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农业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22:02: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农业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农业管理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分析

摘要: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经济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逐渐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在此形势下,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应注重农业科技档案的合理运用,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促使农村经济能够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在农村经济中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途径进行深入思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农业科技档案实际应用中的潜在价值,为农村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基于此,该文就在农村经济中农业科技档案的有效管理展开论述,确保我国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技档案;农村经济;管理;潜在价值;发展状态

从多个角度对农村经济中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进行深入思考,有利于拓宽农村经济发展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科技档案的实际作用,促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应提高对农业科技档案的正确认识,结合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将这类档案有效地运用到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其良好的管理工作效率,为我国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农业科技档案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分析

农业科学研究活动及农业生产技术活动开展中会促进农业科技档案形成,实现了对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有效记录。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科技档案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1有利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当前形势下,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促使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借助农业科技的优势完成各种生产计划。而农业科技档案作为记录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能够为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采集与高效利用提供保障,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种需求。因此,需要落实农业科技档案建档工作,将档案中所包含的各种科技信息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农村生产力转化,不断提升农民整体的生活水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1.2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发展速度。为了对传统农业进行有效的改造,寻找其快速发展新出路,应注重全新生产要素引进,即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而农业科技档案中包含着丰富的科技信息,将这些科技信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利于拓宽农民的知识面,提升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知水平,促使农业科技发展速度能够逐渐加快,为农村经济发展给予科学指导,扩大其实际的服务范围。

2农村经济中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查看全文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思考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多,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管理好农业科技档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

一、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宣传,致使很多人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够重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认为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认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甚至有的单位连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都没有设立。部分档案管理部门在管理理念上存在偏差,将农业科技档案作为一种保管的对象,而没有将农业科技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来看待,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资金的投入也较少。这些思想观念上的不重视必然会影响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目前大部分农业科研单位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这使得一线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起来没有抓手,没有依据,对农业科技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如何收集、积累、整理、归档并不是十分清楚,无法规范地开展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导致农业科技档案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有些单位虽有制度,但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落实到行动中,也没有相关的收集、整理、利用等制度,使得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处于无序、混乱的状态,导致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三)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推进力度不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成为各行业普遍的发展趋势。但一些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导致缺乏必要的农业科技档案软硬件设备,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进展缓慢。就目前的农业科技档案来说,其存在形式主要是纸质,缺乏系统的电子信息,对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仍停留在手工立卷和保存的水平,管理模式上比较落后,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不高,很少使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管理农业科技档案,没有建立电子档案查询目录,这必然会增加农业科技档案检索、查阅的难度,降低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能力。

(四)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不如人意。农业科技档案与其他性质的档案一样具有记录、备查的作用,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但从目前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现状看,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是不如人意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长期存在重藏轻用、重建设轻服务的思想,工作人员只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农业科技档案档案的保存上,而忽视了对农业科技档案档案的开发利用,根本不想或很少去想如何开发利用,使大量的农业科技档案得不到有效开发使用,许多农业科技档案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查看全文

国外农业科技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综合分析美国、法国、以色列、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家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建设经验,具体概括为完善的组织管理网络体系,稳定有序的投入保障机制,科学合理的顶层管理机制和严格规范的项目评估体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科学有效的新型评价机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成果快速转化机制,专业化的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等是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制度建设的关键所在。以期为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经验;启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引领。农业科学技术必须从后台走向前台,从有所担当走向全面担当,从单纯支撑农业发展变成支撑并引领农业发展[1]。为此,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和体系建设步伐,必将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但当前农业科研项目与生产实际脱节、农业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率偏低、农业科研投入不足且主体偏少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偏弱等一系列问题仍制约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2]。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文)(简称“国发11号文”)和《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文),对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及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在此背景下,田晓琴等[3]结合农业科技管理政策和实践,综合分析了…“国发…11号文”亮点和关键点,并提出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突破点。国内众多学者分析了欧美、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和创新体系的特点经验,并总结了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和创新体系的现实困境和优化方向[4-7]。在新形势下,在即将进入…“十四五”…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凝练学科方向,制定应对措施,是当前科技管理专业机构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立足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同时,作者所依托的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长期从事农业科技管理工作,具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扎实的工作基础,作为国家第一批遴选的项目管理专业机构,承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具体项目管理工作。在国家大力推进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建成“结构合理、职责明确、管理专业、独立运转、高效规范”的专业化管理机构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其农业科技管理与创新体系建设机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进行梳理,分析其共性特征与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创新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完善和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1国外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经验

