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04:33: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课程建设研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设计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要求教师掌握大量的素材和案例,在教学中较多地进行互动与交流。本文通过分析设计类开放课程在完善教学建设、促进教学方法改革以及辅助课程建设实践的作用,以实际课程建设实践让教和学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从而带给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对国内设计类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设计教学;教学方法
近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缩写为MOOC,音译为“慕课”)等新型课程和学习平台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在线开放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拓宽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也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山东大学依托本科教学工程全力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引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使开课数量和质量、教学改革应用等重要指标均名列前茅,同时积极开展校内“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建设,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全校师生。其中,设计类课程已经成为山东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一大亮点。“设计创意生活”于2015年在智慧树上线,已经成功运行了四个学期,受益面覆盖134所高校的32835名学生。“人人爱设计”于2015年11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以来,广受学生喜爱,选课总人数达到277918人。该课程还在超星尔雅通识课上线,三个学期共有443所高校的58208名学生选修并通过考核获得学分。开放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与传统的课程教学相比,其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有较大的区别。针对在线课程建设难度大、运行繁琐、推广难、学生缺乏主动性的特点,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组建跨地域、跨学校的设计类课程教学团队,形成“众筹式建设、共享式教学”的新型合作关系,让每个人可以随时随地以任何形式参与教学活动。开放课程中,教师还能够通过手机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参与讨论,大大拓宽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一、以共享为核心的设计类课程完善开放式教学建设
在线开放课程不同于以往的精品课程和精品共享课,是通过设计专业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让教和学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从而给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在2015年12月的“人人爱设计”课程公告中,曾提出了“分享式学习”的概念:“分享式学习不是简单地接收知识,它将改变以往的从教到学的简单给予关系,把学习变成一种集体参与和集体创造。老师和学生,每个人都是一个分享者,平等而开放。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学习体验分享给所有人。当更多的人走在一起,分享更多独特的、有趣的、个性的学习,我们才能彻底找回学习的乐趣。”2017年,在“设计史话”慕课的建设和运行过程形成了“共享式教学”的新模式,该课程既是一门面向全社会开放的设计文化普及课,又是对全国近千所高校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专业基础必修课“工业设计史”的有益补充。课程基于知识共享的思想组建了一支基于互联网进行远程合作的新型教学团队,主讲教师分别来自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助教则是来自十几个不同高校的专业老师,每个老师都可以把自己制作的各种课件、视频、文档等备课材料上传到课程网站上进行分享,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另外,其他高校应用本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讨论又可以上传回课程网站上,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而是变成了新知识的创造者。在很多高校,大部分专业课程都只有一两名老师任教,不仅缺乏与同行之间的交流,而且在备课过程中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共享式教学”通过互联网合作让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和集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备课资源共享。节省了老师的精力,节约了时间;二是优质课件视频共享。让一些教学条件欠缺的高校师生有机会接触到更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三是教学互动的共享。开放课程通过讨论区、QQ群、公告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展开互动,让更多老师参与到课程的课堂交流和课后讨论;四是教学效果考核的共享。开放课程通过作业和互评、单元测试、在线考试等方式对每个学生给出成绩评定,也可用于评定老师成绩的依据。
二、以学为中心的开放课程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主要有:德育课程地位的失落;课程内容的失宜;课程实施的失效;课程评价的失实。德育课程建设陷入困境的根源主要有:价值性工具与工具性价值的矛盾;课程目的的一元性与学生需求的多元性的矛盾;显性德育课程内容的认知性与德育内容内化过程的体悟性的矛盾;德育内容的精神性、思辨性与科学方法的实证性、精确性的矛盾。要使德育课程建设走出困境,课程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的德性;课程内容建设应更接近学生的生活;课程实施要加强显性与隐性课程的结合;课程评价要注重过程,以评价促发展。
关键词:高校;德育;课程建设
在我国,尤其是在我国的高校,德育受重视的程度是国际上绝无仅有的。党和国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广大教师也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德育理想和德育现实间的反差明显。提高德育效果的举措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联系社会要求和学校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德育“高投入”与“低成效”之间的尖锐矛盾,关键是要直面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分析陷入困境的根源并找到出路。
课程是为了培养人和教育人而产生并发展的,培养人是课程的本体功能。德育课程是以培养人的德性为本质的。本文在讨论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时,是站到文化的本质是人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高度,站到人的本性是“活动”的高度看,课程的本质就是人的学习生命及其活动。[1]在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是一种涉及社会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社会性的教育行为,而不仅仅是教育领域内部的仅仅涉及教育内容的孤立的课程行为。
一、高校德育课程建设存在的困境
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建设存在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财经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互联网和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高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契合了目前“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对高职财经类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予以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模式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是一种把教育扩大到课堂以外,免费为任何能够上网的人提供大学课程学习资源的课程教学形式。2012年以来,作为互联网和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迅速在世界范围兴起,这种新型课程及教学模式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学校的围墙,颠覆传统大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
