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财经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3 22:42: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金融与财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疆金融学课程差异分析
一、新疆金融学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一)新疆本科层次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本科层次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由17门公共通识课程、8门学科基础课程、6门专业核心课程、5门限制性选修课程、5门非限制性选修课程及实践环节构成。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本科层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必修课中的公共通识课程门数比金融专业课程门数多10门;第二,金融专业必修课中宏观课程比重高于微观课程比重;第三,金融专业课程中的定性课程门数比定量课程门数多8门;第四,注重新疆历史、民族宗教理论的学习。
(二)新疆研究生层次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层次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由5门公共课程、5门专业基础课程和7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构成。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层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必修课中的公共课程门数比金融专业课程门数少2门;第二,金融专业课程中的宏观课程比微观课程多1门;第三,金融专业课程中的定性课程门数比定量课程门数多7门。
二、新疆与全国金融学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差异分析
金融危机财经报道思路
摘要: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危害。这就使人们对财经报道十分关注,这给财经报道提出更高需求的同时,为财经报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新闻报道现状,探讨了金融危机下财经报道的应对思路。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经报道;应对思路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财经新闻传播的大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与以往的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报道相比,当前财经新闻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更加多元化,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与以往相比更加复杂,无法在短时间内弄清经济事件与经济现象的具体情况。另外,财经报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且传播渠道也更加丰富多样,这些方式的改变使财经报道面临更大挑战的同时,给财经报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新闻报道现状
金融危机不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还给民生的产生一定影响,人们逐渐重视财经新闻的重要性,财经新闻能使人们获得更科学的知识,能帮助人们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把握市场机会,有效规避经济风险的发生。当前网络媒体对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报道更加全方位,而且人们在获取信息时,与以往相比,在信息获取的快速上有很大提升,信息的内容方面更加全方位,使人们获得更丰富的财经信息。但从整体来看,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新闻报道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报道的服务意识不高、全局性视野有待提升,等等。下面就对金融危机下财经报道的应对思路展开分析。
二、金融危机下财经报道的应对思路
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要求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证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金融人才,地方财经院校肩负着金融人才培养的责任。基于财经院校的特点,财经院校可以采取继续教育的方式实现对企业金融人才的有效培养。财经院校在理论教学上优势突出,可以在继续教育过程中与企业展开对接和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既达到提高地方财经院校教育师资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培养更高质量的金融人才,使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能够得到更多人才的助力,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共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关键词:财经院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对于财经院校而言,继续教育是地方财经院校工作的重要板块。通过继续教育能够对在职人员进行有效的覆盖,既实现学历教育,又能够达到提高在职人员知识和技能的目的,特别是目前企业金融人才的数量需要大和对其质量要求高,如何快速的弥补企业金融人才缺口,成为了地方财经院校的重要任务。基于这一现实需要,地方财经院校应当整合现有的继续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形成校企合作的模式,实现对人才市场亟需金融人才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发挥地方财经院校和企业的优势,促进地方财经院校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成长和企业金融人才素质的提升。
二、财经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必要性
