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导语设计例谈教案

时间:2022-09-15 12:17:00

导语:课文导语设计例谈教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课文导语设计例谈教案

在进行一篇新课教学时,教师设计好课文导语非常至关重要。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导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课文为例,谈一些具体的导语设计方式:

内容概括式

对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用简炼的语言加以概括总结,让学生在课前对本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如第七课《行道树》和《第一次真好》的导语设计:为他人造福,尽管可能会牺牲某些人的利益,但他是崇高的、幸福的;第一次经历,尽管不一定都愉快,但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习《行道树》和《第一次真好》这两篇课文后,相信同学们会在这方面获得更多的启迪。

介绍作者式

对本篇课文作者的生平、事迹,对人类的贡献等方面加以介绍,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魔力,从而引起对所学课文的浓厚兴趣。如第9课《我的信念》一文的作者玛丽·居里,导语设计如下: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上是罕见的。”阅读《我的信念》,就是阅读居里夫人的灵魂,可以了解她那伟大的人格来自怎样伟大的灵魂。

三、介绍时代背景式

有些文章是在一定历史时代特定背景下写的,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透过作者的思想感情,更深刻的去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如第四课《紫藤萝瀑布》一文的导语设计:作家宗璞一家在“”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重见紫藤萝花盛开,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及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慨,于是写成了《紫藤萝瀑布》一文。

四、体裁式

介绍文学作品的体裁,有助于学生对这种文体的形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识,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如第30课《寓言四则》导语设计: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这种文体有四个要素――故事性、虚构性、寄托性、哲理性。寓言故事传达着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今天我们来学习《寓言四则》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人生经验。

五、表现手法式

有些课文在写法上运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课文,可以从表现手法上去设计导语,以便突出文章的写作特点,从而降低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如第七课《行道树》一文的导语设计:同学们,汉语是世界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更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凤的《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六、由此及彼式

把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相似、相近的知识内容加以介绍,由此及彼,引出所学课文内容的一种导语方式。如第27课《静夜》一文的导语设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独望明月,顿生思乡之情。而现代诗人郭沫若在静夜中也有无尽感慨,便用诗歌记录了自己在静谧的夜晚中的感情。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静夜》的世界,体会诗人的情感。

七、承前启下式

如果前面学过的内容与所讲新课的内容相关,总结归纳所学过课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引出所讲新课的内容的一种导语方式。如第6课《理想》一文的导语设计:第一课我们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这首诗,诗中说“在山的那一边,是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是理想。一个人有一个的理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理想。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百折不挠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请让我们一起走进流沙河的《理想》。

当然导语的设计方式远不至以上这些,但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不同目的,教学内容侧重点的不同,选用适合的导语设计方式,将会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