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9 09:33: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课程体系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资源勘查课程体系建设分析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保障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我国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实施,以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从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和达成以及课程学分设置等几个方面,综合系统地完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工程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资源勘查工程;课程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工程领域的国际竞争和国际交流合作更加频繁,加入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是快速高效地培养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石。《华盛顿协议》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国际化程度较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协议之一,也是关于国际本科工程学历(主要针对四年制本科高等工程教育)资格认证的协议,其核心内容是经过各成员国组织认证的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具有实质等效性[1,2]。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于1992年开始在部分专业领域开展试点,目前已经扩大到16个专业领域。专业认证的目的是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紧密联系产业界以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推动工程师制度改革并与注册工程师相衔接,同时促进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3]。由此可见,专业认证工作的实施以认证标准为指导进行评估,通过自评和专家评审,促进相关专业的改进工作,提高工程教育教学质量。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前身是始建于1950年的北京石油勘探专科学校“石油地质勘查”专业。在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江汉石油学院本科院校和教育部本科专业调整下,1998年开始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招生[4,5]。进入21世纪,随着教育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试行“拔尖培育计划”和“卓越计划”,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07年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获批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在当前面临的信息化、国际化时代和油气行业低迷的状况下,要培养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国际化知识体系和能力,提升人才竞争力,同时为推进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建设更合理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育体系,参与专业认证的工作势在必行。
一、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的实施
长江大学在2015年9月向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提交“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申请,2015年11月协会发出受理认证申请的通知,开始长达一年多的专业认证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协调安排下,各职能部门和学院积极配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同时学校领导邀请专家参与专业认证工作的指导,协调相关企业代表对我校近几年培养的资源勘查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反馈工作。专业认证自评报告于2016年8月初步完成,撰写自评报告是接受认证专业“自我举证”的过程,通过给出足以证明是否能够达成认证标准的相关材料(自评报告正文及附录要求的内容),主要包括7个方面的要求: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通过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完善的支持条件保证各类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并通过在“校、院、系三级管理,以学院为主”的运行模式下连续不断地改进计划,最终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在任课老师、教学管理部门及用人单位三方共同鉴定达到认证的各项要求。
二、课程体系建设
实验室安全课程体系建设探究
摘要:基于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搭建了课程体系结构;通过对课堂教学、网络教学、集中实践、自主实践等4个模块的规划设计与教学安排,提出探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方法,重点探讨课程体系建设中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安全准入的整合性共建,教学活动、实践活动、安全文化活动的协同式融合,以及“校—院—实验室”层面的层级化组织等问题。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课程体系;网络教学
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发展的客观需求[1]。开设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开展系统化安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范和应急自救能力,对减少安全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由于该课程仅在国内少数高校开设,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因此在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该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等方面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文结合我校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体系结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探讨。
1课程体系结构
我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在资产管理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统筹推进下,于2015年开设了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面向需进入实验室的化学、生物、冶金、材料等专业的三年级本科生、一年级研究生开设。目前该课程已纳入本科生、研究生教学计划,为本科生必修考查课程和研究生学科基础必修课,以16学时设课,其中研究生课程按照1学分设置。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实验室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实验室消防、水电安全、实验事故应急处理及其他相关安全知识。此外,为培养学生的安全技能与应急能力,课程还增设了模拟体验以及实操活动,通过实践提升学生实验室安全管理以及个体防护能力。我校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结合实际提出了课程体系结构(见图1),包括两个平台,分别为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其中理论教学平台由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模块组成;实践教学平台由集中实践与自主实践模块组成[3]。每个模块下设两项内容,以便兼顾不同层次的授课群体。两个平台的构成既源于安全教学的客观需要,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教育理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平台互为支撑与补充,既强化理论知识又增添教学趣味性,有效提升了安全教育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发挥学生这一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了学生知行合一。课程体系的设计涵盖了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保卫部门、院系、专业实验室等多个教育主体。它们同属于大安全教育系统,运用合理的结构加以整合。各教育主体通过联系、渗透、互补等方式,各自服务于安全教育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同时又在同一环节中互补,在协作中发挥更大的整体效应[4]。