(一)财经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地方财经院校之所以在继续教育中要开展校区合作人才培养,其中一项原因是地方财经院校现有的师资队伍需要继续的锤炼和打磨,从事继续教育的师资需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并储备专业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地方财经院校不但要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同时还应当找到继续教育的着力点,将继续教育作为学校的重点板块来经营,既要保证继续教育能够取得实效,同时也能够通过继续教育的开展对现有的人才队伍进行梳理和打造,锻炼教师的适应能力,使教师队伍能够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由于继续教育与财经院校现行的学历教育存在一定的区别,在教学目标和教学侧重点上存在差异,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这一板块的教学实践能够达到推动继续教育和加强教师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实践教学的能力,从而加强对全日制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二)企业对金融人才的需要。目前各地经济都在快速发展中,企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懂经营并且具有较强的专业金融知识和专业财务管理技能的人才越来越受企业的欢迎。但是企业现有的人才结构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企业通过新招聘的方式速度较慢,不能够快速获得急需的金融人才。与此同时,企业也需要对现有的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这些员工经过培训之后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又了解企业的运行现状,在赋予其金融技能之后,能够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基于这一现实需求,企业往往会寻找地方财经院校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落实企业人才培训。通过地方财经院校与企业的强强联合,以继续教育为载体实现对企业在职人员的二次培训,使企业的金融人才队伍能够逐渐壮大。(三)财经人才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培训的需要。对于地方财经院校而言,金融人才的培养不仅仅需要理论教学,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实践技能培训,而实践技能培训依靠地方财经院校是无法满足需求的。要想贴近企业实际,就要走进企业当中,立足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开展相应的财务管理实践技能培训。这种培训出来的人才往往符合企业的需求特征,既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同时也能够解决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成为了地方财经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基于这一现实需要,地方财经院校必然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形成校企联合的模式,实现对金融人才的培养。目前地方财经院校的继续教育板块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可能,通过继续教育这一板块的合作,既能够实现对企业人才的培训,同时也能够拓宽地方财经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的思路。
独家原创:银行理财经理优质文明服务演讲稿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银行理财经理优质文明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客户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挑剔”,他们在选择哪一家银行进行理财时,已经不再只是单单看产品了,因为理财产品家家有,被模仿、被复制的速度很快,他们往往更看重的是哪家银行提供的服务更加个性化。从这点来看,工行是具有战略性远见意识。工商银行是最早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国内金融机构,很早就把提升服务水平的关键放在培养优秀的专业理财人才上,比如银行理财经理。目的是为高端客户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
作为新疆伊宁市工行解放路支行的一名理财经理,从事理财经理岗位已经1年多.在银行优质文明服务上深有体会,我是2007年5月考取全国金融标准委员会AFP理财师。
在工行,金融理财师绝大多数都是在一线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提升银行理财经理优质文明服务呢?以下是本人对银行理财经理优质文明服务的几点浅见。
一、改善软件环境,竭诚为客户服务
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视客户为发展之本、效益之源。时刻牢记第一目标以客户利益为中心,推销自己银行的产品给客户不是以产品推销为主要目的,而是给客户提供优质的一流专业的理财服务为目的。作为一名专业的银行理财经理,要先自己会分析产品,把产品的各种属性及风险区分清楚,不同的产品推荐给不同的客户.
大数据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摘要:基于“新工科”理念和“新财经”视角,针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学数据通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以金融领域大数据应用需求为导向,选取绿色金融大数据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开展特色人才培养。通过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面向财经应用领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素质。
关键词:大数据人才;新工科;新财经;案例教学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时代已经到来[1]。在全球范围内,大数据人才成为稀缺资源[2]。猎聘在2019年度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了《猎聘2019年中国AI&大数据人才就业趋势报告》。报告指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严重人才荒,中国大数据人才缺口高达150万[3]。目前,欧、美、日、韩等国家已将大数据上升为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国家战略,对大数据人才培养相关研究高度重视。我国从2016年开始,教育部批准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新专业。2020年开始有了毕业生[4]。目前我国大数据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开展卓越大数据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以培养卓越大数据人才为达成目标,有力支撑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5]。
