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2 01:38: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继续教育发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继续教育发展

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思考

[摘要]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特色鲜明,所获得的重大成果与成功经验不仅对国际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有助推作用,更对中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借鉴与启示作用。在此认知上,本文从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特征切入,透析社会、经济、文化与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基本特征产生的因果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为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些许新思路。

[关键词]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本土思考

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时代特色,既包括办学模式、前沿理念、成功经验、最新成果等有形物质,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中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不是要离开国际潮流独辟蹊径,而是要在借鉴和汲取国外先进成果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身姿与态势扬帆远航。因而,如何从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特征出发,在深度阐明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特色内涵的同时,揭示出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与社会、政府、文化、科技等等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联系与特色产生的因果关系,并以此为基点,去慎重思考这些特色的借鉴与启示之本土意义,就成为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创新发展不能遁避的首要工作。

一、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自上世纪末,世界各国的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尽管不同国家的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各有特点,但在教育体系、培训机制、育人模式等方面仍有着同一性特征。(一)“催人成才”的教育体系构建。“催人成才”的教育体系,无疑是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特色。长期以来,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把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摆在职后教育或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位置,构建了一种“社会、国家和院校”联动的社会化教育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是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去认识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大意义,通过组织机构建设和政策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助推职业院校教师成才,并为他们的成才提供必要条件,实现职业院校教师的快速成长。例如,美国就建立了包括职业院校教师在内的教师继续教育激励制度,坚持实行教师资格证书更换制度(五年为期),证书的更换不仅与教师的教学业绩相关,更要求教师五年内必须有参与继续教育的经历,否则,将极大影响新资格证书的颁发。还如在英国,国家构建了以大学、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中心等为主体的社会培训体系,并在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中,刚性规定教师(含职业院校教师)的提级加薪必须与其在职培训的层次与水平相对应。无独有偶,日本出台了类似政策,规定教育(含职业教育)工作者,如要获得更高一级的资格证书,就必须在职后一定时期内通过继续教育获得一定的学分,并经学校检测考试合格后申请。而在德国,各联邦州普遍设有职业教育师资进修学院,负责在职的职业院校教师进修培训。这种状况在北欧五国表现尤为明显。比如在挪威,国家就成立了专门的教师继续教育机构,承担着全国教师继续教育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与蓝图的设计与规划、全国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咨询与建议的收集与提交、全国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举措与方式的制定与修订等等职能。与此相对接,各级地方政府也分别设立了区域性的教师职业培训理事会,承担着为本地区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和规划提供建议和咨询的任务。其中,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要求大学、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包括公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都要承担了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责任,确保职业院校教师有足够的实训场所和实践机会。(二)“助人有成”的教学机制。建立“助人成功”的教学机制,是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这种教学机制的关键是强调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协作与互动,不仅注重与同类的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教育等的合作,还要加强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互动,更要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联系起来。在合作与互动中,既要彰显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主体地位,又冀求体现行业人才培养的个性要求,在更为宽广的视野上促进职业院校教师的全面发展。例如,德国职业院校的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注重教师的全程培养,注重教师执教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强调教育科学课程重要性,将高等教育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等诸多内容纳入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以大幅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又如,在新加坡,政府除了为职业教育的教师提供在本地的继续教育(实习)机会,还为他们提供到国外著名职校或大学接受短期训练实习的机会。在俄罗斯,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课程设置包括普通科学类、专业课程类、教育心理学类,除此以外还有生产和教育实习,还开设了拓宽知识面的选修课程。在日本,职业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分教学与训练两大科目。其中,教学科目以基础学科(人文科学、社会学、自然科学)为主;训练科目则以教学法、教育心理学、职业指导、实践实习等为要素。在冰岛,国家推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一体化,并没有独立设置的相关机构,职业教育教师可以直接进入大学接受继续教育。冰岛的职业教育的教师继续教育任务主要由7所普通大学承担,其中,比弗罗斯特商学院、冰岛技术大学和阿库雷里大学在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大学不仅为全社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多方向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还开设一些低于学士学位的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文凭证书课程,相当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的5B级教育。(三)“授人以能”的培训模式。构建“授人以能”的育人系统也是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显著特色。很多国家都把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综合能力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并以此为目标,构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培训模式。这些模式虽然各有侧重,但均诉求职业教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驾驭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技术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更要具有教育事业信仰能力、国家政策领悟能力、实训引导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美国的职业教育教师的在职进修,不仅注重教学实际的需求,更注重教师现实性能力和发展性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根据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突出培养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极其紧迫性。英国按职业教育教师的不同水平,在继续教育中把培训内容分为五种不同程度的课程,注重职业教育教师技能和教学胜任能力的提升。法国规定职业院校教师每年有1个月时间到企业实习,除了教育教学知识,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德国规定职业院校教师须有1年以上的“双元制”培训或在企业工作经历。新加坡规定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大学以上学历,而且必须具备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澳大利亚则规定TAFE学院专业教师要经常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把它作为必修课,成为“回到工业中的必修课”。瑞典也非常注重职业教育教师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公共基础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国际意识,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与信息掌握能力,创业精神,平等意识,服务和客户协调能力,职业安全和健康能力等基本能力,使教师们综合能力有效提高。同时,又注重教师们的亲和能力、沟通能力、情感能力和伦理能力等的培育,使之成为教师们未来的情感生活、个性修养和事业发展的助力器。与之相成,还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体育艺术、环境保护、健康卫生等作为综合能力培养的辅助内容,使教师能在更为广阔的空间获得更多的职业素养。

