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质量建设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01:58: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课程质量建设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课程质量建设管理

高职高专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管理研究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是学校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设置与管理对提升院校的综合实力和知名度有很大的作用。本文结合高职高专《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教学,探索了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管理机制的科学管理与有效实践的过程。

关键词: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管理机制;建设与实践

所谓“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部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等的一系列政策。强调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重点抓好“建设计划、教学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和有效评价机制”等方面。高职高职院校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要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从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入手进行选题,周密组织加强研究,着眼提高质量,建立精品课程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调动精品课程建设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精品课程评价多元化发展。完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的目标应包含激励学生乐于参加企业活动,增强学生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着重要求学生学会交流和展示。下面就以高职院校《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为例来探讨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实践。

一、精品课程的选题及目标设定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中最重要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将技术与商务融合将传统与网络对接的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现有的课程教学一般偏重理论知识体系的传授,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上相对薄弱。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计,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前后贯通的系列技能训练为依托,将网络营销业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期取得最优的人才培养效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商务信息的搜集、整理;会进行营销平台的策划与建设;会利用不同的互联网工具和营销方法进行网络策划推广和网络促销;会利用即时沟通工具进行在线洽谈和客户服务,能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网上创业。[1]选择<网络营销>课程为精品课程经历了课程申请,所在系部进行初审并推荐,教务处组织人员审核,学院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公示评审结果,院长办公会议审批等过程。精品课程的选择就是要整合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打造学院品牌专业及课程,提升学院的教学实力、知名度。同时也可促进广大教职工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相应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实践

查看全文

一体化教学质量管理探索

[摘要]依据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及其组织运行特点,探索实践了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质量管理,并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诊改背景下一体化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质量管理;实践

2006年以来,在教育部16号文件指导下,高职院校在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伴随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不断推广应用,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质量管理研究却寥寥无几。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者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一、一体化教学模式及其组织运行特点一体化教学模式最早由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提出,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媒介”。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以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将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与技能训练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和实习工厂车间一体化配置,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活动程序”,主要涉及教师、学生、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教师是这一教学模式的主导,学生是这一教学模式的主体。其教学组织运行一般采用6个步骤,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是完成一个工作任务的完整过程。一体化教学主要采用注重学生“过程学习”的方法,通常有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文教学法等。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质量管理实践

查看全文

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教育改革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还未完全确立。体现在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观念、目标定位、专业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还遗存过去专科教育的痕迹,对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思路、教学规律、人才培养模式等关键问题尚未透彻理解和深刻把握,对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及专业的路径和方法还处于摸索之中,对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行动才刚刚起步。国贸专业的应用型本科建设,大多依照20世纪90年代的专业目标进行设计,只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补,对专业面对的行业(企业)缺乏针对性,还没有确立科学的、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专业培养方案还未能达到应用型本科的要求。国贸专业课程建设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还存在诸多差距:很多主干课程仍然是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些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致使课程异动现象比较突出;还有一些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规格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同时,专业教材建设比较滞后,由新建院校教师编撰的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不多;盲目选用重点大学推荐的教材,对此类教材是否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往往考虑的较少;存在所选教材与教学大纲符合度不高的现象。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讲授型为主,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效率较低,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力度明显缺乏。

(三)专业教育对实践性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较快,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则相对滞后,师资队伍、实验设备、试验实训场所、校外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基本达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水平还不高,专业教育中必修课的比重高、理论课程的比重高,实践、实训、实习课程的比重严重偏低。很多国贸专业的实践课程在总教学量中不足20%,有的专业课程甚至没有安排课内实践,从而变成了纯理论教学。由于受实践经验不足和指导能力不强的制约,大部分教师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课程教学的应用性不够突出,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与提高。新建院校的资源缺乏也限制了国贸专业实践课程的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很多新建院校的实训设施严重不足、现有设备老化,有的实训设备甚至是二十年前的,很多已经无法使用、无法满足教学需要。还有一些专业课程因为实训软件昂贵而没有购买,如外汇交易软件,使得课程实训无法进行,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图书资料数量少、质量不高,网络资源建设滞后,相关经费投入严重缺乏。另外,产学研相结合缺少重要的实习基地,很多学生根本无法到相关单位实习,达不到培养和锻炼实践技能的要求。