一、研究思路和教学实践路径选择
大数据具有很强的领域特征,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已运用到国民经济、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利用大数据分析寻找复杂现象下的经济规律,对新经济发展和传统产业提升做出科学决策和预测值至关重要。因此,在开展卓越大数据人才培养教学和工程实践过程中,以大数据产业需求为导向,基于新工科理念[6],采用“大数据专业基础理论+应用领域基本知识+细分方向工程实践”的思路深入研究基于案例教学[7]的大数据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实践路径,面向应用领域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和实践创新能力,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现代服务业领域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条件下,基于大数据管理和预测的服务业发展模式需要更多的大数据人才,这在金融、旅游、餐饮、教育、娱乐、交通等服务业中表现更为突出。以金融服务业为例,由于网络金融业务和服务方式多样化,使得金融市场数据的整体规模急剧增大,金融行业不断地存储积累着大量动态变化的、时间连续的、多源异构的原始数据。相较于其他行业,大数据对金融领域具有更大的潜在价值。麦肯锡研究显示,金融业在大数据价值潜力指数排行榜中名列前茅。这主要源于大数据决策模式对金融更具针对性,如银行发展模式转型、金融创新等均需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同时,金融业也具备良好的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基础条件[8]。为了使大数据卓越人才的培养研究与实践工作既不失一般性又彰显人才的领域特色,本文研究思路是:根据教育部“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基于“新工科”理念+“新财经”视角,针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学数据通用共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以金融领域大数据应用需求为导向,选取金融大数据典型应用案例,将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应用于解决金融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强化学生大数据工程实践和应用创新素质的培养。基于案例教学的大数据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教学实践路径:通过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来规划大数据通用共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实现形式;通过实验室开展工程实践活动,以精选的金融领域大数据项目为基础设计教学案例,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途径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应用大数据技术,解决金融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
二、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定位
银行个人理财研究论文
一、理财与产品推介的矛盾
理财,顾名思义是对财富的管理,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应该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及财务状况来为客户制定长远的财富管理策略,并在绩效分析下进行不断完善。但目前这样的理念很难实施。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客户或市场细分的断裂,针对不同客户群体采取的理财模式往往雷同或是断裂的。第二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全方位理财服务的断裂。客户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理财服务的需求是不同的。从国际成熟经验来看,财富管理往往是覆盖一个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很明显,中国现阶段的财富管理还仅处于资产管理这一狭义的范畴,而针对人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理财需求特点而推出的理财服务,在中国现阶段理财市场上还处于空白。目前中国个人的理财与产品推介却非常相似。
走进国内的每家银行机构,我们都可以见到VIP客户贵宾室、理财室,最差的都有个大户室负责接待这些VIP客人。可是基本上所有银行的客户经理们类似于路边商店的销售员,每天吆喝着销售,对每个可能的对象推销着各种银行产品,而不管该客户是否有需求购买这些产品。有研究表明起步阶段的本土理财应以咨询为驱动,确实现阶段的理财只能为客户提供象征意义的咨询服务。国内商业银行为提高理财服务质量、培养理财经理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现在银行内拥有AFP、CFP认证的理财分析师越来越多,但实际工作中没有充分的平台让他们去做。而且真正优秀的理财分析师应了解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房产、外汇、票据债券等等众多领域,需要具备广泛而又系统、专业的金融知识,通晓各种金融商品和投资工具,了解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综合专家,很多现有工作人员的知识操作水平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对高收入阶层的理财服务在本土的金融市场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上面提到的商业银行的VIP的服务,二是针对富豪中富豪的私人银行。私人银行在中国做的怎么样呢?
