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主义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00:52: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金融资本主义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金融领域问题分析建议论文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既不是所有制及产权的改革问题,也不是进一步促进国企破产的问题。而是必须以一切政策全面促进和提高社会就业,疏缓庞大过剩人口压力,刺激经济在低通货膨胀下恢复增长的势头,以遏制衰退恢复繁荣。其次是在保证国家主权、政治独立、经济繁荣的前提下,促进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贸易体系的进程。因为只有寻求不断扩大的海外市场(而不是抑制就业,抑制生产力发展),才是解决中国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唯一可行的政策方针。
自1994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极其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在金融资本主导下,对产业资本实施汰选和重组。众多国有企业的破产化已成为这一进程中的引人注目趋势。本文拟试对这一进程的起因及后果作一初步分析。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一
中国近十几年经济改革进程,实质是市场资本生产关系在中国经济结构中日益渗透而深化的进程。特别是1992年以来,此进程之迅速,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和保护,是惊人的。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经济体制由以实物产量导向的计划体制向以利润导向的市场体制转化获得成功,另一方面也引出了大量极其深刻的新问题。迫切需要给予重视和解决。
回顾一下,中国市场资本经济形态,已走过四个阶段。在70年代末解散公社,解放农民。农民开始为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在80年代初,私人资本首先萌生于商业领域,而在80年代中期扩及于工业领域。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乃是产业新资本形态兴起的典型标志。(尽管许多乡镇工业名义上属于乡镇集体所有,实质却是私有经济。)随着非国有工业的扩展,开始与国有工业体系竞争市场、原料、能源及技术。由于其经营机制的灵活性,特别是由于其能直接从农业过剩劳力中汲取最廉价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多数国营工业难以与之竞争。
到1992年以后,中国资本的主导形态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而由产业领域拓展到金融领域。从而达到了市场资本生产关系的最高级形态,即以金融资本为经济主导形态的金融资本主义形态。(应当说明,本文使用“经济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是以之作为一个经济术语而不是意识形态术语。不包涵政治性的批评涵义。)
从华尔街到全球金融危机论文
【摘要】在现代社会,没有资本不行,放任资本也不行,科学地运用资本,将繁荣社会,造福人民。听任资本的原始性和破坏性,将危害社会,祸及大众。我们既不能搞资本迷信,也不能陷入资本恐惧,既要承认和尊重资本的价值,充分运用资本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功能,不断深化对资本运行规律的认识,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又要深刻认识资本的破坏性和贪婪性。不唯资本是从,不做资本的附庸,防止资本的无序化。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端正对资本的本性和资本的两面性的认识,破除对资本的迷信和崇拜,确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两面性资本运作秩序科学发展观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经济。这使人们对资本和资本主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特别是对那些迷信资本,热衷资本主义的人来说,不啻是一服清醒剂。但到目前为止,那些对资本顶礼膜拜的人,不是噤声,就是在寻找新的辩护词。一些专家学者由住房按揭贷款和金融衍生品立论,通过研究美国金融市场历史、现状和庞杂的投资现象得出结论,认为是美国的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调、金融创新失控、金融监管缺位等等造成危机。这仅仅是局限于金融市场本身来看待金融危机,是不够的。不联系金融资本的本性、西方经济制度的本质来认识这次金融危机,是难以看清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和深层原因的,也难以回答一向被看作“完美”的自由市场制度为何未能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
