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生态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9 04:26: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金融生态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金融生态论文

金融生态环境研究论文

一、金融生态理论及其建设的必要性

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外部运行环境的形象描述,而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要素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狭义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以及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通过资金媒介和信用链条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

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协调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制度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和保值增值,促使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并且可以有效防止金融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促使其将各种成本内在化到自己的治理结构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金融生态环境中各因素相互连接、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金融生态链。金融生态主要是组成金融生态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金融要素的优化配置。

金融生态圈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功能不畅,都会影响整个金融生态圈的良性循环或金融业的运行效率。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无论是对金融业的发展还是对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对经济社会各方面有宏观、透彻、准确的掌握,能带动整个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业控制着国家的信贷资源,只有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个体微观经营行为与整体宏观经济发展要求相结合,才能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就是要推动金融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通过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可以更好地发挥金融融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作用,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维护金融稳定和完善公司债券市场的重要保障。从金融生态的角度看,政府、公司属于环境因素,但从政府、公司等角度看,金融业则是它们的环境因素。金融风险的累积不但削弱了金融职能,而且也影响到金融业的正常发展。更严重的是金融风险的累积最终可能引发金融危机,这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这场次贷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暴,导致全球闹股灾,从而使很多国家的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市场对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失去了信心。因此,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

查看全文

金融生态概念简析论文

自从金融生态的概念问世以来,围绕这一概念的内涵,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更多的人认为,“金融生态”不是指金融业内部的运作,而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来比喻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按照这种理解,金融生态可以更明确地用“金融生态环境”来表述。例如,著名金融专家夏斌就认为,金融生态就是金融发展的环境。李扬担纲完成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更是以“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代替“金融生态”,并认为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要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法制、经济发展水平、金融部门的独立性、企业的诚信、地方金融发展、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与办事效率、社会诚信、中介服务和社会保障。此外,也有学者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金融生态“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徐诺金,2005)。应当说,上述对金融生态的诠释为人们客观认识和深入研究金融生态奠定了基础。但是,笔者认为,学术界目前对金融生态的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偏颇,因此,仍有必要对这一范畴的内涵做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按照最通常的理解,所谓金融就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资金的融通必然牵涉到不同的主体。在现代金融制度中,资金的融通至少牵涉到资金供应者、资金需求者和金融中介机构三个最基本的主体要素,三个主体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难以达成现实的金融交易。因此,研究金融生态不仅要以金融机构为着眼点(尽管金融机构是现代金融活动的组织者和金融市场的构造者),而且要以其他主体要素为着眼点,即要全面研究和揭示金融主体要素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但是,学术界对金融生态的现有诠释基本都以金融机构为视角,忽略了其他金融主体的存在及生存状态,因而难以完整地透视金融生态这一范畴的全部内涵。

其次,在生态学中,生物的性态特别是作为万物主宰的人类的生存状态,既受各种客观生态因子即环境条件(如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生物条件、地理条件等)的影响,也受人类自身行为因素即人为条件(如开垦、采伐等)的影响。而且,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表明,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逐渐恶化在相当大程度上源自人类自身对生存环境的过度索取和破坏。因此,研究自然生态的变迁虽然不能忽视外部生态环境的变化,但更主要地应是加强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控制。如果把生态学的上述观点移植到金融生态的分析中,笔者认为,即使我们仅从金融机构的视角诠释金融生态,那么,我们也应当在关注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外部法律、经济、信用和市场等诸环境的同时,不能忽视金融体系自身的因子条件在金融生态变迁中的作用。依此而论,目前学术界仅仅将金融生态诠释为金融业或金融机构运行的外部环境的观点是不全面的。

再次,现代金融活动既包括通过银行进行的间接金融交易,也包括资金供求双方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的直接金融交易。因此,研究金融生态应当着眼于“广义”的金融,而不应采用我国传统的“狭义”金融概念。但是,考察一下国内现有的关于金融生态的研究成果,便不难发现,这些成果大多以“狭义”金融即间接金融为对象,并多以银行业生态作为金融生态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外部边界。至于直接金融的生态状况,特别是对直接金融中作为资金供应方的中小投资者群体的生存状态却研究较少。这种从“狭义”金融的角度对金融生态进行的诠释显然难以覆盖金融生态这一范畴的完整内涵。

鉴于学术界对金融生态理解的上述缺陷,笔者认为,应当对金融生态做如下界定:所谓金融生态是指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

如果这样理解金融生态的内涵,则不难发现,金融生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的特征:

查看全文

金融生态环境分析论文

一、金融生态理论及其建设的必要性

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外部运行环境的形象描述,而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要素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狭义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以及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通过资金媒介和信用链条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

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协调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制度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和保值增值,促使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并且可以有效防止金融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促使其将各种成本内在化到自己的治理结构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金融生态环境中各因素相互连接、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金融生态链。金融生态主要是组成金融生态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金融要素的优化配置。