“我希望能有值得信任的、专业的私人银行家为我提供理财服务,帮我进行复杂的金融产品投资,最好还可以帮助我照料一些私人事务,这样我就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我的时间。但是很遗憾,目前在国内我还没有看到哪家银行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是某高财富净值客户在接受采访时做出的表示。他的这番话也代表了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的共同心声。中国本土银行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经验少,业务水平较低,无论从金融市场成熟度、金融产品种类,针对富裕人群的专业化财富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在为客户提供相对完善财富管理服务,协助其得到财富的高增长,等好的理念下,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
二、如何平衡银行利益与客户利益
理财是个与客户自身联系紧密的高风险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很高的要求。金融理财师执业道德准则中包括:正直诚信、客观公正、专业精神、恪尽职守等。但阶段商业银行只是通过监管机制来制约风险,对职业道德的重视还远远不够。现在各家银行都在拼金融产品,这样有利于产品市场的成熟,而理财经理们就在拼命卖产品。每个月每季度理财经理都有很重的任务要完成,理财经理间也讲业绩排名,这虽然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能最大程度的为银行谋取利益,但对客户利益就有受损的风险。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来讲努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是无可非议的,但在激励和提高自身产品销售的同时,还应多考虑一下客户利益。现在的商业银行一般会要求VIP客户填写风险测评表,以此为依据来向客户提供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但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可能会受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仅凭此一点是不够的。职业道德准则中客观公正一条中要求:金融理财师应诚实公平地提供服务,不得因经济利益、关联关系、外界压力等影响其客观公正的立场;还要求金融理财师在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时,应该从客户利益出发,做出合理谨慎的专业判断。但现实工作中理财经理们在压力面前很难放下自身的利益和声誉去维护客户的利益。一位理财经理曾风趣地说:“职业道德是上层建筑,我现在还吃不饱,没有能力考虑那么多。”
商业银行创新资本市场论文
“2005中国金融与投资论坛”于2005年12月3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该论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金融研究中心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投资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金融学家、投资学家及中青年学者数十人参加了论坛。与会者围绕“商业银行创新与资本市场”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现将各位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金融体制改革
参加论坛的专家教授和学者就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辽宁大学白钦先教授认为我国现代金融体系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是还不是现代化的,还有待于现代化、规范化、优化(结构优化)和强化。目前,中国金融创新迫切需要解决诚信严重缺失、结构严重失衡和体制严重缺陷等一系列问题。诚信、信用和信誉应该是立人、立国、发展经济、发展金融的前提和基础;金融改革必须重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结构性失衡。体制严重缺陷是在强而有力的、人为干预下形成的,因此,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去摧毁,而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去逐渐地摧毁。在新的发展阶段,首先要解决诚信问题,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使我国金融体系现代化、规范化、优化、强化,才能够使我们国家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由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
中央财经大学李健教授则从金融产业结构、市场结构、融资结构、金融资产结构、金融开放结构等五种结构和从微观、中观、宏观等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结构问题。她认为,中国目前金融发展中出现了金融总量快速增长与高风险、低效率并存的局面,主要表现在:结构变化相对总量增长而言缓慢,优化程度不足;我国现在的金融结构带来了市场的低效率和高风险;现有金融结构的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和国家。因而要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金融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潘英丽教授提出了金融中介不足引致国家利益流失的观点。她用存贷比和存差两个指标来说明我国金融中介的不足,并解释了金融业运行的低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金融中介不足会导致民营企业难以获得贷款,并使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利用外资,从而出现外资挤出民间投资和资本大规模的输出,即引致资本国际循环。资本国际循环会进一步导致一系列问题,如储蓄-投资的转化率下降、经济转型的进程延缓、民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减少以及外汇收益流失等。此外,国有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会导致垄断利润和政策补贴流失;金融中介不足会引致社会资源黑洞问题。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要重视发挥金融中介的功能。
银行个人理财探究论文
一、理财与产品推介的矛盾