2课程组织与设计
浅谈职业素养提升课程体系建设
一、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冲击,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职业教育强国相继对原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等进行了重构,确立了基于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美国建立了渗透式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学生按照职业准备实践、职业集群课程、职业路径课程等依次学习。德国等制定职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培养内容框架,院校根据实际需求将具体学习情境用于课程教学。芬兰等细分职业素养构成并具体化到课程。加拿大等实施针对性教学,与知识技能课程并列,单独开设个性化的职业素养课程[1]。很多国内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程红兵提出建立校本重构的基础课程、人文素养拓展课程和个性化特需课程。王禾玲提出围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订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2]。虽然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构建路径不尽相同,但都是通过开放式、融合式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在各类真实、仿真或拟态环境中学习,促使职业素养的有效提高。
二、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受制于高考指挥棒的压力,高职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拓展面较窄,素养教育遇到阻力。学生上课接受文化知识较慢,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师生常常陷入“各唱独角戏”局面,课堂教学失控、失真。(二)教学内容设定有问题,学生缺乏专业认同。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在课程目标、内容设定上应当有别于中职和本科,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很多院校没有从学生职业发展角度系统布局,没有按照职业素养要求组建课程,要么是简单的技术传授,要么是照搬本科模式。学生就业意愿虽然强烈,却缺少对所学专业的职业情感认同,缺乏对职业发展的主动规划,毕业以后1~2年内离职率较发达国家相比高出许多[4]。(三)内容单调,体系失衡,职业素养教育结构错位。高职院校课程内容多按照“学科系统逻辑”编排,即便是“项目导向”,也仅仅是把章节更换成任务。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忽略了学习的系统性和延续性,学生体会不到真实工作过程中内含的职业素养,仅仅为了获取知识而学习,得不到职业素养的有效积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虽强,但职业素养不能满足企业的期望,产生结构性错位,企业满意度不高。(四)形式固化,评价困难,职业素养教育存在功利因素。由于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不健全,高职院校课程实施还是以专职教师为主,基于企业真实场景的现场教学较少。即便是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往往也是承担课时比重较少的技能型较强的“企业现实需要”培训类、实践类课程。评价时重结果、轻过程,偏向于对学生规定动作的考察,对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考虑较少,忽略个体成长差异性,造成评价失准。
三、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5]2019年,在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调研时讲到,“希望大家注重培养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这是成为人才很重要的素质。”[6]其实质就是要求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麦可斯研究院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离职率高达40%多,因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原因不足10%,职业素养的原因达到了90%[7]。可见,企业用人需求从过去的“技能外延式”逐渐向“素养内涵式”倾斜,更需要有职业“灵魂”的员工。知识更新速度快,体量大,并且选择依据不清晰、规范,教学内容很难取舍。只有将课程内容从以知识逻辑为依据向以促进核心素养形成为依据转变,才能对学生发展提供更好、更有质量的保障。
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摘要]该文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出发,根据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以新加坡教育中CCA(课程辅助)活动来组织实践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优化实践课程体系的目的。
[关键词]实践课程体系;现状与问题;体系构建;CCA模式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双一流”战略、“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英语专业教学也面临改革和创新。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201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在《国标》基础上,2020年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两个纲领性文件在对外语学生的素养要求方面,更强调学生人文精神、思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相关课程也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英语专业趋于饱和,在贸易战、互联网经济等外部因素影响下,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位处地方的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因为师资、生源、区位、学校定位等诸多因素,处境尴尬,面临巨大挑战。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作为英语专业应对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在课堂之外的实现,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进而改善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英语专业为例,指出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入新加坡CCA课程辅助活动教学模式,以解决现实问题。
二、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国标》规定英语专业实践环节可包括专业实习、课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国际交流几个方面。目的是为了“了解国情民情、开阔国际视野、培养实践创新能力”[1]。但很多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并没有给予实践课程足够的重视。金成星[2]调查了安徽数所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实践课程情况,发现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动手能力不足、人际交往组织能力弱、实践课程能容设置有缺陷。另外,从学生学习兴趣到教师教学投入,从实践内容到实践场地条件等主客观方面,存在学校不重视、学生没兴趣、教师不投入、实践流于形式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和人才培养的效果。(二)问题。1.课程设置陈旧,很多高校在培养方案上只是标明了“语言技能实践”或者“翻译实践”之类的课程,这和培养语言技能的听、说、读、写、译课程没有实质区别。换言之,就是换节课做听力,做翻译练习。而实践课程又不如理论课程在学时数、上课时间上有所保障,学生没有真正实践、老师没有真正教学。2.实践教学场地、基地有限。由于工科院校的性质,又地处非中心城市,使得英语专业学生并没有“双一流”高校、中心城市高校那么多的校外资源诸如外企、文化机构进行实习。重点综合性大学本身拥有较好的人文环境和丰富多彩校办活动,如模拟联合国、英文戏剧节和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客观条件限制了实践课程的开展。3.