二、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果

查看全文

成人继续教育发展概念

一、词汇的语义学分析

“成人教育”是本土词汇,当中的“成人”主要指代该类教育面向的对象。英语语言体系中,与成人教育匹配的是adulteducation,当中adult也指代了作为成人这一特定群体。按《成人教育大辞典》的定义“:成人应该是一个进入了生理成熟期,心理和情绪等达到成熟,能扮演社会成人角色,参加全日制工作、履行公民、配偶、父母的权利和义务,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权利、被所在的社会承认的人。”[1]“继续教育”是一个外来词,译自英语ContinuousEducation或FurtherEducation,前者主要在美国比较普遍,后者在英国较为流行。在美国,ContinuousEducation是“指在正规教育以后进行的一种范围很广泛的教育,使成人不断获得个人职业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加深对邻近职业的了解”[2]。在英国,FurtherEducation是指“学校教育之外的任何教育”[3]。《朗文词典》中的continuous和further都有“进一步”[4]的意思,而ContinuousEd-ucation或FurtherEducation则有接受此项教育之前已接受过教育的含义。译成汉语的“继续教育”中的“继续”也暗含“追加”的意味。从语义学角度分析“,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的侧重点并不一致“,成人教育”更倾向于指代对象,而“继续教育”更倾向于指代过程。由于两词侧重点不同,不可以从词义上简单地分析其种属关系。张伟远对词义分析后也认为“,根据教育的连续性来划分,继续教育包含成人教育“”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来划分,成人教育包含者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重叠、相互包含。”[5]

二、概念的国内外定义

整理国内外关于成人教育的定义发现,定义者们大多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区别于普通教育”等维度出发,将成人教育及其对象框定在一个相对稳定而又超越了其字面所指的区域内。国内外的多个定义,如1966年第一次成人教育比较研究国际会议的定义,1972年《学会生存》或1976年《发展成人教育建议书》的定义,以及我国《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的定义,王茂荣《成人教育学基础》和黄富顺教授的定义,从中都可看出“成人教育”概念的内涵大致是“为特定对象(所属社会承认的成人或普通教育系统外的群体)所提供的教育活动”,以《学会生存》上的定义为例:“成人教育可能有很多定义。对于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只受过很不完全的教育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受过高等训练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就给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的手段。”[6]从上面定义不难看出“成人教育”并非“成人”与“教育”的简单结合,而是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教育体系有所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教育体系,其外延相当广阔,当中蕴含着“继续”的意味。而“继续教育”的定义则一般紧扣“继续”展开,外延相对于“成人教育”要狭小。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业技术教育术语》《成人教育名词》以及我国的《教育大辞典》《成人教育辞典》等都可以看出,继续教育是“一种具有一定基础的追加式的教育活动”。叶忠海概括国内外的定义后认为:继续教育是指大学后成人的再教育,包括大学后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再教育。[7]从现有的定义来说,继续教育外延要比成人教育小得多,有学者甚至认为其被包含在成人教育当中。但是,笔者认为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现实存在是第一性的,对其概念的定义只是其现实存在属性的一种反映,是第二性的。前文提到的《学会生存》等的定义是对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实践状态的文本还原,是用以解释指代这两类形态的教育活动而并非单纯解释“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两词。如果现实存在属性发生改变而定义未随之改变,则这一定义将毫无生气并被淘汰。如今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现实存在属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却并没有新生的定义加以界定,将陈规套用到新事物身上并不可取,所以,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内涵和外延并不能仅从定义入手分析。