一、深刻认识资本的两面性,破除资本迷信
自从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普遍的学术解释是,次贷问题、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是祸根。然而这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资本有与生俱来的两面性。一方面,资本对调节市场,配置资源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资本的逐利性又会导致经济失衡,造成严重的危机。在资本存在和演变的历史进程中,资本的这种两面性都有充分的表现。而金融资本作为资本的最高形式,也具有资本的一般属性。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决不会放弃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其本性是逐利的。马克思对于资本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资本逐利和贪婪的本性,贯穿资本主义整个发展史。在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逐利和贪婪,是靠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甚至不惜借助于战争进行殖民掠夺,“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就当今世界而言,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是靠所谓民主制度发展强盛起来的,而是靠早期的殖民掠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用别人的鲜血和汗水筑起少数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成熟”。一百多年过去了,资本明火执仗的逐利方式难以为继。于是资本积累变换了方式,通过金融诈骗掠夺别国人民的劳动成果维持自己的“繁荣”。在经济市场化、全球化时代,金融运作变成资本运作的最高形式,金融资本成为资本主义的最高存在方式。尽管马克思生前没有看到当今金融资本别出心裁的运作方式,但马克思对资本的本质的揭示并没过时。近些年来,特别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加速,借助金融创新,绝大多数美国民众的资产和其它国家的资产被华尔街转移到自己手里,以供其垄断市场,操控全球经济,维持资本的地位。华尔街金融资本的投机逐利性,借助于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加以包装,加以掩盖。上世纪90年代,华尔街炒概念股,比如网络概念股走红,但2002年Nasdaq网络泡沫破灭,正式宣告美国虚拟经济进入了危机动荡期。这本该是一种警告性信号,然而,为了不中断华尔街金融资本“圈钱”的游戏,美联储大幅降息至二战以后最低水平1%,并维持这一利率长达1年之久,造成了超级低廉的信贷成本。在金融杠杆作用下,逃离网络投资的10万亿美元利用廉价信贷,又把地产泡沫吹大。
现代金融危机来源影响论文
亚洲金融风暴已经逐步扩散全球。继俄罗斯之后,拉美的巴西正处于惊涛骇浪之中。对冲基金LTCM在美国政府牵头拯救下才免于破产,暂时避免了在发达国家即时爆发金融危机。80年代以来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金融危机日益繁密,而且日益严重。在发达国家,80年代美国用于拯救存贷银行的钱是GDP(国内生产总值)的3%。挪威是4%,瑞典6%,芬兰8%,西班牙17%。在1980~1996年,有三分之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经历过信用制度的灾难。在发展中国家,灾难程度自然比发达国深远得多。自1980年以来,有50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系统损失了一半以上资金,有十多个国家使用了10%以上的GDP来拯救银行危机,数额达到7500亿美元。有些国家甚至要使用GDP的25%来解决金融危机。如今,亚洲金融风暴又一次打破纪录。
衍生工具,衍生危机
金融危机当然不是什么新东西,从1825年以来已经经历过20多次;70年代以来至少三次。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往往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信贷制度把闲散资本集中起来并借给人们,这样资本家的投资便不受自有资本的限制,消费者也不受现有购买力的限制。这样信贷便促进了整个经济的扩张。可是,另一方面,信用同时也掩盖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使周期性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严重。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生产过剩(或设备过剩)是无可避免的。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盲目竞争;每个企业家都拚命扩充生产争夺市场,结果是有些资本家无法售出商品,于是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市场萎缩。