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4-30 00:57: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课程整合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课程整合教学

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整合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调查分析了当前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整合的基础条件,并对其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有效开展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整合教学的实践策略。旨在提高中职药剂专业教学水平,助力中职毕业生创业就业。

【关键词】中职教育;课程整合;有效性

一、药剂专业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在药剂专业课程中,以《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这两门主要课程为例,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再次深入学习,因而从难度上来说《药物分析》比《药物化学》更具难度。学生在学习《药物化学》时,往往会对其中复杂的基础理论知识感到无聊,丧失学习兴趣。而《药物分析》的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尤其考验学生将理论转换为实践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难以将《药物化学》中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专业技能,即便掌握了形式上的操作手法,也难以真正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理论原理。此外,这两门课程在许多内容上存在重复和交叉。有鉴于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行《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两门课程的整合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药剂专业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策略

(一)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专业课程的整合教学,不单单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成长,还应该注重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职业资格要求,在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现状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将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变。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为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例如,在进行《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实验教学时,其科学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知识技能目标能够自主完成药品质量标准的检验;能够根据标准完成维生素C的注射液含量测定;能够叙述维生素C的注射含量测定原理。(2)过程方法目标能够通过分解任务,独立完成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信息步骤;掌握规范的检测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精神。(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和工作态度,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二)系统化教学内容。在《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两门课程的整合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寻找二者的共同点,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删减、完善,从而建立起新的整合教学知识体系。这样的方式不但有效结合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同时增添了内容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掌握较难、较深入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教师通过适当的课外知识延伸,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轻松,对学生将来踏上工作岗位后的学习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三)灵活掌握教学方式。整合教学的实施需要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支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任务导向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综合实训项目中,根据药品检测工作过程来进行岗位训练,运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实际操作、小组讨论等一系列教学流程,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在查阅《中国药典》等电子版资料或者搜集所需信息时,获得极大的便利,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四)课程整合教学情况调查及结果。本次调查选取的调查对象为我校2017级药剂专业学生,采用的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其中共包含20道选择题,15道为单选,剩余5道为多选。在发放的300份问卷中共回收298份,其中295份为有效问卷。问卷主要调查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情况如下:首先,学生在课程中对实际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更有兴趣;其次,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以及学生对整合教学的适应程度;再次,对学生整合教育模式的认可程度以及教学方式的喜好情况,学生更加喜欢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最后,学生更加希望教师采取多人参与的合作性、交流性较强的教学方式。

查看全文

数学课程整合教学论文

【内容提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信息技术将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并给未来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等三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我国教育部已决定,分三个层面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这个决定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将极大地影响数学教育的现状。因为只有这样,数学教师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数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里是一个“糅合”的含义,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内涵

整合指的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使系统各个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等能力,达到有效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中,如何体现整合的优势,乃是目前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因为在学科课程整合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已发生了变化。对学生而言,教师将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信息技术将成为他们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教师的主要职能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具有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观念,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必须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要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能够在和谐的状态下出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同时,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方协作,双向整合。我们知道现代媒体教学过程与一般传统教学过程是一样的,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向整合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发现、利用和更新,避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倾向。对教师而言就要体现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信息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师生交往民主化。充分发挥信息媒体优势,精心组织教学信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实现传播教学信息的任务,同时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对学生而言就应实现角色转换,要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即网络技术的学习者,网络学习的主体、网络信息的采集处理者、网络信息的交流协作者、网络信息的创新者。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才能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达到最优化。

查看全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一、在信息类课程中,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乔纳森认为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学习计算机科学知识、学习计算机基本技能、学习计算机对社会的用途和影响。信息技术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二、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和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这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整个知识建构过程中起着主体的作用。教师、教材和媒体等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师在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教材提供的知识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则是用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个别化或协作式探索、巩固知识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三、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查看全文

幼儿美术教学整合教育思想探析

摘要:幼儿时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进行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想要提升幼儿美术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就应该在教学时应用整合教育思想。文章介绍了整合教育的概念,分析了幼儿美术教育中整合教学的价值,着重研究了整合教育思想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整合教育思想;美术教学;运用策略;概念;价值

整合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应用整合教育思想,能够培养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激发幼儿创作的动力和灵感。本文着重研究整合教育思想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整合教育的概念

