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指导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3 02:07: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就业创业指导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商务英语就业创业指导研究
摘要:大学阶段是绝大多数学生一生中最后在校学习的时光,其毕业之后就要走向社会,独自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对于如何顺利走向社会,能否顺利就业或者创业,很多学生感到很迷茫,需要得到来自学校的指导与帮助。为了有效开展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学,高校应当制定整体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规划,完善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建立起完整的就业创业指导师资系统。
关键词:商务英语;就业创业指导
在当今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创业,不仅事关大学生本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很多学者、专家也对此进行过诸多研究。但是,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可以借鉴参考学习的资料却非常少。本课题就此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找寻解决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创业指导问题的切入口和着力点。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必要性
大学阶段是绝大多数学生一生中最后在校学习的时光,毕业之后就要走向社会,独自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对于如何顺利走向社会,能否顺利就业或者创业,很多学生感到很迷茫,需要得到来自学校的指导与帮助。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商务”复合型人才,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商务英语学生毕业时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用英语从事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为了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学校应在抓好课堂普通课程教学的同时,还需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营造浓厚的就业创业氛围,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鼓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利用节假日去涉外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开设网上交易平台(尤其是利用外语优势在涉外交易平台开设网店)。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锻炼,可以提高学生对商务英语专业认知水平,可以全面检测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可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以便促进就业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目标的实现,还可以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以促使学校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二、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全文如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有关规定,现就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一)统一思想认识。创业是劳动者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市场就业的重要形式。劳动者通过创业,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增加。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扶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二)明确指导思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着手,逐步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劳动者的创业激情,增强创业意识,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三)突出工作重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地方的优势产业、特色经济,确定鼓励创业的产业指导目录,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创业者进入国家和地方优先和重点发展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贸易促进型、社区服务型、建筑劳务型和信息服务型等产业或行业。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创业领域。重点指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军队复员转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创业。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实现劳动者创业人数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的大幅增加,基本形成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成功创业。
职校就业指导及创业教育研究
1、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
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生产结构的调整日益加快,市场需求结构急剧变迁,不少高职院校的现有专业结构不能及时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直接导致大学生在校所学专业与现实社会需求的矛盾,出现有者不需,需者无有,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导致结构性待业。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要求越来越多。对于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来说,工作经验最为缺乏。尽管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高校学习期间都参加过实习,但由于时间短,实习的深度一般也达不到专业工作的水平。故现在有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
2、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就业教育认识欠科学,重视不够。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自身发展及社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职院校普遍意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理论研究、教育实践起步较晚,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尚未到位,尤其是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先找工作,即先就业,再去创业。一些高校重“进”轻“出”,对招生肯花大力气,对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却开展不力,造成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存在明显缺陷,大多缺乏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能力,对自我、社会、职业的认知不清楚等。
2.2就业教育内容相对陈旧,形式较单一。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利用课堂讲授、报告会、讲座等形式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内容仅限于方针政策指导、就业信息、择业方法技巧指导等方面,存在空泛化和形式化的问题:一是教材的适用性不够、指导内容理论性过强,与现实社会实际联系不够密切,模拟性的求职面试等训练比较缺乏,指导过程缺少交流与互动;二是指导体系系统性不强,时间和内容安排不合理,尤其对大一、大二学生指导不够,而对毕业班学生则是一拥而上、临时突击;三是指导内容侧重对就业过程中的面试技巧、简历写作等指导,职业意识与职业生涯等方面的教育严重缺乏。
2.3就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水平有限。一是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多是“半路出家”,大多数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只是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或相近专业背景开展工作,严重缺乏专业化、规模化及理论知识;二是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在整支队伍中所占比例很小,工作量大,无暇顾及专业知识的钻研和自我提升;而兼职人员则更愿意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主要工作和专业中去,难以有效从职业生涯的层次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迫切需要理论的提升。
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当前就业形势及教育发展趋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是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渠道。但目前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存在教学缺乏实效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翻转课堂可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空间及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增加教学中的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创业基础课
1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起源与开展