金融生态圈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功能不畅,都会影响整个金融生态圈的良性循环或金融业的运行效率。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无论是对金融业的发展还是对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对经济社会各方面有宏观、透彻、准确的掌握,能带动整个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业控制着国家的信贷资源,只有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个体微观经营行为与整体宏观经济发展要求相结合,才能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就是要推动金融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通过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可以更好地发挥金融融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作用,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维护金融稳定和完善公司债券市场的重要保障。从金融生态的角度看,政府、公司属于环境因素,但从政府、公司等角度看,金融业则是它们的环境因素。金融风险的累积不但削弱了金融职能,而且也影响到金融业的正常发展。更严重的是金融风险的累积最终可能引发金融危机,这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这场次贷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暴,导致全球闹股灾,从而使很多国家的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市场对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失去了信心。因此,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

查看全文

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金融支持探索论文

一、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当务之急

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生态湿地,在我国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最大的“大陆之肾”。鄱阳湖地区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而且区内基础设施较完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基础较好,科技实力较强,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联系较为密切,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但我们也应看到,目前鄱阳湖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严重影响了鄱阳湖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这不仅影响到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影响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因此,立足全国国民经济发展这个大视野,将鄱阳湖地区建成一个生态经济区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乃当务之急。

首先,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保护好鄱阳湖这“一湖清水”的需要。这些年来!由于受乱砍滥伐、垦山毁林造地、论文围湖断水为田、小城镇盲目发展、乡镇工业粗放生产等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枯水期显著延长,逐渐在丧失天然蓄水泄洪等调节功能,而且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污染日见严重,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所幸江西山江湖工程的实施一定程度地保护了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鄱阳湖水暂时与国内其他大湖之水相比水质较好,我们有责任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鄱阳湖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鄱阳湖的保护和治理,总理近期在视察江西时曾动情地指出:像江西这样好的生态环境,在中国已经不多了,一定要保护好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温总理的指示意义深远,我们应当坚决贯彻落实。

其次,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促进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鄱阳湖地区六市有极好的生态资源,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012占全省012的一半以上,人均012则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四分之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和居民储蓄余额等重要指标均远超全省总量的3’4。有相当好的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几乎集中了江西省工业的全部精华;拥有本省最完备的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交通系统。此外,鄱阳湖地区科技人员数占全省科技人员总数的约5’4,而且还有极好的经济地理区位和旅游资源。因此,无论是从国民经济统计的主要经济指标看,还是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潜力看,鄱阳湖地区在江西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极端重要地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将能有效促进江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改善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生态环境的需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江西经济的快速发展,鄱阳湖的水质呈现出中营养化,便给长江中下游造成了较大生态压力,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经中科院测算:目前我国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年012的)34,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因此,建设生态和谐的鄱阳湖有利于构建“健康长江”,维系长江生态平衡,促进京九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改善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生态环境的需要,是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存在融资瓶颈

查看全文

金融生态环境运行审计研究论文

“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环境的运行系统所做的形象描述,是金融环境运行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审计作为金融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存在于一定的金融生态环境之中,又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良好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审计在金融生态环境运行中的目标定位

金融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很多生态特征的组织活动,它以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核心媒介,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外层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以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作为资金流动的调控者和监管者,共同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主体;而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信用和法制环境是金融生态主体共同面对的外部环境;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的作用下共同维系着金融生态系统的运行。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处于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管理环节,不断作用于金融生态的各主体以及金融生态系统的内外环境和要素,构成金融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金融生态环境运行中的各要素分工协作,维护着金融生态的平衡,共同完成资金从最终供给者向最终需求者的让渡或转移(见图1)。金融生态圈理论拓展了金融生态环境运行中审计的研究视野。

1.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应成为审计的基本价值取向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显示,2003年国内金融企业不良资产形成原因中有72.79%是来自于非金融部门的因素,是由于金融生态环境恶劣造成的,到2004年该数据达到77.23%[1].金融改革和发展仅仅强调在金融业内做文章,就金融谈金融,忽视制约金融发展的外部因素是不行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显然离不开审计的综合治理作用。作为金融生态子系统的审计机构应当以减少金融体系中的信息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基本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好审计的监督、评价和鉴证等功能。由于审计这一子系统由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三大部分构成,因此,为了改善金融系统外部运行环境,国家审计应当发挥综合治理功能,加强金融风险环境调查,对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各要素强化监督与引导,对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强化绩效审计;对金融机构强化合规性审计;对资金供需双方强化信用延伸审计;对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强化合法性审计,从多渠道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民间审计应当重点对上市的金融机构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强化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和信息披露的恰当性,减少信息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内部审计应当强化金融系统内部的风险管理,增加金融企业的价值,维持金融体系效率,保证整个金融生态的相对稳定和安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改善金融结构、增强金融功能、提高金融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应成为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审计的基本价值取向。

2.引导金融生态向结构优化、功能强化方向发展是审计的重要任务

查看全文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论文

内容提要:金融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区域的软环境和文明程度,而且也直接影响到该经济体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本文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优化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途径

一、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金融生态环境”这一全新概念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于2004年首次提出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将“自然生态”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是对金融理论的一次创新,是对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高度概括。什么是金融生态环境呢?概括地说,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和谐、统一的社会经济生活。打造和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金融风险,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竞争力。经验表明,一个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会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商机和融资便利;在全国统一政策指导和调控下,不同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之所以存在明显差异,除了自然禀赋因素外,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也有很大关系。而造成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个地区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和金融服务水平。