(四)专业教育过程中未能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

1、新建院校尚未形成教风引领学风、学风促进教风的良性机制。专任教师、管理人员、后勤职工等全员育人的良性互动机制尚不完善,齐抓共管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凝聚。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氛围尚需进一步营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仍需付出艰苦努力,主动服务学生的意识还需要增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荣辱观教育、社会责任感培养任重道远。

查看全文

区域小学教育发展论文

一、以规范为基础,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小学规范化建设,是促进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加强小学规范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健全制度机制,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一)规范课程管理,强化依法治教

区教委认真组织全区干部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义务教育法》和北京市《(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制订《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课程管理的若干意见》;加大课程管理力度,落实“三级”课程建设与管理制度,强化国家课程,完善地方课程,优化校本课程,积极构建具有海淀区域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小教科与督导部门联合下校开展课程计划专项督导检查,引导学校干部教师树立依法执行课程计划的意识,不断规范课程管理。

(二)规范教学管理,增强管理效能

海淀区坚持确立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小学管理规程)加强小学教学和学籍管理的意见》,引导学校积极开展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改革,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质量观,规范小学招生、入学、转学等学籍管理工作;制订并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学教学规范化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加强教学常规和课堂常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机制,加强备课、课堂教学、评价等各环节管理,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查看全文

院校素质教育公选课教学管理现状

摘要:素质教育公选课的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课程质量有待提高、学生缺乏对选课的认识等问题成为了目前高职院校公选课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该文对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素质教育公选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素质教育公选课教学管理的具体对策,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储备,提升学生内在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公选课;现状;对策

素质教育注重的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综合能力培养、身心健康教育等,是一种能够使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当前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根据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素质教育公选课体系建设,优化教学课程结构,规范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具体可操作的教学体系创新,解决素质教育公选课教学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营造更利于素质教育培育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得人文素养得到熏陶,个人内涵得到提升。

1素质教育公选课教学管理现状

结合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素质教育公选课开设情况,学院在校人数在4000人左右,教师开设公选课程数目总量不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素质教育类课程占比较少。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入网络课程,如国学智慧、传统文化与智慧人生、中华茶文化、大学生创业基础、社交礼仪、影视文学欣赏、美术鉴赏等素质教育课程,延伸和补充素质教育公选课的数量及质量。以2016—2017学年第2学期为例,开设的公选课可提供近9000人次进行选课学习,改善了以往选课难的问题,满足了学生各类选课需求。素质教育公选课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素质教育公选课课程重视度不够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汇报

第一部分20**年教学工作会议以来本科教学工作回顾

一、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圆满成功

(一)、紧锣密鼓迎评估

1、领导高度重视。接到评估通知后,我校随即成立了分别以XX书记、XX校长为组长的“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和“迎评工作小组”及以教务处处长为主任的“迎评工作办公室”,学校下属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和“迎评”工作小组,为“迎评”工作的顺利实提提了有利的措施保证。

2、健全组织机构。为了保障迎评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不但成立了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同时也把健全的组织机构系统广泛穿插于各院系、各单位。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副校长担任,主要任务是全面领导学校迎评工作,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加迎评工作,审定自评报告及结论等。领导小组下设迎评办公室、建设组、材料组、学风建设组、宣传组、综合组。

3、明确了目的与方针。通过领会评估20字方针“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精神实质。以迎评为契机,促进建设速度,加大改革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提出建设要有目标,改革要有措施,管理要有效果。建设目标就是优秀,XX校党委书记通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态和我校目前的状态,明确提出评估目标必须达到优秀,高质量的优秀。

查看全文

构建经管类课程管理方法探究论文

摘要:针对课程建设的研究文献集中于课程内容建设的现状。本文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在分析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质量特性的基础上,论述工科院校建立该课程质量体系所遵循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目的是为课程建设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支撑。

关键词:课程建设;方法;质量管理体系

课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的经管类课程在经过多年的建设后,面临着稳定、持续地提升教学质量的问题。由于经管类课程教学质量是多种资源的集合体,因此,必须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开展经管类课程质量分析。在明晰该课程各种质量要素及其相互间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的方法构建该课程质量管理体系。

一、构建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经管类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即涉及宏观的政治、经济、技术等内容,又以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具有内容广、信息量大的特点。经管类课程的教育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决定着该课程的授课质量。构建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是我们稳定、持续地提升教学质量的科学方法。

