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时间:2022-08-14 11:12:00
导语: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资源和环境形势;理解坚持两项基本国策一百年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内容和重大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通过调查,收集、整理各种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现阶段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技能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办小报,办展览,实地参观调查等活动,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客观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直面现实,冷静分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自觉性。通过本课学习及活动课教学,加强学生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拼搏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学生为祖国,为家乡做奉献的崇高情感。
教学建议
关于第一框的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第一框"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有两方面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一内容是教学重点.以往的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消灭了阶级,消灭了剥削,因此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不复存在,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的主要矛盾产生的基础是由于我国现阶级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的。学习这一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这一内容又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时要采用对比分析法,例举法,比较法,图像法(主要矛盾可以用坐标图显示),创设学习的最佳情景,启发学生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及以此为依据产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一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表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实现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立足中国基本国情,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的根本方法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然是发展生产力,所以这是本框教学的重点;说它是难点是因为这一理论的解决似乎很简单,但是现实中遇到的困难、引发的争议却很多,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判断一种问题是进步还是倒退的标准出现偏差,姓资姓社问题难以说明,真正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内容成为一个难题。但是学习这一内容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现实涵义,澄清困惑,解决迷茫,始终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问题的标准。教师讲解这一内容要始终以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作素材,通过对比分析,举例说明,讨论辩论等方式,运用大量生动有说服力的材料(音频、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理解"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关于第二框的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第二框"我国的人口问题"。本框题通过对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形势的分析提出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严峻的人口形势",一是"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严峻的人口形势"是本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众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常识性的内容对初三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然而我国的人口形势到底严峻到什么程度,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我国人口特点和严峻形势是什么,只有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才能让学生树立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讲好讲透这一基本国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学习这一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理解现行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运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大量数据,通过让学生访问人口普查办公室,收集人口普查中的材料及本地人口状况(人口素质,人口老龄化程度,每年新增人口数量等),拍摄集贸市场、火车站等人员众多的场景,切身感受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人均受教育程度等等对比,了解我国人口素质偏低的现状,通过饼图、柱状图显示我国人口分布状况及农村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提供的真实材料分析,掌握这一学习内容,意识到人口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本框又一教学重点。在了解了我国人口形势的严峻之后必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计划生育不仅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而且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写进我国的宪法,任何人都要遵守,因此正确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依据,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和基本要求成为教学的重点。学习这一内容可以将学生置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世界各国人口政策的分析之中进行,从而更加明确基本国情是任何国家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依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列举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人口政策,从而提出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科学依据,也有力地驳斥美国以往的人权报告中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恶意攻击。教师可以运用分析归纳法,借助多媒体手段,显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要求和目的,并结合最近颁布的《人口法》,说明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及重大意义。同时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之后所取得的成就,坚定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不动摇的决心,进而突破这一教学重点。
关于第三框的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第三框"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很久以来我们以"资源大国"为自豪,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大物博为骄傲,然而当今的现实却严酷地告诉我们:"中国的资源在减少,中国环境在恶化",学习这一内容,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因此这是本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框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主要讲述我国自然资源面临严峻形势,一是"严峻的环境形势"主要讲述我国的环境问题。学习这两个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从而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编成多个研究性学习题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从选题、确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成果展示等方式,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苦过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研究指导或帮助,教师列出的研究题目可以是:
1.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调查及研究。
2.藏羚羊生存现状的调查及研究。
3.我国空气污染状况及调查研究。
4.城市垃圾化害为利的调查研究。
5.近十年某地区天气(四季)变化、成因及对策研究。
6.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7.我国土地沙化现状调查。
8.野生动物生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9.长江水系污染现状的对策研究。
10.黄河断流的成因研究。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及网上搜索,组织学生对本地自然状况及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帮助引导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环保小论文,最后以多种成果形式与全班同学交流,在互相切磋启发中,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树立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学生的研究性活动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本框教学的亮点所在,也能充分体现主体性教学的特点。
教学设计示例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则法国儿童谜语说,池塘里有一朵百合花,它两天按两倍速度生长,如果不受限制,30天内会覆盖整个池塘,闷死水中的其他生命。人们直到百合花已经覆盖了半个池塘时,才意识到这个危险,这时,你还有几天时间回来挽救你的池塘呢?
提问:
①这则谜语的答案是什么?
②这则谜语说明了什么道理?
