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6 21:56: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酒店管理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酒店管理职业养成研究
一、“洛桑模式”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研究背景
瑞士职业教育系统开放,横向和纵向流动渠道通畅(叶志攀,金佩华,2006)。“洛桑模式”是国际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典范(杨涛,2008)。通过对“洛桑模式”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在针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方面的能力,通过对高端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按照“理论为基础、实操为抓手、运营为核心、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岗位零距离”的建设理念,建设成为国际领先、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和品牌专业。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一所典型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洛桑模式”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建设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面旗帜。学习、借鉴“洛桑模式”,会进一步推动我国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对创建国际化旅游本科院校具有重要意义(徐云松,2005)。“洛桑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综合职业素养为目标,重视知行合一,注重实践教学,整合校企合作资源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其育人理念和教学方法,对我国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强大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洛桑模式”人才培养应用研究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洛桑重视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以理论为基础,以实操为目标,践行模块化教学体系。在招生方面,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要求申请者综合素质较高,具备正直、有纪律、创造性思维、足够自信、智商较高、拥有领导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还有较高的淘汰率和学生自由选择放弃学习的机会。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国际化、复合型学生的培养。通过设置全方位立体课程,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洛桑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具备自如的沟通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二)理论融合实践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理论与实践融合方面,在洛桑的新生进入学校后,一年级期间必须经过酒店各部门轮岗实践,每周轮换一个岗位,在餐饮服务、食品初加工、清洗餐具、餐饮收银、房间清洁、酒吧服务等岗位上进行轮换。在教学中将传统的控制式教育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根据教学、生产、服务内容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式地培养,并允许学生在可控制范围内犯错误。在教学理念方面,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主要采用授课中互动讨论、个人练习、小组练习、小组陈述、角色扮演、过程体验、参观考察、调研分析、专题研究等等形式进行授课。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内省性,促进学生自我思考并且形成创造意识。以市场营销项目教学课而言,学生组成团队,老师作为导师。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项目作业,并在期末集中进行团队通过视频、广告等实际成果进行产品营销和展示。
三、洛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产教融合的亮点。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模式与普通酒店管理课程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产教融合的特色。即入学第一、二学期为实操课程——以岗位学习的模式、轮岗的形式学习酒店所有重要的基础岗位;第三学期进入行业,将所学的实践知识运用在酒店实习中;在第四、五学期回到学习学习一线运营管理知识和综合运营管理知识;第六学期再次进入行业进行管理岗位的实习,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真实的商业环境中,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服务和支持;第七、八学期回到学校,学习战略管理知识以及职业发展课程并准备毕业成果。在课程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平衡和统一,着重突出学生职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四年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学习,全面了解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将学生培养为酒店通才、成为职业经理人(杨慧敏,2010)。通过分阶段、分层次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校期间即完成酒店几乎所有基本岗位的实践学习,以确保学生进入酒店工作环境后经过最短实践的磨合便可以走向管理岗位。在四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养成”式培养——强制性的职业装束、酒店标准化的学生宿舍环境营造、严格的商务礼仪要求等,帮助把学生从仪表到气质和思维塑造成标准的职业经理人范式。(二)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校企深度合作的特色。校企合作是通过高校和企业在人力资本培养、价值实现以及知识和技术技能雷击中分工合作实现创新。打造产学研共同体,更好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是校企合作的价值机制(游富相,2009)。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特点是深度合作、模拟项目、真实操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自由组成团队,以完成最终的毕业设计。学校方面成立“学生企业家培养联盟”,由企业提供资金对学生的毕业项目策划方案进行投资,将会在企业实际开展运作并实施。该方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项目策划能力,并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酒店业人力资源供需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酒店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酒店业的人力资源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主要以山东省40家酒店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以及访谈等方式对山东省酒店人力资源的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酒店人力资源供需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山东省;酒店行业;人力资源;供需状况