1.构建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高校质量管理实践的需求

查看全文

谈课程思政育人教学管理新模式

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其以课程思政育人为主体,也需以新的教学管理体系为保障。目前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存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考核机制有待完善、保障机制有待提升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课程思政建设中要系统地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有效促进高校学生的思政品质养成;全面改进办学主体的教学管理模式。结合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要求,及其对现有教学体系、考核、保障等机制的挑战,以计算机专业为例,站在基层学院的角度,融合课程思政中“教—学”主体和教学管理的特点,应从教学体系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教学服务保障方面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三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管理体系。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管理;体系建设;质量考核;服务保障

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旨在为中华民族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一条是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应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还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基层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承担着具体专业教育教学的教学体系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教学服务保障等工作,对构建课程思政教学管理新模式,构建“大思政”格局,推进三全育人,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至关重要。笔者作为西北工业大学一线教学管理人员,近年来根据教育部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相关要求开展育人和改革实践工作探索,对面向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管理新模式进行综合阐述。

一、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课程思政概念提出之前,思政元素在教学工作中已有体现。例如,课程中介绍专业领域典型人物,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戒骄戒躁,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引用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对我国芯片技术封锁等事件案例,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及科研报国的志向。但是此类元素未被系统化挖掘、整理、凝练和升华,因此在整个专业教学管理中课程思政未成体系,有效性式微,需要进行体系设计、整体布局,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查看全文

英美网络教育案例启发

两所大学网络教育的比较与分析

英国开放大学自2005年至2009年连续5年在全国学生调查中(NationalStudentSurveys),学生满意度在全英主流大学中排名第一;教学质量排名第五。2010年英国开放大学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大学(在校生25万),拥有全欧洲最大的商学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马歇尔大学是美国一所州立大学,其网络教育走在传统大学前列,所有学院都开设了网络课程。下面将从课程、师资、质量保障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网络教育进行对比分析。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灵活,流程规范课程是教学的核心因素,完善的课程管理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核心竞争力。开放大学的课程质量水平之高被广为称道,其课程开发与建设主要在于规范的课程制作流程。课程制作分为策划、编写和制作三个阶段。策划阶段由各学科小组提出详细的课程报告,送到系学术委员会初审后,报校学术委员会审批。课程获得批准设立,就送交课程组,由课程组认真讨论课程教材的编写、媒体的运用等问题。教材初稿写完后,要进行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并认真修改,教材才能完稿。一般一门课程的建设要持续2~5年,课程教材建设好后,5年还需更新一次。马歇尔大学的课程开发与管理有其独到之处,其课程开发由专业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进行,并对课程实施评估管理。课程开发配设专业技术人员。课程设计师和授课教师商谈如何将传统课程转化为网络课程。课程开发员接受课程设计师的领导,负责实现网络教学内容。例如设计并上传课程内容的网页、制作在线作业、制作在线测试内容、页面设计的优化方案。课程开发员在工作关系上对课程设计师负责,在具体工作中与教师协作。课程系统管理员帮助教师设置课程模板,并将这些模板运用于实际的网络教学中。课程评估管理上必须依据美国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确保其设计的课程可以遵循教育规范与教学评估原则。师资队伍建设专兼结合,要求严格专、兼职教师是大学教学实施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是链接教与学的纽带。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关系到网络教学的成效与质量。英国开放大学的教师聘任有严格标准和程序,并且重视教师的培训与管理。教师分为校本部教师和地区学习中心教师。专职教师要经过严格的公开招聘选拔,在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教学组织能力、责任心、奉献精神及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等方面有明确具体要求,还要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造诣;选聘的教师必须经过培训并有2年的试用期,实行优胜劣汰的教师选聘原则。兼职教师都是从英国的各所高校选聘的,其中不乏剑桥和牛津的名师。马歇尔大学网络教育的教师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1.分类管理,种子计划在教师分为不同类型技术支持人员和教学人员的基础上,还采取了优秀网络课程教师带动计划。通过优秀网络课程展示、用户组社区、同行辅导等多种方式,让出色的网络课程教师成为“种子”,影响更多教师使用网络教育手段,促进网络教育课程质量的提升。2.课程开发基金制度引导教师开展网络教学马歇尔大学的网络课程开发采用基金制度,借助于开发基金的支持,大部分教师愿意将自己的课程搬到网络上来。起初教师对于技术支持部门产生依赖,有些教师只关注基金的获得,而往往将所有“技术性”的问题交给课程支持部门,误以为其主要职责是提供教学内容和与学员互动。目前,人们认识到技术手段的应用如果不整合到教学活动当中,将很难有效地开展网络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一些突发性需求。换言之,教师应该从寻求技术支持模式,积极转入技术整合模式,这是可持续开展网络教育的关键因素。教学质量保障与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生命线,英美大学在质量保障方面有着较为严密的体系和严格的标准,但是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大学,其保障教育质量的内部管理也各有特色。英国开放大学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的特色主要表现在:1.独立自主的质量标准作为一所独立的英国大学,开放大学能够决定自己的课程,并对课程、教学、评价和考试等有关质量标准负责,高标准的质量要求是保证其教学质量的关键。开放大学从校长、中心主任到普通工作人员都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每项工作及其每个环节都制定了明确的质量标准。2.有效的外部评估与反馈机制除了内部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系统,外部评估和反馈机制也有效推动了其教学质量的保证。英国远程教育质量认证机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委员会(QAA),平均每4年对英国所有公立大学进行一次教学质量评估,其结果在互联网等媒体公布,并接受大众监督,这种常规的外部评估对开放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保证起着有效的推动作用,开放大学在这种评估中始终走在前列。美国马歇尔大学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资格认证体系和教育信息服务支持系统:1.美国施行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网络形式的高等教育也不例外。高校对网络教育开展的决策权相对较大,关键在于是否通过认证。认证机构一般既可认证校园教育项目也可认证网络教育项目,无需分开单独进行。这些认证机构也可对独立型远程大学进行认证,此外还有专门针对远程教育项目和独立远程大学的认证机构。是否通过认证是美国学生选择网络教育时最基本的考察点。除了院校认证,美国还有专业认证制度,如法学专业认证。目前,美国法学专业认证机构对远程教育形式的限制是影响其法学专业网络教育项目的重要因素。2.依托美国强大的信息化背景,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中,不仅有专门技术人员协助教师进行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网络转化,而且还设有专门的学习支持服务技术机构解决学生在网络教育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此外,马歇尔大学网络教育有性能稳定、便捷有效、界面友好的教学平台。