③这则谜语引喻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上则谜语的答案是,人只有一天的时间来挽救池塘。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无限地发展,否则就要起到反作用,甚至危害人类自身。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如此,人类把大自然看作是慈祥的母亲,她那博大胸怀蕴藏着的无穷宝藏,似乎永远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乳汁"。于是,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顽强地向大自然索取。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近代大工业的崛起,人类愈益深刻地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以至于今天已经很难找到完全没有受到人类影响的环境了。但是,人类突然发现,随着"母亲"的付出的急剧增长,她突然变得不那么慷慨了……。
资源、环境,作为两个重要的现代概念,终于被人类所认识,被人类提出来了。
中国,同样面临着资源和环境问题。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板书)
一、"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板书)
(学生分析如下图片和材料):
图片一:矿产资源分布图;(说明我国矿产资源丰富)
图片二:2000年底全国人均耕地为1.51亩;
材料一:我国可耕地只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0%左右,人均大约1.4亩,而世界人均5.5亩,我国只是世界人均水平的25%。与我国相比较,印度也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国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不到中国的1/3,但可耕地占57%,约25.43亿亩,高于中国的耕地总面积.每人平均耕地是中国的2.5倍。
图片三:霸占;
图片四:分田;
(图片二和材料一说明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少,图片三和图片四说明住房、坟地占用耕地,致使耕地面积减少。)
材料二:我国现有森林面积约为17.25亿亩,只占全世界耕地总面积的2.8%。森林覆盖率也只占有12%。而全世界平均约为1%。我国按人均每人只占有森林面积约1.7亩,而全世界人均占有面积12亩,我国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面积的1/7。
材料三:我国是一个草原面积较大的国家,全国现有草原面积53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4.7%,总面积居世界人均草原面积的1/3。
材料四:从工业角度看,我国大部分矿产资源分布在山地、高原和荒漠集中的西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开发难度较大。从农业开发角度看,我国东部降水量较多,气候条件很好,人口、耕地、林地均占全国90%以上,农业总产值占95%,但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与耕地资源"搭配"得不大理想:长江以北耕地占全国的6t96,人口占46%,但河川径流量只占全国的17%,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多水少;其中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黄淮海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1.8%,水量却不到5,7%。长江以南水资源占全国的80%,而耕地只占36%,地少水多。从时间上看,全国60%的雨水集中在夏秋季三四个月,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得出结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不合理。因此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二、严峻的环境形势(板书)
学生分析:
1、这些图片和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
2、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些图片和图表反映了中国现在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而这些问题都是由人类的活动造成的。面临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设计示例
我国的人口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我国面临严峻人口形势,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了解我国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了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内容及具体要求。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式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收集整理大量的图文、音频、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形势的特点及基本国策的具体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大量的事实资料的分析对比,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冷静分析,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
教学重点:
1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形势。
2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人口问题已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设计思想:
本框题的内容是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从问题出发,通过情景设置──讨论启发──交流展示学习模式,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形成对人口形势的正确认识。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讨论启发─交流展示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图片:中国地图和人口密集
春运期间北京火车站一幕
提问: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学生讨论:
教师导入新课:春运这个词实际上是中国特有的,春运所反映的许多问题无不与我国的人口有着直接关系,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多给我国带来许多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
板书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
情景设置第一组:(配合课件依次出现)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人口比较柱状图
我国五次人口普查图表
计算题:中国人口如果手拉手可绕地球赤道几圈?中国人口增长每分钟一个排,每小时一个团,每天一个集团军,中国每两秒钟就有一个婴儿诞生,请你计算每分钟,每小时,每天,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
我国有文化人口在人口中的比例图及与世界发达国家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图。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及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
6.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预测表。
7.中国人口分布的图表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担一个问题,小组讨论后,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讨论题目是:每个情景分别反映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什么?
师生小结:
图1.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
图2.说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
图3.说明我国新增人口多
图4.说明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图5.说明我国农村人口多
图6.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图7.说明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
板书:1.我国人口的现状
情景设置第二组:
1.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图
2.环境破坏的漫画
3.城市垃圾包围居民生活圈
4.中国与世界教育经费对比图
5.新增人口消耗的图表
6.北京人才招聘会
提问:以上情景说明什么问题,你对此有什么切身感受。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师生小结:
图1.说明人口多给自然资源造成压力,人均占有量少。
图2、3.说明人口多给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带来压力。
图4.说明人口多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
图5.说明新增人口多影响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图6.说明人口多给就业带来压力
板书2.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情景设置第三组:
新加坡、印度的人口政策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宣传画。
提问:结合上述事例,说说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全班讨论,各抒己见,发表看法。
师生小结:(投影)
解决各国人口问题的出发点是各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过多的国情决定我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同时也要提高人口素质,双管齐下,才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为此1972年开始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实行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30年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使中国人口少生2.8亿,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贡献,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将长期坚持下去,一百年不动摇。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因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高度看待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又是世界性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必须从整个地球,全人类的高度认识人口问题。
为此我们的口号是:关注地球!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关注人类!