当消费力已容不下大大扩充的生产力的时候,信用制度还在制造虚假的需求(这是泡沫经济的主要来源)。当清算的时刻来临,信用制度就使危机爆发得更猛烈。依靠借贷来投资的资本家,或者是借债消费的消费者,在生产过剩的危机中发现无法还债;而银行此时也一定“落雨收伞”,提早追讨欠款,于是便发生了金融上的连锁反应。总之,信用制度既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它也使资本主义无限生产与有限购买力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不过,90年代的金融危机同过去一切金融危机也大有不同处。尽管以前每一次经济危机爆发前都往往出现金融上的过度投机,可是同90年代以来的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90年代的新情况是金融市场日益同实际生产与贸易脱钩,投机性及流动性之大,因而不稳定性之高,是史无前例的。每天国际外汇交易量,1987年是六千亿美元,1997年为1.4万亿美元,其中只有14%同实际贸易与投资有关。外汇交易额,1982年是世界贸易的17倍,1989年是28倍,1992年是33倍。这意味绝大多数交易都是投机。每日的外汇及利率的衍生工具交易量,1995年已经达到22980亿美元;而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每日交易量达五万亿美元,仅有2%与生产及贸易有关,其余是资金的自身循环,绝大多数是投机。期货本来是从生产贸易中发展出来的。农夫害怕到秋收时谷物跌价,磨坊主人害怕到时升价。结果大家预先按协议价作好买卖,便是期货交易。这样双方都能避免价格波动的风险。期权同期货交易不同之处是期货合同规定双方必须履行交易,而期权则只赋予买家或卖家进行交易的权利,当事人有权不行使这个权利。期权交易可以用来对冲风险。例如,一个出口商在售出货物后三个月内将收到外汇货款。但期间汇率可能下调,造成损失。为了对冲风险,他就与银行订立三个月的外汇期权。他付出按金后,就得到一张合约,据此他可以根据汇率变化决定是否履约。
假如市场汇率低于合同汇率,他履约就能避免损失;如果市场汇率高于合同汇率,他可以不履约,还可以市价卖出他的外汇,这样,汇率下跌的损失就被控制,而汇率上升的好处却保留了。在正常情况下,对冲可以减低资本家的风险,但是对个别资本家有利并不一定代表对整个社会同样有利。有人举这样的例子:假定生产稻米可以有两种不同方式,一个较保险,一个有较高产量,但同时受虫害的风险较高。在没有期货市场的情况下,农夫不会选择第二种方式。有了期货市场,农夫才会较有可能选择它。但是,这样整个社会的稻米供应就会比没有期货市场时更为波动,对普通人民的生计影响也更大。总之,期货即使能降低个人风险,社会风险并没有降低,反倒有可能提高。何况,所谓减低个人风险,也只是在正常情况下行得通。亨伍德在《华尔街》一书中指出:“人们以为自己已做了对冲,但当市场变得疯狂的时候,他们的风险结果并没有被对冲,因为他们赖以立足的所有假定都粉碎了。这时各种正常的价格关系,例如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之间,又或是升跌一向接近的两种货币,忽然崩溃;又例如供求之间的巨大不平衡使买卖价之间相差太大;市场忽然只有卖家,没有买家,资产的折现力消失等。”(39~40页)
目前,衍生工具大部分已经同实际生产与贸易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投机而已。以美国为例,农产品期货只占全部期货市场的15%,而金融期货占了70%。香港的棉花期货因为无人问津而要在1981年关闭。在金融期货中,绝大部分也是投机。1993年,全球最大的22家从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金融机构,衍生资产面值为24万亿美元,比1993年世界七大经济强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之和16万亿美元还要多八万亿。天文数字的资金都耗费在赌搏中,这样就只会令整体风险大增。其实,1987年股灾已经说明期货市场的危险性。当时香港期交所便差点破产(是港英拯救了它,不是市场的自动调节之功)。但是各国政府全无吸收教训,而像LTCM那类的对冲专家,还自以为利用高深数学,已经找到了“避免风险模型”,可是,由于俄罗斯金融危机而造成孳息差距忽然扩大,使LTCM一个月内损失了近五成资产。
现代金融危机研究论文
亚洲金融风暴已经逐步扩散全球。继俄罗斯之后,拉美的巴西正处于惊涛骇浪之中。对冲基金LTCM在美国政府牵头拯救下才免于破产,暂时避免了在发达国家即时爆发金融危机。80年代以来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金融危机日益繁密,而且日益严重。在发达国家,80年代美国用于拯救存贷银行的钱是GDP(国内生产总值)的3%。挪威是4%,瑞典6%,芬兰8%,西班牙17%。在1980~1996年,有三分之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经历过信用制度的灾难。在发展中国家,灾难程度自然比发达国深远得多。自1980年以来,有50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系统损失了一半以上资金,有十多个国家使用了10%以上的GDP来拯救银行危机,数额达到7500亿美元。有些国家甚至要使用GDP的25%来解决金融危机。如今,亚洲金融风暴又一次打破纪录。
衍生工具,衍生危机