虽然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国情及农业资源条件,例如欧美国家的农业科技发展具有市场导向下科技创新的竞争性、需求导向下科技创新的公益性和增长导向下科技创新的宏观战略性特点[8]。市场力量是促进包括科技在内的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政府起次要作用。日本和韩国的科技体制是集中协调型的,即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资源配置呈现“官民分立”和“部门分割”的架构[8]。但比较与分析发现,各国的农业科技管理及创新体系建设仍具有较强的共性特征包括以政府支持为主体的多元化经费来源体系,良好制度与政策以及法律等软环境的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和良好的组织管理体系等[9]。1.1完善的组织管理网络体系。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之所以能够有效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完善的组织管理网络体系。以美国为例,在其100多年的发展探索过程中,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逐渐形成了由农业科研体系(国立、州立和私立的研究机构)、农业教育体系(涉农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和公立农学院)及农业推广体系(农业部推广局、州立大学农学院、县推广站)三部分构成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10]。美国农业部是集中管理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的唯一政府部门[11],其机构和职能随着美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和调整,在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职能幅度之宽广和功能之综合可以用“从田间到餐桌”来反映。与职能相匹配,在内部机构设置、职位设立等方面,美国则根据1994年“作物保险和农业部重组法案”来进行。其中,在部领导的配置上,设部长1人,常务副部长1人,副部长7人和助理部长2人;在职能司局的设置上,包括行政监管部门(6个独立办公室,直接在部长和常务副部长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与行政支持部门(2类行政支持部门,分别由两位助理部长负责);其他7大业务部门(自然资源与环境、农场和海外农业服务、农村发展、食品营养和消费者服务、食品安全、农业教育与科研、市场营销)则分别由7位副部长担纲,每个业务部门分别由一到几个业务局构成,共有19个业务局。在上层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形成了政府内和政府外的科研管理机制,其中政府内部的科研项目主要由美国农业部下属的农业研究局(ARS)承担,政府外的科研推广项目主要由各州的公立农学院(即赠地大学)及其56个州农业实验站承担,并由2008年调整成立的食品与农业研究院(NIFA)协调管理,加上私人机构的研究,构建了基础和公益性研究、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以及市场私人性科技产品的相互衔接的网络体系。美国完善的农业科研管理体系形成了较高的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等运行效率,从而成为当今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12],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已达8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80%[11,13]。1.2稳定有序的投入保障机制。稳定有序的投入保障机制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得以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无论农业自然资源是否丰富,环境条件是否优越,稳定有序的投入保障是各国政府在推进农业科技发展方面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农业资源环境条件极差的以色列,其大部分土地为沙漠,可耕土地不到20%,但其农产品生产却能在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下,还出口到欧洲,甚至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14]。缘由就在于其强大的资金投入及较高的投入效率所形成的大量的科技成果。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就高达96%,在整个世界实属少见[15]。政府每年拿出农业总产值的3%作为农业科研经费,总额高达上亿美元,其中50%用于公益性研究机构国家农业研究组织(ARO)的以基础性研究为主导的研发活动,另外50%与其他研究基金合并成为以市场化和应用研究为主要目标的“竞争性基金”。在“竞争性基金”的配置结构上,75%左右的经费用于应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仅占竞争性基金10%左右,15%左右的经费用于农业科研成果的开发与推广。而在自然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巴西,政府亦通过强大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实现了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推广机构、教育机构等所组成创新体系的高效协调运转,促成了农牧业生产与出口大国地位的形成。近十年来巴西农产品出口增长率年均达18.6%,高于美国与欧盟的增速,更有学者预测[16],若按照这一速度发展,10年后巴西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巴西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主要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两级构成,其中联邦政府的投入主要用于国际农业科研项目、农业科研机构与科研院校的经费开支,约占联邦政府开支的15%;州政府的投入主要用于农业科研成果的开发、应用与推广,约占州政府开支的2%[16]。1.3科学合理的顶层管理机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农业科技管理与创新体系建设都具有自我特色,但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方面却具有共性。为了保障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顺畅运转,在农业管理机制的设计上,需要强调主导机构的运行效率,因为它将对整个体系的运行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农业科技管理与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许多国家非常注重顶层设计的重要性[17]。在法国,其农业科技研究工作主要由农业部与科技部组织实施,尤其是对建立于1946年的作为农业领域中唯一从事科学研究机构——法国农业科学院(INRA),给予了倾斜性的支持。