查看全文

商业银行金融生态环境论文

一、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成因的金融生态环境分析

贷款资产作为银行的一项主要资产业务,其运动是一种以“两权分离、按期偿还”为本质特征的特殊价值运动。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银行的信贷活动,会受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使银行贷款资金有遭受损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贷款到期不能按时收回和贷款的贬值等,这样就产生了贷款风险。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资产质量的现状看,形势较为严峻。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除了自身经营管理原因外,从外部环境来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金融生态优劣。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上的提法对金融环境的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方面。

(一)政府行政干预银行贷款,扩大了银行贷款风险

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银行应该是资金配置的主体,政府职能应只限于宏观调控。然而实际情况是,政府作为资金配置的主体和中心地位并未淡化,往往造成部份项目投资效益不高,形成贷款沉淀。另外,一些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也激化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微观经济不景气,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资产的安全

查看全文

证券市场金融生态平衡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研究了证券市场生态平衡的三个方面:证券市场与其系统外部的环境资源之间的生态平衡;证券市场系统内部的各主体之间的数量平衡,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所形成的证券市场内部结构平衡;证券市场生态平衡的自我完善机制,并针对三个方面不平衡的表现及相应的平衡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证券市场生态平衡平衡措施

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1869年提出“生态学”一词。海克尔认为,生态学是指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彼此关联、相互作用且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系统。在我国,周小川(2004)最早把生态学的概念与金融学结合起来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徐诺金(2005)在考察了金融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似之处后,认为金融生态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谢太峰(2006)对金融生态做如下界定:所谓金融生态是指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金融生态强调金融活动主体之间的数量平衡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状态,即金融生态平衡。

证券市场金融生态是从金融生态环境衍生而来的,必须遵照生态学的观点加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保持证券市场生态平衡。证券市场金融生态平衡包括三个方面:证券市场与其系统外部的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证券市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证券市场系统内部的各主体之间的数量平衡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所形成的证券市场内部结构平衡,即证券市场中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各市场之间以及市场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存在恰当的比例关系,同时又相互依存、协调发展;证券市场生态平衡的自我完善机制。在证券市场复杂的系统中,当市场内部诸要素之间、市场与外部环境之间协调发展、融于一体时,证券市场整体功能达到最大,否则证券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将受到抑制。

我国证券市场的生态不平衡现状

(一)证券市场与外部环境资源之间的生态不平衡

查看全文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论文

摘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其对长期经济平均增长的总体贡献,农村经济要实现长期的、平稳的发展也同样要依靠农村金融的发展,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将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及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系、如何建设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金融;金融生态

ConsiderOntheRuralFinancialEcologicEnvironment’sConstruction

Abstract:Asonesaying:thefinanceisthecenterofeconomics.Andtheruraleconomicsdevelopmentalsodependsonit’sfinancialdevelopment.Therefore,thelatter’sdevelopmentmustbelongtoawellfinancialecologicenvironment.Sohowtobettertheruralfinancialecologicenvironmentisthemostimportanttask.Thispaperwillresearchonthispoint.

Key-words:RuralEconomics;RuralFinance;FinancialEcologic

周小川(2004)首次提出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金融发展的依赖路径研究提出了新的指引方向。徐诺金(2005)在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后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化,指出金融生态即“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查看全文

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分析论文

完善农村金融自我培育机制

促进多层次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培育体系。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形成多元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共同竞争的机制,不仅提高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生存能力,而且能提高农村金融生态的自我培育能力。要积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形成正规金融、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之间的竞争机制,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其他不属于合作金融范畴的非正规金融之间的竞争机制。

放松管制,将内生于农村经济的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以维护农村金融生态的自调机制。金融生态作为一种生态系统,它具有自我培育的功能。当由于外部性存在以及政府干预导致金融生态失衡时,金融生态就会自我培育使金融交易主体及其外部环境自动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正是这样一种自我培育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农村正规金融主体的制度缺陷及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弥补了市场的缺失,使农村金融交易主体与外部环境重新回归动态平衡。对于农村民间金融应从政策上、法律上、制度安排上加以规范,以维护农村金融生态的动态平衡。

建立农村金融市场的退出机制,以形成优胜劣汰的培育机制。我国应尽快出台一部有利于保护金融机构债权人利益,督促金融机构更稳健经营,有效引导金融资源高效配置、良性循环的《金融机构破产法》。金融机构破产要建立在市场原则基础上,破产的成本要由失败金融机构的股东及其相关利益人来承担。因而,必须建立一个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存款保险制度。

实现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除了农行、信用社、农发行等这些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外,还应积极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非银行金融组织机构,实现农村金融组织的多元化发展,以满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和农民多元化的小额互助信贷资金的需要。村镇银行应该充分发挥其决策链条短、农民贷款简便的优势,以提高贷款决策效率。同时,应深入农村基层主动了解农民的贷款需求,灵活采取多种担保形式。要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发展中小农村金融组织是一条可行之路。

增强农村金融监管的优化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