三、概念的历史学追溯

学界一般认为“,成人教育”一词最先正式出现在1815年英国波尔的《成人学校的起源与发展》一书中,用以指代与普通学校教育不同的成人学校的活动。我国的“成人教育”一词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真正使用“成人教育”始于1982年教育部将此前设置的工农教育司改建为成人教育司。[8]而“继续教育”源于美国,是20世纪初美国的“继续工程教育”概念的拓展和延伸。1979年清华大学张宪宏把“继续教育”的概念和情况介绍到国内。[9]可见,在我国,“成人教育”的出现早于“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被引入之初的形态主要是继续工程教育、大学后教育等较高层次教育,被普遍认为包含于成人教育当中,是成人教育中的高层次部分。但90年代中后期,“继续教育”概念的内涵不断泛化,外延逐渐延伸,与继续教育界线也越来越模糊,形成了相互交叉的混乱局面。面对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概念混乱的局面,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尝试对两者进行统一。从中共中央、政府文件中两词用法的演变可见其脉络:20世纪的文件都规定成人教育包含继续教育,但是约在2002年左右,文件中“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概念出现混乱,十七大以后又逐渐得到统一,而且在十七大以后“,继续教育”逐渐取代“成人教育”。文件线索如下: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认为“成人教育的任务包含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行继续教育”[10];同年的《关于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认为“大学后继续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0];1993年的《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成人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中提到“把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重点”[10];1995年的《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和1998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都提到“成人教育要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10];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报告只提及“成人教育”,未提及“继续教育”一词;1999年的政府的白皮书《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11]和2000年《西藏文化的发展》[12]直接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概括了自治州和西藏的教育情况;2001年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13]中将成人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之一加以开展,并强调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这些文件都表明成人教育包含继续教育。但到了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到“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14],首次在中共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上只提及“继续教育”,放弃使用“成人教育”;2004年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出现“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10]的指示,并强调需要加强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相互结合,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可见,此时继续教育已从成人教育中分化,但是各文件并没有对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内涵进行明确的、严格的区分。面对这一混淆局面,我国中共中央及相关部门便致力于将其统一:2004年,政府的白皮书《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中提到“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15],这样的表述暗示了继续教育包含成人教育。十七大报告沿袭了十六大报告的表述,以“继续教育”代替了“成人教育”。在此以后“,成人教育”一词渐渐从中共中央及国务院等的文件中隐去。

查看全文

继续教育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对策

继续教育是为适应现代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落实终身教育理念而出现的一种教育活动,同时继续教育也是适应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现就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阐述如下。

1认识不足,目标不明确

办学理念存在误区,一是整个社会在思想上普遍轻视继续教育,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很多教育机构和部门即使开展了继续教育工作,但也不能保证质量。社会上很多机构和部门热衷于旨在提高学历层次的继续教育,对技能性的培训活动冷漠处置,对继续教育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的作用认识不足。很多人接受继续教育就是为了获得文凭,有的单位为了各自利益在继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也主动迎合这些人的需求,导致追求学历教育、文凭本位之风盛行,完全违背了实施继续教育的宗旨。

2管理体制不科学,缺乏创新性,吸引力不足

继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本应该统管包括继续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事业,而目前这项工作由包括人事部门在内的多个部门牵头管理。这些部门由于对教育并不专业,尤其对学科构建和课程设置不熟,因此,有关继续教育的教学大纲没有统一的规定,形成了“自由式”教学模式,这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严重地影响着继续教育事业的健康和科学发展,直接导致了重学历教育、轻培训教育现象的出现。