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由农业科学院、农业部与科学研究部共同组成的理事会管理体制,共同讨论和确定农业科研领域的重大问题及研发方向。农业科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经过长期努力,已经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转移技术、完整植株再生技术、生物固氮等种植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家畜遗传改良、22繁殖,畜禽饲养与营养,畜禽疫病防治研究等畜牧业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成为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机构之一[18]。在日本,隶属于农林水产省的农林水产技术协会(AFFRC),主导着全国农业科研的重大活动,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农业科研的基本目标与基本事项,联络及协调研发机构与管理部门,考察研究开发活动研究现状及成果,资助地方政府或私营部门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等[8]。农林水产技术协会的主要决策者由1位主席与6名成员构成,均由农林水产省部长直接任命。其主要机构包括行政部(协调办公室)。政策研究规划部(生物技术安全办公室)、研究推广部(商业学术合作办公室)、国际研究部等。各个部门虽职能不同,但相互关联、协同合作,促使农林水产技术协会高效运转,在农业科研质量保证与高度确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农林水产技术协会有权制定一些促进农、林、渔业研发项目的基本规则或法则,这些规则和法令适用于农林水产省管辖下的所有农业科技研发部门。在韩国,《农村振兴法》的颁布促成了农村振兴厅的成立,同时也明确了农村振兴厅的职能,后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确立了由农村振兴厅统一管理与协调的科研、教育与推广的农业科研管理的体制机制,具有集行政、科研、推广、教育于一体的系统职能。农村振兴厅的组织机构包括3个行政管理局、1个后勤科室与8个科研院所,同时在地方设有相应的科研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统一管理与指导全国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的研发活动,并统一组织将已研发的农业科技推广至农村,培养专门农户并指导其改善农村生活[19]。这种从项目的研发到最终技术推广的一体化做法,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户收益增加发挥了重要作用,颇受基层农户的认可及欢迎。在印度,农业部下设的农业研究理事会(ICAR),承担着全国的农业科研协调与指导职能,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于一体的机构之一。下设99个国家级研究机构,几乎承担了印度全部重要的农业科研计划与项目,也培养了大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9]。农业研究理事会的主席由农业部长兼任,副主席由各联邦农业部长兼任,其成员主要涉及知名科学家、部分研究所所长与农业大学副校长、财政部经费司与计划部农业司的负责人等[20]。其下设综合委员会与管理委员会,综合委员会是农业研究理事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委员会是农业研究理事会的主要决策机构,主要负责制订农业研究理事会的发展方针、审查及考核科研项目、审批财政预算等[20]。在这种具有较大集成管理体制的运行下,印度的农业科研水平也处于不断上升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不错的研发效果。1.4严格规范的项目评估体系。严格有效的项目管理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对规范科技项目活动和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具有重要的督导作用。其中严格规范的项目评估机制与评估体系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各个国家非常重视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美国,科研项目主要由国家项目办公室(ONP)协调管理,既有前期的设立评估,也有实施后期的效果评估。在项目设立方面,经过论证确立的研究选题、方向领域和相关指南会在ARS网站上公布,然后经过层层环节,最终完成项目的申请与实施周期。如在项目指南及研究领域确立环节,国家项目办公室与多学科交叉组织团队(NPT)合作,向科学家、股东、合作伙伴与客户描述并定义项目的范围与内容。然后,多学科交叉组织团队与核心科学家共同组织国家项目研讨会来确定主要研究议题及重点。在此基础上,多学科交叉组织团队与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界定国家项目的具体研究内容,并为每个项目量身制定一个详细的“5年计划”。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项目执行的需要,结合“5年计划”,对项目进行修正;然后,科学质量审查办公室(OSQP)对项目进行严格的同行评议,通过评议后的项目,按照研究计划进入实施环节。多学科交叉组织团队与区域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实施进行持续的监管,若有需要,将会对项目进行额外的审查。此外,项目负责人需每年向多学科交叉组织团队提交项目汇报,并由多学科交叉组织团队归纳总结并提交每个NP的主要贡献与成就。项目实施期限结束后,便进入项目评估环节,多学科交叉组织团队将开展项目回顾性评价工作,并重新评估国家项目的范围,然后开始筹备下一个5年计划。这一严格的论证、评审、实施和评估系统,有效确保了项目具体目标与政府科研预期目标的达成和耦合。在以色列,农业科技管理的执行机构是农业部的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办公室具体并实质性地参与整个项目周期的管理工作。各个研究组织依据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拟定并的项目申请指南,递交项目申请书,由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汇总并交至部际科技委员会审批;立项后,各项目负责人每年均要向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提交年度报告;无论项目成功与否,整个项目期间,均有一套全程、动态的评估制度,用以评估项目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在韩国,根据国家现实农业生产的需要以及相关研究规划,农村振兴厅制定具体项目指南并对外公布。一般而言,经常性项目由直属研究院所设计,课题申报实行个人申报负责制;在项目申报书汇总、分类后,由农村振兴厅组织召开分专业项目协调会议,以保持协调平衡;项目协调之后,将经过两次审议,并最终由农村振兴厅编制并颁发项目计划书;项目评价一般一年两次,包括中间(阶段性)评价与最终评价[21]。这种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研究有序开展和为下年度农业政策的制定、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