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因为上述条件的限制,导致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实践课程还停留在一些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阶段,把实践课程变成了另一种理论课。教师没有真正意识到实践教学的内涵和精神,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减弱。4.过程控制和评价体系缺乏。由于教学组织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考核,面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往往草草应付,各自为政,甚至让学生自行实践。教师未能有效组织和监控。在教学评价打分环节也比较随意,标准不统一,不利于获取有效反馈。5.实习实践、毕业论文流于形式、缺乏创新。因为缺乏上面的过程监控,有些学生对于实践报告敷衍了事,只是为了完成学分要求。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332-也可以体现学生并没有对专业相关话题有较好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3]。大量毕业论文选题陈旧,没有深度,没有创新。6.实践活动学生覆盖面不广。虽然很多高校都开展了一些传统的英语类实践活动,比如演讲比赛,阅读写作比赛,单词拼写大赛等,这些的确是实践的形式,但往往只是少部分学生在参与,而可以在校级比赛中胜出,晋级到更高层次比赛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而课程体系应该覆盖所有学生,所以单纯的比赛,并不能实现全人、全员的教学。另外,此类活动往往时间短、有间断,学生在参与一次后就不再参与。7.实践课程缺乏持续性。很多学校往往把实践活动放在某一周进行,而实际活动又未有效开展。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期大部分时间内不用实践的实际情况,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重视程度。相关实践活动也未打破年级框架,缺乏从学生大一到大四连贯的实践课程。课程缺乏持续性、连贯性,不利于实践成果的产出。以上问题在此类型的高校中普遍存在。香港学者Wongn&Leung[4]的研究证明,学生在参与CCA活动后学术成绩、社交能力、技能素养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以下讨论通过采用新加坡教育体系中的CCA课程模式,来构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消防工程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本文就新时代背景下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对企业、行业专家和消防专业毕业生的调研,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出发点,分析行业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从而构建课程体系,并阐述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条件。
关键词:新时代;消防工程技术;岗位能力;课程体系
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18年3月,随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消防事业走向职业化,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就为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也要求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一系列问题。[1]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更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2]就要求我们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表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行业发展为方向,以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对消防行业的调研,分析不同消防工作岗位,归纳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分析完成各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来构建消防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而培养出更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学生。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自近代以来我国与西方教育的不断接触和经验的学习,使得现阶段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可以说,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能够适应时展的需求。同时,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的逐渐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的框架内进行课程体系的创新型建设也成了现阶段高校发展的主要方向。简单而言,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学校课程、校企共建课程以及企业课程。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学校还是只关注学校课程建设的教学部分,对于涉及企业部分的课程建设总是存在忽视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点、难点加以分析,并且提出切实可行地改进方案,仅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学校过分关注学生专业课的理论知识,而忽略对于其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换句话说,即在校企合作的课程框架内,过分关注于学校课程的学习,忽略与企业课程相关的实践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逐渐暴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相关教育,如若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则莫过于缺失了最主要的本科教育内容。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仅是对于学生未来不负责任的表现,更是对国家未来发展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若想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真正培养出国家未来建设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的改建。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及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市场中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加大,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严格,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招收类型逐渐转为应用型人才。此外,我国的本科教育,在国家对于本科入学率的要求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从以往的精英教育模式向为大众教育模式的转变,本科教育在全国的普及率得到大幅提升。而且,从大学类型的分布比例来看,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数量明显提高,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家现阶段的教育发展目标已经逐渐转移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同时,现阶段的发展仍然保持以校企合作为发展基础,为了更好地顺应国家的发展要求,培养符合时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加强企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是必然要求。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建立起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共同打造双赢的合作模式[1]。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摘要: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是保持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项目驱动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通过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岗位对专业技术的需求,使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从而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应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根本,通过探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于培养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性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项目驱动;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建设
