研究开发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制约了研发工作的有效开展。(四)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度较大。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需要大量资金保障。由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基本上都是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因此资金不足会阻碍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当高新技术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时,大多数情况下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资金筹资,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因此,一旦研发没有取得成功,那么企业就不能按要求偿还借款,银行可能会承担很大的坏账风险。所以,个别银行为了消除这种借贷风险会降低或者拒绝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贷款,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难度。(五)缺乏对科技人员有效的激励机制。高新技术企业应对科技人员以及辅助研发人员给予丰厚的奖励,提高其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使其能继续投入到新的科研工作当中,进而促使企业高速高质量发展。但在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其往往将更多的资金集中投入到科技产品研发上去,不重视对科技人员的激励,导致科技人员流动性增高。而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力量即为科技人员的技术支撑,假如科技人员流动性增高,必然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风险。

查看全文

电力行业高新技术维护策略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知识、人才密集的经济实体,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认定是一个动态过程。2016年1月,国家印发了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基础条件从旧办法的“三年一复审,六年一认定”变为新办法的“每三年就重新认定”,政策渐趋收紧,而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在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同时,也要履行在投入和创新等方面的义务,切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维护工作。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针对我国电力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维护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

关键词:电力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维护策略

国务院1991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授权原国家科委组织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并配套制定了财政、税收、金融、贸易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其后,根据形势发展,认定范围由国家高新区内扩展到国家高新区外,同时根据形势要求,不断修订、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也不断加大了优惠政策支持力度。2016年1月和6月,科技部、财务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相继颁发了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新办法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指引下,通过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和新税制优化产业结构的引导功能,进一步增强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以自主研发为核心的综合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发展,也进一步促进、引导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让企业真正享受到优惠政策。我国电力行业相关企业密切关注相关动态,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到更多的惠企政策。

1企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重要性

电力行业相关企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依法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给企业带来实惠,同时可以促进电力行业相关企业科技转型、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市场价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

2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维护现状及问题

查看全文

交通科技管理工作研究

1适应新形势、落实配套政策、强化管理方法

1.1明确发展规划

交通科技发展规划是明确未来一个时期交通科技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举措的重要载体。为了保证交通科技创新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在不同时期都会相应出台一系列的实施细则,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目标。科技管理工作必须紧跟发展规划的目标,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特点从管理角度出发,制订相关政策,实施科学管理。

1.2制订并落实相应的政策

科技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抓好配套的政策制订,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落实。制订各种管理政策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注重针对性。为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鼓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投身科技研发工作,我院制订了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对科研项目进行科研补贴,并增加了奖励措施,对获奖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专利、软件著作权等都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1.3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完善

查看全文

科技创新建设现状与前景展望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张家港市在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先后规划建设了国家火炬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锂电特色产业基地等一批产业载体,建成了沙洲湖科创园、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保税区科技创业园等一批创业载体,打造了沙钢钢铁研究院、清华大学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等一批省内有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到目前为止,产业载体方面,张家港市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个,省级科技产业园3个。创业载体方面,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孵化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家,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7家。创新平台方面,拥有省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省企业研究院1家,省重点实验室2家,省企业院士工作站12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家;同时,还有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18家,省外资研发机构19家。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有力地支撑了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2012年张家港市成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凤凰镇成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乡镇;2013年张家港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又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目前全市拥有创新创业载体面积90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从孵化器、加速器到产业园、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创新体系。载体支撑能力更加突出科技创新载体的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新产品开发、科技项目立项和专利申请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至2012年底,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集聚国家“千人计划”人才8名,江苏省“双创”人才16名,苏州“姑苏领军”人才24名,入驻企业179家,在孵企业总销售额达到16.4亿元。载体带动效应更加明显一方面争取到的上级科技条线对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的直接经费明显增加。近两年张家港市累计获得省级平台建设经费超过2000万元。另一方面依托科技创新载体的重大项目明显增多。2012年,张家港市依托省级以上科技载体,共申报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项目12项,争取省级以上项目经费3197万元。