1.1就业创业工作的起源。就业指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服务工作,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有了就业指导的理论雏形。20世纪70年代,就业指导工作理念体现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这种“生涯教育”理念被美国吸收,并在高校进行推广。1989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中,美国学者柯林•博尔提出了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工作理念,代表着创业教育概念的诞生,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国家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模式,不仅有先进的就业创业指导理念,就业服务体系也实现了高度的社会化。以德国为例,德国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学校指导帮助、私人介绍所作为补充的较为完善的模式。1.2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在我国的开展。1.2.1我国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背景。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1999年的高校教育改革中,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策;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且教学内容应力求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1];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普通高等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系统地开展创业教育;2017年12月,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把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将课程与学科专业相融合,探索慕课等新型课程形式”。1.2.2我国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就业压力增大。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居民文化素质提升,全国高等教育人数持续增长。2018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20万人,较2001年增长了700余万人,较2010年增长约190万人。根据贵州省普通高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分析,2017年,贵州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55864人,其中研究生4888人,本科生75819人,专科生75157人,毕业生总数较去年增加32710人,毕业生总数和增幅均创近年最高。截至2017年8月31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89%,较2016年同期上涨0.01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毕业初次就业率为70.93%,本科生毕业初次就业率为90.05%,专科生毕业初次就业率为93.05%。综上所述,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刻不容缓,但目前该类课程存在教学缺乏实效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我校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尝试使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
2.1翻转课堂的定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教学在学校中的普及产生的,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不再是单纯由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而是将重心调整为学生在课下通过互联网平台观看教学视频,教师则转变为引导和启发学生如何运用知识以及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2]。2.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应用的优势。(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兴趣[3]。相较于枯燥的传授和说教的传统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翻转课堂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内容相对于其他研究性课程较为容易理解和掌握,翻转课堂模式更有利于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让教师更加充分地了解学生遇到的困惑和疑问,从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2)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性质适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只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则无法达到课程预期效果。因此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变得更加有效,可提高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率[4]。(3)根据《贵州省普通高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调查显示,2017届毕业生认为母校就业服务急需改进的方面为“求职面试技巧培训”“聘请专业的就/创业指导老师”“就业心理咨询”等。以上几方面如果利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理论知识传授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应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加强训练。因此,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设计来看,只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提高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的满意度。
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路径探索
摘要:新媒体技术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化优势,对新事物进行不断拓展延伸,利用互联网技术,在计算机上对音频、文字等进行整合,使整合后的内容紧密联系人们的生活,得到人们的关注。新媒体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形式,它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传播的信息非常广泛,能满足不同人群对信息的需求,同时传播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就业创业指导
随着信息全球化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新媒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离不开新媒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很多高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上广泛运用新媒体,它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相关的信息,使大学生有了更广阔的途径和方法去就业和创业。高校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创新工作,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新媒体与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创新的紧密关系
新媒体与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创新的紧密关系集中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层面的天然优势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的广播传播提供有力途径。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网络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普及,大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他们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和学习,并利用其获得所需的信息,包括时事新闻,就业信息等。此外,传统媒体由于传播方式单一,传播范围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而且很多信息都储存的时间较短。新媒体以互联网为媒介,能够将信息进行快速整合和传播,满足不同人群对信息的需求,而且人们随时都能搜索以前的信息,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大学生可以得到最新、最全的就业信息,促进他们更好地进行择业选择。(二)新媒体的交互性为增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了帮助。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能够使信息与信息之间、人与人之间快速的联系起来,而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手段比较单一,只能从报纸、电视和广播等渠道中获取信息,人们接受的信息有一定的延时性,而且信息与信息之间、人与人之间无法进行良好的信息交流,这就无法使信息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且还能对信息进行有效传播,将就业信息与他人进行交流共享,能够彼此发表就业看法,交流就业经验,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这样又能促使就业创新信息的不断更新。(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就业创业指导信息的传播以及共享提供了便利。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人与人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沟通交流,给人们打造了一个可以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进行共享的平台。在这个共享平台上,人们可以进行信息传播,也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各种感官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可以听、可以说、可以看、还可以进行思考和交流,然后彼此进行信息共享。这种信息传播共享性应用到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创新上,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之间进行创业就业信息的相互共享,学校还可以和各种企事业单位就创业就业信息进行共享。而如果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共享是很难得以实现的。通过相关调研数据得知,很多高校大学生都使用新媒体获得就业创业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共享和实践,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大学生利用各种移动客户端搜索相关就业创业信息,而且就这些信息进行相互交流和分享,从而使得各种就业创业信息得到资源共享。
二、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创新途径思考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实践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是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合问题展开讨论,优化和完善创业教育理念,不断开展调研,提升教学质量,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为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作用。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融合发展;实践分析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不仅是学校的问题,也是国家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高校教育教学中需要采取多项措施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并且促进高校教学现代化发展。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就业意识,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所以这种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的可行性比较高。
