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现状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9 03:55: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课程建设现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课程建设现状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摘要: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课程的目标是培养素质高、实践强的应用型幼儿师范人才。在此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现状,针对教学内容局限于以教材为主、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教学实践机会少、师资力量薄弱四方面问题,提出开发校本课程、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丰富教学资源和实习实训基地、建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模式的改进实施建议。

关键词: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课程建设;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是否能在学前阶段获得良好的教育,决定了他们能否身心健康发展。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1]。早期数学学习能帮助学前儿童获得概念之间的联系,促进学前儿童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并能很好地预测在其他多个领域的发展[2]。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作为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有义务、更有责任为学前教育行业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社会在不断变化,学前教育行业也在快速发展,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期待和要求也在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而课程建设是改革的重要保证。

一、研究背景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实践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其中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是学生理论素养支撑的核心课程,更是进入幼儿园工作的“敲门砖”。因此,五大领域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水平。数学作为五大领域中科学领域的部分内容,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与人的心理发展密不可分。在此背景下,为满足教育体制与教育市场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目的在于为幼儿园提供专业人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学生的教学能力没有达到市场需求,就业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已就业的幼儿教师水平有限,很难实现职业提升。这主要源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课程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幼儿行业的需求。针对此情况,本研究将尝试对高职院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实施建议。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

查看全文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现状与改进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当今大学生多为90和00后独生子女,成长环境与过去有很大不同,思想观念在受到父母和祖父母等上一辈人影响的同时也呈现出独有的特点。杨静在研究中提到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青年价值观经历了从富有理想主义和批判精神、主体意识觉醒,到更加多元化的过程。他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正视现实生活,民族自信和自豪感增强。在全球化突出的今天,青年人的权利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更加强化,同时也产生了价值观多元化的冲突等问题。这与人民网在2013年的“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的结论基本一致,认为当代青年的自主意识与独立性较上一代人更强。QQ大数据与青年报对“00后”价值观的调查显示,这些在经济高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成长、陆续步入大学的青年人高度认同我国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对国家发展持积极肯定态度,知晓建成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仅有部分受访者认为现代化强国目标与自己息息相关或需要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青年的学习目标多为找工作、提升自身能力或满足父母期望,鲜少有人以报效祖国为目标。这可能是由于当前青年学生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和就业压力,但也反映出学生对于学习意义的认知还停留在务实和个人层面,对自身努力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认识不足。此外,当代青年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前三位分别是父母、同学朋友和老师,可见父母师长在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和树立仍能发挥重要作用。课程思政的意义正是将思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认同国家政策,辩证看待不同国家文明的差异,意识到自身努力在时展进程中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性,树立报效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抱负。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纷繁复杂的信息。在纷繁纷杂的社会思潮中,学生分辨和鉴别多元化信息的能力正在经受很大的挑战。李保强在研究中也提出对于政治认同和政治立场尚未确定的大学生来说,面对多元化的信息和多样的信息来源,学生“很容易陷入政治价值选择的困境”,对政治理论和政治学习不深入,尚未形成坚定的立场,“难免产生误解和疑虑”。因此如何帮助和引导当今个性突出、更关注自身发展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立场,不仅是思政教师,也是学校以及全社会的责任。