二、主要做法

张家港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目标,围绕冶金、纺织、机电、化工、粮油食品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在产业基地、创业载体、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研发机构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推进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张家港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有力促进了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基地化、优势产业品牌化发展。围绕节能环保装备、精密机械及零部件、光电、再制造、机器人、新材料、动漫等新兴产业,加快集聚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加速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通过锂电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了国泰华荣、华盛化学、金帆电源等一批在全国锂电产业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集群,打造了从功能添加剂、电解液到锂离子电池、组件及电源管理系统再到新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2012年全市锂电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共建重大产学研合作载体,构筑科技创新高地张家港市政府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共建了8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需求,产业技术研究院规划建设了各类技术研发平台32个,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8家产业技术研究院现已完成总投入3亿元,其中研发设备投入7500万元,拥有研发与中试总面积4.7万平方米,已争取省级以上扶持经费1800万元,其中科技经费1100万元,人才经费700万元。创建企业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张家港市大力推进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一方面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科技研发活动;另一面支持企业集聚人才,申报各类科技项目。根据企业的不同规模与条件,鼓励建立相关的研发平台。在行业龙头企业中推进建设省级或苏州市级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等;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推进培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根据产业不同鼓励建立不同专业的苏州市级和张家港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于张家港市级、苏州市级、江苏省级企业研发平台,地方财政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30万元的经费支持。2012年对全市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的95家科技型企业的专题调研显示,95家企业共拥有各类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47个,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98件;引进两院院士17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7人,拥有或引进合作的博士277人、硕士578人。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支撑相关产业持续发展张家港市构建了企业孵化培育、技术转让、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拥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共有22家,其中省级4家,苏州市级11家,张家港市级7家。现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50余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专利事务所6家,会计师事务所20家,引进和建立风投、创投等科技金融机构27家,资金规模近40亿元,设立了3亿元的科技风险补偿基金。在建立有形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科技管理,保障各类载体规范有序运行一是先后出台了《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全市科技创新载体进行规划布局,加快载体建设步伐。二是根据上级科技部门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指南与地方经济的实际需求,组织相关单位和企业积极申报上级项目,对于批准建设的项目,按规定给予配套。三是优化科技创新载体实施管理。对重大创新创业载体,定期开展建设情况调研、督查与专题会议;对企业载体项目,按照规定实施中期自查与主管部门审核检查。

三、前景展望

尽管科技创新载体的承载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支撑作用日益显现,但是与企业创新、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张家港市科技创新载体的资源配置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建设格局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张家港市将在提升已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提高数量向提升质量效益转变。更加注重创业载体内的企业入驻孵化率、在孵企业产业化实现率和企业研发机构内的知识产权产出率、科技项目承担率。二是从全面推进向重点突破转变。更加注重打造一批显示度大的创新创业载体和有特色亮点的企业研发机构,寻求在某些产业节点上的重点突破。三是从载体项目培育申报向载体项目管理服务转变。更加注重对建成的各类创新平台的绩效考核管理,同时加快建设重点产业领域的共性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具体将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围绕区域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按照江苏省创新型县(市、区)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布局。在筹建省级高新区方面,加快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准备工作,力争2014年获批建设张家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方面,到2015年建成5家特色产业基地;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方面,到2015年,实现全市镇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全覆盖,创新创业载体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围绕人才团队引进,加快推进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围绕服务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需求,加快十大科技载体和八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步伐,做强承载功能,全力提升载体产出水平。加强全市科技载体建设定期会商,及时跟踪载体建设进度,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同时,切实强化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的发展方向定位、专业管理团队建设、专有孵化与转化场地配套和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机构等孵化功能建设,进一步营造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环境,提高载体管理水平和创业孵化能力。到2015年,全市科技创新载体集聚博士突破1000人,张家港市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突破400个,江苏省“双创”人才和苏州“姑苏领军”人才150名,自主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5名。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围绕全市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在平台项目申报、研发人才引进、政策支持方面实施集成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建好高水平研发载体。重点建设富瑞特装总部研究院、分布式能源研究院,飞翔新材料、海陆重工、爱康低碳技术、骏马橡胶骨架、长顺高分子材料、华盛能源、沙钢、永钢钢铁研究院等十大企业研发平台,努力将其培育为对行业技术水平提升有明显支撑作用的领军型研发机构,力争在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上实现历史性突破。到2015年,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达到32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

查看全文

科研经费管理探讨

科技项目管理通常是指管理所有与科技项目有关的工作,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科技项目管理能够有效地利用企业各种科技资源,更快地促进科技项目的实现。科技项目是一种科技和创新相结合的活动,对于项目的成本需求、进程时间和项目质量都是很难把握的,所以说科技项目管理是一个很复杂、难以控制、综合性很强的工程。目前随着国际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家自主研发创新的主体,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家目前尽可能出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减轻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科技项目的开发成本,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热情,从而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

一、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由于科技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国家对于企业的科技项目投资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机制。尽管近几年国家对于企业的科技项目投资在逐年增加,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也在不断地增强,但还是跟不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科技经费的使用还是很分散,对于科技项目的建设还是不够专注。(二)科技经费管理缺乏制度。目前的科技经费管理缺少相应的制度,许多企业在科技经费上的管理还不够成熟,不能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各部门在科技经费管理方面缺乏沟通,没有制度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各部门不能相互协调,共同找出管理计划的不足之处,这就导致企业的科技经费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不够成熟,不能体现出管理之后的效果。(三)科技经费分配不合理。政府的科技经费投入不平均,尤其对于竞争力强的企业投资较多,这样不利于其他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各个企业的公平竞争。同时也会造成管理出现漏洞,经费的使用效率不高,也不利于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