金融危机当然不是什么新东西,从1825年以来已经经历过20多次;70年代以来至少三次。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往往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信贷制度把闲散资本集中起来并借给人们,这样资本家的投资便不受自有资本的限制,消费者也不受现有购买力的限制。这样信贷便促进了整个经济的扩张。可是,另一方面,信用同时也掩盖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使周期性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严重。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生产过剩(或设备过剩)是无可避免的。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盲目竞争;每个企业家都拚命扩充生产争夺市场,结果是有些资本家无法售出商品,于是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市场萎缩。当消费力已容不下大大扩充的生产力的时候,信用制度还在制造虚假的需求(这是泡沫经济的主要来源)。当清算的时刻来临,信用制度就使危机爆发得更猛烈。依靠借贷来投资的资本家,或者是借债消费的消费者,在生产过剩的危机中发现无法还债;而银行此时也一定“落雨收伞”,提早追讨欠款,于是便发生了金融上的连锁反应。总之,信用制度既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它也使资本主义无限生产与有限购买力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不过,90年代的金融危机同过去一切金融危机也大有不同处。尽管以前每一次经济危机爆发前都往往出现金融上的过度投机,可是同90年代以来的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90年代的新情况是金融市场日益同实际生产与贸易脱钩,投机性及流动性之大,因而不稳定性之高,是史无前例的。每天国际外汇交易量,1987年是六千亿美元,1997年为1.4万亿美元,其中只有14%同实际贸易与投资有关。外汇交易额,1982年是世界贸易的17倍,1989年是28倍,1992年是33倍。这意味绝大多数交易都是投机。每日的外汇及利率的衍生工具交易量,1995年已经达到22980亿美元;而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每日交易量达五万亿美元,仅有2%与生产及贸易有关,其余是资金的自身循环,绝大多数是投机。期货本来是从生产贸易中发展出来的。农夫害怕到秋收时谷物跌价,磨坊主人害怕到时升价。结果大家预先按协议价作好买卖,便是期货交易。这样双方都能避免价格波动的风险。期权同期货交易不同之处是期货合同规定双方必须履行交易,而期权则只赋予买家或卖家进行交易的权利,当事人有权不行使这个权利。期权交易可以用来对冲风险。例如,一个出口商在售出货物后三个月内将收到外汇货款。但期间汇率可能下调,造成损失。为了对冲风险,他就与银行订立三个月的外汇期权。他付出按金后,就得到一张合约,据此他可以根据汇率变化决定是否履约。
假如市场汇率低于合同汇率,他履约就能避免损失;如果市场汇率高于合同汇率,他可以不履约,还可以市价卖出他的外汇,这样,汇率下跌的损失就被控制,而汇率上升的好处却保留了。在正常情况下,对冲可以减低资本家的风险,但是对个别资本家有利并不一定代表对整个社会同样有利。有人举这样的例子:假定生产稻米可以有两种不同方式,一个较保险,一个有较高产量,但同时受虫害的风险较高。在没有期货市场的情况下,农夫不会选择第二种方式。有了期货市场,农夫才会较有可能选择它。但是,这样整个社会的稻米供应就会比没有期货市场时更为波动,对普通人民的生计影响也更大。总之,期货即使能降低个人风险,社会风险并没有降低,反倒有可能提高。何况,所谓减低个人风险,也只是在正常情况下行得通。亨伍德在《华尔街》一书中指出:“人们以为自己已做了对冲,但当市场变得疯狂的时候,他们的风险结果并没有被对冲,因为他们赖以立足的所有假定都粉碎了。这时各种正常的价格关系,例如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之间,又或是升跌一向接近的两种货币,忽然崩溃;又例如供求之间的巨大不平衡使买卖价之间相差太大;市场忽然只有卖家,没有买家,资产的折现力消失等。”(39~40页)
目前,衍生工具大部分已经同实际生产与贸易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投机而已。以美国为例,农产品期货只占全部期货市场的15%,而金融期货占了70%。香港的棉花期货因为无人问津而要在1981年关闭。在金融期货中,绝大部分也是投机。1993年,全球最大的22家从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金融机构,衍生资产面值为24万亿美元,比1993年世界七大经济强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之和16万亿美元还要多八万亿。天文数字的资金都耗费在赌搏中,这样就只会令整体风险大增。其实,1987年股灾已经说明期货市场的危险性。当时香港期交所便差点破产(是港英拯救了它,不是市场的自动调节之功)。但是各国政府全无吸收教训,而像LTCM那类的对冲专家,还自以为利用高深数学,已经找到了“避免风险模型”,可是,由于俄罗斯金融危机而造成孳息差距忽然扩大,使LTCM一个月内损失了近五成资产。