查看全文

论继续教育的使命与发展策略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赋予了继续教育新的使命。新时代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应从强调积极发展到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与质量保障转变,从强调人才培养到更加注重社会服务与文化引领转变,从强调职业教育到更加注重立德树人与素质提升转变,从强调脱产面授到更加注重网络教学与智慧教育转变,从强调自身建设到更加注重联盟合作与共建共享转变。

关键词:新时代;继续教育;发展趋势;转型策略

党中央、国务院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解决了几代人的学历提升问题,推动了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继续教育仍然是薄弱环节。当前,明确新时代赋予继续教育的新使命,探索新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转型策略,破解继续教育发展难题,推动继续教育改革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赋予继续教育的新使命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中起先导作用,新时代的继续教育也必然被赋予诸多新使命。(一)从党的看继续教育的新使命。2017年10月,在党的报告中描绘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出:从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2]。该报告进一步指出,从2020年到20世纪中叶可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0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是先导性、基础性工程。报告把“建设教育强国”确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求“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关于继续教育,党的报告提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2],与党的十八大报告“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表述相比,不难看出党中央对新时代的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继续教育必须注重内涵建设,通过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实现中国梦服务。(二)从全国教育大会看继续教育的新使命。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着眼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了重点部署。根据此次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我国“要加快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让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要加快建成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努力使教育选择更多样、成长道路更宽广,使学业提升通道、职业晋升通道、社会上升通道更加畅通”[3]。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在我国各类教育中,继续教育还属于薄弱环节,如期实现现代化的任务还很艰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推动继续教育规范与创新,既要深度调整既有利益格局,做好‘老城改造’;还要推动新的模式与路径建设,启动‘新区建设’。”[4]面对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新要求和赋予的新使命,我国继续教育需要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加快发展。(三)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看继续教育的新使命。国家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不断引领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同时教育现代化的持续推进也支撑着国家现代化的逐步实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适应,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该规划提出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5]。《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其中第五个是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完善招生入学、弹性学习及继续教育制度,畅通转换渠道。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机制和专业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5]这就是继续教育下一步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也是新时代继续教育的新使命。

二、新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策略

查看全文

继续教育战略性发展建议

一、何为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定义,我国法律法规认为其主要指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再教育,这些人群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通常来说,继续教育这种再教育对象指大学后在职人群教育,主要为了促进受教育者智能结构的改善和专业能力的增强,与此同时提高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水平也是其主要目的。这种目的尤其表现在对受教育者潜创造力的开发与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上,以期使这些已经从教学环境中走出的人群能够始终与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相适应。

二、我国继续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在近十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我国教育历史中,可谓发展最快的时期。从九年义务教育提出以来,1998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73%,到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已经达到100%。在教育毛入学率上,初中阶段1998年为87.3%,到2010年已经增长到100.1%;高中阶段1998年数据显示为40.7%,到2013年增加到85%;高等教育阶段,1998年数据显示为9.8%,到2013年增加到34.5%。各类教育毛入学率中初中增长幅度为12.8%,高中增长幅度为44.3%,高等教育阶段增长幅度为24.7%。在高等教育的构成中,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为普通高等教育,其二为成人高等教育。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日益扩招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则逐渐呈现缓慢下滑趋势。1998年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势头甚至超过普通高等教育,二者在招生规模与在校生规模上不相上下。而截至2013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已经远远超出成人高等教育,是其三倍多。

(二)我国继续教育的人才结构整体层次不高,自身建设亟待加强

查看全文

加快继续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天津市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借鉴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的有益做法,按照天津教育规划纲要对继续教育发展的要求,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基本任务、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方面提出“十三五”期间天津继续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继续教育;发展思路;体制机制;对策建议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多样化多层次发展继续教育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2]。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持续造就全社会高素质劳动者,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的教育类型。中央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确定为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确立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天津)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天津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黄金战略机遇期,也对天津继续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就必须把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向改革开放要不竭动力,向体制机制创新要强大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效益的跨越式发展。

一、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目前,本市已有面向近二百万人的较高水平的学前、基础、职业和普通高等教育体系,而面向千万人的继续教育体系还是较低水平的。“十二五”期间,本市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和社会生活教育都取得了相当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环节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教育相对落后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一)继续教育现状