整合教育就是把幼儿园中的不同课程和要素进行有效融合,把这些课程组合成一个整体的课程。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的全面发展能力和水平。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并且能够依据计划积极地学习。因此,整合教育在教学中存在的价值已经被家长和教师逐渐认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整合课程教学,还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在幼儿园中进行整合教育,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为依据,并且幼儿教育要呈现出整体性的特征,应该更加关注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并反映幼儿发展的整体情况。

二、幼儿美术教育中整合教学的价值

查看全文

药学课程呼吸系统药物化学教学研究

摘要:苏州大学药学院近来成功实施了整合药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并初显成效。药物化学是整合药学体系中的关键课程之一,是培养具备创新药物研发思维和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呼吸系统药物化学整合教学为例,主要从总体设计、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翻转课堂四个层次介绍了基于系统疾病的整合药学课程体系中的药物化学教学探索。

关键词: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整合课程

近年来,国内医药行业正经历着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在当前国家先后政策鼓励医药创新的背景下,国内医药产业纷纷转型,无论是创仿结合还是自主创新,发展创新医药已是大势所趋。基于此,苏州大学药学院对药学专业实施了整合药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以做好药、用好药为核心,以培养具备创新药物研发思维和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当前创新医药的迫切需求为主旨。本次教学改革通过打破既有的药学学科界限和知识体系,整合多学科教学资源,遵循从基础到专业、从简单到复杂、从机制到药物、从疾病到治疗的原则,围绕器官系统疾病重构既有教学内容,按照系统疾病总论(医学)-病理生理学-药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生物制药学-中药学的顺序,开展九大课程模块教学,包括药物学总论、心血管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循环与运动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泌尿与内分泌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和抗肿瘤药物等[1]。药物化学是关于药物的发现、发展和确证,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作用方式的一门学科[2],其作为药学类和制药工程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是整合药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教学改革中,药物化学教学内容按人体器官系统疾病重新整合,从具体的系统疾病出发,重点介绍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发现以及代表性药物的设计与合成,培养具备药物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新药分子设计、先导化合物发现与优化、化学药物合成工艺研究与优化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本文将以呼吸系统药物化学整合教学为例,介绍我们在基于系统疾病的整合药学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探索。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和残疾原因之一,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在我国达6.94%,主要以咳嗽、咳痰、喘息为常见症状[3]。在前30种常见死因中,呼吸系统疾病共占5位,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第3位)、下呼吸道感染(第4位)、支气管-肺癌(第6位)、结核病(第12位)、哮喘(第28位)[4]。然而,既有的药物化学课程缺少系统的呼吸系统药物化学内容,这与目前呼吸系统药物的应用现状和迫切需求严重不匹配。因此,我们在整合药学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将呼吸系统药物化学的授课提高到与其他系统相同的地位并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从镇咳药、祛痰药和平喘药三部分开展理论教学。而本系统涉及的抗结核病和抗支气管-肺癌药物等,考虑到药物的广谱性,将安排在后续专门的抗感染药物和抗肿瘤药物两大模块中进行教学。此外,为了配合呼吸系统药物化学的理论教学,我们还设置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和翻转课堂补充教学,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呼吸系统药物化学课程体系。

1呼吸系统药物化学整合教学的总体设计

在认真研究学院整合药学课程体系的特点后,由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生物制药、中药系等多个学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的呼吸系统药物整合教学改革团队,围绕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共同商议、制定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团队从呼吸系统疾病介绍入手,依次讲授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发现、呼吸系统代表性药物的设计与合成、呼吸系统疾病模型的构建与药物活性评价、呼吸系统代表药物的药理与毒理机制、呼吸系统代表药物的成药性分析与评价、呼吸系统代表药物的剂型设计与评价、呼吸系统代表药物的质量标准研究、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生物药的研究与发现、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中药的研究与发现等专业知识,为培养创新应用人才做好准备工作。其中,呼吸系统药物化学整合教学的设计主要分3个部分。

1.1讲授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物

查看全文

慕课与翻转课堂融合混合教学模式

摘要:伴随着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社会生活出现了诸多变化,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将技术手段应用于司法职业教育中,将慕课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1]。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司法职业教育;课堂改革