二、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明高校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它要求高校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持之以恒更新思政工作内容,把握不同时代学生的思想特点,探索最适合时代和学生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际趋势和国家发展,认识国家和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对照新时代的要求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仍然留有一些问题。从教材内容看,课程章节主题紧跟国家和社会发展,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当前国家重大问题。但对每个主题的阐述仍然存在理论性较强、内容枯燥等问题,因而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兴趣弱。从课堂规模来看,形势与政策作为公共必修课,多为大班授课,少则几十多则一百名以上学生的课堂,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位学生,组织课堂活动或与学生互动的难度更大,学生课堂参与感较低,具体表现为只有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才会互动,其余时间抬头率不高。从教师队伍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尤其是资深教师数量有限,部分现有教师难以做到对所有重大理论和政策精准把握,对现实问题难以做出深刻透彻的讲解,对学生的困惑往往难以给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思想深度的解答。结合时代特点和国情,讲清当前国家面临的形势,通过课堂讲授来教育和感染学生,增强四个意识,树立鲜明的政治立场和远大理想则难度更大。从教学方法看,教师多为单一讲授,理论性强,参与度和互动性不足,任课教师并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理解和认同所讲授的知识,难以做到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多停留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上,对能否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并不清楚。时展和大学生群体特点的不断变化对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要能够紧跟时代主题,结合国情,运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将传授知识和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改进策略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思政要求高校课程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政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育全过程,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和谐统一,同向同行。高校与任课教师需要在充分把握不同年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更新调整,既要与时俱进,又要符合当代大学生需求,做到提升教学效果与发挥学生课堂主观能动性并重,价值引领与传授知识并重。结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权利和竞争意识更强,个人目标更为明确和务实,面对多元价值观和文化的冲击时产生困惑,对国家的认同感较强但个人发展目标与国家发展目标的联系较弱等一系列特点,做出相应改变以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健康成长。授课内容注重理论性和思想性,兼顾亲和力和感染力,以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影音代替枯燥的文字和照本宣科,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和参与度,以讨论和案例分析等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形式代替灌输,激发学生对当前国家形势的认知和对政策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增进学生对国家政策方针的认同感。组建一支充足、专业的教师队伍。在政治、情怀、思维、视野、自律和人格六个方面对思政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需要在不断提高自身政治和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做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下我国的形势和任务,需要根据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变化随时调整授课内容,能够清楚地讲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关系等各领域知识和最新进展,因此对于不断学习和更新授课内容的要求远高于其他课程。此外,思政教师除传授知识外还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任。因此,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组织,一支政治素养过硬、高素质、专业化和理论知识背景多样的教师队伍对于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第二课堂,丰富教学形式。第二课堂以形式内容丰富、趣味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被高校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第二课堂活动由学校或学院团委、社团等学生组织负责,近年来有更多的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但其与第一课堂特别是思政课程的融合仍然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脱节,学生很难将课堂所学内容与日常学生活动相联系。与其他思政课相比,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稍弱、更紧贴实际,因此如果能够围绕课程专题内容,使第二课堂与形势与政策课课程教学相辅相成,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理论政策在实践中体会和反思,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入脑、入心。

查看全文

财经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互联网和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高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契合了目前“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对高职财经类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予以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模式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是一种把教育扩大到课堂以外,免费为任何能够上网的人提供大学课程学习资源的课程教学形式。2012年以来,作为互联网和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迅速在世界范围兴起,这种新型课程及教学模式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学校的围墙,颠覆传统大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

一、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之现状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推进始于美国、英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与此同时,我国开始密切关注其发展态势。在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提出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课程平台,以“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为方针,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加强规范管理,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得到有力的推动。目前,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取得了大力的发展,表现在:(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的数量急剧增长,慕课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二)在线课程资源的共享范围正在逐步扩大。(三)各省级教育部门和高校陆续实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规划,在课程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及相关配套机制建立等方面,不断做以尝试和突破。

二、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

查看全文

本科院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面不断深化,整体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工作中,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为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可靠保障。尽管当前诸多高校推动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建设工作,但是受限于自身教学理念与师资等因素,整体的教学效果存在明显不足,发展方向不明确,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工作的研究,针对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不同院校的教学特色,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

在我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党的报告中,对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来看,必须要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升教学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满足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要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改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作为当前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更好地满足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为课程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在当前多元化时代到来以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就需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中,必须要顺应当前时代的要求,从自身的教学特色出发,明确发展方向,落实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的价值

(一)加强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

在我国当前的转型升级阶段,制造业的升级,对于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但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阻碍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从当前实用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来看,用人单位不仅会进行专业基础的考核,同时要求其具备一定的英语技能,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能够看懂相关的技术资料与说明书等,从而更好地加强与国外专家以及客户的交流。而通过推动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工作,可以更好地满足专业需求,提升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养,在强化与实践教学联系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在专业领域中,使用英语来进行交流。由此可见,在当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工作,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查看全文

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分析

摘要:在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中需要充分利用ESP教学理论,以理论来带动实践,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积极构建商务英语课程管理体系,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在应用ESP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出那些精通英语又熟悉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对ESP教学理论对商务英语课程建设的启示作出了科学分析。

关键词:ESP教学理论;商务英语;课程建设

在日常教育中积极运用ESP教学理论来进行实践,顺应了时展的基本需求。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首先要及时明确ESP教学理论,掌握ESP教学理论,这不仅推动了商务英语课程建设的稳步发展,还将商务英语的实用性得到了最佳体现。[1]时代背景下ESP教学理论应用于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和改革,构建合理有效的商务英语课程管理体系,积极创新商务英语课程管理模式,将有效丰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内容,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ESP教学理论的相关介绍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ESP教学就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2,3]商务英语属于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在特定情境中,需要将ESP教学理论灵活运用在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中。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是建立在语言系统基础上,充分借助工作背景来进行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从而促进了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升,这对商务英语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ESP教学理论将学生的基本需求为主要目标,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促进了商务英语的广泛运用,意识到商务英语对语言系统起到的主要推动作用,注重商务英语对语言系统产生的影响,掌握了行文结构的技巧,在确定目标情境的同时,快速实现了商务英语课程建设的稳步进行。