我国金融领域问题研究论文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既不是所有制及产权的改革问题,也不是进一步促进国企破产的问题。而是必须以一切政策全面促进和提高社会就业,疏缓庞大过剩人口压力,刺激经济在低通货膨胀下恢复增长的势头,以遏制衰退恢复繁荣。其次是在保证国家主权、政治独立、经济繁荣的前提下,促进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贸易体系的进程。因为只有寻求不断扩大的海外市场(而不是抑制就业,抑制生产力发展),才是解决中国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唯一可行的政策方针。
自1994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极其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在金融资本主导下,对产业资本实施汰选和重组。众多国有企业的破产化已成为这一进程中的引人注目趋势。本文拟试对这一进程的起因及后果作一初步分析。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一
中国近十几年经济改革进程,实质是市场资本生产关系在中国经济结构中日益渗透而深化的进程。特别是1992年以来,此进程之迅速,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和保护,是惊人的。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经济体制由以实物产量导向的计划体制向以利润导向的市场体制转化获得成功,另一方面也引出了大量极其深刻的新问题。迫切需要给予重视和解决。
回顾一下,中国市场资本经济形态,已走过四个阶段。在70年代末解散公社,解放农民。农民开始为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在80年代初,私人资本首先萌生于商业领域,而在80年代中期扩及于工业领域。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乃是产业新资本形态兴起的典型标志。(尽管许多乡镇工业名义上属于乡镇集体所有,实质却是私有经济。)随着非国有工业的扩展,开始与国有工业体系竞争市场、原料、能源及技术。由于其经营机制的灵活性,特别是由于其能直接从农业过剩劳力中汲取最廉价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多数国营工业难以与之竞争。
到1992年以后,中国资本的主导形态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而由产业领域拓展到金融领域。从而达到了市场资本生产关系的最高级形态,即以金融资本为经济主导形态的金融资本主义形态。(应当说明,本文使用“经济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是以之作为一个经济术语而不是意识形态术语。不包涵政治性的批评涵义。)
对我国金融领域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既不是所有制及产权的改革问题,也不是进一步促进国企破产的问题。而是必须以一切政策全面促进和提高社会就业,疏缓庞大过剩人口压力,刺激经济在低通货膨胀下恢复增长的势头,以遏制衰退恢复繁荣。其次是在保证国家主权、政治独立、经济繁荣的前提下,促进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贸易体系的进程。因为只有寻求不断扩大的海外市场(而不是抑制就业,抑制生产力发展),才是解决中国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唯一可行的政策方针。
自1994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极其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在金融资本主导下,对产业资本实施汰选和重组。众多国有企业的破产化已成为这一进程中的引人注目趋势。本文拟试对这一进程的起因及后果作一初步分析。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一
中国近十几年经济改革进程,实质是市场资本生产关系在中国经济结构中日益渗透而深化的进程。特别是1992年以来,此进程之迅速,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和保护,是惊人的。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经济体制由以实物产量导向的计划体制向以利润导向的市场体制转化获得成功,另一方面也引出了大量极其深刻的新问题。迫切需要给予重视和解决。
回顾一下,中国市场资本经济形态,已走过四个阶段。在70年代末解散公社,解放农民。农民开始为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在80年代初,私人资本首先萌生于商业领域,而在80年代中期扩及于工业领域。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乃是产业新资本形态兴起的典型标志。(尽管许多乡镇工业名义上属于乡镇集体所有,实质却是私有经济。)随着非国有工业的扩展,开始与国有工业体系竞争市场、原料、能源及技术。由于其经营机制的灵活性,特别是由于其能直接从农业过剩劳力中汲取最廉价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多数国营工业难以与之竞争。