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酒店业的腾飞,近年来山东省星级以上酒店的数量不断的增加,当前山东省五星级饭店超过30家,大规模酒店的建设和扩大使得酒店从业人员出现严重匮乏的现象。无论是管理人员、一线的服务人员还是后勤的工作人员都存在严重的人力资源匮乏问题。而通过对山东省高校酒店管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应届毕业生就业成功数与用人单位的职位比例为1:7,这也凸显出山东省酒店行业人力资源供需不平衡现象。
1调查对象
为了对山东省酒店行业人力资源供需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了山东省40家酒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的方式对酒店人力资源供需情况进行研究。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问卷40份,收回率100%。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100%。
2调查结果
酒店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影响,酒店行业既要面对服务业不断提出的新问题,更需要满足顾客提出的新要求,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所以,加强酒店的创新管理研究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应该考虑的关键议题。本文以国内酒店管理具体现状作为主要切入点,研究在新形势下酒店如何克服管理问题,提升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新形势;酒店管理;创新策略
1当前我国酒店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酒店行业最初诞生于计划经济时期,普通大众是没有意识住酒店的,因为当时的酒店基本就是用来招待一些政府部门人员和国外来宾的场所。由于当时酒店顾客群体的限制,决定了酒店管理也带有计划经济的性质,由政府来接管,实施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的酒店管理服务意识比较差,管理模式也很僵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酒店管理开始了新的探索,不仅仅是服务人群的变化,在服务种类、服务质量和服务内涵上都有了相当大的调整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国有出行需要的人群越来越多,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酒店也逐渐成长起来,酒店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前景一片广阔[1]。这是一个酒店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酒店管理面临转型和创新的新时期。从整体来看,我国酒店的数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酒店管理的质量没有得到充分的提高。笔者认为,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酒店管理的模式将决定行业的发展速度以及部分酒店的发展与存亡。当前,改进酒店管理的不足之处,加快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才能巩固核心竞争力,为顾客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2]。
2新形势下对酒店管理进行创新的必要性
2.1对外营销和内部管理在酒店服务中需要创新。从顾客的具体需求来讲,酒店分属于服务行业,所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酒店的服务要跟上客户的需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升设备的水准,加快硬件设施的建设。除此之外,营销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酒店优质形象,让顾客有入住的消费欲望。加快酒店管理的创新很大程度上也要考虑一定的营销手段,比如针对外出旅游的顾客,酒店要了解他们特殊的出行需求,提供一些旅游必备信息,比如天气信息,景区最新通知等等,顾客可以从中感受到酒店提供的贴心服务,从而建立对酒店品牌和服务的认可[3]。2.2提升入住率和消费率需要创新。面对行业之内的激烈竞争,酒店想要获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保证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要保证顾客的入住率以及消费率。提升入住率和消费率是促进酒店业务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重要途径[4]。要具体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要对酒店管理的业务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融合创新的手段,从酒店的硬件设施到软性服务都给予全面的调整和指导。从本质上来说,酒店管理的创新就是要从管理层面上对酒店进行改革,细化服务类型。提高入住率和消费率是酒店实现快速发展的硬指标,所以创新酒店管理模式对于酒店发展和创新发挥重要的作用[5]。
酒店管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内容摘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酒店管理专业便得到相应程度的发展。本文对酒店管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特点、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如使学生具有正确的职业意识、是校外实训基地的补充、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途径,并提出建设实训基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如规模过小、管理体制不完善、师资水平匮乏,在此基础上,希望能为相应人员提供一些借鉴性建议,以促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酒店管理;高等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
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教学制度便发生相应程度的改变,现今国家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需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当学生步入社会的时候,将会具有较大的发展机会,目前,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发展而言,国家便实施相应的政策,校领导便建设相应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与相应部门进行不断联合的情况下,将使其处于积极的发展趋势中。
