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学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04:10: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继续医学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儿童口腔医学继续教育线上教学模式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学科之中,线上继续教育在儿童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起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参加线上学习及授课的360名学员和33名教师设计问卷,对儿童口腔医学继续教育线上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从知识获取途径、参加线上学习的频率、对线上学习的态度、课程偏好、常用软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线上教育模式在儿童口腔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儿童口腔医学;线上教学;继续教育
儿童口腔医学作为口腔医学领域一门独特且年轻的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不同于其他口腔专科以专科内容划分学科,儿童口腔医学是以患儿年龄界定的学科,其学科范畴包括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整个阶段的口腔健康管理、口颌系统疾病的预防与诊治等内容[1]。儿童口腔医学综合性强,在诊疗中不仅要熟练掌握儿童口腔各种疾病的诊治,同时由于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对医生的要求较高。不仅要学会与儿童的沟通技巧、控制临床风险,还要掌握随儿童生长发育不断变化的病情[2]。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取得理想的效果,对儿童口腔医学的教育工作者是一个考验。
1继续医学教育是儿童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学科之中。儿童口腔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尽管近年来有着飞速的发展,但国内儿童口腔专科医生仍然较少,主要分布在各大医学院校及专科医院,基层医院及偏远地区的专科医生匮乏,不能满足对儿童口腔专业人才的需求[3]。对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及教学模式的探索有利于学科发展。继续医学教育是继医学院校教育和规范化教育之后,在职卫生技术人员接受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能的必要形式,在儿童口腔医学专科教学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象征,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4]。尤其是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加速了线上教育的发展;同时,在“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教育要求下[5],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实现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新局面对于儿童口腔医学专科教育意义重大。
2儿童口腔医学继续教育线上教学现状调查设计
循证医学继续教育论文
1循证医学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基本观念
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临床医学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通过临床试验的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医学理念,使临床医学的基本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对于循证医学而言,其基本内涵主要是指通过临床经验的推理及总结,使相关经验转化为以RCT以及系统评价等模式的新型发展方向,从而实现了循证医学的基本模式。因此,在医疗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循证医学是医疗工作者的基本思想,通过临床实践、个人经验以及患者实际情况的充分融合,可以实现医疗决策的核心内容。在循证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内容并不是对传统的医疗理论知识进行否定,而是对传统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循证医学关注更多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状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相关病情的优化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在循证医学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临床医学实践的不断总结,形成最佳的医学证明以及优秀的治疗方案,同时也是科学性医疗事业的集中性体现。在循证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取代传统的医学模式是临床事业发展的必要趋势。在传统医疗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灌输性的思维模式严重制约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这种模式也与循证医学的发展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临床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其整个模式决定了继续教育的根本目标以及教学的方法。因此,在现阶段医疗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在循证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对相关的医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疗工作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教育方法。因此在循证医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改变发展的观念。