到1992年以后,中国资本的主导形态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而由产业领域拓展到金融领域。从而达到了市场资本生产关系的最高级形态,即以金融资本为经济主导形态的金融资本主义形态。(应当说明,本文使用“经济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是以之作为一个经济术语而不是意识形态术语。不包涵政治性的批评涵义。)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我国金融领域问题分析论文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既不是所有制及产权的改革问题,也不是进一步促进国企破产的问题。而是必须以一切政策全面促进和提高社会就业,疏缓庞大过剩人口压力,刺激经济在低通货膨胀下恢复增长的势头,以遏制衰退恢复繁荣。其次是在保证国家主权、政治独立、经济繁荣的前提下,促进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贸易体系的进程。因为只有寻求不断扩大的海外市场(而不是抑制就业,抑制生产力发展),才是解决中国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唯一可行的政策方针。
自1994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极其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在金融资本主导下,对产业资本实施汰选和重组。众多国有企业的破产化已成为这一进程中的引人注目趋势。本文拟试对这一进程的起因及后果作一初步分析。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一
中国近十几年经济改革进程,实质是市场资本生产关系在中国经济结构中日益渗透而深化的进程。特别是1992年以来,此进程之迅速,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和保护,是惊人的。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经济体制由以实物产量导向的计划体制向以利润导向的市场体制转化获得成功,另一方面也引出了大量极其深刻的新问题。迫切需要给予重视和解决。
回顾一下,中国市场资本经济形态,已走过四个阶段。在70年代末解散公社,解放农民。农民开始为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在80年代初,私人资本首先萌生于商业领域,而在80年代中期扩及于工业领域。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乃是产业新资本形态兴起的典型标志。(尽管许多乡镇工业名义上属于乡镇集体所有,实质却是私有经济。)随着非国有工业的扩展,开始与国有工业体系竞争市场、原料、能源及技术。由于其经营机制的灵活性,特别是由于其能直接从农业过剩劳力中汲取最廉价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多数国营工业难以与之竞争。
到1992年以后,中国资本的主导形态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而由产业领域拓展到金融领域。从而达到了市场资本生产关系的最高级形态,即以金融资本为经济主导形态的金融资本主义形态。(应当说明,本文使用“经济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是以之作为一个经济术语而不是意识形态术语。不包涵政治性的批评涵义。)
我国金融存在问题研究论文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既不是所有制及产权的改革问题,也不是进一步促进国企破产的问题。而是必须以一切政策全面促进和提高社会就业,疏缓庞大过剩人口压力,刺激经济在低通货膨胀下恢复增长的势头,以遏制衰退恢复繁荣。其次是在保证国家主权、政治独立、经济繁荣的前提下,促进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贸易体系的进程。因为只有寻求不断扩大的海外市场(而不是抑制就业,抑制生产力发展),才是解决中国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唯一可行的政策方针。
自1994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极其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在金融资本主导下,对产业资本实施汰选和重组。众多国有企业的破产化已成为这一进程中的引人注目趋势。本文拟试对这一进程的起因及后果作一初步分析。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一
中国近十几年经济改革进程,实质是市场资本生产关系在中国经济结构中日益渗透而深化的进程。特别是1992年以来,此进程之迅速,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和保护,是惊人的。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经济体制由以实物产量导向的计划体制向以利润导向的市场体制转化获得成功,另一方面也引出了大量极其深刻的新问题。迫切需要给予重视和解决。
