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时间:2022-04-24 09:02:00

导语:努力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努力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近日,总书记又强调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四个多样化”日趋明显,给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环境和内涵也带来了深刻变化。如何构建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必须落实联系群众制度,增进群众感情。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促使基层干部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增进感情,治本之策就在于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一是健全领导联系点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可以使领导干部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可以使领导干部在帮助特定的地区、部门或群众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的同时,了解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以利于面上工作的展开。二是完善乡镇干部联村制度。当前,一些联村干部“联村不住村、工作走读化”,群众意见很大。乡镇干部只有经常深入农村,帮助解决困难,与农民群众交朋友,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理解和信任,农村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要积极推行乡镇干部驻村联户夜访等制度,在联村中,尤其要对那些亟须帮助的种养大户、农业示范户和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三是深化“民情日记”制度。要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就必须掌握他们的需求,真正为他们排忧解难。我们东阳市在推行“民情日记”的基础上,开展制作“民情档案”活动。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大大增强了乡镇干部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求良策的自觉性,是联系群众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必须完善为民服务网络,方便群众办事。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简便、优质、高效的服务,是新形势下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关键。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必须市(县)、镇、村三级联动,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一是办好市(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市(县)必须要在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重新核定行政性收费项目上下功夫,把有关部门的涉农、涉企审批职能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建立“行政超市”。实行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五公开”,推行“阳光政务”。二是拓宽乡级服务窗口。要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把乡镇政府机关和有关站所一些分散的、互相独立的职能集中起来,归口到一个统一的窗口,方便群众办事。同时,要强化服务功能,变群众跑为干部跑。三是建立村级服务机构。村一级也要设立固定的为民办事场所,村干部轮流值班,对群众的申请,进行及时受理和办理。同时,联村干部既要当好办事员,又要当好员。定期定时到联系村进行现场办公,对需上级办理的事项,要代为妥善办理。东阳市对乡镇“365全程服务窗口”进行纵向配套,横向集中,建起了市行政服务中心和村级民事服务站,形成上挂市(县)、下延村、横联站所的三级服务网络,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必须健全干部考核机制,体现群众公认。要保证党员干部能够长期地自觉地密切联系群众,就必须把知情权、选择权、评判权、监督权交给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一是竞聘上岗,让群众选干部。要积极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和一般干部双向选择制。窗口工作人员和驻村干部的确定,要扩大群众参与的范围,尊重群众的选择。二是动态考核,让群众评干部。根据工作岗位职责,制订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组成由单位领导、一般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考核组,不定期地进行现场量化考核。把考场放到工作现场,通过随机抽查、查阅档案、实地走访、群众访谈等方式,来综合确定考核分。三是末位待岗,以民意来罚干部。要充分运用群众代表对干部的考核结果,来奖勤罚懒。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干部,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优先提拔使用。对考核成绩较差、群众意见大的干部,实行末位待岗管理。待岗期间表现仍然较差的,要给予降免职、辞退处理。总之,要以是否能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否具有群众观点,是否掌握了群众工作的方法作为选干部、用干部、管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促进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根本好转。