立足于高质量的教学过程

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开放大学和马歇尔大学所取得的成就与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建设密不可分。这两所大学虽然课程建设的着力点不同,但是十分重视课程与教材的开发与管理是它们的共同点。精心设计和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程材料是英国开放大学对学生提供支持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通过独特的建设机制和合适的表现形式的课程设计,得到了国际远程教育界的认同和推荐,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被许多普通高校引进使用。马歇尔大学在网络教育的课程开发与管理上也是不断改进和突破,不仅组织专门的课程开发人员和专业教师的互相协作,而且有严密的机构审核、审批网络课程,并且根据一系列具体标准评估课程的质量。高标准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实施教学,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实践者,高水准的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开放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远程教育的成功模式与其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息息相关,马歇尔大学的网络教育广受欢迎,其优秀的教师队伍也是功不可没。英国开放选拔教师依据严格的标准。这一标准注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服务能力。通过多渠道和方式对教师实施监督和管理,以此保证师资的高水平。马歇尔大学以教学教师和技术人员相互协作的形式建立师资队伍,教师之间可以互借所长,进一步增强提供教学服务教师的水平。以基金引导、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以典型的优秀“种子教师”影响其他教师的策略。严格的质量管理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推动力。英国开放大学几十年来的成就离不开其严格的质量管理,美国马歇尔大学也不断加强其网络教育质量管理。认证制度也是英美网络教育的质量保障的重要方面。作为保证教学标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英国开放大学建校40年来始终坚持美国马歇尔大学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资格认证体系和教育信息服务支持系统。资源与应用教育技术英国传统大学严谨的校外专家检查制度,执行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的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机制。这种常规的外部评估对开放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保证起着有效的推动作用,开放大学在这种评估中始终走在前列。美国高等教育的认证制度相对完善,而且覆盖较广,网络教育也不例外,针对院系和网络教育的专门认证机构也比较发达。可以说,认证体制是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客观条件。相对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信息化社会促进远程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英国开放大学拥有完善的学习支持系统,马歇尔大学身处信息化程度和高等教育水平最高的美国,方便、快捷、完善、细致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英美网络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英国开放大学总部、地区中心和学习中心是一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协调一致的有机整体,他们共同负责学习支持服务。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非常重视帮助学习者基于自身的需求和环境,更好更快地培养职业能力。而在企业方面,他们提供的培训资格证书受到企业主及超过5万个机构的高度推崇与肯定。学校专门开设的职业咨询服务也是开放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之一。英国开放大学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是全方位的,既有机构、人员的保证,也有制度、方法和内容的保证,从而使其服务质量能保持较高的水准。