回顾一下,中国市场资本经济形态,已走过四个阶段。在70年代末解散公社,解放农民。农民开始为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在80年代初,私人资本首先萌生于商业领域,而在80年代中期扩及于工业领域。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乃是产业新资本形态兴起的典型标志。(尽管许多乡镇工业名义上属于乡镇集体所有,实质却是私有经济。)随着非国有工业的扩展,开始与国有工业体系竞争市场、原料、能源及技术。由于其经营机制的灵活性,特别是由于其能直接从农业过剩劳力中汲取最廉价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多数国营工业难以与之竞争。
到1992年以后,中国资本的主导形态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而由产业领域拓展到金融领域。从而达到了市场资本生产关系的最高级形态,即以金融资本为经济主导形态的金融资本主义形态。(应当说明,本文使用“经济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是以之作为一个经济术语而不是意识形态术语。不包涵政治性的批评涵义。)
现代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探讨论文
亚洲金融风暴已经逐步扩散全球。继俄罗斯之后,拉美的巴西正处于惊涛骇浪之中。对冲基金LTCM在美国政府牵头拯救下才免于破产,暂时避免了在发达国家即时爆发金融危机。80年代以来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金融危机日益繁密,而且日益严重。在发达国家,80年代美国用于拯救存贷银行的钱是GDP(国内生产总值)的3%。挪威是4%,瑞典6%,芬兰8%,西班牙17%。在1980~1996年,有三分之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经历过信用制度的灾难。在发展中国家,灾难程度自然比发达国深远得多。自1980年以来,有50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系统损失了一半以上资金,有十多个国家使用了10%以上的GDP来拯救银行危机,数额达到7500亿美元。有些国家甚至要使用GDP的25%来解决金融危机。如今,亚洲金融风暴又一次打破纪录。
衍生工具,衍生危机
金融危机当然不是什么新东西,从1825年以来已经经历过20多次;70年代以来至少三次。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往往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信贷制度把闲散资本集中起来并借给人们,这样资本家的投资便不受自有资本的限制,消费者也不受现有购买力的限制。这样信贷便促进了整个经济的扩张。可是,另一方面,信用同时也掩盖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使周期性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严重。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生产过剩(或设备过剩)是无可避免的。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盲目竞争;每个企业家都拚命扩充生产争夺市场,结果是有些资本家无法售出商品,于是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市场萎缩。当消费力已容不下大大扩充的生产力的时候,信用制度还在制造虚假的需求(这是泡沫经济的主要来源)。当清算的时刻来临,信用制度就使危机爆发得更猛烈。依靠借贷来投资的资本家,或者是借债消费的消费者,在生产过剩的危机中发现无法还债;而银行此时也一定“落雨收伞”,提早追讨欠款,于是便发生了金融上的连锁反应。总之,信用制度既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它也使资本主义无限生产与有限购买力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不过,90年代的金融危机同过去一切金融危机也大有不同处。尽管以前每一次经济危机爆发前都往往出现金融上的过度投机,可是同90年代以来的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90年代的新情况是金融市场日益同实际生产与贸易脱钩,投机性及流动性之大,因而不稳定性之高,是史无前例的。每天国际外汇交易量,1987年是六千亿美元,1997年为1.4万亿美元,其中只有14%同实际贸易与投资有关。外汇交易额,1982年是世界贸易的17倍,1989年是28倍,1992年是33倍。这意味绝大多数交易都是投机。每日的外汇及利率的衍生工具交易量,1995年已经达到22980亿美元;而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每日交易量达五万亿美元,仅有2%与生产及贸易有关,其余是资金的自身循环,绝大多数是投机。期货本来是从生产贸易中发展出来的。农夫害怕到秋收时谷物跌价,磨坊主人害怕到时升价。结果大家预先按协议价作好买卖,便是期货交易。这样双方都能避免价格波动的风险。期权同期货交易不同之处是期货合同规定双方必须履行交易,而期权则只赋予买家或卖家进行交易的权利,当事人有权不行使这个权利。期权交易可以用来对冲风险。例如,一个出口商在售出货物后三个月内将收到外汇货款。但期间汇率可能下调,造成损失。为了对冲风险,他就与银行订立三个月的外汇期权。他付出按金后,就得到一张合约,据此他可以根据汇率变化决定是否履约。