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是保持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新时期,经济也保持稳步的增加,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探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于高职院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级技能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基于项目驱动课程建设模式,更能够符合学生就业的需求,也是高职院校积极探讨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1当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1.1专业课程结构趋同
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中,更多的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实践应用存在明显的不足。而且相关专业或者相近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很多是重复的。没有与专业体系知识结构相一致。这也是导致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很明晰,理论课程的交叉与重复,又导致专业的培养方向性不明确。再者,理论课程的内容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偏差,有的消费个性化分析存在资料陈旧,数据不详实,市场定位也没有及时与现代信息时代相吻合等,这些差别容易给学生学习产生误导。
经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应用型人才需求迫切。但是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仍然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根据成功经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本文以应用国际经贸人才培养为例,分析了企业对应用型外贸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给出了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建设框架和建设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应用型外贸人才的能力及素质要求分析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率为90.1%,位居2015届最高十大本科就业率专业之一;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4123元,位居第二,毕业3年后月收入为6484元,位居第五;为毕业3年晋升比例最高的专业,为57%。但与此同时,该专业3年离职率最高,成为就业相对最不稳定的专业;而且报告显示,该专业与工作的相关度只有52%,培养错位现象明显。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地方综合性大学国贸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的只有20%左右,约30%的学生选择考研或出国,接近50%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从事与国际贸易相关性不大的工作,如文秘、销售、金融、行政管理等。《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已连续多年将国际经济与贸易列入高失业风险型专业(李颖)。[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致力于为社会输送外经贸人才,该专业有其自身对口的就业职位及工作职责,一类是进出口业务从业人员,如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等;另一类是国际货运人员,如国际货运、船务等。通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口职位及相应的工作职责分析,市场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高,例如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对口基本职位而言,首先是基础能力,包括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现代办公操作能力;其次是专业基本能力,包括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外贸业务操作能力;最后是专业综合能力,包括合作协调能力、商情判断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其中,由于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的相对重要性,外贸业务操作能力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基本能力的根基。蔡小勇等通过实际调查得出了用人单位对进出口业务能力的选择排序,从中发现,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即进出口业务环节的操作能力与外语的运用能力。此外还发现,目前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进出口业务拓展能力要求迫切,通过对该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主要对口职位分类与工作职责分析也可得出相同的结论。[2]根据对本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研和以往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从事金融外汇人员的数量逐渐增加,如理财人员、期货交易员、证券业务人员、商品促销专业人员、金融服务业专员、外汇交易人员、银行办事员等,因此,有一定比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校生热衷于考会计员证、国际金融理财师证等,虽然对学生就业有些许帮助,但是,通过对理财规划师及期货交易员的工作职责内容分析可见,相应的职业要求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核心能力不相匹配,由于专业不对口,专业基础及专业技能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差。2016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取消了一大批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就包括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直接相关的报关员、国际商务专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贸易业务员、外贸会计、外贸英语、国际商务会展员、全国外贸跟单员等等,以及一些间接相关的证书。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时代,毕业生的真才实学、就业能力、职业知识及能力上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
二、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框架及内容分析
1.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框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需要转变培养观念,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将传统的推式教育下以学科为导向课程体系设计思路转变为拉式教育下以就业为导向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建设思想,在对外贸行业调研、企业调研基础上通过对专业技能、岗位职责进行深入剖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2.建设内容。(1)遵循知识能力结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相统一的原则。以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素养指标体系为导向,以课程间的逻辑性及对能力培养的响应性为原则,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标准,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形成“主干课程→课程群→课程体系”的课程体系内部结构。拟定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课堂课程及相应的实验课程、第二课堂课程及职业实践课程。