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回补充侦查案件缘何多
时间:2022-11-03 02:42:00
导语:退回补充侦查案件缘何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退回补充侦查是公诉人审查案件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指的是我国刑诉法规定的,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过程中,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遗漏罪行、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的案件退回原侦查机关,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补充性侦查的诉讼活动。其目的在于查明事实真相,完善证据。退回补充侦查一经决定即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即审查起诉活动暂时停止,侦查活动重新恢复,体现了诉讼程序往复的可能性,如果处理不当将破坏诉讼的终局性和程序的公正性。目前的退回补充侦查总体上存在的问题有:补查不力,质量不高问题突出,影响正常诉讼;退补率居高不下,拖延了诉讼周期,提高了诉讼成本,降低了诉讼效率;补查超期现象偶有发生,造成案件久拖不决。针对上述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公诉人应树立新的执法理念,加强对退回补充侦查工作的再认识,避免对权力的滥用,严格限制,慎重使用,正确、规范地适用退回补充侦查,提高退补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发挥公、检、法机关分工配合,相互制约作用,及时准确地打击犯罪,保障人权。
关键词:退回补充侦查刑诉法保障人权
引言:从2007年8月31日调整到公诉科后,截至到2007年11月30日办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10件20人,退回补充侦查6件16人,退补率为60﹪,是什么原因引起如此高的退补率?是因为笔者初到公诉科,对审查起诉程序不了解,过于挑剔?答案是否定的,笔者2004年到四川大学攻读法律硕士学位,通过学习,提前一年完成学业,拿到硕士学位和硕士学历。2006年首次参加全国司法考试,复习了一个月后,在考试前一个月,一直生病,考试时仍低烧不退的情况下,仍取得A证资格。是笔者过于挑剔?答案也是否定的,笔者曾多年从事反贪侦查工作,深知侦查的不易,不会故意为难侦查人员。可以说凭借自己扎实的法学理论和多年的检察实践,是足以胜任审查起诉工作。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引起如此高的退补率?其他同事所办案件又如何?带着疑问我对本院2006、2007年所办理案件的退查情况做了统计。
一、两年来退补案件的基本情况
2006年我院共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案件178件,其中退补案件99件,占55.6%:一次退补案件71件;二次退补案件38件。受理本院自侦部门移送审查起诉案件20件,其中退补案件10件,占50%.2007年我院共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案件169件,其中退补案件88件,占52%:一次退补案件65件;二次退补案件26件。
数据表明:退补案件无论绝对值还是相对值均比较高。
二、退回补充侦查的原因
1、遗漏同案犯。如办理的段某盗窃案,卷中被告人段某供述黄某盗窃该摩托车后,段某骑的,同案犯黄某和其在案发当时一起被带到当地派出所处理,但是卷中却没有黄某的任何材料,也未对黄某移送审查起诉。笔者感到中间有蹊跷,向主诉会汇报后依法予以退查,让其补充侦查黄某的情况,并移送审查起诉。经补充侦查后,侦查人员出具证明材料说明当时黄某自报年龄15岁,黄某看起来也像15岁的样子,且是对段某和黄某以无证驾驶进行盘问,黄某是乘坐人,没有问询就让黄某走了。对段某以无证驾驶摩托车进行行政拘留后,段某供述所骑摩托车是其购买的赃物,后又供述该摩托车系其和黄某盗窃的。再去找黄某却找不到了,因此没有黄某的任何材料。此案如果不退查,就给人感觉侦查机关有徇私的嫌疑。
2、遗漏犯罪事实。如办理的王某盗窃、彭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卷中被告人王某供述其在2005年盗窃汽车电瓶4个,但卷中未有其他材料反映对此供述进行查证,同时被告人彭某供述其窝藏犯罪嫌疑人汤某盗窃的两辆摩托车,犯罪嫌疑人汤某也有相关供述佐证,侦查机关只移送审查起诉被告人彭某窝藏一辆摩托车,对窝藏的另一辆摩托车没有移送审查起诉。经退查后,侦查机关出具证明在该犯罪地2005年没有汽车电瓶丢失案件发生,同时补充了被告人彭某窝藏的另一辆摩托车照片、提取笔录、扣押物品清单,并将该摩托车随案移送,我院依法认定被告人彭某窝藏两辆摩托车的犯罪事实。