首先,将传统的传播临床知识转变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接受培训的医疗工作者可以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合理地运用知识,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其次,相关的学习人员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掌握科学性的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新型的发展观念,同时也将这种基本的理念合理地运用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再次,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改变被动型的学习模式,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形成主动性的学习模式,从而实现积极学习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最后,将这种短期性的学习模式变成终身性的学习模式,从而通过循证医学在继续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提高医疗人员的思维模式,在根本意义上实现终身学习的基本模式。
2医学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重要意义
2.1医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基本发展现状
对于医学继续教育学院而言,其基本的体系模式是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补足型的教育模式、提高型的教育模式以及研究型的教育模式三种。其中补足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没有具备完整性学历资格以及专业护理技术的人员而言,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相关培训人员提高自己的学历以及专业技能。而对于提高型的教育模式而言,主要是对以及具备专业学历的人员而言,通过对专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使相关医护人员成为工作过程中的技术骨干,从而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适用型人才。在研究型教育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是对具有丰富性临床经验的工作人员而言。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继续教育的过程中,相关的教学理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其基本的模式也有待改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为了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就应该充分融合循证医学中的基本原则,从而在根本意义上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
2.2医学继续教育学院引进循证医学的重要意义
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近年来卫生医疗事业水平的高速发展,对于医生的要求也在日益更新与提高,如何为医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去应对发展的需要,可谓是为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要求。开展医学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便凸显而出,而其对于每一位医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体现出其重要的影响力。
关键词:继续教育;医学;必要性;影响意义
近年来从国家到各地方卫生医疗管理机构都在适时的调整自己的继续医学教育政策,旨在于提高各级医生的医疗诊治水平,从而适应整体的发展形势,也是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的发展的决定》采取的重要举措。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利于其固有的形式提供良好的平台满足其在政策上和实际工作中的必要需求。
一、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1.继续医学教育整体设计调整
教育的本身在于整体掌控,着力于“质量为先”的原则,是提升医学班教学效果的基础掌控所在。应通过各个部分体现,例如配置良好的师资力量、做好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组织保障等,进行认真准备和精心规划。应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寻找有一定难度,新颖的、先进的学习内容及知识前沿,使课程有着丰富多彩的内涵和鲜明的主题。同时对于任课教师的讲课准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围绕医学前沿技术,对授课内容精心筹划。同时,及时、耐心、细致的和学员做好内容的沟通工作,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有效的形式向同行介绍和推广。在师资配备方面,采用最合理的组合模式,即“老中青”相互融会贯通的形式。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师资组合方式的有效调整是利于向各个层次的医师传授自己所需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有效组成部分。此外,仅仅围绕“坚持标准、稳固质量”的指导思想,能够积极主动的寻找课程班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问题及时制定改进的措施。结合学员反馈意见,进一步提高学员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对全新的教学内容选择和确定之后,对教学手段、形式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环节。
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探究