2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查看全文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以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为重点进行分析,以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为依据,从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现状、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对策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对策,为全面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现状;对策分析

农业科技档案是当前农业技术进步的见证,在农业技术的发展中,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已经成为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依据,但在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本文主要以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为重点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现状

(一)管理逐渐规范化。随着相关部门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逐渐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在地区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中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确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管理,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信息的效率,有效保障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中能够更加规范化。(二)管理任务繁重。农机科技不断进步,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国家对农业科技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农业技术提升相关的科技档案就随着增加,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也随着增加。国家在农业科技上的投入增加,提高对农业技术研究的支持,国际互动频繁,农业实验基地扩大,这些举措在实施的过程中都会增加档案管理的工作量。(三)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得不到地方的相关扶持,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导致农业档案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无法有效提高。在农业档案管理工作中,没有同其他部门的工作平等待遇,大部分领导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不准,忽略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工作的重要性,降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提升。

二、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对策

查看全文

农业科技创新管理论文

摘要阐明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总结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查看全文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问题及策略

农业科技档案作为真实记录农业科技研究活动的历史凭证,在农业科研活动中具有重要保存价值,在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管理质量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与现代科研管理中的其他管理内容紧密联系,其管理内容涉及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设备及科研数据等,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1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归档重要性认识不足。农业科研院所整体发展规划与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脱离是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农业科研单位领导及研究人员将工作精力集中于科研项目研究、立项结项及成果转化应用上,忽视了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另外,档案管理专门人才的缺失也制约着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1.2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职责较多,不仅需要完成基本的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中,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缺乏足够的认知。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并不仅仅局限于服务科研,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充分履行管理与服务的职能,只有一级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基层工作人员,才能有效的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进而提升工作效率。1.3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尽管当前通过采用“双套制”归档,提高了档案资源管理的安全性和可利用性,但是深度开发档案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的突破口。如何将现代信息化技术与档案资源利用相结合,充分挖掘档案资源的可利用性和潜在价值,这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1.4缺乏有效的奖励及管理机制。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所创造的价值很容易被忽视,导致农业科研组在申报奖励时,往往没有考虑到其产生的价值,导致档案工作管理人员的存在感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另外,许多农业科研院所对于研究人员的绩效考核仅涉及到科研及课题相关工作,归档工作的要求不能落实到位,人员归档工作管理力度不大,导致归档工作的效率较低。