一、酒店管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概述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涵。对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而言,许多学校对此项目的建设都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中,并处于一种不完善的发展模式中,现今对于此种定义的内涵具有多种方式,并未对其具有一种明确的定义。而最为广泛的定义指学校管理人员在对学校整体运行发展情况进行精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定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对学校中的实验基础设施进行不断完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其可以对学校实验室基础设施进行相应程度的改革,或在与相应机构进行不断联合的基础上,从而便有相应的实训基地。在对学生整体情况进行不断考量的情况下,且在对学生进行尊重的情况下,使学生综合能力不断增强,从而使其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特点。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断建设的过程中,其便具有相应程度的特点。实训基地需具有较高程度的真实性,在实训基地不断开展的过程中,应与校外企业发展情况处于一致的发展状态中。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断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便对于真实的人员进行不断服务,从而学生体会到对真实顾客进行服务的重要性。同时,在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不断开展的过程中,其便具有生产性的特点,在学生对相应活动进行不断开展的时候,便对社会相应人员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在其不断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会使学校获得相应的收益。此外,在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不断开展的过程中,需符合市场规范的基本标准,从而在对相应顾客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便能对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开展过程中的相应情况进行不断检验。
二、建设酒店管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意义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酒店管理论文
一、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评价的建立
目前,高职教育是培养了直接从事服务、生产的应用型人才,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是高职学校的主体,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高低、强弱是衡量高职专业教学质量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的评价是高职人才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可是,现今职业教育的观念,虽有改革,但仍大量沿袭了传统的模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理论联系不够紧密,缺少职业特色,缺乏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岗位的适应性,科学合理地制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不能能够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水平,同时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水平也是一次提升和促进。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是以学生的综合表现为进行的一种价值评价,科学、合理地设计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准确地进行这种价值判断的关键,该指标体系的作用是导向、控制、检查和激励。本文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为基础,设置评价指标,建立以就业为基础,以社会对职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为标准,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以此制定职业技术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指标体系。根据现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评价及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通过调研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专业能力评价所包含的因素按属性的不同分类,按隶属关系的不同进行分层,为定量和不定量两大类指标体系。为更好方便地进行测量,本文建议设置三级评定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二级指标中,专业知识指标分为学习、动手、科研创新、行业知识和英语等二级指标;人文知识主要是人文社会知识和参与文艺活动情况;实践技能分为社会工作、实践活动、身体健康等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是对一二级指标的具体细化,如一级指标中二级指标专业学习成绩可以由专业课成绩和选修课成绩来评定,三级指标是考核学生专业能力的具体参数,需要根据行业需求做科学的考量,如酒店服务行业的特点对专业学生和毕业生心态自我调节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对客服务沟通和协调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三级指标体系中要体现行业。
(二)设置权重指标
权重即指专业能力评价在总目标中的比重。为了更好地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中各类指标的进行科学的评判,并保证指标权重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本文评价中的一、二级指标权重首先采用问卷法与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统计。首先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随机选择了高职专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数名学生、数名工作人员、数名毕业学生及用人企业工作人员,征求他们对评价指标的意见。其次使用层次法收集一、二级指标的评判,依旧采用问卷的形式,发放对象为学校的资深学生。由专家依据各类指标的重要程度来确定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全部判断矩阵取中值得到最终的判断矩阵,最后通过层次法进行计算,最终求得权数,用最大特征根来判断所得的判断矩阵是否一致,若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则表示指标权数是可信的。最后将调查问卷的方法把得到的权重数与层次法得到的权重数按相等的比例进行加权计算,最终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权重系数。