一、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之现状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推进始于美国、英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与此同时,我国开始密切关注其发展态势。在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提出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课程平台,以“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为方针,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加强规范管理,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得到有力的推动。目前,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取得了大力的发展,表现在:(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的数量急剧增长,慕课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二)在线课程资源的共享范围正在逐步扩大。(三)各省级教育部门和高校陆续实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规划,在课程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及相关配套机制建立等方面,不断做以尝试和突破。
二、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
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以“问题聚焦、素养导向、理念遵循、方法创新、资源整合、内容改革”为整体思路,聚焦现有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的普遍问题,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突出大通识的课程理念,创新哲学教学方法,整合资源,改革内容,从而强化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实效,促进学生核心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是哲学通识教育的关键,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起基础性作用。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哲学通识教育需要以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着眼于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变革、知识创新能力的养成等方面。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应用型地方高校广东海洋大学为例,探索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内容和路径,以期创新高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培养具有主流价值共识、优良道德品格、传统文化底蕴、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批判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
一、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以“问题聚焦、素养导向、理念遵循、方法创新、资源整合、内容改革”为整体思路,顺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趋势,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了奠基性作用。第一,聚焦四个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不健全、功能定位不准确。高校将通识课定位为公选课、知识普及课,课时安排零散,学分比重低。二是通识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脱节。没有将思政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固化。三是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分离。专业教育在传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时有天然的优势,但塑造德行则是短板。通识教育的缺失往往导致学生在人文素养形成、创新能力培养和批判思维训练等方面出现问题。四是教学方法不灵活、考核方式不科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落后、考核形式单一,教学质量整体偏低,有的课程甚至沦为“水课”。第二,明确一个导向。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培养具有主流价值共识、优良道德品格、传统文化底蕴、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批判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第三,遵循一个理念。遵循大通识理念,打通文史哲,实现人文科学内外联通,促进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联通以及文理交融。强调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交叉融合,并融入信息化新技术新方法,突显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第四,突出两个重点。以经典阅读教学法和研讨式教学法改革为重点,构建经典阅读“四步法”和研讨式教学“五步法”,并以此为动力推进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第五,整合三大资源。整合哲学通识课、哲学专业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三大课程资源,构建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第六,改革四大内容。以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考核的改革为主要内容,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变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来开展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二、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内容
童装艺术园本化课程建设研究
石狮市实验幼儿园于2017年12月被确定为首批福建省保教改革实验校,以课程建设为主线,开展构建童装艺术园本化课程建设的实践。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园行政班子从原本单纯的“行政管理者”向“课程管理者”转型,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全面落实课程管理,通过管理行为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透过专业课程来渗透园所的办园理念,从而提升幼儿园教育的品质,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前期准备充分,为课程建设打好基础
在前期准备阶段,我园组织了教师关于童装艺术课程的调查问卷,广泛征集教师对开展童装艺术园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形成第一手资料,使得教师明确了课程建设的实施方向。同时,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课程管理领导小组,利用多种渠道及家长资源,收集了大量的童装资源,成立了童装课程资源库,其内容、素材涉及广泛,而且多以图文并荗、课件、视频的形式呈现,为教师实施课程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也为童装艺术创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二、初步设想框架,为课程建设提供依据
为贯彻落实《纲要》《指南》精神,充分发挥幼儿园对课程管理的自主性,首先,由学园课程管理小组的成员们初步拟出大致的课程内容框架,为老师们开展课程建设提供依据,再引导老师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生成、建构、完善课程网络。
三、创设课程环境,让课程与幼儿直接对话
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在“大思政”背景下,教师应当深刻认识专业课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要求,结合信息安全专业特点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密码学基础》是各类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开设的重要必修课,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人文素质教育,发掘思政教育资源,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打造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程思政;课程建设;金课;混合式教学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9年10月,教育部正式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2],促使课程思政理念形成广泛共识,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淘汰“水课”,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3],全面推进各高校各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当前“大思政”背景下,结合信息安全专业实际情况,打造信息安全专业“金课”迫在眉睫。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4],深度挖掘思政元素[5]。《密码学基础》是各类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开设的重要必修课,课程讲授过程中应体现人文素质教育,发掘思政教育资源,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6],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打造《密码学基础》金课。
1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
专业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培养其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适当融入思政内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思政教育是高校所有课程教师的共同责任,加强各学科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迫在眉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1加强教师育人理念和育人能力的培养
