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不当“草莓族”

时间:2022-07-24 10:51:00

导语:职场新人不当“草莓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场新人不当“草莓族”

这一两年,我国台湾职场流行出一个新名词——“草莓族”,用来形容1981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像草莓一样,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却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烂,不善于团队合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均较上一代差。开始投入职场的“草莓族”,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工作时往往没什么定性,只要有更好玩的工作,或是较高的薪水,就会见异思迁。

其实拿这个来对比内地职场,“草莓族”的身影同样可见。一方面求职难的压力重重,另一方面,短期内高离职率也让用人单位头疼不已。如何避免成为“草莓族”?《职场指南》记者日前采访了前进策略&零点调查的总经理袁岳先生。

对于“草莓族”的种种现象,袁岳先生认为,择业、就业时没有理性的心态是很多问题的来源。在考虑职业选择的时候,年轻人不妨从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之中去加以辨析。本文列举了10大择业关系,希望能有助于你选对池塘,钓得大鱼。

关系1:“热门”VS“冷门”

在热门行业中找工作,一般人会想到,这个行业现在“井喷”式发展,相应的对人才需求也一定是井喷式。这个想法可能是错误的。很多人在热门行业中可以遇到特殊机会,比一般人在冷门行业可以获得特殊利益,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热门行业不适合普通人的选择。一方面,热门时,赚钱又多又容易,但存在很大投机性,因此这个阶段对人才的要求不是常规要求。另外,选择热门行业,本人要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包括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对于冷门行业,我们要分清楚两点,其处于增长中,还是处于下坡状态?在走下坡路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改变眼前的困境;处于增长的状态,意味着离热不远了。

关系2:“有名”VS“无名”

我们通常把人为两种:一是内在型和外在型。内在型人的特点是做事情主要自己舒服,有自我满足的标准;而外在型的人比较在乎选择有普遍影响力的组织作为自己的存身之所。

有些人爱在一个大规模的组织中工作,从组织的规模名声中寻求满足,但大组织里,个人就显得很渺小。而有些人讲究自己的实惠,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讲的“王八跟池塘”的理论:大的海龟,感觉自己很大,当它跑到海里去的时候,就小到看不到它的存在;而只有海龟三分之一大的龟跑到水池中了,就显得很大了,一个人才在适当的小行业中更容易出头。

关系3:“长期”VS“短期”

很多人选择的第一个职业是由很多阴差阳错的原因导致的。所以年轻人不妨做好“刚工作三年之内跳三跳”的准备,找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这就像产品,在做市场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一两个市场来试验一下,看一下市场反应如何,运营模式有什么问题,之后再决定是否推广。

你在23-28岁之间跳槽,都是很正常的,但当你29岁的时候就要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一个领域想要做资深人员,要有职业声望、职业造诣才能成功,而职业造诣要有相当的积累才能培养出来。一个行当里想被人接受除了要有智慧和才气,还要有耐心,肯钻研,能接纳别人,而后面这些职业品质需要通过时间的考验来得到别人的认同。

关系4:“创业”VS“就业”

现在,“创业”和“就业”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界限也不是那么明显了。

在就业过程中如果你职业声望很高,老板担心你离职,给你一些股份,让你成为股东,就业也可以是创业的前奏。创业有时候也跟就业一样,员工可以下班,老板不可以下班;员工可以不加班,但是老板必须加班,在这种时候,很多创业的人是在帮就业的人打工。袁岳认为,适合创业的人并不多,大约不超过5%。

哪种人适合创业?喜欢自己做主,具有坚强的信念与承受力的人。创业与就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创业者要寻找资源、创造资源,而就业者往往是运用资源。在中国有创业心态的人很多,原因是羡慕老板的自主和富有,但是采取实际行动的人并不多。

关系5:“封闭”VS“开放”

封闭是指专业,开放是指贯通。我们在社会的发展跟个人拥有社会资本的总量成正比。一个单一的人才,可以在一个领域发展得很优秀,例如陈景润,他除了数学之外,其他的知识大体一概不懂,但是他可以在这个单一领域发展成权威。但如果做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则需要更多的开放性层面的人才,精通社会资本经营之道的人才。如何发展,还得看人的个性适合开放型的发展还是封闭型的发展。想想看,你是封闭型还是开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