理财,顾名思义是对财富的管理,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应该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及财务状况来为客户制定长远的财富管理策略,并在绩效分析下进行不断完善。但目前这样的理念很难实施。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客户或市场细分的断裂,针对不同客户群体采取的理财模式往往雷同或是断裂的。第二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全方位理财服务的断裂。客户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理财服务的需求是不同的。从国际成熟经验来看,财富管理往往是覆盖一个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很明显,中国现阶段的财富管理还仅处于资产管理这一狭义的范畴,而针对人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理财需求特点而推出的理财服务,在中国现阶段理财市场上还处于空白。目前中国个人的理财与产品推介却非常相似。
走进国内的每家银行机构,我们都可以见到VIP客户贵宾室、理财室,最差的都有个大户室负责接待这些VIP客人。可是基本上所有银行的客户经理们类似于路边商店的销售员,每天吆喝着销售,对每个可能的对象推销着各种银行产品,而不管该客户是否有需求购买这些产品。有研究表明起步阶段的本土理财应以咨询为驱动,确实现阶段的理财只能为客户提供象征意义的咨询服务。国内商业银行为提高理财服务质量、培养理财经理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现在银行内拥有AFP、CFP认证的理财分析师越来越多,但实际工作中没有充分的平台让他们去做。而且真正优秀的理财分析师应了解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房产、外汇、票据债券等等众多领域,需要具备广泛而又系统、专业的金融知识,通晓各种金融商品和投资工具,了解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综合专家,很多现有工作人员的知识操作水平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对高收入阶层的理财服务在本土的金融市场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上面提到的商业银行的VIP的服务,二是针对富豪中富豪的私人银行。私人银行在中国做的怎么样呢?
“我希望能有值得信任的、专业的私人银行家为我提供理财服务,帮我进行复杂的金融产品投资,最好还可以帮助我照料一些私人事务,这样我就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我的时间。但是很遗憾,目前在国内我还没有看到哪家银行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是某高财富净值客户在接受采访时做出的表示。他的这番话也代表了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的共同心声。中国本土银行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经验少,业务水平较低,无论从金融市场成熟度、金融产品种类,针对富裕人群的专业化财富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在为客户提供相对完善财富管理服务,协助其得到财富的高增长,等好的理念下,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
二、如何平衡银行利益与客户利益
理财是个与客户自身联系紧密的高风险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很高的要求。金融理财师执业道德准则中包括:正直诚信、客观公正、专业精神、恪尽职守等。但阶段商业银行只是通过监管机制来制约风险,对职业道德的重视还远远不够。现在各家银行都在拼金融产品,这样有利于产品市场的成熟,而理财经理们就在拼命卖产品。每个月每季度理财经理都有很重的任务要完成,理财经理间也讲业绩排名,这虽然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能最大程度的为银行谋取利益,但对客户利益就有受损的风险。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来讲努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是无可非议的,但在激励和提高自身产品销售的同时,还应多考虑一下客户利益。现在的商业银行一般会要求VIP客户填写风险测评表,以此为依据来向客户提供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但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可能会受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仅凭此一点是不够的。职业道德准则中客观公正一条中要求:金融理财师应诚实公平地提供服务,不得因经济利益、关联关系、外界压力等影响其客观公正的立场;还要求金融理财师在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时,应该从客户利益出发,做出合理谨慎的专业判断。但现实工作中理财经理们在压力面前很难放下自身的利益和声誉去维护客户的利益。一位理财经理曾风趣地说:“职业道德是上层建筑,我现在还吃不饱,没有能力考虑那么多。”
通讯员如何写好金融新闻
金融新闻是财经新闻的支柱之一,但写作起来有“三难”:难写、难懂、难记,从写作者的角度说是难写,从受众的层面讲是难懂、难记。作为专职从事媒体金融报道的记者,20年来笔者编辑了很多金融单位通讯员的来稿,发现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大多数对金融专业与新闻写作的结合处理得不是太好,不是偏重工作式的总结,面面俱到,就是全篇数字罗列,空洞乏味。总之,就是一句话“没有新闻味儿”。然而,什么是新闻味儿呢?要有新闻味儿,文章除了不可或缺的新闻五要素,即“5个W”(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什么what、为什么why)外,还要根据现有的“菜”,也就是手头上的素材来决定“炒啥菜”,即:采用什么样的新闻体裁来写作。通常一事一议的内容就写消息,内容多、有典型事例的就写通讯。当然,新闻的体裁不止上述两种,考虑到大多数通讯员最常用到的也就是消息和通讯,其他就不再此赘述。以写作领域划分,金融新闻是新闻中的一种类型,除必须遵循上述规范外,在写作金融新闻时还应尽量避免宣传味、广告味、总结味,做到活一点、新一点、深一点,处理好专业化与通俗化的关系,既有关注的角度,更有展示的深度和力度。
一、通俗“亲民”,让“外行人”看得懂