司法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般的职业教育存在差别。在此情况下,将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其中,课程适应性更高,能够更好地展开课程教学培养,推动高等司法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自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a推出后,司法职业教育开始呈现出崭新的发展格局。司法职业教育旨在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理论技能、秉持着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司法队伍[2]。司法职业教学成果将会直接影响司法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一、慕课和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

慕课全称为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是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完整,课堂规模大,通过网络化的应用方式,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更加及时且方便。司法职业教育通过慕课学习,促使学生提高解决司法课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司法职业教育特色。翻转课堂又可称为颠倒课堂,整个课堂课程知识传授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而是集中于课前预习阶段完成。对司法职业知识,可以充分利用翻转课堂实现知识吸收,内化于心,从而完成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慕课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指采用网络手段展开线上课程教学,另一方面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展开线下面授课堂学习。混合式教学充分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特点,促使二者优势互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一方面,将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司法职业教育课堂中,能够促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其实现知识内化。另一方面,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更加着重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能够针对司法职业教学重难点,灵活设计教学任务,适时予以教学指导,促使学生深度学习。

二、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查看全文

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研究

一、构建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信息化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该研究结合成人高等教育特点,以教学过程为主线,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三个环节构建了成人教育混合教学模式:(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设计。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要从成教学生角度出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进行前期分析,了解个体之间的差异,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二是通过对教学目标、课程资源、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的设计,构建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SPOC混合教学内容以成教学生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互动,建立起“学生—资源—教师”交互环路,帮助学生完成“导—学—练”的教学模式。(二)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平台”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由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组成,将SPOC视频内容和课堂教学同步化。线上课堂通过师生之间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教学,这种因材施教,以及自主学习的方法为成人高等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线下面授课堂是教学开展的主阵地。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讲授、演示、讨论等方式方法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教学应聚焦于帮助教学者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构建教学过程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成人教育混合教学模式下,形成性评价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线上教学的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由会计视频课程浏览状况、论坛参与情况、单元考核测试等教学过程情况考核等构成;二是线下面授过程情况评价。面授评价由课堂到勤情况考核、作业完成情况考核构成,通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的创新,建立弹性、灵活的全过程评价机制,充分调动教学者的教学积极性。三是构建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质量和推广效果等四方面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取得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本课题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质量和推广效果等四方面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前面三个主要步骤的实施,本课题组对发现的教学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然后相应地修改与完善SPOC混合教学模式。

二、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信息化课程混合式教学推广效果

成人高等会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这就要求成人教育会计专业的课程应凸显成人特色:(1)有利于实现“教”—“学”上的整合。SPOC混合教学对教学过程整合是通过“学”和“教”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个环节上的交叉互融,即实现“学”与“教”的融合,从而解决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脱节问题,最终达到教学有效发生,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2)线上教学资源是支持教学过程的重要资源。实施SPOC混合教学可使教学过程整合,有效引导教学资源的一体化设计,使教学资源可以实现对“学一教一评”这一完整教学进程的引导,实现对学生教学的精准服务;成人高等教育的会计课程进行混合式课改前后的主要教学情况对比如下图:

三、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之处

总之,SPOC混合教学模式使MOOC网络教学回归校园,使传统课堂与在线教学相结合,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成人高等教育会计课程采用SPOC混合教学时,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有较大不同:一方面,本研究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等资源需要持续更新;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环境,建设符合本校、本层次的SPOC教学资源库。从整体上提升会计课程质量和教学成效。进一步完善教学考核评估体系。在保持现有教学考核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将考评的重点和关注点更聚焦于每个知识点的教与学的过程、方式和效果,以便实现精细化考评。

查看全文

多元化超声医学整合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多元化超声医学整合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80例超声医学学员。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40例)采用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多元化超声医学整合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成绩、阅片成绩、实践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超声医学教学中应用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多元化超声医学整合教学法可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员满意度。