(一)加强企业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认识。企业应该认识到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能够将科研经费用在合适的地方,目光放长远,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管理的作用,努力提高企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主动接受政府监督、管理。(二)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明确企业科研部门负责人以及科研项目负责人的职责,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管理,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的管理,两个部门要相互协调配合,共同监督科研项目的进度。财务部门进行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以及会计核算,科研部门监督和指导科研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合同书上的规定正确地使用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应主动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和检查,按照相关规定办好科研项目的各种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三)重视科研经费的预算。科研经费的预算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经费预算能够帮助企业申请到科研项目,同时也能加快科研项目的进程,简化科研经费的管理。所以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绝不能马虎。在进行科研项目申请时,项目负责人要在财务部门的帮助下对科研项目进行经费预算,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明确性。项目申请成功后,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相互配合,根据项目的经费预算向政府部门申请科研经费,并监督经费的使用,一旦发现经费使用不合理立即叫停改正,尽可能保证经费的使用效率。(四)加强科研经费转拨的管理。企业必须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严格控制科研经费转拨的行为。所有需要转拨的科研经费必须由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商议决定。申请科研经费转拨的申请人必须向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提高相关材料和合同,说明经费转拨的理由。(五)加强科研结余经费的管理。企业对于科研项目结束后的结余经费也要规范化。科研项目结束后,如果由剩余经费,应该由财务部门记录成结余经费,明确记录项目的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日后的用途。(六)建立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考核制度。要建立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考核制度,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考核评估,以此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和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含义及政策简析

查看全文

科技研发机构若干政策的意见

为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增强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竞争能力,鼓励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宁创办科技研发机构或设立科技研发分支机构,促进*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加快实现把*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科技研发基地、软件研发生产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目标,现就在宁设立科技研发机构制定如下政策意见。

一、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科技研发机构落户*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市(区、开发区、科技园区)、县外经贸、工商、民政等部门各自要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关登记手续;在科技研发机构注册过程中,有关政府部门实行行政管理“零收费”。

二、科技研发机构在本市辖区内进行的符合市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建设项目,市(区、开发区、科技园区)、县各级计划、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依法优先安排建设用地,优先为其办理立项、规划、登记、开工建设等手续。

三、市公安局对因工作需要出国(境)或前往边境地区的在宁科技研发机构中的内地公民,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因私出国护照;取消赴港澳商务的配额限制,办理3个月至1年多次有效的赴港澳商务签注;加快办理边境通行证。对在科技研发机构中工作的外国人和台湾省居民根据情况分别办理1至5年的多次签证(签注)和居留证(暂住签注),并根据有关规定,协同市教育局对其偕行家属的入出境、居留、子女入学等事宜提供帮助。

四、凡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的在宁科技研发机构,市科技局应及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予以享受国家及地方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其承接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市科技局优先立项,并给予科技经费扶持。

五、在宁科技研发机构聘用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海外留学人员,可享受“三优一免”政策,即享受本市有关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由市人事部门为其优先办理和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并免费托管在宁科技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的档案。

查看全文

科技创新风险补偿机制研讨

一、引言

科技企业或研发机构在研发、生产、销售或者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研发人员变动、经费不足、管理失误,或者技术变迁、市场变化等原因,会面临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研发中断、民事赔偿等各种各样的风险,这种风险就是科技风险。一般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一般的风险,包括一般的财产风险、一般的人员风险等;另一种是特殊的风险,包括关键设备的风险,关键研发人员的人身安全、流失等风险,研发中止风险,研发失败风险,高新技术产品责任风险,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风险等。科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对科技保险需求的必然性。

二、科技风险的保险需求

科技保险就是针对这些风险设计的一系列保险产品,我们根据科技风险的阶段性性来分析科技企业或科研机构对保险的需求。

1.按照科研开发的阶段分析研发阶段可能的保险需求包括关键技术开发保险、产品设计责任保险、高管人员以及关键研发人员保险、研发失败损失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高新技术企业信贷保证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研发中断保险;成果转化阶段的保险需求包括知识产权成果转让保险、知识产权抵押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营业中断保险;市场化阶段的保险需求包括公共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召回保险、利润损失保险。

2.根据保险的标的不同,保险的需求也不同保险标的为设备的保险需求:关键研发设备保险;保险标的为人员的保险需求: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的保险、董事会监事会高级人员职业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保险标的为产品和成果的保险需求:产品责任保险、知识产权质押保证保险;保险标的为财务和利润的保险需求:利润损失保险、贷款保证保险、应收账款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保险标的为信息系统的保险需求:网络保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