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研究”实验报告(中)

时间:2022-06-05 04:52:00

导语:“小学语文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研究”实验报告(中)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语文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研究”实验报告(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单调刺激的注意稳定性很难维持长时间;要较长时间地维持注意的稳定性,必须是注意对象有变化。在“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中,以电教媒体为核心媒体,朗读、默读、生疑、讨论、启发、讲解等教学方式交替运用,学生的兴奋点不断转移,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观察、积极思考、积极动口,从而维持了注意的高度集中。这说明运用“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可以有效地维持学生注意力。

以《观刈麦》一课的教学为例。这是白居易公元827年写的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26句,叙述了作者目睹耳闻农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情景,抒发了自己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和愧疚心情。由于这首诗篇幅较长,文字艰深,内涵深刻,加上距离现在时间久远,学生阅读起来不仅学习难度大,还觉得枯燥乏味。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于调动,更难持久。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实验班学生与对比班学生的注意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我们根据录像分析,发现在教学过程的第17分钟细读第三节时,实验班教师出示了一张投影片。该片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催人泪下的凄惨场面:一位衣衫褴褛的贫妇人,一手抱着骨瘦如柴的幼子,一手拿着几根刚拾的麦穗,向周围的人诉说着什么。此时,学生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画面。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变式训练。提出:这位贫妇人在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考。学生观察、思维、表达同步训练,前后持续了6分钟之久。在教学第29分钟,进入评读概括阶段时,教师适时播放了古筝配乐的全诗朗诵,再次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全神贯注,体会诗情、诗境。两次电教媒体的恰当切入,发挥了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功能优势,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而且维持了实验班学生的高度注意。与此同时,我们在检查对比班教师此课教案时,发现对比班大都采取逐词逐句的串讲方法进行教学。这就成为两班学生注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并易于接受,而对抽象的语文知识则不容易引起注意力的集中。实验班采用阅读电化教学结构进行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词句的内涵、作者的感情理解逐步加深,保持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是传统阅读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二)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

对实验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师运用“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教学效果的反映。

参加问卷学生52人,回收有效问卷48份。运用态度量表分析模型,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统计处理,得到表3—2、3—3、3—4。

表3—2N=48

提出问题有帮助无帮助F

(+1)(-1)

投影和录像对你理解课文有帮助吗4260.75

表3—3N=48

提出问题喜欢无所谓不喜欢F

(+1)(0)(-1)

你喜欢这样的阅读课吗40620.79

分析以上表格,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表3—2中F=0.75>0,说明“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中的电教媒体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2.表3—3和表3—4的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喜欢老师运用“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上阅读课。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动脑筋,想问题,能够发表见解。这说明该结构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附图{图})

〔注〕因素a:对学到的知识记得牢;因素b:能够动脑子想问题;因素c:能发表见解;因素d:课堂气氛活跃。

(三)学生思维深刻性发展分析

1.形成性测查分析

依据思维品质深刻性培养过程指标体系,我们编制了每节实验课的形成性测试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按记叙文、散文、小说和古诗等体例,选取第十二册的四篇课文的检测结果作为例证(详见表3—5)。

(附图{图})

表3—5的统计数据表明:

根据“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设计的阅读教学同传统的阅读教学比较,在句和段的理解方面存在差异。读一篇文章,先要感知文字,从字词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至全篇,逐步读懂。这个心理过程侧重于理解。我们的教学策略是:细读生疑,变式训练,借助电教媒体的形象性,引导学生多思。这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技能的训练。在这四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观察边思索,让学生大胆质疑,充分讨论。

要学生深刻地理解老舍的散文《养花》并不是很容易的。学生在初读感知时提出:“昙花”是什么样的花(“昙”字是本课生字)?是不是奇花异草?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并不急于回答,而是从电教包中拿出一幅昙花的彩色投影片规范地打出,学生们饶有兴趣地欣赏着昙花的美丽。此时,教师简要地介绍了昙花知识,然后反问学生:上文中老舍先生讲不养“奇花异草”,你们对那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怎么理解?结果,电教媒体使学生感知了“昙花”,联系上下文又得知昙花只是开花时间短而并非奇花异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个新词的透彻理解。又如,学生在细读第二段时,质疑:这一段主要讲老舍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可是课文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讲气候?教师抓住这一思维激活点,在出示相关的两张文字静片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讨论:老舍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的花?除了气候的原因,还有其它的原因吗?在这一段落教学中,通过生疑——引思——讨论,特别是投影媒体适情、适度的点拨作用,学生不仅明白了课文内容的因果关系,还加深了对段与段之间关系的理解,从中学会了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理解课文内容因果关系的学习方法。像这种教学的特点,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有体现。