关键词:超声医学;混合式学习;多元化超声医学整合教学法

超声医学教学目标为培养符合岗位的、具有多元化能力的创造性医学人才,不仅要掌握丰富理论知识,还需具备专业技能、责任心及创造性[1]。但既往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单一,仅注重理论知识灌输,对学员超声操作重视度不高[2]。而混合式学习强调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结合、传统教学与网络辅助教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形式单一的弊端[3]。本研究在40例超声医学学员教学中应用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多元化超声医学整合教学法,重点分析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80例临床超声医学学员,均知情同意,顺利完成相关课程。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20-26(23.65±2.06)岁;本科32例,硕士8例。研究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20-26(23.71±2.11)岁;本科31例,硕士9例。两组基线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1.2方法两组教材均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超声诊断学(第3版)》,教学内容选择超声诊断基础知识、心脏及血管疾病超声诊疗、妇科疾病超声诊疗,共6学时,带教老师一致。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主要由带教老师课堂授课,结合案例讲授超声理论知识,组织学员讨论等。研究组则采用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多元化超声医学整合教学法,内容包括:①完善理论教学方式:在课堂讲授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案例,设置情景教学,并采用网络视频方式讲解超声成像原理、超声心动图基础、超声表现与中医分型关系等。②强化实训环节:丰富超声医学实训教学方式,包括仪器操作、典型病例远程转播、模拟人检查操作训练等。比如,在课堂教学现场配备大型超声仪器,或教师携带便携式超声仪器到教学现场,教学期间指导学员初步体验仪器操作,了解仪器构造、使用方法等;典型病例远程转播主要是在诊疗典型病例时,将诊室检查现场传递到课堂,便于学员远程学习、观摩病例诊疗;此外,教师还可带领学员在模拟人上完成相关实践操作训练,如心脏超声成像、评估中医分型与超声表现之间的联系等。③课外讨论:教师申请微信群,指导学员关注加群,课程结束后,在群内发送相关网络视频课程,组织学员进行病例讨论分析,指导其自行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超声成像知识掌握度。1.3观察指标①教学完成后,由教研室统一制定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内容包括超声基本知识、超声医学临床应用、典型病例诊疗等,比较两组考核成绩,计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则理论知识成绩越好。②由教研室统一考核两组学员阅片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均采用0-100分表示,得分越高则成绩越好。③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学员对超声教学满意度,包括教学方式、教师能力、交流沟通等,最高100分。标准:<60分为不满意,60-90分为基本满意,>9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1.4统计学分析以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对比。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查看全文

呼吸系统药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呼吸系统药理学是整合药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中心的整合药学教学可有效结合呼吸系统药物理论知识与研发的迫切需求,专注于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文章主要介绍呼吸系统药理学在整合药学课程建设体系中的课程设计、理论授课、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实验技能训练等多层次的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整合药学;药理学;呼吸系统;教学改革整合

药学教育是以人为本,以“做好药、用好药”为核心,将现代与传统药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等整合,融合药学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突破既有的学科壁垒,建设更适应人类健康需求的新型药学理论和实践体系[1]。整合药学与药学学科的细化与技术的精细并不是互不相容,而是在细和精的发展过程中提倡整体观、全局观,对药学各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不断深化,包括药学基础学科的整合、药学专业学科的整合、药学与现代新兴技术的整合、药学与医学的整合、药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的整合等。这是为解决目前药学人才培养难以满足药学创新发展需求之间差距的重要手段,也是为人们提供健康保障、满足“用好药”的临床需求的必由途径[2]。整合药学改革开展的首要任务就是整合药学学科各个课程,改革既有教学内容,在原有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整合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围绕器官系统疾病而展开。药理学作为整合药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课程,亟须改变目前存在的单纯以教材为中心的被动单科学系形式[3]。要根据基础理论教学,以创新应用为目的,以必需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等原则进行重新组织,精炼教学内容,减少陈旧、重复的内容,扩充新理论,密切联系药学应用,将药理学内容按人体器官系统疾病进行重新分配,建立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突出创新应用[4]。本文将以呼吸系统药理为例,介绍我们在整合药学课程中的实践探索。呼吸系统药理作为药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是以呼吸系统解剖学、呼吸生理学、呼吸病理生理学、呼吸内科学等为基础,主要研究呼吸系统的信号转导系统、呼吸相关受体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以及药物治疗作用。呼吸系统药理的教学内容在目前药理学教学中属于熟悉的内容,这与目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及治疗现状非常不对称。为适应呼吸系统药物研究的迫切要求,我们在整合药学课程改革实践中,将呼吸系统药理学的授课提高到与其他系统相同的地位,从呼吸系统疾病的介绍、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机制、呼吸系统药物治疗的作用及机制、呼吸系统药物毒理等,按照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形成一个完整的呼吸系统药理课程体系。我们围绕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进行了整合药理教学,实施了理论教学、问题导向型教学以及呼吸系统药理实验技能培训。

