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方法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9 17:31: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康复护理方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康复护理方法

康复护理模式神经内科脑卒患者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择此时间段内在神经内科住院的106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无典型特殊性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划分到基础组与研究组。基础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康复治疗有效性方面差异明显,研究组数据明显优于基础组,数据差异达到统计学结果意义标准(P<0.05);护理干预之前研究组与基础组患者的能力无明显差异,差异数据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患者的能力相对于基础组而言存在明显优势,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模式有着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在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神经缺损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脑卒中属于危害性较高的一种临床疾病,临床中比较常见,同时在致残、致死多方面均具备较高的概率,患者临床症状普遍较为严重,在治疗之后患者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后遗症,导致预后效果不理想。脑卒中在临床中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功能障碍便是其中较为普遍且危害严重的一种。对此,为了探讨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将我院无典型特殊性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择此时间段内在神经内科住院的106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无典型特殊性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划分到基础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53例。基础组中,男32例,女21例,患者年龄32~66岁,平均(51.2±3.3)岁;研究组中,男35例,女18例,患者年龄33~69岁,49.1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不符合统计学对比的基本要求。

1.2护理方法基础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在发病之后往往会因为疾病困扰而形成负面心态,同时因为心态的影响导致不愿意参与到康复护理中,从而阻碍康复护理效果。对此,护理人员需要保障患者心理情绪的稳定性与积极性,提高患者在康复护理方面的参与热情,保障整体护理效果;(2)体位护理。在采取正确的体位可以有效的预防或减弱患者发生审计痉挛、屈肌痉挛等现象,可以每个一小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3)康复锻炼先对患者实行肢体康复锻炼的相关宣教,让患者意识到康复的重要性。在患肢力量得到一定恢复之后可以指导患者实行自我锻炼,逐渐强化锻炼强度;(4)并发症护理强化患者的口腔清洁护理,确保呼吸道通畅性,及时采取吸痰处理,在输液治疗中需要定期更换位置,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无任何不良反应,病情恢复理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60%以上;有效:相对于治疗前恢复效果突出,康复效果采用Fug1-Meyer评分评价,评分越高说明患者康复效果越理想。

查看全文

医务社工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医务社工参与康复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108例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各54例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由医务社工参与完成对患者的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康复进程。结果下床时间等康复进程指标对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务社工参与康复护理能有效促使骨科手术患者康复速度提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医务社工;康复护理;骨科手术患者;影响效果

骨科手术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其在手术后的恢复速度较慢且可能发生感染及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及异常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恢复造成严重阻碍。针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实际情况,临床上通常会在手术后给予患者康复护理,以此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让患者的康复效果得到提升。但研究表明常规的康复护理效果有限,难以满足骨科手术患者康复的需求。本研究对医务社工参与康复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8例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2018年6月~2019年6月治疗时被纳入研究,随机法各54例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19~71岁,平均(45.39±6.79)岁。试验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19~70岁,平均(45.18±6.85)岁。基线资料组间对比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指导其合理开展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并对其饮食进行合理调整等。试验组采用医务社工参与的康复护理,其中医务社工首先应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交流,帮助患者解答各种疑问,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与患者熟悉后,为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对主治医师、医护人员及自身的信息进行说明,让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务社工的工作有足够的认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医务社工应合理制定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确保康复护理方案与患者相符。同时,医务社工要联合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积极的引导,让患者形成积极生活的态度。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对正常生活造成的影响,并多组织患者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组织患者进行朗诵、绘画和书法等相关比赛,让患者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经验分享。开展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医务社工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行为的改变,以此为基础判断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开导,必要时可联系医生及患者家属共同开展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此确保患者的心态保持良好。对于适应能力较差的患者,医务社工还要帮助患者开展日常生活,让患者在行动不便的情况下能顺利完成日常活动,避免患者因行动受限而出现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情况。1.3观察指标。统计患者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时间。1.4统计学方法。SPSS软件处理数据,x2检验和t检验数据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骨科患者康复护理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本文对在骨科患者中进行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论述。方法选取在我院骨科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康复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论述。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分组,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分析评价康复护理。结果我们对骨科患者的康复护理评价进行合理的分析,通过对了解进行有关康复知识调查,知晓率为88.89%,未知晓率为11.11%,护理后效果,完全自理为52.78,部分自理为44.44%,不能自理为2.78%,患者并发症为,肌肉萎缩4例,关节痉挛2例,关节畸形2例。结论在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运用康复护理效果最为明显。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骨折;临床护理效果