酒店管理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逐渐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及其相关的“食、住、行、游、购、娱”行业也都迎来了各自发展的黄金时期。酒店业作为旅游业的支柱行业,对旅游业当下和未来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行业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在各高等院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目的在于鼓励培养从事酒店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以迎合和满足行业需求。但实际情况是,每年自愿报考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人数极少,酒店管理专业在读大学生愿意在毕业后进入酒店工作的人也不多,并最终表现为“供求错位”现象在酒店管理专业尤为严重,造成的就业缺口也越来越大。另外,在酒店业也存在着两种不合理的管理人员类型,一种是操作技能熟练但学历较低,长期在基层工作后得到晋升,工作经验丰富,但由于缺乏专业管理知识,难当管理重务;另一种是空有管理学历,但非酒店专业,对于应用性较强的酒店业比较陌生,很难深入一线,有效管理酒店,提高酒店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吸引更多学生填报酒店管理专业?怎样培养在读学生对酒店业的职业兴趣?如何培养和留住更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成为了我们必须了解、分析和解决的问题。
二、调查背景
苏州作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旅游大市,近几年其旅游业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始终稳定上升地保持在10%以上。2015年,苏州入境游客人数、国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均位居全省第一和全国主要旅游城市的前列。旅游业快速发展所带动的酒店业在苏州也迅速崛起,截止2015年上半年,苏州星级酒店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排名全国第三。
三、调查分析
1.调查样本情况本次调查的对象是苏州地区的三所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常熟理工学院,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和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的在读大学生。包括大一学生164人,大二学生157人,大三学生171人,大四学生87人;其中,男生140人,女生439人。2.调查方法和时间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历时两个月,共发放调查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57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9.1%。3.结果分析(1)专业满意度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度还可以,约40%的学生表示满意,因为“本身对酒店管理比较感兴趣”、“可以广泛交友”、“工作环境好”等,约55%的学生表示勉强满意,原因有“行业知识性不够”、“实践部分太少”等,只有约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他们认为“自己对酒店业不感兴趣”、或是“因为高考分数较低,被服从分配到该专业,之前对酒店管理专业并不了解”等等。(2)就业方向37%左右的学生选择考虑酒店业的工作,42%左右的学生选择其他经济管理类工作,10%左右的学生选择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9%左右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其余的选择例如“翻译”、“舞蹈”等职业。与学生就酒店管理专业比较高的满意度相反,有考虑在酒店业工作的想法的学生比例比较低,有超过六成的学生在毕业后可能流失到其他行业。(3)酒店层次与部门选择对于酒店的层次要求,79%的学生偏向高星级豪华型酒店,原因是“可以开阔视野”、“工资待遇更好”等等,19%的学生偏向低星级经济型酒店,“想要先在低星级酒店‘练练手’,积累经验后再进入高星级酒店工作”。在就职部门方面,选择“行政后勤部”“餐饮部”“前厅部”“客房部”的学生分别占40.4%、32.6%、29.5%和2.6%。客房服务是酒店服务活动的主体,工作量最大,人员工作最辛苦,因此愿意选择客房部门的学生极其少,大多数学生都倾向于工作量相对较少又轻松的其他部门。(4)薪酬期望最低薪资要求方面,选择“3500-4000元”的学生占多数,约46%,其余学生中14%选择“2500-3500元”,19%选择“4000-5000元”,21%选择“5000元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的薪资要求在4000元左右甚至更高,而酒店业实际平均工资水平在3000元左右,差距明显。(5)留职意向当问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否愿意留在酒店工作时”,仅有约23.7%的学生表示愿意,其理由主要是“专业对口”、“工作环境较好”“机遇和挑战较多”。76.3%选择不愿意的学生表示自己“不喜欢酒店业这类服务行业”,“对酒店业还不甚了解”,且“前期在基层的工作较为辛苦,工资较低”,“晋升困难,发展前景渺茫”。4.结论根据调查,酒店管理专业的在读大学生对于专业大多数是满意和认可的,因为课程类型比较多样,可以学习到经济管理、旅游、餐饮、茶艺等各类知识。但就以后的就业来说,只有不到四成的学生因为专业对口而愿意进入酒店工作,且选择的酒店等级和部门主要集中在高星级豪华酒店和工作量较轻的部门,不愿意深入最累最苦的酒店基层,一部分学生就是在酒店实习后感到又苦又累而放弃在酒店就业的想法。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对酒店工作的薪资要求与实际酒店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两者间也存在一定差距。酒店业高强度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加上实际薪酬与期望薪酬之间的落差以及晋升的困难,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毕业后在酒店就职望而却步,转向其他相对轻松和稳定的经济管理类或事业单位的工作。
酒店管理教学新模式改革探讨
一、创建教学新模式,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法
顶岗实习教学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根据实习教学的目标来创建教学新模式,从而适应社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具体实践要求。首先,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收集不同酒店中的管理工作资料,了解酒店管理工作具体的岗位分配以及工作要求,进而锻炼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其次,教师应注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创建富有实际模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模拟实习的工作岗位中,体验从事岗位工作的具体感受,设置不同的现场问题,从而锻炼学生运用酒店管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注重顶岗实习教学的开展,实现院校与酒店的强强联合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关于酒店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院校以及教师应注重对酒店管理顶岗实习教学的开展,加强对实习教学的投入力度。顶岗实习是一个充分检验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但这种教学实践性较强,因此不仅需要院校与教师的大量投入,同时还需要实现院校与酒店的强强联合,在学生开始顶岗实习之前对学生开展有计划的岗前培训。而后,教师根据实习方案与计划来开展实习教学,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项目化教学与管理,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以动态管理的方法来对学生开展顶岗实习的教学。院校与酒店的强强联合,对于院校本身酒店管理教学有实际性的促进作用,院校可以邀请酒店管理高级来进行现场指导,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高院校对酒店管理的教学水平;同时,院校还能为合作酒店赢得良好的宣传效果,促进合作酒店的经营。