二ESP教学理论对商务英语课程建设的启示

查看全文

高校课程建设与教学关系之比较论文

论文摘要: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将从是“品牌的竟争”,课程建设是教学的基木要素合格产品”到“是一项最基本用户满意”。高午学校教学工作是永恒的主题,质童的竟争将、最主要的教学实践活动。要处理好课程建设与教学质童辩证统一关系,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各,是学科建设的基拙,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只有搞好课程建设,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教学建设中最基本的建设,它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人才培养关键点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只有加强课程建设,才能保证教学质觉。课程建设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与教研室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建设。本文就高校课程建设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课程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链

1.搞好课程建设必须要提高认识。质量是高等教育办学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最,就要从教学的最基本建设———课程建设做起。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建设,教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毛作。其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了解学科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担负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因此,应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重视课程建设;,各部门领导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政策要倾斜,经费要保证。对课程建设卓有成效者要给子表彰和奖励,使他们自觉地参与教学改革,参与课程建设。教研空是按专业建立起的教学、科研基层单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室的建设工作,取决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课程建设的投入。以教研室为中心,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各课程负责人要按照合格课程与优秀课程基本条件和建设方向。详细写出课程建设的日标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应注重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把着眼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把课程建设深入到整个教学活动和课程体系中去,使教学的各项工作到一个高层次.优化组合成一个整体,使大部分本科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形成较完整的反映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课程改革计划和可行措施,使课程改革和建设取得成效。

2.摘好课程建设要有明确的质员标准。高等教育质量是个多维的复合概念,其标准是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统一。适应性是高等教育质址的本质属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社会需要检验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尺度。多样性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二属性,是保持和传递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也是培养公民素质,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满足社会对人才开发和应用等。要不断地总结、探索与实践,建立出一套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合格课程、重点课程、优秀课程建设的质址标准。经过统等规划,分期、分批建设,采取自评自建与集中组织审评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少数重点课程、优秀课程与合格课程相结合,深入研究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建设的功能和实效性。发展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第三属性,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而变化,是适应性质址的衡址标准。既要继承传统,义要突破前规;要从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方面转变认识;要从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课程的特点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上进行探讨;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要从传授知识、提高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使高教通过2——3年的教学建设,绝大多数的必修课程达到高水平,并创建具有特色的古内重点课程,使高教的整体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3.搞好课程建设.要认真分析课程的现状。高等学校条件有的相对较差,需要建设的项目很多,我们必须根据课程的现状,结合高等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抓主要矛盾。对提高教学质员影响大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如对一些.环课率高,授课面广的土干课程,给予重点资助;从课程设置中确立一批覆盖面宽、直接影响学生理论基础与准本技能的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加强篆础理论、墓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抓好专业主干课建设,以重点课程建设带动相邻的系列课程的建设。高校应设立课程建设与奖励专项基金,要把重点课程建设和优秀课程评选作为一项整体工作,坚持评建结合,以建为主。应以墓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对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主干学科、主千课程为对象,通过“分期分批,立项建设,评建结合”,有计划地开展校级一类课程建设。在合格课程的基础上,争创评选省级优秀课程。

查看全文

普通高校舞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当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受到了重点关注,高校舞蹈信息化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以普通高校舞蹈剧目课程为例,分析了普通高校舞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意义与现状,阐述了引入“资源库+直播平台”建构模式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优化策略,并提出了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改革方案。

【关键词】普通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舞蹈剧目;信息化教学

一、普通高校舞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意义

舞蹈剧目课是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的综合训练课程。目前大多数高校舞蹈专业的剧目课教学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由剧目鉴赏入手,在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剧目内容、讲解作品结构、反复进行动作示范,然后进行角色和动作训练及集体舞台的配合意识训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对作品进行大量的前期资料准备和反复的身体示范。而由于教师精力、体能以及学时所限,学生的训练不能得到精准有效辅导和及时反馈,教学目的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舞蹈剧目课的教育功能。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教学理念在舞蹈教育各方面的渗透,建设舞蹈在线课程势在必行。舞蹈在线课程建设与信息化改革对于新形势下的舞蹈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中,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建立科学的舞蹈视频资源库,可以无限地扩展与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学生通过超星平台和APP自主学习,延展教学时空。学生利用手机录像,和原版舞蹈视频同步播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更准确地发现问题和更快地解决问题。信息化教学是根据教育未来前景和趋势所呈现的,是适应潮流发展和学生适应时代的教学手段,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以及使舞蹈各课程内容更好地融会贯通,也可以综合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与表演能力、艺术审美与创造能力,最终实现高素质舞蹈人才的培养。