1国内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已加强了有关医患关系的教学内容,但医护人员医患关系的继续教育还比较滞后。综观国内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可以发现,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起步比较晚,但近几年的发展很快,无论是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还是教育内容都在不断完善,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层次不断提升,继续医学教育为我国的医学科技、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重大贡献,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提高我国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也应看到继续医学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譬如教育模式仍以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知识教育为主,教育内容还不全面,系统性也有待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待创新。同时,当前继续医学教育中更突出的问题是忽视了医患关系教育,现有的继续医学教育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医患沟通、人文关怀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还很欠缺,这可能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
2加强医护人员的医患关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冲突日益加剧,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不断,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伤害了医护人员和患者,还对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了危害,不断增加的医疗纠纷、矛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所以改善和维护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医患的互动关系中,医护人员是其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医护人员是有效解决医患关系问题的一个关键,通过继续教育,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有了正确认知,并能不断提高医患关系的处理和应对能力,从而促进医患和谐。因此,加强医患关系的继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医护人员的医患关系继续教育,他们处理、应对和协调医患关系的能力和技巧会有明显提高,这有助于改善医患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有利于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其心身健康状况也会有所改善,其医疗工作效率和效果也会有很大提高。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还在于,医护人员医患关系的改善和维护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健康和发展,还将影响到我国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于顺利推进医疗改革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加强医患关系教育,能提升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从而推动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有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缓解医患冲突,化解医疗纠纷,缓和医患矛盾,并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非常重要。
2.2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模式探讨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其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图书馆普遍重视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建设,尚缺乏对服务医学教育模式建设的探讨。文章着重对当前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建立服务医学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医学教育;服务模式;医学院校;图书馆
医学院校图书馆是的医学文献信息收藏和医学文化传播的中心,是提升医学院校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201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提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促进教育职能发挥。医学院校是培养医疗专业人才的基地,医学图书馆收藏医学书籍、专业文献等,是培养高医学临床人才的必要条件。目前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其服务模式需要重新构建。
一、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存在问题
(一)基础条件尚需提升。图书馆合格指标体系对馆舍面积、馆藏结构、馆藏数量、书籍质量等做了具体要求,目前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比照指标体系或多或少存在差距,而经费投入不足是主要原因。经费投入少会造成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馆舍面积不够,阅览场地狭小,设备安装局促、图书信息资源存放密集;经费投入少还会造成馆藏结构不合理,医学院校图书馆对医学书籍馆藏比例有要求,国内的医学专业书籍出版量较小,国外的医学专业书籍价格昂贵,医学类图书比例不达标;经费投入少更造成馆藏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目前纸质图书期刊价格逐年上涨,国家本科教学评估指标要求生均图书3册,由于医学类图书出版较少,又要求满足生均3册指标,部分图书馆出现满足了医学类图书采购就满足不了数量,满足了数量就无法保障馆藏结构比例的矛盾,最终书籍数量、质量无法保证。而经费投入也决定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优劣,如今各高校虽然加大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却依然赶不上价格上涨的速度,从而无法采购更多的知识平台。(二)服务医学继续教育缺失。医学院校图书馆在医学教育中普遍承担图书馆利用入门和文献检索教学两门课的教学任务。