板书:3.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课时安排:一、课时
板书设计: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
1.我国人口的现状
2.人口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
3.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探究活动
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的历史演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三个有利于"及"三个代表"的内涵,它们各自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历史演进中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增强合作学习,小组协作的意识,形成探究技能。
活动步骤:
1.教师讲解"三个有利于"标准之后,提问学生"当今社会提出的与之有关的内容是什么?""引出"三个代表",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演进中,中国发生的变化有哪些?这两种重要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及现实基础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分组学习。
2.学生自愿结合成学习小组,选择问题中某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究,如"三个有利于"标准提出的历史背景;"三个有利于"标准提出的现实意义;"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意义;邓小平生平及主要贡献;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巨大成就展现等等,多种角度探究这一问题,增强对一问题的理解。
3.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责任分工,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今昔对比等多种形式进行准备,最后可以写成访谈录,社会调查报告,小论文,也可以剪辑成录像带,制成课件,在全班交流。
对教师的建议:
1.指导学生明确任务,选好题目,制定探究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查阅资料。
2.为学生提供可参观的地点,可访谈的人物,可调查的内容,精心设计社会调查表格,指导学生完成调查数据统计。
3.为学生的汇报交流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技术性支持,如筛选资料,撰写论文,完成调查报告,剪辑录像等方面。
评价重点:
1.全体学生是否都参与该活动探究,并积极参与活动的交流及成果展示。
2.学生选择的题目是否有探究的可能,是否能准确地将探究成果与全班同学交流,并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
3.学生探究的形式是否多样,是否能广泛地查阅资料,科学地筛选资料。
4.是否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
5.展示成果的形式及内容是否科学有依据。
探究活动
研究性学习──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人口国情,资源现状,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尝试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树立严谨治学态度,培养科学素养。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关注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坚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爱护资源。
活动步骤:
1.教师在讲解我国具体国情之前,为学生布置此项研究性学习的任务,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2.教师开设"研究性学习ABC"讲座,向学生讲明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知识内容。
3.教师向学生提供可研究的题目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自己去找题目研究。
参考题目:
①我国人口形势的增长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②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③本地垃圾现状及对策研究。
④藏羚羊的生存现状调查。
⑤我国空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⑥近十年本地区四季气候变化的原因调查。
⑦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质量的调查研究。
⑧我国土地沙漠化现状的调查。
⑨野生动物灭绝的原因分析。
⑩黄河断流的成因研究。
4.学生分成研究性小组,通过查资料、作调查、搞实验等形式,进行问题研究,最后写成小论文在全班或全年级交流。
5.年级可以组成论文答辩会,聘请有关教师、专家、领导当评委,增强活动的效果。
对教师的建议:公务员之家:
1.以相信学生的观念,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撰写研究方案,自主组织研究过程,自觉完成研究性论文。
2.教师可以充当学生的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解题,选准研究的切入点,争取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3.鼓励学生自主确立研究题目,自主聘请指导教师,独立进行科学研究。
4.教师提醒学生在调查、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注意文明礼貌,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和帮助。
评价重点:
1.学生选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能否激发学生研究热情。
2.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是否积极查阅资料、积极调查,选用研究所需的各种数据、各种资料。
3.小组分工是否合理,保证人人有事做,能否体现合作研究的特点。
4.成果汇报形式内容是否有创意,论点是否突出,证据是否充分,成果展示形式是否多样,能否充分地回答评委及学生的各种提问。
探究活动
改革开放成就展──(小报)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2.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社会调查能力、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深厚感情,树立为改革开放作贡献的决心。
活动步骤:
1.教师用柱状图展开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四年的重大成就,引起学生兴趣,布置学习任务。
2.学生走访自己的亲人、部门领导,了解身边的改革开放的变化,然后搜集二十多年改革开放成就资料,将两者结合起来,制作小报。
3.每人制作一张8开或16开的小报,在全校展览作品。
评价重点:
1.小报的版面设计是否新颖,有创意。
2.小报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展示的形式是否多样。如列举,柱状图,饼图等。
- 上一篇:解肝煎临床实验效果论文
- 下一篇:培养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