2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2.1树立正确的工作意识。第一,农业科研院所必须结合社会环境及其自身发展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发展规划,以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个人发展为重点,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从而为科研院所的长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第二,分管领导应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分管领导应积极引导档案管理人员完成档案整理及利用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认同感。第三,加大档案规章制度的宣传和落实,更新工作理念。管理人员必须按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推动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2.2加强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业科研单位创新能力提升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第一,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当前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加强与其他管理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进而提升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第二,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管理时,必须要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及工作考核标准,对于档案内容、档案标准及工作任务指标量等必须要进行精细核查,切实落实农业科技成果资料的归档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2.3加大档案资源的开发力度。第一,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建立健全档案资源数据库,以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帮助农业科研院所建立统一开放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共享平台,进而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第二,深度挖掘分析档案数据,提升科研档案管理中的创新服务职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度挖掘档案资料,为科研项目的进展及评价考核等工作提供相关支撑数据,也有利于提升工作决策的科学性。2.4建立健全奖惩机制。第一,以公平公正为核心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个人发展与科研院所的长期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共同发展。第二,细化考核指标,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全要素、全环节管理,将工作职责细化到每位工作人员。

作者:孟彦红 单位:灵寿县农广校

查看全文

农业科技人才管理平台的思考

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信息平台开发思路与意义

要实现富民强省和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加速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2]。针对湖南省全面建设新农村和富民强省的需求,有必要建设一支专业结构合理、高水平、高效能且规模宏大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并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管理和信息服务,迫切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信息平台是运用现代科技传播手段,以信息网站、资源中心、转移中心、辐射中心、服务大厅、创新驿站和服务直通车等条件建设为载体,以科研院所、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人才信息为基础,通过建立功能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信息资源集聚平台、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和科技专家咨询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共享、农业科技资料与知识共享,建立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和企业与农业科技人才合作的平台,通过检索、预定、咨询、指导等服务形式,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资源与企业、产业和农村需求的有效对接,从而构建基于服务企业自主创新、产业集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信息、市场、知识、技术、人才和管理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模式[3]。通过系统开发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信息平台及构建高效人才信息资源库的研究与实践,加快现代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工作者服务农村的模式,提高农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实施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素质高的、专业对口的技术人才,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人才惠民、人才富农、人才兴村,同时还将产生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利用农业科技人才掌握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湖南区域经济增长,加快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构建高效人才信息资源库,对提升农民素质、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促进湖南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富民强省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