主要介绍怎样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怎样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偏重于检索技能的培养,缺乏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各教学院系联系,医学继续教育是医务人员提升自我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附属医院是医学院校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院校的临床教育基地,是医学实践的重要场所。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医疗从业人员的医学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图书馆在保障基本医学教育(本科、研究生)外,还应承担服务毕业后的临床医师的医学继续教育职能。然而,当前各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继续教育水平并不高。由于图书馆与临床附属医院业务联系较少,一方面临床医师医疗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很难抽出时间到图书馆学习,一方面图书馆没有深入临床医疗一线收集临床医疗工作者们的信息资源需求,造成图书馆在采购书籍时缺乏针对性,花大量资金所购书籍不能够发挥实际作用。其次国家对高校图书馆有社会化服务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向全社会开放,中国图书馆学会倡导图书馆要以人为本、普惠均等,社会上个体医疗工作者、对医学知识有需求的大众以及疾病患者对医学院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渴求。然而,除了部分图书馆部分空间选择性向大众开放外,大对数图书馆对社会化服务持排斥态度,造成图书馆部分资源闲置和浪费。服务医学继续教育职能发挥不够。(三)馆员素质参差不齐。馆员素质是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院教育质量重要保证。目前,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结构复杂,部分学校将图书馆作为解决高端人次引进家属的安置地,实际工作水平与现实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第一、部分工作人员学历偏低,没有足够的学习能力,没有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造成现代化信息资源设备的浪费;第二、各种专业人员偏少,缺少兼具图书情报、外语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造成各种外文资源记录错误、存储和提取缓慢,外文资源平台利用率偏低;第三、缺少有医学教育背景的工作人员,造成医学信息收集处理混乱、解答和服务无法满足师生的基本要求;第四、图书馆对医学教学内容的动态跟踪能力较差,导致师生无法在检索导航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学科服务和嵌入式教学无法开展。
二、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模式构建措施
医学院校继续教育工作思考
摘要:本文从医学院的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医学院校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可以对中国医学院校的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提升医学院教师再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院教师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医学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分析探讨
一、引言
随着中国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以及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中国的医疗教育改革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新时展的步伐下,中国的医学院校教育工作的改革要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号召,注重对医学院校教师的再教育工作,深入分析医学院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体制,推动医学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医学院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逐渐关注,以及国家医疗卫生工作体制的改革,中国医学院校的招生人数以及办学规模都逐渐增大,学校师资缺乏现象日益严重,教师的工作量逐渐增加,在校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对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不断地进行研究学习。教师在工作量巨大的情况下,逐渐失去了对教学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再加上学院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医学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效开展。[1]从目前中国医学院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开展情况来看,其主要的教育方式为两种: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和开展非学历教育。对于教师非学历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对教师的职业训练进行加强,目前中国的非学历教育一方面是将教师送到国内的高校或者国外来进行专业的教育培养,另一方面是在校内开办一些专业的辅导培训班,来为教师提供学习的环境以及资源。这两种对教师的培训方式目的性都很明确,但是在实际的工作情况下,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教师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时间受限,使得继续教育更加倾向于形式化,并没有发挥出明显的作用。[2]
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现状与改革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有效的提升和规范乡村医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法进行探讨,提出改革方案,为进一步提高乡村医师队伍的整体医疗水平及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乡村医师;继续教育;改革