查看全文

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

2016年6月,提出了未来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领域,其中倡议成立“一带一路”职业技术合作联盟,培养培训各类专业人才,携手打造“智力丝绸之路”。打造“智力丝绸之路”,为“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人民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为我国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及广阔舞台。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应有效契合“一带一路”的倡议,实现自身国际化发展,探索跨国培养与跨境流动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技能人才,加快推动继续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战略,以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思路

(一)加快继续教育国际化步伐。“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21世纪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理念。作为当今和未来这个世界上路径最长、最宽广的经济大走廊、大系统工程,“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命脉、文化命脉,也是职业教育命脉。天津作为中国首个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和创新示范区,是“一带一路”重点节点上的重要城市。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教育理应顺应经济政治发展新常态,加快继续教育国际化步伐,在国际教育发展的大座标中,以世界眼光来谋划建设我国继续教育体系,以国际化促进我国继续教育发展。(二)创新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已经超越国界,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日益广泛而深入。因此,在新形势下,创新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应根据中国自身的优势特点及以实践和应用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加快制定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国际标准,开发应用型教育专业标准、课程体系,探索中国到国外开展继续教育的新模式。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力、影响力,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对世界有所贡献。(三)拓宽具备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培养渠道。“一带一路”为继续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契机、搭建了平台,同时又推动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教育合作的重要使命,就是缩短各国先进技术应用的差距,建立共同进步的全球化新机制。各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具有自身专业和特色学科的继续教育优势,只有不断加强合作交流,才能不断吸收先进的经验,缩短各国先进技术应用的差距,实现国际融合、共同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加强与沿线及周边国家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的交流与对接,一方面引进先进的培训技术及手段;另一方面是为满足沿线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输出我国教育资源,促进共同进步与共同发展。例如: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已经参与“澜眉合作”,加快中柬培训中心建设,每个专业组群有一名引智专家参与辅导专业建设。大量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形成了供需旺盛的教育服务市场。中柬培训中心的建设,为探索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迈出了第一步。培训应以需求为导向,将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与国际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形成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蓄水池。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作为全国第一所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大学,在“一带一路”教育开放合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该校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起步较早,具有国际合作的基因与传统,但在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一)国际合作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从《百所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现状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仍以引进为主,在输出方面,已有初步尝试。引进,主要有引进外教、引进国外培训方案、引进国外设备、引进国外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等。输出主要以院校派教师出国学习为主,有些学校尝试了优势资源的直接输出。也有不少学校在与跨国企业合作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如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该校自1985年建校,到目前为止已与德、西、日、加、新等多个国家开展继续教育合作,主要有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技术员”教育模式、“企业培训师”教育模式等培训领域项目合作。但从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教育的全局来看,继续教育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待拓展。(二)培训质量和培养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应将国际上继续教育发展规律与成功经验,经过本土化后融入我国继续教育体系。只有实现本土化,才能最终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此外,还需加强本土研究与国际研究之间的衔接,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沿线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继续教育应顺应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趋势,不断培训质量。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教育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应用性”继续教育的特色是重视科学知识和地区经济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以往单一的培训模式必将面临巨大挑战。(三)缺乏国际化发展活力。继续教育应当审时度势,顺应时代需求,顺应经济政治发展新常态,加快继续教育国际化步伐。继续教育要瞄准世界一流目标。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还不成熟,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缺乏活力、缺乏创新,进行国际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实力以及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培训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查看全文

继续教育发展与改革趋势

【摘要】继续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已经脱离校园学习的人们获得继续学习的机会,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继续教育也不断地发展,围绕着党和国家的总体方向,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和内容的继续教育活动。继续教育符合人们终身学习的目标,给想要继续参与教育提高水平的人提供了帮助,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就继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趋势进行讨论,为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开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继续教育;发展;改革;趋势

继续教育是一种区别于校园教育的教育模式,继续教育是符合社会中人们再学习需求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继续教育相较校园教育会采取更多不同的教育模式,也更能针对社会中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指向性。进一步发展继续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继续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要求,能够为打造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继续教育的整体特点

1.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知识和技术水平正在高速的革新,所以从校园教育出来之后,人们就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继续教育是我国人民能够终身学习以及实现知识更新、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通过接受继续教育,人们可以对自己的知识水平进行提升,对自己的技术水平进行提高,同时还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可以说接受继续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只有人们不断的参与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才能保证人们的整体水平能够跟着社会持续进行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整体步伐,所以继续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