3、遗漏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明材料证实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年龄,而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刑事责任年龄决定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因此,要求侦查部门进行补侦,既是保护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的要求,更是公正执法的需要。如办理的许某强奸案件中,侦查机关无法查到许某的身份证明,随按其自报的年龄移送起诉,我院依法要求侦查机关补充侦查许某的年龄,侦查机关对许某做了股龄鉴定,按鉴定年龄起诉到法院。
4、抓捕经过与卷中材料互相矛盾。如姜某过失致人死亡案中,抓捕经过反映犯罪嫌疑人姜某在发生事故后弃车逃逸,后在派出所人员的教育下,在次日凌晨主动投案。而卷中材料反映在案发当日,刑警队的侦查人员就已经对姜某进行了讯问,并形成了讯问笔录。笔者从证据学角度,认为讯问笔录的证明效力要大于该抓捕经过的效力,直接对该抓捕经过进行了否定,采信讯问笔录,没有认定姜某有逃逸和主动投案。后期法院要求补充姜某有无投案的证据材料,和侦查人员联系补查时,侦查人员说明该抓捕经过是其公安内部报道材料所用,侦查人员到派出所要求出具抓捕经过时,派出所的工作人员随手就照抄一份,侦查人员也没有仔细审看,就入卷将姜某过失致人死亡一案移送我院审查起诉。实际上案发当时,姜某既没有逃逸,也没有主动投案,一直在案发现场,派出所人员把他带到派出所的。其他同事告诉笔者,他们遇到类似问题,首先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
5、排除证人证言等证据之间的矛盾。如办理的被告人纪某等三人妨害公务案,证人王某第一次证明看到被告人章某打了巡警,第二次证言证明当时王某在车上没有看清被告人章某是否殴打巡警,两次证言相互矛盾,必须排除此矛盾,依法退回补充侦查。
6、为退查而退查。许多重要证据甚至是定罪证据因在侦查阶段未及时提取,导致在公诉阶段因时过境迁而难以补充,不退查就会给人一种公诉人有徇私的感觉,案件作存疑不起诉的,法律规定必须经过退回补充侦查程序。此时即使预测退查没有效果,仍应当经历这一程序,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必须把程序用完。如办理的赵某某等强迫案,卷中被害人陈述在赵某某逼迫其前曾强奸她,但缺少被害人是否是因为强奸后才被迫的材料,犯罪嫌疑人赵某某承认和被害人发生性关系,但否认是强奸,辩称是被害人同意的。隐私案件中,被害人一般都不配合,很难再找到被害人重新取证。本案中牵涉到一罪和数罪的问题,必须查清此问题,不得不予以退回补充侦查。
三、退补率过高的不利因素
1、案件量太多,退补率过高不利于案件及时审结。笔者三个月之中要办理10件20人的审查起诉工作,基本上是疲于奔命。告知、送达、提讯、出庭都需要双人才能进行,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三个月中出庭11次,告知、送达20次,提审30次,办理换押手续15次。看守所远离城区,每次告知、送达、换押、提审都必须乘车前往,车辆又不能随时保证,我们经常戏说到看守所就是乡里赶集,人凑齐了,才能走。去一次就是半个工作日,看守所只有四个讯问室,两个律师会见室,有时提讯人员过多,只有等待别人提讯完成才能进行,有时甚至是空等,一直没有空房间。案件研究、文书的签批、用印,都必须在工作日内进行,阅卷、制作各种法律文书只有依靠加班完成,每天晚上都需加班到深夜,双休日也变成自己的工作日忙于审阅案卷。对此,家属常说工作就是笔者的命,因为笔者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打印室在办公楼的地下室,自己的办公室在二楼,文稿的审核、签发、打印都要上下楼多次,每次都是跑着上下楼,因为时间实在是太紧张,自己可以加班加点的工作,你不可能也要求别人加班为你复印、用印。笔者曾经做过一次统计,一份起诉书制作好后,加盖正本、副本、与原件核对无异、骑缝章、加盖院印,就会用去半天的时间。复印主要证据复印件和主要证据目录、主要证人名单,到法院送卷,又需要半天时间,有时半天还不行。笔者办理的赵某某等涉嫌强迫、容留、介绍一案,7个犯罪嫌疑人、2个被害人,填写告知有权委托辩护人、诉讼人、审查起诉期限告知书,然后将所填写的这些法律文书盖完院印时,也到了下班的时间。案件退查复报后,又像接的一个新卷,一切又要从头开始,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影响了案件的及时办结,耽误了审查起诉工作的正常进行。长期的加班加点,个人的身体受不了,家庭也受不了。