分析了解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现状,可寻求到适合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改革方案,为进一步提高乡村医师队伍的整体医疗水平及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1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现状
1.1缺乏适宜的继续教育形式
目前乡村医师学历相对较低,一些地区仅为中专以下学历,因此中专学历教育是当前乡村医师主要继续教育模式,以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实用知识、医疗技术和实践能力为主,结合乡村医师的自身特点,实行半工半读,采用集中面授、课堂教学和个人自学等多重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此外,对于已取得中专学历的乡村医师,通过宣传、引导进行专科层次的继续教育,目前许多高校在各地均分布了若干教学点,由高校制定教学计划,各教学点负责乡村医师日常的教学安排及管理实施。主要学习形式包括2年全脱产及业余函授学习,但由于乡村医师学习时间难以统一、半医半农的双重身份、经济不宽裕、缺乏规范化要求、医务繁忙无时间和精力等因素,这种现有的普通医学院校的学历教育模式不适合乡村卫生人员的教学特点,影响了乡村医师继续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高校在为乡村医师制定教学计划时已经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难度高低等方面做出适应调整,以便乡村医师进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偏重于理论知识,而乡村医师的工作偏重于实践经验,这就使得他们在进行资格考试时出现了较大偏差。目前一些学校以及一些办学机构针对这种情况开设了适合乡村医师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培训,因此这也成为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另一种形式。在由学校承担的培训中由于师资场地器材等教学资源不足往往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比较讲究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技能培训则重视程度有所不足而由医院承担的培训中由于医院工作重心在于医疗加之学员自身重视不足等因素因此学员得到的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机会并不多。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第三种重要形式是短期培训,目的是针对性提高乡村医师的业务水平和拓宽知识领域。乡镇卫生院是乡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的主要机构,通常以例会的形式进行,很少有组织专家教授到农村实地培训、函授和远程教育的形式[1]。由此可见,继续医学教育虽然有了长效化机制,但教育形式还是比较单一。
欧洲老年医学教学启发
1老年医学系及专业的建设
对31个欧洲国家的调查显示:7个国家(芬兰、冰岛、挪威、瑞典、比利时、法国和匈牙利)的所有医学院校建立了老年医学系。而16个国家(波兰83%,意大利71%,斯洛伐克67%,瑞士60%,土耳其55%,立陶宛50%,荷兰50%,塞尔维亚50%,捷克43%,英国39%,西班牙36%,丹麦33%,保加利亚33%,乌克兰21%,爱尔兰20%和德国16%)的部分医学院校建立了老年医学系;其余的8个国家没有老年医学系(奥地利,希腊,爱沙尼亚,马其顿,摩尔达维亚,斯洛文尼亚,卢森堡和马尔他)。老年医学被认可是独立专业的国家有16个(芬兰、瑞典、比利时、法国、匈牙利、意大利、立陶宛、荷兰、捷克、英国、西班牙、丹麦、保加利亚、德国、马其顿和马尔他),且这16个国家中的13个国家同时认可老年医学护理专业;老年医学被认可是全科医学或内科学亚专业的国家有9个(冰岛、爱尔兰、挪威、波兰、瑞士、塞尔维亚、斯洛伐克、土耳其和乌克兰)。而其余的6个国家(奥地利、希腊、爱沙尼亚、摩尔达维亚、斯洛文尼亚和卢森堡)不认可老年医学专业或亚专业[4]。
2本科生的老年医学教学
绝大多数欧洲国家,在12~13年的初等教育后,组织了6年制本科生的医学教育。通常是,医学生先学习3年的临床前课程,重点学习基础医学,接下来学习3年的临床课程,重点学习临床医学。在调查的31个欧洲国家中的25个国家(81.1%)在非老年医学系或专业的医学本科生中开展了老年医学教学。其中,9个国家(芬兰、挪威、瑞典、立陶宛、法国、冰岛、意大利、西班牙和斯洛伐克)开展的医学本科生老年医学教学是必修课;16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德国,匈牙利,荷兰,爱尔兰,卢森堡,马耳他,波兰,瑞士,捷克,英国,塞尔维亚,土耳其和乌克兰)开展的医学本科生的老年医学教学是选修课。而剩下的6个国家(保加利亚,希腊,爱沙尼亚,马其顿,摩尔达维亚和斯洛文尼亚)没有开展医学本科生老年医学教学。另外,仅7个国家在其所有医学院校中开展了医学本科生老年医学教学。绝大多数国家的医学院校自己独立设置医学本科生的老年医学教学课程,仅2个国家的医学本科生老年医学教学课程是按照欧盟建议的核心课程来设置的。且医学本科生老年医学教学的平均课时数相差很大,挪威教学课时数最多(100个课时),而爱尔兰,卢森堡和土耳其教学课时数最少(不到10课时)。通常在医学本科生第4至第6临床学年时进行老年医学教学。近50%的教师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16个国家组织了医学本科生老年医学临床轮转实习,且其中11个国家的医学本科生老年医学临床轮转实习是必修课[4]。
3研究生的老年医学教学
在调查的31个欧洲国家中的16个国家(芬兰、瑞典、挪威、法国、比利时、匈牙利、荷兰、爱尔兰、意大利、马耳他、波兰、西班牙、捷克、英国、立陶宛和斯洛伐克)的研究生老年医学教学只由老年科医师组织领导;而另外的6个国家(德国、冰岛、瑞士、土耳其、乌克兰和塞尔维亚)的研究生老年医学教学由老年科与内科医师共同组织领导。其余的9个国家(奥地利、保加利亚、丹麦、希腊、卢森堡、爱沙尼亚、马其顿、摩尔达维亚和斯洛文尼亚)没有开展研究生老年医学教学。16个开展研究生老年医学教学的国家规定了老年医学的课程。13个国家规定在教学结束时必须通过考试。考试通过后,9个国家的研究生可获得老年医学专业执业资格证。8个国家规定老年医学专业执业资格证到期后,要想继续持有老年医学专业执业资格证,还必须重新通过必修课考试[4]。
慕课在医学生假期课前预习的应用
【摘要】高校医学生会利用假期时间对将要学习的科目进行预习,力求提前了解或掌握,以利于日后对知识的充分理解。预习对于医学科目学习有一定必要性,然而传统的假期预习模式常存在缺乏引导、效率难以提升等问题。目前,慕课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有所发展。对于医学生,其自主学习的模式、课程设计等契合医学课程的预习需求和假期学习的特点,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假期预习效果。医学生将慕课作为假期预习资源可有多种学习模式选择。慕课平台的功能拓展和学校教师的辅助可以有效深入慕课在医学生假期预习中的应用,为医学生带来更合理的假期学习安排。