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信息平台开发研究

必须把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公益事业,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人才,利用市场手段激励人才,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开发,做到制度优先创新、结构优先调整、资源优先开发、投资优先保证。一要统筹城乡农业科技人才发展,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科技人才,吸引城市的农业科技人才到农村去创业兴业;二要统筹区域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强对贫困劳动力的培训;三要统筹农业科技人才梯队建设,提高现有农业科技人才的能力和水平,激活农业科技人才存量,扩大农业科技人才总量;四要统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各环节,实现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等各项工作相衔接。要充分尊重各地各部门的实际,既要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总体要求,又要为地方出台配套政策留下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情况,确定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重点和具体政策措施;支持他们大胆探索,创新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丰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面向农业生产一线和农业科技前沿,要注重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着眼于农业经济发展中长期目标,健全农业科技人才开发体系;着眼于引领农业科技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着眼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科技人才结构;着眼于解决农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升农业科技人才素质。要根据湖南省农业科技人才的资源优势,构建全省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建立一支专业结构合理、高水平、高效能的创新型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形成人才资源库;构建覆盖全省、内容丰富、更新及时的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信息平台;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自主研发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大湖南农业改革创新力度,优化农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近9亿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年限平均不足7年。其中在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1.6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07%,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约占40.31%,系统接受过农业技术教育及培训的不到5%,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更是风毛麟角[1]。湖南是农业大省,素有“鱼米之乡”美称,建设新农村,实现富民强省,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显得十分重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高等农业教育,因此,必须以高等农业院校为骨干,充分调动和运用各种农业教育力量,打造一支由农业科研人才、技术推广人才、科技管理人才、企业家和农民科技骨干组成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首先,要努力创造“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管理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放宽农业科技人才政策,要把招商引资与招商引人、招商引智有机结合起来,多方面鼓励各类人才来湖南创业、来湖南发展。其次,要确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积极完善适合全省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第三,要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特别是要为年轻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的机会,建立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一套较完善、高质量、高水平和高效能的农业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库,并研究建立引进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服务工作体系和制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要从教育源头抓起,加强素质教育。要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在注重使用现有高素质人才的同时,着力加大使用和培养年轻农业科技人员力度,大规模、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在职农业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快建立开放式、自主性、网络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使农业科技人员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素质和能力。农业科技人员必须以超前的意识、敏锐的思维,把握市场导向,做出准确的预测和综合分析,并把研究出的科研成果及时推向农业和农村市场,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热点问题,促进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的发展,培养和锻炼农业科研队伍,造就一批博学多才的农业科技专家和一批学术造诣深、适应当前市场变化的高素质人才。还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运用选招、引进、聘用等方式,逐步改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与年龄结构,重点引进拥有专业技术、专利和才能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制定鼓励和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积极性、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作用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真正做到凭本事、凭贡献获得奖励。一是要建立发挥农业科技人才作用的督促机制,对农业科技人才待遇从优,工作从严,鼓励他们学以致用、发挥作用。二是要改善农业科技人员各项待遇,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农业科技工作。三是要建立健全鼓励农业科技人才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分配制度,坚持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政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给予重奖,真正形成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大小的激励机制。员进行科研活动,奖励有农将成果与薪金挂钩。企业要不达到占销售额的5%以上[4]。为转化和引进技术的再开发,必金,实行农业科技人才项目负础设施建设,重视农业科技案、农业科技信息体系建设,训、咨询、成果展览中心,为良好的平台。建设现代化的湖南农业科网技术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技人才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科技知识与资料共享,建立农统与企业的合作平台,加快现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式,提高农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包仓库、数据挖掘、第二代互联专家系统等先进技术,构建起科技人才管理信息平台,全面和群体的各种基本信息、专效、继续教育情况等,使农业化轨道,提升管理水平与效率化建设服务。

本文作者:伍茂戎黄杜娟工作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查看全文

农业科技创新档案管理研究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生产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而科技水平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农业科学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的引领。农业科研档案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农业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文件材料的总称[2]。它完整地记录了农业科研人员课题申报、科研准备、试验研究、结题鉴定、推广应用等阶段的情况,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具有潜在的和现实的应用价值。如何管理好农业科技档案,充分挖掘和利用其价值,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水平的体现,对农业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农业科研档案的价值和在科技创新中的意义