2、每退查一次,就会增加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时间。对犯罪嫌疑人来说,他们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有权得到合理、及时的判决。如果退回补充侦查,无形之中加长其等待判决的时间。同时犯罪嫌疑人强制措施特别是已羁押的期限也将会随之延长,这种隐性的超期羁押严重损害了其合法的诉讼权益。这不仅加大了诉讼成本,也加深了公众对程序正义的信任危机。
3、发现侦查活动中存在证据缺陷就采取退回补充侦查,由于缺少必要的沟通和理解,侦查机关的办案人员抵触情绪很大,双方关系僵化,导致补充侦查活动敷衍了事,所取证据达不到诉讼要求,办案人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大大延长了办案时限,影响了诉讼效率,而且公诉质量也不理想。如笔者办理的段某盗窃案退查后,每次碰到该案的承办人,都对笔者有意见,认为笔者是多此一举。
四、退补率过高的原因
1、侦查队伍结构变化和侦查机构内部改革所致。近年来刑侦人员队伍结构趋于年轻化,活力强、干劲足,应该说这种变化在保障人民的安全和促进社会的稳定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其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庭审意识相对较弱,实践中存在案件告破但质量不高的现象。从侦查机关内部机构改革上看,实行侦查、预审合一。过去预审担负着案件深掘和公诉前置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侦查的质量;现在“侦审一体化”寓预审于侦查中,改革的初衷是为避免取证的盲目性、无序性,但根据我院2006年和2007年两年来案件退补情况分析,侦审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仍亟待完善。
2、侦查机关缺乏必要的奖惩量化考核制度。案件数量的激增造成的公安机关警力不足,案件侦破常与侦查人员奖惩直接挂钩,而与最终能否提起公诉联系并不大。经济杠杆无形中导致侦查人员形成“重破案,轻诉讼”的思维模式,侦查机关往往以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是否供述其有罪做为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一旦拿下口供,便大功告成,而忽略对相对证据的搜集,许多盗窃案件对赃款、赃物的去向不能一查到底,有时又缺少必要的相关证据予以佐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旦翻供,便导致对案件事实无法认定,产生退补。
3、庭审制度改革,确立以证据为中心庭审模式。从法院庭审改革来看,新的庭审模式对控方的举证责任要求更高。在庭审过程中,公诉人要围绕起诉书所指控的事实、罪名全面举证,并就证据是否真实、充分,来源是否合法等问题,与被告人及辩护人展开法庭辩论。如果法庭认为证据不足,可以当庭作无罪判决。这无疑增加公诉人指控的难度,公诉人在审查起诉时严格依照起诉条件,对证据的关联性、真实性、来源的合法性以及充分性进行全面、认真地审查。
4、侦查人员证据意识、侦查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从移送的案卷材料来看,侦查员往往对物证和书证重视程度不够,尤其表现为物证的提取过程。从卷宗笔录和《起诉意见书》的制作上看,有些多人、多起案件的卷宗笔录和《起诉意见书》较为零乱。审查起诉此类案件时,不得不在理清头绪上耗费大量时间,因为部分案卷并不是按讯问或询问的先后顺序来装订,移送的案件事实也不是根据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加以列举。侦查人员的责任意识不是很强,抱有对检察机关的依赖心理。笔者所办理的10件20人的案卷,没有两卷装订顺序是相同的。
5、侦查部门对审查批捕工作的误解。将侦查监督部门对犯罪嫌疑人的批准逮捕标准视为公诉标准,不再注重案件证据的进一步审查,直接移送公诉部门。如犯罪嫌疑人赵某某等强迫案,我院已经对犯罪嫌疑人姜某、绳某以涉嫌容留罪决定逮捕,侦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仍没有对犯罪嫌疑人姜某、绳某的经营场所进行现场勘查、制作现场图。这种情况说明侦查部门在收集证据时,起诉意识、庭审意识有所欠缺。
6、侦查人员在单纯破案思想的主导下,忽视了对证据的严格要求,导致案件侦查质量不高,许多半成品案件流入公诉环节。造成退补、撤案现象明显增多,人为地延长办案周期。尤其经过二次退补,仍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最后不得不作出撤案处理的案件,侵犯了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
五、补充侦查后的分析
