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峡山寺飞泉亭记》

时间:2022-02-14 05:50:00

导语:初中语文教案《峡山寺飞泉亭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语文教案《峡山寺飞泉亭记》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利用《新华字典》《古汉语辞典》查找生字词。

2.反复朗诵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3.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广泛搜集材料,形成书面文字材料。

(解说:本文语言率真天成,清新淡雅,诵之如小桥流水,教学这篇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诵;另外本文体现了一种积极的自然观,应通过研究性学习形成小论文,加深学生的理解。)

【自读程序】

第一步,诵读。方法:采取默读、朗读、范读、引读、配乐读、对读等形式反复读课文。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这一环节完成两个任务,一是熟读课文,要求读得顺畅,读出真味,求得文章的真髓;二是体会天籁人籁合二为一的自然和生命的最高境界。

第二步,感悟。方法:采取研讨点拨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文章属于哪种风格?②怎样理解“天籁人籁合同而化”的意境美?③注意文章的比喻修辞格和“炼字”技巧。④作者的行文思路如何?⑤第2自然段的作用?

第三步,品析。方法:学生课下找相关资料,课上以讨论和论辩形式交流体会,点燃灵感火花。

第四步,作评。方法:学生将有关体会或所得形成书面材料。

(解说:这四步程序是根据文章特点决定的。古诗文琅琅上口,袁枚的文章更是有着深厚的笔力,语言绚烂至极归于素朴,洗尽铅华,是语言的上品。应让学生反复朗读,突出朗读教学。第二步程序旨在宏观把握,抓大放小,让学生把握意境,把握主旨。第三步程序,意图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入到出。第四步程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探究精神和扎实的写作基本功。)

【自读点拨】

1.袁枚与“公安派”

袁枚字子才,浙江钱塘人。他少年得志,24岁中进士,入翰林,出为溧水等县令。33岁即于南京小仓山筑随园,足足过了半个世纪论文赋诗、优游自在、闲云野鹤般的享乐生活。袁枚深受明末散文流派“公安派”的影响,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多数篇章抒发闲情逸致。

2.天人合一

掌握“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对作者思想情感和心灵感悟的体会,对自然山水诗情画意的着色,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写峡山飞泉亭,作者宕开笔墨进行铺垫和渲染,徐疾有致地描写了庐山等处著名瀑布的缺憾,千呼万唤,峡山寺飞瀑终于跃入读者的眼帘。作者用简洁明快的白描式勾勒,“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一气呵成,层层逼近,深刻而巧妙,平地波澜,兴会淋漓,弛骋其怀,真正体现了万物情趣化、生命艺术化的境界。

对峡山寺飞泉亭音响美的塑造更是出神入化,体现了“天籁人籁,合同而化”的大境界。这正体现了袁枚诗人的底色,他的赤子之心,他的诗心慧眼,顿时,那山、那水、那树、那寺、那亭、那人都充满了灵性,充满了情趣,活泼泼的,热烈而又执著地展示着它们蓬勃的生命的美丽。自然即道,山水即理,正如古代一位哲学家所说——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抽象的绝对的精神美胜过人间的具体感性。你听,在袁枚的笔下,峡山寺飞泉亭有着人世间最美的绝响:水声、棋声、松声、鸟声、曳杖声、吟咏声,天籁人籁合同而化,这是一个最动人的世界,人与自然是那么和谐,人是那么心甘情愿,那么顺理成章地归属自然,也惟其如此,才能感受自然的那一份最最动人的美丽。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庄子,看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看到了用整个世界拥抱自然“笑看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的王维,使我们再一次去领略古人的自然观,去诠释生命和自然,去透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3.艺术特色

第一,这是一篇将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散文。

文章描绘了峡山寺附近山水的胜景,并刻画了抒情主人公飘逸的形象,高僧“只在此山中”的仙风,书童和寺僧的对弈之趣,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各有其形象,各有其意境。

峡山寺是一幅大写意的水墨山水画,而那精彩的音响的摹写更是美不胜收。

第二,行文结构精致。

文章自然、清淡,写景抒情均不刻意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

文章采用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景到人,由景入情的写法,中间过渡毫无痕迹,浑然天成。作者描绘山寺景色,并不一味地从寂静无声上用力,反而着意写了大自然的一切声响,这声响非但没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僻静之感。

第三,语言富有个性。

文章的语言特点主要有三:

①语言简洁、含蓄,意境深幽,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

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将“不得从容以观”的天台瀑布、庐山瀑布等比作“倾盖交”即路上认识的朋友,生动、传神,妙趣横生;“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大胆率真,充满了瑰丽的想像和夸张,令人拍案叫绝;而“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中“仙”字更是使全文为之灵动,充满张力、活力、魅力。

②短句为主,长短句兼济。

袁枚是一位诗人,所以在他的散文中经常可以看见诗的影子,在句式的推敲上以第4段最为典型,可谓是出神入化,长短交错,各尽其妙,体现了整齐和错综的美。这段文字以四言句为主,汉语语法的常识告诉我们,大凡“四言”的短语或句式都不拖泥带水,具有明白展示或判断的意味,我国成语多取四言形式,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袁枚信手拈来“登山大半,飞瀑雷震……闭窗瀑闻,开窗瀑至”几个四字短语作了简洁明快的白描式勾勒,紧凑畅达,细腻委婉。之后用“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打破整齐划一的四字句,使文章有参差错落,急徐起伏之美。

③本文不用典故,语言通俗易懂,如“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中的“不适”、“不能”、“久留”和现代汉语的用法完全一样。

(解说: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是文章形式和内容的主要特点所在。把握了这些,就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

【自读思考】

1.怎样理解“天籁人籁,合同而化”的意境美?你还能列举哪些天籁之声?

2.模仿“水声、棋声、松声、鸟声、曳杖声、吟咏声……天籁人籁,合同而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化”这一句式造句描写景物的画面美。

3.可将明代公安派的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古文鉴赏辞典》的关于《满井游记》的鉴赏文章一并印发给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和拓展阅读,从而使学生体会文学的传承。现节录一段。

附:《满井游记》赏析(节选)

这篇游记描写北国早春气象,既能传山川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作者从城居不见春叙起,接着写郊外探春,并逐层写出郊原早春景色的诱人,而最后归结道:“始知郊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回应开头,表现了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于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通篇写景都渗透着这种洒脱而真挚的感情,使文字具有一种清新恬静的田园节奏。而简练的白描和贴切的比喻,更为行文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