根据“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行业企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原则,运用课程体系实现矩阵对课程体系与人才需求能力进行对接。(2)根据学生成长阶段特点确定开课时序。根据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使学生的能力进阶式提升。大一阶段运用引导式教育。把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引向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逐步理顺自己的专业发展与其未来的职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学业规划的同时对职业规划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大二阶段运用培育式教育。陆续开设学科基础课程,穿插拓展学生视野的专业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使学生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认识进一步清晰。大三阶段采取学生导向式教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转化的主动性,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大四阶段采取反馈式教育。专业教师与学工辅导员相互配合,通过沟通反馈的形式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与学业状态,使学生正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适时加以鼓励及偏差导正,引导学生自主提升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为就业做好充分的思想及知识准备。(3)严格遵守课程体系制定过程的科学性。保持课程体系制定过程的科学性及严肃性,高校只是人才培养供应链的一个环节,我们培养人才是要输送到用人单位去的,所以课程体系的制定应当始于对企业及用人单位的调研,搜集必要的需求信息;对企业的职位及职责进行剖析,得出相应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并加以总结归类,结合岗位职业标准得出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簇;根据知识与技能簇得出相应的课程群,并落实具体的课程;根据学生发展阶段特点及知识的前后响应确定开课时序,确定初步的课程体系;聘请专业课程设计专家进行评审并进行调整与修改,然后投入实施。
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茶文化,开始注重饮茶。在国家大力扶持下,我国茶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于懂营销、懂管理、懂茶文化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旺盛。为地方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职责。本研究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角度出发,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茶学专业课程特色,首先对当前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关键词】茶学专业;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建设
在茶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业内对于高素质、懂得管理与营销、熟悉茶文化的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因此,研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查询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以提高高校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水平,从而更好的满足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缺乏地方特色。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地方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人才,这是高等教育的使命,也是其根本目的。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点,理应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故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定位应该与普通院校以及职业院校有所区别,需要突出地方以及自身特色。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地方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地方产业发展以及行业的联系更为紧密,课程定位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拓展为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培养,通过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查询专业课程在知识结构、技能要求、职业素养方面都应该比普通本科院校更广更强,然而当前查询专业课程目标缺乏地方特色、不够明确,课程目标定位存在偏差。2.课程内容与教材的针对性不强。国内不同地方的茶馆都有自成一套的茶艺表演,因此国内茶艺表演方式各不相同,进一步增加了茶专业课程的授课难度,授课内容也更为复杂。但在开设专业课程时,大部分院校并没有认识到这一差异,大多采用比较普遍的广受欢迎的茶艺表演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而没有紧紧联系地方茶文化产业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材方面,针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茶学课程教材相对较少,在市场上很难找到一本技能深刻研究茶文化,又能对茶艺有着针对性实训指导教材。正是由于课程教材的针对性不强,因此一些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基于茶叶历史、茶艺表演等不同系列茶学书籍自我总结相关知识,归纳出课程讲义。3.实践课程较少、条件简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茶学专业课程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课程课时较少,教师对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部分院校查询课程实验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几乎没有按照主干课程教学要求来建设,实训条件比较简陋,这些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基于化工行业企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充分认识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不足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开展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以求提升专业的生存能力与竞争性。
关键词:化工技术;课程体系;CDIO;建设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化、国际化,化工行业企业的用人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由过去的追求高学历转为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综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必须尊重行业企业的现实人才需求,针对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工作,从而提升专业的生存能力与竞争性。
一、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的不足
1.缺乏实践教学及创新教育。由于高职化工类专业资金和场地的限制,造成新工艺单元操作设备无法及时配套和更新,无法开展实践教学及创新教育,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的动手实践,难以深入掌握书本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下降;综合实践机会少,无法提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课程体系内容陈旧,课程间缺少科学衔接。课程体系中教学课程落后,无法适应化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高速发展趋势;无法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各课程内容或“各自为战”,或重叠重复,任课教师机械地讲授,学生机械地学习,缺乏清晰、科学的知识脉络体系,无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动手实践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