补查质量不高,影响了诉讼的正常进行。检察机关将案件退补后,原侦查机关基本上能按照退补事项进行补充侦查,使得审查起诉工作能顺利结束。但补查不力、质量不高的问题仍时有出现,如检察机关将案件退回侦查机关以后,侦查人员不按照补查要求进行,可以找到的证人不去找,可以查的物证不去查,往往在退查期限届满前附上“经查无果”的证明材料敷衍了事;或是侦查部门往往根据公诉部门制作的退补提纲,象征性地进行补侦。补查工作虽然做了,但不到位,反而局限于机械地询问证人,补查的书证内容不清,证明力弱且效果不大,不能解决庭审示证所需。其原因主要是:其一,有些案件由于侦查承办人员证据意识不强,在办案过程中,关键的、主要的证据未及时提取,退补后由于时过境迁或原物证灭失而无法再收集。其二,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同案犯在逃,无法相互印证,而现有证据的证明力度不强,且其他证据难以收集,给补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其三,需查明嫌疑人年龄的退补案件,由于嫌疑人自报的户籍、住址等情况不实或不详,致使无法查明。其四,一些案件的被害人、关键证人在所作证词形成书面证据后,侦查人员没有与之建立有效的通信关系,一旦案件退补,需要重新核实、取证时,却难以再找到被害人、证人,使退查工作陷入僵局。笔者办理的几件强奸、强迫案案中,退查后,被害人全都是无法联系,一些关键证据无法查清,甚至一些涉及罪与非罪的证据都无法核实。如笔者办理的魏某某涉嫌强奸案中,犯罪嫌疑人没有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被害人被其他几个犯罪嫌疑人轮奸,当时没有提到本案的犯罪嫌疑人与其发生性关系,该犯罪嫌疑人是最后落网的,一直否认为其他犯罪嫌疑人提供了帮助作用。如果本案犯罪嫌疑人确实没有为其他犯罪嫌疑人提供帮助,该犯罪嫌疑人就不构成强奸犯罪。但是一直难于找到被害人,无法核实该犯罪嫌疑人的辩解。
六、降低退补率的尝试
1、事实清楚,主要证据充分,缺少辅助证据材料的及时与侦查人员联系,要求补充该辅助证据材料。如办理的邢某故意伤害案,告知被害人有权委托人时,被害人告诉承办人,犯罪嫌疑人的父母正在积极对其所受伤害进行赔偿,要求不再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承办人及时与侦查人员联系,侦查人员将此证据补充我院,避免了我院对此案的退查。
2、对于一些疑难复杂案件,公诉人和侦查人员一道取证,对于一些容易引起当事人上访的案件,如故意伤害案等,则以公诉人亲自复查主要证据为主,既能起到监督作用,又能较好地保证案件质量。
七、降低退补率的对策
1、严把受案关。对法律手续不齐全、缺少鉴定文书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坚决不予受案。改变以往勉强受案或通过领导打招呼勉强受案后,所需材料推迟或拖延送达而导致案件久拖不决的被动局面,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工作量,节省办案的人力、物力。
2、加强与公安及本院侦监部门的沟通、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少退补率,缩短办案周期。一是要加大提前介入的力度。对重大案件以及认为有必要介入的案件,要及时、适时介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侦查建议,使其及时、全面、合法地获取指控犯罪所必需的证据,以提高案件质量和诉讼效率。如共同犯罪案件要引导办案人员既注重共同犯罪嫌疑人间的相互印证,又注重全面提取其他证据;对难以获取证据的,要引导办案人员核实固定证据,同时针对被害人、证人可能离开本地的情况,可向办案人员列明询问要点,如制作视听资料,随案移送有关部门审查认定,避免证据流失。二是加强与侦监部门的沟通,对办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换意见,及时掌握案件情况;三是建立健全引导侦查机制,用制度保证引导侦查活动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公、检、法三家联席会作用,对疑难复杂案件相互进行沟通、商讨,使起诉工作向批捕工作延伸、出庭公诉向庭前准备延伸,有效地增强刑事犯罪的打击合力,提高诉讼成效。四是组织观摩开庭。对于典型案件在确定开庭日期后,公诉人将出庭日期通知给侦查人员邀请其出庭观摩,通过参加庭审,侦查人员不仅可以了解如何从公诉角度看待证据,而且可以通过庭审控辩的焦点明确哪些是关键性证据,更加明确今后在办案中要收集哪些证据,每类证据的证明标准是什么,为今后调查取证明确方向,从而有效收集、固定证据。
3、公诉人应树立新的执法理念,加强对退回补充侦查工作的认识。一是树立公正与效率意识,公正与效率是退回补充侦查工作的主题,作为刑事诉讼活动重要一环的退回补充侦查也必须体现公正与效率这一价值内涵,在退查工作中必须要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个目标,对案件是否退查,怎样查,如何审查补充的证据等等,都要严格把关,不可盲目行事;二是树立证据规则意识,证据规则意识是退查工作取得有效成果的保证,退查工作的目的是进一步查清案件事实,取得有效力的证据。因此对证据的收集、评判和采信,必将关系到证据资格问题,关系到证据规则的运用;三是起诉指导侦查意识,起诉指导侦查意识是提高退补质量的重要方法,补查中的引导侦查比侦查中的引导侦查更富有成效,因为审查起诉中的指导是检察人员对全部证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进行的,针对性较强,往往能弥补侦查过程中的不足,确保补查质量的提高。