假如市场汇率低于合同汇率,他履约就能避免损失;如果市场汇率高于合同汇率,他可以不履约,还可以市价卖出他的外汇,这样,汇率下跌的损失就被控制,而汇率上升的好处却保留了。在正常情况下,对冲可以减低资本家的风险,但是对个别资本家有利并不一定代表对整个社会同样有利。有人举这样的例子:假定生产稻米可以有两种不同方式,一个较保险,一个有较高产量,但同时受虫害的风险较高。在没有期货市场的情况下,农夫不会选择第二种方式。有了期货市场,农夫才会较有可能选择它。但是,这样整个社会的稻米供应就会比没有期货市场时更为波动,对普通人民的生计影响也更大。总之,期货即使能降低个人风险,社会风险并没有降低,反倒有可能提高。何况,所谓减低个人风险,也只是在正常情况下行得通。亨伍德在《华尔街》一书中指出:“人们以为自己已做了对冲,但当市场变得疯狂的时候,他们的风险结果并没有被对冲,因为他们赖以立足的所有假定都粉碎了。这时各种正常的价格关系,例如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之间,又或是升跌一向接近的两种货币,忽然崩溃;又例如供求之间的巨大不平衡使买卖价之间相差太大;市场忽然只有卖家,没有买家,资产的折现力消失等。”(39~40页)
目前,衍生工具大部分已经同实际生产与贸易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投机而已。以美国为例,农产品期货只占全部期货市场的15%,而金融期货占了70%。香港的棉花期货因为无人问津而要在1981年关闭。在金融期货中,绝大部分也是投机。1993年,全球最大的22家从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金融机构,衍生资产面值为24万亿美元,比1993年世界七大经济强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之和16万亿美元还要多八万亿。天文数字的资金都耗费在赌搏中,这样就只会令整体风险大增。其实,1987年股灾已经说明期货市场的危险性。当时香港期交所便差点破产(是港英拯救了它,不是市场的自动调节之功)。但是各国政府全无吸收教训,而像LTCM那类的对冲专家,还自以为利用高深数学,已经找到了“避免风险模型”,可是,由于俄罗斯金融危机而造成孳息差距忽然扩大,使LTCM一个月内损失了近五成资产。
金融领域问题分析建议论文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既不是所有制及产权的改革问题,也不是进一步促进国企破产的问题。而是必须以一切政策全面促进和提高社会就业,疏缓庞大过剩人口压力,刺激经济在低通货膨胀下恢复增长的势头,以遏制衰退恢复繁荣。其次是在保证国家主权、政治独立、经济繁荣的前提下,促进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贸易体系的进程。因为只有寻求不断扩大的海外市场(而不是抑制就业,抑制生产力发展),才是解决中国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唯一可行的政策方针。
自1994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极其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在金融资本主导下,对产业资本实施汰选和重组。众多国有企业的破产化已成为这一进程中的引人注目趋势。本文拟试对这一进程的起因及后果作一初步分析。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一
中国近十几年经济改革进程,实质是市场资本生产关系在中国经济结构中日益渗透而深化的进程。特别是1992年以来,此进程之迅速,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和保护,是惊人的。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经济体制由以实物产量导向的计划体制向以利润导向的市场体制转化获得成功,另一方面也引出了大量极其深刻的新问题。迫切需要给予重视和解决。
回顾一下,中国市场资本经济形态,已走过四个阶段。在70年代末解散公社,解放农民。农民开始为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在80年代初,私人资本首先萌生于商业领域,而在80年代中期扩及于工业领域。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乃是产业新资本形态兴起的典型标志。(尽管许多乡镇工业名义上属于乡镇集体所有,实质却是私有经济。)随着非国有工业的扩展,开始与国有工业体系竞争市场、原料、能源及技术。由于其经营机制的灵活性,特别是由于其能直接从农业过剩劳力中汲取最廉价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多数国营工业难以与之竞争。
到1992年以后,中国资本的主导形态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而由产业领域拓展到金融领域。从而达到了市场资本生产关系的最高级形态,即以金融资本为经济主导形态的金融资本主义形态。(应当说明,本文使用“经济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是以之作为一个经济术语而不是意识形态术语。不包涵政治性的批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