【关键词】慕课;医学生;课前预习;假期学习;医学高校;医学教学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是一种面向社会大众的免费开放式的网络课程[1]。2013年被称为中国“慕课元年”[2],初期国内大部分慕课平台开放各学科课程,随后陆续出现针对某一个领域的慕课平台,例如针对医学教育的人卫慕课平台。慕课以开放性为主要特色,即其课程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3],用户有免费参加课程,获取课件等的权利,部分课程对完成学习的学院颁发认可证书。同时慕课的课程规模大、范围广。学习者可以自行选择慕课学习课程,因此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也是慕课的特点之一。此外,慕课的课程视频时长短,重点突出,保证观看者高度注意力,同时方便用户利用零碎时间学习[4]。
1慕课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1.1提升大众健康素质。慕课受众面广,专业性强,可以成为提高公众健康认知与素质的重要手段[5]。相较于通过自媒体、搜索引擎等获取健康知识,尽管慕课平台大部分课程是面向医学专业的课程,有一定专业门槛,近年也在逐步开放用于选修的医学类课程。这类型慕课可以为大众提供专业可靠的医学知识。如南方医科大学开设的《针灸百日通》等课程,该类课程门槛偏低,讲解通俗易懂,由医学高校开设,是科普医学知识,增强大众健康知识的有效手段。1.2促进继续医学教育。对于医务工作者的继续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慕课提供的线上视频为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方法,时长较短的单元视频便于医务工作者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6],获取领域进展,弥补或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有研究表明,当下继续教育产业投资较少,慕课是一种经济且方便的继续医学教育手段[7]。1.3医学生学习的新模式。近年慕课在我国医学教育的应用以及相关建设在快速推广与发展[8]。医学教育慕课平台日益增多,国内各高校是临床医学类课程的主要机构。慕课的出现为临床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推动着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教学质量的进步,包括促进建成专业团队、提升用于加强传统学习方式和培养领导力的问题驱动教学法[9-10]。相比灌输性的传统课堂,慕课更适用于内容庞大、更新迅速、实践性强的临床医学教育。一方面,慕课为医学生和医学工作者提供方便、最新的医学领域知识。另一方面,医学教育注重疾病疗诊、病患理解等过程,医学院难以在理论学习阶段提供充足的实践性资源,同时长时间的理论讲解往往陈旧、枯燥,慕课能弥补这一不足,通过融入三维立体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医学生进一步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11-12]。
2医学生课前预习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慕课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应用
慕课,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是以大规模互动参与、借助互联网开放获取信息资源为目标的在线课程,既提供视频、教材、习题集等传统课程材料,也提供网络交互平台,并为学习参与者建立学习社区,将广大学习者,在共同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和先备知识的驱使下组织起来,从理论到实践都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学习有效发生。慕课可以说是数字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最佳范例。医学继续教育是指完成医学在校教育和医学毕业后教育(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培)之后进行的在职教育,其目的旨在使在职卫生人员不断学习与自身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跟上医学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学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突出表现就是医学继续教育培训急剧增多。由于卫生在职人员与其他专业在职人员相比,普遍存在工作强度高、作息时间不规律的特点,因此医学继续教育的形式应该更加灵活,按照学习者的特点进行课程安排和设计,创造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环境。慕课的特点与医学继续教育的特殊要求相适应,能够满足卫生在职人员学习的各项需求。以下是笔者对慕课在医学继续教育中应用可能性的几点思考。
一、医学继续教育的特点
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包括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部分。医学继续教育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临床能力、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医学继续教育除了具有官方认可、有偿性、体验式学习、社会服务等特点外,同时还有着不同于其他领域继续教育的自身特点。
1.终身性医学科学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应用学科,与其他领域相比,知识更新速度快,需要持续学习,是终身教育。进入21世纪,医学已经由经验时代进入循证医学时代,医学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成为时代需求。新药物、新技术不断出现,临床诊疗指南不断更新,都需要继续教育。
2.个体性医学继续教育形式多样,参与者工作经历、教育水平、所在医院、专业特点等大不相同。因此,医学继续教育必然是个体性、多元性教育,不像在校教育系统全面。另外,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往往工作繁重,难以脱产学习,对于学习时间有着个体化的需求。如何利用好完全被碎片化的间歇时间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难点。
3.实践性医学继续教育的目的最终是要服务于医学专业发展,提高医学服务能力。不论任何教育内容,最终都要应用到工作实际中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别是针对病患的技术操作等,仅仅理论教学是不够的,需要亲临现场的观摩和教学以及实际动手练习和教师的指导,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是医学继续教育的一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