古诗《观刈麦》的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小学《穷人》的教学难点是体会桑娜的同情心和善良品质。按传统的阅读方法是教师讲解。如果教师的语言缺少形象性和生动性,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我们选用的投影法和录像法以其形象创设与教学氛围相适应的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看图和画面谈感受,引发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结合文字阅读,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传统阅读教学方法显著不同的是:在“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作用下,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有明显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

《奇异的琥珀》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琥珀的奇异性。限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我们出示一幅琥珀的投影画面,让学生先认真地观察琥珀有哪些特点。学生观察到:有一只苍蝇和蜘蛛,它们腿的四周有几圈黑色的圆环,它们身上毫毛都立起来了。教师问:“谁能想象出,这两只小生物身上的毫毛为什么都立起来了?为什么它们腿的四周有几圈黑色圆环?”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阅读,很快找到了答案。我们认为,“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激疑和激情功能导致了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句段内容。

2.思维深刻性发展分析

依据思维品质深刻性发展状况检测指标体系,对实验班和对比班92—94两个学年期中、期末及毕业升学考试中的阅读部分进行分析,数据经处理得出表3—6、表3—7、表3—8、表3—9、表3—10。

(附图{图})

(附图{图})

(附图{图})

(附图{图})

(附图{图})

表3—6、表3—7、表3—8、表3—9表明:在“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思维深刻性发展的差异性越来越显著,尤其表现在对段篇理解上。表3—10表明,在第二轮实验结束时,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的阅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实验证实了假说:运用小语“四·四式”高年级阅读电化教学结构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深刻性的发展。分析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

(1)“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内涵、整体、创新三种较高的理解水平作为学习和教学的目标,使教师教学指向明确,使学生的学习构成梯度。“儿童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心理水平构成的矛盾,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动力”(朱智贤《思维发展心理学》第129页)。在阅读电化教学中,教师针对内涵、整体、创新三种理解水平,有层次地恰当质疑。当这些问题不是现有能力能立即给予解决时,就转化为学生内部的需要,激活了思维,从而推动他们认真阅读课文,积极思考讨论,不断提高阅读水平。

例如《观刈麦》和《养花》两课,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古诗《观刈麦》大量描写了贫妇人拾麦的事,而很少有割麦的描写。为什么题目不叫‘观拾麦’呢?”“老舍只养好种易活的花,昙花是不是奇花异草,是好种易活的花吗?老舍为什么这样写?”教师的提问用于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有一定深度和导向意义,学生容易层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题。

(2)“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强调电教媒体对学生思维培养的作用。

第一,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达到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积极思维,入情、入境的目的。如第九册《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的多媒体设计,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初读时,学生看课文,听配乐录音,感情朗读与低沉的乐曲制造了课堂情感的氛围。细读时,学生很投入地观看有关的录像片,进一步理解全国人民深切怀念的思想感情。特定的情境,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启开了他们的心扉,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交融,思维活跃,为后面的评读与点读,提供了先决条件,做了思想感情上的铺垫。

第二,运用电教媒体解决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是当前阅读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而恰当地选用电教媒体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许多的课文是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文章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些文字符号,只有正确地理解文中的每一个词句的意义和作用,借助一定的形象思维,才能在脑海中再现事物形象。但是,小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是有限的,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也需要逐步提高。电教媒体的使用正是学生这种欠缺的补充。如第十一册《林海》一文的教学。根据课文前五节教学的需要,我们从两部风光片中剪辑了五分钟的录像带。从秦岭山峰的盛气凌人、高不可攀突然转至兴安岭中岭的绵延起伏、千山一碧。画面出现的强烈对比,直观形象地使学生理解了这些带点的词语和文中的语句的意思。

第三,运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与集中,促进学生拓思、深思,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如第十册《老牛》一课,这是一篇优秀的传统课文,文中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话中有话,潜台词较多。怎样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呢?“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中的电教媒体要素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在评读概括阶段,实验指导组有目的地设计了思维综合训练内容。

①用文字静片打出文中一段含义深邃的文字:“一会儿,它又极目远望那块麦田,那是它少壮时候出过力的地方。它的润泽的眼睛望着熟悉的风景,有些神往的样子,分明像一个老人在那里怀念过去的事。”力图抓住作者把老牛比拟成一位“退休老人”这一思想激活点,深入理解全文中心思想。设问:这位“牛老人”在那里怀念过去的什么事呢?