三、组织“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酒店管理顶岗实习的教学水平
对于地方院校与职业院校来说,拥有“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提高院校酒店管理顶岗实习教学水平的有力保障,教师专业素养以及实践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掌握酒店管理知识与技能的程度。因此,院校需要加强组织“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为教师提供定期培训与酒店考察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酒店管理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此外,地方院校与职业院校还可以签约酒店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到学校进行教学,组建一直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特殊教师团队,从而强化本院校的酒店管理教育。由酒店管理技术骨干来担任学生实习的教导员,这样就更能直接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准确指导,并及时纠正学生潜意识性的错误,同时这类教师与社会依旧有密切联系,因此他们更能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且树立学生的危机意识与竞争意识,从而令学生尽早熟悉今后的就业环境,进而帮助其毕业后更快的适应社会。酒店管理顶岗实习教学是一个新型的课题,是我国各大地方院校与职业院校顺应时代及社会发展需求而开设的教学专业课程。因此,酒店管理顶岗实习教学还处于不断摸索与进步的发展过程,现今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因而需要各大院校与实际酒店相结合,针对性采取适当的新教学模式进行酒店管理顶岗的教育,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及组织“双师型”师资队伍来提高本院校的酒店管理顶岗实习的教育。这样不仅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从事实际岗位的素质与能力,同时也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综合型酒店管理人才。
虚拟现实技术酒店管理教学研究
一、引言
虚拟现实技术是本世纪末迅速兴起的一门高科技应用技术。该技术使计算机三维图形生成技术、智能数字图像处理、人机接口技术以及多传感交互技术等高科技技术融会贯通,让体验者通过传感辅助设施得到交互式的浏览、考察和操纵系统预设的虚拟世界。因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取得成就,虚拟现实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虚拟现实技术有感知性、交互性、沉浸性和构想性的特点,能够通过视听、触觉的传感及反映装置带给使用者更多的感受,使其沉浸在虚拟的环境中,带给使用者身临其境的感受。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使用者逐步的接受知识,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帮助使用者构建新的观念,掌握一种全新的学习过程。
二、虚拟现实技术与酒店管理教学的契合度
第一,虚拟现实技术在酒店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使教学模式得到创新。首先虚拟现实技术的存在有助于构建虚拟现实酒店场景,因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结束了以往的通过图片和视频这样二维平面展示的方式,能够促进学习者通过虚拟酒店进行漫游,这样可以使学习者自由的对酒店环境进行欣赏,能够使学习者多角度多维度的对酒店的各个功能区进行浏览,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自由改变视角,如此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二,有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使教育更加贴合行业和产业的氛围,能够给予学生一种实际的行业和产业情景。而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入可以给予学生具有针对性的工作场景,能够使学生更具感情色彩的融入到真实的工作境况中。如此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对教学充满热爱,进而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进行学习。第三,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今酒店管理专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对人才进行交叉式的培养,但是这样的合作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参观和短期见习来实现,如此不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酒店管理工作。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学生们了解和认识到星级酒店的实际场景,同时还可以利用远程教学来打破空间的限制,这样酒店中的高级领导就会通过远程教学来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如此使学生们的专业性变得更加扎实可靠。
三、酒店管理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实际应用领域
酒店管理教学中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还不够成熟,在这个方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校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绩。追其原因就是因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初期具有更大的技术难度,而且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我们可以根据参与虚拟现实的程度和不同形式将虚拟现实技术分为四种类型。而桌面虚拟和分布式的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和更大的推广价值。其中桌面虚拟现实技术简单,而且投入也不高。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更为广泛的应用于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展现出其在酒店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第一,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教学课件。软件设计师和酒店方共同合作,使交互技术更好的运用在交互场景的设计上。通过软件对各类型的酒店建筑进行设计,并且详细的把控内在格局的三维模型设计,其次就是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媒体表现形式进行交互合成,进而产生真实的情景。之后对虚拟酒店漫游系统进行建立,设置具有三维演示空间的教学课件。