1.1有利于科研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农业科研档案完整地记录了农业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中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情况,其研究成果通常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集合产生的,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同时也从某些方面记录了农业科研活动中存在和发现的一些不足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技术和方法。总结、分析农业科研档案中潜在的这些科技价值,可为农业科研人员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有利于科研手段和方法的创新。1.2有利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学科强项。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以此推动科学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前人的科研成果资料往往记录于农业科研档案中,通过对前人科研成果的统计分析,分门别类,尤其是对学科和专业进行分类归纳和统计分析,可系统地了解本单位多年来在哪些学科、哪些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科研优势,哪些学科或专业是弱势,以便整合优势学科和专业,扬长避短,在优势学科研究方向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同时,加强和重视弱势学科建设,弥补短板,促进学科平衡发展。1.3有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农业科研档案在记录科研活动取得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必然会对科研活动过程中阻碍科学研究取得进展的各种约束条件如环境因素、理论和技术支撑不足、学术水平和人才限制、资金缺乏等进行概述和分析,归纳、统计和分析既往农业科研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可以避免或少走弯路。1.4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投入,也可以抑制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分析农业科研档案中科研人员的课题和项目研究情况,可以系统地了解他们已开展过的研究和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比较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科研人员的研究情况,及时发现他们开展的研究项目是否雷同或属于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投入,并给予提示和警示,同时也可以预防和发现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2]。1.5启发新思路,开拓新视野。对自己和他人已开展的研究思路、手段和方法进行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总结,可以从中挖掘和提炼出新的思路、研究新的科研手段和方法,结合当今农业科技发展状况和国家、地方农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新的科学研究,以服务于国家农业发展战略。

2现阶段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不利于服务科技创新的状况

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有查阅、利用科研档案要求却忽视其归档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领导重视不够,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及归档制度执行不力,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管理难度大,服务形式被动,档案利用效率低,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不利于服务于科技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农业科研档案归档材料质量不高,影响了档案的开发利用价值。农业科研单位通常以科研工作为重,“档案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起来抱佛脚”为常态,对档案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认识不够,对视为辅助工作的档案管理不够重视。虽然制定了归档制度,但没有配套保证归档质量的奖惩措施,没有将科研档案归档质量纳入科研项目负责人年终考核,造成科研人员长期将研究资料搁置身边,科研原始数据据为己有,缺少研究过程中相关原始记录,文件材料缺少需要签字盖章的原件,人为造成档案核心资料缺失;还有的立卷档案封面标题表述不清,项目名称、起止时间没有标注。这极大地降低或失去了档案作为凭证的利用价值,也加大了检索利用的难度,影响了后续科研人员对项目档案精髓的挖掘和对前人经验、智慧的总结。2.2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综合素质不高。许多农业科研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都由综合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承担,学历、专业、年龄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且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始终处于幕后的默默奉献的地位,难以吸引人才,造成从档人员更换不断,档案队伍极不稳定。由于队伍不稳定,一些从业人员对档案理论和业务知识技能掌握不够,极大地影响了各单位档案工作的开展。另外,缺乏既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又有农业科研专业背景,还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使得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没有人才基础,不能与时俱进跟上现代档案管理的步伐。2.3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低。由于农业科研单位投入档案管理的经费有限,致使档案硬件设施设备不完备、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应用和更新不及时,档案存储主要还是采用纸质材料库存的形式,档案载体单一,有的单位甚至没配备电脑,只有几个档案柜,资料整理、分类、摆放都不规范,查找检索极不方便;缺乏针对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实际需要设计的专门软件和网络平台,有的单位局域网建设都没考虑档案管理的要求,即使有也只是日常发文收文归档,没有从科研档案管理实际需求出发。再加上档案数字化人才短缺,认识不足,多数单位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工作进展缓慢。

3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建议

查看全文

农业院校科技管理工作强化思路

1把握科技工作发展的基本要求与重点

1.1在发展战略上,加快转变科技发展方式

近年来,湖南农业大学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科技发展总体上还是属于规模驱动型的外延式发展,高层次的人才团队、高水平的创新平台、高级别的科研课题不多,特别是高档次的论文专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等反映科技发展的内涵性指标与先进兄弟院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科技创新还不能全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要实现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科技发展方式是必然选择。一是加快实现科技发展从以量的扩张为主向规模增长与质量提升联动转变,更加注重创新内涵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快实现从单一学科到学科交叉融合的转变,更加关注通过学科交叉产生新兴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通过综合、交叉、创新,形成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群,培育重大科研成果;三是加快实现从数字提升到品牌声誉提升的转变,更加关注学科声誉、团队声誉以及创新品牌与影响力。