患者患病后会对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骨科患者,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康复效果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对骨科康复治疗的关注度也逐渐提升。在骨科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康复护理尤为重要,康复护理主要是针对骨科患者进行康复性训练,针对不同患者运用不同的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帮助骨科病人恢复正常活动。为此,本文对骨科患者中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为了有效探究康复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在我院骨科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护理康复的实际效果进行探究。骨科病分进行手术治疗的基本都是创伤性病人,主要是急诊手术、脊柱手术、择期手术、单下肢手术、单上肢手术、双肢手术。1.2方法。1.2.1护理原则。骨科患者手术前需要进行术前护理,手术过后需要进行术后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必须做好术后护理。创伤骨科患者手术后进行康复护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不同情况不同要求对护理人员和骨科患者进行规范指导。第一,骨科患者康复宜早不宜晚,手术过后就因该进行康复训练。第二,康复训练不只是身体上的锻炼,还要求对患者进行思想教育,从而使患者身体和心理同步,从各个方面提升患者的认识,从而保证康复训练的正常进行。我们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因为患者来自不同的岗位,身体素质也大不相同,我们需要根据每一位患者的身体和实际情况对每一位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保证康复训练的康复训练的尺度跟患者的需求相对等。1.2.2护理评估。病情评估、心理评估和身体评估是护理评估中三个主要内容。其中的病情评估是护理人员需要对手术后的患者的整体回复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比如切口的愈合情况和牢固情况等。同时需要根据患者手术后伤口的恢复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心理评估是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知识的宣教,让患者了解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消除烦躁、焦虑等负面心理情况。身体评估主要是对骨科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身体机能的活动情况和身体的正常活动情况的了解。在骨科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为心理护理、病房护理和阶段护理三个方面。患者对康复护理会产生比较大的抵触心理,护理工作效果不尽人意。因此,我们在对骨科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思想教育,帮助患者获得自信,让患者主动进行康复训练。为了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需要对患者进行病房护理,补定期的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消毒,保证病房内空气质量,控制病房温度。为了可以更好的进行康复训练,骨科患者需要有一个充足的睡眠,不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需要卧床,不再进行活动。1.2.4效果评价标准。骨科患者穿衣服、吃饭、上厕所、洗澡是对骨科患者自理恢复情况综合评价的标准。穿衣服、吃饭、上厕所、洗澡这四项活动全部完成视为全部自理,还需要其他人进行帮助视为部分自理,全权需要其他人进行帮助者视为不能自理。

2结果

查看全文

脑卒中运动功能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护理对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将发生脑卒中48h即进行康复护理与病程在3个月以后进行康复护理的脑卒中病人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有效率95.24%,后者有效率65.2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为(100~300)/10万,患病率为(500~740)/10万,死亡率(50~100)/10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1]。存活者中50%~7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如偏瘫、失语及知觉、认知、意识障碍,其中以运动功能障碍表现的偏瘫最常见,影响最大,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1临床资料

临床44例脑卒中患者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7岁,平均61.3岁,病程2h~5年。其中脑梗死29例,脑出血15例。在发病48h即介入康复护理的21例为观察组,3个月后进行康复护理的23例为对照组。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均为60天。

2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查看全文

康复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方法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受康复护理方法后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都由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肢体功能,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并且能够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流程;骨科手术;临床应用;临床效果