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研究
一、协同创新思想对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价值判断
1.协同创新思想的基本内涵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协同创新思想认为组织内部主体之间的协调、协作形成拉动效应,推动各个主体共同前进、个个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创新理论和创新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领域创新的主体从单主体演变为多主体,创新的过程从线性创新演变到网络状创新,创新方式也实现了从独立创新到合作创新的演变,并逐步向协同创新演变。[2]协同创新多为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三大科研创新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围绕共同目标,共享资源信息,形成创新合力,推动创新产出的过程,即通常意义上的产学研协同创新。[3]协同创新主要有三个特点(:1)协同放大。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实现创新组织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由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转变,从而达到系统功能的整体放大,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1+1>2(;2)整体性。创新生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3)动态性。创新生态系统不是一种超稳定的结构,而是根据组织内外各种要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2.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应贯彻协同创新思想
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与协同创新思想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参与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专任教师、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网络营销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为了建成科学的网络营销课程体系而聚合在一起,通过有效合作与沟通,形成相互协调、联合行动的创新联盟,从而增强网络营销课程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适用性。具体来说,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与协同创新一样,同样具有多角色参与、机制上协调、求同存异原则及非线性效果的特征。多角色参与,是指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需要打破单个主体独自作战的局限性,要形成融专任教师、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网络营销行业企业以及所在院系为一体的建设共同体,协同推进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机制上协调,是指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要预先建立保障建设共同体规范运行、高效推进的保障制度,包括共同体的章程、议事规则、评价机制等。求同存异原则,是指要尊重多元主体之间存在的利益、文化上的差异,尽量在多元主体之间利益的结合点上来推进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非线性效果,是指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各个主体之间的有效协作,突破了传统的线性作用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不是各方主体单独作用的简单叠加,而将产生“1+1>2”的非线性效果。
二、协同创新视域下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多维协同模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课程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为了更好地发挥“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该文以“两性一度”为标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建设“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调查问卷显示,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信息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均有所提高,表明基于“两性一度”的“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建设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研究生;两性一度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目标是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课程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明确要求改革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研究生“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相对陈旧,不能完全满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研究生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难以支撑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研究生“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完善课程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实行基于临床案例的PBL教学和“课前学习+课堂探究”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基于一定深度和难度的挑战性问题学习[2-9],旨在实现研究生“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1“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课程目标上,知识目标明确完备,但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不完善。在教学内容上,强调本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忽略了与临床实际的联系,没有承担起桥梁作用。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灌输式教学为主,重知识、轻能力,偏重知识的原始积累,忽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方法研究,忽视学习方法研究,对研究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在考核评价上,重视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没有进行有效评价,无法通过考核评价促进研究生的学习。
2“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创建精品课程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建设精品课程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提高建设精品课程的质量。
关键词:精品课程;信息化;教育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制定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各高等学校都纷纷把建设精品课程列为重要计划,不惜资金制作精品课程,都想在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急于求成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质量何在?效益何存?如果不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谈何精品?如果只为了贪图形式上的虚荣,岂不是劳民伤财?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呢?怎样才能真正开发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呢?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是值得我们为之探讨的话题。
认清目前教育信息化的趋势,
思想上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
随着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主要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学内容都面临着激烈的挑战,Internet的普及,远程教育网的开通,以及校园网的建立,为学习者充分、便捷地获取、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人们可以遍访名师,自主选择专业,自己制定学习方案,教育的权威被打破了,尤其知识的垄断被打破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将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再是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要主动构建自身内部心理,处于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学习途径多样化,学习环境虚拟化。这必将引起教育的全面变革以及教育机构的重组和社会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现代化必须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成为教育急需探讨的问题,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由传统的教育走向现代化教育的问题。而教育信息化,首先要教育资源信息化,精品课程是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正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教育信息化。