作为财经新闻范畴的一种类型,与写财经新闻一样,写金融新闻最难的就是专业性太强。《日本经济新闻》前社长杉田亮毅曾说过:“培养一名普通记者需要两年,但培养一名财经记者则需要8年”,可见金融新闻写作的难度。要让普通读者看得懂专业性较强的金融新闻,就要正确处理好专业化与通俗化的关系,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深入浅出通俗表达。通讯员经常在单位里写的总结、简报等属于应用类文书,非常讲究格式。新闻的写作则非常灵活多样,如果用“格式化”的手法写新闻,其作品一定是干巴巴、硬邦邦的。金融新闻的写作者除应具备一定的金融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会深入浅出地进行写作,将专业化的内容以读者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通俗化的表达出来呈现给读者。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投稿媒体的各自定位及阅读受众的差异性来写作稿件。像一些专业类的财经媒体和财经期刊,稿件的专业性可以比一般综合类媒体的高一些,如果是综合类媒体的稿件,就要适当降低阅读的难度,力求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二)文字简练直观表达。写作时想清楚要说什么,然后尽可能简单地说出来,并杜绝空话、套话。英国著名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乔治•奥威尔曾总结了新闻写作的六条基本规则:一是绝不要使用隐喻、明喻和其他修辟方法。二是如果一个字能说清,不要用两个字。三是但凡一个字能删掉,一定要删掉。四是只要能用主动语态,绝不用被动语态。五是能用常用词时候,不要用外来词、科学术语和行话。六是绝不要用粗俗语言,为此可以打破上面任一规则。一般来说,“的、很、进行、通过”这些词可以去掉,并避免出现“被”字。除文字要简练外,还要尽量用短句子,不用长句子。马克•吐温说,好的作者应当这样对待句子:“作者偶尔可以放纵自己写长句,但他必须确保里面没有褶皱,没有含混,没有用括号括起来的部分来打乱整体节奏。当作者完成后,长句不能像海蛇一样大半个身子在水下,而是要像火炬游行一样清楚晓畅。”(三)解释术语。金融新闻里通常有大量的专业术语,使用术语就要负责解释术语,如果不能解释清楚术语是写作者的问题,很可能自己都没搞懂。像“牛市”“加息”等一些常见的金融名词,大部分受众已接受和理解,但一些专业性强的金融名词,最好通过链接名词解释,或者背景材料加以补充和阐释,让受众既能看懂,又能了解名词的意义。(四)巧用、活用数字。相较于其他类别的新闻,金融新闻往往非常抽象,并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数字,但运用数字也要巧用、活用。从受众的角度来讲,读者并非一概排斥数字,但是要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重要数字重点报道;二是用小数字代替大数字;三是用类比的方法。首先,新闻稿件不是报表,也不是审计报告,不需要所有数字都呈现给受众,只需把重要的数字准确无误地写清楚即可,而把那些次重或不相关的数据舍去。其次,在引用数字时,尽量用大单位小数字,小数点后的数字也不能保留太多位数,不能像统计表一样把一长串数字抛给读者。对于金融新闻写作来说,尽管一些经济原理、金融术语难以避免,但仍要尽量做到“让外行人看得懂”,这就需要写作者努力创新写作手法,运用灵活、生动具体的写法,将枯燥的金融内容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娓娓道来,增强“亲民”的可读性,吸引受众。需要强调的是,金融新闻的专业性决定了它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像普通的社会新闻那样引人入胜、妙趣横生。但是,这并不表明写作时可以放弃“创新手法”这一永恒的主题。
二、创新手法,既有角度又有深度
通讯员在写作稿件前要想好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切入新闻,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更重要的是有了一个好的选题,如何把它写深写透,而不是三五百字“豆腐块”就轻描淡写搞定。因此,要把稿件内容深入下去,并让受众喜欢看、愿意看,不仅要找好“新闻眼”,还要学会讲故事,将受众和报道内容巧妙关联,做“隐藏的宣传”,才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就像小说、电影、电视剧受人们欢迎一样,最好的新闻宣传是在写作时把新闻内容用讲故事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伯中的情节和细节,凸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一)寻找“新闻眼”“新闻眼”就是通常说的“由头”、角度。找好“由头”也就决定了一篇稿件的报道主题,整篇稿件内容都应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比如,每个金融单位都会有年终总结,其内容通常涉及业务、党建、队伍建设等等,这就需要通讯员围绕受众关注的内容从中寻找亮点,就某一个方面来写作和呈现,而不是“一锅炖”的全部放进去,这种稿件基本上就没有出头之日,编辑是不会采用的。此外,大家经常会看到,同一事件或新闻,不同的媒体会根据自身定位,关注到不同的报道角度,抑或有的新闻不是所有媒体都会采用。比如,金融单位经常会发生的“帮客户避免存款被骗”等好人好事这类社会新闻,都市类媒体一般都会选用,而党报、财经类媒体就不会刊发。所以,找好“新闻眼”并选择适合的媒体投稿,命中力就会大大提高。(二)最会讲故事的“华体”人是一切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任何新闻事件都有离不开这个主角,因此要让一篇稿件既“深”得下去又“活”得起来,就必须呈现出人的活动和行为,包括人生活工作的场景、对话及人的故体”的写作特点总结为:用一个小故事做叙述式导语,再推出新闻主题,主题叙述完后又回到开头的事例,有时也用总结、悬念等方式结尾。通过讲述故事主人公生活发生的变化,让受众感到某一经济、金融政策不是抽象的名词概念和数字变化,而是实实在在地与人息息相关,便在不知不觉地阅读中轻松了解到这一新闻内容。国内一些优秀的财经类专业媒体,像《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在做新闻时,也是借鉴了“华体”的风格,强调用讲故事的文本来吸引人。如:2004年11月1日《经济观察报》刊出的《加息后的金融业全景》一文中的开头,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动态的、故事化的场景,将央行的一纸通告,呈现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场景。让读者感到央行加息不再是遥远的经济决策,而是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稿件节选———10月28日下午5点30分,国内债市交易员们结束了还算平稳的一天,正准备下班。这一天波澜不惊,上证国债指数以95.971报收,比前一个交易日微量上扬0.04%。“我们都已经准备要走了,这时一位同事偶然上了央行网站。”一位交易员说。他看到央行网站上挂出了“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消息。一下子,所有人都惊呆了。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各种传播渠道:短信、电话、MSN,每个行业人士口中只有3个字:“加息了!”总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讯员要写好金融新闻,不但要有热情,还要培养对新闻事件的敏感性,做到“四勤”———勤动笔、勤学习、勤摸索、勤观察,努力寻找“新闻眼”,增强报道的新闻性、亲民性、创新性,从阅读到写作,从模仿到创新,就能写好金融新闻。
参考文献
金融学课程改革毕业论文
[摘要]普通高等财经院校金融学课程体
系设置要适应复合型理财人才培养目标
的需要。随着宏观金融向微观金融转变,
现代金融业在经营模式、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服务手段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态
势。高等院校要从大众化教育理念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