为了能够探究康复护理方法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本次临床研究选取了60例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对康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现将详细的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临床研究选取了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0.08±5.0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康复护理方法,详细如下:(1)病房护理:护理人员应该为病房的湿度和温度进行定期的检查。病房内应该进行定期的紫外线消毒,消灭病房中的细菌,为患者构建一个舒适、卫生、返京的病房康复环境。(2)阶段性护理:定期为患者按摩,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预防患者肌肉萎缩。控制患者的饮食,应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手术后的第六周至第八周,应该对患者进行全身的关节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制定锻炼计划,饮食方面应该以强筋壮骨的食物为主。(3)心理护理:主动关心患者,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使患者能够明确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且及时的能够帮助患者解答疑问,避免患者产生不良的情绪,紧密观察患者情绪方面的变化,及时疏导患者,促使患者能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康复锻炼耐心和决心。1.3临床效果判定。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本次临床研究,运用SPSS软件,将所有数据填写至SPSS软件之中,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整理其所得结果,最后运用卡方检验,检验数据准确率,得出具体数值,数值运用P值表示,若P小于0.05,则说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快速康复护理在剖宫产产妇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剖宫产产妇,依据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为(95.67±3.12)分,高于对照组的(83.09±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1/31),低于对照组的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产妇的情绪障碍,加速术后康复并提升产妇满意度。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剖宫产产妇;应用效果

剖宫产作为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由于手术是创伤性手术,所以手术创伤容易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剖宫产护理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剖宫产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分娩方式,它可以帮助孕妇在很短的时间内终止分娩。从目前的临床实施情况可以发现,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剖宫产的临床实施率正在快速提高,为了有效保证剖宫产的临床护理效果,在优化手术方案的基础上,需要更加重视护理干预。剖宫产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方式。全球平均剖宫产率为15.9%。二孩政策开放后,2018年我国剖宫产率为36.7%,仍高于全球水平[1]。剖宫产在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医院产科床位和医护人员等软硬件设施没有同步配备,导致产科人员严重短缺,对母婴护理安全和质量构成极大威胁。加快康复手术,减少产后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势在必行。加速术后康复是一种新的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和理念,它颠覆了传统的手术观念和围手术期管理原则,旨在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采取一系列优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措施,减少手术和创伤造成的压力反应,以实现加速康复[2]。快速康复护理团队由多学科人员组成,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等,他们密切合作,相互配合。本研究探析了快速康复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9月~2020年6月62例剖宫产产妇,依据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78±2.56)岁。对照组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8.21±2.67)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查看全文

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护理对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将发生脑卒中48h即进行康复护理与病程在3个月以后进行康复护理的脑卒中病人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有效率95.24%,后者有效率65.2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为(100~300)/10万,患病率为(500~740)/10万,死亡率(50~100)/10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1]。存活者中50%~7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如偏瘫、失语及知觉、认知、意识障碍,其中以运动功能障碍表现的偏瘫最常见,影响最大,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1临床资料

临床44例脑卒中患者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7岁,平均61.3岁,病程2h~5年。其中脑梗死29例,脑出血15例。在发病48h即介入康复护理的21例为观察组,3个月后进行康复护理的23例为对照组。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均为60天。

2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查看全文

脑卒中运动功能护理论文

【关键词】脑卒中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护理对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将发生脑卒中48h即进行康复护理与病程在3个月以后进行康复护理的脑卒中病人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有效率95.24%,后者有效率65.2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为(100~300)/10万,患病率为(500~740)/10万,死亡率(50~100)/10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1]。存活者中50%~7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如偏瘫、失语及知觉、认知、意识障碍,其中以运动功能障碍表现的偏瘫最常见,影响最大,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1临床资料

临床44例脑卒中患者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7岁,平均61.3岁,病程2h~5年。其中脑梗死29例,脑出血15例。在发病48h即介入康复护理的21例为观察组,3个月后进行康复护理的23例为对照组。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均为60天。

查看全文

骨科腰腿疼痛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评价快速康复护理结合疼痛护理路径在骨科腰腿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骨科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腰腿疼痛患者80例开展研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基于此,实验组增加快速康复护理结合疼痛护理路径,对比疼痛评分。结果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结合疼痛护理路径用于骨科腰腿疼痛护理中,对改善患者疼痛感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疼痛护理路径;骨科腰腿疼痛;应用效果