“课程思政”下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在提倡“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的通识课程大学英语有效结合,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师的首要思考。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大学英语教学为基础,对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性的分析研究,从而引导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建立文化自信,正确认识西方的语言和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在提倡
“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高校的课程建设应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的有效结合,以“课程思政”为契合点来增强教学的育人功效。要求专业课教师应当将“课程思政”的要素融入专业课程中,促使专业课教学的多元化育人。《大学英语》通识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现阶段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师教学过程形式较为传统和单一,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而兴趣又是学生学好英语最为关键的步骤。将“课程思政”潜移默化的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让学生在大学英语多样性的学习中,既能学到丰富的大学英语课程知识,又能接受到创新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情感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落实教育育人和立德树人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推进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在知识上、思想上和应用上的教学功能,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英语》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在大学英语教育活动中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汲取人类发展中一切对学生发展有积极作用的外来语言、文化,特别是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论,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化思想、艺术鉴赏以及生活习俗等。如何把以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融入高校专业课程建设是我们每一个高校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将“课程思政”融入通识课程《大学英语》的课程建设为例,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中教授学生英语课程知识又能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一)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英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输入既有语言知识的输入,也包含文化知识的输入。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通过西方语言与中国的语言对比分析;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分析,使学生可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能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让学生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的同时,向世界“传播好中国的历史、讲好中国的故事、宣讲好中国的特点”。学生既要学习西方优秀语言和文化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向世界传播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的创新成果。(二)集体主义教育与《大学英语》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提升大学生的个人语言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应该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后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将集体主义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的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语言实操,又能培养学生集体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集体荣誉的意识。(三)道德教育与《大学英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根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和文化繁荣兴盛的基石。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与培养大学生自身的文化自信并不冲突。在大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比较中国和西方的语言和文化,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自我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加强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加强自己对中华的传统道德充满自信和自豪。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教师批判地进行西方语言和文化的教学、中华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教学、新时代中国国情的教学,是增强学生语言平等和文化自信的创新方式。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学生在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洗礼和浸润,并且可以将所学的中西方道德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增加了大学英语课程的丰富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将“课程思政”道德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学生们不仅可以学到西方文化的道德精髓,而且还可以汲取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四)社会主义教育与《大学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英语时事新闻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实时更新国内外时事会议、时事会,时事论坛的英文版本,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如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后,向学生推送两会报告的英文版本。引导学生从报告中不熟悉,不认识的词汇着手,带领学生识记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表达。在学生对词汇有所掌握后,进而分析报告中形式多样的极具中国新时代特色话语的不同句型、语法、方式和表意,引导学生识记并能输出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句型表达,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直至学生全部掌握报告的丰富内涵,从而由易到难深入对学生进行时事社会主义教育。再如,引导学生关注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的英语新闻播报,并在大学英语课程中选取2019年-2020年抗击病毒中涌现出来感人的好人好事的英语报道,从词汇到句型层层给予学生正面的教育,用正面的典型事例和案例鼓励他们,培养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的信心。(五)民族团结教育与《大学英语》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教授西方语言和文化,还应该注意到中华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在了解中国的民族的基础上了解西方民族的现状,批判地认识世界,树立民族平等,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思想。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英语学习的语言知识融会贯通到学生的母语,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鼓励学生将大学英语中学习到的英语的语音、词汇、句型、语义、语用等知识迁移到母语中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深入地认识汉语和少数民族语的结构,加强对汉语的发扬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
二、“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