2.继续教育专业性和灵活性强。因为继续教育是可选择性的教育类别,它较之于校园教育的广泛性而言会更偏向于专业性和灵活性。而且继续教育在学科上非常齐全,可选择的课程模式也非常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精确的选择。在课程安排上继续教育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般就是想要学什么就会让学生能够精确专业的进行学习,以最快速有效的方式给学生灌输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让学生能够通过继续教育短时间的学习收获到丰富的知识,而且继续教育的模式很多样,可以是课堂性学习,也可以是一对一的教学,还有许多是网络平台模式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继续教育是贴合现代工作人员的一种教育模式,能够让已经工作或者已经走上社会的人士也能通过合理利用相关的时间来提升自己。

查看全文

继续教育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一、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现状

1.多元化办学格局的基本形成

自继续教育发展以来,受到各行各界的强力支持,现在全国的继续教育机构加起来已经有好几十万所了,其中高等教育机构约为三千所,中等学历教育机构大约为七百所,而发展最多的就是各行各界的继续教育、社会培训机构,甚至达到十五万所。目前我国继续教育体系是表现高等教育机构为主体、企业培训机构为主流、社会各界一起参加的美好现象,具有层次多、水平高、行业广的特点。

2.大幅提升了继续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继续教育产生以来,继续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逐渐的融入到继续教育中,并且在继续教育中不断稳定和发展,继续教育平台呈现出信息化、资源化、广传播的特点,借助于信息技术,我国继续教育体系不断扩大,以电视机、互联网、电信等为媒介,将继续教育覆盖到了边远地区,使得各个地方的人民都受惠于继续教育,丰富了人们的眼界,打破了贫穷落后的状态。

3.继续教育的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

查看全文

继续教育发展形态转换思考

摘要:继续教育已经开始进入了规范,全面,高质量的新时代,,继续教育旧有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和规范化不足等问题,制约着继续教育未来发展。在国家层面,加强对于继续教育相关的顶层设计,制定继续教育发展方略、发展规划、学分转换等国家制度,可以通过这些教育来承担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实现个性化,促进继续教育在模式以及技术方面实现创新,进而促进继续教育在新时代实现规范发展。

关键词:继续教育;信息化;新时代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提出了办好网络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及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党和政府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时代下,继续教育与以前相比拥有了更高起点,继续教育的目标也变得更加明确,要做的任务也更为艰巨。现在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就要求着继续教育必须有新引擎的出现。

一、继续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一)继续教育主要矛盾发生转变。新形势下继续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今它体现的是一个时代能否满足个人与社会在新时代的教育需求,继续教育的核心就是尊重质量,是在新形势下凭借现代的教育技术和手段,从而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定制教育。继续教育是以学习者职业的发展为中心,把创新以及素质教育作为两翼,它的根基是终身教育,最终为实现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主要矛盾的变化关系到我国全局的发展,也会影响到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进而对继续教育产生影响。笔者认为,学习者日益增长的学习需要同落后的继续教育之间的矛盾,这是以前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在新形势下,它已经转变为学习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学习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继续教育之间的矛盾。发展继续教育的重心已经发生了改变,已经变成了规范办学,使办学的效益提高,加强教育的内涵建设,构建以及探索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法,进而打造出品牌特色。这种重心转变是继续教育,做好质量管理以及价值的理性回归的关键方法,是继续教育在未来实践发展的必经之路。(二)继续教育需要建立新秩序。秩序是搞好继续教育的第一要务。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文化、实践等教育环节,贯穿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继续教育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化继续教育改革,加强继续教育的制度构建力度,推动继续教育向纵深发展,破解继续教育发展瓶颈,为中国继续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三)继续教育的发展需要有新的动力。在现实中继续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现实形态主要是其市场性,必须基于市场要素,正确处理好教育与市场规律两者之间的关系,使服务质量得到提高,不断加强自我提升,进而促进继续教育能够在未来整体教育水平取得不断提高。由于我国继续教育形式多样,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机构,继续教育办学层次和办学形式使得继续教育学习成果变得纷繁复杂,使继续教育成果能够实现无定式,正规以及非正规之间相互转换,是继续教育国家制度顶层设计的范畴,是继续教育改革动力的新引擎。

二、继续教育发展问题诊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