腰腿疼痛属于临床常见病,腰部疼痛包括间盘源性疾痛、风湿性疼痛、劳损性疼痛等;腿部疼痛包括关节炎、血管性疾病、腰间盘突出症、风湿性疾病等[1-2]。引起腰腿疼痛原因较多,少数患者为急性外伤引起,多数因慢性劳损、增生等所致,病变部位常以软组织较多,骨关节病变次之等。腰腿疼痛虽不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但如治疗不及时,会随着病情的进展,使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5]。故在腰腿疼痛临床治疗中,应配合科学有效的快速康复护理结合疼痛护理路径,改善患者疼痛感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评价快速康复护理结合疼痛护理路径在骨科腰腿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抽取80例本院骨科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腰腿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40例患者包括女22例、男18例;年龄23-78岁,平均(44.88±10.25)岁。实验组40例患者包括女21例、男19例;年龄24-77岁,平均(44.28±10.20)岁。对比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统计学无意义(P>0.05)。本院伦理会已批准本次研究[6-7]。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实施相关检查,病情明确后,均给予针对治疗,同时,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即病情管理、治疗管理、口头健康教育等。基于此,实验组增加快速康复护理结合疼痛护理路径:快速康复护理:组建护理小组,小组成立后,对组员进行培训,讲解腰腿疼痛护理措施,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入院后,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讲解治疗优点、快速康复护理作用及意义,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观察心理状态,如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主动与其交流,及时给予人性化心理疏导,缓解不良情绪[8-10]。患者因疼痛会抵抗功能训练,从而增加并发症,故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鼓励并指导患者训练,从简单开始,鼓励患者逐步增加训练措施,并为其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提高康复效果。同时增加物理冲击波及中蒙药外敷贴治疗,物理冲击波:在治疗前,强化医护人员对相关仪器的培训训练,提高操作熟练程度,避免加重疼痛感;物理冲击波治疗后,主动与患者交流,寻找疼痛加重原因,并给予适当的缓解措施[11-14]。中蒙药外敷贴:以患者病情为依据,选用相应的穴位,先对穴位皮肤进行清洁,之后贴敷中药贴,每天一次,每次5小时。疼痛护理路径:制定疼痛护理路径表,即入院第一天行疼痛教育,让患者了解并掌握疼痛评分标准,改善对疼痛的认知;应用书面、语言等形式开展教育,由接诊护士、责任护士等向患者与家属宣教,让其认识疼痛,明白疼痛的危害,了解缓解疼痛方法,有效提高疼痛护理配合度,缓解疼痛感,提高预后效果。如患者疼痛感较重,遵医嘱,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感。1.3分析指标。对比疼痛评分。疼痛评分采用VAS量表实施评价,即评价护理后3天、5天、8天疼痛感,反向评分,分数越高疼痛感越严重[15-16]。1.4统计学分析。本此参与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为疼痛评分,组间对比做t检验、(±s)表示,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优质康复护理在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子宫肌瘤多属于良性肿瘤,目前多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以减少开腹手术对子宫的影响[1]。有研究表明,在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本文探讨优质康复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178例子宫肌瘤患者,均意识清楚且签署同意书,认知功能正常,具有配合能力,无凝血功能障碍、心肺功能异常、中途脱离实验及死亡者,排除肝肾功能衰竭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9例。研究组:年龄23~54岁,平均(35.42±18.58)岁;病程2~11年,平均(8.32±2.68)年。对照组:年龄24~55岁,平均(36.69±18.31)岁;病程3~12年,平均(7.37±4.63)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护理,包括入院宣教、饮食指导、围术期护理、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组建优质康复护理小组。由2名责任护师、6名护士组成优质康复护理小组,护士长向小组成员讲解优质康复护理工作的理论知识、注意事项等,查阅相关文献为患者制定优质康复护理方案。(2)术前优质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讲解,帮助其充分了解手术流程,减轻其焦虑心理,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手术治疗。叮嘱患者术前1d禁食、术前2h禁饮,同时指导患者术前早晚按压足三里穴。手术前晚、术日清晨为患者行肥皂水灌肠。(3)术后优质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确保其麻醉清醒后进行疼痛干预。鼓励患者在避免牵拉切口的情况下积极下床活动,利用深呼吸、肢体活动、翻身等方式进行运动,逐步加快康复。对存在严重疼痛者,与医生沟通后可遵医嘱行口服药物止痛。术后24h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可利用辅助工具逐步加快行走速度,通过下床活动不断改善肠道蠕动,避免盆腔粘连及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禁食奶制品、豆制品,避免肠道产气,叮嘱患者以流食为主,在肛门排气后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