1.2在发展道路上,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湖南农业大学作为省属农业高校,要加快科技发展,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通过打造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特色创新品牌,湖南农业大学站在国内外研究领域的创新前沿,并由此孕育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级创新人才和团队、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及其重要科技成果。要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一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支持各学院、各学科制定体现不同学科特点的差异化的内涵发展路线图,实现从同质化到特色化、差异化的转变,构建特色学科群;二是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立足自身基础与条件,以产业链上的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难题为核心,不断凝练学科特色研究方向,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地位和重要影响的特色创新品牌;三是加强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培育新兴的特色学科方向,以优势培植特色,以特色强化优势,相互促进,带动和提升学校其他学科和研究领域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

1.3在创新组织方式上,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查看全文

农业科技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一、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

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是依据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各项农业技术活动进行组织和策划,以求在时间和经济上最合理、最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农业技术发展目标。它是现代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功效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实行的是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把业中的资金强制性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在工业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现代工业在城市迅速扩张。而相比较而言,农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整体徘徊不觚,发展艰难。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了科研院所的组建,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农业科技专利成果交易。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除了对国家政策的需求外,关键要靠农业科技的支持。然而由于一些体制不健全的客观因素制约,使得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经济总体不相适应。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不明晰。现代农业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把传统农业的旧“四靠”转变为一靠科技、二靠人才、三靠投入、四靠管理的新‘四靠”。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科技的管理主体是以各级政府纵向调控和直接领导为主,农业科技管理机构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直没有在法律上得到应有尊重。同时,一部分农业科技投资主体和收益地位不明晰,产权关系不明确,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积极性,没有产生出应有的效益,也严重制约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政府的行政指令为转移,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管理者遵循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在制度化的前提下也应该赋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以一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农业。二是地方农业科技管理资金匮乏。国家每年都会在财政预算中拿出相当部分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的改革和完善,同时也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投入部分财政资金以支持本地农业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而地方自留可支配财政资金并不多,所以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大量资金投入效果并不明显、对GDP增长贡献不高、且见效期长的农业科技的热情自然不高,也就造成了一些具备发展高新农业的地方因缺乏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而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三足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采用高新成果缺乏热情。农民是农业关系的主体要素,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而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基本还是由政府主导和垄断,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宣传缺乏力度,加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交易体制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同时,由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偏低、经营规模小、收益低,对采用高科技的热情商。是农业总体的机械化水平不高,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唰时也影响『.农业科技的研发和转化,我国农业机械化低水平层面运转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业新技术规模效应的发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含量的高低是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减少损耗、提高效益、占领市场的关键,因此提高科技的研发速度,改革传统的科技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科技发展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做出再瞻性的部署,打破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的立法和执法,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重奖取得重大成果转化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公共资源保障机制,完善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同时,必须将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层面,把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看成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和维持农业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不仅是农业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在要求。国家农业、科技主管部门和地方都要从长远出发,对业科技工作做出合理规范,形成三个层次力量最优配置,为我转型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二)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至今我国在这方面尚无满意答案的现实难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涉及到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宏观看,科技成果转化是由科技给、转化、需求和科技环境系统等构成的大系统,其运行要求立、健全相关的动力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等。微观看,科技成果的转化包括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工业性实验、工厂化生产等环节。因此,必须规范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和成果转化衔接体系,实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地方的科技联姻,动员各类农科教研机构和私营企业参与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的研发必须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运作,以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契机,而且科技成果也只有在转化为产力时,才能为社会增加更多价值。企业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引进,成为创新的主体和技术推广的载体。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农民要形成密切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优良品种推广的生产基地,有效发挥科技辐射、带动效应。2003年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与连云港市共同发起的“百名教授科技兴百村小康工程”活动(简“兴百村活动”)已初见成效,该活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科研院校与农村的直接联系,避免了中间环节所产生的烦琐程序、信息中转误差和资源丢失现象,实现了事业单位职能和服务型观念转变,而且农民也可以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地反馈给专家,力求把问题解决在最先发现环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