二、普通高校《舞蹈剧目》在线课程建设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高新科技的开发和利用日新月异,从电视机和投影仪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开发运用到现在的手机和网络直播教学,教学手段呈多样化。舞蹈剧目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技术课程,在舞蹈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普通高校舞蹈教学中网络在线信息化教学的运用,多停留在舞蹈理论课教学上,其精彩纷呈、直观有效的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反观舞蹈剧目课教学,依然停留在“口传身教”的层面,即教师口头讲解、身体示范,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具有现场感,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临场指导学生当堂提问,但由于舞蹈教室场地的面积、学生的数量、教师的精力、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形成了单一和孤立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束缚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诚然,也有部分高校对舞蹈剧目课程开展了在线开放式信息化教学的尝试,但是,由于平台设计不完善,技术手段单一,信息化教室没有建立和设施不完善,依旧延续课上“我跳你看,我说你做”,课后学生通过手机看视频的教学程序。因此,课程教学效果并不凸显。对于此状况,各高校应当逐步建设网络和多媒体辅助舞蹈教学的硬件系统,让网络在线信息化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同时,在舞蹈剧目课在线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各种平台和技术软件建构“资源库+直播平台”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状态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获取知识。

查看全文

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建设论文

1建设方案

1.1项目建设目标

①在建设期内完成各项指标,通过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验收。②力争2年内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2项目建设思路

①总体思路:一切以提高学生技能为核心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推动专业课程建设。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首先结合该院该学科的教师结构现状,制定“双师型”教师岗位责任及要求。其次制定相应的考核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精品课程教师到生产一线参与顶岗实践,去收集、总结、引进现场最新的生产技术成果作为教学案例,保证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工程性,使他们尽快成为一流的骨干教师。③教学内容:必须与岗位标准相融合。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以下9个模块:绪论;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预应力构件;11G101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④探求课程与行业一线的结合点,积极参与行业技能大赛。如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土建施工类专业学生“鲁班杯”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行业技能大赛等。⑤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开发《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教材。以理论够用、突出实践性为目标。平法识图是造价员、施工员从事工程施工、工程量计算必备的核心技能,目前在教材的编制上仍存在空白,多依赖11G101系列平法图集。无论从教学还是科研角度来看,建设新平法教材都具有很高的价值。⑥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及管理:开发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及校外实训基地,课内实践学时用以保证操作实训及课程设计,强化工程意识和专业应用技能,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水平和特色;开展与“五大员”相关内容的培训工作。⑦课程教改科研:围绕平法识图技能方面展开。⑧强化管理:通过制度改革,提高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将教师岗位责任制与绩效考核落到实处,把课程建设工作指标化,任务分解到人,建设经费分解到指标上,按计划时间表进行考核。

1.3项目建设进度

查看全文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为深入贯彻国家有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的有关要求,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工作的通知》,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对30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情况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并结合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网站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考核,总结学校体育发展现状,提出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江苏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2014年参加公共体育课程考核的学校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药科大学、金陵科技学院、江苏警官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等30所本、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二)研究方法

查看全文

艺术设计学应用型课程建设思路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艺术设计学应用型课程城市品牌项目策划的现状和问题,在课程建设层面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提出艺术设计学应用型课程建设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四个关键问题:构建适用于应用型课程的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形成适用于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内容;探讨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政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规划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成果评价方案,以期为艺术设计学应用型课程建设和实施提供一定参考范式。

关键词:艺术设计学;应用型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直接面向学生的课程建设和实施,本文以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应用型课程城市品牌项目策划为例,分析课程建设和实施的现状与问题,系统化构建应用型课程建设方案,并通过课堂教学检验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课程建设层面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论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内在联系。

一、艺术设计学应用型课程建设思路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满足创意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即以该专业的学科视角科学构建艺术学、设计学、传播学、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培养懂艺术、能设计、会经营、善管理的创意策划与设计管理人才。课程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主要通过学科的完整性、理论叙述的详尽性、思想观点的统一性、结构体系的严密性、教材编写的规范性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3]。为培养学生高层次的专业视角与核心素养,艺术设计学专业依据交叉学科知识体系重构了基础型课程体系,同时开设了应用型专业选修课,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如新媒体项目策划、会展项目策划、艺术市场项目策划,以及本文的案例课程——城市品牌项目策划。案例课程的内容包括城市品牌定位、城市品牌形象、城市品牌传播、城市品牌文化等以城市为主体的品牌管理理论的应用与延伸,通过项目调研、项目策划、品牌设计、项目管理等训练方法巩固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下面,笔者以城市品牌项目策划为例,分别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这四个层级,阐释应用型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一)课程理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