借鉴价值

相比英美网络教育,我国网络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借鉴英美大学历经时间考验、相对成熟的网络教育经验,对于提升我国网络教育水平和办学质量意义重大。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网络教育教材的设计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出发,设计出适合学生使用的,多种媒体表现的,便于师生交流的,能及时评价和反馈的网络教育课程。因此,国家应对网络教育加强管理,促进高校间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各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应建立完善的课程开发与管理标准,健全课程评价体系,保证课程质量。网络教育的教材和课件应不断充实先进的教学内容,教学界面要直观好看,整个系统能够顺畅地在网上运行,要坚持实时交互性、协作性、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原则,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技术,向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先进的教学资源和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方便快捷地进行师生交互。建设专门的远程网络教育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我国的网络高等教育是依托于传统高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师资一般是由来自各高校的兼职教师和部分网络技术人才简单结合而成,缺乏这种集专业知识、网络技术、学生管理于一体的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是解决师资压力的有效途径,而高水平的专职教师是网络高等教育长期健康发展的保证。因此,培养一大批专职教师就成为网络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网络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时间和物资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各网络教育学院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教育技术研究机构,整合各方面的科研力量,加强教育技术的研究。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应主要针对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培训,把他们的网络技术更好地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做好远程网络教育中的桥梁作用。建立政府、社会中介机构及学校联动的质量监控体系我国远程教育被普遍认为是正规教育之外无可奈何的选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远程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要解决远程开放与质量这对基本矛盾,需要尽快制定质量标准,加强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内外部之间的监督与评估,确保远程教育质量。目前,我国对于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的监管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网络教育的质量。政府需要在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监管上为网络教育质量保障建立宏观支持;成立专门的评估机构,对网络教育进行质量监控;各网络教育学院须建立质量标准体系,成立专门质量保障监控机构,保证教育过程的各因素能够有机配合,达到有效运转。完善支持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高效的个性化服务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网络教育要转变观念,树立学生就是客户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容、方式、手段、途径等方面积极探索,为学生提供最有效、最受欢迎的全方位、全程的支持服务。例如,开设《入学指南》课程;开辟在线教学平台,开放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实验室等场所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指定班主任或课程导师及时为学生答疑解难;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等。建立主动服务和高效服务的制度和机制,提高主动服务意识、高效服务能力和教学支持服务水平。网络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重要形式,网络教育的成败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乃至教育的大众化都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网络教育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整个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网络教育,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使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做到合理配置,满足普通民众对知识与教育的渴求,拓宽和延伸了中国大众教育的普及范围与层次。中国的网络教育在参照和借鉴欧美较为成熟的网络教育发展模式和先进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可以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教育发展之路。

查看全文

国际经济以及贸易特色业构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培养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经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办学特色,不断增强办学实力,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本文主要介绍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特色,以期对国内同类院校的专业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现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应烟台、青岛、威海等开放城市的需求于1993年设立的,为国家,特别是山东省培养输送了大批外向型、复合型外经贸人才。自办学至今,一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办学思路和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严格管理、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培养突出质量要求与综合素质要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摆到突出位置。较高的英语水平、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综合素质,使毕业生在就业时深受欢迎,在考研和出国留学方面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本专业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极研究和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实验课教学以及专业设置,取得了明显成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并强调教研相长。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形成了以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为前提,以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多途径培养高素质外向型人才的专业特色。

1.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本专业的双语课、专业外语课比重不断提高,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课件制作和发表报告,用英语进行专业问题的讨论。课后,为学生参加报关员考试、商务英语证书考试提供专题辅导,以增强其未来就业竞争力;实践环节,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熟悉贸易流程,并带领学生到海关、港务局、出口加工企业、贸易公司等单位进行实地观摩和业务操作。近两年还带领部分学生到韩国仁川港、韩进航空公司、韩资企业进行参观考察,以了解沿海地区韩资企业的经营方式,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