于是在授课的时候,学生便可以利用漫游系统在各个角度对酒店进行了解和熟悉,如此来使学生们对虚拟现实技术产生兴趣,最终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第二,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模拟实训系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平台是通过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因为专业的影响,这样对客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产生限制,如此便成为了经营的特点,而酒店专业的学生不能随时参观酒店,不能切实的了解到现实的场景,也不能亲自进入到酒店的实际经营管理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建一个系统,使学生能够进入到模拟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中,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去认识和了解酒店的管理。这样学生就会根据餐饮管理知识来合理的安排餐位,还可以根据前厅管理知识合理安排住房,如此构建一种内在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具备强大的岗位操作技能。第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远程教学。以前的远程教学往往因为技术的原因锁定在教学视频上,这样师生之间就没有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老师不能准确的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而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借助网络通讯技术来构建一个虚拟真实的教学课堂,最终使学生们可以借助网络参与教师的讲解,而且学生们也可以在课堂上发表言论。教师能够得到学生们的实时状态,监控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实现更加理想化的教学现状。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在阐述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优化策略,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酒店管理;实践教学
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目的是能够为社会发展培养源源不断的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但是从学校实际培养出的酒店管理专业实际人才情况来看,这些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较差,无法将自己所学的酒店管理知识充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提出的,认为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需要观察每一名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智能特点,要以善于发现的眼光看待每名学生,积极鼓励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为此,本文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就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进行探究,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专业学习。
1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是在1983年出版《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思想理念,在《心智的结构》中,多元智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具体包含语言表达、视觉形象、身体运动、旅游娱乐和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智能。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在以上几种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包含自我管理和自我观察的职能,形成了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教育人员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以往,很多教师和家长将教育目的定位于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和考上理想的学校,很少有人将教育定位于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育目的不利于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在此基础上多元智能理论还特别注重个体在学习和生活中解决问题和创造社会发展所需要各类产品的能力。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教学注重帮助学生在没有问题的地方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思考出一种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在多元智能理论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局限在学生的成绩上,而是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优点,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2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
人才培养酒店管理论文
1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酒店管理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不合理,所授知识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所规划的教学计划和课堂体系都是按照国家专业目录进行的,酒店岗位所必需的能力、知识、技能等结构未必能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获得,高职院校所授知识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的差距较大。很多酒店企业反映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普遍偏差,实习生也会抱怨在学校所学知识用处不大,与酒店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1.2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出现偏差
很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理论的学历教育,对实践环节的教学不甚重视,缺乏科学系统的岗位技能培养体系,理论学习与“工学交替”完全分离开来,学生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当中。此外,高职院校还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无法对实践课程进行科学的检验、评价。还有一些院校则过于强调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强化,却淡化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及逻辑思维的训练,学生无法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1.3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之间未建立深度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