4、公诉人应正确把握退回补充侦查的条件。笔者认为,应以法律规定为准绳,把握两个方面:一是退查的必要性。对于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再事实和证据上存在不足如何进行弥补,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要求侦查机关提供法庭所必需的证据材料,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从上诉规定看,退查并非唯一弥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办法。公诉人应当先考虑与侦查机关进行沟通,要求其补充所需的证据材料。此举既能达到补充证据的目的,又避免诉讼程序出现反复,达到快审快结的目的。其次加强自身补充侦查。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自身对证据的要求,自己补充侦查,往往会取得更佳的效果。在目前案多人少的矛盾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此处只是奢想,试想每人每月办案数都要在4件以上,没有分身术是无法完成工作任务的。二是退查的可行性。退查的目的是进一步查清事实、补充证据,是否能达到目的,公诉人在作出退查决定前应当进行预测和把握,如果明知退查不可能达到预期要求,退查已失去实际意义的,公诉人应当根据现有的事实和证据对案件作出处理,不必要再作出退查决定。但如果对案件作存疑不起诉的,法律规定必须经过退回补充侦查程序。此时即使预测退查没有效果,仍应当经历这一程序。要确定一个案件是否退回补充侦查前,应当严格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紧密结合案件实际,从必要性和可行性加以考虑,正确把握退回补充侦查的条件。
5、公诉人应规范化执行退回补充侦查的法律程序。在现行的刑事法律规范中,对退回补充侦查程序的规定不明确,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公诉人在退查的内部审批上做法不一致、有关退查的法律文书存在过于概括、笼统等问题。而补查事项不明、方向不清,也容易造成侦查机关难以具体操作,影响补查的质量。因此,公诉人应以现行法律规定为准绳,规范化执行退回补充侦查的程序,严格规范退查的有关法律文书,接受审查和监督。(1)退回补充侦查的决定,应当经过主诉检察官或部门负责人的批准。公诉人第一次退回补充侦查的决定,应经主诉检察官的批准,第二次退查决定,应经分管检察长的批准。公诉人接受内部的监督和制约,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退查决定,提高诉讼效率。(2)规范制作退查的法律文书。公诉人在填写《退回补充侦查决定书》的同时,写明退回补充侦查的原因和需要查明的具体事项。具体包括:一是侦查机关认定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所必须补充的证据材料,二是犯罪嫌疑人遗漏的罪行,三是遗漏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四是程序违法或不完备之处。
6、公诉人应加强对退查案件的跟踪监督,明确办案人员引导侦查任务和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办案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与侦查机关或者侦查人员的联系,能提高补查质量,同时也可避免案件流失。案件正式退查后,公诉人要加强与侦查人员联系,询问案件补查进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与侦查人员共同协商解决。公诉人要注重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当发现补查过程中存在违法侦查行为时,应当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案件退查期限届满以后,侦查部门不再将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公诉人要及时通知侦查部门说明理由,对案件补查情况和处理结果进行有效监督,防止案件流失。
- 上一篇:易科制罚金刑执行难思考
- 下一篇: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