②在一般性讨论之后,出示彩色自制图像片——老牛开荒,拓宽思路。

③再出示一张彩色自制图像片——庆丰收,继续引导拓思。

④重新打出文字静片,集中思考:作者这样描写“牛老人”是要表达什么思想?学生概括出:作者是在赞美老牛一生劳碌奔波、任重务劳、毫无怨意的美好品格。

(3)“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强调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我们认为,假如词句的含义、分段和段意、内容和思想、都由教师讲述,学生听记,学生也能把课文读懂。但这是教师把自己的理解传递给学生,不是学生自己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自能读书”是“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目标。在初读阶段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粗知大意;在细读阶段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各段,挖掘句段的内涵;在评读阶段,要求学生边读边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句段;在点读阶段,要求学生在充分悟读的基础上,能发表创新的见解。

在“四读”的每个环节中,都要求学生独立地阅读、思考。为了达到自能读书目标,我们要求实验班教师学习和规范自己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争取每篇课文的阅读教学都按“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设计、实施。经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扎扎实实的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必然得到较快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必然随之形成。

运用图像片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联想、想象、拓宽思路,使思维过程体现出多样性、求异性、变通性,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又运用文字静片的引思、助思、达思作用,提高学生处理语言、逻辑分析、集中思维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两者配合使用,可以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调发展,形成一种能力上的互补,长期坚持训练,学生就会形成借助语言理解事物的能力。提高了阅读水平,促进了思维的深刻性发展。

3.学生总体特征分析

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毕业升学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3—11)。

(附图{图})

表3—11表明:实验班学生毕业升学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学生成绩,而且差异显著。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在“四·四式”高年级阅读电化教学结构作用下,学生思维品质深刻性的发展,对整个语文学习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看,阅读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听说读写训练来看,阅读教学是将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等融为一体的语文综合训练。所以说,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深刻性为突破口的“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有着突出重要的地位。

四、讨论和结论

本课题是关于小学语文“四·四式”高年级阅读电化教学结构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深刻性发展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运用小语“四·四式”高年级阅读电化教学结构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深刻性的发展。

(一)讨论

1.“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科学性的分析

(1)以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理为依据

在阅读教学中,电教媒体不但能够传送语言、文字,而且能够传送静止图像和活动图像,扩大了教学信息的传输量,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电教媒体尽管有这些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可是又有其局限性。其他教学要素亦然。根据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电教媒体应该与其他教学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因此,在发挥阅读电化教学结构整体功能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教学要素的功能。

(2)符合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在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又有一个转折期或突变期。一般认为,儿童10岁左右是思维深刻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冯惠昌《中小学能力发展与培养》第57页)。因此,“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主要适用于小学高年级的阅读学习。

(3)符合语文阅读心理规律

“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粗读、细读符合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的阅读心理过程。该结构中的评读和点读又符合从思想到文字、从内容到形式、从整体到局部、从本质到现象的阅读心理过程。可见我们设计的“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符合这种“双向”心理过程,这个“双向”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前一过程是后一过程的基础,后一过程是前一过程的延续和提高。没有后一过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会深刻。

(4)具备教学模式的一般特点

“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具备教学模式的四个基本特点。第一,能够反映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具备教学模式的完整性;第二,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具备教学模式的针对性;第三,通过简明的图式来反映,其基本特征具备教学模式的操作性;第四,几年的实验结果表明,运用“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备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2.“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特点的分析

(1)强调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自能阅读是“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核心内容。

(2)突出形象思维的作用

从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看,小学生长于具体形象思维。“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注意发挥学生的这种长处,使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具体形象获得亲切自然的感受,便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其中,电教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发挥了主要作用。

3.关于电教媒体对思维发展促进作用的分析

(1)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儿童脱离无限丰富的刺激,会剥夺儿童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是使学生只集中注意于教师讲述的文字材料。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学生要思考也思考不了。“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要求大量使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思维素材,扩大了学生的注意范围,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空限制,不受宏观、微观的限制。同时,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媒体所拥有的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反应,引起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感情上的投入,为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提供了先决条件。

(2)表象和语言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缺少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也发展不起来,而电教媒体可以起到中介作用。由于电教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表象。丰富的表象可以成为学生思维的源泉,可以激发和推动他们的思维。只要表象指向更明确、更丰富,学生就可以自发地将表象加以相互比较,联结起来。

在选用电教媒体时,我们注意了电教媒体的这个目的性,在丰富感知和激发情感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