1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合的现实意义
(1)缓解就业压力。尽管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过多项措施增加就业岗位,以此提升大学生毕业就业率。然而由于当前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形势尚未恢复,多数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状况不佳,从而导致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比较少,无法满足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高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就业指导教育有助于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以此加强竞争实力,从根本上提升就业率,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问题。(2)加大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力度。现阶段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阶段,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大量专业性和综合性人才。高校能够为社会定期输送高质量人才,所以必须按照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以此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通过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有助于培养出一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还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发展。同时还有助于建立创新体系,加大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力度。
2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合的策略
全市创业就业工程指导方案
按照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安排,为加大创业就业培训扶持力度,培养一批农村经营人才和城市创业典型,制定创业就业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主体,拓宽创业领域,优化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推动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城乡统筹,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
二、目标任务
坚持面向城乡统筹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保障就业的工作思路,继续把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全市就业工作的主攻领域来抓,进一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业的良好环境,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确保年内新增城镇就业5500人,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工作措施及完成时限
妇女创业就业指导方案
一、贷款对象
从事发展微利项目的城镇登记失业妇女、残疾妇女、军队退役女军人、军人家属、女性低保人员、大中专院校女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创业妇女、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发展致富项目的农村妇女。其中。
二、经办金融机构
城镇妇女(城镇户口)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合作机构是银行凌海支行;农村妇女(农村户口)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合作机构是凌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三、贷款额度
贷款最高额度为8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妇女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思路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构建的原则
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其一,整体性,也就是说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所涉及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涉及到职业规划,就业心理咨询,就业信息服务,还应该开展就业创业指导组织构建,课程设置,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由此实现通力合作;其二,层次性,也就是说一方面,就业创业的组织结构应该是有层次的,保证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另外一方面,就业创业的指导时间和内容是有层次的,应该结合不同学生开展不同的引导策略;其三,联系性,体系中的组织机构,人员管理,课程设置是相互关联的;其四,开放性,应该注重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配合,使得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构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在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的基础上,我们针对于与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很多大学生对于职业就业和创业形势理解程度不够
通过相关调查显示有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职业状况,职业特点,职业长未发展,职业岗位职责都不是很清楚,这种难以将职业估珍子准确定位的学生往往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策略研究
摘要: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严重,学生就业创业压力较大。而伴随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方式也发生巨大改变,原指导工作已然无法适应新时期学生就业创业需求,故需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以大数据及信息技术对职业测评,收集学生行为数据、学业数据等,发掘信息潜在价值,实现精准化指导,为学生更好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所面临的问题,并从建立学生电子成长档案、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分析市场需求、完善育人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生;高校;就业创业;指导
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人,再创历年新高,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切实抓好基层就业、服务国家、创新创业、统筹联动、服务保障五项工作尤为重要[1]。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2019年10月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2],也要求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机制,改善大学生毕业窘状,在改善民生问题上,保障就业成为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有待更新。就业创业观念方面的挑战,主要是指大学生缺乏对自身职业的规划,其就业创业中对单位性质、地域方面可能存在特殊倾向[3]。例如,在就业单位上,学生单纯追求体制,追求“铁饭碗”;创业地域方面,学生大多愿意在当地县城、乡镇工作,不愿走出去。还有部分学生盲目追求“大城市”“大企业”,就业创业趋向繁荣城市,导致大学生人力资源出现较多闲置,也错失学生认识世界、健康成长的重要机会。(二)大学生职业能力有待提高。大学生能否合理就业创业,受自身专项技能、综合素质影响较大。但当下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职业规划,忽视综合素质训练,还有部分学生专业知识也不扎实,导致毕业就业创业遇到诸多困难。(三)大学生就业创业努力程度有待加强。新时期高校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高校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规划指导服务体系,部分高校还引进企业知名讲师提供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但在学校提供的优质服务中,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并不高,其职业技能、综合素质未得到有效提高,其沟通、表达、团队合作及利益方面的“软实力”是他们就业创业的短板[4]。学生就业创业努力有待加强,其就业、创业的能力多来源于学校实践活动及经历经验,但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未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毕业期间制作的简历较为粗糙,着装随意,经营投入经历不够,导致就业创业效果不理想。(四)高校缺乏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部分高校缺乏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主要是指其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方式有待更新。一是其专业设置不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脱节,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用人企业需求,创业技能教学较落后,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适应社会发展。二是部分高校专业同质化严重,专业过大,缺乏特色,导致同类专业毕业生多,行业人才竞争激烈,供大于求。三是教学课程结构有待完善,部分高校实践教学软件滞后,硬件数量和学生数量不匹配,教学实践效果不理想。四是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有待改进,现有培养方式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学习过程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师,导致教学理念及模式滞后。(五)就业创业服务缺乏精准性、实效性。现阶段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主要是就业创业信息,就业创业情况落实也单纯以开会方式落实。由于服务指导方式单一,就业创业服务缺乏针对性,未考虑学生特点、个性、职业规划。未发挥大数据优势,缺乏对学生个人信息收集分析,也未分类指导,导致就业创业信息推送随意性较强,未结合市场、岗位需求。
二、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