1呼吸系统药理学整合教学的总体设计

呼吸系统主要由气管、支气管、肺脏组织构成,其功能复杂,是其他组织器官的供氧器官,与其他器官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都有着功能调节和紧密联系。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特点,既是人体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正确理解整合教学观念的基础。在呼吸系统药理学授课过程中,师生双方应准确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念,树立正确的呼吸系统疾病及其治疗的整合教学理念,明确围绕呼吸系统药理学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在呼吸系统疾病整合教学改革小组认真研究整合药学教学的特点后,我们根据系统进行课程设置整合,在课程设置中按照总论-病理生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药物作用及机制-中药学-生物制药学-药物毒理学的顺序组织呼吸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的相关内容,强调各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由学院不同学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呼吸系统疾病整合教学改革团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对传统的教学设计进行修订,调整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为实现整合药学教学、培养创新应用人才做好准备工作。呼吸系统药理学整合教学的设计主要分3个部分:①呼吸系统疾病总论。该部分内容授课时间安排在药学基础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之后,此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从呼吸系统疾病介绍中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本领域相关药物与治疗现状,为后续介绍呼吸系统疾病各论及其研究现状提供基础;之后介绍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发生机制,为学生思考如何干预呼吸系统疾病提供理论知识;在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病理发生机制的基础上,介绍呼吸系统相关药物及其机制,熟悉目前呼吸系统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思考如何发现新的呼吸系统药物提供信息;最后,介绍呼吸系统药物毒性的内容,药物肺毒性的解决是提高药物疗效的重要手段,这部分的内容讲授为思考如何解决后加药物肺毒性提供新视角。②在完成呼吸系统药理学整合药学教学的理论授课后,选择呼吸系统重要疾病的药物发现案例开展问题导向型教学。这个阶段主要是在学生学习完呼吸系统药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后,主要培养学生对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物发现的分析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呼吸系统药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③开设呼吸系统药物发现的实验操作课程,其中呼吸系统药理学实验是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药理学教学中关于呼吸系统药物药理的实验很少。我们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为基础,开设3个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或毒性研究的相关实验。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对呼吸系统药理与毒理的相关内容获得感性认识,也对目前呼吸系统药物作用及其机制有深刻体会。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呼吸系统药理学整合理论教学的实施

查看全文

学校活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为了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以及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课程计划的调整意见,落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确保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研活动的开展,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提高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全镇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发展。

二、工作要点:

1、对全镇信息技术课程教研活动进行统筹安排。由于各校信息技术教师人数不多,难以真正地开展校本教研,因此,需要将全镇信息技术教师组织起来,开展教研活动。结合我镇实际,本学期小学教研活动将采取片、区结合的形式开展。组建片级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分片教研活动,在片级教研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镇级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全镇按区域分为四大片:西河、滑石、鹅塘、大石,相关区域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参加相关片的教研活动,时间定于每周五上午。全镇教研活动间周一次,主要内容是进行了信息技术学科教材教法培训、教学经验交流及先进教学理论的学习。初中信息技术老师以全镇教研活动为主,每两周一次,周五上午进行,主要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培训及主题教学研究活动。由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较少,因此,小学教师的教研活动与初中教师结合在一起开展。

2、坚持深入基层下校调研活动,到信息技术教学现场进行调研,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以便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使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更有针对性。本学期下校调研范围将由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扩大到全镇各级各类学校,以求全面了解全镇信息技术教育的状况,并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进行相应的指导,制定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常规规范。

3、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的研究。与教科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携手,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在镇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的基础上组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研究中心组(成员为原语文中心组成员),每月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活动,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探索,并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逐步将学科整合研究范围推广到其他学科。

4、积极开展网上教研工作。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网上教研是一种非常有效教学研究新途径。本学期,我们将建成全新的信息技术学科网站,该网站将成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信息、教学理论、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成果展示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全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进行了教学资源共享和网上教学经验交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